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用人艺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曹操的用人艺术
“欲获昭昭之功, 必用昭昭之才”,领导用人是领导活动中的一个重要活动,在所有的资源中,人是唯一能增长和发展的资源。
所以作为一个好领导,对于用人的艺术需要有相当好的把握。
曹操曾在《求贤令》中说“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 易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沾天下乎”,充分体现了他对人才的渴求。
本文将针对曹操的用人艺术进行分析,以得出其用人之长为他的军事生涯带来的辉煌。
一.选贤举能的智慧
俗话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在东汉末年乱世之中,想要拼得一席之地其中较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对于人才的掌握之度。
然而人才是有,怎样才能发掘任用人才呢?曹操手下人才颇多,他对于人才到底是如何把握的?
1.选贤举能
曹操对于人才非常渴求。
知道司马懿有才干,便让他出来做官。
可司马懿称病不出,曹操便以收监相吓才请出司马懿。
对于关羽更是惺惺相惜,几次三番相邀,爱惜之至,最后因关羽“身在曹营心在汉”而放他回去,且并没有杀害或者为难关羽。
曹操曾说,才若不能为我所用定也不能为他人所用,显然这句话在关羽面前并未成真。
曹操前期五位谋士荀彧、荀攸、程昱、郭嘉、贾诩,都是主动投奔曹操的,其中有四个人来自曹操的对手的阵营,相中的便是曹操的求才若渴。
与其说曹操选才倒不如说是双向选择,在这个过程中又何尝不是才选曹操,因为曹操的求才心切。
2.唯才是用
曹操在选才的过程中没有阅历及门第偏见,只要是有才之人皆可被用。
曹操提拔乐进、于禁于行伍之间,许褚是黄巾余党,典韦是夏侯惇举荐,郭嘉和荀或本属袁绍。
3.知人善任
求才不求全,领导者所要做的便是了解哪些是人才,在哪方面是人才,做什么最为适合,取长避短。
曹操在这方面就做得相当出色,崔琰和毛玠作风正派,清正廉明,曹操让其选拔官员,果然他们选拔推荐的那都是德才兼备之人。
枣祗和任峻任劳任怨,曹操便让其屯田,为后来的丰厚粮草和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留贤的做法
有言之:守业更比创业难,同样,要守住人才也是一件不易的事,曹操人才很多,那么他对于留住人才又是怎么做的呢?
1.用人不疑
常言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曹操身在乱世,乱世的特点便是人心的互不信任,自然,曹操对于人才的信任显得难能可贵。
官渡之战胜利后,操获全胜,于图书中检出书信一束,皆许都及军中诸人与绍暗通之书。
左右曰;“可逐一点对姓名,收而杀之。
”然而曹操却把书信烧了,并未拆分,对待手下私通敌人的部下不予追究。
假设当初一一追究,一些无参与谋士自会寒心,因为曹操对其的不信任,而有叛逆之心的人何其多,追其起来亦是一场动荡,而曹操的不追究却给了他们重新开始的机会,并且更加忠心。
当然曹操的用人不疑还体现在他对降将的态度上等。
2.赏罚分明
曹操治军是很严的,多次下达和颁布各种命令,以明军纪。
而且曹操还以身作则,曾以削发一束代砍头之罪。
有罪必罚,有功必赏。
曹操不但践行了这一用人原则,而且有时候有罪也赏,这对留住人才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当初诸葛亮火烧博望之后,夏侯惇大败回许昌,自缚见曹操,伏地请死。
操释之。
之后还重赏了败军之将李典、于禁,原因是因为他们提醒过夏侯惇。
曹操从不与下人争功所有的功劳都归于部下,甚至有罪找自身原因,这也是感动手下谋士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曹操本身的人格魅力
曹操吸引谋士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便是自身的吸引力。
伯乐与千里马是一个互相相中的过程,在三国乱世,谋士舍他人而选曹操并不无道理,相反是因为曹操有很强的个人魅力。
1.智慧
虚实结合,真假难辨。
曹操的聪慧之处便在于他的处事之法,曹操在政治与军事上都有卓越、独到的见解,甚至在文学方面很有涵养,做出了如《短歌行》之类的诗歌。
都说政治是弯的,一个人太直就无法玩政治,只能被政治玩,像张飞和关羽就只能成为将领,而曹操恰是能虚能实的适合政治之人。
在这方面孙权就逊色不少。
2.性情中人
领导不能时刻与手下保持太大距离,但是太过亲近亦是不能。
作为领导就需要掌握好这个度。
曹操在行军作战之时严肃认真,不顾亲疏,但是在平日里却时常显示他的诗人气质,平易近人、威而不怒,深受爱戴。
3.善辨人、思考
“外易简而内机明”,哪怕表面上他较为随和,但实际上心机很深,随意相处便对别人观察入木三分,随后思考为我所用还是需要对付。
曹操雄踞北方不无道理,他的用人艺术便是他成功的基础所在。
作为卓越的军事、政治家,曹操显然十分出色。
四.曹操的用人之法的现实意义
曹操的优越领导才能对于现实生活中的领导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而他对于现实的借鉴意义在于:
1.作为领导必须有独到之处吸引有才之人,所以领导人本身的特质很重要。
2.善于选贤举能,知人善用,有慧眼识才的本领。
而且对于有才之人不能其嫉妒之心。
3.建立较为完善的绩效方法、赏罚制度,留贤才必定留心为主。
领导者自身也要以身作则。
4.企业用人要唯才是用,不分门第、出身。
经验可以积累,不要之注重文凭、学历等,才能
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