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治疗的争议

合集下载

徐荣阳医生失败案例

徐荣阳医生失败案例

徐荣阳医生失败案例
徐荣阳医生是一位备受尊敬的心脏外科专家,他在医学界有着很高的声望。

然而,他也曾经历过一次失败的案例,这个案例不仅对他个人造成了巨大的打击,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这起失败案例发生在一名患者的手术过程中。

患者是一名年轻的女性,她患有
先天性心脏病,需要进行心脏手术来治疗。

徐荣阳医生接受了这个手术任务,并在手术前进行了详细的检查和准备工作。

然而,手术过程中出现了意外,导致患者术后出现了严重的并发症,最终不治身亡。

这起失败案例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争议。

一些人认为徐荣阳医生在手术中
存在失误,导致了患者的死亡,他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

而另一些人则认为,医生也是人,也会犯错,不能因为一次失败就否定他多年来的医疗贡献。

无论外界的评判如何,徐荣阳医生自己对这次失败案例都感到非常自责和痛苦。

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次失败让他深刻反思了自己的医术水平和职业操守,他决心更加努力地学习和提高自己的医疗技术,以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

这次失败案例也引起了医疗界的反思和讨论。

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医生的责任和
医疗体系的问题,提出了许多改进和完善的建议。

同时,也呼吁社会对医生给予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因为医生也是人,也会面临各种困难和挑战。

总的来说,徐荣阳医生的失败案例给医疗界和社会都带来了深刻的教训。

这不
仅是一次个人的失败,更是对整个医疗体系的警示。

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失败案例,能够更好地完善医疗体系,提高医生的医疗水平,让患者能够得到更好的治疗和关爱。

同时,也希望能够给予医生更多的理解和支持,让他们在医疗工作中更加从容和自信。

《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治疗中国专家共识》述评

《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治疗中国专家共识》述评

内容摘要
近年来,中国专家在CHD的介入治疗方面已取得了一定的共识。首先,介入治 疗对CHD的治疗效果得到了广泛认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特点。其次,介入 治疗的适用范围逐渐扩大,从简单的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到复杂的动脉导管 未闭、肺动脉狭窄等,介入治疗的应用逐渐普及。此外,中国专家在介入治疗的 术后康复方面也达成了一定共识,认为抗凝治疗、定期复查等是必要的。
《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治疗中国 专家共识》述评
01 一、背景和目的
目录
02
二、共识内容和推荐 意见
03
三、共识的应用与推 广
04 四、结论
05 参考内容
内容摘要
先天性心脏病(CHD)是一种常见的出生缺陷,外科治疗是其主要治疗方法之 一。为了规范和促进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治疗的临床实践,中国专家们制定了《先 天性心脏病外科治疗中国专家共识》。本次演示将对该共识进行介绍和评价,以 期为相关领域的临床医生和研究者提供参考。
内容摘要
尽管介入治疗在CHD的治疗中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 介入治疗并不能适用于所有类型的CHD,部分复杂病例仍需采取外科手术治疗。 此外,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的风险也不能完全忽视,需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和 术后抗凝治疗。
内容摘要
总之,介入治疗已成为常见先天性心脏病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且在中国的 应用逐渐扩大。虽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只要掌握好适应症和术后治疗,介入 治疗将会为更多患者带来希望。在治疗过程中,医生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权 衡利弊,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法。患者及家属也需了解介入治疗的相关知识,做 好心理和生理上的准备,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希望通过本次演示的介绍,对 大家了解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有一定的帮助。

70例成人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疗效分析

70例成人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疗效分析

排 和 肾 功能 的衰 竭 。其 他 6 7例 患 者 经 围 术 期 的术 后 护 理 痊 愈 出 院 , 后 随 访 2个 月 ~3年 , 者 心 脏 功 能 改 善 良好 , 1 术 患 无
例 复发 及 死 亡 病 例 。
比例 , 统计 为 0 2 % ~ . 8 _ 。 白2 0 有 .4 02% l J 0 6年 4月 ~2 1 00
四联 征 死 亡 的 主 要原 因 , 格 掌 握 手 术 的 适 应证 , 密 的手 术 流 程 以及 得 当 的 围 术 期 处 理 是 先 天性 心 脏 病 患 者 手 术 严 精 成 功 的关 键 。
【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 成人 ; 手术治疗
在我 国, 由于 人 口多 , 进 的 医 疗 设 施 还 没 有 广 泛 的普 先 及 到全 国各 地 , 部 分 儿 童 期 先 天 性 心 脏 病 患 者 得 不 到 及 时 一 的治 疗 从 而进 入 成 年 , 成 了 成 人 先 天 性 心 脏 病 占有 较 高 的 造
探子通过 , 大于 4 体 重的患者 2 m探 子能通过 ’ , 0 0m 采
用 自体 的 心 包 片 作 为 右 室 流 出 道 的 补 片 , 补 片 采 用 绦 缺 纶片。
13 术 后 处 理 . 手 术 完 毕 后 呼 吸 机 辅 助 呼 吸 6~ 2h 在 循 7 ,
术死亡率 6 3 , . % 分析原 因在 于本组 患者手 术前其 心功 能大 多数为 I、 Ⅱ级 , 同时 房间隔缺 损及 室 间隔缺 损病 例 占总病
6 .4 ) 房 间隔 缺 损 修 补 3 71% ; 3例 (7 1% ) 室 间 隔 缺 损修 补术 2 4.4 , 0例 ( 85 % ), 脉 导 管 结 扎 术 3例 , 洛 四联 征 2 .7 动 法 根 治术 1 , 室 流 出道 补 片 3例 ; 1例 右 法洛 四联 征 术 后 4 8h有 3例 患者 死 亡 。结 论 术 后严 重 的低 心 排 综 合 征 是 法 洛

关于先天性先心病常见问题解答

关于先天性先心病常见问题解答

关于先天性先心病常见问题解答关于先心病的常见问题解答1父母都没有先天性心脏病,孩子为什么患有先心病?先天性心脏病的发作机制比较复杂,目前尚没定论,但广泛观点指出就是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遗传相关度约为55%。

据有关资料了解纯粹遗传占到8%,纯粹环境占到2%,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占到90%。

未知的危险因素包含:分娩早期的病毒感染,海拔高度,孕期营养缺乏,羊膜的炎症,胎儿承压,胎儿早期先兆流产,糖尿病、低血钙,放射线和细胞毒性药物在胎儿早期的应用领域,母亲年龄过小等。

至于遗传方面,先天性心脏病具备一定程度的家族发作趋势,但根据目前遗传学的先天性心脏病就是由多个基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理论,可以说道父母亲存有先天性心脏病,并无法轻易引致子女患病。

一般来讲亲属中存有一个患先天性心脏病,则其他人患病的机率下降3倍(3%),两个成员患病则机率下降为9%,如果三个成员患病,则其他成员患先天性心脏病的可能性下降至50%。

2患先心病的孩子为什么长得比别的孩子小?对于罹患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的患儿,例如室间隔坏死、房间隔坏死、动脉导管F83E43Se等,因心内或大动脉水平存有左向右分流,部分血液从体循环系统分流至肺循环,引致体循环血量较正常增加,进而影响全身器官血液供应,因此引致生长发育受到限制。

对于紫绀型先心病患儿,因全身高热显著,因此生长发育可以受到影响。

3先心病能自愈吗?不手术行吗?对于直径大于5mm、坐落于膜周或肌部的室间隔坏死,恶病质孔型房间隔坏死,及直径大的动脉导管F83E43Se均存有自愈的可能将,可不急于手术,但前提条件就是该种心脏畸形的存有对患儿的生长发育等未导致显著的影响。

因此,建议家长在等候的过程中必须定期复查,目的存有二:一就是检测坏死的大小有没有增大的趋势,二就是观测与否存有心脏减小、肺动脉压力升高的并发症发生。

对于坏死大小并无增大趋势、肺动脉压力逐步升高的患儿则并无进一步等候的意义,须要尽早手术。

我国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治疗的进展ppt课件

我国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治疗的进展ppt课件
*
7、 麻醉、体外循环技术提高 目前体外循环安全性已大大提高。近十年,膜肺在大的医疗中心得到普及,减少预充量,提高晶胶比例,抑肽酶的广泛应用,术中应用超滤或改良超滤,有效保证了整体CHD外科治疗水平的提高。至今北京阜外医院、上海新华医院、北京安贞医院均完成万例以上体外循环手术。
*
8、围术期处理 应用前列腺素E静脉注射、NO吸入进行合并重度肺高压CHD的诊断性治疗,术前准备以及术后治疗肺高压危象病儿,明显增加了临界性肺高压病儿的手术机会,提高了此类病儿围术期治疗的效果。前列腺素E静脉注射保持动脉导管开放,为一些紫绀型CHD、主动脉狭窄及主动脉弓中断病儿争取到手术治疗的机会。
*
(一)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治疗进展 1. 复杂CHD手术治疗进展 经过十年的努力,我国复杂CHD治疗取得很大进步,其中法洛四联症(TOF)的手术治疗已达到国际水平。沈阳军区总医院开展TOF手术较早,20世纪80年代中期报道TOF手术1000例;1979年到1999年共完成3002例,手术死亡率3 5%。北京阜外医院、上海新华医院、也有大组报道,死亡率最高1. 11%。
*
(2)微创、小切口外科的应用 目前对于MICS的定义尚未统一。它的概念和范畴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为减少手术切口的创伤,不用传统的胸骨正中切口,而采用侧胸壁、胸骨旁或部分胸骨劈开的小切口等。 2.避免体外循环或主动脉阻断等非生理状态对机体的损害,在非体外循环和(或)心脏跳动下进行各种心脏手术。 3.具有微创含义但不同于传统心脏手术方式,如胸腔镜三维成像技术、闭式体外循环技术(Heart-port)、机器人等。
*
(三)CHD诊断方法的进展 二维超声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UCG)作为CHD的诊断常规检查,已部分取代了术前必需的心导管检查和心血管造影。以TOF为例,目前需要术前由心血管造影确诊的病例由85%下降至5%以下。术中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大的心脏中心广泛应用,用于评价手术效果,指导介入治疗CHD。这种检查能及时发现手术的残余或矫治不满意畸形,避免手术失败和二次手术,对于提高手术疗效有重要意义,应得到普及。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现状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现状

Amplatzer 双面伞封堵器
Amplazter球囊测量最大伸展直径
装载双伞
封堵器的释放
三.主要并发症及处理
• 残余分流
即刻残余分流发生率为6%~40%,而3个月之后残余分流发生率 仅为1%。
• 血栓栓塞
左心房的封堵器表面形成血栓,可引起全身的血栓栓塞,术中和 术后应用肝素及抗血小板药物抗凝,可减少血栓栓塞并发症。
现状
• 我国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率为0.7%~0.8%, 每年患有先心病新生儿约15万。
• 宁波市每年新出生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约 500人。
• 我国每年约有2万患者采用介入方法获得治 疗。
动脉导管未闭
(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
• 发病率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10%~21%。 • 每2500~5000例存活新生儿中即可发生1
例。 • 女性多见,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女比例约为1:3。
一、介入治疗适应证和禁忌证
(一)适应证 • 体重≥8kg,具有临床症状和心脏超负荷表现,不
合并需外科手术的其它心脏畸形。
• 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但已控制3个月。 (二)禁忌证
• 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脏瓣膜和导管内有赘生物。 • 严重肺动脉高压出现右向左分流。 • 合并需要外科手术矫治的心内畸形。
• 高度或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主要与封堵器大小的选择和结构与性能有关
• 封堵器移位或脱落 • 腱索断裂 • 三尖瓣关闭不全 • 主动脉瓣返流 • 溶血
与存在残余分流有关,高速血流通过封堵器可引起溶血。
肺动脉瓣狭窄 (Pulmonary stenosis,PS)
• 占所有先天性心脏病的8%~10%。 • PBPV是最安全、效果最佳的介入性手术,

矿产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现状与争议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现状与争议

整 的 患 者 。 采 取 射 频 打 孔 , 用 球囊 肺 动 脉瓣 扩 先 再 张术 方 法 根 治 。广 东 省 心 血 管 病 研 究 所 心 儿 科 总 结 了 19 ~ 0 9年 肺 动 脉 瓣 狭 窄 患 者 共 7 6例 , 9 9 20 2 其 中包括 2 0例 新 生 儿 , 球 囊 扩 张 成 功 率 为 9 .% : 报 道 了 9例 肺 动 脉 闭锁 新 生 儿 行 射频 打 91 还
管 未 闭 2 12例 , 占 3 .%,采 用 P r ma n法 、 2 06 os n t
R skn ah id法 、 iei 法 、 ol 、 f 法 和 A lt r Sdr s C i法 Pm mpa e z
16 9 6年 R skn ah id首 次 用 球 囊 扩 张 卵 圆孔 未 闭造 成 房 问 隔 缺 损 治 疗 完 全 性 大 动 脉 转 位 ,取 得 了很 好 的 姑 息性 治 疗 效 果 。17 9 5年 P r …用 刀 ak等 片房 问 隔 造 口术 完 善 了 产 生 房 间 交 通 的姑 息 性 治
优 势 , 以在 临 床上 推 广 应 用 。 就 先 心 病介 入 治 得 现 疗 的现 状 和争 议 作 简要 介 绍 。
1 房 间隔 造 口术
后, 目前 常用 的主要 是 国产 及进 1蘑 菇伞 和弹 簧 圈 , : 3
蘑菇伞封堵器 以临床应用使用方便 、 疗效可靠 、 成 功 率 高 、 发 症 发 生 率 低 的优 点 , 为 目前 动 脉 导 并 成 管 未 闭 治 疗 首 选 方 法 。戴 汝 平 E总 结 国 内 8家 医 4 1 院 介 入 治 疗 的 69 6例 先 心 病 患 者 ,其 中动 脉 导 2

《一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围术期护理的个案研究》

《一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围术期护理的个案研究》

《一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围术期护理的个案研究》一、疾病概述先天性心脏病是指胎儿时期心脏及大血管发育异常所致的先天性畸形,是小儿最常见的心脏病。

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是指具有多种心脏畸形、病情严重、手术难度大、预后相对较差的一类先天性心脏病,如法洛四联症、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等。

这些疾病严重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和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对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至关重要。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一)病因1. 遗传因素:部分先天性心脏病具有遗传倾向,家族中有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人群患病风险较高。

2. 环境因素:孕妇在孕期接触某些有害物质,如病毒感染(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等)、药物(抗肿瘤药物、抗癫痫药物等)、放射线等,可能增加胎儿患先天性心脏病的风险。

3. 其他因素:孕妇患有糖尿病、苯丙酮尿症等疾病,孕期营养不良、高龄孕妇等也可能与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有关。

(二)发病机制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一般认为是在胎儿心脏发育的关键时期,由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心脏及大血管的发育异常。

具体机制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心脏发育过程中的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异常,影响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正常发育。

2. 孕妇在孕期接触有害物质,干扰了胎儿心脏的正常发育过程,导致心脏畸形的发生。

3. 胎儿心脏发育过程中的血流动力学异常,如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等,可能影响心脏的正常发育,导致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

三、临床表现(一)紫绀是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常见症状之一,主要表现为口唇、指甲床等部位呈现青紫色。

紫绀的程度与心脏畸形的类型和严重程度有关。

(二)呼吸困难患儿在活动后或哭闹时可出现呼吸困难,表现为呼吸急促、鼻翼扇动、三凹征等。

严重者可出现端坐呼吸、大汗淋漓等症状。

(三)生长发育迟缓由于心脏功能不全,影响了全身的血液循环和营养供应,患儿可出现生长发育迟缓,表现为体重不增、身高增长缓慢等。

医疗纠纷案例1

医疗纠纷案例1

医疗事故案例:案例二:2010年5月,患者陈某因车祸股骨骨折到当地人民医院就诊,接诊骨科医生马某在为患者查体、检查诊断后,决定为其骨折处植入钢板。

手术进行得很顺利,术后陈某恢复良好并可自行走路。

不料,7个月后陈某再次发生骨折入院。

经检查发现,陈某此次骨折部位仍为上次骨折处。

而且,经核对批号后,发现在首次术中使用的金属接骨板合格证上产品名称为“金属接骨板(直型)非加压四肢骨钢板”,该产品的批号一致,也就是说断裂的这块钢板系肱骨加压钢板,本应用在非加压不受重力的肱骨(上肢骨)上,而首诊医生却用在了股骨(下肢骨)上。

陈某认为医生擅自改变钢板的使用部位并造成了伤害,遂将该医院告至法庭。

法院判决:法院经审理认为,首诊医院擅自改变医械使用部位,导致患者损害的发生,故应承担主要责任。

判决医方赔偿患者各项损失共万元。

点评:本案中,患者钢板断裂导致再次骨折,表面上看涉及医疗产品责任,实际上是骨科医生擅自改变钢板的使用部位,违反医疗常规,属医疗技术责任。

这是因为,钢板本身没有产品缺陷,且产品提供者已经明确说明该产品用于肱骨,但骨科医生却把它用在股骨上,钢板不适当承重而断裂。

众所周知,股骨作为人体承重的下肢骨,显然对钢板的要求不同。

在《医疗器械产品生产制造认可表》中,规格型号明确有肱骨加压钢板和股骨加压钢板之分,且随钢板孔数不同又分为若干规格,说明在产品设计、制造和指示时,已经考虑到不同部分骨折对钢板的不同要求,从而区分为不同规格型号。

本案中,骨科医生擅自将用于肱骨的加压钢板用在了患者的股骨上,就是没有依照钢板的规格型号进行使用,将原“肱骨加压钢板”错误当作“股骨加压钢板”使用。

因此,钢板骨折是骨科医生的过失引起,即为医疗技术责任。

医疗事故案例:案例一:(告知义务缺陷)2006年9月,段某因患精神病住进成都市内一精神病医院治疗,入院时医嘱一级护理,并允许其家属陪护。

9月15日,段某转为二级护理,但医院未告知家属仍需陪护。

全视角风险预控管理对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术患儿术后并发症及护理效果的影响马雅雅

全视角风险预控管理对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术患儿术后并发症及护理效果的影响马雅雅

全视角风险预控管理对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术患儿术后并发症及护理效果的影响马雅雅发布时间:2023-07-11T02:17:15.500Z 来源:《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23年7期作者:马雅雅[导读] 探讨全视角风险预控管理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术患儿中的应用效果陕西省人民医院陕西西安 710068摘要:目的探讨全视角风险预控管理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术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

对照组行常规管理,观察组行全视角风险预控管理,比较护理应用后风险识别、防范和处理评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家属满意度。

结果护理应用后,观察组风险识别、防范和处理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护理风险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全视角风险预控管理应用于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术患儿有利于强化工作者风险防范意识,提高护理工作质量,避免护理风险事故的发生,提高家属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全视角风险预控管理;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术;应用效果先天性心脏病(CHD)是新生儿常见心脏疾病,主要是由于发育异常和遗传因素而引发的心血管疾病。

如部分患儿未获得及时治疗,将会在出生后1年内因严重并发症危及患者生命,但因患儿年龄小导致其手术治疗难度增加[1]。

因此,在CHD介入术治疗中配合针对性护理极为关键。

本研究选取80例、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CHD介入术患儿,旨在分析全视角风险预控管理对其术后并发症预防、护理效果提升的影响。

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研究选取80例、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CHD介入术患儿,观察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2~7(3.18±1.05)岁。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对策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对策

学科分类代码 : 3 0 2 1 2 .4 0
Ob e v to n u sn a e o a i n t o p i a i n o o g n t l s r a i n a d n r i g c r fp te t wih c m l to f c n e ia c
创伤小、 并发症少的微创手术方法 。护理人员要全面掌握先天性心 脏病介入治疗 的有关 知识 , 预见潜在 的危险 因素 , 有针 对 性 、 目的地进行 观察及护理 , 有 保证手术成 功。 关键 词 先天性心脏 病 ; 并发症 ; 观察 与护理 [ 中图分类号] R 4 . 5 12 [ 文献 标识码] A 文章 编码 : 0 8 3 (0 8 0 0 6 —0 1 1— 1 1 20 )2— 0 1 2 0
h a td s a e un e g i g t a s a h t r c l so
U ANG S u i h xa
( iy P o i’ si lLn i hn d n 7 0 0 C ia Lni epe S pt , iy S a go g2 6 0 , hn ) Ho a
t nsw r elw u . n lso [tre t n l h rp sc aatr e t mal u d a d fw c mpiain . i t eefl p Co cu in ne ni a ea y i h rce zd wi s l wo n n e o l t s e o v o t i h c o
A s a t Obet eT o c d e o t a dm t d f bev gcmpi t n f a e t wt o gn— bt c r jci ocn l et i s n e o so o sri o l a o s t ns i cn e i v u h p n h n c i op i h

先天性心脏病有治疗方法吗?

先天性心脏病有治疗方法吗?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先天性心脏病有治疗方法吗?
导语:先天性心脏病是先天性畸形中最常见的一类,对患者的危害是极大的。

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随着近年来社会的发展,人们饮食水平的提高,发病率
先天性心脏病是先天性畸形中最常见的一类,对患者的危害是极大的。

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随着近年来社会的发展,人们饮食水平的提高,发病率也不断随之攀升。

很多人都在问,先天性心脏病能治疗吗?小编的回答是肯定的,那么下面就和小编来一起了解一下吧。

先天性心脏病谱系特别广,包括上百种具体分型,有些患者可以同时合并多种畸形,症状千差万别,最轻者可以终身无症状,重者出生即出现严重症状如缺氧、休克甚至夭折。

一般先天性心脏病中仅有少数类型的先天性心脏病可以自然恢复,有的则随着年龄的增大,并发症会渐渐增多,病情也逐渐加重。

先心病的外科手术方法主要根据心脏畸形的种类和病理生理改变的程度等综合因素来确定,手术方法可分为:根治手术、姑息手术、心脏移植三类。

1.根治手术可以使患者的心脏解剖回到正常人的结构。

2.姑息手术仅能起到改善症状的作用而不能起到根治效果,主要用于目前尚无根治方法的复杂先心病,如改良Glenn、Fontan手术、或者作为一种预备手术,促使原来未发育完善的结构生长发育,为根治手术创造条件,如体—肺分流术等。

3.心脏移植主要用于终末性心脏病及无法用目前的手术方法治疗的复杂先心病。

以上就是小编对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方法的介绍。

患者也不要过于担心,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手术效果已经极大提高,患者如及。

探讨快速通道麻醉对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儿的麻醉效果

探讨快速通道麻醉对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儿的麻醉效果

探讨快速通道麻醉对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儿的麻醉效果发布时间:2021-06-06T08:34:07.971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21年4月4期作者:邱立影[导读] 目的分析快速通道麻醉对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儿的麻醉效果。

方法随机选取本院接收的58例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儿,时间选自2019年1月-2020年12月,分组采用平行对照法,每组29例;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麻醉与快速通道麻醉,对比两组麻醉效果。

结果体外循环时间、麻醉阻断时间方面,两组未见明显差异(P>0.05);术后拔管时间方面,观察组较对照组少,差异明显(P<0.05);邱立影黑龙江省七台河市七煤医院 154600【摘要】目的分析快速通道麻醉对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儿的麻醉效果。

方法随机选取本院接收的58例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儿,时间选自2019年1月-2020年12月,分组采用平行对照法,每组29例;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麻醉与快速通道麻醉,对比两组麻醉效果。

结果体外循环时间、麻醉阻断时间方面,两组未见明显差异(P>0.05);术后拔管时间方面,观察组较对照组少,差异明显(P<0.05);并发症总发生率方面,观察组(6.89%)更低,与对照组(27.59%)比较,差异显著(P<0.05)。

结论为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儿提供快速通道麻醉,除减少术后拔管时间外,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与采纳。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快速通道麻醉;常规麻醉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anesthetic effect of fast track anesthesia on children with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Methods 58 cases of children with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surgery in our hospital were randomly selected from January 2019 to December 2020.The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29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routine anesthesia and fast track anesthesia respectively,and the anesthetic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cardiopulmonary bypass time and anesthesia blocking time between the two groups(P > 0.05);the extubation tim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ess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 < 0.05);the total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6.89%)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27.59%),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P < 0.05).Conclusion to provide fast track anesthesia for children with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surgery,in addition to reducing postoperative extubation time,has high safety,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doption. [Key words]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fast track anesthesia;conventional anesthesia先天性心脏病指的是胎儿阶段,由于心脏血管发育障碍引起的血管疾病,是小儿多发心脏病之一,具有紫绀、心功能不全、发育不良等临床症状【1-2】。

先心病能活多久?不能放弃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

先心病能活多久?不能放弃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

先心病能活多久?不能放弃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导读:先天性心脏病,也就是简称先心病的一种常被我们听说的疾病。

关于先天性心脏病能活多久这个问题,也是我们的医学专家经常在医学临床上被患者问及的问题。

相信大家都看不少言情剧,那些言情剧里面最喜欢让主角患上先天性心脏病,然后又说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一般活不过二十岁,那么这样的话可信度有多少?我们不妨请专家来给我们分析一下。

……先天性心脏病,也就是简称先心病的一种常被我们听说的疾病。

关于先天性心脏病能活多久这个问题,也是我们的医学专家经常在医学临床上被患者问及的问题。

相信大家都看不少言情剧,那些言情剧里面最喜欢让主角患上先天性心脏病,然后又说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一般活不过二十岁,那么这样的话可信度有多少?我们不妨请专家来给我们分析一下。

*先天性心脏病能活多久?专家指出,如果是在幼年期进行了科学正规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是能够和正常儿童一样成长发育的。

但是现实往往是因为某些地区医疗条件差和大家医学常识的缺乏,有很多成年的先天性心脏患者都是在自己出现心功能衰竭症状之后到医院检查才发现自己的先天性心脏病的,这当中也不乏有许多人是在自己五十多岁的时候才发现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

*先天性心脏病能活多久?另外有专家分析揭示,如果出现心功能衰竭以前就经过的治疗的青少年先天性心脏病的患者,他们的寿命和同年龄组正常人相似。

但是那些出现心功能衰竭以后才进行治疗的先心病患者,寿命就明显短于同年龄组正常人了。

而后来出现心功能衰竭但以前治疗过的成人先天性心脏病的患者,寿命略短于同年龄组正常人的寿命,出现心功能衰竭后才接受治疗的成人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治疗效果一般都比较差。

专家特别指出,那些影视剧上为了追求戏剧效果,通常说的先天性心脏病的患者活不过二十岁,这本身就是一种误解。

因为先天性心脏病大体可以分为非紫绀型和紫绀型两类,每一种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预期寿命都不一样,而且同一种先天性心脏病的患者,因为个体体质差异等原因,其预后也不完全一样。

患有严重先天性心脏病能治好吗?

患有严重先天性心脏病能治好吗?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患有严重先天性心脏病能治好吗?
导语:在所有的先天性疾病中,新生儿患上先天性心脏病的几率是比较大的,由于孕妈妈在怀孕期间的不正当行为或是由于胎儿的心脏的血管发育出现了异
在所有的先天性疾病中,新生儿患上先天性心脏病的几率是比较大的,由于孕妈妈在怀孕期间的不正当行为或是由于胎儿的心脏的血管发育出现了异常,那么就很容易导致宝宝遗传就患有先天性心脏病,而且有的还非常严重,需要及时的接受治疗才可以存活,那么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能治好吗?
首先,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一般经过手术的治疗可以治好,目前在我国先心病的治疗几率还是很高的,但是需要注意的事项是,如果发现孩子得了先心病了,一定要积极的去寻求帮助和治疗的,不要放弃孩子。

其次,介绍一下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方法:
1、手术治疗
先心病一般是无法自行愈合的,均需通过手术或者介入的方法根治。

现在手术又非常成熟,有些家长由于这些社会因素还是选择手术。

还有一些小的缺损,比如干下部位的室缺,由于靠近主动脉瓣,就是小于0.5cm,也需要积极手术治疗。

对于缺损口径大于0.5cm的患儿建议行手术治疗。

2、介入治疗
介入治疗主要用于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瓣狭窄、体动脉至肺动脉瘘和室间隔缺损等的根治性治疗。

对于一些暂时无法手术或是已丧失手术矫治时机的先天性心脏病经此方法治疗后,可较好地等待。

先天性心脏病真的治得好吗?

先天性心脏病真的治得好吗?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先天性心脏病真的治得好吗?
导语: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一旦心脏出现了问题,那么很可能就是致命的。

心脏病的种类有很多,先天性的心脏病就是其中的一种,很多小孩子一出
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一旦心脏出现了问题,那么很可能就是致命的。

心脏病的种类有很多,先天性的心脏病就是其中的一种,很多小孩子一出生就患有心脏病,这大多数是由于遗传或者怀孕期间接触了化学物质或者辐射等引起的。

那么先天性的心脏病到底能不能治疗呢?
手术治疗
先心病一般是无法自行愈合的,均需通过手术或者介入的方法根治。

但是对于缺损口径小于0.5cm 的室缺或房缺,可以无需治疗,它不会对患儿心脏功能及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但由于孩子存在心脏杂音,对将来升学、就业、婚姻有一定影响,而现在手术又非常成熟,有些家长由于这些社会因素还是选择手术。

介入治疗
介入治疗主要用于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瓣狭窄、体动脉至肺动脉瘘和室间隔缺损等的根治性治疗。

对于一些暂时无法手术或是已丧失手术矫治时机的先天性心脏病经此方法治疗后,可较好地等待手术矫治或是改善临床症状、延缓病情进展;此外还有一些手术矫治不彻底或不完全的先天性心脏病也可采用此方法进行补救性治疗。

微创治疗
心脏外科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最传统、最彻底、最经典方法是采取胸骨正中切口方式,此种先天性心脏病治疗手术由于从胸骨正中。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中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中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1.
降主动脉狭窄:主要应用ASD封堵伞;或PDA 伞过大 4. PDA撕裂:主要原因是老年PDA钙化重且选伞 过大,操作过猛所致。
3.
房间隔缺损(ASD)介入治疗
ASD干预时机
超声指标:右心房、室增大是干预的指 征。 对于儿童,应于学龄前有效干预(<6year) 对于青少年或成人,一经发现,尽快解 决。
PDA术中注意事项
封堵伞释放过程中,一般都在X线监控 下进行操作。对于经验不足的操作医师, 应尽量结合超声心动图进行监控。 传送鞘是否到位? 封堵伞位臵是否合适? 是否存在残余分流? 封堵伞对周围结构是否有不良影响?
1. 2.
3.
4.
PDA术中注意事项
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过程比较复杂,建立轨道 的过程有两种:经动脉法和经静脉法。 经静脉法较为常用,因为省去抓捕导丝的过程, 程序更为简单,同时也降低了手术费用。 遇到较小的PDA或成人PDA钙化较重时,无法从 肺动脉逆行进入主动脉时,可尝试经动脉侧进 入肺动脉,再行抓捕术建立轨道。
有关ASD介入治疗的若干问题
对于<30mm且残缘条件较好的ASD,可以 采取快速释放法:即在左心房近ASD处快 速释放左房伞后回撤,使其紧贴于房间 隔左心房面,并释放封堵伞腰部卡于ASD 上;随后释放右心房伞,完成ASD堵塞过 程。
有关ASD介入治疗的若干问题
对于>30mm或主动脉后壁无残缘的ASD需 采用肺静脉辅助释放法:将堵塞装臵头 端臵左上肺静脉左心房入口处,作为支 持点,释放左心房伞使之与房间隔连接 成直线,且左盘与左侧房间隔相平行, 并使腰部卡在房间隔上,然后释放右房 伞。后撤递送导丝,使具有张力的堵塞 器的左右两伞快速闭合ASD。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中几 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7034·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 电子版) 2012 年 11 月第 6 卷第 22 期
November 15 , 2012 , Vol. 6 , No. 22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 电子版) 2012 年 11 月第 6 卷第 22 期 Chin J Clinicians( Electronic Edition) ,
· 7033·
· 专家笔谈 ·
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治疗的争议
陈树宝 1938 年 Gross 首次成功实施动脉导管结扎手术开 创了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手术的历史。 随着临床诊断及 治疗技术的进步, 目前对不同年龄、 各种类型的先天性 效果也有长足的进步。 然 心脏病患者均可手术治疗, 而, 经过长期随访结果分析, 对有些先天性心脏病外科 手术合适时间及方法仍存在不少争议。 可以预见, 随 着对分歧观点的梳理及辨明必将进一步提高先天性心 脏病手术治疗的水平。 一、 法洛四联症( TOF) TOF 手术治疗 随着体外循环及外科技术的进步, 已不受患者年龄的限制, 近年来呈现出生后早期根治 手术的趋势。早期根治手术的优点在于让体内处于发 育的器官尽可能早地获得正常的血循环供应。 早期的 报道, 不足 3 个月婴儿一期根治治疗死亡率较高, 近年 来婴幼儿 病 例 手 术 成 功 率 有 所 提 高。2010 年 Kanter 等 报道 20 例 TOF 新生儿一期根治术后无死亡, 术后 1 再干预占 20% , 同期在新生儿期行体肺分流术 17 例,
流平均为轻度。 Texas 儿童医院应用右心室漏斗部保 自 1999 年, RVIS ) 策略处 留( right ventricular infundibulum sparing, 仅在肺动脉瓣环中度或重度发育 理 TOF 超过 320 例, 不良患儿中作跨瓣补片, 而不作漏斗部补片。 体重在 4 kg以上者, 均可通过心房切口及肺动脉切口缓解漏斗 部狭窄, 手术中尽量避免漏斗部处大切口可减少影响 漏斗部收缩功能及晚期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围手术期
[4 ] 并发症发生情况好于新生儿病例 。 二、 肺动脉闭锁伴室间隔缺损( PA / VSD)
例术后因坏死性肠炎死亡, 平均 6 个月后根治手术均 存活, 以后需再干预的占 12. 5% 。两组比较, 新生儿期 一期根治手术者均需跨瓣环右心室流出道补片, 二期 25% 。 根治手术者需跨瓣环补片的占 新生 儿 期 手 术 者 需 再 干 预 比 例 较 高 ( 25% ~ 32% ) 。婴儿 病 例 根 治 手 术 时 需 跨 瓣 环 补 片 的 约 占 90% ~ 100% 。体肺分流术或肺动脉瓣球囊扩张后可 能促进肺动脉和右心室流出道发育, 以后根治手术时 需要跨瓣环补片的比例降低。 尽管出生后早期根治手 术成为趋势, 有些医学中心建议 TOF 婴儿及新生儿的 处理应个体化而不应全部进行一期根治手术 。 TOF 根治手术中往往采用切开右心室流出道切除 肥厚肌肉及跨瓣环补片以消除梗阻。 临床研究发现跨 瓣环补片与术后肺动脉反流、 右心室功能不全、 心律失 常发生有关。避免跨瓣环补片成为 TOF 手术方法改良 [2 ] 的内容之一。2005 年 Stewart 等 提出肺动脉瓣保留 ( pulmonary valve sparing, PVS ) 策 略, 实际上更注重 PVS, 为了保持较低的压差需要充分切开瓣膜。 在 102
[1 ]
例( 年龄中位数 5. 9 个月 ) 中, 采用 PVS 方法占 80% , 跨瓣环补片方法占 20% 。 再手术率 PVS 组为 6% , 与 跨瓣环补片组 ( 10% ) 无明显差别, 早期及晚期有中度 或重度肺动脉反流分别为 15% 及 36% , 均低于跨瓣环
[3 ] 补片组 ( 70% 及 85% ) 。 Boni 等 ( 2009 ) 报 道 24 例 TOF 患儿( 年龄中位数 8. 1 个月 ) 采用 PVS 方法根治, 术后 RV / LV 压降低, 肺动77 / cma. j. issn. 16740785. 2012. 22. 007 作者单位: 200127 内科 Email: chensb@ sh163. ne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心
PA / VSD 的病理解剖, 特别是肺血流的来源差异很 大, 手术处理方法及合适时间尚存在较多争议。1995 年 Reddy 等提出一期单源化处理主肺侧支动脉 ( MAPCA) 及 PA / VSD 纠治手术方法。2000 年 Reddy 等[5]报 56 道 PA / VSD 伴 MAPCA 85 例 ( 年龄中位数 7 个月 ) , 23 例完成早期一期 MAPCA 单源化及心内纠治手术, 6 例需分期单源化。 例完成一期单源化, 未修补 VSD, 3 年存活率 早期死亡 9 例, 晚期( 1 ~ 9 个月) 死亡 7 例, 80% , 24 例肺动脉需要再干预。2010 年 Murthy 等[6]报 中位数 道 PA / VSD 伴 MAPCA 124 例 ( 3 个月至 24 岁, 3. 2 岁) 手术治疗经验, 完成一期单源化处理及心内纠 治 74 例, 无早期死亡, 并提出如肺动脉和 MAPCA 大小 超过预期值 75% 或单源血供超过 15 肺段者进行心内 纠治; 肺动脉和 MAPCA 大小为预期值 50% ~ 75% 或单 PA 管道手术, 源血供 10 ~ 14 肺段者进行 RV不关闭 VSD; 肺动脉及 MAPCA 大小 < 50% 预期值或单源血供 < 10 肺段者仅进行中央分流。早期一期单源化处理使 侧支动脉离开体循环而似心包内肺动脉, 并能达到较 高比例的心内纠治; 较少的再手术率; 可以接受的手术 死亡率及 RV / LV 压力比值低。 然而对早期单源化及心内纠治手术也有争议。 回 [7 ] 顾研究结果显示 , 单源化侧支动脉发生血栓栓塞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