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信息素养含义
信息素养一词是从图书检索技能演变发展而来的,最早由美国信息工业协会会长PaulZurkowski在1974年全美图书馆和信息科学委员会上提出,就是“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决或解答的技能”。1992年美国图书馆协会(ALA)给信息素养定义为:是人能够判断确定何时需要信息,并能够对信息进行检索、评价和有效利用的能力。1996年美国学院和学校协会南部学院委员会下的定义是“具有确定、评价和利用信息的能力,成为独立的终身学习者”。1998年,全美图书馆协会与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在其出版物《信息能力:创建学习的伙伴》中制定了学生学习的九大信息素养标准,从信息素养、独立学习、社会责任三方面阐述了信息素养在技能、修养、品德等方面的要求。2000年1月,美国高等教育图书研究协会审议并通过《高等教育信息素质能力标准》,提出的5项标准和22项具体评价指标,不仅丰富和深化了信息素养的内涵和外延,也为高校对大学生的信息素养评价及信息素养教育评估提供了依据。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信息素养的认识越来越丰富。现在基本的共识是:信息素养主要表现为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三个方面,其中信息能力,尤其是信息处理创新能力是信息素养的核心。2我国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现状
目前,我国各高校图书馆的信息用户教育主要以开设文献检索课为主。自1984年教育部下发《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意见》以来,以高校图书馆为基地开设的文献检索课在全国推广20多年,文献检索课为推动高校的信息素养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从总体而言,我国的信息素养教育还比较落后,教育内容比较单一,与信息化社会对信息素养的要求还有相当的距离。
2.1高校职能部门对信息素养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信息素养是大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开展终身学习,促进自身完善与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但在高等教育领域还普遍存在认识不够,信息观念淡薄现象。具体表现在:(1)人事部门对文献检索课教师定位不准,很少考虑给图书馆引进文献学、信息学、现代信息技术方面的人才,师资力量不足,没有将文献检索课教师归属教师编制。(2)教务部门只将文献检索课列入选修课范畴,使用的教材缺乏时代性,教学手段滞后,教学效果跟不上需要,教学组织保障体系不完善,没有一整套切实可行的信息素养教育目标体系。(3)图书馆没有充分发挥自身教育职能作用,馆际间缺少交流融合,只能根据各自的能力在摸索尝试。(4)很少考虑师资培训的问题,信息文化氛围的营造还有待加强。
2.2对文献检索课与计算机课的关系认识不够信息教育的两门主干课程,一门是文献检索课程,在大多数高校中仅为选修课,学生普遍不够重视,加之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手段落后,仍然是纸上谈兵;另一门是计算机课,只讲计算机基本理论,与如何操作计算机检索资料仍有较大距离,课程设计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专业特点和需要,而是盲目地去教计算机知识,与本专业教学目标脱节。
根据目前国内外大多数计算机教育专家的意见,最能体现“信息文化”(即本文的“信息素养”)的基本知识和能力的,应当是与信息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加工和信息利用有关的基础知识和实际能力,而不是程序设计语言知识与程序设计的能力。具体来说,应该把信息意识等课程要素整合到计算机课中,程序设计部分应该单独设课,并且把内容从结构化程序设计扩充到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从培养学生学会用计算机处理问题的方式来思考问题。2.3大学生对信息素养自我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1)信息意识不强。新生对信息的需求缺乏渴望,高年级学生往往也只以阅览专业期刊作为关注
高校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刘春静赵建英
(廊坊师范学院图书馆河北065000)(廊坊师范学院社会发展学院河北065000)摘要论述了信息素养的概念,通过对当前我国高校信息素养现状的揭示,提出了如何提高高校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建议。
关键词信息素养大学生高校图书馆
*本文系廊坊师范学院科研基金项目“高校信息素养教育中的技术与价值失衡及其矫治”(项目编号:LSJT200602)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刘春静(1970—),女,馆员,已发表论文9篇,研究方向:信息教育学;赵建英(1969—),女,馆员,发表论文数篇,主要研究信息技术。
2008年2月情报探索第2期(总124期)16
学科现状、动态和发展趋势的主要方式,对于从“人大复印资料”、“专业年鉴”、“专利文献”中了解和关注学科现状、动态及发展趋势比例较低,而这些文献资料往往是反映学科发展前沿信息的最有价值部分。学生从网上搜索信息者寥寥无几。(2)掌握信息语言的主动性不高。由此造成两个状态:一是检索语言局限,不懂得检索语言的方法,无法简捷地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和知识;二是英语语言障碍,无法读懂网上的主流语言,英语的信息一般不看,最前沿的信息不能及时获取。
3提高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思考
3.1良好政策环境的支持
从历史经验看,1984年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文献检索课的意见》对文献检索课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事过境迁,现行的《文献检索课教学基本要求》(1992年国家教委颁发)的有关内容已不适应信息化社会对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与教育的要求。建议教育部结合时代特点为文献检索课制定新的方案,再度下发文件,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和引导。呼吁各高校领导能在政策上保证文献检索课的经费和教学条件,授权有关部门建立文献课教研室,将该课正式纳入教学管理,确定其为必修课,按不同的年级设置不同学时,确定其课程的学分数,使之规范化。
另外,各高校应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教学中合理安排授课内容和授课重点,形成有效的分层次的信息知识理论体系。例如:对新生,应着重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和最基本的获取信息的能力和信息意识。教学内容包括:文献学、信息学的基础知识、图书馆的利用、中文工具书使用方法、计算机文献信息查询系统的应用技能。对二、三年级的学生应着重进行专业类检索工具书和检索信息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包括:检索方法、途经、策略,专业信息的收集整理,并侧重信息检索。对大四和研究生阶段的学生,应着重培养信息分析、利用能力,使他们能够承担研究课题,为重大的理论研究、应用研究提供信息依据。教学内容包括:信息理论、文献分析与评价等。
3.2通过学科教育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
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实际上是渗透在学科教育中的。为此建议:(1)教师要结合现实,以学科信息的获取、加工处理、交流传递和利用为出发点来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2)应将信息道德素质的培养渗透在伦理学、法学、思想政治教育等学科的教育与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从防范信息化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如计算机犯罪、对知识产权的侵犯等),从信息化社会伦理规范的内涵及其构建等内容对学生进行培养。(3)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及相关学科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在教学中重点培养大学生相应的信息技术和技能。
3.3充分发挥图书馆的教育作用
图书馆应在大学生素养教育中发挥自己作为文献资源中心、文献信息服务中心和信息素质教育中心的作用。(1)将图书馆建成信息教育的最佳阵地。图书馆拥有的文献信息资源优势、信息环境优势以及信息技术优势决定了图书馆在信息素质教育中的地位,高校图书馆具有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学术能力,且有一定的信息加工,信息服务经验;加之设备基础较好,有的已经完成了自动化和网络化改造,电子阅览室、网络阅览室等已具规模,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环境。(2)图书馆要针对师生的需求开展形式多样的信息服务和信息素养教育活动。比如在校图书馆网站上发布文献检索网上通用指南,内容可包括互联网资源的利用指南、各类数据库检索方法、本馆正确使用指导、重要数据库介绍、著名网站的介绍及搜索引擎介绍等信息,供学生自由查询;还可以在图书馆网站上设立BBS、留言薄、电子邮件等方式接受用户的问题、意见和建议,由工作人员及时进行解答;经常或定期举行讲座,推进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教育与培养。(3)图书馆要将学生吸引到学习信息技术的洪流中来。随着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图书馆必须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增加学生对计算机检索实践操作的安排,要求每位学生都要有相关专业知识课题并就该课题作出检索综合实习报告,并以E-mail方式提交。这样学生通过对一个课题的实践性检索便可熟悉检索技能,从而提高其信息素养和能力,又可以通过实践检索为本专业积累一定的资料,减少专业人员搜索整理信息的压力。
参考文献
1吴海媛,陈彦君.深化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探讨.情报科学,2003(2)
2王辉.信息时代大学生信息素质及其培养.情报科学,2003(2)
3孙芬慧.大学生信息能力培养与高校图书馆工作.情报杂志,2005(6)
4张意柳.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缺失与对策.现代情报,2006(5)
5张亚莉.高校信息素养课程规划研究.图书馆论坛,2006(6)
6邱祖发.论高校学生信息素养及培养策略.德育与职业,2006(2)
7胡家荣.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现状与措施研究.图书馆学刊,2006(1)
(责任编辑:黄建)
第2期(总124期)
刘春静等:高校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2008年2月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