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基本颜色词的词义演变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语基本颜色词的词义演变分析

黄丽君

(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浙江温州 325035)*

摘 要:基本颜色词是具有专门性、代表性和确定性的词的聚合。基本颜色词自产生以来,词义一直处在不断变化和发展中。基本颜色词词义可以分为隐喻义和象征义。语义不断扩展并表现出不平衡性,由表示颜色义扩展到表示性状到象征义的产生,语义不断抽象化。基本颜色词词义的这种演变是隐喻思维的结果,而象征义是隐喻义进一步抽象的结果,它们的产生都有一定的思维模式。

关键词:颜色词;隐喻;象征

do:i 10.3969/j .issn .1000-5757.2009.05.054

中图分类号:H 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25757(2009)0520054204

一、引 言

认知语言学认为,人们认识事物总是遵循一定的规律的,人们往往是通过认识具体的事物,然后通过隐喻思维进而达到对抽象事物的认知。认知不同的事物是这样,对于同一个事物的认知也同样遵循着由具体到抽象这一认知规律。颜色词词义的演变就是人们对颜色认知由具体到抽象不断深化的结果。陈家旭[1]认为,人们对于颜色词的认识经历了四个阶段:以物代色)))以物比色)))抽象化和符号化)))隐喻化。这是人们对颜色词认知的普遍规律。但是,我们认为,人们对于颜色词的认知并不止于隐喻化。隐喻是词义演变的重要因素。随着认知的进一步深化,人们对于颜色词的认知也开始由隐喻走向了象征化。

二、基本颜色词的界定

关于基本颜色词的界定,依据的标准不一样,所选出的基本颜色词的数量和具体的词也就不一样。判定基本颜色词比较有影响的是柏林和凯#保罗提出的判定基本颜色词的标准,

[2]

他们认为,基本颜色词应符合下列标准:1.单语

素,即语义无法从词的组成部分推知;2.有独立的颜色意义,即所指颜色不属于其他色域同时也不依附于某一(类)事物;3.心理上的显著性和稳定性,受试者不因预警的改变而改变对颜色的看法,不因个人的用法而有不同的判断;4.有同样的分布潜力,即具有相同的派生构词能力。据此,他

们认为黑、白、红、绿、黄、蓝、棕(褐)、紫、粉红、橙、灰等是11个基本的颜色词。

然而,国内不少学者对此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柏林和凯#保罗的标准适合于西方语言,但并不一定适合汉语。国内学者对于基本颜色词的判定也意见不一,难以定论,分别出现了六种,七种,八种,九种,以及十种的说法,对于红、

白、黑、绿、蓝、黄属于基本颜色词似乎已经达成一致意见,争论的焦点也就在于紫、灰、褐、青等这几个颜色词上。尽管前人提出了不少判定标准,但我们认为,颜色词是词汇系统中颜色语义的聚合体,作为这个系统中的基本成分,首先必须具有/专门性0,也就是/专门用来表示颜色,不能由别的实物词兼表0[3]。其次,必须具有代表性,也就是说能代表这个语义范畴中的其他成员。我们所说的代表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¹美国心理学家R osch 认为,某些具有显著性特征的基本物体构成了基本层次范畴,在基本层次范畴之下,有更具体、较少概括性的低层次范畴。所有颜色范畴的词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颜色系统,整个颜色词系统是一个层次分明的系统,下设很多子系统,从第一层的大的系统到小的系统,语义不断具体化。每个基本颜色词所表示的概念中包含很多语义更具体的下位词。实质上也就是说,基本颜色词必须具有概括性,必须能概括表示这个颜色意义的所有下位词的意义;º作为一类代表,必须能代表整个范畴中的所有的成员,而不至于出现有的成员无所代,即是说对于每个表示具体颜色概念的下位词,我们都必须找到与它相对应的上位概念的词。再次,基本颜色词必须具有确定性,每个基本颜色词所指的颜色意义必然是确定的。这种确定既有历史的语义稳定的因素,同时也是共时的排他的因子。因而,根据这三条标准,我们认为黑、白、红、绿、

黄、蓝、褐、紫、灰这9个词属于基本颜色词。

三、基本颜色词意义(一)基本颜色词词义状况

基本颜色词的意义在运用中不断丰富,已经从具有相关颜色的事物的意义到表示颜色意义,以至扩展到表示其他各种比较丰富的意义,诸如性状、人类行为等。我们搜集

54

第25卷 第5期Vo.l 25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J OURNAL OF S I CHUAN C OLL EGE OF ED UCATI ON 2009年5月

M ay .2009

*

收稿日期:2008211223

作者简介:黄丽君(1985)),女,江西萍乡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语言学。

了这些基本颜色词在5现代汉语大词典6和5现代汉语大字典中6的释义,并按照詹卫东(1)提出的确立范畴理论的原则,根据这些释义建立相应的语义范畴(2)如下:

颜色具体事物自然现象表人抽象事物人类行为性状总计白1910271737黄2122200321黑120011712灰142000310红341100211绿21100048褐12010037蓝11000013紫12000003

从词典释义情况来看,基本颜色词词义数量相差比较大,词义引申能力也各有差别,呈现出这样的排序:白>黄>灰、黑>红>褐、绿>紫、蓝。而同一个词在语义范畴的分布上也是参差不齐的,总的来说,基本颜色词语义都集中在表示颜色范畴、具体事物范畴以及性状范畴。同时语义越丰富,语义范畴分布的范围也就越广。作为颜色意义的聚合体,颜色词词义表示颜色范畴的只是其词义范畴的一个部分,很多基本颜色词词义演变表现为向颜色以外抽象范畴义发展的趋势,并不断抽象化。

意义的分类对于认识词义演变具有重要意义。从语言主体的角度而言,我们根据基本颜色词意义产生的思维模式,把颜色词词义分为隐喻义和象征义。

(二)基本颜色词的隐喻意义

11概念替换与隐喻义

隐喻是人们根据已有的经验建立对未知事物相似的联系以达到对未知事物概念范畴的理解的过程。认知语言学的原型理论认为,人们对事物的认知总是以一定的原型为基础的,对于颜色词而言,颜色概念的产生依据的是某些普遍的原型,这些原型往往是比较常见的具体事物。亚里斯多德认为,隐喻是词语之间的替换。词语的替换反映的只是语言的事实,而概念则是人们对词语的认识而形成的。所以我们认为,与其说是词语的替换,还不如说是人们思维视野中概念的替换。隐喻思维的基本依据是对贮存在人们脑中的原型概念通过与目标事物建立相似联系,实现概念替换的可能。词义的演变往往是由于人们用已有的概念去类推其他的事物,用已有的词汇命名来表达新的事物和现象,这样原来形成的概念不断被扩大到一个更大的语义范畴。对于基本颜色词而言,同一范畴内词义的发展主要是在相似基础上的同一性质的概念替换的结果。如,在具体事物范畴中,/红0可以表示红色的花,也可以用来表示红色的布帛等,这就是在同样的视觉刺激下,不同的具体形象都统一归结在相同的视觉概念的/红0的概念中。对于/紫0也同样如此。紫色既可以用来指代紫色的衣服,同时也可以指代紫色的绶带。其实,在这种概念的替换中也是存在差异的。虽然同属于一个语义范畴,但是用来替换的概念在层次上有时是不一致的。在每个大的概念范畴中同时还存在次一级的概念范畴,概念替换并不是同一层次的范畴中概念的替换,也包括不同层次上概念的替换。在具体事物范畴中,/红0的概念的替换可以说是同一层次范畴上的概念替换,而在/紫0所表示的具体事物中,一般认为/衣服0是/绶带0的上位概念,其中的替换存在着种和属的概念的替换。

一般而言,用来替换的概念越多,词义也就越丰富。换句话说,词义越丰富,说明在人的大脑中贮存的可用来替换的概念也就越多。从一定程度上说,存贮在人脑中的具体事物形象越多,词义也就越丰富。基本颜色词在表现具体事物方面的能力是不一样的,依次可列为:黄>白>红、灰>紫、黑、褐>蓝、绿。

出现这样的差异,一方面是人们日常生活视野中的具体事物的差异的结果;另一方面是认知的相关特性的结果。认知语言学认为,人们在对事物的认知过程中主要坚持三种观念:经验观、突显观和注意观。认知的这些特性总是以一种无意识的方式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

总之,以无意识的方式存贮于人们大脑中的具体事物的差异是基本颜色词的词义特别是在具体事物范畴方面的意义差异的物质基础。

21隐喻义产生的思维模式

表示具体事物范畴只是颜色词意义的一个方面,颜色词意义的演变的主要特征在于由表示具体事物的意义扩展到表示与颜色无关的语义,特别是表示性状的意义。在这一演变过程中主要体现语义的抽象化特征。语义的这种抽象化是人类隐喻思维的结果。

基本颜色词在不同的语义范畴的表现是不一样的,即使在同一语义范畴,不同的颜色词语义也不一样。一般来说,具体事物范畴表现的是对存贮于大脑中形象的概念替换,而具体事物范畴以外的其他范畴较多的表现的是对大脑中具体形象的再认识或深化认识。不管是对大脑中形象的提取还是深化认识,都是在人的认知的基本原则的指导下的。具体事物范畴中的具体事物总是人们所经验的、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物。而在跨语义范畴意义的产生的过程中,首先表现的是对具体事物形象的提取,提取事物的形象对词义的产生演变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一般而言,只有那些人们经常经验的、在记忆中比较显著的形象才容易被人们所提取。我们认为,生理和心理,以及社会文化是影响人们再认识事物的重要因素,也是颜色词跨语义范畴意义产生的重要因素。

颜色是物体的光波刺激人的视觉器官在人们头脑中产生的视觉印象。格式塔心理学认为,人的经验和知觉具有完整性,人们往往能在静态中感觉到动态的变化。人们对于颜色的感知也同样如此。颜色的刺激在人的大脑中形成的是一个静态的形象,大脑的完形机制使得人们将这一静态的形象补充成为一个完整的动作。比如:黄、红、绿、白这

55

第25卷(总第194期)黄丽君:汉语基本颜色词的词义演变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