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研究进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研究进展
郭艳梅,史彦彦,李玉欣,刘叶红,张艳敏
(河北省精神卫生中心,河北保定071000)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病因未完全阐明的精神疾病。具有缓慢发病、病程迁延、易反复发作等临床特点,且社会危害大,致残率高。因此,提高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回归社会,一直是精神分裂症防治研究领域的一项重要课题。目前,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多以西药为主,对减轻和消除精神病性症状有显著成效,但大多数西药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影响患者服药依从性。随着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精神分裂症研究的深入,已显示出中医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优势及前景。现将中药在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概况综述如下。
1、中医理论
精神分裂症在中医理论中多属“癫狂”的范畴。其病因不外内外界的“邪气”压倒了机体的“正气”,即六淫的侵袭,七情过伤及劳倦、外伤、遗传等,以致机体阴阳二气虚实不调,脏腑功能紊乱,气血痰火搏结,蒙蔽心窍,而产生或虚或实的癫狂病证。主要病变在肝、胆、心、脾。《难经》详述了癫与狂的不同临床表现,如《难经·五十九难》说:“狂癫之病,何以别之?然,狂疾之始发,少卧而不饥,自高贤也,自辨智也,自倨贵也,妄笑好歌乐,妄行不休是也。癫疾始发,意不乐,僵仆直视。”《丹溪心法·癫狂症》说:“癫属阴,狂属阳,癫多喜而狂多怒……大率多因痰结于心胸间。”癫病多属痰气郁结,狂症多属痰火为患。癫狂虽互有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转换,故又有虚、实杂症。
2、临床辨证分型
2.1中医辨证分型精神分裂症在中医理论中虽然多属“癫狂”的范畴,但不能画等号。其辨证是以主证、舌质、舌苔、脉象为主要依据,以八纲为基础,结合病因、病机,对精神症状进行辨证。王志勇等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癫病、狂病的诊断依据,将精神分裂症分为癫病和狂病。谭惠军等根据证候表现分为癫证(痰气郁结型、气虚挟痰型、心脾两虚型)、狂证(痰火扰神型、火盛伤阴型)、癫狂合并症。石向东分型为痰火扰神型、脾肾阳虚型、气血瘀滞型。凌可与参照1984年苏州会议制定的“精神分裂症临床工作诊断标准”,分为肝郁气滞、痰气交结、心经痰火、肝经火旺、阳明火郁、心脾两虚、心肾不交七型.
2.2中西医结合辨证分型精神疾病辨证同其他疾病一样,应求同存异便于交流,但精神分裂症的思维障碍尚未有确切的辨证指佂,且抗精神病药物对舌脉象又有所影响,故缺少客观定性、定量。而且中、西医有不同的理论体系、诊断方法和治疗思路,为了明确中医关于精神疾病的诊断方法等相关问题,1988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精神疾病专业委员会在“西医辨病,中医辨证”的方法指导下,制订了《中国中西医结合精神疾病辨证分型诊断标准》,将精神分裂症的中医辨证论治与西医诊断标准化
结合起来。其中1991年修订的《精神分裂症的中西医结合辨证分型标准》应用较广,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以CCMD-Ⅱ为依据,再结合中医辨证分为:痰火内扰型,痰湿内阻型,气滞血瘀型,阴虚火旺型,阳虚亏损型及其他型。分别从躯体症状和精神症状两个方面,明确规定了每一型的临床症状表现,从而使精神分裂症的中医辨证分型逐渐趋于客观统一。
3.纯中药治疗
精神分裂症的中医辨证治疗相当复杂,多是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王志勇等用温胆汤和甘麦大枣汤治疗精神分裂症28例,治愈23例,好转3例,未愈2例,有效率92.86%。
李东海对100例痰湿内阻型精神分裂症用愈神丸(胆南星、天竺黄、茯苓、橘红、石菖蒲、远志、炒枣仁、郁金、甘草等)治疗,临床治愈48例,显效18例,有效24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90%。
刘宝泉等自拟三生礞石汤加减(生石膏、生大黄、生铁落、青礞石、赭石、芒硝)治疗初发精神分裂症患者58例,再选用调补方剂:偏阳虚用补心丹化裁,偏阴虚用当归六黄汤加减,偏于脾虚用归脾汤加减,治疗4周,总有效率92.86%。
梁开容对12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以阴阳为纲辨治。阳证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阴证用四逆汤加味,均治65d,总有效率为84.53%。
刘振杰对阳性精神分裂症和阴性精神分裂症各30例,予改良葛根液(赤芍、丹参、川芎、冰片、黄芪、茵陈、柴胡、当归、银杏叶)治疗,并与服用维思通的阳性组、阴性组比较。发现改良葛根液对治疗精神分裂症阴、阳性症状均有效,并与利培酮疗效相当。
4、中药联合抗精神病药治疗
现代医学认为,精神分裂症可能与下丘脑神经递质的改变、中脑边缘系统多巴胺功能活动过度、额前叶多巴胺活动下降、免疫障碍、遗传等因素有关。对中枢神经系统,中药具有调节体内多巴或多巴胺代谢的作用,可能减轻DA代谢活跃造成的损伤,清除损伤神经元的有害因素,促进神经元的修复,使其功能趋于正常,减轻精神症状。
4.1 自拟方剂联合抗精神病药治疗
陈振华等采取随机、双盲、多中心对照试验设计,将120例阴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自制壮阳胶囊加利培酮组(附子、巴戟天、淫羊霍、仙茅、肉桂、干姜、党参、黄芪、熟地、龟板、陈皮、砂仁、甘草)和安慰剂加利培酮组,进行为期8周的观察。结果:壮阳胶囊加利培酮组的有效率为56.9%,安慰剂加利培酮组为36.2%,2组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壮阳胶囊组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抑郁症状及认知功能显著优越于安慰剂组。
高存友等在用原抗精神病药物的基础上,加用自制中成汤剂扶正开窍口服液Ⅱ号(附子、肉桂、
干姜、炙甘草、人参、丹参、节菖蒲、茯神、远志、炒枣仁、夜交藤、莪术、红花、赤芍、桃仁、郁金、白矾、生半夏)治疗军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对照组用原抗精神病药物;以脑诱发电位和PANSS 为主要指标探讨中药调理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价值。结果:研究组治疗后脑诱发电位P300和AEP主要波幅指标明显提高,部分潜伏期指标缩短,且以反应额叶功能的FPz点各指标变化最为明显。提示大脑兴奋提高,信息加工过程加快,思维的逻辑性得到有效的改善,表明患者认知功能得到恢复。PANSS评分显示中药调理没有激活精神分裂症症状,反而在反应缺乏及阴性症状方面取得改善。
张宗伦将60例具有急性激越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圆组,治疗组口服或肌注抗精神病药同时给予自制中药汤剂(柴胡、香附、郁金、当归、丹参、栀子、茯神、远志、酸枣仁、夜交藤、龙骨、牡蛎、琥珀、甘草),对照组口服或肌注抗精神病药。治疗结束时,治疗组激越症状的总改善率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提示抗精神药联合中药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激越症状的疗效与抗精神病药合并苯二氮(类药相当。
谭斌应用自拟中药泻火定狂汤(由黄芩、黄连、黄柏、当归、龙胆草、大黄、知母、芦荟、生地、生石膏、代赭石、甘草组成)协同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设猿个组,中药组用中药治疗,观察组用中药合并利培酮,对照组用利培酮,结果:中药组总有效率为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
杨晓采用自制中药解郁开窍丸(青礞石、夜交藤、珍珠母、磁石、生龙骨、生牡蛎各、柴胡、白芍、黄芩、黄连、大黄各、郁金、石菖蒲、白矾、水牛角、地龙各、人工牛黄)结合西药治疗精神分裂症88例,并设单用西药治疗84例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88例,显效66例,有效14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0.9%;对照组84例,显效48例,有效12例,无效24例,总有效率71.4%,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4.2 中药制剂联合抗精神病药治疗
吕红艳等随机将6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2组,研究组为舒血宁并用氯氮平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氯氮平治疗,2组患者均保持原服氯氮平剂量不变。结果:研究组比对照组治疗效果较好,且不良反应少。
王国富采用抗精神药物舒必利、氯氮平合用银杏叶片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86例,与单纯用西药治疗86例作对照。结果:治疗组痊愈41例,显效38例,有效6例,无效1例;对照组痊愈22例,显效49例,有效12例,无效3例。2组痊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赖群清等将6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用抗精神病药加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32例),对照组单用抗精神病药治疗(31例)。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倪秀英等用活血化瘀中成药复方丹参片观察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慢性精神分裂症91例,试验组在原服药量(氯丙嗪)基础上加服复方丹参片,对照组加服等量安慰剂。3个月后,经SANS、T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