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心理测验讲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神经心理测验
是在现代心理测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用于脑功能评估的一类心理测验方法,是神经心理学研究与临床实践的重要手段。
神经心理测验评估的心理或行为的范围很广,包括:感觉、知觉、运动、言语、注意、记忆、思维、情绪和人格等,涉及到脑功能的各个方面。
(一)神经心理测验的分类
神经心理测验有单项测验和成套测验两种,前者只有一种项目形式,测量一种神经心理功能,如Bender格式塔测验仅测验个体的空间能力;后者项目形式多样,能比较全面地测量神经心理功能,如H-R成套神经心理测验。
(二)神经心理测验的目的
[1] 诊断:最初主要用于脑损伤定位诊断,现在多用于了解不同脑损伤时,
有哪些行为改变和功能障碍,哪些功能依然完好,从而为了解脑功能与行为和行为与脑相互之间关系。
[2] 疗效评定:较敏感地测出脑损害患者神经心理功能的变化。
[3] 康复:制定治疗和康复计划。
[4] 预测预后:有助于预测心理功能可能改善的程度和质量。
[5] 研究:用于研究正常人脑与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各种脑损伤对心理
或行为的影响。
(三)神经心理筛选测验
该类测验用于筛查患者有无神经学问题,并初步判断患者的行为或心理问题是器质性还是功能性的,以决定患者是否要进行更全面的神经心理功能和神经病学检查。
如Bender格式塔测验(Bender-Gestalt test)、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本顿视觉保持测验(BVRT)、快速神经学甄别测验(QNST)。
(四)成套神经心理测验
一般含有多个分测验,每个分测验的形式不同,分别测量一种或多种神
经心理功能,从而可以对神经心理功能作较全面的评估。
成套神经心理测验品种较多,常用的有H-R成套神经心理测验(HRB)等。
(五)神经心理测验主要类别及作用
1.一般性检查:检测病人大脑的一般机能状态,可供选择的测验有:
①智力测验: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韦氏儿童智力量表(WISC-CR);②记忆测验:韦氏记忆量表(WMS)、临床记忆量表;③人格测验: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MMPI)。
2.判别有无大脑损伤,可选择的测验有如下几种:WAIS-RC中的数字符号分测验、符号-数字模式测验、连线测验。
3.判别大脑左、右两侧功能的测验
检测右半球机能的测验:
WAIS-RC中的操作测验(其中较显著的有木块图案分测验和图片排列分测验)、WMS中触觉记忆、H.R神经心理测验中的失语甄别测验发现结构失用、触觉操作测验的记位、触觉操作测验记形、速度左测差于右测、握力检查左侧小于右侧、手指敲击速度左侧慢于右侧、感知觉检查发现左侧存在更明显的障碍,以及本顿视觉保持测验、人面认知测验;
检测左侧半球机能的测验:
WAIS-RC中的言语测验(其中较显著的有相似性分测验和算术分测验)、WMS中有关言语记忆的分测验,H.R神经心理测验中的失语甄别中出发现失语及计算不能、触觉操作测验记形、速度右侧差于左测、握力检查右侧小于左侧、手指敲击速度右侧慢于左侧、感知觉检查发现右侧存在更明显的障碍。
4.具有功能提供定位意义的测验
(1)额叶功能
①测量抽象能力及概念转换能力的测验有如下几种:颜色形状分类测验、
范畴测验、威斯康辛卡片分类测验。
②测量行为计划性及执行能力的测验有如下几种:有关测验中的算术运算、
连线测验。
③测量言语行为和行为的言语控制能力的测验有如下几种:有关测验中的
言语流畅性、有关测验中的言语表达能力、
(2)颞叶功能
①与记忆有关的测验有如下几种:本顿视觉保持测验、人面再认测验、视
觉记忆测验。
②与听知觉有关的测验有如下几种:H.R神经心理测验中的音乐节律测验、
H.R神经心理测验中的语音知觉测验。
(3)顶叶功能
①与结构性失用有关的测验有如下几种:本顿视觉保持测验、WAIS-RC中的
木块图分测验、H.R神经测验中的触觉操作测验。
②与空间及准空间结构有关的测验有如下几种:小木棒测验、H.R神经心
理测验中的触觉操作测验、识别地图、逻辑-语法准空间测验、算术测验(表现为对位不准)
(4)枕叶功能
颜色命名
人面认知测验
重叠图片认知测验
视觉记忆。
(六)常用神经心理测验工具
1.倒行掩蔽(Backward Masking):是对早期视觉信息加工过程的评定,用
于检测注意力。
2.连续作业测验(Continue Performance Test):检测注意的分配和激活能
力。
3.本德格式塔测验(Bender-Gestall test):此测验由Bender编制,主要
测查空间能力。
4.本顿视觉保持测验(Benton visual retention test)及其中国修订本
(龚耀先等,1990):由Benton A. L.编制,测验要求受试者凭记忆临摹所看过的几何图案,根据临摹图旋转偏离原图的程度评分。
临床应用表明此测验可有效地区分正常人与脑损伤患者。
5.人面认知测验(test of facial recognition):由Benton等人发展而
成。
主要测查视觉空间能力。
6.Rey复杂图形测验:主要用于测查视知觉信息组合以及视觉记忆功能
7.脸手测验(face hand test):由Fink和Bencler等人发展而成,用于
测验感知觉障碍。
8.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isconsion card sorting test, WCST):它所测查的是根据以往的经验进行分类、概括、工作记忆和认知转移的能力。
该测验首先由Berg于1948年用于检测正常人的抽象思维能力,后来发现它是为数不多的能够较敏感的检测有无额叶局部脑损害的神经心理测验之一,经过Heaton(1981)等加以扩充和发展,成为目前广泛使用的一种检测额叶执行功能的测验。
9.标记测验(the token test):由DeRenzi和Vignolo编制,主要用于筛
查有无失语症。
10.波士顿诊断性失误检查(the Boston diagnostic aphasia
examination):由Goodglass和Kaplan编制,广泛用于言语功能检查,反映各种失语症。
11.汉语测评方法:汉语失语甄别测验,这是根据Halstead和Wepman(1949)
失语甄别测验修订的。
12.分听测验:也称为双听技术,测查受试者大脑两半球机能分工和相互作
用的功能。
13.双视野测验:主要测查两侧大脑两半球对视觉信号的加工处理功能。
14.H-R成套神经心理测验(Halstead-Reitan Neuropsychological Battery,
HRB)及其中国修订版:
此测验系由Halstead编制,Reitan加以发展而成,并在中国修订(龚耀先等1986,1988,1991),用于测查多方面的心理功能或能力状况,包括感知觉、运动、注意力、记忆力、抽象思维能力和言语功能等。
此测验有成人、儿童和幼儿三式。
15.Luria-Nebraska神经心理成套测验(Luria-Nebraska
neuropsychological battery,LNNB):
由Golden及其同事根据苏联神经心理学家Luria的神经心理测查方法编制而成,通过测查感知、运动技能、言语能力和认知等能力综合反映大脑功能状况,为临床有无脑损伤和损伤的定位提供帮助。
此测验有成人版(LNNB)和儿童版(LNNB-CR),并在中国修订(龚耀先,徐云1987年)。
(七)测验结果的初步分析内容
神经心理测验结果常用反应正确数或错误数和完成测验的时间多少表示,因此,分析指标主要是受试者在测验中出现的错误或正确数多少以及操作时间长短。
此外,还应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和测验中表现出来的行为特征综合分析。
以下是分析的基本内容。
1.操作水平分析
操作水平分析是将每个受试者在各测验项目的评分(错误数、正确数和时间)与常模结果比较,主要反映受试者在各测验项目成绩高低或相应能力水平状况。
操作水平可以利用划界分进行判断,如在HR神经心理成套测验中,重要测验项目都有用于比较的划界分,根据受试者的成绩与划界分标准比较,超过划界值便考虑受试者该测验项目反映的功能有异常
但是,并不是所有测验都有划界分,因此,操作水平分析通常是利用正常人的平均数和低于平均值1个或1.5个标准差,则提示该测验反映的功能有损伤的可能。
具体做法是先将受试者成绩与常模的均数相减,再除以常模提供的标准
差,即得到相差的标准差结果。
任何一种测验都可以利用常模进行类似计算比较。
例如,在某项反映抽象思维能力的测验,正常人的成绩均数为80,标准差为20。
某受试者在该测验的成绩为40,与正常均数比较,则有:(40-80)/20=-2,结果低于正常平均值2个标准差,明显低于正常人水平,提示该受试者抽象思维能力受损或很差。
又如某受试者做了记忆测验,其记忆商数为70,而常模的平均记忆商数是100,标准差是15,将其成绩与均数比较,则有:(70-100)/15=-2,结果明显低于平均水平,提示其有记忆障碍。
在实际应用中,可将比较所得的标准值,利用标准差与百分位数的关系,进一步转换成百分数,用受试者成绩在100个人中的相对位置来表示,便于理解。
如以上两例的成绩都低于正常均数两个标准差,转换成百分位数则为1%,表明在常模覆盖的人中,99%的人在该测验的成绩比受试者要好。
2.操作模式分析
操作模式分析的特点是将不同的测验项目成绩进行比较,如将反映运动功能的项目与反映感觉功能的项目进行比较,了解感觉与运动功能的差异;
将侧重反映左半球功能的言语测验成绩与侧重反映右半球功能的操作性测验成绩比较,了解左右半球功能差异的情况。
操作模式分析有助于发现受试者能力的强项与弱项,有助于发现脑功能改变或脑损伤的特点。
3.病理性特征分析
脑功能的改变不仅表现在测验分数上的变化,而且可以在行为特征方面表现出质的改变。
有时测验结果可以没有明显的量的改变,如分数保持在正常范围,但患者可以在测验过程中表现一些细微的质的变化。
举例:有的脑损伤患者在进行临摹测验时,必需将临摹的样本倒转来临摹,最后尽管其临摹是准确的,评分是正常的,但其倒转样本的行为是异常的。
这种特征性的行为改变对于脑损伤的诊断很有意义。
因此应当重视和分析受试者在测验过程中表现出的某些行为特征指标。
如某一额叶损伤的患者,在进行需要转换概念以解决问题的测验时,不能灵活采用不同概念,出现持续错误,虽然其最后成绩在正常范围。
但其行为特征提示患者不正常。
如有两个患者在韦氏智力量表中算术测验的成绩相同,但他们在测验中的表现不同,一个患者心算简单问题毫无困难,但遇到复杂问题时便失败,因为记不住问题中的条件;另一个患者也能完成简单问题,但在计算过程中他要数手指。
虽然这两个分数相同,但前者有记忆障碍,而后者有心算困难。
某患者,几乎所有测验项目都在正常水平,但其在失语测验中有构图和临摹均出错,不能以其它因素解释,为顶叶损害的结构性失语病理特征,对此进一步测查得到证实。
这些行为特征是分数不能反映的,需要注意观察并在分析结果加以利用。
(八)神经心理测验的应用方式
神经心理测验在神经心理学的实际应用中,有两种不同的方式。
1一种是根据病人所表现出的行为缺陷,因人而异地选择各种相应的分测验,较为直接地验证脑损伤的程度及功能部位。
此类的典型代表是鲁利亚所编制的神经心理测验。
这种方式是对病人的行为、心理等障碍进行了充分的分析后,有的放矢,特殊性好。
同时,去掉了那些无关的测验项目,节省了时间。
但这种测验方式也有不足之处。
首先,这样做势必有所遗漏。
此外,该选择那些分测验受实施者所掌握的知识范围和已有的经验所限制。
在结果解释时也容易出现先入为主的偏见。
还有,这类测验未经标准化,没有常模,缺少统一的标准。
2、另外的一种方式是不管病人的行为缺陷表现如何,一律用相同的一
套测验。
这种方法的典型代表是H.R成套神经心理测验。
很显然,这样做能够对脑损伤病人的行为、心理能力进行全面了解。
能够发现那些表现很轻微,甚至外表觉察不出的行为缺陷,有利于对病人的行为进行全面的分析。
这类测验是经过了标准化的,故其结果的可比性较高,减小了实施者个人的知识、经验对测验结果的不利影响。
这种方式最大的缺点是费时较长,很多脑器质性病人难以忍耐,很难一次性完成。
在测验过程中病人易出现疲劳,影响测验结果。
特定的测验对于特定的病人来说可能具有局限性,故有些实施者在应用成套测验时不一定只用该套测验,也可根据自己的观点加进某些测验,称之为神经心理测验联用技术。
如在H.R成套测验神经心理测验中,除了标准的整套测验外,还可加入能力测验(如智力测验等)、学业成绩测验、记忆测验等,有些实施者还加用明尼苏达多项人格问卷,以了解病人的人格及情绪障碍。
分析时要避免以下几种对结果的片面解释
1.认为某神经心理测验的成绩差,即有某种特异性神经心理缺陷。
多数神经心理测验包含多种能力,且这些能力分类之间有一定的重叠,测验成绩差可归因于多种功能缺陷。
如完成Wissconsin卡片分类测验需记住任务的目标,对反馈信息的注意,对分类卡片及关键卡片持续的视觉注意,良好的运动能力,学习能力,抽象能力,对各种认知功能的协调控制等。
该测验成绩差,包括多种可能性,精神症状也会干扰对反馈信息的处理等。
所以不能根据某测验成绩差,就断定存在某特定功能的障碍。
观察某测验的表现有助于得出某区域功能缺陷的假设,但还需通过涉及该区域功能的其他测验进一步证实,并要考虑精神疾病对某些变量的影响。
2.认为异常的神经心理测验结构意味着特定区域的脑损害。
高级心理机理不能直接定位于某一狭隘的脑区域,而是脑皮质及皮质
下区协同工作的脑区域共同作用实现的。
某一区域的脑损害,由于脑功能的可塑性,可不出现与该区域相联系的功能缺损。
故不能依据某神经心理测验的成绩差就得出某特定脑区域损害的结论。
注意事项
1 神经心理测验结果受到许多因素影响,特别是受试者的年龄、文化和职业影响。
2受试者与主试者的关系,合作态度,对测验的态度,努力情况等也会影响测验成绩,这些是结果分析时应予注意的。
3了解所要用的测验的确切性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必要的其它测验。
4有助于发现病人的大脑机功能障碍、确定脑损伤所在部位,不在乎用何种测验,只要达到目的即可。
5神经心理学的研究中,选择测验的一般原则是,能最大限度地发现不同脑区受损病人的行为或心理方面的缺陷,为认识大脑不同区域的功能和行为或心理的相关性提供可靠的信息。
6具体选择测验时,应该根据病史、神经病学检查和神经心理学知识为根据,选择适当的测验
神经心理测验临床应用案例
例1.帕金森氏病患者的神经心理测验:患者69岁,男性,工人,高中文化,因记忆力下降及注意力不集中并影响了生活而来诊,核磁共振检查发现大脑普遍性萎缩。
脑电图检查见背景节律广泛地变慢。
神经心理学检查在于了解目前脑功能的状况。
测验结果:中国修订韦氏成人智力量表达一般水平(总量表IQ=104),言语IQ 108,操作84。
他画不好重叠图形和平行线,也不会画三维图形。
语言测验表明有命名损害。
韦氏成人记忆测验(修订)发现记忆商数76,
位于人群中5%的水平。
总之,他有记忆、命名和空间结构能的损害,结果提示有多种脑功能的明显损害。
例2.脑肿瘤患者的神经心理测验:患者27岁,女性,工人,高中文化,因头痛,工作能力下降而来就诊,CT检查发现右额区有一肿块,神经心理检查目的在于了解肿瘤对其脑功能影响的情况。
测验结果:患者有轻微左侧感觉和运动障碍。
记忆商数76,智力商数79,分别位于人群中5%和7%的水平,表明其记忆和智力降低。
在进行范畴测验时频繁出现错误,成绩明显低于正常(低于平均水平1.5个标准差),反映其抽象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缺陷。
作连线测验时速度缓慢,反映空间知觉能力缺陷。
检查结果提示其脑功能严重受损。
例3.脑血管病的神经心理测验:患者51岁,教师,男性,大学文化,脑血管意外后进行测验,了解其目前脑功能的状况,那些能力受到较大影响,那些能力保持较好。
检查结果,失语检查发现患者有明显感知运动性失语,右侧感知觉和运动障碍,记忆和智力功能低下,但以涉及言语功能的测验成绩低下为主,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能力测验不能完成。
检查结果提示患者有全面的脑功能缺陷,但以大脑左半球功能障碍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