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函数配方法的过程

二次函数配方法的过程

二次函数是一个具有形式为f(x) = ax^2 + bx + c的二次多项式函数,其中a、b和c是实数且a不等于0。二次函数的图像是一个抛物线,它可以开口向上也可以开口向下。

在解决问题中使用二次函数时,常常需要运用以下几个步骤来进行配方法:

第一步:将二次函数写成标准形式。

标准形式是指将二次函数进行完全平方后得到的形式。为了将二次函数配方法,我们需要将它写成标准形式。标准形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分析二次函数。

标准形式为f(x) = a(x-h)^2 + k。其中,(h, k)为抛物线的顶点坐标。

为了将二次函数化为标准形式,我们可以通过两种方法进行:

方法一:使用“配方”来完成。

如果二次项的系数a不为1,我们可以使用配方法将二次函数化为标准形式。具体方法如下:

1. 将二次函数展开,得到f(x) = ax^2 + bx + c。

2. 使用求根公式x1,2 = (-b ±√(b^2 - 4ac))/(2a)求出函数的根(也就是方程ax^2 + bx + c = 0的解)。

3. 根据根的性质,我们可以知道抛物线的轴对称线的x坐标为根的平均值:h = (x1 + x2)/2。

4. 代入轴对称线的x坐标h,我们可以求出抛物线的顶点坐标。顶点的y坐标为f(h)。

5. 将f(x)写成a(x-h)^2 + k的形式。具体为f(x) = a(x-h)^2 + f(h)。

方法二:使用“配方法”来完成。

如果二次项的系数a为1,我们可以直接使用配方法将二次函数化为标准形式。具体方法如下:

1. 将二次函数展开,得到f(x) = x^2 + bx + c。

2. 将二次项和常数项替换为相同的式子,这个式子通常选择为(b/2)^2。

3. 将二次函数写成完全平方的形式,即f(x) = (x + b/2)^2 + c - (b/2)^2。

4. 根据完全平方的形式,我们可以知道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b/2, c - (b/2)^2)。

第二步:计算顶点坐标。

在完成标准形式后,我们可以通过计算顶点坐标来进一步分析二次函数。顶点的x坐标为轴对称线的x坐标,可以通过根的平均值来得到。顶点的y坐标可以通过代入轴对称线的x坐标进入原函数中计算得到。

第三步:根据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和顶点的位置来分析二次函数的性质。

根据a的正负来分析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如果a大于0,则抛物线开口向上;如果a小于0,则抛物线开口向下。

根据顶点的位置来分析二次函数的顶点和抛物线与坐标轴的交点情况。

根据这些步骤,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分析二次函数。在解决问题时,我们常常需要根据具体的问题进行适当的变形和计算,以得到我们所需要的结果。配方法是解决二次函数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通过运用这种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函数的性质,并从中得到我们所需要的信息。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二)配方法—知识讲解(基础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二)配方法—知识讲解(基础) 【学习目标】 1.了解配方法的概念,会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2.掌握运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步骤; 3.通过用配方法将一元二次方程变形的过程,进一步体会转化的思想方法,并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和能 力. 【要点梳理】 知识点一、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配方法 1.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1)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将一元二次方程配成 的形式,再利用直接开平方法求解,这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配方法. (2)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理论依据是公式: . (3)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①把原方程化为的形式; ②将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右边;方程两边同时除以二次项的系数,将二次项系数化为1; ③方程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 ④再把方程左边配成一个完全平方式,右边化为一个常数; ⑤若方程右边是非负数,则两边直接开平方,求出方程的解;若右边是一个负数,则判定此方程无实数解. 要点诠释: (1)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口诀:一除二移三配四开方; (2)配方法关键的一步是“配方”,即在方程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 (3)配方法的理论依据是完全平方公式2222()a ab b a b ±+=±. 知识点二、配方法的应用 1.用于比较大小: 在比较大小中的应用,通过作差法最后拆项或添项、配成完全平方,使此差大于零(或小于零)而比较出大小. 2.用于求待定字母的值: 配方法在求值中的应用,将原等式右边变为0,左边配成完全平方式后,再运用非负数的性质求出待定字母的取值. 3.用于求最值: “配方法”在求最大(小)值时的应用,将原式化成一个完全平方式后可求出最值. 4.用于证明: “配方法”在代数证明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我们学习二次函数后还会知道“配方法”在二次函数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要点诠释: “配方法”在初中数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恒等变形的重要手段,是研究相等关系,讨论不等关系的常用技巧,是挖掘题目当中隐含条件的有力工具,同学们一定要把它学好.

《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第2课时)》教案(高效课堂)2022年人教版数学精品

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知识与技能】 掌握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过程与方法】 理解通过变形运用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进一步体验降次的数学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 在学生合作交流过程中,进一步增强合作交流意识,培养探究精神,增强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教学难点】 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和技巧. 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 问题要使一块长方形的场地的长比宽多6m,并且面积为16m2,场地的长与宽各是多少?思考如果设这个长方形场地的宽为xm,则长为,由题意可列出的方程为,你能将此方程化为(x+n)2=p的形式,并求出它的解吗? 【教学说明】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模型的过程,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并通过思考,用类比、转化思想方法探索出解这类方程的一种方法,导入新课.教学过程中,应给予学生充分思考,交流活动时间,达到探索新知的目的. 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 【教学说明】让学生阅读第6~7页探究内容,再完成下面的“想一想”. 想一想1.下列各题中的括号内应填入怎样的数合适?谈谈你的看法. (1)x2+10x+( )=(x+ )2; (2)x2-3x+( )=(x- )2; (3)x2-2 3 x+( )=(x- )2; (4)x2+1 2 x+( )=(x+ )2. 2.利用上述想法,试试解下列方程:(1)x2+10x+3=0; (2)x2-3x+1=0; (3)x2-2 3 x=4; (4)x2+ 1 2 x-7=0. 1.依次填入:(1)25;5;(2)9 4 , 3 2 ;(3) 1 9 ; 1 3 ;(4) 1 16 , 1 4 . 2.解:(1)原方程可化为:x2+10x=-3,配方,得x2+10x+25=-3+25,即(x+5)2=22,∴x+5= 22即x122222

二次函数一般式用配方法化成顶点式教学案例

二次函数一般式用配方法化成顶点式教学案例 二次函数一般式用“配方法”化成顶点式教学案例二次函数的图象是研究二次函数的重要工具把握好二次函数图象的特点对称轴、开口方向、顶点坐标对研究二次函数的性质和解决实际问题帮助很大而对于一般式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常利用配方法将函数关系式化为、为常数形式再进行研究。在教学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一、设计方面学生拿到学案后做了复习引入第2题后就束手无策后面的题目不知用什么方法解决了后经老师提示对于一般式的二次函数要用配方法化成顶点式学生才有点头绪学案在复习引入部分可以加以提示讲评。二、典型错误复习引入 3、二次函数的图像也是抛物线你能写出它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及顶点坐标吗错解剖析学生把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和用配方法把二次函数配成顶点式混淆从错解中可知学生对配方法的思想还是很清楚的因此我利用他们对配方法的认识分别讲了下面两种方法供学生参考学生通过对比都能顺利的找到方法进行配方。三、反思过程、剖析教法、发展自己。经过反思我发现我犯了以下几个错误一、备课的时候我自以为按经验办事一定错不了但却没有意识到单纯靠经验即便是多年的教学经验也不能够准确地把握我所面临的教学现象首先学生本身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无论是知识背景数学活动经验还是认知手段都与原来旧版教材时的学生有很大的不同现在的学生是在自主学习探究为主导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他们需要的不是简单的死记硬背而是建立在本身知识体系上的理解和掌握其次在新课标的环境下学习数学的意义也在发生变化学生不应该为了升学或考试而学习数学而教师也应该把数学当作是一种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技能来进行教学尤其是一些重要的数学方法如配方法。若像我现在这样把一个重要的数学方法让学生死记硬背学生以后做配方法这种题目时可能得到满分。但若遇到这种题目的变式时他们将不能融会贯通永远不理解配方法的知识根源。二、在讲课的时候我自以为学生做的不错已经掌握但是却没有想到学生只是在机械的记忆没有在理解的层面上掌握新知识自己的讲解并没有很好的针对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只是一味的想要他们按照某个固定的程序去解决问题。尽管学生当时作对了却并不真正的理解问题的本质性的东西如完全平方式的概念完全平方公式的构成恒等式的变形等等。由于我没有在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和经验的基础上帮助他们进行构建配方思想并引导学生注意新知识中的某些关键点因此使得学生的思维过程无法连续进行新

二次函数配方法的步骤

二次函数配方法的步骤 二次函数是高中数学中比较重要的一个内容,其中配方法是解二 次方程的一种方法。配方法又分为两种:配方法一和配方法二。下面 我们来详细介绍二次函数配方法的步骤。 一、配方法一的步骤 1. 将二次函数转化成标准形式y=ax²+bx+c,并确定 a,b,c 的值。 2. 计算出 a 的值,判断 a 是否为 0 。若 a = 0,则该二次函 数非二次函数;若a ≠ 0,则进行下面的计算。 3. 将ax²+bx+c 中的 b 改写成 2am+n 的形式,此时原方程可改 写成 y=a(x^2+2mx+n)+c-2am²。 4. 令 x^2+2mx+n 的值等于一个完全平方数 k^2,即 x^2+2mx+n=k^2,此时方程可化为 y=a(k^2)+c-2am²。 5. 化简后可得y=a(k+m)²+(c-2am²-a(m²-k²))。 6. 利用第五步结果中的公式,将一般式转化成顶点式,即 y=a(x-h)²+k,其中 h=-m,k=c-2am²-a(m²-k²)/(4a)。

二、配方法二的步骤 1. 将二次函数转化成标准形式y=ax²+bx+c,并确定 a,b,c 的值。 2. 利用公式b²-4ac,判断该方程的解的类型:当b²>4ac 时,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当b²=4ac 时,有一个重根;当b²<4ac 时, 有两个虚根。 3. 当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时,即b²>4ac,在解b²-4ac 开平方 根后,可得两个不相等的实根:x1=( -b+√(b²-4ac) )/2a,x2=( -b- √(b²-4ac) )/2a。 4. 当有一个重根时,即b²=4ac,解为 x=-b/2a。 5. 当有两个虚根时,即b²<4ac,解为 x=( -b+√(4ac- b²)i )/2a,x=( -b-√(4ac-b²)i )/2a,其中 i 为虚数单位。 3、通式及结论 二次函数配方法是解二次方程的一种方法,此外还有公式法、图 形法等多种解法。其中配方法一相对来说计算较为繁琐,但可以转化 成顶点式,方便后面的图像分析;而配方法二计算过程相对简单,但

用配方法把二次函数一般式转化为顶点式

反思: 很荣幸,我被安排到北京密云三中上了一节“同课异构”的课,从中展示我数学科组多年来开展的教学改革的成果。接到任务后,我精心准备,用心请教,按照阳光课堂的精神要求,即“教育是一种相互感染、相互呵护、相互促进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教育”,认真开展了工作。这节课取得了预期效果,得到了较好评价,再次说明我们数学科组开展的教学改革,它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 当然,这节课既有优点,也有许多不足之处。优点是我能够认真落实“初学---深学---拓学”的模式,整个教学过程嵌入了“群学、组学、独学”的活动,发挥了教师主导型,体现了学生主体性,努力做到“以阳光之心育阳光之人”。缺点是教学过程中语言还不够简练,教态不够自然,影响了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比较这节课的优点与缺点,我更想谈一下我整个备课的过程,从中总结经验,以便以后更好地开展异地教学工作。记得当我接受这一节课的时候,我首先考虑三个方面,按照三方面的要求依次做好准备。首先是了解教学内容,以便备课;其次是了解学生,以便开展教学活动;最后是落实我数学科组的教学模式,以便展示阳光教育理念。 在了解教学内容方面,我不仅与组办方沟通,而且与三中教师沟通,熟悉情况。在整个备课的过程当中,我用心请教了我数学组的许多有经验的老师,并借用初三(8)班上了一节试讲课,采纳了许多意见,特别是教学的重点与次重点,教学容量的控制,教学内容在细节上的把握,最终敲定教学内容。 在了解学生方面,经过我沟通与了解,我知晓了三中学生的特点:成绩是中上水平,学生不乐于发言,往往做完题目就不愿意多交流,自顾自个。鉴于此,我带了一些奖品,通过转盘的形式加以奖励。通过奖励规则,我强调了两个方面内容:一是询问喜欢的奖品,学生举手示意,要求学生做完题后举左手,右手继续做题,不浪费时间,老师会过去批改,同时勇于发言;二是四人小组参与抽奖,只需派一个代表,让学生课前讨论中意的礼物,要求学生善于小组讨论。 在落实我数学科教学模式方面,我的最大感受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孩子积极性,尽可能地挤时间让孩子练题,不时对孩子好的行为加以表扬肯定,有意地对一些不良行为加以制止。要做到这些,我认为关键是平时的教学,教学方式不一,但理念始终如一。这节公开课,只是我平时教学过程的一个缩影。

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及圆知识点总结

一元二次方程总复习 一: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一元二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且二次项系数不为 0,这样的方程叫一元二次方 程. 一般形式:ax 2+bx+c=0(a ≠0)。a 是二次项系数,b 是一次项系数,c 是常数项。 注意:判断某方程是否为一元二次方程时,应首先将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再看最高次数是否为2,二次项系数是否为0. 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1.直接开平方法:对形如(x+a )2=b (b ≥0)的方程两边直接开平方而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 X+a=± b ∴1x =-a+b 2x =-a-b 2.配方法: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ax 2+bx+c=0(k ≠0)的一般步骤是: ①化为一般形式;②移项,将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右边;③化二次项系数为1,即方程两边同除以二次项系数;④配方,即方程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的一半的平方;化原方程为(x+a )2=b 的形式;⑤如果b ≥0就可以用两边开平方来求出方程的解;如果b ≤0,则原方程无解. 3.公式法:公式法是用求根公式求出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方法.它是通过配方推导出来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是a ac b b x 242-±-= (b 2 -4ac ≥0)。步骤:①把方程转化为一般形式;②确定a ,b ,c 的值;③求出b 2- 4ac 的值,当b 2-4ac ≥0时代入求根公式。 4.因式分解法:用因式分解的方法求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方法叫做因式分解法.理论根据:若ab=0,则a=0或b=0。步骤是:①将方程右边化为0;②将方程左边分解为两个一次因式的乘积;③令每个因式等于0,得到两个一元一次方程,解这两个一元一次方程,它们的解就是原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因式分解的方法:提公因式、公式法、十字相乘法。 5.一元二次方程的注意事项: ⑴ 在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中要注意,强调a ≠0.因当a=0时,不含有二次项,即不是一元二次方程. ⑵ 应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时应注意:①先化方程为一般形式再确定a ,b ,c 的值;②若b 2-4ac <0,则方程无解. ⑶ 利用因式分解法解方程时,方程两边绝不能随便约去含有未知数的代数式.如-2(x +4)2 =3(x +4)中,不能随便约去x +4。 ⑷ 注意:解一元二次方程时一般不使用配方法(除特别要求外)但又必须熟练掌握,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顺序是:开平方法→因式分解法→公式法. 三.一元二次方程解的情况 ⑴b 2-4ac ≥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⑵b 2-4ac=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⑶b 2-4ac ≤0⇔方程没有实数根。 解题小诀窍:当题目中含有“两不等实数根”“两相等实数根”“没有实数根”时,往往首先考虑用b 2-4ac 解题。主要用于求方程中未知系数的值或取值范围。 四:根与系数的关系:韦达定理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二配方法—知识讲解提高-精品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二)配方法一知识讲解(提高) 【学习目标】 1.了解配方法的概念,会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2.掌握运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步骤; 3.通过用配方法将一元二次方程变形的过程,进一步体会转化的思想方法,并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和能 力。 【要点梳理】 知识点一、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配方法 1.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1)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将一元二次方程配成(工+与『=洌>之0)的形式,再利用直接开平方法求解,这种解一元二次 方程的方法叫配方法. ’ (2)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理论依据是公式:1±2以8+/=(a土 \/ (3)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①把原方程化为+灰+<7= 0)的形式; ②将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右边;方程两边同时除以二次项的系数,将二次项系数化为1; ③方程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 ④再把方程左边配成一个完全平方式,右边化为一个常数; ⑤若方程右边是非负数,则两边直接开平方,求出方程的解;若右边是一个负数,则判定此方程无实数解. 要点诠释: (1)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口诀:一除二移三配四开方; (2)配方法关键的一步是“配方”,即在方程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 (3)配方法的理论依据是完全平方公式a2±2ab+〃=(。土Z?)2. 知识点二、配方法的应用 1.用于比较大小: 在比较大小中的应用,通过作差法最后拆项或添项、配成完全平方,使此差大于零(或小于零)而比较出大小. 2.用于求待定字母的值: 配方法在求值中的应用,将原等式右边变为0,左边配成完全平方式后,再运用非负数的性质求出待定字母的取值. 3.用于求最值: “配方法”在求最大(小)值时的应用,将原式化成一个完全平方式后可求出最值. 4.用于证明: “配方法”在代数证明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我们学习二次函数后还会知道“配方法”在二次函数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要点诠释: “配方法”在初中数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恒等变形的重要手段,是研究相等关系,讨论不

二次函数配方法公式过程

二次函数配方法公式过程 在学习高中数学时,我们学习到了二次函数,也就是形如 y=ax^2+bx+c的函数。二次函数在数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我们需要掌握一些解二次函数的方法。其中,配方法是解二次函数的一种常见方法,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二次函数配方法公式的过程。 一、二次函数配方法的基本思路 二次函数配方法的基本思路是将二次函数转化为一次函数的形式,然后应用一次函数的求根公式求解。具体来说,我们可以通过将二次函数y=ax^2+bx+c转化为y=a(x+m)^2+n的形式,然后再进行求解。 二、二次函数配方法公式的推导 1.将二次函数y=ax^2+bx+c转化为y=a(x+m)^2+n的形式 为了将二次函数转化为一次函数的形式,我们需要先将 y=ax^2+bx+c变形为y=a(x+m)^2+n的形式。具体来说,我们可以通过完成平方项、合并同类项、移项等步骤来进行变形。 首先,我们可以将y=ax^2+bx+c中的x^2项变形为(x+m)^2的形式,其中m为待定系数。这可以通过补全平方的方式来完成: y=ax^2+bx+c=a(x^2+frac{b}{a}x+frac{c}{a})=a[(x+frac{b}{2a}) ^2-frac{b^2}{4a^2}]+frac{ac}{a}-frac{b^2}{4a} 其中,我们利用了平方差公式(a+b)(a-b)=a^2-b^2以及二次项系数为a的条件来完成平方项的变形。

接下来,我们可以将y=a(x+m)^2+n中的常数项n表示为 y=ax^2+bx+c的形式,这可以通过将x取值为-m来完成: n=a(m^2+bm+c) 将上述两个式子联立,我们可以消去n,得到: y=a(x+m)^2+a(m^2+bm+c)-frac{b^2}{4a} 化简后,我们可以将其转化为y=a(x+m)^2+frac{4ac-b^2}{4a}的形式。这里,我们令n=frac{4ac-b^2}{4a},得到y=a(x+m)^2+n。 2.应用一次函数的求根公式求解 将二次函数y=ax^2+bx+c转化为y=a(x+m)^2+n的形式后,我们可以应用一次函数的求根公式来求解。具体来说,我们可以将 y=a(x+m)^2+n表示为y=au^2+v的形式,其中u=x+m,v=n。这样,我们就可以应用一次函数的求根公式: u=frac{-v}{a} 来求解x的值。将u=x+m代入上式,得到: x=frac{-bpmsqrt{b^2-4ac}}{2a} 这就是二次函数配方法公式的推导过程。 三、二次函数配方法的步骤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来使用二次函数配方法: 1.将二次函数y=ax^2+bx+c转化为y=a(x+m)^2+n的形式,其中m为待定系数,n为常数项。 2.将y=a(x+m)^2+n表示为y=au^2+v的形式,其中u=x+m,v=n。 3.应用一次函数的求根公式u=frac{-v}{a},求解u的值。

第6讲 一元二次方程及其求解(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

第6讲一元二次方程及其求解(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 目标导航 课程标准 1.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和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意义,会把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一般形式; 2.掌握直接开平方法解方程,会应用此判定方法解决有关问题; 3.理解解法中的降次思想,直接开平方法中的分类讨论与换元思想. 4.了解配方法的概念,会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5.掌握运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步骤; 6.通过用配方法将一元二次方程变形的过程,进一步体会转化的思想方法,并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 7.理解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推导过程,了解公式法的概念,能熟练应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8.正确理解因式分解法的实质,熟练运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9.通过求根公式的推导,培养学生数学推理的严密性及严谨性,渗透分类的思想. 知识精讲 知识点01 一元二次方程的有关概念 1.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通过化简后,只含有未知数(一元),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二次)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注意:识别一元二次方程必须抓住三个条件 (1)整式方程; (2)含有一个未知数; (3)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不满足其中任何一个条件的方程都不是一元二次方程,缺一不可. 2.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一般地,任何一个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都能化成形如,这种形式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其中是二次项,是二次项系数;是一次项,是一次项系数;是常数项.注意: (1)只有当时,方程才是一元二次方程; (2)在求各项系数时,应把一元二次方程化成一般形式,指明一元二次方程各项系数时注意不要漏掉前面的性质符号. 3.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使一元二次方程左右两边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也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4.一元二次方程根的重要结论 (1)若a+b+c=0,则一元二次方程必有一根x=1;反之也成立,即若x=1是一元二

二次函数的解的公式

二次函数的解的公式 二次函数是指形如y=ax^2+bx+c的函数,其中a、b、c为实数且 a≠0。 解二次函数的关键就是求出它的根,即满足方程y=ax^2+bx+c=0的x 值。 解二次函数的公式又称为求根公式,它的一般形式为: x = (-b±√(b^2-4ac))/(2a) 这个公式被称为二次函数的解的公式,其中±表示两种可能的根。 配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将二次函数写成一个完全平方的形式,即将x^2 项与x项的系数配对,使它们相加或相减时得到一个平方。如果可以将二 次函数写成完全平方的形式,我们就可以很容易地求得它的根。 首先,将二次函数y=ax^2+bx+c=0进行配方,我们需要找到一个数k,使得: ax^2+bx+c=a(x^2+((b/a)x+c/a))=a((x+(b/2a))^2-(b^2/4a^2)+c/a)接下来,我们可以将这个完全平方形式化简为: a((x+b/2a)^2+(4ac-b^2)/4a^2) 现在,我们看到在这个完全平方中,有一个常数项(4ac-b^2)/4a2 , 它会影响到平方的结果。如果这个常数项为0,则可以很容易地将这个二 次函数写成完全平方的形式。但是,在一般情况下,这个常数项不为0, 所以我们需要进行后续的推导。

现在,我们希望要求出的根就是在完全平方形式中的平方项消失时的 x值。所以有: (x+(b/2a))^2=-(4ac-b^2)/4a^2 现在我们对上式两侧开方,得到: x+(b/2a)=±√(-(4ac-b^2))/2a 接下来,我们将b/2a移项,并整理得到最终的解的公式: x=(-b±√(b^2-4ac))/(2a) 这就是解二次函数的公式。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很方便地计算二次函数的根。在实际问题中,我们可以利用这个公式来解决一系列与二次函数相关的问题,比如求极值、求范围等。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解的公式来判断二次函数的根的情况, 例如当b^2-4ac>0时,二次函数有两个不同的实根;当b^2-4ac=0时,二 次函数有一个重根;当b^2-4ac<0时,二次函数没有实根。 总之,解二次函数的公式是解决与二次函数相关问题的关键,它的推 导过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二次函数的根的性质和特点。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二)配方法—知识讲解(基础)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二)配方法一知识讲解(基础) 【学习目标】 1. 了解配方法的概念,会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2 .掌握运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步骤; 3 •通过用配方法将一元二次方程变形的过程,进一步体会转化的思想方法,并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和能 力• 【要点梳理】 知识点一、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配方法 1.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1) 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将一元二次方程配成./■' _ ■<, ; _ if,的形式,再利用直接开平方法求解,这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配方法. (2) 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理论依据是公式:.F二匚#十.-二‘二二:丫. (3) 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①把原方程化为1丨-| r - I的形式; ②将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右边;方程两边同时除以二次项的系数,将二次项系数化为1; ③方程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 ④再把方程左边配成一个完全平方式,右边化为一个常数; ⑤若方程右边是非负数,则两边直接开平方,求出方程的解;若右边是一个负数,则判定此方程无实数解. 要点诠释: (1)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口诀:一除二移三配四开方; (2)配方法关键的一步是“配方”,即在方程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 (3)配方法的理论依据是完全平方公式a2 _ 2ab • b2 = (a _ b)2. 知识点二、配方法的应用 1. 用于比较大小: 在比较大小中的应用,通过作差法最后拆项或添项、配成完全平方,使此差大于零(或小于零)而比较出大小• 2. 用于求待定字母的值: 配方法在求值中的应用,将原等式右边变为0,左边配成完全平方式后,再运用非负数的性质求出 待定字母的取值. 3. 用于求最值: “配方法”在求最大(小)值时的应用,将原式化成一个完全平方式后可求出最值. 4. 用于证明: “配方法”在代数证明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我们学习二次函数后还会知道“配方法”在二次函数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要点诠释: “配方法”在初中数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恒等变形的重要手段,是研究相等关系,讨论不等关系的常用技巧,是挖掘题目当中隐含条件的有力工具,同学们一定要把它学好.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二)配方法—知识讲解(提高)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二)配方法一知识讲解(提高) 【学习目标】 1. 了解配方法的概念,会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2 .掌握运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步骤; 3 •通过用配方法将一元二次方程变形的过程,进一步体会转化的思想方法,并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和能 力。 【要点梳理】 知识点一、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配方法 1.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1) 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将一元二次方程配成./■' _ ■<, ; _ if,的形式,再利用直接开平方法求解,这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配方法• (2) 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理论依据是公式:.F二匚#十.-二‘二二:丫. (3) 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①把原方程化为" - | ■ I |;I的形式; ②将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右边;方程两边同时除以二次项的系数,将二次项系数化为1; ③方程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 ④再把方程左边配成一个完全平方式,右边化为一个常数; ⑤若方程右边是非负数,则两边直接开平方,求出方程的解;若右边是一个负数,则判定此方程无实数解. 要点诠释: (1)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口诀:一除二移三配四开方; (2)配方法关键的一步是“配方”,即在方程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 (3)配方法的理论依据是完全平方公式a2_ 2ab • b2= (a _ b)2. 知识点二、配方法的应用 1. 用于比较大小: 在比较大小中的应用,通过作差法最后拆项或添项、配成完全平方,使此差大于零(或小于零)而比较出大小. 2. 用于求待定字母的值: 配方法在求值中的应用,将原等式右边变为0,左边配成完全平方式后,再运用非负数的性质求出 待定字母的取值. 3. 用于求最值: “配方法”在求最大(小)值时的应用,将原式化成一个完全平方式后可求出最值. 4. 用于证明: “配方法”在代数证明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我们学习二次函数后还会知道“配方法”在二次函数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要点诠释: “配方法”在初中数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恒等变形的重要手段,是研究相等关系,讨论不等关系的常用技巧,是挖掘题目当中隐含条件的有力工具,同学们一定要把它学好.

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教材分析: 1.对于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是解法中的通法,它的推导建立在直接开平方法的基础上,他又是公式法的基础:同时一元二次方程又是今后学生学习二次函数等知识的基础。一元二次方程是中学数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初中数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我们从知识的发展来看,学生通过一元二次方程的学习,可以对已学过的一元二次方程、二次根式、平方根的意义、完全平方式等知识加以巩固。初中数学中,一些常用的解题方法、计算技巧以及主要的数学思想,如观察、类比、转化等,在本章教材中都有比较多的体现、应用和提升。我们想通过一元二次方程来解决实际问题,首先就要学会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策略是将其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这就是降次。 2.本节课由简到难展开学习,使学生认识配方法的基本原理并掌握具体解法 学情分析: 1.知识掌握上,九年级学生学习了平方根的意义。即如果如果X2=a,那么X=±。;他们还学习了完全平方式X2+2Xy+y2=(X+y) 2.这对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奠定了基础。 2.学生学习本节的障碍。学生对配方法怎样配系数是个难点,老师应该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 3.我们老师必须从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出发,分析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他们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当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发现要解的方程不再是以前所学过的一元一次方程或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其他方程时,他们自然会想进一步研究和探索解方程的问题。而从学生的认知结构上来看,前面我们已经系统的研究了完全平方式、二次根式,这就为我们继续研究用配方法姐一元二次方程奠定了基础。 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目标 1.会用直接开平方法解形如(X+m)2=n(n≧0) 2.会用配方法解简单的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 (二)能力训练目标 1.理解配方法;知道“配方”是一种常用的数学方法。 2.了解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步骤。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1.通过用配方法将一元二次方程变形的过程,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转化的思想方法,并增强他们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能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验证结果的合理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6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二)配方法—知识讲解(提高)及其练习 含答案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二)配方法—知识讲解(提高) 【学习目标】 1.了解配方法的概念,会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2.掌握运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步骤; 3.通过用配方法将一元二次方程变形的过程,进一步体会转化的思想方法,并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 【要点梳理】 知识点一、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配方法 1.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1)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将一元二次方程配成的形式,再利用直接开平方法求解,这种解一元二次 方程的方法叫配方法. (2)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理论依据是公式:. (3)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①把原方程化为 的形式; ②将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右边;方程两边同时除以二次项的系数,将二次项系数化为1; ③方程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 ④再把方程左边配成一个完全平方式,右边化为一个常数; ⑤若方程右边是非负数,则两边直接开平方,求出方程的解;若右边是一个负数,则判定此方程无实数解. 要点诠释: (1)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口诀:一除二移三配四开方; (2)配方法关键的一步是“配方”,即在方程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 (3)配方法的理论依据是完全平方公式2 2 2 2()a ab b a b ±+=±. 知识点二、配方法的应用 1.用于比较大小: 在比较大小中的应用,通过作差法最后拆项或添项、配成完全平方,使此差大于零(或小于零)而比较出大小. 2.用于求待定字母的值: 配方法在求值中的应用,将原等式右边变为0,左边配成完全平方式后,再运用非负数的性质求出待定字母的取值. 3.用于求最值: “配方法”在求最大(小)值时的应用,将原式化成一个完全平方式后可求出最值. 4.用于证明: “配方法”在代数证明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我们学习二次函数后还会知道“配方法”在二次函数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要点诠释: “配方法”在初中数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恒等变形的重要手段,是研究相等关系,讨论不等关系的常用技巧,是挖掘题目当中隐含条件的有力工具,同学们一定要把它学好.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