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点符号专项复习 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概数之间不用顿号。
①男、女、老、少都很喜欢收看湖南卫视。
男女老少都很喜欢收看湖南卫视。
6.集合词语中间不插进顿号。如:“公安干警”,“中小学生”, “男女老少”“县市领导”,“城乡交流”。 ①《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是我国长 篇小说的四大名著。 ②课文《拿来主义》中的“大宅子” “鱼翅”“鸦片” “烟枪和烟灯”“姨太太”等分别比喻什么? ③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秋浦歌》)、“朝如青丝暮成雪” (《将进酒》)都是脍炙人口的诗句。
②这个问题该有谁来解决呢?,改怎么解决呢?
2.连续问,每句末尾都用问。
③“都到齐了吗?同学们。”老师说,“到齐了我们就可以 出发了。”(周村期末) 3.倒装问,只在句末用问号。
④他说,鲁迅先生为什么写《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篇 文章?是值得谈谈的问题。(桓台2019一模) 4.无疑问,陈述尾句不用问。(有的句子虽然又疑问词, 但是只是充当整个句子的一部分,句末不用问号。)
三、实战演练
• (2011)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 项是( )(2分)
• A.博山的溶洞、淋漓湖,淄川的蒲松龄故居, 周村的古大街,都是淄博的旅游名片。
• B.“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 抚摸着你。
• C.生命是什么?是奔腾不息的一江春水,还是 顽强生长的一棵小树?
淄博市 2017 年初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说明
•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 1.能独立识字,准确识记3500个常用汉字的字音和字 • 形。有良好的书写习惯,能正确、规范、工整地书写汉字。 • 2.积累并能正确使用一定数量的词语和熟语(含成语、俗 • 语、谚语、歇后语等)。 • 3.能了解关于字、词、句的基本语法知识。能辨析并修改常见的语
顿号和逗号
顿号是句中最小的停顿,一般用来隔开并列的词或者并列的 短语。
逗号是句内点号,表示句子或语段内部的一般性停顿。
如:
①这里有自由、民主、平等、开放的风气和氛围。
②造型科学、技艺精湛、气韵生动,是盛唐石雕的特色。
③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④这个故事讲得真实、,动人。 ⑤那种叫“水晶”的,长得长长的,绿绿的,晶莹剔 透,真像是用水晶和玉石雕刻出来的。 1.并列词语作谓语或补语,一般用逗号,不用顿号。 如果共带一个宾语,并列词间用顿号。 ⑥今年我公司研制、推出了两款新车。
复 ⑸引号或书名号并用,中间不插顿。
习 总
⑹连词前不带顿。(易错)
结 ⑺并列词语带语气词,不打顿打逗。(易错)
分号
分号是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
①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1.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用分号。(并列分句内部有 逗号)
②人还没看见,已经先听见歌声了;或者人已经转过山 头望不见了,歌声还余音袅袅。 ③尽管人民革命的力量在开始时总是弱小的,所以总是 受压的;但是由于革命的力量代表历史发展的方向,因 此本质上又是不可战胜的。
病。能辨别不同句式并鉴赏其表达效果。理解和辨识常用的修辞方法 (比喻、拟人、夸张、借代、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能 准确分析常用修辞方法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表达作用。 • 4.了解常用标点符号的作用,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 5.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的生平经历和文学成就,阅读其代表作 品,并能做出自己的评价。识记教材涉及的重要文学文化常识。 • 6.掌握常见文言实词、虚词以及文言句式的意义和用法。 • 7.在口语交际或书面表达中,语言能做到简明、连贯、得体。
结
节日纪念数字日, 要用引号别忘记。(易错)
如: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 形,
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
问号
句号是句末点号,主要表示句子的疑问语气。
①当遇到挫折和困难时,我们是选择迎难而上,?还是选择临
阵脱逃、知难而退呢?(淄川期末)
1.选择问,只在句末用问号,句中用逗号。
引
(2)引用之语能独立,句末标点引号里。(常考)
号
(3)冒号引号句内标点是一套。(常考) (4)引用语不确切(转述)有“说”也不用引号。
复
(5)引中有引,外双里单。
习
(6)问号叹号有特权,一直放在引号内。
总
(7)特殊强调和称谓(如:“三峡工程”程“三 个代 表”“一国两制” 等),讽刺反语、简称、绰号象声词,
考点回顾
常考考点归纳 近十年内 问号的使用 淄博市中 考标点符 引号与点号的关系 号考察5次 用句中点号显示文章的层次 (共20个选 关系
项) 书名号的使用
省略号的使用
次数 4 6 6
3 1
考察形式 选择题
一、标点符号分类及形式
• 1、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书面语的组成 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
2.引文不完整或者引文作为句子的一部分时,句末点号放在 引号之外或不使用点号,且前面不用冒号。(?!除外)
③他把“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两句 反复吟咏了好几遍。 ④悠悠说:“那家破饭店我再也不去了。” ⑤悠悠说他再也不去那家破饭店了。 3.转述大意时不用引号,冒号改成逗号或去掉。
(1)引用之语不独立,句末标点引号外。( 常考)
。
冒
(1)提示下文用冒号,总结上文要带冒。
号 复 (2)一句不两冒。(常考)
习 (3)不与“即”“就是”套用。
总 (4)一般管到句号处。(易错)
结
①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 ②“不,这条狗不是将军家的……”巡警深思地说,“将军家里没有这样 的狗。他家里的狗大半是大猎狗。” ③“这狗像是席加洛夫将军家的。”人群里有人说。
① 这个经济协作区,具有大量的科技信息, 较强 的工业基础 ,巨大的生活资料、 生产资料市场, 较丰富的动植物矿产、海洋、 旅游等资源。 2.有的句子并列词语中还有并列词语,大的并 列词语之间用逗号,小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顿号。
②博山的溶洞、淋漓湖,淄川的蒲松龄故居,周 村的古大街,都是淄博的旅游名片。(2011)
7.表并列性的引号、书名号之间不用顿号,一定要用标点符 号的话,只能使用逗号。 若有其他成分插在并列的引号之间或并列的书名号之间(如引 语或书名号之后还有括注),宜用顿号。
顿 ⑴大并套小并,大并逗,小并顿。(易错)
号 ⑵并列谓和并列补,不打顿打逗。
和 逗
wk.baidu.com
⑶集合词语连得紧,不要插进顿。(易错)
号 ⑷概数约数不确切,也别带上顿。(常考)
②“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 鱼而取熊掌者也。”(《孟子.告子上》)
破折号(冒号与破折号的区别)
①这次职工代表大会有三项议程:审议奖惩条例,通过三年 规划,选举职工代表大会理事。 ②我国的四大发明——火药、印刷术、指南针、造纸术对世 界历史的发展有重大贡献。 1.凡是破折号表示注释的,可以把注释删去,句子的内容 与形式仍完整;而冒号却不行。 分说部分是总说部分的的分项叙述,应用冒号; 分说部分是对总说的部分注释,则用破折号 2.冒号一般管到句终,而破折号可以只管到句中的一部分。
标点符号专项复习
——标点符号那些事
标点趣事
有一个富翁生性吝啬,聘请教书先生时,讲明膳食供给很 微薄。当时,这位教书先生一口应允了。先生恐怕口说无凭, 写了一张没有加标点符号的合约:“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 菜一碟足矣。”富翁根据自己主观愿望。理解为:“无鸡鸭亦
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欣然签字。
3.书名号内还有书名号时,外双内单。
括号
括号可分为句内括号和句外括号。
1.句内括号用于注释句子里的某些词语,即本身就是句子的 一部分,应紧跟在被注释的词语之后。
2.句外括号则用于注释句子、句群或段落,即本身结构独立, 不属于前面的句子、句群或段落,应位于所注释语段的句点 号之后。
①可以说,除了诗(因为诗是最难翻译的),雨果的重要作 品(小说和剧本)大都有了中文译本。
这些新兴产业在中国的“硅谷”勃发着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3.一般情况下,句末的省略号连同标点符号一同省略。
书名号
1.书名、文章名、影视剧名、杂志名、报纸名、歌曲名、文 件、法律条文名等可用书名号。
①以《“传承节气文化,弘扬科学精神,坚定文化自信”》为主
题的二十四节气文化艺术展在中国博物馆开幕。(桓台期末 考试) 2.主题、活动、报刊栏目、电视栏目、课程、培训班、丛书 等的名称都不能使用书名号。 ②1933年到1935年间,鲁迅先生经常在《申报》副刊的“《自由 谈》”上写稿,攻击时弊。
• 2、常见的标点符号有16种,分点号和标号两大类.
名称
句中点号
点
顿号 逗号 冒号
号 形式 、 , :
分号 ;
句末点号
句号 问号
。
?
叹号 !
标 名称 引号 省略号破折号 书名号 括号 间隔号 着重号 连接号 专名号
号
形式
“” ‘ ’ ……
——
《》 〈〉
() []〔〕 【】
·
.—
~
—
二、常用标点符号用法归纳
③他十分惊讶地说:“啊,原来是你!”
①晚上开大会,张书记宣布:厂里要实行两项改革措施:一
是持证上岗,:二是脱产培训。
4.同一句中不能用两个冒号。 ②我们要有两种“力”:即毅力、努力。错 5.不与“即”“就是”“也就是”等词语套用。(也同样适 用于破折号) ③记者在一些家庭采访,不少家长反映:孩子作业多,做作业时 间长,有时做作业到深夜,这些情况在全国各地学校都存在。 6.冒号一般管到句终,不能管到句终的不能用冒号。 冒号提示范围无论大小(一句话、几句话甚至几段话), 都应与提示性话语保持一致(即在该范围的末尾要用句号点断)
问
⑴选择倒装问,句末问。(常考)
号
复
⑵连续问,每句问。(常考)
习
总
⑶无疑问,不用问。(易错)
结
省略号
①上超市买了牙刷、牙膏、毛巾……等生活必需品。
1.省略号后面不再用“等”“等等”。 ②李白、杜甫……都是唐代著名的大诗人。 2.并列的词语三个以上才能用省略号。 ③电子信息、机电一体化、新型建筑材料、生物医药……,
哪知吃第一顿饭时,教书先生就大喊大叫:“怎么尽是素菜, 没有荤菜?我们不是约定了‘ 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亦可; 青菜一碟,足矣。’ 的么?”弄得这个富翁哭笑不得。
明代“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祝枝山,妙用句读戏财主, 传为佳话。大年除夕,有一财主请他题联。他便叫书童在财 主门旁把纸贴好,挥毫写道:“明日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 运少有余财。”财主看后火冒三丈,拉着祝枝山到县衙评理: “他说我‘明日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分 明是在诅咒我。”祝枝山说:“我这副对联写的是 ‘ 明日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请大人明 察!”财主听了,心中憋气,也不好再申辩,白白挨了县官 的一顿奚落。
2.表示非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中第一层分句(主要是选择、 转折、因果等关系)之间的停顿。
, , ④打好这一仗的关键是:一要发动群众;二要找准目标;三要速战速决。
3.没有逗号不能直接用分号。顿号、逗号、分号、冒号,虽同 为句内点号,但停顿的时间有长短之分。应先用停顿短的逗号, 再用停顿长的分号。
冒号
冒号句内点号,表示语段中提示下文或总结上文的停顿。 1.总结上文 (一般有总括性词语) ①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我在百货 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2.提示下文 (一般有总括性词语) ②我们来到雨地,走上登山的正路,一边走过三座石坊:一 天门,孔子登临处和天阶。 3.用在“说、想、是、证明、宣布、指出、透露、例如、如下” 等词语后,表示提起下文。
①这次会议对玉米、小麦、油料◎、和棉花的收购任 务,作了重新安排,大家都很满意。
3.并列词语如有“和、及、与、或”等词时不用顿号。
①这里的山啊、,水啊,、树啊、,草啊,、都是我从小就很
熟悉的。 4.并列词语中带“啊”“哇”“呀”“啦”等语 气助词,并列成分之间不用顿号用都逗号。
①她看上去十七◎、八岁,一副瘦骨伶仃的样子。
某某说:“XXXX。”(句首) “XXXX,”某某说,“XXXX。”(句中) “XXXX。”某某说。(句末) 前面说,用冒号;中间说,用逗号;最后说,用句号。
问题:引号和点号的位置关系
引号
①《荀子•劝学》中写到:“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 为之而寒于水。”
1.如果引文独立成句,意思又完整,引号之前一般用冒号,句 末点号放在引号内。 ② 唐代大诗人杜甫曾写下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 名句。
①男、女、老、少都很喜欢收看湖南卫视。
男女老少都很喜欢收看湖南卫视。
6.集合词语中间不插进顿号。如:“公安干警”,“中小学生”, “男女老少”“县市领导”,“城乡交流”。 ①《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是我国长 篇小说的四大名著。 ②课文《拿来主义》中的“大宅子” “鱼翅”“鸦片” “烟枪和烟灯”“姨太太”等分别比喻什么? ③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秋浦歌》)、“朝如青丝暮成雪” (《将进酒》)都是脍炙人口的诗句。
②这个问题该有谁来解决呢?,改怎么解决呢?
2.连续问,每句末尾都用问。
③“都到齐了吗?同学们。”老师说,“到齐了我们就可以 出发了。”(周村期末) 3.倒装问,只在句末用问号。
④他说,鲁迅先生为什么写《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篇 文章?是值得谈谈的问题。(桓台2019一模) 4.无疑问,陈述尾句不用问。(有的句子虽然又疑问词, 但是只是充当整个句子的一部分,句末不用问号。)
三、实战演练
• (2011)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 项是( )(2分)
• A.博山的溶洞、淋漓湖,淄川的蒲松龄故居, 周村的古大街,都是淄博的旅游名片。
• B.“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 抚摸着你。
• C.生命是什么?是奔腾不息的一江春水,还是 顽强生长的一棵小树?
淄博市 2017 年初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说明
•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 1.能独立识字,准确识记3500个常用汉字的字音和字 • 形。有良好的书写习惯,能正确、规范、工整地书写汉字。 • 2.积累并能正确使用一定数量的词语和熟语(含成语、俗 • 语、谚语、歇后语等)。 • 3.能了解关于字、词、句的基本语法知识。能辨析并修改常见的语
顿号和逗号
顿号是句中最小的停顿,一般用来隔开并列的词或者并列的 短语。
逗号是句内点号,表示句子或语段内部的一般性停顿。
如:
①这里有自由、民主、平等、开放的风气和氛围。
②造型科学、技艺精湛、气韵生动,是盛唐石雕的特色。
③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④这个故事讲得真实、,动人。 ⑤那种叫“水晶”的,长得长长的,绿绿的,晶莹剔 透,真像是用水晶和玉石雕刻出来的。 1.并列词语作谓语或补语,一般用逗号,不用顿号。 如果共带一个宾语,并列词间用顿号。 ⑥今年我公司研制、推出了两款新车。
复 ⑸引号或书名号并用,中间不插顿。
习 总
⑹连词前不带顿。(易错)
结 ⑺并列词语带语气词,不打顿打逗。(易错)
分号
分号是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
①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1.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用分号。(并列分句内部有 逗号)
②人还没看见,已经先听见歌声了;或者人已经转过山 头望不见了,歌声还余音袅袅。 ③尽管人民革命的力量在开始时总是弱小的,所以总是 受压的;但是由于革命的力量代表历史发展的方向,因 此本质上又是不可战胜的。
病。能辨别不同句式并鉴赏其表达效果。理解和辨识常用的修辞方法 (比喻、拟人、夸张、借代、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能 准确分析常用修辞方法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表达作用。 • 4.了解常用标点符号的作用,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 5.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的生平经历和文学成就,阅读其代表作 品,并能做出自己的评价。识记教材涉及的重要文学文化常识。 • 6.掌握常见文言实词、虚词以及文言句式的意义和用法。 • 7.在口语交际或书面表达中,语言能做到简明、连贯、得体。
结
节日纪念数字日, 要用引号别忘记。(易错)
如: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 形,
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
问号
句号是句末点号,主要表示句子的疑问语气。
①当遇到挫折和困难时,我们是选择迎难而上,?还是选择临
阵脱逃、知难而退呢?(淄川期末)
1.选择问,只在句末用问号,句中用逗号。
引
(2)引用之语能独立,句末标点引号里。(常考)
号
(3)冒号引号句内标点是一套。(常考) (4)引用语不确切(转述)有“说”也不用引号。
复
(5)引中有引,外双里单。
习
(6)问号叹号有特权,一直放在引号内。
总
(7)特殊强调和称谓(如:“三峡工程”程“三 个代 表”“一国两制” 等),讽刺反语、简称、绰号象声词,
考点回顾
常考考点归纳 近十年内 问号的使用 淄博市中 考标点符 引号与点号的关系 号考察5次 用句中点号显示文章的层次 (共20个选 关系
项) 书名号的使用
省略号的使用
次数 4 6 6
3 1
考察形式 选择题
一、标点符号分类及形式
• 1、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书面语的组成 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
2.引文不完整或者引文作为句子的一部分时,句末点号放在 引号之外或不使用点号,且前面不用冒号。(?!除外)
③他把“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两句 反复吟咏了好几遍。 ④悠悠说:“那家破饭店我再也不去了。” ⑤悠悠说他再也不去那家破饭店了。 3.转述大意时不用引号,冒号改成逗号或去掉。
(1)引用之语不独立,句末标点引号外。( 常考)
。
冒
(1)提示下文用冒号,总结上文要带冒。
号 复 (2)一句不两冒。(常考)
习 (3)不与“即”“就是”套用。
总 (4)一般管到句号处。(易错)
结
①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 ②“不,这条狗不是将军家的……”巡警深思地说,“将军家里没有这样 的狗。他家里的狗大半是大猎狗。” ③“这狗像是席加洛夫将军家的。”人群里有人说。
① 这个经济协作区,具有大量的科技信息, 较强 的工业基础 ,巨大的生活资料、 生产资料市场, 较丰富的动植物矿产、海洋、 旅游等资源。 2.有的句子并列词语中还有并列词语,大的并 列词语之间用逗号,小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顿号。
②博山的溶洞、淋漓湖,淄川的蒲松龄故居,周 村的古大街,都是淄博的旅游名片。(2011)
7.表并列性的引号、书名号之间不用顿号,一定要用标点符 号的话,只能使用逗号。 若有其他成分插在并列的引号之间或并列的书名号之间(如引 语或书名号之后还有括注),宜用顿号。
顿 ⑴大并套小并,大并逗,小并顿。(易错)
号 ⑵并列谓和并列补,不打顿打逗。
和 逗
wk.baidu.com
⑶集合词语连得紧,不要插进顿。(易错)
号 ⑷概数约数不确切,也别带上顿。(常考)
②“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 鱼而取熊掌者也。”(《孟子.告子上》)
破折号(冒号与破折号的区别)
①这次职工代表大会有三项议程:审议奖惩条例,通过三年 规划,选举职工代表大会理事。 ②我国的四大发明——火药、印刷术、指南针、造纸术对世 界历史的发展有重大贡献。 1.凡是破折号表示注释的,可以把注释删去,句子的内容 与形式仍完整;而冒号却不行。 分说部分是总说部分的的分项叙述,应用冒号; 分说部分是对总说的部分注释,则用破折号 2.冒号一般管到句终,而破折号可以只管到句中的一部分。
标点符号专项复习
——标点符号那些事
标点趣事
有一个富翁生性吝啬,聘请教书先生时,讲明膳食供给很 微薄。当时,这位教书先生一口应允了。先生恐怕口说无凭, 写了一张没有加标点符号的合约:“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 菜一碟足矣。”富翁根据自己主观愿望。理解为:“无鸡鸭亦
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欣然签字。
3.书名号内还有书名号时,外双内单。
括号
括号可分为句内括号和句外括号。
1.句内括号用于注释句子里的某些词语,即本身就是句子的 一部分,应紧跟在被注释的词语之后。
2.句外括号则用于注释句子、句群或段落,即本身结构独立, 不属于前面的句子、句群或段落,应位于所注释语段的句点 号之后。
①可以说,除了诗(因为诗是最难翻译的),雨果的重要作 品(小说和剧本)大都有了中文译本。
这些新兴产业在中国的“硅谷”勃发着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3.一般情况下,句末的省略号连同标点符号一同省略。
书名号
1.书名、文章名、影视剧名、杂志名、报纸名、歌曲名、文 件、法律条文名等可用书名号。
①以《“传承节气文化,弘扬科学精神,坚定文化自信”》为主
题的二十四节气文化艺术展在中国博物馆开幕。(桓台期末 考试) 2.主题、活动、报刊栏目、电视栏目、课程、培训班、丛书 等的名称都不能使用书名号。 ②1933年到1935年间,鲁迅先生经常在《申报》副刊的“《自由 谈》”上写稿,攻击时弊。
• 2、常见的标点符号有16种,分点号和标号两大类.
名称
句中点号
点
顿号 逗号 冒号
号 形式 、 , :
分号 ;
句末点号
句号 问号
。
?
叹号 !
标 名称 引号 省略号破折号 书名号 括号 间隔号 着重号 连接号 专名号
号
形式
“” ‘ ’ ……
——
《》 〈〉
() []〔〕 【】
·
.—
~
—
二、常用标点符号用法归纳
③他十分惊讶地说:“啊,原来是你!”
①晚上开大会,张书记宣布:厂里要实行两项改革措施:一
是持证上岗,:二是脱产培训。
4.同一句中不能用两个冒号。 ②我们要有两种“力”:即毅力、努力。错 5.不与“即”“就是”“也就是”等词语套用。(也同样适 用于破折号) ③记者在一些家庭采访,不少家长反映:孩子作业多,做作业时 间长,有时做作业到深夜,这些情况在全国各地学校都存在。 6.冒号一般管到句终,不能管到句终的不能用冒号。 冒号提示范围无论大小(一句话、几句话甚至几段话), 都应与提示性话语保持一致(即在该范围的末尾要用句号点断)
问
⑴选择倒装问,句末问。(常考)
号
复
⑵连续问,每句问。(常考)
习
总
⑶无疑问,不用问。(易错)
结
省略号
①上超市买了牙刷、牙膏、毛巾……等生活必需品。
1.省略号后面不再用“等”“等等”。 ②李白、杜甫……都是唐代著名的大诗人。 2.并列的词语三个以上才能用省略号。 ③电子信息、机电一体化、新型建筑材料、生物医药……,
哪知吃第一顿饭时,教书先生就大喊大叫:“怎么尽是素菜, 没有荤菜?我们不是约定了‘ 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亦可; 青菜一碟,足矣。’ 的么?”弄得这个富翁哭笑不得。
明代“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祝枝山,妙用句读戏财主, 传为佳话。大年除夕,有一财主请他题联。他便叫书童在财 主门旁把纸贴好,挥毫写道:“明日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 运少有余财。”财主看后火冒三丈,拉着祝枝山到县衙评理: “他说我‘明日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分 明是在诅咒我。”祝枝山说:“我这副对联写的是 ‘ 明日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请大人明 察!”财主听了,心中憋气,也不好再申辩,白白挨了县官 的一顿奚落。
2.表示非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中第一层分句(主要是选择、 转折、因果等关系)之间的停顿。
, , ④打好这一仗的关键是:一要发动群众;二要找准目标;三要速战速决。
3.没有逗号不能直接用分号。顿号、逗号、分号、冒号,虽同 为句内点号,但停顿的时间有长短之分。应先用停顿短的逗号, 再用停顿长的分号。
冒号
冒号句内点号,表示语段中提示下文或总结上文的停顿。 1.总结上文 (一般有总括性词语) ①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我在百货 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2.提示下文 (一般有总括性词语) ②我们来到雨地,走上登山的正路,一边走过三座石坊:一 天门,孔子登临处和天阶。 3.用在“说、想、是、证明、宣布、指出、透露、例如、如下” 等词语后,表示提起下文。
①这次会议对玉米、小麦、油料◎、和棉花的收购任 务,作了重新安排,大家都很满意。
3.并列词语如有“和、及、与、或”等词时不用顿号。
①这里的山啊、,水啊,、树啊、,草啊,、都是我从小就很
熟悉的。 4.并列词语中带“啊”“哇”“呀”“啦”等语 气助词,并列成分之间不用顿号用都逗号。
①她看上去十七◎、八岁,一副瘦骨伶仃的样子。
某某说:“XXXX。”(句首) “XXXX,”某某说,“XXXX。”(句中) “XXXX。”某某说。(句末) 前面说,用冒号;中间说,用逗号;最后说,用句号。
问题:引号和点号的位置关系
引号
①《荀子•劝学》中写到:“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 为之而寒于水。”
1.如果引文独立成句,意思又完整,引号之前一般用冒号,句 末点号放在引号内。 ② 唐代大诗人杜甫曾写下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 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