明代刻本知识讲解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此外长沙、济南、成都、太原、福州、广 州等地的官书局也刻了不少古籍。
• 官书局刻书的目的是为了维护清朝的封建 统治,因此刻的这些书也多是一些符合正 统观念的典籍。在这些局刻本中,有不少 选择了较好的底本,经过专家们认真校勘, 所以在客观上也起了一定的保存和流传古 书的作用。
家刻本
• 清初的统治者实行文化专制政策。他们一 方面利用八股文和科举制度来笼络和限制 知识分子,另一方面又制造文字狱来迫害 具有民族意识的人。
• 道光、咸丰两朝,天下多故,稽古右文, 万机无睱。同治一朝,大乱甫定,天子冲 龄,此事遂废。八年(1869)夏,武英殿 灾,凡康熙二百年来之藏书储板,一炬荡
然。幸大内宫廷殿阁,奉天陪都、热河行
宫陈设书籍,尚有存者。武英殿灾,纂修
协修之官犹在,写刻印装之工匠未撤,而
刊书之事,终同治一朝,阒寂无闻,此为
• 清代地方官刻本最有特色的,是清代后期 各少蓬勃兴起的官书局刻本。钱基博《版 本通义·历史第二》论其缘起云:同治二年 (1863),曾国藩刻《船山遗书》;三年, 置局于南京铁作坊;四年,《船山遗书》 竣工。李鸿章与独山莫友芝子偲、南汇张 文虎啸山等议刻经史诸书,于是因其人其 地而为金陵书局。
源自文库
• 七年,移局冶城山之飞霞阁。局制,官督 而绅佐;一时学者云集。而刊本之最著者, 《四书》、《十一经》、《史记》、《汉 书》、《三国志》、《文选》、渔洋山人 《古诗选》、王氏《读书杂志》诸书,皆 文虎所手校;而《毛诗》、《春秋谷梁 传》、《后汉书》,则出德清戴望子高之 手;而《史记集解索隐正义》一书,文虎 用力尤勤。当时京朝大官索局刻书者纷起; 盖以其校刊之精,突过殿本也。
• 兹之所採,多取明人覆刻明本,喜其字迹 清朗,首尾完具。学者得之,引用有所依 据,非有宋、元本不贵,贵此明刻本也。
• 顾廷龙《明代版本图录初编》序亦云:明 本之于今日,其可贵诚不在宋元之下,盖 清初之去北宋末叶与今日之距洪武纪元, 其历年相若,一也。
• 经史百家之中,若郑注《周礼》、《仪 礼》、《纪年》、《周书》、《家语》、 《孔丛》等书,无不以明覆宋本为最善, 赖其一脈(脉)之延,二也。又以前明掌 故之作,特盛往代,后世鲜有重刻之本, 足以订补史乘之未备,而晚明著述,辄遭 禁毁,其中正多关系重要者,三也。囗刻 旧本,惟妙惟肖,虎贲中郎,籍存真面, 四也。
• 定鼎后,设翻刻房于太和门西廊下,拣旗 员中谙习清文者充之,无定员。凡《资治 通鉴》、《性理精义》、《古文渊鉴》诸 书,皆翻译清文以行。
• 康熙、乾隆等皇帝还以钦定、御纂的名义 编撰了一批书籍供士子学习,以加强思想 统治。对此,礼亲王也指出:“列圣万机 之睱,乙览经史,爰命儒臣,选择简编, 亲为裁定,颁行儒宫,以为士子仿模规范, 实为万世之世观也。”(《啸亭杂录续 录》)
• 盖明人喜翻刻宋元旧椠,书法版式,一仍 其旧。黠贾即将纸色薰染,冒充旧刻出售, 非精于鉴别者,不易辨识也。
• 同宋元本相比,明刻本用墨较差,毛春翔 《古籍版本常谈·明刻本》中说:
• 明人印书,用墨佳者罕见。万历以后,多 用煤和以面粉,以代墨汁,取其价廉,成 本轻。这种代用墨水,烟煤易于脱落,书 叶成为大花脸。
• 明初经廠本基本上用赵体字。
• 正德中叶以后,覆刻宋本之风渐盛。当时 风气最重诗文,而南宋临安陈氏书籍铺所 刻唐人诗集最多,故正嘉间覆刻唐人诗集, 率祖书棚本。书棚本字为欧阳询体,翻刻 本也采用欧体。刻工为便于施刀,又将这 种字体演变为横平竖直,撇捺直挺,整齐 方正的匠体字,也即今人所谓宋体字。
• 《四库全书》与《啸亭杂录续录》著录的 钦定书约一百五十种,这些书的刊刻造成 了中央官刻本的盛况。陶湘《清代殿版书 始末记》一文对此述之甚详:
• 清代殿版书,实权舆于明代经廠本。惟明 以司礼监专司,清则选词臣从事耳。顺治 一朝,纂刻书籍,均经廠原有工匠承办, 故其格式,与经廠本小异而大同。
• 康熙一朝,刻书极工,自十二年(1673) 敕廷臣补刊经廠本《文献通考》脱简,冠 以御序。此后刻书,凡方体均称宋字,楷 书均称软字,虽杂出众手,必斠(jiao)若划 一。于武英殿设修书处,校对官员,写刻 工匠,咸集于兹。又敕刻铜字,活板摆印, 其书均称内府本。两淮盐监曹寅以盐羡刻 《全唐诗》,软体精美,世称扬州诗局刻 本,以奉敕亦称内府本。
明代刻本
• 从刻书地区来看,各地的水平也不平衡。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甲集《经籍会通》 卷四云:“凡刻之地有三:吴也,越也, 闽也。蜀本,宋最称善,近世甚稀。燕、 粤、秦、楚,今皆有刻,类自可观,而不 若三方之盛。其精,吴为最;其多,闽为 最;越皆次之。其直重,吴为最;其直轻, 闽为最;越皆次之。”
• 明刻用纸,亦分黄白两种。白纸复分白棉 与白皮。白棉纸色纯白,质坚而厚,表面 不如开花之光滑;白皮纸白中微带灰黄, 颇似米色,不如白棉之细密,亮处照之, 常见较粗之纤维盘结于簾纹间。
• 黄纸复分黄棉与竹纸。黄棉与白棉同,而 色带灰黄,竹纸则类多脆薄易碎,故藏家 购求明版,必以白纸为贵。又有所谓黑棉 纸者,余所见明冯天驭所刻《文献通考》 及嘉靖刻薛应旂《四书人物考》两书用之, 其色灰白,似经薰染。
工致,纸张之遴选,印刷之色泽、装订之
大雅,莫不尽善尽美,斯为极盛时代。
• 十三年(1748),开三礼馆,刻《三礼义 疏》,与《易》、《诗》、《书》、《春 秋传说汇纂》合装,总名《御纂七经》, 而《三礼义疏》即逊于《四经汇纂》。扬 州诗局,于曹寅帮后,工亦中缀。……自 此以后,勅纂各书之写刻印装,每下愈况。
• 明刻本在形式上的特点也随时代的不同而 呈现出明显的差异。
• 就版式而言,叶德辉《书林馀话》卷下云: 明初承元之旧,故成弘间刻书尚黑口。嘉 靖间多从宋本翻雕,故尚白口,今日嘉靖 本珍贵不亚宋、元,盖以此也。
• 大抵此类版心,书名只摘一字,下刻数目。 其白口、小黑口空处上记本叶字数,下记 匠人姓名,不全刻书名也。全刻书名在万 历以后,至我国初然。
隐正义》一百三十卷之精。
• 明代刻本中,经廠本、书帕本、坊刻本名 声不佳。但是对这些书也不能一概而论。 如坊刻本,“金陵富春堂刻的戏曲,都是 很好的。”
• 商务印书馆影印《四部丛刊》采用了不少 明刻本作为底本。叶德辉起草的《印行四 部丛刊缘起及例言》中就肯定了明刻精本 的价值:
• 宋元旧刻,尽善尽美,但阅世既久,非印 本模糊,即短卷缺叶,在收藏家固不以为 疵(ci)颣(lei),而以之影印,则于读者殊 不相宜。明嘉、隆以前,去宋、元未远, 所刻古书,尽多善本。其顾亭林已甚重之, 况今更阅三四百年,宜求书者珍如拱璧矣。
• 明季刊本,往往见之,丑恶异常,令人一 见生厌。惟万历年徽板书,黑色有极精者, 如所见《淮南鸿烈解》、程幼博《墨苑》、 方于鲁《墨谱》之类,真所谓墨色青纯, 可爱之至。
• 这是明刻本的大略情况。
六 清本
• 官刻本 • 清朝统治者重视利用汉族文化为夺取政权
和巩固政权服务,视元有过之而无不及。 嘉庆朝礼亲王昭琏说: • 崇德四年(1639),文庙(清太宗)患国 人不识汉字,命巴克什达文成公海翻译国 语《四书》及《三国志》各一部,颁赐耆 旧,以为临政规范。
极衰时代矣。(载《武进陶氏书目丛刊》)
• 地方
• 清代初年,地方官刻本远不如宫廷刻本之 多。乾隆四十一年(1776)九月,曾颁发 武英殿聚珍版书于东南各省,并准许雕刊 通行,于是江宁、浙江、江西、福建、广 东等省均翻刻了若干种。此后最有名的是 嘉庆二十年(1815)阮元在南昌府学所刻 的《十三经注疏》。
• 万历以后,流行两种字体,一是楷体,字 形变长,笔画横细竖粗,缺少生气,也即 今人所谓长宋体。二是行书体,字拟董其 昌手笔,圆润流畅,婉转秀丽,金陵、建 阳坊刻民间通俗读物多用这种字体。
• 明刻本的用纸,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 甲部《经籍会通》卷四论之甚详,今略举 如下:凡印书,永丰绵纸上,常山柬纸次 之,福建竹纸为下。绵贵其白且坚,柬贵 其润且厚。顺昌坚不如绵,厚不如柬,直 以价廉取称。闽中纸短窄䵩脆,刻又舛讹, 品最下而直最廉。余筐箧所收,十九此物, 即稍有力者弗屑也。
• 余他省各有产纸,余弗能备知。大率闽、 越、燕、吴所用刷书,不出此数者。燕中 自有一种,理精庞质臃肿而最弱,久则鱼 烂,尤在顺昌下,惟燕中刷书则用之。
• 惟滇中纸最坚,家君宦滇,得张愈光、杨 用修等集。其坚乃与绢素敌,而色理疏慢 苍杂,远不如越中。
• 此就产地而言。
• 如就原料而言,则苦竹斋主《书林谈屑》 四《谈纸》中有云:
• 试举三十年(1765)后所刻之六通,四十 年(1775)后所刻之《旧五代史》,五十 年(1785)后所刻之《续纂大清统志》, 与十二年(1747)前所刻诸书,校其优劣, 判若霄壤。嘉庆一朝,四年(1799)刻
《续纂八旂通志》,工料愈逊。九年 (1804)勅纂《熙朝雅颂集》,特谕阮元
刊进,亦不如《全唐诗》。
• 其人如期至索直,故绐之曰:“以原书还 汝。”其人不辨真赝,持去,既而复来曰: “引亦宋椠,而纸差不如吾书,岂误耶?” 延喆大笑,告以故,因取新雕本数十部散 置堂上,示之曰:“君意在获三百金耳, 今如数予君,且为君书幻千万亿化身矣。” 其人大喜过望。今所传有震泽王氏摹刻印, 即此本也。
• 这则逸闻未必是真,但由此可以看出王延 喆在嘉靖六年(1527)所刻《史记集解索
• 魏儒对明刻本的版式也作了类似的描述: 洪武至弘治年间,一般多是四周双边,粗 黑口,少数细黑口。经廠本、藩刻本,行 宽字大,开本也大。
• 从正德起,风气逐渐改变,以宋本为模范, 黑口变为白口,版心刻字数,下刻刊工姓 名,有的也将写工姓名刻上,卷末书尾或 序目后边多刻有牌记。万历以后,白口为 多,黑口较少,单边双边兼而有之。 (《古籍版本鉴定丛谈》第七章《雕印本 的鉴定》第八节《版刻时代特点》)
• 又云:“天下印书,以杭为上,蜀次之, 闽最下。余所见当今刻本,苏常为上,金 陵次之,杭又次之。近湖刻、歙刻骤精, 遂与苏、常争价。蜀本行世甚寡,闽本最 下,诸方与宋世同。”
• 从刻书单位讲,藩刻本、家刻本一般比较精,特别是一 些翻宋刻本几乎达到乱真的程度。
• 清王士祯《池北偶谈》卷二十二载:明尚宝少卿王延喆, 文恪少子也。其母张氏,寿宁侯鹤龄之妹,昭圣皇后同 产。延喆少以椒房入宫中,性豪侈。一日,有持宋椠 《史记》求鬻者,索价三百金。延喆绐其人曰:“姑留 此,一月后可来取直。”乃鸠集善工,就宋版本摹刻, 甫一月而毕工。
• 至光绪初,乃改名江南官书局。自江南官 书局之偿,踵之起者,杭州、苏州、武昌 三官书局。江南先刊《四史》,武昌踵刻 史书,因有分任《二十四史》之议。江南 书局任十五史、直至《隋书》而止。淮南 官书局与江南官书局相辅翼,分其《隋 书》,江都薛寿砎伯所校,极为精核。
• 此外,又有道州何绍基子贞校《毛诗注 疏》,亦为淮南局刻之佳者。杭州局刻 《二十二子》,多出名家藏校本,亦为精 善。而苏州局翻宋本《资资治通鉴目录》, 武昌局重刻明震泽王氏本《史记》,古刻 精审,其来皆有自云。
• 就字体而言,弘治以前刻本,多用赵孟頫 体。清徐康《前尘梦影录》卷下云:
• 昔在申江书肆得《黄文献公集》二十二卷, 狭行细字,笔笔赵体。……元代不但士大 夫競学赵书,其时如官刻经史,诗家刊诗 文集,亦皆摹吴兴体。
• 至明初,吴中四杰高启、杨基、张羽、徐 贲,尚沿其家法。即刊所见,如《茅山 志》、周府《袖珍方》、皆狭行细字,宛 然元刻,字形仍作赵体。
• 许多有气节的知识分子不愿被笼络,又怕 遭迫害,所以便埋头从事整理和出版古籍 的工作,这使的清代家刻本在质量和数量 上都很突出。
• 康熙年间,徐乾学代纳兰成德校辑宋、元 人的经学书一百三十九种为《通志堂经 解》,刻工就非常精细。无锡秦镤刻的巾 箱本《九经》白文,也深为王士祯所赞叹, 其《分甘馀话》卷三云: “近元锡秦氏摹 宋刻小本《九经》,剞劂最精,点画不苟, 闻其版已为大力者负之而趋。余曾见宋刻 于倪检讨雁園(粲)所,与秦刻方幅正同, 然青出于蓝而青于蓝矣。”
• 雍正一朝,精刻内典,别规格式,字体力 求方整,刀法力求匀净。乾隆一朝,四年 (1739)诏刻《十三经》、《二十一史》 于武英殿设刻书处,特简王、大臣总裁其
事,殿板之名遂大著(凡前称内府本,后 亦统称殿本)。十二年(1747)刻明史、 《大清一统志》,次刻三通,再次刻《旧
唐书》。凡在十二年前刊印者,其写刻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