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与抑郁焦虑障碍共病临床特征对照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抑郁症与抑郁焦虑障碍共病临床特征对
照研究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目的探讨抑郁症与抑郁焦虑障碍共病患者的临床特征。

方法对34例抑郁焦虑障碍共病患者(研究组)和44例抑郁症患者(对照组)采用自拟一般人口学资料问卷统计一般资料,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及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定两组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状况,对评定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两组患者一般人口学资料均无显著性差异;研究组汉密顿抑郁量表总分、焦虑/躯体化、认知障碍、阻滞因子分以及自杀条目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0.05);汉密顿焦虑量表总分、躯体性焦虑、精神性焦虑因子分,以及焦虑心境、紧张、抑郁心境、肌肉系统症状、感觉系统症状、心血管系统症状、胃肠道症状、植物神经症状及会诊时行为表现单项条目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其他因子或条目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抑郁焦虑障碍共病患者较单纯抑郁症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症状更严重、自杀风险大。

【关键词】抑郁症;焦虑障碍;共病;临床特征;自杀;汉密顿抑郁量表;汉密顿焦虑量表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clinical features of depression vs. comorbid anxiety and depression. Methods General data were added up with the Self made General Demography Data Questionnaie(SGDDQ) for 34 patients with comorbid anxiety and depression(research group) and 44 ones with depression (control group),depression and anxiety status of both groups assessed and analyzed with the 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HAMD) and the 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general data between the 2 groups; total, anxiety/somatization, cognitive disorder, blockage factor and suicide item score of the HAMD were all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research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P0.01~0.05); so were the total, somato anxiety factor as well as anxious mood,tension, depressive mood,muscular system , sensing system, CVS , GI and autonomic nerve symptom and of behaviour representation single item on interview of the HAMA(all P0.01);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other factors or items(P0.05). Conclusion Patients with comorbid depression and anxiety have graver depressive and anxious symptoms and greater suicide risk than ones with single depression have.
【Keywords】Depression; anxiety disorder; comorbidity;
clinical feature; suicide;HAMD;HAMA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境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

抑郁焦虑障碍共病较常见,是当今精神医学界关注的热点之一。

在我国抑郁症与焦虑障碍共病率为38.8%[1],国外报道高达30%~53%[2]。

为探讨抑郁焦虑障碍共病与单纯抑郁症的临床特征,我们进行了相关对照研究,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选取2006年7月~2007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抑郁焦虑障碍共病患者设为研究组,单纯抑郁症患者设为对照组。

1.1.1 研究组入组标准(1)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 IV)[3]抑郁症和焦虑障碍的诊断标准。

(2)汉密顿抑郁量表[4](HAMD)24项总分≥24分,汉密顿焦虑量表[4](HAMA)总分≥14分。

(3)获得患者知情同意。

(4)排除躯体疾病、精神分裂症以及酒精和药物依赖等所致的焦虑抑郁发作。

共入组34例。

其中男23例,女11例;年龄22 a~59 a,平均年龄(36.1±5.6) a。

1.1.2 对照组入组标准符合DSM IV抑郁症诊断标准。

(2)HAMD 总分≥24分。

(3)首次抑郁发作或复发抑郁症。

(4)获得患者知情同意。

(5)排除伴有焦虑障碍者,排除躯体疾病、精神分裂症以及酒精和药物依赖等所致的抑郁发作。

共入组44例。

其中男32例,女12例;年龄24 a~58 a,平均年龄(35.5±5.2) a。

1.1.3 诊断所有患者均由3名精神科医师(其中有≥1名副主任医师)依据DSM IV明确定诊断。

1.2 方法
1.2.1 一般人口学资料统计采用自拟的一般人口学资料问卷统计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民族、受教育年限、发病诱因、精神病史以及体格检查、心电图、实验室检查等。

1.2.2 焦虑抑郁状况评定采用HAMD和HAMA评定两组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状况,对两组评定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1.2.3 统计方法所有数据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处理,采用描述性分析构成比,并进行χ2检验或秩和检验,t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人口学资料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人口学资料比较表1显示,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家族史、民族、发病诱因和受教育年限等一般资料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2.2 两组HAMD评分研究组HAMD第3条目自杀单项分显著高于对照组(OR=
3.88,χ2=5.189,P<0.05);两组HAMD总分及因子分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HAMD总分及因子分比较表2显示,研究组HAMD 总分、焦虑/躯体化、认知障碍、阻滞因子分以及自杀条目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0.05),其他因子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

2.3 两组HAMA评分研究组HAMA总分为14分~40分,平均(22.6±5.5)分;对照组为6分~16分,平均(11.9±2.7)分,两组差异有极显著性(t=10.43,P<0.01)。

研究组躯体性焦虑和精神性焦
虑因分子,以及焦虑心境、紧张、抑郁心境、肌内系统症状、感觉系统症状、心血管系统症状、胃肠道症状、植物神经症状及会诊时行为表现单项条目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其他条目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3 讨论
文献报道[5],抑郁焦虑障碍共病患者,往往提示病情更严重,易慢性化,社会和职业功能损害更明显,酒精和物质滥用的比例更高,自杀率增加,对急性期和长期治疗疗效较差。

本研究显示,两组患者一般人口学资料均无显著性差异;研究组HAMD 总分、焦虑/躯体化、认知障碍、阻滞因子分以及自杀条目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0.05);HAMA总分、躯体性焦虑、精神性焦虑因分子,以及焦虑心境、紧张、抑郁心境、肌内系统症状、感觉系统症状、心血管系统症状、胃肠道症状、植物神经症状及会诊时行为表现单项条目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其他因子或条目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提示抑郁焦虑障碍共病患者的抑郁症状、焦虑主观心理体验或生理症状均较单纯抑郁症患者更严重,且自杀的风险较更高。

此结果与文献报道相一致[6,7]。

因此,临床上对抑郁焦虑共病患者应特别注意其情绪变化和自杀倾向,严防意外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G].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
[2]Devanand DP. Comorbid psychiatric disorders for depression[J]. Biol Psychiatry,2002,52(3):236
[3]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Diagnostic and statictic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4th eds (DSM IV)[M].Washington DC: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ed,1994
[4].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第2版.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5~39,121~126
[5].于君,郝增平,王培磊.万拉法新联合阿普唑仑治疗伴焦虑症状抑郁症对照研究[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6,12(1):21
[6]孙海霞,杨蕴萍.抑郁症和焦虑障碍共病的研究现状[J].国外医学精神病分册,2003,30(3):166
[7] Lenze EJ,Mulsant BH,Shear MK,et al. Comorbid anxiety disorders in depression patients[J].Am J Psychiatry,2000,157(5):72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