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五、粗大误差的处理方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表:
例子:对某一量进行 15 次等精度测量,如下,试判别测量是否 含有粗大误差。 首先排序,找到最大值 x( n ) =x(15) =20.43 、最小值 x(1) =20.30
测量数据如下表:
数据排序后如下表: x(1) , x(2) ,...x(15)
n=15 选用 r22 判别:
判断最大值 x(15) : r22
x( n ) x( n2) x( n ) x(3)

x(15) x(13) x(15) x(3)

20.43 20.43 0 20.43 20.39
查表,显著度 =0.05 ,统计临界值 r0 (n, ) r0 (15,0.05) 0.525 判别 r22 0 r0 (15,0.05) 0.525 ,故 x(15) 不含粗大误差,应保留 判断最小值 x(1) : r22
1 n xi n 1 i 1
i j
v
标准差
i 1 i j
n
2
i
n 1 根据测量次数 n,选取显著度 ,查表得到检验系数
K (n, ) ,若被剔除测量值 x j 满足如下:
x j x K ,则认为含有粗大误差,剔除 x j 是正确的
例子 2:试用此法判断上述例子 1 中的测量值中有无粗大误差?
查表,显著度 =0.05 ,统计临界值 r0 (n, ) r0 (14,0.05) 0.546 判断最大值 x (14) : r22
'
x( n ) x( n2) x( n ) x(3)

x '(14) x '(12) x (14) x (3)
' '

20.43 20.43 0 20.43 20.39
x(1) x(3) x(1) x(n 2)

x(1) x(3) x(1) x(13)

20.30 20.39 0.692 20.30 20.43
判别 r22 0.692 r0 (15,0.05) 0.525 ,故 x(15) 含粗大误差,应剔除 剔除数据后,测量次数为 14,重新计算最大值、最小值的极差比 r22
判别 r22 0.692 r0 (15,0.05) 0.525 , 故 x '(1) 不含粗大误差, 应保留 3、粗大误差判断总结
3 法则:测量次数很多时 格罗布斯法则:测量次数较少时(20~100)(相比其他两个,可靠性最高) 判定法则 罗曼诺夫斯基法则:测量次数很少时 狄克松法则:测量次数少,且需要迅速判别时
怀疑第 8 次测量结果,先将其剔除。计算剩余测量值的平均值和标 准差
x 1 n xi 20.411 n 1 i 1
i j
vi 2

i 1 i j
n

n 1
0.016
选取显著度 0.05 ,已知 n=15,查附录表得 K (n, ) 2.24
K 2.24 0.016 0.036
r0 (n, ) ;
判断最大值 x( n ) :计算极差比 rij ,若 rij r0 (n, ) ,则该值含 有粗大误差,应剔除;否则保留。 判断最小值 x(1) :计算极差比 rij ,若 rij r0 (n, ) ,则该值含 有粗大误差,应剔除;否则保留。 剔除完数据后,再重新排序计算最大值、最小值极差,查表 得临界统计量 r0 (n ' , ) (注意:次数发生了变化) ,重复上述判 断方法,直至最大、最小值不含有粗大误差为止。 参数选择: ①测量次数 n 7 ,使用 r10 判断; 8 n 10 ,使用 r11 判断; 测量次数 11 n 13 ,使用 r21 判断; n 14 ,使用 r22 判断;
留下。 例子:还是利用上述的例子 1,用该方法判断测量值有无粗大误差? 计算: x
1 v2 0.033 = x 20.404 , n 1 n
排列测量值,从小到大的顺序: x(1) 20.30 , x(15) 20.43
现在怀疑这两个值,
x x(1) 20.404 20.30 0.104 x(15) x 20.43 20.404 0.026
x(1) x
所以应该先怀疑 x(1) : g(1)


20.404 20.30 3.15 0.033
选取显著度 0.05 ,查表得 g(0) (15,0.05) 故此测量值含有粗大误差, 应该 g(1) 3.15 g(0) (15,0.05) 2.41 , 剔除。 剔除后再重新计算平均值、标准差: x 20.411 , ' 0.016 计算 g( n )
一、 粗大误差
1、粗大误差的特点及产生原因 粗大误差的数值比较大, 它对测量结果会产生明显的歪曲,粗大误差可以 完全消除。 产生原因:主观原因是,测量者粗心大意,测量不仔细,不耐心,过于疲 劳或者操作不当等因数造成了错误的读数或者错误的记录。 客 观原因是, 测量条件意外地改变 (如机械冲击、 外界振动等) , 引起仪器示值的改变。 2、如何发现粗大误差及判别方法 ➢ 3 准则(莱以特准则) 适用条件:适用于测量次数充分大(一般上百次)的测量列。测量 次数较少时,这种判别方法可靠性不高。 优点:使用简便,不需要查表,所以在要求不高时经常使用 判别方法:对于某一测量列,如果发现某 1 次测量残余误差满足下 面式子,即
表,得到临界比较值 g(0) (n, ) (附表)
(n, ) ,则该值为粗大误差应该剔除掉。剔除完后, 若 g(1) g(0)
重新计算平均值 x 、 标准差 。 令 g( n )
'
'
x(n) x
'
'
, 选取显著度 ,
(n 1, ) ,则此测量值含有粗大误差,应剔除,否则 若 g(n) g(0)
xi x vi 3 3
v
i 1
n
2 i
n 1
,则存在粗大误差,应剔除
例子 1:对某一量进行 15 次等精度测量,如下,试判别测量是否 含有粗大误差。
测量列中, x 20.404 ,
3 3
v
i 1
n
2 i
n 1
3
0.0150 3 0.033 0.099 15 1
判别 r22 0 r0 (15,0.05) 0.525 ,故 x '(14) 不含粗大误差,应保留 判断最小值 x '(1) : r22
x(1) x(3) x(1) x(n 2) x '(1) x '(3) x (1) x (13)
' '

20.39 20.39 0 20.39 20.43
根据 3 法则,明显地发现第 8 次测量,
v8 0.104 0.099 3 ,存在粗大误差。
剔除大于 3 的测量值后,重新计算,
x 20.411
'
3 ' 3
v
i 1
n
'2 i
n 1
Baidu Nhomakorabea
3
0.00337 3 0.016 0.048 14 1
对比发现,剩余测量列中没有残余误差> 3 ' ,即不含粗大误差 ➢ 罗曼诺夫斯基准则(t 校验准则) 适用条件:测量次数很小,但精度要求较高的测量列 优点:在测量次数很少时,能够保持很高的精度 判别方法:首先剔除一个可疑值,然后按照 t 分布检验被剔除的值 是否含有粗大误差。 多次测量: x1 , x2 ,..., xn ;可疑数据为 x j , 剔除 x j 后,计算平均值: x
当测量列中,有 2 个以上的测量值含有粗大误差时,判别时,应该 先剔除含有最大误差的测得值,然后再重新计算测量列中的算术平 均值、 标准差; 然后再对余下的测得值进行判别, 直至所有测得值都 不含粗大误差为止。
'
x(n) x
'

'

20.43 20.411 1.18 0.016
查表得 g(0) (15-1,0.05) 2.37 g(15) 1.18 则 x(15) 不含有粗大误差,应保留。 ➢ 狄克松准则 适用范围:测量次数少,但可靠性要求高。 优点:判断测量列中的粗大误差的速度较快 判别方法: 测量值: x1 , x2 ,...xn ;次数为 n 将测量值按照从小到大排列: x(1) , x(2) ,...x( n) 选定显著度 (一般为 0.01 或 0.05) ,查表得到临界统计量
x1 , x2 ,..., xn
计算平均值、残余差、标准差:
x
1 v2 x , vi =xi x , = n 1 n
将测量值 xi (i=1,2,3…n)按照从小到大进行排序,找到最小值
x(1) 和最大值 x(n)
令 g(1)
x(1) x

,取定显著度 (一般 0.05 或者 0.01),查阅附

x( n ) x( n 1) r10 x( n ) x(1) x x r11 ( n ) ( n 1) x( n ) x(2) rij (对于最大值x( n ) 判别) x x ( n ) ( n 2) r 21 x( n ) x(2) x( n ) x( n 2) r22 x( n ) x(3) x(1) x(2) r10 x(1) x( n ) x x r11 (1) (2) x(1) x( n -1) rij = (对于最小值x(1) 判别) r x(1) x(3) 21 x(1) x( n -1) x(1) x(3) r22 x(1) x( n -2)
因 x8 x 20.30 20.411 0.111 0.036 K ,故第 8 次测量值含 有粗大误差,应该剔除掉。 ➢ 格罗布斯准则 适用条件: 测量次数少, 但是相比于罗曼诺夫斯基准则、 狄克松准则 等可靠性最高。
优点:测量次数 n 20 ~ 100 时,判别效果较好 判别方法: 对某一量做多次等精度的独立测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