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孔子的“仁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哲学史》课程论文题目:论孔子的“仁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姓名:张**

学院:文法学院

学号:********** 指导老师:***日期:2011.8

论孔子的“仁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摘要】“仁学”是孔子思想的精髓,其文化内涵十分丰富:“爱人”是“仁学思想”的核心内容;“复礼”是“仁学思想”的践行标志;“孝悌”是“仁学思想”的心理基础;“人格”是“仁学思想”的精神动力,它们共同建构起孔子“仁学”思想体系。在中国文化史上孔子“仁学”思想体系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其精华部分对于当今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不可忽视的启迪作用。

【关键词】孔子仁学思想精髓和谐社会

引言

孔子作为中国乃至世界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其思想可谓包罗万象,博大精深,中国文化发展所表现出来的全部丰富性特征几乎都可以从他那里得到理解和说明。孔子思想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他提出了著名的仁学思想。在《论语》中,孔子在不同的场合,针对不同的对象和问题,对“仁”所作的规定和解释是不同的。这样一来,就给不同的价值主体在理解和施行“仁”的过程中造成了较大的自由空间。不可否认,孔子关于“仁”的思想在今天仍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适用性,正因为如此,对孔子的仁学思想进行深度挖掘和重新解读,对于促进我们今天社会的和谐发展也便具有了某些积极的支撑意义。

一、“爱人”是“仁学思想”的核心内容

“仁者爱人”,是人之为人的基本价值准则,这对现代人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人物关系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据《论语·颜渊》记载,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答道:“爱人”。这里,孔子明确将“仁”规定为“爱人”。所谓“爱人”,指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亲、相近、相趋、相合。孔子在建构自己的仁学思想体系时,主张以血缘宗法为基础,建立和保持一种有着严格等级秩序而又充分体现“仁爱”精神的社会关系。“爱人”不仅要关爱与自己亲近的人,而且要关爱社会上所有的人,正如孔子要求弟子们所做的那样:“沉爱众,而亲仁”。这是一种普泛化的爱,既要求普通民众之间相互关爱,更侧重于要求统治者对人民群众的关爱。因为居于上位的统治者能做到“泛爱众”,对于实现孔子建构和谐社会的政治理想更具有实践意义。无怪乎孔子大声疾呼:“子为政,焉用杀?”、“宽则得众,惠则足以使民”。“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等等。孔子要求统治者关爱民众,竭力反对他们对人民过分

的、残暴的、赤裸裸的剥削压迫,这又赋予了其“仁学”思想明显的伦理政治色彩。

更为重要的是,孔子的仁爱不仅要及于自己的亲人,而且要及于同类之他人乃至自然万物。孟子对孔子的仁学思想作了简约的概括:“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仁民”与“爱物”虽有不同,但是,仁的本质也没有变化,即都是出于一种生命关怀与爱。其所以能够如此,是由于人与万物是“一气相通”的,也就是说,人与万物是息息相关、生命相通的。在“生命相通”的意义上,人与万物是平等的。孔子关于“仁”的这一思想,可以说开启了人类最真诚的同情心,这一基本精神具有超越历史的恒久价值。

这种推人及物的情怀,对导引现代人走出“人类中心主义”和“自然中心主义”的怪圈,具有重大的启迪意义。人之所以为人,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人具有“仁”这样的道德理性,能够洞明事理,按照“仁”的法则去生活和发展。在处理人自身与自然万物的关系时,既不能只强调以人类利益为中心而忽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也不能只注重自然保护,而完全置人类利益于不顾。人类利益与自然环境二者必须兼顾,但又是有“重点”和“差等”的。只有这样,才不至于使人类在处理自身与自然的关系时,陷入尴尬的“二难”境地。反之,我们人类生活在大自然中,凭借着自然的“生生之理”而有了生命和灵性,仰赖天地资源而不断发展进步,如果不去珍惜万物生命,热爱和谐,回报天地万物之恩惠,这样我们岂不成了受父母养育而不报父母之恩的不孝之徒吗?我们还能配称是“德性的存在”吗?我们自诩为“万物之灵”又灵在哪里呢?因此,对孔子的仁学思想进行现代性的解读,确实可以从中领悟到深层次的生态伦理学思想。显然,孔子关于“仁”的这一思想,即便是在几千年后的今天,对于我们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万物的关系,以实现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仍具有普遍适用性和永恒价值。

二、孔子仁学思想中的人文关怀

孔子仁学思想中的待人之仁,建立在尊重别人的人格、权利、价值、尊严甚至亲情等人道主义基础之上,贯穿着人人互爱的仁爱精神,体现了孔子仁学浓厚的人文关怀精神。

“爱人”、“泛爱众而亲仁”是孔子待人之仁的基本内容。“爱人”首先是人

的自我觉醒和自我肯定,他不仅仅爱自己,还爱宾客、爱尊长、爱朋友、爱民众。爱人之仁既超越了狭隘的爱己之小爱,亦超越了“爱亲之谓仁”的血亲之爱,在情感层次上达到了“泛爱众”的境界。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后期,能发现人、肯定人的地位并爱人,这不能不说是孔子对人类历史的划时代的巨大贡献。孔子反对贵族阶级视奴隶为工具,要求贵族阶级把被统治阶级—奴隶当人看,承认奴隶是人而不是物,这在人格上便是人与人的平等,由一方是人变成两方都是人。在人格平等的基础上,孔子仁学主张从“亲亲”原则出发,以血缘宗法关系的“孝梯”为核心,从以父母兄弟为同心圆的小圆心向外辐射爱人之心,把血亲之爱发散到一般的人际关系之中,形成一个大圆心,并展开普遍之爱。由“孝梯”而“泛爱众”,这是孔子仁学人文关怀精神的集中体现。

孔子仁学关于待人之仁的实现方式和手段的主张也体现了人文关怀的精神。孔子仁学认为,要实现全社会人际关系的和谐,实现的手段是以个人主观努力为主,先求诸己,后推己及人,最终影响全社会。孔子主张,个人在实现自我的同时,应当尊重他人自我实现的意愿,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从人的社会性来说,在阶级社会中,有阶级矛盾和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一切纠纷由此开始,一切斗争也由此发生,孔子提出的推己及人的方式,正好可以缓解这些矛盾,使人与人的关系达到合理乃至和谐。推己及人充分表明了孔子仁学对以自觉、自强、自为为前提的人的主体性认识的加深。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作为孔子待人之仁实现的基本方式和手段,充分体现了孔子仁学是在尊重每个人人格的前提下,而把协调人际关系视为自我完善、自我实现的途径,具有鲜明的人文色彩。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反映了人性的内在要求,也就是说,为了求得人际关系的和谐,必须充分顾及他人的情感需求,不能以伤害别人的情感来满足自己的需求,不能以损害他人的利益来满足自己的利益,不能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都应当谨慎自己的言行举止,做事要尽心尽力,使日常的道德修养达到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也是孔子仁学道德伦理层次上的要求,作为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它要求自己有所“立时,也要使他人有所’.立气自己有所“达”时,也要使他人有所“达”。时至今日,孔子的这些主张仍有积极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