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林省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
考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一、选择题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19年8月1日,“90后”古风美食博主李子柒①由成都文旅局授予的“成都非遗推广大使”称号。
有媒体报道称,她在国外社交媒体的粉丝超过700万。
李子柒的海外走红,()文化输出似乎带有预设的目的和动机,而李子柒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女孩,不太可能担负着“文化输出”的重任。
当然,从结果上看,李子柒的作品的确很好地向海外传播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如何实现不同文明之间的②和对话,避免陷入文化上各说各话、③的窘境?这首先需要真正深入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异同。
在李子柒视频表现出来的仁爱、勤劳、与自然和谐相处等人类共同价值理念中,是她能够广泛受到欢迎的重要原因。
李子柒的视频中,一个不经意的小细节令人印象深刻:她将捕获的小龙虾中还没长出大钳子的扔回池塘。
细节之处见用心,短视频内容创业者千军万马,她能从中④,想来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荣获交融自怨自艾脱颖而出B.荣获交互孤芳自赏崭露头角C.荣膺交互自怨自艾崭露头角D.荣膺交融孤芳自赏脱颖而出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与其说是一种文化输出,不如说是一种文化现象。
B.与其说是一种文化现象,不如说是一种文化输出。
C.不仅是一种文化输出,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D.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一种文化输出。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在李子柒的视频中,表现出来的仁爱、勤劳、与自然和谐相处等人类共同价值理念,这是她能够广泛受到欢迎的重要原因。
B.李子柒的视频表现出了仁爱、勤劳、与自然和谐相处等人类共同价值理念,是她能够广泛受到欢迎的重要原因。
C.李子柒的视频表现出了仁爱、勤劳、与自然和谐相处等人类共同价值理念,这是她能够受到广泛欢迎的重要原因。
D.在李子柒的视频中,表现出了仁爱、勤劳、与自然和谐相处等人类共同价值理念,是她能够受到广泛欢迎的重要原因。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当代中国的道德重建
甘阳
虽然现在经常可以在媒体上看到对道德底线崩溃现象的报道,不过,情况禾必那么悲观。
我认为,中国基本的道德基础还是有的。
那么,这个基础到底是什么?到底是什么在支撑着我们现在这个社会?
我认为需要检讨的是,我们中国人自己在道德问题上最基本的一些想法是有问题的。
如果道德行为需要一些规范,这些规范一定要有相当的稳定性,不可能说建立一个新道德就马上建立一个新道德。
但是,中国社会在一百多年的时间里基本上是不断的革命加上改革,老是在动荡中,或者老是在变动中,这就使得所有人都认为,一切东西都是可以变的,包括最基本的道德规范。
一个现代社会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基本不是现代社会形成的,都是传统的。
我们做人最基本的道德,包括要有诚信、不要杀人、不要放火、不要偷盗,哪一种是现代社会形成的?所以一个真正良性的现代社会,不在于形成一套与传统完全不同的新道德,而在于传统道德在现代生活当中有很好的维持。
一种常见的说法是,我们要建立适合市场经济的新道德、新伦理,这种说法是错误
的。
应当用比较有强度的、有基础的道德来制约市场经济发展,要使市场经济能够服从最基本的心理规范。
资本主义追求的就是利润,市场经济必然唯利是图,不可能从市场经济的内部产生出不讲利涧的道德。
如果资本主义有道德,那么它一定是外在的东西,基本上是在前资本主义时代、在人类千百年文明历史中所形成的基本道德规范。
西方社会的道德,基本上湜以基督教、天主教等为基础而形成的。
现代社会市场经济本身不可能产生道德,市场经济最大的动机就是追求利润。
现在对我们道德冲击最大的不是集权主义,而是市场经济这匹脱缰的野马。
我们应该明确中国社会最基本的道德单位是家庭。
以家庭为中心,是一个比较能有效克制恶性个人主义发展的基础。
如果没有一个基本的道德主体承担单位,如果只是像西方那样,明确规定就是赤裸裸的个人,然后大家在赤裸裸个人的基础上建立一套行为规范,这在中国社会是不对的。
因为儒家的基础和基督教的基础不一样,基督教不是以家庭为中心的,在上帝面前人人都是赤裸裸的个人。
如果我们要道德重建,首先要确定道德重建的主体是什么如果我们不是把道德重建的全部重心放在重建家庭、保护家庭之上,如果连一个家庭都不能建立起来,我们谈亲情、谈同情、谈爱心都是空的,都是大话、废话。
与重视家庭、保护家庭最切近的是儒家传统。
这方面有很多错误的看法需要澄清。
比如,最近十年来,某些似乎很了解现代社会的人把“亲亲相隐”批得一塌糊涂。
而事实上已经审议通过的《刑事诉讼法》(修正案)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修订,就是明确引入“亲亲相隐”原则。
其实,只要稍微了解一下西方的法律制度,就知道“亲亲相隐”在所有西方国家都是一个原则。
事实上中国传统对这个问题的考虑远比西方早而深刻,但现在西方做得比我们好。
(有删节)4.下列关于“道德”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______
A.当代中国基本的道德基础应是传统道德,正是传统道德支撑着我们现在这个社会,使其不至于道德底线崩溃。
B.市场经济唯利是图,不能依仗它自发建立适合市场经济的新道德。
C.中国社会最基本的道德单位和西方是全然不同的,因此,我们不能生硬移植西方道德。
D.传统道德一经形成,就应当永恒不变,这样的社会才可能运转得良好。
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文章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展开论证,在逻辑上也是逐层递进的。
B.文章论证兼顾现实与历史,既有对当下市场经济背景下道德重建的分析,也有对历
史经验教训的总结。
C.文章第四段以西方资本主义的道德形成为例,论证了“现代社会市场经济本身不可能产生道德”的观点。
D.文章在论证当代中国应如何进行道德重建时,采用了正反论证的方式,使论证更充分有力。
6.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比尔•盖茨这样的资本家做慈善主要靠传统中形成的基本道德规范驱动,而不是从
市场经济的内部自发产生的。
B.新文化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的主张,是矫枉过正,在今天值得反思和检讨。
C.传统道德在现代生活当中维持得越好,这个社会就相对运行得越好。
D.儒家的“亲亲相隐”原则体现了儒家对天伦之情的重视和维护,但在当代中国却遭遇误解,这可能与百年中国激进的反传统有关。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所谓人脸识别,关系到“生物识别信息”的安全问题。
传统意义上的个人信息,更多指电话号码、身份证号码、个人住址等物理信息,但未来意义上的个人信息,有可能是指人脸、角膜、指纹等这些生物信息。
生物信息的最大特点在于,它能远距离发生作用,而无需直接接触。
这意味着,政府、公司等机构和个人可能未经当事人同意甚至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读取并搜集其数据。
在许多欧美国家,目前对人脸识别技术的担忧,远远压倒了对技术收益的乐观预期。
而在我们这里。
似乎许多公司陷入了技术狂欢中,只想要收益,看不见责任。
技术是一柄双刃剑。
今天我们并不拒绝人脸识别带来的便捷实用,但也不得不追问的是,这些生物信息会不会被过度地收集保存?一些企业有没有合理使用信息的自律性、自觉性?就笔者个人观察来看,情势似乎并不乐观。
人脸识别在各行各业已经出现了规模效应,除了支付行业外,人脸识别进校园等都被“发明”出来了,甚至看个新闻APP 也索要人脸权限。
仔细想想,我们的人脸信息或许是交出去了,但它们会得到用心保护吗?经验告诉我们,有相当数量的互联网公司只顾及流量,却不顾用户安全,只顾及体验,却不顾隐私保护。
(摘编自扶青《对刷脸支付保持审慎态度》,有删改) 材料二:
自然人的姓名、手机号码、邮箱账号、银行账号等个人信息比较容易进行更改,但
是,个人生物识别信息要更改则非常困难。
比如,要改变一个人的脸部特征,只能进行整容(即便整容,脸部大部分特征仍会被机器识别)。
至于指纹、掌纹、虹膜、基因信息等生物识别信息,被更改的可能性更低。
这意味着个人生物识别信息一旦被非法收集、泄露或者被非法买卖,不仅会对自然人的人身财产安全产生威胁或现实损害,而且无法以像更换手机号码、修改银行密码等方式来预防后续损害的发生。
从更宏观的角度来说,如果这些信息被大规模收集并提供给敌对势力,会对国家安全产生严重危害。
故此,个人生物识别信息即便是被合法收集的,对其也要采取极其高度的注意义务加以保管,以防止被泄露或被非法处理。
除了唯一性,个人生物识别信息中的人脸信息还有一个特殊点,即对该信息的收集可以在不经过自然人主动配合的情形下进行。
据报道,在伦敦生活,二天会被摄像头拍下70次。
此时,网络安全法等法律规定的告知同意原则实际上难以落实。
这就要求法律对于哪些组织或者个人在哪些场合可以收集人脸等生物识别信息作出明确规定。
(摘编自程啸《加强个人生物识别信息法律保护》,有删改) 材料三:
旷视科技研究院研究人员范浩强介绍,就生物识别来说,目前常见的应用有指纹识别、人脸识别、虹膜识别等。
虹膜识别,目前主要见于部分高端智能手机的虹膜识别解锁。
相较于指纹识别,虹膜识别技术通过人体独一无二的眼睛虹膜特征来识别身份,虹膜识别的准确性是各种生物识别中较高的,但相较于其他生物识别技术,虹膜识别硬件造价高,识别过程需配合,大范围推广较为困难,镜头可能产生图像畸变而使可靠性降低。
“综合来看,人脸识别是目前生物识别领域安全性较高的,当然也并非万无一失,想要实现人脸识别安全、规模化落地需要技术水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逐步完善。
”范浩强表示。
人工智能行业资深人士孙立斌认为,生物特征识别迅猛发展,不同模态的生物特征有其自身的特性,抗伪造能力也不同。
若要更高级别抗击假体攻击的风险,可以采取多模态融合的识别方式,例如步态和人脸一体化识别,能够大幅度增加伪造数据的难度,提升识别系统的安全性。
(摘编自《科技日报》,有删改) 7.下列对有关生物识别信息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生物识别信息是指采集于人体的人脸、指纹等生物信息。
B.人脸信息的一大特点是能远距离发生作用,而无需直接接触。
C.生物识别信息被更改的可能性要远低于电话号码等物理信息。
D.虹膜识别的准确性较高,因为它的图像获取和模式匹配均需要高技术。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目前在未经当事人同意甚至完全不知的情况下,人脸信息就可被读取获得,这令许多欧美国家对人脸识别技术非常担忧。
B.人脸与人体的其他生物特征(指纹、虹膜等)一样与生俱来,它的唯一性和不易被复制的特性为身份鉴别提供了必要的前提。
C.生物识别信息难以更改,这使其在被非法收集泄露或者被非法买卖后,当事者受到现实损害后无法预防后续损害的发生。
D.不同模态的生物特征有其自身特性,而虹膜识别的图像获取和模式匹配都相对不便,实现大规模商用还有许多技术难关需要攻克。
9.如何解决“生物识别信息”的安全问题?请联系全文简要概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蚕儿
陈忠实
学校里来了一位新老师。
他很年轻,穿一身列宁式制服,胸前两排大纽扣,站在讲台上,笑着给我们介绍自己:“我姓蒋……”说着,他转过身,从粉笔盒儿里捏起一节粉笔,在木头黑板上,端端正正写下他的名字,说:“我叫蒋玉生。
”
多新鲜啊!四十来个学生的小学,只有一位老师,称呼中是不必挂上姓氏的。
新老师自报姓名,无论如何算是一件新奇事。
有一天,我爬上村后那棵老桑树,摘了一抱最鲜最嫩的桑叶,扔给风葫芦,就往下溜,慌忙中,松了手,摔到地上,半天爬不起来,嘴里咸膩腻的,一摸,擦出血了,烧疼烧疼的。
我俩站在教室门口。
“脸上怎么弄破了?”他走到我跟前。
他牵着我的胳膊朝他住的小房子走去。
这回该吃一顿教鞭了!
走进小房子,他从桌斗里翻出一团棉花,撕下一块,缠在一根火柴棒上,又在一只小瓶里蘸上红墨水一样的东西,就往我的脸上涂抹。
我感到伤口又扎又疼,心里却有一种异样的温暖。
他那按着我的头顶的手使我想到母亲按抚我的头脸的感觉。
“怎么弄破的?”他问。
“上树……摘桑叶。
”我怯生生地回答。
“摘桑叶做啥用?”他似乎很感兴趣。
“喂蚕儿。
”我也不怕了。
“噢!”他高兴了,“你们养蚕干什么?”
“给墨盒儿做垫子。
”我说的话又多了,“把蚕儿放在一个空盒里,它就网出一片薄丝来了。
”
“多有意思!”他高兴了,“把大家的蚕养在一起,搁到我这里,课后咱们去摘桑叶,给同学们每人网一张丝片儿,铺墨盒,你愿意吗?”
“好哇!”我高兴地从椅子上跳下来。
于是,后晌,他领着我们满山满沟跑,采摘桑叶。
有时候,他从坡上滑倒了,青草的绿色液汁粘到裤子上,也不在乎。
初夏的傍晚,落日的余晖里,霞光把小河的清水染得一片红。
蒋老师领着我们,脱了衣服,跳进水里打泼剌,和我们打水仗。
我们联合起来,从他的前后左右朝他泼水。
他举起双手,闭着眼睛,脸上流下一股股水来,佯装着求饶的声调,投降了……
这天早晨,我和风葫芦抱着桑叶,刚走进老师的房子,就愣住了。
老师坐在椅子上发呆,一副悔恨莫及的神色。
看见我俩,轻声说:“我对不起你们!”我莫名其妙,和风葫芦对看一眼。
“老鼠……昨晚……偷吃了……几条蚕!”
我和风葫芦奔到竹箩子跟前,蚕少了!一指头长的又肥又胖的蚕儿,再过几天该网茧子了。
可憎的老鼠!
三天之后,有两三条蚕儿爬到竹箩沿儿上来,浑身金黄透亮,扬着头,摇来摆去,斯斯文文地像吟诗。
风葫芦高兴地喊:“它要网茧儿咧!”
老师把他装衣服的一个大纸盒拆开,我们帮着剪成小片,又用针线串缀成一个一个小方格,把那已经停食的蚕儿提到方格里。
我们把它吐出的丝儿压平:它再网,我们再压,强迫它在纸格里网出一张薄薄的丝片来……
陆续又有一条一条的蚕儿爬上箩沿儿,被我们提上网架。
“我的墨盒里,就要铺一张丝片儿了!”老师高兴得按捺不住,像个小孩,“这是我教的头一班学生养蚕网下的丝片儿,多有意义!我日后不管到什么地方,一揭墨盒,就看见你们了。
”
第二天,早饭后,上第一节课了。
他站在讲台上,却忘了朝我们点头还礼,一只手把粉笔盒儿也碰翻了。
我们挤进老师窄小的房子,全都默默地站着。
他的被卷和书籍,早已捆扎整齐。
他站在桌边,强笑着说:“我等不到丝片儿网成
了。
你们……把蚕儿……拿回家去吧!”说罢,他提起网兜,背上被卷。
后来才听说,老师被调走是有人把他反映到上级那儿了,说他把娃娃惯坏了!
乡村人看不惯这个新式先生,整天和娃娃耍闹,没一点儿先生的架势嘛!
三十多年后的一个春天,我在县教育系统奖励优秀教师的大会上,意外地碰到了蒋老师。
我从日记本里给他取出一张丝片来。
“你真的给我保存了三十年?”他吃惊了。
哪能呢?我告诉他,在我中学毕业以后,回到乡间,也在那个小学里教书。
第一个春天,我就和我的学生一起养蚕儿,网一张丝片,铺到墨盒里,无论走到天涯海角,我都带着踏上社会的第一个春天的“情丝”。
老人把丝片接到手里,看着那一根一缕有条不紊的金黄的丝片,两滴眼泪滴在上面……
(有删改)10.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蚕儿”是小说的线索,小说紧紧围绕蚕儿,将“我”和蒋老师相处虽然短暂但却难忘的一段经历按照时间顺序娓娓道来谱写了一曲园丁赞歌。
B.在学生眼中新来的蒋老师与众不同,他身穿一身列宁式制服,胸前两排大纽扣,自我介绍时把自己的姓名告诉学生,让学生们感到很新奇。
C.小说运用动作描写来刻画人物,包扎时“翻出”“撕下”“缠在”“蘸上”“涂抹”细致真切;离开时“提起”“背上”动作斩截,毫无留恋。
D.小说叙述的故事都是平常事,但是作者写得有波澜,如养蚕却遭到老鼠的偷袭,与老师处得融洽老师却被调走,情节起伏,引人入胜。
11.小说从当年的学生“我”的视角来叙述故事这样的构思有什么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12.小说结尾写三十年年师生重逢,这样安排有哪些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孝昭皇帝,武帝少子也。
母曰赵婕妤,本以有奇异得幸,及生帝,亦奇异。
武帝末,戾太子败,燕王旦、广陵王胥行为骄慢,后元二年二月上疾病,遂立昭帝为太子,年八
岁。
以侍中奉车都尉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受遗诏辅少主,明日,武帝崩。
戊辰,太子即皇帝位。
始元六年春正月,上耕于上林。
二月,诏有司问郡国所举贤良文学,民所疾苦,议罢盐,铁、榷酤。
秋七月,罢榷酤官,令民得以律占租,卖酒升四钱。
元凤元年九月,鄂邑长公主、燕王旦与左将军上官、子磁骑将军安、卿史大夫桑弘羊皆谋反,伏诛,初,桀、安父子与大将军光争权,欲害之,许使人为燕旦上书言光罪。
时上年十四,觉其诈。
后有谮光者,上辄怒曰:“大将军国家忠臣,先帝所属,敢有谮毁者,坐之。
”光由是得尽忠。
冬十月,诏曰:“左将军安阳侯桀、驃骑将军桑乐侯安、御史大夫弘羊皆数以邪枉干辅政,大将军不听,而怀怨望,与燕王通谋,置驿往来相约结。
燕王遣寿西长、孙纵之等赂遗长公主、丁外人、谒者杜延年、大将军长史公孙遗等,交通私书,共谋令长公主置酒,伏兵杀大将军光,征立燕王为天子,大逆毋道。
”元凤三年春正月,罢中牟苑赋贫民,诏曰:“乃者民被水灾,颇匮于食,朕虚仓廪,使使者振困乏,其止四年毋漕。
三年以前所振贷,非丞相御史所请,边郡受牛者勿收责。
”元平元年春二月,诏曰天下以农桑为本日者省用罢不急官减外徭耕桑者益众而百姓未能家给朕甚愍焉其
减口赋钱有司奏请减什三,上许之。
甲申,晨有流星,大如月,众星皆随西行。
夏四月癸未,帝崩于未央宫。
(选自《汉书•昭帝纪》,有删改) 1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诏曰/天下以农桑为本/日者省用/罢不急官/减外徭/耕桑者益众/而百姓未能家/给朕甚愍焉/其减口赋钱/
B.诏曰/天下以农桑为本/日者省用/罢不急官/减外徭/耕桑者益众/而百姓未能家给/朕甚愍焉/其减口赋钱/
C.诏曰/天下以农桑为本/日者省用/罢不急官减外/徭耕桑者益众/而百姓未能家/给朕甚愍焉/其减口赋钱/
D.诏曰/天下以农桑为本/日者省用/罢不急官减外/徭耕桑者益众/而百姓未能家给/朕甚愍焉/其减口赋钱
14.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崩,古代等级森严,帝后、皇子、公主之死谓“崩” ,诸侯之死谓“薨”。
B.榷酤,指汉以后历代政府所实行的酒专卖制度,也泛指一切管制酒业取得酒利的措施。
C.农桑,即农耕与蚕桑,泛指农业生产。
农桑是古人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前提和基本物质基础。
D.甲申,古人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相配,共配成六十组,用来记录年、月、日,周而
复始,循环使用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孝昭皇帝年少不凡。
他出生时甚是奇异,八岁时继承皇位,十四岁时就能看穿宫廷阴谋。
B.孝昭皇帝以仁施政。
他命有关部门向贤良文学科的人询问民间疾苦,免去中牟苑贫困户的赋税
C.孝昭皇帝聪慧机警。
上官桀、上官安父子派人以燕王刘旦的名义上书揭发霍光的罪行,他能发现其中有诈。
D.孝昭皇帝重用霍光。
他在叛乱平定后完全信任霍光,霍光由此开始辅助他成就帝王之业。
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将军国家忠臣,先帝所属,敢有谮毁者,坐之。
(2)乃者民被水灾,颇匮于食,朕虚仓廪,使使者振困乏。
四、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晚
范成大
荒园萧瑟懒追随,舞燕啼莺各自私。
窗下日长多得睡,樽前花老不供诗。
吾衰久矣双蓬鬓,归去来兮一钓丝。
想见篱东春涨动,小舟无伴柳丝垂。
17.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______
A.首联第二句采用拟人手法,写燕舞莺啼与“我”毫不相关,作者没有意绪欣赏暮春美景,照应了首句中的“懒”字。
B.颔联借“日长”“花老”点出暮春时令,“多得睡”“不供诗”表现了作者无意赏春的颓废情绪。
C.颈联“吾衰久矣”化用了《论语•述而》“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中的句子,委婉地表达了对当今久无周公这样的明主圣人的慨叹。
D.尾联借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典故,想象竹篱东面明年春天花草繁盛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