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扩散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4页/共71页
第25页/共71页
DA,DB之间的关系推导如下:设系统x处的组成原子相对 于点阵坐标以速度v移动,则可求出通过垂直于x轴且固定 于x处的平面的扩散流。对组元A,
第26页/共71页
第27页/共71页
第28页/共71页
第29页/共71页
式(6.29) 为Darken公式,推导时 假设在扩散过程中,点阵常数不变, 晶体中各点的密度不变,横截面的 面积不变。但是,实际情况与这些 假设是不完全相同的,扩散后浓度 要发生变化,因此,点阵常数也要 发生变化。扩散过程常在低熔点金 属的一边形成分散的或集中的空位, 其总数超过平衡空位浓度;而另一 边的空位浓度将减少至低于平衡空 位浓度,因此,也改变了晶体的密 度。试验中还发现试样的横截面同 样发生了变化,例如Ni-Cu金属对 经扩散后,在原始分界面附近铜的 横截面由于丧失原子而缩小,镍的 横截面由于得到原子而膨胀,如图 6.9所示。
第7页/共71页
实现空位机制的条件:
扩散原子的近邻应当有空位, 同时空位周围的原子还必须具有超过能垒的自由能
间隙扩散 在间隙固溶体中溶质原子从一个间隙位置跳到另一个间 隙位置的扩散即间隙扩散,
溶质原子必须挤开溶剂原子才能进入相邻的空缺间 隙位置,这就是进行间隙扩散时所需克服的激活能。
第8页/共71页
第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页/共71页
(
第2页/共71页
第3页/共71页
第4页/共71页
第5页/共71页
第6页/共71页
空位扩散 对于纯金属或形成置换式因溶体合金,原于都是处于 正常的晶格结点位置
晶格结点某处的原子空缺时,相 邻原于可能跃迁到此空缺传置。 跃迁之后又留下新的空位,如图 原于的这种跃迁可以看作是空位 的反向流动。原于的这种扩散达 功方式称为空位扩散。 能扩散运动,实则是晶体内有空 位存在,没有空位的形成,就不 可能有原于的扩散。随着温度的 增高,空位的浓度呈指数上升, 这才使得扩散显著。
第16页/共71页
第17页/共71页
.非稳态扩散 Fick第一定律的导出条件是,在扩散过程中各截面上的
浓度不随时间改变。扩散条件不随时间而变的稳态扩散在 工程材料中并不经常遇到,大多数情况是非稳态扩散。这 时材料中任何一点的扩散物质的浓度在扩散过程中随时间 而变化,就是说任意点的浓度对于时间的变化率不为零。 钢的渗碳就属于这种情况。如果使碳渗入钢制凸轮轴的表 面,以便硬化其表面,则随着扩散过程的进行,表面内任 何一点的碳浓度将随时间而变。由于Fick第一定律不包含 时间的变数,因此不能解决以上问题。对于扩散系数与时 间无关的非稳态扩散,可以应用Fick第二扩散定律。
溶质
第9页/共71页
第10页/共71页
第11页/共71页
溶质原子沿x方向在垂直于
纸面两平行原子面之间的
扩散情况。经过一段时间
后,两处的溶质原子浓度
分别为c1和c2,且不再随
时间变化,这种扩散条件
称为稳态扩散。一个不会
发生反应作用的气体通过
金属薄膜时就会进行这种
扩散,
例如氢气扩散通过铝的薄
膜时,如果氢气在一侧处
第30页/共71页
从Kirkendall的宏观效应可以推论扩散的微观机制,也就 是说扩散过程是扩散原子与空位换位的机制。在原子扩散 流的反方向存在有空位的流动,如有Kirkendall效应现, 说明存在一个净空位流,其流动方向与界面的移动方向一 致。这一扩散机制一方面要求有产生空位的源,另一方面 又要求有吸收空位的可能。而金属晶体内部位错的存在, 可以提供空位源,由于热力学上的不平衡,可以促使原子 与空位的交换,从而导致空位的流动
第18页/共71页
第19页/共71页
第20页/共71页
第21页/共71页
第22页/共71页
第23页/共71页
过去人们认为在置换式因溶体中原子扩散的过程是通 过溶剂与溶质原子直接换位证行的。假如是这样,那 么原始扩散界面将不会发生移动,两个组元扩散速度 也应该是相等的,但是通过对面心立方结构和一些体 心立方结构的二元及多元合金进行研究之后,发现在 这些合金系中,不存在这种换位机
虽然在铜中渗入一些锌之后可以使它的点阵常数增大, 在α-黄铜中渗入一些铜后可以使点阵常数减小,这两个 效应都会使钼丝向内移,但是如果点阵常数的变化是铜 丝移动的唯一原因,那么移动的距离应该只有观察值的 1/10左右。因此,从实验的结果可以断定,在这个金属 扩散对中,锌的扩散流要比铜的扩散流大得多,这一差 别是铜丝内移的主要原因,而且还发现标志面移动的距 离与时间的平方根成正比,如图
第13页/共71页
第14页/共71页
第15页/共71页
虽然式(6.9)是从简单立方结构晶体的扩散推导得来的,但它也同 样适用于其他固溶体的扩散,只是扩散系数将作相应的调整。若 体心立方及面心立方结构的点阵常数为a,则相邻两原子面间距为 a/2,每次跳动原于移动的距离对于体心立方为点 3 a/ 2,对于 面心立方为/2 a/2,但它们有效跳动距离均为a/2,而有效跳动 几率对于体心立方为4/8,对于面心立方为4/12。所以可以采用 上述的方法求出F5ck第一定律,并求出扩散系数D。对于体心立 方结构,有
于高压,而在另一侧处于
低压,就可以实现稳态扩 没有化学交互作用。存在化学梯度。
散。
单位体积的原子数c,原子每次跳动 的距离a,ca--溶质数/单位面积
第12页/共71页
假设每一个溶质原子(或标记原子)每秒钟平均 跳动ν次,在三维情况下,简单立方晶体,溶 质原子每次向扩散方向跳动的几率是1/6,所 以每秒钟从平面i到平面i十1穿过单位面积的溶 质原子的平均跳动次数为νcia×1/6; 与此相反, 溶质原子从i十1平面往i平面的平均跳动次数为 νci+1a×1/6; 。这两个量的差值,即为溶质原子 的纯流动,也就是溶质原子在单位时间内通过 单位面积参考面的量,常用J表示
6.1固体中的速率过程
原子在固体中的运动速率。 在这些过程中都要进行固 态下的反应,其中包括原 子自发地重新排列,形成 新的、更稳定的结构。为 了使这些反应能够从不进 行反应的状态进行到能够 反应的状态,参与反应的 原子应当具有足够的能量 来克服激活能垒,所需的 超过原子平均能量的附加 能量称为激活能
第25页/共71页
DA,DB之间的关系推导如下:设系统x处的组成原子相对 于点阵坐标以速度v移动,则可求出通过垂直于x轴且固定 于x处的平面的扩散流。对组元A,
第26页/共71页
第27页/共71页
第28页/共71页
第29页/共71页
式(6.29) 为Darken公式,推导时 假设在扩散过程中,点阵常数不变, 晶体中各点的密度不变,横截面的 面积不变。但是,实际情况与这些 假设是不完全相同的,扩散后浓度 要发生变化,因此,点阵常数也要 发生变化。扩散过程常在低熔点金 属的一边形成分散的或集中的空位, 其总数超过平衡空位浓度;而另一 边的空位浓度将减少至低于平衡空 位浓度,因此,也改变了晶体的密 度。试验中还发现试样的横截面同 样发生了变化,例如Ni-Cu金属对 经扩散后,在原始分界面附近铜的 横截面由于丧失原子而缩小,镍的 横截面由于得到原子而膨胀,如图 6.9所示。
第7页/共71页
实现空位机制的条件:
扩散原子的近邻应当有空位, 同时空位周围的原子还必须具有超过能垒的自由能
间隙扩散 在间隙固溶体中溶质原子从一个间隙位置跳到另一个间 隙位置的扩散即间隙扩散,
溶质原子必须挤开溶剂原子才能进入相邻的空缺间 隙位置,这就是进行间隙扩散时所需克服的激活能。
第8页/共71页
第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页/共71页
(
第2页/共71页
第3页/共71页
第4页/共71页
第5页/共71页
第6页/共71页
空位扩散 对于纯金属或形成置换式因溶体合金,原于都是处于 正常的晶格结点位置
晶格结点某处的原子空缺时,相 邻原于可能跃迁到此空缺传置。 跃迁之后又留下新的空位,如图 原于的这种跃迁可以看作是空位 的反向流动。原于的这种扩散达 功方式称为空位扩散。 能扩散运动,实则是晶体内有空 位存在,没有空位的形成,就不 可能有原于的扩散。随着温度的 增高,空位的浓度呈指数上升, 这才使得扩散显著。
第16页/共71页
第17页/共71页
.非稳态扩散 Fick第一定律的导出条件是,在扩散过程中各截面上的
浓度不随时间改变。扩散条件不随时间而变的稳态扩散在 工程材料中并不经常遇到,大多数情况是非稳态扩散。这 时材料中任何一点的扩散物质的浓度在扩散过程中随时间 而变化,就是说任意点的浓度对于时间的变化率不为零。 钢的渗碳就属于这种情况。如果使碳渗入钢制凸轮轴的表 面,以便硬化其表面,则随着扩散过程的进行,表面内任 何一点的碳浓度将随时间而变。由于Fick第一定律不包含 时间的变数,因此不能解决以上问题。对于扩散系数与时 间无关的非稳态扩散,可以应用Fick第二扩散定律。
溶质
第9页/共71页
第10页/共71页
第11页/共71页
溶质原子沿x方向在垂直于
纸面两平行原子面之间的
扩散情况。经过一段时间
后,两处的溶质原子浓度
分别为c1和c2,且不再随
时间变化,这种扩散条件
称为稳态扩散。一个不会
发生反应作用的气体通过
金属薄膜时就会进行这种
扩散,
例如氢气扩散通过铝的薄
膜时,如果氢气在一侧处
第30页/共71页
从Kirkendall的宏观效应可以推论扩散的微观机制,也就 是说扩散过程是扩散原子与空位换位的机制。在原子扩散 流的反方向存在有空位的流动,如有Kirkendall效应现, 说明存在一个净空位流,其流动方向与界面的移动方向一 致。这一扩散机制一方面要求有产生空位的源,另一方面 又要求有吸收空位的可能。而金属晶体内部位错的存在, 可以提供空位源,由于热力学上的不平衡,可以促使原子 与空位的交换,从而导致空位的流动
第18页/共71页
第19页/共71页
第20页/共71页
第21页/共71页
第22页/共71页
第23页/共71页
过去人们认为在置换式因溶体中原子扩散的过程是通 过溶剂与溶质原子直接换位证行的。假如是这样,那 么原始扩散界面将不会发生移动,两个组元扩散速度 也应该是相等的,但是通过对面心立方结构和一些体 心立方结构的二元及多元合金进行研究之后,发现在 这些合金系中,不存在这种换位机
虽然在铜中渗入一些锌之后可以使它的点阵常数增大, 在α-黄铜中渗入一些铜后可以使点阵常数减小,这两个 效应都会使钼丝向内移,但是如果点阵常数的变化是铜 丝移动的唯一原因,那么移动的距离应该只有观察值的 1/10左右。因此,从实验的结果可以断定,在这个金属 扩散对中,锌的扩散流要比铜的扩散流大得多,这一差 别是铜丝内移的主要原因,而且还发现标志面移动的距 离与时间的平方根成正比,如图
第13页/共71页
第14页/共71页
第15页/共71页
虽然式(6.9)是从简单立方结构晶体的扩散推导得来的,但它也同 样适用于其他固溶体的扩散,只是扩散系数将作相应的调整。若 体心立方及面心立方结构的点阵常数为a,则相邻两原子面间距为 a/2,每次跳动原于移动的距离对于体心立方为点 3 a/ 2,对于 面心立方为/2 a/2,但它们有效跳动距离均为a/2,而有效跳动 几率对于体心立方为4/8,对于面心立方为4/12。所以可以采用 上述的方法求出F5ck第一定律,并求出扩散系数D。对于体心立 方结构,有
于高压,而在另一侧处于
低压,就可以实现稳态扩 没有化学交互作用。存在化学梯度。
散。
单位体积的原子数c,原子每次跳动 的距离a,ca--溶质数/单位面积
第12页/共71页
假设每一个溶质原子(或标记原子)每秒钟平均 跳动ν次,在三维情况下,简单立方晶体,溶 质原子每次向扩散方向跳动的几率是1/6,所 以每秒钟从平面i到平面i十1穿过单位面积的溶 质原子的平均跳动次数为νcia×1/6; 与此相反, 溶质原子从i十1平面往i平面的平均跳动次数为 νci+1a×1/6; 。这两个量的差值,即为溶质原子 的纯流动,也就是溶质原子在单位时间内通过 单位面积参考面的量,常用J表示
6.1固体中的速率过程
原子在固体中的运动速率。 在这些过程中都要进行固 态下的反应,其中包括原 子自发地重新排列,形成 新的、更稳定的结构。为 了使这些反应能够从不进 行反应的状态进行到能够 反应的状态,参与反应的 原子应当具有足够的能量 来克服激活能垒,所需的 超过原子平均能量的附加 能量称为激活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