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课的发展现状与前景_陆赛茜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但值得注意的是,西蒙斯、唐斯的慕课与斯坦福大学推出的慕课属于 两种不同 的 类 型,可 分 别 表 示 为 cMOOCs 和 xMOOCs。xMOOCs ( content based MOOCs) ,是基于内容的课程学习,更多的是基于行为主义的学习理 论。cMOOCswk.baidu.com则强调互联的、合作的学习,课程的建构是基于一群志趣相 投的个人。相比较起强调创造性、自主性和社会网络学习的 c 慕课而言,x 慕课则更类似于传统教学方法在网络上的优化与延伸。此外,由于 x 慕课 采用公司化运营的模式,有外部资金的投入,因而能为学习者提供更为丰 富的开放学习资源, “而且它们组织严密、流程规范,无论规模、受益面 还是社会影响均远超 cMOOC”[2]。
三 国内外发展现状
( 一) 国内外研究现状
本研究分别对中英文文献进行了对比分析。英文文献以 EBSCO 数据库
他山之石 311
新媒体与社会 ( 第八辑)
作为样本库,检索关键词 “MOOC” 或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 中 文文献则以 “中国知网” 作为数据库,以 “MOOC” 或 “慕课” 作为主题 搜索。
一 研究缘起
2014 年 1 月 16 日,复旦大学宣布,由该校新闻学院教授程士安主讲 的课程 “大数据与信息传播” 将于同年 4 月 1 日正式上线全球 MOOCs ( 慕 课) 平台 Coursera。由此,复旦继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之后, 成为 Coursera 在全球的第 108 个合作伙伴。[1]至此,慕课风潮再次加快了步 伐,势如破竹般地推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变革。
中文文献的检索共有 259 条结果,其中 217 篇发表于 2013 年度,文献数 量少于国外。进一步筛选发现,国内主要以非学术性的文章为主,如新闻报 道。内容基本是关于慕课的概念普及以及特点介绍,对慕课给我国高等教育 以及基础教育所带来的影响持褒扬态度; 而在学术性的文献当中,关于慕课 的特点发展及对 ( 传统) 高等教育所带来影响的比重较大,少部分文章则探 讨了慕课的本土化应对策略以及对我国开放大学教育所带来的启示。[2 - 5,12 - 17]
310 他山之石
慕课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非正式关系形成的网络而促成的。[4]遗憾的是,2008 年第一门慕课开设之 后,慕课没有得到预料中的发展,反而一直处于一种不温不火的状态之 中。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 2011 年的秋季,斯坦福大学的慕课试验才真正地 引爆慕课风潮,导致 2012 年 “慕课” 井喷的繁荣景象。
随着慕课在全球的兴起,支撑慕课的平台供应商也开始展开角逐。截 至 2013 年底,Coursera、edX 和 Udacity 依然是其中最有影响力的 “三驾马 车” ( 前两个均已进入中国) 。三个平台各有特点,平分秋色。Coursera 是 “Course Era” 的缩写,意为 “课程的时代”,由加州斯坦福大学的计算机 科学教师创立,是目前最大的在线网络平台,截至 2013 年 9 月,该公司已 注册的学生超过 469 万; edX 是三者当中唯一一个非营利性的慕课平台, 与诸如麻省理工、哈佛等众多名牌大学合作,开设的课程涵盖了法律、历 史、社会科学、工程、商科等多个领域; 而 Udacity 始建于 2012 年,但它 正是那个在 2011 年秋天引爆慕课课程,通过史朗博士的 “人工智能入门” 网络课程吸引了 16 万人注册的后续平台。Udacity 的课程不是由教师自行 设计的,而是与 Google 或者微软等公司共同设计推出的,以学生更好的职 业发展为目标。[5]
中国建筑史
数据结构
电路原理
Open2 Study
文物精品与文化中国 中国语言与文化
分类 人文 人文 数学与统计 养生文化 法律 物理 社会科学 计算机 人文 人文 电子工程 人文 经济管理
他山之石 309
新媒体与社会 ( 第八辑)
rowing strength from famous teachers and create MOOC course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 MOOCs;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History; Current Status; Tips
二 慕课历史
一般认为,最早为慕课预热的是 2007 年美国犹他州立大学教授大卫· 威利 ( David Wiley) 基于维基发布的开放课程 “开放教育导论” ( Intro to Open Education) 以及加拿大里贾纳大学亚历克·考罗斯 ( Alec Couros) 教 授的 “媒体与开放教育” ( Media and Open Education) [2]。这两项课程为慕 课的课程模式的诞生奠定了良好的思想与技术准备。最早提出 “慕课” 概 念的是加拿大学者戴夫 · 科 米 尔 ( Dave Cormier) 和 布 赖 恩 · 亚 历 山 大 ( Bryan Alexander) ,时间是 2008 年。[3]第一个应用此概念开设慕课课程的 是加拿大学者乔治·西蒙斯和斯蒂芬·唐斯的 “连通主义与连接性知识” ( Connectivism and Connective Knowledge Online Course) 。在继承了前人的基 础之上,西蒙斯和唐斯将重心放在了连通主义之上,他们认为学习是通过
如果说 2012 年是世界 “慕课元年” ( 《纽约时报》) ,那么 2013 年就是 中国的 “慕课元年” 了。2013 年 5 月,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加入了 edX 平 台,同年 7 月上海交通大学加入了 Coursera,随后复旦大学和北京大学也 马上与 Coursera 达成了协议。除了全球性的慕课平台之外,由清华大学基 于 edX 开放源代码研发的慕课平台——— “学堂在线” 也已经开始面向全球 提供在线课程。此外,据 《光明日报》 报道,上海交通大学还宣布将与北 京大学、清华大学等 11 所院校探索和实施 “在线开放课程”。[19]
非学术型的新闻报道居多 对慕课以普及为主,赞扬为辅
经过搜索发现,英文相关文献共 1461 条,与检索关键词 “E learning” 所得到的 26587 条结果相比,数量明显偏少。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文章 集中 2012 和 2013 年度,略早于国内。研究者大多来自高校,这与慕课本 身所属的教育领域也相当契合。就研究主题而言,按照相关性排序,主要 集中于探讨慕课给高等教育行业带来的影响、慕课与图书馆系统的融合以 及技术层面对慕课课程的设计和开发研究。国外的学者们逐渐分成两派, 争论慕课的利与弊,而慕课在两年的发展时间中所呈现出的趋势,让学者 们的观望态度开始变得游移。[6 - 11]
慕课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慕课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陆赛茜
摘 要 如果说 2012 年是世界 “慕课元年”,那么 2013 年就是中国 的 “慕课元年” 了。慕课的快速发展给我国新闻传播教育带来冲击与变 革。本研究梳理了慕课的发展历史和现状,指出慕课有顺应大数据潮流、 创新知识结构碎片化、打破时空局限以及打造多元教学方式顺应时代等优 点,但同时也给教师和学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由此,本研究提出我国高 校需要重建组织结构、建设师资力量、优化课程设置、借力国际名师、打 造中国特色慕课课程以完善自我。
慕课,也称 MOOC,是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 的英文缩写,可 直译为 “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慕课具有大规模、在线和开放这三大特 征。其中,“开放” 作为慕课最核心的竞争力,是实现 “大规模” 的充分 条件,而 “在线” 也使得全球各地人民能够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一同分 享知识的盛宴。除此以外,慕课几乎为零的准入门槛、简易明了的操作以 及免费的优质教学资源,使其成为目前最受瞩目的在线教育模式。
学校 北京大学
语言 中文
他山之石 313
新媒体与社会 ( 第八辑)
平台 Coursera
edX
课程 唐诗宋词人文解读 媒介批评: 理论与方法 数学之旅 中医药与中华传统文化 法与社会 粒子世界探秘 大数据与信息传播 计算机辅助翻译原理与实践 民俗研究 世界文化地理 电子电路 20 世纪西方音乐 财务分析与决策
表 2 全球慕课平台: 中国内地高校已签约课程
平台
课程 大学化学 刑法学总论 面向对象技术高级课程 程序设计实习 中级有机化学
Coursera
生物信息学: 导论与方法 计算概论 A
人群与网络
艺术史 数据结构与算法
分类 化学 法律 计算机 计算机 化学 生命科学 计算机
计算机
人文 计算机
讲师 卞江 王世洲 蒋严冰 刘家瑛 裴坚 高歌 魏丽萍 李戈 李晓明 邱泽奇 王卫红 朱青生 张铭
表 1 国内外慕课研究比较分析
国外慕课研究
中国慕课研究
热议时间 2012 ~ 2013 年
2013 年
文章数量 ( 条) 1461
259
研究主题
慕课给高等教育带来的影响 慕课与图书馆系统的融合 慕课课程相关的设计、开发和技术层面的研究
慕课的发展过程及特点 慕课对高等教育带来的影响
特点
学术型文章居多 对慕课带来的影响褒贬不一
这些研究从不同角度和深度展现了慕课的发展历程及其与远程教育、 新闻传播教育之间的关系,对本文研究理清慕课的来龙去脉以及给高等教 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非常有帮助。与国外相比,国内的学术期刊主要讨论 慕课的发展过程及特点,这可能与慕课在国内的知名度还未达极致有很大 的关系吧。
312 他山之石
慕课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关键词 慕课,高等教育,发展历史,发展现状,建议
The Current Status and Prospect of Moocs' Development
Lu Saixi
Abstract If 2012 is the world's first year of MOOCs,then 2013 is Chinese first year of them.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OCs have brought great challenges immediately to Chinese journalism education. This article will tease out the history and current status of MOOCs and point out that MOOCs have several advantages,such as following the trend of Big Data,creating new module of knowledge,breaking the limitations of time and space and using multiple teaching methods. But MOOCs have also brought great challenges to both teachers and students. Therefore,this study proposed that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needs to reconstruct organization structure,attract faculty,optimize the curriculum,bor-
( 二) 国内外慕课开设现状
与以往的网络教育不同,慕课平台云集了一大批国际上的一流名校, 如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等,涵盖了来自美国、加拿大、 英国、德国、法国、中国、韩国等国的众多 “名校望族”。[17]虽然依然有 小部分老牌高校,例如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拒绝盲目跟风加入,但是对各 国知名高校而言,慕课平台是高等教育的新大陆,谁都不希望失去向全世 界传播知识,提升国际地位的机会。在未确定 MOOC 对高等教育是否具备 颠覆性影响的前提下,参与其中是最好的选择。[18]目前,三大巨头平台之 一的 Coursera 平台已与 98 所院校达成合作意愿,而 edX 平台也拥有了 32 个合作伙伴。慕课形势,一片大好。
三 国内外发展现状
( 一) 国内外研究现状
本研究分别对中英文文献进行了对比分析。英文文献以 EBSCO 数据库
他山之石 311
新媒体与社会 ( 第八辑)
作为样本库,检索关键词 “MOOC” 或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 中 文文献则以 “中国知网” 作为数据库,以 “MOOC” 或 “慕课” 作为主题 搜索。
一 研究缘起
2014 年 1 月 16 日,复旦大学宣布,由该校新闻学院教授程士安主讲 的课程 “大数据与信息传播” 将于同年 4 月 1 日正式上线全球 MOOCs ( 慕 课) 平台 Coursera。由此,复旦继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之后, 成为 Coursera 在全球的第 108 个合作伙伴。[1]至此,慕课风潮再次加快了步 伐,势如破竹般地推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变革。
中文文献的检索共有 259 条结果,其中 217 篇发表于 2013 年度,文献数 量少于国外。进一步筛选发现,国内主要以非学术性的文章为主,如新闻报 道。内容基本是关于慕课的概念普及以及特点介绍,对慕课给我国高等教育 以及基础教育所带来的影响持褒扬态度; 而在学术性的文献当中,关于慕课 的特点发展及对 ( 传统) 高等教育所带来影响的比重较大,少部分文章则探 讨了慕课的本土化应对策略以及对我国开放大学教育所带来的启示。[2 - 5,12 - 17]
310 他山之石
慕课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非正式关系形成的网络而促成的。[4]遗憾的是,2008 年第一门慕课开设之 后,慕课没有得到预料中的发展,反而一直处于一种不温不火的状态之 中。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 2011 年的秋季,斯坦福大学的慕课试验才真正地 引爆慕课风潮,导致 2012 年 “慕课” 井喷的繁荣景象。
随着慕课在全球的兴起,支撑慕课的平台供应商也开始展开角逐。截 至 2013 年底,Coursera、edX 和 Udacity 依然是其中最有影响力的 “三驾马 车” ( 前两个均已进入中国) 。三个平台各有特点,平分秋色。Coursera 是 “Course Era” 的缩写,意为 “课程的时代”,由加州斯坦福大学的计算机 科学教师创立,是目前最大的在线网络平台,截至 2013 年 9 月,该公司已 注册的学生超过 469 万; edX 是三者当中唯一一个非营利性的慕课平台, 与诸如麻省理工、哈佛等众多名牌大学合作,开设的课程涵盖了法律、历 史、社会科学、工程、商科等多个领域; 而 Udacity 始建于 2012 年,但它 正是那个在 2011 年秋天引爆慕课课程,通过史朗博士的 “人工智能入门” 网络课程吸引了 16 万人注册的后续平台。Udacity 的课程不是由教师自行 设计的,而是与 Google 或者微软等公司共同设计推出的,以学生更好的职 业发展为目标。[5]
中国建筑史
数据结构
电路原理
Open2 Study
文物精品与文化中国 中国语言与文化
分类 人文 人文 数学与统计 养生文化 法律 物理 社会科学 计算机 人文 人文 电子工程 人文 经济管理
他山之石 309
新媒体与社会 ( 第八辑)
rowing strength from famous teachers and create MOOC course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 MOOCs;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History; Current Status; Tips
二 慕课历史
一般认为,最早为慕课预热的是 2007 年美国犹他州立大学教授大卫· 威利 ( David Wiley) 基于维基发布的开放课程 “开放教育导论” ( Intro to Open Education) 以及加拿大里贾纳大学亚历克·考罗斯 ( Alec Couros) 教 授的 “媒体与开放教育” ( Media and Open Education) [2]。这两项课程为慕 课的课程模式的诞生奠定了良好的思想与技术准备。最早提出 “慕课” 概 念的是加拿大学者戴夫 · 科 米 尔 ( Dave Cormier) 和 布 赖 恩 · 亚 历 山 大 ( Bryan Alexander) ,时间是 2008 年。[3]第一个应用此概念开设慕课课程的 是加拿大学者乔治·西蒙斯和斯蒂芬·唐斯的 “连通主义与连接性知识” ( Connectivism and Connective Knowledge Online Course) 。在继承了前人的基 础之上,西蒙斯和唐斯将重心放在了连通主义之上,他们认为学习是通过
如果说 2012 年是世界 “慕课元年” ( 《纽约时报》) ,那么 2013 年就是 中国的 “慕课元年” 了。2013 年 5 月,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加入了 edX 平 台,同年 7 月上海交通大学加入了 Coursera,随后复旦大学和北京大学也 马上与 Coursera 达成了协议。除了全球性的慕课平台之外,由清华大学基 于 edX 开放源代码研发的慕课平台——— “学堂在线” 也已经开始面向全球 提供在线课程。此外,据 《光明日报》 报道,上海交通大学还宣布将与北 京大学、清华大学等 11 所院校探索和实施 “在线开放课程”。[19]
非学术型的新闻报道居多 对慕课以普及为主,赞扬为辅
经过搜索发现,英文相关文献共 1461 条,与检索关键词 “E learning” 所得到的 26587 条结果相比,数量明显偏少。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文章 集中 2012 和 2013 年度,略早于国内。研究者大多来自高校,这与慕课本 身所属的教育领域也相当契合。就研究主题而言,按照相关性排序,主要 集中于探讨慕课给高等教育行业带来的影响、慕课与图书馆系统的融合以 及技术层面对慕课课程的设计和开发研究。国外的学者们逐渐分成两派, 争论慕课的利与弊,而慕课在两年的发展时间中所呈现出的趋势,让学者 们的观望态度开始变得游移。[6 - 11]
慕课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慕课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陆赛茜
摘 要 如果说 2012 年是世界 “慕课元年”,那么 2013 年就是中国 的 “慕课元年” 了。慕课的快速发展给我国新闻传播教育带来冲击与变 革。本研究梳理了慕课的发展历史和现状,指出慕课有顺应大数据潮流、 创新知识结构碎片化、打破时空局限以及打造多元教学方式顺应时代等优 点,但同时也给教师和学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由此,本研究提出我国高 校需要重建组织结构、建设师资力量、优化课程设置、借力国际名师、打 造中国特色慕课课程以完善自我。
慕课,也称 MOOC,是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 的英文缩写,可 直译为 “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慕课具有大规模、在线和开放这三大特 征。其中,“开放” 作为慕课最核心的竞争力,是实现 “大规模” 的充分 条件,而 “在线” 也使得全球各地人民能够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一同分 享知识的盛宴。除此以外,慕课几乎为零的准入门槛、简易明了的操作以 及免费的优质教学资源,使其成为目前最受瞩目的在线教育模式。
学校 北京大学
语言 中文
他山之石 313
新媒体与社会 ( 第八辑)
平台 Coursera
edX
课程 唐诗宋词人文解读 媒介批评: 理论与方法 数学之旅 中医药与中华传统文化 法与社会 粒子世界探秘 大数据与信息传播 计算机辅助翻译原理与实践 民俗研究 世界文化地理 电子电路 20 世纪西方音乐 财务分析与决策
表 2 全球慕课平台: 中国内地高校已签约课程
平台
课程 大学化学 刑法学总论 面向对象技术高级课程 程序设计实习 中级有机化学
Coursera
生物信息学: 导论与方法 计算概论 A
人群与网络
艺术史 数据结构与算法
分类 化学 法律 计算机 计算机 化学 生命科学 计算机
计算机
人文 计算机
讲师 卞江 王世洲 蒋严冰 刘家瑛 裴坚 高歌 魏丽萍 李戈 李晓明 邱泽奇 王卫红 朱青生 张铭
表 1 国内外慕课研究比较分析
国外慕课研究
中国慕课研究
热议时间 2012 ~ 2013 年
2013 年
文章数量 ( 条) 1461
259
研究主题
慕课给高等教育带来的影响 慕课与图书馆系统的融合 慕课课程相关的设计、开发和技术层面的研究
慕课的发展过程及特点 慕课对高等教育带来的影响
特点
学术型文章居多 对慕课带来的影响褒贬不一
这些研究从不同角度和深度展现了慕课的发展历程及其与远程教育、 新闻传播教育之间的关系,对本文研究理清慕课的来龙去脉以及给高等教 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非常有帮助。与国外相比,国内的学术期刊主要讨论 慕课的发展过程及特点,这可能与慕课在国内的知名度还未达极致有很大 的关系吧。
312 他山之石
慕课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关键词 慕课,高等教育,发展历史,发展现状,建议
The Current Status and Prospect of Moocs' Development
Lu Saixi
Abstract If 2012 is the world's first year of MOOCs,then 2013 is Chinese first year of them.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OCs have brought great challenges immediately to Chinese journalism education. This article will tease out the history and current status of MOOCs and point out that MOOCs have several advantages,such as following the trend of Big Data,creating new module of knowledge,breaking the limitations of time and space and using multiple teaching methods. But MOOCs have also brought great challenges to both teachers and students. Therefore,this study proposed that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needs to reconstruct organization structure,attract faculty,optimize the curriculum,bor-
( 二) 国内外慕课开设现状
与以往的网络教育不同,慕课平台云集了一大批国际上的一流名校, 如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等,涵盖了来自美国、加拿大、 英国、德国、法国、中国、韩国等国的众多 “名校望族”。[17]虽然依然有 小部分老牌高校,例如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拒绝盲目跟风加入,但是对各 国知名高校而言,慕课平台是高等教育的新大陆,谁都不希望失去向全世 界传播知识,提升国际地位的机会。在未确定 MOOC 对高等教育是否具备 颠覆性影响的前提下,参与其中是最好的选择。[18]目前,三大巨头平台之 一的 Coursera 平台已与 98 所院校达成合作意愿,而 edX 平台也拥有了 32 个合作伙伴。慕课形势,一片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