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宗教的主体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毗楞竭梨王舍身求道的决心已定,他对大家说:“你们不 必多言。生命短暂,只有道才是永恒的。我在从前无数世 中,为了布施,不知杀身过多少次了。若把白骨累积起来 ,高过喜马拉雅山;若把流血汇集起来,多过日夜流淌的 恒河;哭泣的泪水多过大海,遭受的磨难多过地狱。但这 一切都不是为了佛法。这次身钉干钉是舍身求道,丢掉一 副臭皮囊,得到永恒不灭的道,这是我的夙愿。我成佛以 后,一定要用智慧的利剑斩断你们的烦恼,救度你们脱离 苦海。” • 毗楞竭梨王从容地对劳度叉说:“请大师慈悲,先给我 讲经说法,寡人命浅福薄,先钉千钉,就无缘聆听大师的 妙法了。” • 劳度叉答应了,讲了几句偈语:“一切皆无常,生者皆有 苦,诸法空无主,实非我所有。”说完,他就给毗楞竭梨 王身上钉了一千枚铁钉。在场的人们目睹此惨状,无不痛 心疾首,以身投地,嚎陶大哭,似山呼海啸,天崩地裂。
尸毗王本生—割肉贸鸽
• 壁画描绘了佛的前身尸毗王鹰口救鸽的故事。为了从鹰口 中救出鸽子,又为了不让老鹰饿死,曾发誓普渡一切众生 的尸毗王,甘愿割下自己身上的鲜肉喂饱老鹰,然而苛刻 的老鹰却要求割下的鲜肉不得轻于鸽子,尸毗王割尽了全 身的肉,却仍然不够,虚弱的他使尽最后一点力气,自己 站到秤盘上去,结果大地震动,飞天撒下五彩缤纷的鲜花 ,老鹰和鸽子都不见了,尸毗王也恢复如初。 • 壁画正中高大的尸毗王正目视着自己满是鲜血的小腿,周 围较小的画幅描写了鹰追鸽、鸽向尸毗王求救、眷属痛苦 等情节。壁画构图把不同时空内发生的事情有机地结合在 一个画面上,画面构图简朴,主题突出显示出作者高超的 画艺,不愧是莫高窟最完美的组合式本生故事画之一。
是中国古代宗教的主体
培根 ——思想家科学家
• “知识就是力量” • “粗知哲学每使人倾向无神 论,然而精研哲学则使人皈 依宗教。”
儒、道 、释
• 以儒治世 • 以道治身 • 以佛治心
二、正确认识宗教
开启人生智慧
如何学习宗教
• 防止三种过失 “器覆” “器漏” “器不净”
第一节 佛教传入与中外文化的融合
1.1、认识佛教 佛教是释迦牟尼佛开创的,是释 迦牟尼佛通过他的教育而后流传 下来的。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意。
1.2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
对佛教的看法
• 恩格斯说:“佛教徒处在理性思维的高级 阶段,人类到了释迦牟尼佛时代,辩证思 维才成熟,辩证法最初来源于佛教。” • 梁启超说“佛教之信仰乃智信而非迷信, 乃兼善而非独善,乃入世而非厌世。” • 爱因斯坦“如果有一个能够应付现代科学 需求,又能与现代科学相依共存的宗教, 那必定是佛教。”
三、佛教的中国化 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1.汉代佛教 2.魏晋时期,佛学与玄学 合流,形成“六家七宗”。
六家七宗:
所谓“六家”,指魏晋时期传扬 般若学的六个佛学派别,它们是本 无、心无、即色、识含、幻化、缘 会。“本无”一家后又分出“本无 异”一宗,合称“七宗”。从思想 内容说,“六家七宗”都在谈论、 宣扬佛教“空”的道理,但具体说 法却各有不同。
中国古代宗教
中国的宗教信仰则起源于自然神崇拜、动物神 崇 拜、鬼魂崇拜和祖先崇拜等原始的宗教形式。 (一)自然神崇拜 1.太阳崇拜 2.月神崇拜 3.山神崇拜 4.河神崇拜 (二)动植物崇拜和图腾崇拜 1.动植物崇拜 2.图腾崇拜 (三)鬼魂崇拜和祖先崇拜 1.鬼魂崇拜 2.祖先崇拜
古代中国各类宗教数目繁多, 其中流传时间最长、地域最广、 影响最大的古代宗教,就是佛教 与道教。 可以说-----佛教与道教
“未生怨”
王舍城的国王频婆裟罗年迈无子,整日苦恼 。占相的说,山中有一位修行的人,他死以 后就会来国王家里投胎。国王盼子心切,就 派人去断绝了修行人的粮食,修行人被活活 饿死了。不料修行人却转世变成了白兔,国 王紧接着派人捉来白兔,用铁钉将白兔活活 钉死。王后终于怀了孕,生下了王子,取名 叫阿阇[dū]世。王子成年后,继承了王位。一 天,阿阇世从外面游玩回来,不知为什么突 然心生恶念,很恨他的父亲。于是立即把老 国王关进了七重监狱,不许别人送饭,打算 把他饿死。王后为了救老国王,只好把饭食 抹在自己的肉体上,借着探视的机会偷偷喂 给丈夫吃,才保住了他的生命。阿阇世知道 后,一怒之下,把母后也囚禁了起来。 最后 ,阿阇世还是把自己的父亲用铁钉钉死了。
• 哭声惊动了诸天神,他们不知人间发生了什么事,一齐下凡,见 毗楞竭梨王身钉千钉,舍身求法,无不感动,泪水似倾盆大雨, 降落人间,飞天女神撒下五彩缤纷的鲜花,供养毗楞竭梨王。 • 帝释天站在毗榜竭梨王面前,问道:“陛下遭此大难,舍身求佛 法,是为了天宫享乐呢?还是想做梵王、魔王、转轮王呢?” • 毗楞竭梨王回答说:“不为做王。不为享乐,只为得道。” • 帝释天又问:“陛下身钉千钉,白骨见露,鲜血流干,痛苦不堪 ,难道一点不后悔吗?” • 毗楞竭梨王回答说:“绝不后悔。” “天神可鉴别,如果我心 生后悔,就让我永远得不到佛法;如果我心中一点也不后悔,请 让我的身体恢复如初吧!” • 话刚说完,毗楞竭梨王的身体恢复如初。顿时,仙乐飘渺,祥 云缭绕,诸天神和百姓欢声雷动,全城沉浸在吉祥幸福的气氛中 。 • 劳度叉独自一人悄悄地溜走了。
275窟(十六国) 壁画毗楞竭梨王本生
• 故事: • 古印度有一个叫毗楞竭梨的国王,统治着八万四千个诸侯 小国,有二万妻妾嫔妃,一百太子,一万文臣武将,但他 却无意于这万里江山、赫赫声威,一心只想积德行善,以 修来世。他命令侍臣四处贴出告示,晓谕天下;谁能给国 王讲经说法,国王将赐给他所需要的一切。 • 有一个居住在深山坳里的婆罗门,名叫劳度叉,得到这个 消息便连夜赶下山来:“我精通佛法,听说陛下信奉佛教 ,我特来给他讲授经法。” :“我这妙法是栉风沐雨, 四方追学,晨昏寒暑,深山苦修,积几十年之功而成的, 陛下听我说法之后,将给予我什么酬报呢?”
佛之吾觉也,恍惚变化,分身 散体,或存或亡,能大能小,能方 能圆,能老能少,能隐能彰,蹈火 不烧,履刃不伤,在污不染,在祸 无殃,欲行则飞,坐则扬光,故号 为佛也。 ——《理惑论》
《十六观》
• 王后被禁闭在囚室内,对于事情的原因百 思不解,就向释迦牟尼求救。佛祖终于从 虚空中降临了,王后五体投地,向佛祖哭 诉着:“我究竟有什么罪过,生下了这样 凶恶的儿子?请佛祖为我说法,使我能永 远离开这个苦难的世界。”话音刚落,只 见佛的眉间放射出耀眼的光芒,光芒之中 现出了极乐世界。王后立即发誓愿说:“ 我愿往生到极乐世界去,愿佛能教我怎样 修行,才能达到目的。”于是,佛祖就向 王后讲说了“想观”极乐世界中的16种事 ,有日、水、冰、琉璃、宝幢、树、八功 德水、像、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杂( 无量寿佛)、总(五百亿宝楼)、普(想 象自身已到极乐世界)、上辈、中辈、下 辈。 这不仅仅是指点给王后的,也是想要 进入极乐世界的众生们必须做到的想观内 容。
(2)十二因缘说
• 又称十二缘生、十二缘起,主要用来解释造成人 生痛苦的原因。它把人生分为彼此互为条件和因 果联系的十二个环节,由十二个概念构成一个前 后相续的因果链条,故称十二因缘。 • 包括:无明(痴)、行、识、名色、六处、触、 受、爱、取、有、生、老死十二部分。 • “因果报应”、“生死轮回”、“三世说”(前 世、今世、来世)等理论,是专门用来解释现实 问题的。现实人生的痛苦、贫富不均、社会不公 、阶级差别等,都是人们前世的所作所为留下的 结果,是不能改变的;今生的善恶行为,必然导 致来生的福罪报应。
1.3什么是佛教
佛教----是佛陀教育 即释迦牟尼佛对于九法界众生 至善圆满的教育。 佛教的内容: “诸法实相” 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
佛、法、僧“三宝”
• “住持三宝” : 佛陀——释迦牟尼佛, 佛法——经书, 僧——那些僧团, -----这住持三宝是有相的 “自性三宝”: 觉——佛就代表觉 正——佛法代表正 净——僧团代表净
257窟(北魏)《九色鹿本生图》
故事:有一人坠水呼救,九色鹿将溺水人救上岸。溺水为人感谢救命之恩, 愿做奴仆为九色鹿寻找水草。九色鹿说,不求回报,只求千万不要透露我 的住处。溺水人应诺而去。这时王后夜梦一鹿,身有九色,双角如银;次 日即向国王说梦,请求下令捕捉,剥其皮做大衣,取其角作扶柄。国王张 榜悬赏:若有捕得者,愿赐一银碗金粟、一金碗银粟,并把国家分一半给 他。溺水人暗思,我长官发财之机已到,便至王宫报密,并领国王率兵入 山捕鹿。这里九色鹿正高卧山中,虽有好友乌鸦报警,惊醒时已被重兵包 围。鹿质问国王,是谁用透露我在这里?国王即指溺水人。九色鹿义愤填 膺,即向国王揭露溺水人如何忘恩负义。国王闻言,谴责溺水人不义,立 即释放九色鹿归山,并下令全国:若有捕捉九色鹿者诛五族。溺水人遭到 报应,周身遍出毒疮;王后也因阴谋未能得逞,感愤而死
• 毗楞竭梨王回答“大师尽管放心,寡人绝不食言,金银珠宝 任你拿,田园象马凭你挑。” • 劳度叉“我什么都不要,钱财为身外之物,我只要在你身上 钉一千枚铁钉!看看陛下是否有求取真经的虔诚心志。” • 毗楞竭梨想到先贤舍身求道的事迹,便慨然应允。请求劳度 宽限几天,待他和大臣和诸属国君主交代后事,与夫人、太 子道别后实施。劳度叉答应七天后实施。 • 第七天,闻讯的诸属国国君络绎到达京城,他们一起向毗楞 竭梨王进谏道:“陛下以慈善治天下,恩赐四海,我们蒙陛 下福荫,岁岁平安,年年丰稔,请陛下顾及亿万子民,万不 可听信劳度叉的妖言。” • 妻妾嫔妃、太子大臣、黎民百姓也哀求毗楞竭梨王:“愿陛 下怜悯我们,不要让劳度叉在身上钉千钉,为一个旁门左道 而遗弃大家。”
1.4佛教的基本教义
(1)四圣谛 ---苦、集、灭、道四谛
• 苦集是人生现实的状况 • 灭道是人生该有的价值取向
• 苦谛是对社会人生及客观世界所 作的哲理性价值判断。佛教认为, “人生皆苦” • 集谛讲造成痛苦的原因和根据。 • 灭谛讲佛教最高理想的无痛苦状 态。 • 道谛讲实现佛教理想境界应遵循 的手段和方法。
藏经洞 《引路菩萨图》 现藏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
1.5佛法的基本内容
1.5.1佛教的三法印说: 诸行无常
诸法无我
涅槃寂静
1.5.2佛教的修行方法 ——八正道
1.正见 2.正思维;3.正语; 4.正业;5.正命; 6.正精进; 7.正念;8.正定。
1.6那么佛教的宗旨
“涅槃寂静” 即 “破迷开悟,离苦得乐”
254窟北魏《萨埵太子本生》
285窟(西魏)《五百强盗图》
五百强盗成佛因缘
• 在古印度的摩伽陀国边境,有五百个强盗结为同伙,占山扎寨,拦路 抢劫,杀人放火,无恶不作。 • 国王决定杀一儆百,对他们施以酷刑。下令挖掉盗贼的双眼,剁掉双 手,割掉耳朵、鼻子,将他们放逐到虎狼出没、毒蛇横行的荒山野岭 ,想把他们活活饿死。 • 五百盗贼想皈依释迦牟尼佛,乞求一线生机:“南无释迦牟尼佛,救 救我们吧!” • 灵山祗园精舍坐禅入定的佛陀,开启天眼,以佛法神通,从香山药林 吹起一股带有旃檀等妙药的清凉之风,刮到盗贼流放的荒山野林中。 • 复明后五百强盗都欣喜若狂,他们一起向灵山拜佛。 • 释迦牟尼告诫他们说:“人生有无穷的苦难,若想脱离苦海,永葆快 乐,只有摆脱生死轮回。恶有恶报,善有善报,种一丝之德,获无量 福报。你们只有皈依佛门,修成正果,日后才能得到永生永世的福德 。” • 五百强盗听了佛祖的话,顿时心意开解,随佛陀剃度出家,身着法衣 ,潜心修炼,后来皆修得了罗汉果位。
第四章 中国古代宗教的主体
——佛教与道教
一、什么是宗教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 历史阶段,人类思维能力发 展到一定水平后产生的社会 现象。它既是一种社会意识 形态,也是一种社会历史文 化现象,属于上层建筑。
•宗教是一种意识形态 宗教使一些人相信在现实生活之外还存在超自然、 超人间的神秘境界和力量,主宰着自然和社会,因 而对其敬畏和崇拜。 • 宗教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一)宗教的产生是人类精神文化活动的结果。 (二)宗教的发展与各种文化现象有联系。 • 宗教是一种社会现象 宗教不仅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中,而且拥有庞大的 宗教信仰群体、宗教神职人员、宗教活动场所及 宗教活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