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诗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象征手法)
象征手法
• 象征手法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 助某人某物的具体形象(象征体),以表 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它可以 使文章立意高远,含蓄深刻。恰当地运用 象征手法,可以某些比较抽象的精神品质, 化为具体的可以感知的形象,从而给读者 留下深刻的印象,赋予文章以深意,从而 给读者留下咀嚼回味的余地。
赤 壁 杜 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咏史· 赤壁 胡 曾 烈火西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 交兵不假挥长剑,已挫英雄百万师。 (1)两首诗吟咏的都是三国时候赤壁之战的历史,而两位作 者对“周郎”的态度并非一致,其中区别何在? (2)杜牧诗前两句写了什么?与胡曾诗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3、把握咏史诗常见的四种情感
• 第一类是昔盛今衰、物是人非的感慨。如刘禹锡 《乌衣巷》李白《越中览古》 《乌衣巷》刘禹锡 • 第二类是借古讽今,寄托年华已逝、壮志难酬之 悲哀。如《念奴娇· 赤壁怀古》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 第三类是借古讽今,表达对当前现实的不满或警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戒。如辛弃疾的《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注:乌衣巷:南京,晋朝王导、谢安两大家族居住此地,其弟 • 第四类是反思历史,抒发一己之感慨。作者站在 子都穿乌衣,因此得名 历史的高度,审视过往,表达自己对历史事实的 独特观点,启迪世人。如杜牧的《赤壁》
追求忘我
• 温馨提示:忘我是走向成功的一条捷径, 只有在这种环境中,人才会超越自身的束 缚,释放出最大的能量。
杜牧诗学习
文学知识小测
杜牧:字( 牧之
),( 晚唐
)时期诗人。
”。
因祖居长安下杜樊乡,因称“杜樊川 与
李商隐 小李杜
( 别李白
)齐名,人称“
杜甫
”,以区
樊川文集
(
)(
)。著有《
》。
走近作者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战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两首诗都是针对同一历史事件所写的咏史 之作,其议论不落窠臼又各具特色,但都能言 之成理。你认为哪一首更好,为什么?
杜枚乃世家子弟,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 研究文学政治经济,准备入辅为相。杜枚早年 仕途不顺,中年时历经磨难,终于被招为“考 功郎中、知制诰”,所以,在他看来,只要以 平常心看待胜败,“包羞忍辱”,总结失败的 教训,必能“卷土重来”。 再看王安石,他是宋朝有名的政治家和文 学家,在他担任宰相期间,推行新法,革新政 治,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新法触动了贵族官 僚和大地主的利益,他们联合起来反对新政, 革新失败。在这种情况下,王安石产生了这种 看法:形势逼人,就算重头再来,但因失败已 成定局,无人支持,是无法转败为胜的。
----不要把自己当做鼠,否则肯定被猫吃。 1858年,瑞典的一个富豪人家生下了一个女儿。 然而不久,孩子染患了一种无法解释的瘫痪症,丧 失了走路的能力。 一次,女孩和家人一起乘船旅行。船长有一只 天堂鸟,她被这只鸟的描述迷住了,极想亲自看一 看。于是保姆把孩子留在甲板上,自己去找船长。 孩子耐不住性子等待,她要求船上的服务生立即带 她去看天堂鸟。那服务生并不知道她的腿不能走路, 而只顾带着她一道去看那只美丽的小鸟。奇迹发生 了,孩子因为过度地渴望,竟忘我地拉住服务生的 手,慢慢地走了起来。从此,孩子的病便痊愈了。 女孩子长大后,又忘我地投入到文学创作中,最后 成为第一位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女性,也就是茜尔 玛拉格萝芙。
• 主旨及手法:《早雁》采用象征手 法,借写早雁往南飞翔的“四散哀 鸣”的痛苦状况,表达自己对边地 人民流离失所的关切,同时暗含对 统治者的不满。
• 诗中的早雁是遭射四散、流离失所、 欲归不得的边地人民形象。
小结
• 此诗属于咏物诗,一般考查的是诗歌 形象鉴赏里的事物形象(即咏物诗形象) • 物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 诗人通过这种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来曲 折地表现他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 作者塑造物象是为了言志、言情、言 心声。
• 思考:1、说说每一联的大意 • 2、结合注释2的写作背景,说说此 诗表面上写雁,实际写什么?这是什么表 现手法? • 3、诗中的早雁是怎样的一个物象?
每联大意
• Biblioteka Baidu • •
实写边民“失所溃逃” 首联:明写早雁“惊飞四散”, 实写边民“失群孤苦” 颔联:明写早雁“飞途孤鸣”, 实写边民“战续难回” 颈联:明写早雁“明春难返”, 尾联:明写“告雁忍苦”, 实写边民“痛苦不堪”
越中览古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过华清宫绝句一 杜牧
•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 本诗写了哪件历史小事?诗人为什么 要写这件小事?他的态度是怎样的? 是用什么手法来表达的?
写作背景介绍
• 这首咏史诗是杜牧路经华清宫抵达长安时, 有感于唐玄宗、杨贵妃荒淫误国而作的。 华清宫曾是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游乐之所, 据《新唐书· 杨贵妃传》记载:“妃嗜荔枝, 必欲生致之,乃置骑传送,走数千里,味 未变,已至京师”,因此,许多差官累死、 驿马倒毙于四川至长安的路上。《过华清 宫绝句》截取了这一历史事实,抨击了封 建统治者的骄奢淫逸和昏庸无道,以史讽 今,警戒世君。
被雨打风吹去。
• 一、特点(见课本50) • 后代诗人对尘封往事发思古之幽情。它常以 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融合了诗人对社 会历史的感触。怀古咏史类作品,严格地说, 应该有“怀古”和“咏史”两个小类。 • “怀古”是指登临游览,触景生情,由于历 史遗迹的诱发,而抒发感慨——长于情景交 融 • “咏史”是翻阅古书,捡点旧说,针对特定 的人和事,而陈述自己的独到见地。——长 于议论精辟。
• 见注释1
• 补充:牧诗以七言律绝见长,俊爽圆淳, 风流华美,气势豪宕而情韵缠绵,并常 能寓讽喻、感慨于景物描写之中。咏史 诗成就颇高,其中多有诗人深沉的历史 感慨。
阅读文本
• • • • • 早雁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 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
•
欣赏这类诗时,一要注意提炼所写物象描写特 征的词语,二要注意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 , 抓物与志的“契合点”,明白作者在描摹的事物中 所寄托的情感。
•鉴赏流程:物的外形特征——物的神韵、 • 品格——诗人的理想情操
• 咏物诗运用的是托物言志(象征)的手法,通过对某 一具体事物的描绘来表达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 以物喻人,言在此而意在彼。
• 2、寻找今古对接点
•
了解了历史典故,大家还要抓住典故和诗人自己身世之间 的连接点。当然这首先要我们在平日的学习中有意识地积累诗 人的生平概况,做到知人明世;其次则要进行最具有学术价值 的思考:典故中的人、事与作者的际遇有什么对接。如陈子昂 的《登幽州台歌》,“幽州台”是个典故,讲的是燕昭王延引 人才的事。它连着重用人才而筑黄金台的燕昭王和多次进谏而 不被采用的陈子昂,这个对接点让我们体会到作者空怀报国为 民之心不得施展的呐喊。再如杜甫《咏怀古迹》:“群山万壑 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 恨曲中论。”杜甫为什么要在诗句中追念王昭君呢?一是在王 昭君的出塞与杜甫的“飘泊西南天地间”的身世有相似处,二 是在王昭君美冠后宫而不得恩宠与杜甫一直不受重用的命运又 有“同是天涯沦落人”的相似。诗中的明妃就是诗人自己,诗 人自己就像当年的明妃。借写昭君的怨恨来抒发自己一生颠沛 流离、遭逢动乱、功业无成等身世家国之情。抓住此对接点, 就不难揣摩出诗作的含义。所以,在怀古诗中,无视典故的鉴 赏只能是隔靴搔痒,而找不到对接点的鉴赏等同于盲人摸象。
连接李商隐《马嵬》
• • • •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小结
• 这首诗选取为贵妃飞骑送荔枝这一件事, 形象地揭露了统治者为满足一己口腹之欲, 竟不惜兴师动众,劳民伤财,有力地鞭挞 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骄奢淫侈。采用了以 小见大及讽刺的手法。 • 诗歌前两句为背景铺垫,后两句推出描写 的主体,提示诗歌主旨。“一骑红尘”和 “妃子笑”两个具体形象的并列推出,启 人思索,留有悬念。“无人知”虽三字, 却发人深省,耐人寻味。
①杜诗好。杜诗指出胜败乃兵家常事, 好男儿应包羞忍辱,永不言败。凭着胸 怀壮志的江东子弟,是完全可以东山再 起的。全诗格调昂扬乐观,积极向上。
②王诗好。王诗冷静客观理智的思考了 当时的形势,指出项羽的失败已无法挽 回,是历史的必然,认为民心和形势决 定了战争的胜负,历史的规律不可违背。
• ③第一首好。作者批评项羽不能总结 失败的教训,惋惜他的英雄事业归于 覆灭,同时暗寓讽刺之意,在批评、 惋惜、讽刺之余又表明“败不馁”的 道理,颇有积极意义。 • ④第二首好。第一首只写了项羽应包 羞忍辱卷土重来,只写项羽个人的悲 剧。而第二首则,写出了连年战乱百 姓疲弊,渴望安定的生活,在思想性 上高于第一首。
象征和比喻的区别
• 象征是一种艺术手法,它和比喻修辞手法有相似之处。 正如比喻要求喻体和被喻事物之间要有某种相似的特 点一样,象征也要求象征之物与被象征之物之间有某 种相似的特点,从而可以让人引起由此及彼的联想。 不过,比喻属于修辞范围,它可比喻抽象的事物,也 可比喻具体的事物;而象征则属于艺术手法,它与构 思相关,属写作构思技巧,而不只是语言加工问题。 象征一般都用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或思想感情,也 就是说,它是通过某一具体形象表现出一种更为深远 的含意,让读者自己去意会,从而让读者获得美的享 受。这是一种隐晦、含蓄而又能使读者产生体会愉悦 的美感的技巧。 另外,象征是针对全篇而言,而比 喻是针对某一句而言;运用象征手法的文章中是不会 出现本体的,而比喻往往是会出现本体的。象征是在 不能、不敢、不愿的前提下,运用的写作手法,而比 喻的目的只是为了是句子更加生动形象,属于修辞手 法。
怀古咏史诗鉴赏
• 二、解读要求:诗人所描写的古人、 往事是怎样的,诗人为什么要写这个 古人、这段往事,他在诗中表现出什 么态度,这种态度又是运用什么方法 来表达的,即要明确诗中所写史事、 诗人的观点态度、诗人的写作目的、 诗的主要表现手法。
三、鉴赏要求
• 1、了解历史典故
• 1996年考的是元朝阿鲁威的散曲《咏史》:“问 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紫盖黄旗, 多应借得,赤壁东风。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 图中。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东。”赤壁之战 这段历史,在课本和读本中屡见不鲜。1991年考的文 天祥的《念奴娇》涉及的也是“三国”的历史,还涉 及《廉颇蔺相如列传》等。2007年湖北卷诗歌题两首 诗歌一为《华清宫》一为《过华清宫》,若不了解唐 玄宗宠幸杨贵妃荒淫误国的典故,此题目也难以完成, 由此我们可以悟出这样一个道理:凡是课本、读本及 其注释、练习中所出现过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典故都 应牢牢掌握,切不可等闲视之。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1、这首诗借对项羽的评价表达了什么观点?
杜牧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胜败得失、历 史兴衰的看法,即胜败乃兵家常事,只要忍 辱负重、重整旗鼓,定能东山再起。标新立 异。 2、本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主要运用议论的表达方式。从大处着眼, 直接议论,直抒胸臆。
拓展阅读2
石灰吟 明· 于谦 •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
•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通 过写石灰的刚正不阿,坚强以及清白表达自己 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 决心。
诗句接龙
• • • • • • •
1、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 2、一去紫台连朔漠, 独留青冢向黄昏 。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雄姿英发,羽扇纶巾, 3、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 , , 。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多情应笑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4、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5、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