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形势展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产业布局优化和区域协调发展水平将继续提升 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合作积极推进。2019年1-10月,我国 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计进出口7.47万亿元,增长9.4%。在“一带 一路”沿线国家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1121.7亿美元,占同期总额的 63.5%;完成营业额635.3亿美元,占同期总额的55%。截至10月底,对外 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在5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达587个,比上年同期增加 14个,占新签合同总额的84.6%。对外承包工程项目中,基础设施建设类 项目合同额1304亿美元,占新签合同总额的73.8%2。京津冀经济结构不 断优化。北京科创中心建设大力推进,2019年1-6月,专利授权量达125
【关键词】 产业结构调整 发展形势 展望
2019年,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显 著成效。在新一轮产业革命和技术变革背景下,展望2020年,我国产业 结构调整仍需要发挥产业政策的引领作用,坚持创新驱动,积极培育经 济新增长点,综合发挥技术和金融等生要素支撑作用,推进工业经济升 级转型,不断提高产业在国际产业分工和价值链中的地位。
2 数据来源:一带一路官网。
192
பைடு நூலகம் 万件,中关村示范区规上企业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7.9%。天津市先进制造 业快速发展,截至2019年6月底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高于 工业增加值1.7个百分点。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2019年上半年 压减钢铁、煤炭产能602万吨和474万吨;2019年上半年雄安新区来自北 京的注册企业314户,注册投资额257亿元3。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示范 区引领长江经济带发展。2019年10月国务院批复《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 化发展示范区总体方案》提出:依托示范区独特优势,集聚创新要素资 源,率先实现动力变革,发展和打造绿色创新发展新高地,更好地引领 长江经济带发展。展望2020年,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将继续 推进;我国东中西产业结构布局将进一步优化;粤港澳大湾区将成为带 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又一重要阵地。
二、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一)全球经济发展趋势放缓间接影响到我国产业发展 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具有明显不确定性,导致全球经济发展趋势放 缓,加大了我国产业发展隐性成本。21世纪以来,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科 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全球经济格局显现出多极化的特征,我国 产业链已经深度融合到全球经济中。近年来,以美国为代表的贸易保护 主义愈发严重,不少国家或地区民粹主义盛行,英国脱欧、法国黄背心
1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191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 发展形势展望系列
7.0%,比规模以上工业快9.3、3.8和2.3个百分点。光纤、太阳能电池、 微型计算机设备产量分别增长59.4%、28.4%和9.4%。前三季度,工业产 能利用率累计增长达到76.2%,比上年同期下降0.4%。到9月份,工业企业 利润总额累计为45933.5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7.6%。制造业营业收入利 润率处于上升趋势,9月末达到5.53%。在国家创新政策引领下,企业自 主创新活力加强,展望2020年,工业增加值将保持平稳增长态势,高技 术和先进制造业将取得较快进展。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 发展形势展望系列
2020年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形势展望
【内容提要】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产业结构正 面临着进一步调整。展望2020年,工业经济将保持平稳增长的态势,但需要关注影响产业 结构调整的几个问题:新一轮技术变革对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带来的影响、制造业创新发展 的不足、我国产业面临的比较优势减弱。赛迪智库认为: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亟 需发挥产业政策对创新的引领作用,积极培育经济新增长点,综合发挥技术金融等要素协 同发展力量,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进而不断提升产业在国际分工和价值链的地位。
194
运动、德国难民事件、中东地区战争、南美与非洲部分国家发生政变和 动乱,这些因素都影响到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全球治理体系面临新的 挑战,进一步间接影响到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和国际合作,增 加了产业发展的各类隐性成本。
(二)亟需加快适应新一代信息和数字技术带来的行业融合与变革 在工业领域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和新兴产业不断涌现,新一代 信息化数字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行业融合与变革。全球金融危机发生以 后,世界各国政府把对制造业的关切提到了前所未有的位置。在各国信 息化与产业融合发展多年以后,带来的后期成果逐渐显现,这体现在: 在诸多产业领域新技术互相交叉融合,不断催生新产品、新业态、新模 式、新兴产业将不断涌现,而且随着新技术广泛渗透,将深刻改变传统 产业形态、分工和组织方式,以大型跨国公司为代表的价值链竞争和分 工格局将重新调整。我国需要根据产业现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不断 推进产业升级转型,亟需投入和加快适应新一代技术变革,抢占产业发 展的制高点。 (三)创新发展仍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第一要素 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第一重要工作就是“推动制造业高 质量发展”。展望未来,要想保持产业长久健康发展,还是要靠坚持创
(三)产业政策将继续引导产业转型升级 产业转移是引导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 重要途径。工信部2018年底发布《产业发展与转移指导目录(2018年 本)》。截至2019年10月,工信部在贵州、江西和新疆举行三次产业合 作对接活动,推动和促进地方产业合作,取得良好成果。2019年10月国
190
一、对2020年形势的基本判断
(一)在创新引导下高技术和先进制造业将取得较快进展 2019年1-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6%,增速与1-9 月份持平。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累计增长4.7%,增速 比上月回落1.1个百分点1,制造业增长4.6%。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 8.3%,比规模以上工业快3.6个百分点;其中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 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分别增长14.0%、8.5%和
3 数据来源:新华网。
193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 发展形势展望系列
家发改委发布了《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强调把制造 业高质量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大力培育 发展新兴产业,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化解产能过剩工 作有序进行。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等单位发布《关于做好2019年重点领 域化解过剩产能工作的通知》,要求调整优化钢铁存量,严查不符合强 制性标准和产业政策的钢铁落后产能,倒逼落后产能加快退出。统筹考 虑区域煤炭供应、企业转产转型、矿井安全生产条件等因素,进一步优 化存量资源配置,推动在建煤矿加快建设、建成煤矿加快投产,扩大优 质增量供给。展望2020年,相关省和地区将继续落实钢铁、煤炭行业处 置“僵尸企业”政策的要求,加快分类处置“僵尸企业”,积极化解过 剩产能和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