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市昭阳区苦荞产业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昭通市昭阳区苦荞产业发展探讨
摘要通过对昭通市昭阳区苦荞生产、加工现状的分析,指出产业发展前景、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发展苦荞产业的思路和对策,以为大力推进苦荞麦产业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苦荞;生产现状;问题;对策;云南昭通;昭阳区
中图分类号 s5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6-0321-02
2012年,云南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为昭通市昭阳区苦荞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要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充分挖掘苦荞的资源、生产、品质和价格等优势,大力发展苦荞产业,加快昭阳区荞麦产业发展,使昭阳区苦荞生产尽快形成特色优势产业。
1 苦荞产业发展前景
当今社会,人们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更加注重对身体的保健,而苦荞作为人们的保健食品,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苦荞产品营养丰富,有独特的保健作用,能满足人们对食物多样化、功效保健化的客观需求,备受国内外特别是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欢迎。此外,苦荞一直是昭通市重要的出口农产品,市场需求量日趋旺盛,销售价格也在逐年提高[1]。
1.1 苦荞产品功能独特
当前,人们生活水平较以往有所改善,越来越多的人患有糖尿病和高血脂症,长期的药物治疗会给身体带来副作用。临床试验表明,
苦荞可用于糖尿病、高血脂症病人的辅助治疗。同时,苦荞中含有类黄酮物质,主要芦丁含量占总黄酮的70%~90%,在医学上主要用于糖尿病、高血压的辅助治疗[2]。
1.2 市场销路好
昭阳区生产的苦荞,由于质量优,远销日本、韩国等地,国内需求量也逐年增大,苦荞价格逐年上涨。2008年苦荞市场价格为1.6元/kg,2011年涨到2.5元/kg,2012年上涨到3.0~4.0元/kg,优质苦荞价格上涨到6.0元/kg。
2 生产现状
昭阳区苦荞生产区域包括大山包乡及炎山、田坝、大寨子、苏甲、苏家院、靖安、青岗岭、盘河、小龙洞、北闸等10个乡镇的部分高二半山以上地区,是昭阳区苦荞主产区,常年播种面积2 530.0 hm2,总产量5 170 t。在2004年以前呈逐年减少的趋势,2004年种植面积减少到1 291.3 hm2,产量仅2 159 t;2005年种植面积3 285.8 hm2,总产量5 183 t;2011年总产量9 800 t。2012年全区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达4 666.7 hm2,总产量达11 900 t,单产仍较低,仅2 550 kg/hm2。
3 苦荞产业发展优势
3.1 自然环境气候适宜
昭阳区属典型的立体气候、立体农业地区,该区二半山以上地区苦荞种植具有悠久的历史,年平均气温6.2~7.2 ℃,气候温凉,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苦荞营养物质的积累,无工矿企业污染,很少
施用农药,生产出的苦荞籽粒比较大,品质优良,属于原生态的绿色产品,是全市荞麦的主要产区。
3.2 地方性特色品牌
昭阳区苦荞加工企业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充分发挥人才、地理位置、信息、市场等方面优势,在开发苦荞加工生产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06年以来,昭阳区苦荞产品加工企业正在兴起,境内明飞食品厂、朱提苦荞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在昭阳区建立生产基地,不断地调整产品结构,先后开发了苦荞茶、苦荞面粉、苦荞精米、苦荞饭、苦荞挂面、苦荞速溶片等无公害、纯天然苦荞系列食品及朱提苦荞枕头系列产品。目前,昭阳区苦荞产品已开发成为享誉云南及周边城市的地方性特色品牌,极大地促进了山区农民的增收,推进了昭阳苦荞产业化经营的健康发展。
3.3 苦荞种植基础好
昭阳区苦荞主产区也是马铃薯净种区域,由于马铃薯是茄科作物,需要进行轮作,苦荞就是轮作的主要作物。由于苦荞种植方式简单易行,管理相对粗放,所需肥料也不如其他作物多,在种植上只要农业科技人员加以引导,加强苦荞栽培技术的培训,种植农户均能够按照技术要领种植苦荞[3]。
3.4 生产水平逐步提高,发展潜力大
随着苦荞产品的热销,昭阳区苦荞种植面积逐年加大,2012年全区种植面积已经达到4 666.7 hm2,平均单产达2 550 kg/hm2,是二半山以上地区农民的主要种植作物之一,与马铃薯、燕麦、兰花
子等作物轮歇种植,适宜的种植面积为1.2万hm2。
4 苦荞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4.1 品种退化严重,新品种更新较慢
昭阳区在苦荞生产中缺乏对新品种的培育、引种示范,品种不能及时更新,原推广品种凉山苦荞混杂,退化严重,加之区级农技部门因缺乏经费没有开展引种、示范、推广工作,新品种示范推广难以进行。自2006年,区委政府招商引资,云南朱提苦荞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落户于昭阳区,带来了资金,在新品种的示范推广、研究工作中出现新机,为昭阳苦荞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4.2 农户种植水平仍然较低
昭阳区苦荞种植面积大,区农技中心制定了苦荞种植技术规范发到农户手中,坚持技术规范种植的农户不足60%,仍有40%以上农户不按操作技术种植,仍然坚持撒播,种植水平低,技术措施落后,管理水平较差。
4.3 苦荞主产区交通不便,农田基础设施缺乏
生产区域全部集中在高寒山区,大多数地方不通公路,有少数地方修有便道,但车辆通行困难。生产上靠天吃饭,从来没有过坡改梯、中低产田改良,更没有蓄水塘、灌溉沟渠等农田基础设施,缺乏对自然灾害的抗御能力。
4.4 苦荞加工龙头企业少,带动能力弱
加工规模小,档次低,缺乏高附加值的深加工产品。虽然明飞食品厂、朱提苦荞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开发了苦荞米、苦荞茶、苦
荞养生粥、苦荞保健颗粒等系列产品,但其生产规模较小,且产品还处于初级加工,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其价值潜力,大部分仍处于自产自销、低价出售原料阶段,经济效益差。
5 苦荞产业发展思路及目标
5.1 发展思路
以发展苦荞产品加工为突破口,加快龙头企业发展,加强基地建设,强化市场开拓,创新产业经营机制,全面提高苦荞产业化经营水平,大力发展特色苦荞产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5.2 发展目标
要积极引进高产、优质的新品种,大力推广高产、高效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十二五”期间力争使昭阳区苦荞种植面积达5 400 hm2,单产达2 700 kg/hm2,总产量达14 580 t,原荞总产值达3 360万元;以加工企业为重点建立高产优质荞麦生产基地,推广高产、优质荞麦新品种及标准化生产技术。同时,扶持龙头企事业进行技术改造,以追求高附加值为目的,组合先进的生产工艺及传统技术,不断开发新产品,扩大生产规模,力争年加工消化原荞能力达到1 000万t。
6 苦荞产业发展对策
加快良种引进步伐,做好新品种试验、示范工作。在以凉山苦荞为主的前提下,引进适合昭阳区种植的新品种,认真进行试验研究,搞好示范推广。表现较好的品种有云荞53号、云荞63号、云荞80号等,改进苦荞栽培技术,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和科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