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紫外光谱的应用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5 39 30 10+12+18 0 =324nm
16
习题 P29-16
β α α
β
O 基值 同环二烯 共轭延长 烷基 环外双键 215 0 0 10+2×12 2×5 =259nm 215 0 0 10+12 5 =242nm171、断物质间的相互作用能力18
2、等摩尔连续变换法(Job 法)分析
23
24
25
EQ751729150OS
• 27409551
26
利用等摩尔连续变化法(Job 法)进行紫外光谱分析,分别配制总物质的 量浓度为0.1mmol/L 的待测物质摩尔分数比X 分别为0.1、0.2、0.3、0.4、
0.5、0.6、0.7、0.8 和0.9 的某种溶液。得到的紫外光谱图分布如所示。
19
3、物质过量分析-差示紫外吸收
采用差示紫外吸收光谱在某物质过量情况下,求算两种物质结合反应的
15
习题 P29-15
共轭延长 λ= 30nm
δ位烷基取代基 λ= 18nm
δ γ α β
同环二烯 λ= 39nm
α位烷基取代基 λ= 10nm β位烷基取代基 λ= 12nm
δ
γ
β α
γ位烷基取代基 λ= 18nm
环外双键 λ= 3×5nm
基值 同环二烯 共轭延长 烷基 环外双键
215 39 30 10+12+2×18 3×5 =357nm
5
3.共轭多烯吸收波长的计算
常见共轭烯烃的结构
(1)无环、非稠环二烯(异环二烯) 基值λ max=217 nm
(2)同环(稠环)二烯
基值λ max=217+36=253 nm
6
例1
烷基取代基 λ= 3×5nm
③ ② ①
同环二烯 λ= 36nm
环外双键 λ= 5nm
基值 同环二烯 共轭延长 烷基 环外双键
结合常数和配合物的组成,可以分析物质间的作用模式及最佳比例。
20
4、物质的定量分析
λmax
回归方程为y=0.0l92x+0.0124 R2=0.9998
21
1. 由于紫外光谱测量涉及的化合物多为 化合物,那么 对于含有C、H、O、N、S、X等各种化合物的Ω = 化合物C7H11N2O2Br的Ω = 。 2.苯在254nm处有最大吸收, 羟基与苯相连生成苯酚后, 吸收峰位置将发生______ 。
(3) 250-300 nm 有中等强度的吸收峰(ε=200-2000),芳环的 特征 吸收(具有精细结构的B带)。
(4) 270-350 nm有吸收峰(ε=10-100)醛酮 n→π* 跃迁产生的 R 带。 260nm, 300 nm, 330 nm有强吸收峰,3, 4, 5个双键的共轭体系。
4
2.光谱解析注意事项
max分别为231nm,
236nm, 245nm.
环外双键 λ= 5nm
烷基取代基 λ= 4×5nm
烷基取代基 λ= 2×5nm
④
① ②
④
环外双键 λ= 2×5nm
③
①
② ①
③
(1) 基值 同环二烯 共轭延长 烷基 环外双键
② (2)
(3) 217 0 0 2×5 5 =232nm
9
217 0 0 4×5 2×5 =247nm
(B)
烷基取代基 λ= 4×5nm
(C)烷基取代基
λ=5×5nm
同环二烯 λ= 36nm 共轭延长 λ= 30nm 环外双键 λ= 5nm
同环二烯 λ= 36nm
共轭延长 λ= 30nm 环外双键
λ= 2×5nm
共轭延长 λ= 30nm 同环二烯 λ= 36nm
基值 同环二烯 共轭延长 烷基 环外双键
④计算 max
A B C D
max =非稠环二烯(a,b)+2 × 烷基取代+环外双键
=217+2×5+5=232(231) 故结构应为A。
10
4.不饱和醛酮吸收波长的计算
β位烷基取代基 λ= 12nm
γ位烷基取代基 λ= 18nm
α β (A)
基值 同环二烯 共轭延长 烷基 环外双键 215 0 0 12 0 =227nm
(1) 确认max,并算出㏒ε,初步估计属于何种吸收带; (2) 观察主要吸收带的范围,判断属于何种共轭体系; (3) 乙酰化位移
C H3
C H3 OH
C H3
O C O C H3
B带: 262 nm(ε302) (4) pH值的影响
274 nm(ε2040)
261 nm(ε300)
加NaOH红移→酚类化合物,烯醇。 加HCl蓝移→苯胺类化合物。
定性依据 吸收峰形状,位置 (λ max),吸收强度(max) 只能定性分析化合物所具有的生色团与助色团,
结构确定的辅助工具。
定性方法
(1)计算吸收峰波长:确定共轭体系等, 与标准物质吸收谱 图进行比较; (2)max , max都相同,可能具有相同的生色团或助色团;
标准谱图库:46000种化合物紫外光谱的标准谱图
δ位烷基取代基 λ= 2×18nm
γ δ
α β (B)
共轭延长 λ= 30nm
215 0 30 3×18 0 =299nm
11
P28-13(2): 将下列化合物按λ
max大小顺序排列
(A) δ位烷基取代基
λ= 2×18nm
(B)
δ
α β γ
共轭延长 λ= 30nm γ位烷基取代基 λ= 18nm
γ位烷基取代基 λ= 18nm 环外双键 λ= 5nm
217 36 30 4×5 5 =308nm
217 36 30 4×5 0 =303nm
217 36 30 5×5 2×5 =318nm
13
5. 酰基苯吸收波长计算-Scott规则
酰基苯环基值 246nm
14
例1
例2
基值 间位羟基 对位羟基
246 7 25 =278nm
基值 邻位环基 间位溴代
246 3 2 =251nm
A=0.434,读数相对误差最小;
方法:标准曲线法和对照法
3
二、有机化合物结构辅助解析 structure determination of organic compounds
1. 可获得的结构信息
(1)200-400nm 无吸收峰。饱和化合物,单烯。 (2) 200-250 nm有强吸收峰(ε104),表明含有一个共轭体系 (K)带。共轭二烯:K带(230 nm);不饱和醛酮:K带 230 nm ,R带310-330 nm 。
3.请判断下列化合物λmax的大小。 ① ②
O
O
4.苯乙酮可以发生几种类型的电子跃迁?哪些出现在近紫外区?
22
试指出丙酮在己烷、95%乙醇和水三种不同溶剂中 最大紫外吸收波长的大小,并说明原因。
丙酮的最大紫外吸收波长对应于n *跃迁过程。对于n→* 跃迁过程,基态的极性大于激发态的极性,极性溶剂对激发态 的稳定作用小于对基态的稳定作用,即极性溶剂使激发态能量 降低比基态少,从而导致n→*跃迁过程的最大吸收波长max 向短波方向移动(蓝移)。故丙酮在三种溶剂中最大吸收波长 的大小顺序为己烷>95%乙醇>水。
217 0 0 4×5 0 =237nm
解析示例
有一化合物C10H16由红外光谱证明有双键和异丙基存在,
其紫外光谱 max=231 nm(ε 9000),此化合物加氢只能吸收
2克分子H2,,确定其结构。 解:①计算不饱和度 = 3;两个双键;共轭?加一分子氢 ②max=231 nm,
③可能的结构
217 36 0 3×5 5 =273nm
7
例2
⑤
烷基取代基 λ= 5nm 环外双键 λ= 5nm
④ ③
烷基取代基 λ= 2×5nm
共轭延长 λ= 30nm
①
②
烷基取代基 λ= 2×5nm
基值 同环二烯 共轭延长 烷基 环外双键
217 0 30 5×5 2×5 =282nm
8
P28-12: λ
烷基取代基 λ=4×5nm
α
β
γ
δ
同环二烯 λ= 39nm
共轭延长 λ= 30nm
δ位烷基取代基 λ= 18nm
基值 同环二烯 共轭延长 烷基 环外双键
215 39 30 3×18 0 =338nm
215 0 30 2×18 5 =286nm
12
P28-13(3): 将下列化合物按λ (A)
烷基取代基 λ=4 ×5nm
max大小顺序排列
第三节 紫外光谱的应用
一、定性、定量分析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二、有机化合物结构辅助解析
structure determination of organic compounds
1
一、定性、定量分析 1. 定性分析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 The sadtler (萨特勒)standard spectra ,Ultraviolet»
2
2. 定量分析
依据:朗伯-比耳定律
吸光度: A= b c
透光度:-lgT = b c 灵敏度高:
max:104~105 L·mol-1 · cm -1;(比红外大)
测量误差与吸光度读数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