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人生第九课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三)体验与提升
中职生在学好专业技术的同时,更需要 努力培养自己的创新素质与能力,掌握发明 创造的各种方法与技巧,形成自己远大的事 业愿景,只有这样,才能在今后的职场生活 中游刃有余,成就一番事业,为企业的发展 、国家的兴旺作出更大的贡献。
.
活动三:活动体验懂方法
(一)任务与探究 1.活动过程
.
活动说明
【课时安排】 2学时 【课前准备】
1.收集相关视频、音频、文字资料。 2.制作多媒体课件。 3.电脑、投影设备。 4.记号笔、铅画纸、普通圆规。
.
活动说明
【活动设计及要点】
活动一:故事品读树信心
重在“信心”,让学生明白创新并不是部分人的特权,事实上每 个人都需要创新,每个人都能创新,中职生不但能创新,而且有许多 优势。
中等职业教育德育课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
第九课 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
创新——我能行
教师心语
创新绝不是部分人的“特权”,每个人都需 要创新,每个人都能创新。创新能力不是与生俱 来的,而是通过学习、训练产生和提高的。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人生发 展的核心能力。一个人的创新能力的大小,决定 着其人生发展的水平与事业的高度。性格决定命 运,创新改变命运。创新,同学们的成才之路!
.
(三)体验与提升
创新并不神秘,它也不是某些人的特殊 的权利,人人都能创新,人人都有创造力, 任何一个热爱生活的同学都能学会如何去创 新。创新念头就是一种力量,它能激发你的 热情,促使你淋漓尽致地发挥你的潜力。作 为中职生要有信心,相信自己能创新,创新 是中职生的成才之路。
.
(三)体验与提升
培养自信心,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冒 险精神,是形成创造力的必要条件。要相 信“创造力是人人都有的”,要敢于去做 别人没想过、没做过或做过却没成功的事 。要以科学的精神面对失败,认真找出失 败的原因并探索新的道路,使失败变为成 功的阶梯和创造的源泉。
创新,我们往往都认为是专家的杰作或者是 天才的灵光闪现。实际上创新并不像人们想象得 那样神秘。纵观人类生生不息的创新实践,环顾 我们四周比比皆是的创新实例,热爱生活、关注生 活是科学创新的前提和基础,重视实干、重视实 践是科学创新的基本要求。积极参加创新实践活 动,尝试用创造性的方法解决实践中的问题。 (见教材P114—115)
(1)这个案例给了我们什么启发? (2)如何去改变这种现状?
同学展示创新方案
.
活动二:案例分析重作用
(二)知识与重点 个人成才需要创新,企业发展需要创新, 国家兴旺需要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见教材P116)
.
(三)体验与提升
21世纪的竞争,实质上是知识创新和技 术创新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具有创新能力的 高素质人才的竞争。面对这样的形势,我们 任何一个人、从事任何一种职业,都不能缺 少创新能力。可以这样说,一个人的创新能 力,特别是创新思维能力的强弱,将决定他 未来的发展前途。
.
活动二:案例分析重作用
(一)任务与探究
1.活动过程
分析案例——
1台iPhone,苹果 公司独占58.5%利 润 中国大陆仅得 1.8%。
1%
1%
4%
2%
2%
4%
2%
5%
21%
.
百分比 58%
苹果公司 原材料 韩国 欧洲
美国公司(不包 括苹果) 中国工人 非中国工人 中国台湾 日本 其它
2.课堂讨论
-----约翰D.洛克菲勒 一个人想做点事业,非得走自己的路。要开创新 路子,最关键的是你会不会自己提出问题,能正确地 提出问题就是迈开了创新的第一步。
-----李政道
.
活动步骤及过程
.
学生思考
谈谈你对“创新”的理解。 我们中职生能创新吗?
.
本课主题
创新——我能行!
.
活动一:故事品读树信心
(一)任务与探究 1.活动过程
联想思维
例:粉笔——原子弹 粉笔——教师——科学知识——科学家——原子弹
苹果——圆规
.
活动三:活动体验懂方法
活动2:下面图是一张九子图,它被用作“美国创新
创造协会”的会标。
游戏规则如下: (1)不能移动任何点; (2)用四条直线把所有九个点连接起来; (3)连线必须一笔完成; (4)连线画完前,笔不能离开纸面;
.
活动说明
【主题】 创新——我能行
【目的】 1.让学生了解创新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的创新,学习中的创 新,工作中的创新;使学生树立创新的信心和决心,明白“创 新——我能行”。 2.让学生懂得创新的重要性。创新是一个国家的动力之源,也是企 业的动力之源,是中职生成才之路。 3.使学生理解青年学生具备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具备创新能力必须 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从而实现教学的认知目标、能力目标和情 感态度目标。
.
活动三:活动体验懂方法
自由思维
.
活动三:体验活动懂方法
活动3:发散思维创新游戏。
创新
.
活动三:体验活动懂方法
活动4:根据下面的四个图形等式,推导出第五个等式的答案 。
=
=Hale Waihona Puke =聚合思维=
=
.
活动三:体验活动懂方法
2.课堂讨论
通过这些活动,你认为我们在生活中如 何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
活动二:案例分析重作用
重在“作用”,创新是中职生的成才之路。同时企业发展、社会 发展更需要创新。创新将决定一个国家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活动三:活动体验懂方法 重在“方法”,通过创新实践活动,学生掌握常见的创新思维,从而培养
自身的科学思维方法,提高创新能力。
.
名人指点
如果你要成功,你应该朝新的道路前进,不要跟 随被踩烂了的成功之路。
以下四个活动,采取小组 竞赛的方式,每完成一个任务 满分是10分,其他的根据答题 情况酌情给分,看哪组在规定 的时间内又快又准确地完成任 务。
项目 活动1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第五组
.
活动2
活动3
活动4
活动三:活动体验懂方法
活动1:在两个没有关联的信息间寻找各种联系,将它们联 结起来。中间增加的关键词不得超过三个,时间2分钟。
三合一制图专用圆规的发明
小发明充满大 智慧——中职 生发明多功能
圆规
. 传统圆规与三合一圆规的对比
活动一:故事品读树信心
收看视频《浙江省 中职学生小发明广 受小微企业青睐》
.
2.课堂讨论 (1)你认为作为一名中职生在开展创新实践方面有 何优势? (2)你认为创新对中职生有什么重要意义?
.
(二)知识与重点
(三)体验与提升
中职生在学好专业技术的同时,更需要 努力培养自己的创新素质与能力,掌握发明 创造的各种方法与技巧,形成自己远大的事 业愿景,只有这样,才能在今后的职场生活 中游刃有余,成就一番事业,为企业的发展 、国家的兴旺作出更大的贡献。
.
活动三:活动体验懂方法
(一)任务与探究 1.活动过程
.
活动说明
【课时安排】 2学时 【课前准备】
1.收集相关视频、音频、文字资料。 2.制作多媒体课件。 3.电脑、投影设备。 4.记号笔、铅画纸、普通圆规。
.
活动说明
【活动设计及要点】
活动一:故事品读树信心
重在“信心”,让学生明白创新并不是部分人的特权,事实上每 个人都需要创新,每个人都能创新,中职生不但能创新,而且有许多 优势。
中等职业教育德育课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
第九课 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
创新——我能行
教师心语
创新绝不是部分人的“特权”,每个人都需 要创新,每个人都能创新。创新能力不是与生俱 来的,而是通过学习、训练产生和提高的。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人生发 展的核心能力。一个人的创新能力的大小,决定 着其人生发展的水平与事业的高度。性格决定命 运,创新改变命运。创新,同学们的成才之路!
.
(三)体验与提升
创新并不神秘,它也不是某些人的特殊 的权利,人人都能创新,人人都有创造力, 任何一个热爱生活的同学都能学会如何去创 新。创新念头就是一种力量,它能激发你的 热情,促使你淋漓尽致地发挥你的潜力。作 为中职生要有信心,相信自己能创新,创新 是中职生的成才之路。
.
(三)体验与提升
培养自信心,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冒 险精神,是形成创造力的必要条件。要相 信“创造力是人人都有的”,要敢于去做 别人没想过、没做过或做过却没成功的事 。要以科学的精神面对失败,认真找出失 败的原因并探索新的道路,使失败变为成 功的阶梯和创造的源泉。
创新,我们往往都认为是专家的杰作或者是 天才的灵光闪现。实际上创新并不像人们想象得 那样神秘。纵观人类生生不息的创新实践,环顾 我们四周比比皆是的创新实例,热爱生活、关注生 活是科学创新的前提和基础,重视实干、重视实 践是科学创新的基本要求。积极参加创新实践活 动,尝试用创造性的方法解决实践中的问题。 (见教材P114—115)
(1)这个案例给了我们什么启发? (2)如何去改变这种现状?
同学展示创新方案
.
活动二:案例分析重作用
(二)知识与重点 个人成才需要创新,企业发展需要创新, 国家兴旺需要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见教材P116)
.
(三)体验与提升
21世纪的竞争,实质上是知识创新和技 术创新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具有创新能力的 高素质人才的竞争。面对这样的形势,我们 任何一个人、从事任何一种职业,都不能缺 少创新能力。可以这样说,一个人的创新能 力,特别是创新思维能力的强弱,将决定他 未来的发展前途。
.
活动二:案例分析重作用
(一)任务与探究
1.活动过程
分析案例——
1台iPhone,苹果 公司独占58.5%利 润 中国大陆仅得 1.8%。
1%
1%
4%
2%
2%
4%
2%
5%
21%
.
百分比 58%
苹果公司 原材料 韩国 欧洲
美国公司(不包 括苹果) 中国工人 非中国工人 中国台湾 日本 其它
2.课堂讨论
-----约翰D.洛克菲勒 一个人想做点事业,非得走自己的路。要开创新 路子,最关键的是你会不会自己提出问题,能正确地 提出问题就是迈开了创新的第一步。
-----李政道
.
活动步骤及过程
.
学生思考
谈谈你对“创新”的理解。 我们中职生能创新吗?
.
本课主题
创新——我能行!
.
活动一:故事品读树信心
(一)任务与探究 1.活动过程
联想思维
例:粉笔——原子弹 粉笔——教师——科学知识——科学家——原子弹
苹果——圆规
.
活动三:活动体验懂方法
活动2:下面图是一张九子图,它被用作“美国创新
创造协会”的会标。
游戏规则如下: (1)不能移动任何点; (2)用四条直线把所有九个点连接起来; (3)连线必须一笔完成; (4)连线画完前,笔不能离开纸面;
.
活动说明
【主题】 创新——我能行
【目的】 1.让学生了解创新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的创新,学习中的创 新,工作中的创新;使学生树立创新的信心和决心,明白“创 新——我能行”。 2.让学生懂得创新的重要性。创新是一个国家的动力之源,也是企 业的动力之源,是中职生成才之路。 3.使学生理解青年学生具备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具备创新能力必须 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从而实现教学的认知目标、能力目标和情 感态度目标。
.
活动三:活动体验懂方法
自由思维
.
活动三:体验活动懂方法
活动3:发散思维创新游戏。
创新
.
活动三:体验活动懂方法
活动4:根据下面的四个图形等式,推导出第五个等式的答案 。
=
=Hale Waihona Puke =聚合思维=
=
.
活动三:体验活动懂方法
2.课堂讨论
通过这些活动,你认为我们在生活中如 何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
活动二:案例分析重作用
重在“作用”,创新是中职生的成才之路。同时企业发展、社会 发展更需要创新。创新将决定一个国家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活动三:活动体验懂方法 重在“方法”,通过创新实践活动,学生掌握常见的创新思维,从而培养
自身的科学思维方法,提高创新能力。
.
名人指点
如果你要成功,你应该朝新的道路前进,不要跟 随被踩烂了的成功之路。
以下四个活动,采取小组 竞赛的方式,每完成一个任务 满分是10分,其他的根据答题 情况酌情给分,看哪组在规定 的时间内又快又准确地完成任 务。
项目 活动1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第五组
.
活动2
活动3
活动4
活动三:活动体验懂方法
活动1:在两个没有关联的信息间寻找各种联系,将它们联 结起来。中间增加的关键词不得超过三个,时间2分钟。
三合一制图专用圆规的发明
小发明充满大 智慧——中职 生发明多功能
圆规
. 传统圆规与三合一圆规的对比
活动一:故事品读树信心
收看视频《浙江省 中职学生小发明广 受小微企业青睐》
.
2.课堂讨论 (1)你认为作为一名中职生在开展创新实践方面有 何优势? (2)你认为创新对中职生有什么重要意义?
.
(二)知识与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