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种可改善睡眠的食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种可改善睡眠的食物
在日常生活中,多数人比较重视饮食和运动,忽视睡眠的情况则相对多见。如果睡眠不足后果就是头昏脑胀、情绪低落、严重的会导致身体出现疾病!特别是女性,熬夜是女性身体健康最大的杀手!如何改善睡眠已逐渐被人所重视,改善睡眠的方法也有很多,以下为大家介绍一些改善睡眠的食物,通过平时的饮食来调理大家的睡眠,真心希望大家都睡个好觉!
★睡眠姿势向右侧卧,身体微弯曲,这样全身肌肉松弛,血液流动增加,呼吸畅通。
1、食醋有些人长途旅行后,劳累过度,夜难安睡,可用一汤匙食醋兑入温开水中慢服。饮后静心闭目,不久便会入睡。
2、糖水若因烦躁发怒而难以入睡,可饮一杯糖水。因为糖水在体内可转化为大量血清素,此物质进入大脑,可使大脑皮层抑制而易入睡。
3、牛奶牛奶中色氨酸是人体八种必需的氨基酸之一,它不仅有抑制大脑兴奋的作用,还含有能使人产生疲倦感觉的作用。它是体内不可缺少的氨基酸之一,一杯牛奶中的含量足够起到使人安眠的作用,可使人较快地进入梦乡。
4、水果过度疲劳而失眠的人,临睡前吃苹果、香蕉等水果,可抗肌肉疲劳;若把橘橙一类的水果放在枕边,其香味也能促进睡眠。
5、面包当你失眠的时候,吃一点面包,能使你平静下来,催你入眠。
6、小米小米除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外,小米中色氨酸含量为谷类之首。中医认为,它具有健脾、和胃、安眠等功效。食法:取小米适量,加水煮粥,晚餐食用或睡前食用,可收安眠之效。
7、鲜藕藕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及丰富的钙、磷、铁等和多种维生素,具有清热、养血、除烦等功效。可治血虚失眠。食法:取鲜藕以小火煨烂,切片后加适量蜂蜜,可随意食用,有安神入睡之功效。
8、葵花子葵花子富含蛋白质、糖类、多种维生素和多种氨基酸及不饱和脂肪酸等,具有平肝、养血、降低血压和胆固醇等功效。每晚嗑一把葵花子,有很好的安眠功效。
9、莲子莲子清香可口,具有补心益脾、养血安神等功效。近年来,生物学家经过试验证实,莲子中含有的莲子碱、芳香甙等成分有镇静作用;食用后可促进胰腺分泌胰岛素,进而可增加5羟色胺的供给量,故能使人入睡。每晚睡前服用糖水煮莲子会有良好的助眠作用。
10、大枣大枣味甘,含糖类、蛋白质、维生素C、有机酸、黏液质、钙、磷、铁等,有补脾、安神的功效。每晚用大枣30~60g,加水适量煮食,有助于入眠。
11、莴笋莴笋中有一种乳白色浆液,具有安神镇静作用,且没有毒性,最适宜神经衰弱失眠者。使用时,把莴笋带皮切片煮熟喝汤,特别是睡前服用,更具有助眠功效。
13. 核桃核桃是一种滋养强壮品,可治神经袁弱、健忘、失眠、多梦和饮食不振。每日早晚各吃些核桃仁,有利睡眠。
14. 桂圆性味甘温,无毒。桂圆肉补益心脾、养血安神,可医失眠健忘、神经震弱等。中医治疗心脾两虚、失眠等梦的方剂“归脾丸”就有桂圆肉。
15.促眠饮料取洋葱100g切片,浸泡在600mL烧酒中,1星期后取出。以洋葱酒10ml,牛奶约90ml,鸡蛋1个,苹果半个榨汁。调和后,于睡前30分钟饮用。
16.燕麦燕麦还是很有价值的睡前佳品,它含有富足的N-乙酰-5-甲氧基色胺,这种物质具有安抚和恢复神经的特性,能帮助你睡个好觉。煮一小碗燕麦,加少许蜂蜜混合其中是再合适不过了,既是一顿美味的宵夜,又是安神助眠的佳品。
17.银耳富含维生素D和硒等微量元素,能防止钙的流失,还能增强肌体的免疫能力。银耳凭借其益气清肠、安眠健胃的特征早已被认可为安眠助神的佳品,再加上银耳的养阴清热和润燥护肤的功效,更适合忙碌于办公室中的女士在睡前食用。
18.桂圆因为含有大量有益人体健康的微量元素,早已成为一味良药。中医很推崇桂圆的营养价值,有许多本草书都介绍了本品的滋养和保健作用。其主要功能是安神,可治失眠、健忘、惊悸,也有滋补强体,补心安神、养血壮阳,益脾开胃,润肤美容的功效。
19.百合不仅仅是一种美味的蔬菜,而且还是一味不可多得的良药。百合主要含生物素、秋水碱等多种生物碱和营养物质,有良好的营养滋补之功,特别是对病后体弱、神经衰弱等症大有裨益。食用百合,有助安稳改善,解温润燥。常食有润肺、清心、调中之效,可止咳、止血、开胃、安神。百合中的硒、铜等微量元素能抗氧化、促进维生素C的吸收。
20.山药是粮菜兼用作物,可炒食也可煮食。块茎富含淀粉和各种营养成分,可用来制造淀粉和各种营养食品,富含蛋白质、粗纤维、钙、磷、铁等微量元素。经常食用,在增强免疫力的同时,有助于安神醒目,促进身体血液循环,起到助眠的作用。此外,还能滋养肝肾、补虚健脾,治疗身体虚弱、疲倦无力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