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文化.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茶的功能
喝茶可促进食欲 ▪ 由于茶含有单宁酸(乌龙茶的含量最高),此成
二、茶的功能
▪ 茶叶的成分中主要包括有水、蛋白质、氨 基酸、咖啡因、多元酚类、碳水化合物、 脂质、矿物质、植物色素、维生素、挥发 性成分、有机酸,这些物质并非皆可经由 冲泡的过程而溶于茶汤之中,像脂质、植 物色素及蛋白质等成分甚难溶于水中,多 元酚类及维生素会在茶叶制作过程中改变 其成分及含量,至于影响茶汤品质几个主 要成分则大碳水化合物、咖啡因、氨基酸 及多元酚类。
▪ 4、按采茶的季节不同分类--春茶、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秋茶、 冬茶 5、按萎凋程度不同来分类--不萎凋茶(绿茶、黑 茶、黄茶 ) 、萎凋茶(白茶、青茶、乌龙茶、 红茶 )
一、茶的种类
▪ 1、按茶的颜色分类 根据各种茶制近中茶多酚的氧化聚合程度 由浅入深而将各种茶叶归纳为六大类,即 是绿茶、黄茶、白茶、青茶、黑茶和红茶。 绿茶茶多酚氧化最轻,红茶氧化最重。这 六大茶类被称为基本茶类。
一、茶文化的产生
▪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利用 茶叶和栽培茶树的国家。茶树的起源至少已有六 七千万年的历史。
▪ 茶的利用最初是孕育在野生采集活动之中的。 ▪ 在史前期,“茶”广泛指诸类苦味野生植物性食
物原料。在食医合一的历史时代,茶类植物的止 渴、清神、消食、除瘴、利便等药用功能是不难 为人们所发现的。 ▪ 茶由药用转化为习常饮料,严格意义的“茶”便 随之产生了。 ▪ 中国从何时开始饮茶,众说不一。
政策有关。
三、茶文化的拓展
▪ 从五代至宋辽金,是茶文化的拓展期。 ▪ 从茶文化的社会层面上看,唐代以僧人、道士、
文人为主的茶文化群体导向整个社会的茶饮生活, 而宋代则进一步向上下两层拓展。一方面是宫廷 茶文化的隆盛发展。另一方面是市民茶文化和民 间斗茶之风的兴起。斗茶之风的盛行,促进了茶 学和茶艺的发展。 ▪ 宋辽金时期,是中国茶文化呈上启下的时代。
再加工茶类:
▪ 用这些基本茶类的茶叶进行再加工,如窨 花后形成花茶、蒸压后形成紧压茶、浸提 萃取后制成速溶茶、加入果汁形成果味茶、 加入中草药形成保健茶、把茶叶加入饮料 中制成含茶饮料。因此再加工茶类也有六 大类,即花茶、紧压茶、萃取茶、果味茶、 药用保健茶和含茶饮料。
绿茶
绿茶是中国产量最做多的一类茶叶,也是历 史最悠久的茶叶品种,全国19个主要产茶省市 区都生产绿茶。中国绿茶花色品种之多居世界 首位,每年出口数亿吨,占世界茶叶市场绿茶 贸易的70%左右。绿茶一向以香高、味醇、形 美、耐泡为特点。
▪ 茶叶含有丰富的矿物质,若每天适度冲泡饮用,必可补充 人体所不足的碱性矿物质,降低血液酸性值,达到预防血 液酸性中毒的目的。其次,若长期适量饮用,除了可净化 酸性血液外,还能促进血液循环、平衡人体的各项机能。
二、茶的功能
茶能达到减肥目的 ▪ 身体肥胖化堪称是现 代人健康的一大隐忧。 ▪ 在正常的饮食下,想要不担心发胖,最有效的方
法就是常喝茶。平时,在饭后休息时,如果养成 喝茶习惯,不但可补充维他命C,还可抑制想喝 咖啡、果汁、红茶等含高糖量饮料的欲望。 ▪ 要减肥或防止肥胖,最有效而且直接的方法,是 每天适量饮用茶水。尤其是中年人或上班族,平 常因为运动量不足,若能一天喝上几杯茶水,非 但可以提神醒脑、有益健康,同时还具有帮助消 化、长保身材健美的功效。
二、茶的功能
茶能解酒、防醉
▪ 茶能解酒、防酒醉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喝酒后 沏上一 壶好茶已成为台湾生活习惯的一种。而在 喝酒当儿,若能同时喝茶,则可有效防止酒醉。
▪ 因此,酒后喝杯茶,茶中的咖啡因具有刺激脑中 枢神经、促进代谢、利尿等作用,可使人及早清 醒;而维他命C则有分解、排泄酒精的功效,两 相配合下,可尽早解除喝酒者的宿醉。喝酒后第 二天醒来,多数人总会见得口干舌燥。此时若能 喝杯热茶,不但可令人顿感清醒,同时还可促进 食欲,一举两得。
四、茶文化的历史回流
▪ 自元代后,茶文化进入了曲折发展期。茶艺发展 过于苛刻、奢侈,偏离了唐代人追求的茶的自然 真趣,过于精细、繁缛的茶艺淹没了茶文化的精 神。
▪ 元代蒙古人入住中原,使茶事开始回归于自然。 ▪ 明代中叶以前,茶艺简约的同时,“果饮”流习
普遍依存。 ▪ 明中期以后,精细的茶风再次出现,为其中坚者
(龙井、碧螺春、雨花茶、松针、黄山毛峰、太平猴魁、 华顶云雾、玉露.)
白茶
白茶:是一种或几种特殊品种的茶 树的嫩芽和嫩叶混在一起,直接焙 干而成,典型的芽条是白毫银针, 其白如银、挺直如针。十分名贵。 白叶茶(白牡丹、贡眉...)
黄茶
黄茶:最早是在绿茶制作过程中,由于操作不 当而产生的,品质特征是黄叶、黄汤,传到今 日的莫干黄芽是著名的黄茶,外形紧细成条, 有如莲心,色泽黄嫩油润,芽叶成朵,汤色橙 黄而明亮,香气鲜清,滋味醇爽,在清代最为 风靡。黄茶依原料芽叶的嫩度和大小,可分为:
红茶
普洱 茶
一、茶的种类
▪ 3.按焙火程度来分类
焙火程度──俗称 轻 火──生茶 中 火──半熟茶 重 火──熟茶
一、茶的种类
▪ 4.按采茶的季节不同分类
▪ a.春茶:俗称春仔茶或头水茶,依时日又可分早春、晚春、 (清)明前、明后、(谷)雨前、雨后等茶(孕育与采摘 期:冬茶采摘结束后至5月中旬,所占总产量比例:35 %) b.第一次夏茶:头水夏仔或二水茶(5月下旬至6月下旬, 17%) c.第二次夏茶:俗称六月白、大小暑茶、二水夏仔(7月 上旬至8月中旬,18%) d.第一次秋茶:秋茶(8月下旬至9月中旬,15%) e.第二次秋茶:白露笋(9月下旬至10月下旬,10%) f.冬茶:冬片茶(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5%) 一般人多喜春茶,价格也较高,但并非每种茶都以春 茶最优,如乌龙茶就以夏茶为优,红茶亦然,因夏季气温 较高,茶叶中的儿茶素等合量较多,茶芽也较肥大,白毫 浓厚。
二、茶的功能
▪ 茶能降低胆固醇 ▪ 根据医学研究资料显示,胆固醇过多的人,若服
用适量的维他命C,可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中 性脂肪。其次,维他命C除了可预防老化之外, 还可预防胆固醇过高,对维持身体健康与器官功 能的正常,颇具效果。 ▪ 茶叶中由于含有丰富的维他命C,因此,饭前、 饭后及平常的休息时间,若能适度喝茶,则可抑 制胆固醇的吸收。目前广受欢迎的乌龙茶,根据 研究分析,具有分解脂肪、燃烧脂肪、利尿的作 用,能将沉淀在血管中的胆固醇排出体外。因此, 在经常摄取过量动物性脂肪的今天,平日若能适 量喝茶,将对身体健康有莫大的帮助。
是清雅文人,学人的个性茶艺充分张扬,茶风则 更趋向纤弱。
第二节 名茶简介
一、茶的种类 二、茶的功能 三、饮茶的禁忌
一、茶的种类
▪ 1、按茶的颜色分类 2、按茶叶的发酵程度分类--不发酵的绿茶类、半 发酵酵的青茶类,与全发酵的红茶类、后发酵的 黑茶。
▪ 3、按焙火程度来分类--轻火─生茶 中火─半熟重 火----熟茶
▪ 愈是高级的茶,单宁的含量愈多。
二、茶的功能
▪ 维他命C:
▪ 1. 维他命C是预防坏血病不可或缺的要素。 ▪ 2. 愈是新茶,维他命C含量愈多;相对地,茶叶
贮存愈久,含量愈少。 ▪ 3. 普遍来说维他命C都不耐高温,所以制茶时的
热或泡茶时的高温开水,往往很容易就会破坏维 他命C,所以在第一泡茶时,维他命C有80%, 可是在第二泡茶时,会丧失约10%左类推递减。 所以要喝茶的话,最好是喝第一泡的茶。
二、茶的功能
咖啡因:愈是好茶,含量愈多
▪ 1. 咖啡因是在1820年,从咖啡中发现含有咖啡因 的存在;至于茶叶中也含有咖啡因,则是1827年 的事了。
▪ 2. 茶叶几乎是在发芽的同时,就已开始形成咖啡 因,从发芽到第一次采摘时,所采下的第一片和 第二片叶子所含咖啡因的量最高;相对地,发芽 较晚的叶子,咖啡因的含量也会依序减少。
二、茶的功能
▪ 茶能净化血液 ▪ 一个健康的人,其血液的PH值大抵维持在7.2~7.4之间,
呈弱碱性。一旦摄取过多酸性物质,则血液的PH值将由 弱碱性转变成酸性,进而导致体内的新陈代谢作用不正常, 于是就引发各种身体病变。
▪ 经常维持血液的弱碱性,是保持健康的不二法则。长期摄 取酸性食物,血液自然会呈现酸性状态,这就是医学上所 称的血液酸性中毒,必须借助碱性物质(钙、钾、镁)来 中和酸性物质,化合成中性物质排出体外。
绿茶——西湖龙井
千 岛 玉 叶
碧螺春
蒙顶甘露
庐山云雾
阳羡雪芽
太 平 猴 魁
福建雪芽
婺源墨菊
洞庭春芽
雨花茶
无锡毫茶
临海蟠毫
抹茶
红 茶
祈 门 红 茶
B、云南红茶
乌龙茶 —— 铁观音
冻顶乌龙
大红袍
凤凰单丛
白茶——白毫银针
黄茶——霍山黄芽
君山银针
黑茶——普洱茶
二、茶文化的形成
▪ 唐代是中国茶文化的形成期,是中国茶文化史上 划时代的时期。
▪ 中国茶文化的形成,以陆羽《茶经》的刊行为标 志,民间称他为“茶神”、“茶圣”、“茶仙”。
▪ 茶文化在唐代形成,除了与唐代经济、文化的昌 盛、发展有关外,还与以下因素有关:
▪ 1)与佛教发展有关 ▪ 2)与唐代的科举制度有关 ▪ 3)与唐代诗风大盛有关。 ▪ 4)还与唐代贡茶的兴起和中唐以后的皇朝禁酒
第四章 中国茶文化
▪ 第一节 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 第二节 名茶简介 ▪ 第三节 茶艺文化 ▪ 第四节 中国茶德与茶道 ▪ 第五节 茶馆文化
巴达山野生古茶树 树龄2700年
云南千年古茶树
云南巴达山古茶树
凤凰单枞
第一节 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 一、茶文化的产生 ▪ 二、茶文化的形成 ▪ 三、茶文化的拓展 ▪ 四、茶文化的历史回流
黄芽茶、黄小茶、黄大茶
青茶
青茶:(乌龙茶)属于半发酵茶,外形色泽青褐, 乌龙茶冲泡以后叶片上有红有绿,典型的乌龙茶 中间呈绿色,叶缘呈红色,素有绿叶红镶边美誉, 汤色黄红,有天然的花香,滋味浓醇。 闽北乌龙(武夷岩茶、水仙、大红袍、肉桂...) 闽南乌龙(铁观音、奇兰、水仙、黄金桂...) 广东乌龙(凤凰单枞、凤凰水仙、岭头单枞...) 台湾乌龙(冻顶乌龙、包种、乌龙...)
▪ 3. 咖啡因可以使大脑的兴奋作用旺盛;除此之外, 还有盐基、茶碱,也都含有强心、利尿的作用。
二、茶的功能
▪ 单宁:可制造颜色和涩味
▪ 1. 决定茶的颜色和含在口中时的涩味,都 是靠单宁和其它诱导体的作用。
▪ 2. 单宁并不是一种单一物质,而是由许多 种物质混合而成,且很容易被氧化,又拥 有很强的吸湿性。
紧压茶——普洱饼茶
普 洱 方 茶
千两茶
花茶——茉莉龙珠
一、茶的种类
▪ 2.按茶叶的发酵程度分类:
不发 酵 半发酵茶 茶
全发 后发 酵酵 茶茶
绿茶 青茶(乌龙茶)
红茶 黑茶
0% 15% 20% 30% 40% 70% 95% 80%
龙井、 碧 螺 清茶 春 等
茉莉 花 茶
冻顶 茶
铁观 音
白毫 乌 龙
一、茶的种类
▪ 5.按萎凋程度不同来分类: ▪ 萎凋,是茶叶在杀青之前消散水份的过程,分为日光萎凋
与室内萎凋。
▪ 一般而言绿茶是不萎凋不发酵;黑茶则是不萎凋 后发酵;而黄茶是不萎凋不发酵(黄茶是杀青后 闷黄再补足发酵的);白茶为重萎凋不发酵;青茶、 包种茶、乌龙茶为萎凋部份发酵茶。
▪ 不萎凋茶 绿茶、黑茶、黄茶 ▪ 萎凋茶 白茶、青茶、包种茶、乌龙茶、红茶
二、茶的功能
茶可治疗便秘 ▪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愈来愈紧张。为了
图生存,为了求发展,每个人每天总是忙忙碌碌, 奔东跑西,结果往往导致生活习惯不正常,大多 数人便因此而患了便秘症状。 ▪ 根据实际的临床试验发现,茶具有促进胃肠蠕动、 提神醒脑、促进胃液分泌增加食欲、有益大便等 良好功效,这些功能对当前生活往往过于紧张的 现代人而言,的确是一帖治疗便秘的偏方。
黑茶
黑茶:制造始于明代中期,因主 要供边区少数民族饮用,又叫边 销茶,黑茶叶色油黑凝重,汤色 橙黄,叶底黄褐,香味淳厚。 湖南黑茶(安化黑茶...) 滇桂黑茶(普洱茶、六堡茶...)
红茶
红茶:最早出现在福建崇安一带,产生 的时间为道光末年,以后发展演变产生 了功夫红茶。1875年前后,功夫红茶由福 建传入安徽祁门一带,继而江西、湖北、 台湾等省都大力发展功夫红茶,19世纪80 年代,中国生产的工夫红茶,在国际市 场上曾占统治地位。红茶分为:小种红 茶、工夫红茶、红碎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