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明和国家起源研究中的几个问题(精)

合集下载

关于中国文明起源与国家形成问题

关于中国文明起源与国家形成问题


形态研究与文明探源》,《郑州大学学报》2003 年第 3 期,⑧谢维扬:《中

早期国家研究中考古学证据的认定和相关理论问题》,《社会科学战线》2003
年第 1 期,⑨沈长云:《中国早期国家阶段的社会形态问题一一兼介绍一种

于三代社会性质的提法》,《河南大学学报》2003 年,第 4 期.

泽湖泊型;(三)“接触地带说”,即主张以阴山、秦岭、南岭三条山脉为


划分出几个接触地带,找出各种文化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四)“大小中心



仍然坚持黄河文化是一个大的文化中心,在这一大的中心之外也存在若干个

的中心;(五)“辽河流域文化中心说”,理由是赤峰的红山文化并非受黄


韶文化的影响才形成的,它有自己明显的独立特征,远古文化北方狩猎民族

化的特点更加突出,远古时期并非落后于中原文化。
近年有的学者提出了 “文明起源三段论”的理论。即据摩尔根的“野蛮时


段论”,特别是恩格斯文明起源论中的“三次大分工理论”,包括文明起源

大物质前提奠基期、文明起源三大要素生成期、文明总体标志国家形成期。

丁•物质前提奠基期,认为“农业起源一一新石器起源一一陶器起源”这三


新分别实现了产业创新、工具创新、日常生活用具创新。从而为文明起源奠

了三大物质技术基石。
有的学者通过中国与西亚的两河文明的比较研究后认为,中国的两河文明具有 鲜明的不同特征,即黄河文明是连续不断的文明,长江文明是断而再续的文明; 在不同的文化圈内,其文明要素也显示出不同的特征。由此,形成了中国古文 明多源并起、相互促进的态势。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取得的进展,存在的困难问题及对策建议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取得的进展,存在的困难问题及对策建议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取得的进展,存在的困难问题及对策建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取得的进展,存在的困难问题及对策建议一、引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是一项重大的学术研究工程,旨在通过对中华文明的渊源、发展和演变进行系统、深入的探索和研究,为我国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提供有力支撑。

近年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研究成果,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本文将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进展、存在的困难问题以及对策建议三个方面展开探讨。

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进展1. 考古发现近年来,我国各地相继发现了大量古代遗址和文物,这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证据。

比如在河南郑州发现了新石器时代遗址,这些遗址的发现为研究中华文明的起源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2. 学术研究我国的学术界也对中华文明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尤其是在史学、考古学、人类学等领域。

通过对古代文献和古代史料的梳理和分析,学者们对中华文明的发展轨迹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3. 国际交流我国还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世界各国的学术机构和专家进行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进展。

在国际上,我国的文明史研究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三、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存在的困难问题1. 跨学科融合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需要涉及考古学、史学、人类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和方法,如何实现这些学科的融合,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 资源整合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需要大量的资金、人力和物力投入,而目前在资源整合方面还存在一定困难。

如何更好地整合各方资源,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3. 理论与实践结合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需要将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相结合,而目前在这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如何在实践中验证理论,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四、对策建议1. 加强学科交叉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需要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可以建立跨学科的研究团队,推动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2. 拓展资源渠道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可以拓展资源渠道,加大对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资助和支持,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参与其中。

历史必修上: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二)

历史必修上: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二)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简明中国历史 读本》
材料十一 西周的分封并不只是周人殖民队伍分别占有一片东方的土地,分 封制度是人口的再编组,每一个封君受封的不仅是土地,更重要的是分领了 不同的人群。新封的封国,因其与原居民的揉合,而成为地缘性的政治单位, 遂逐渐演变为春秋的列国制度。周人封建制度的本意,是为了军事与政治的 目的,颇不必用经济发展的理论当作历史演化过程中必经的一环。
——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先秦卷》
探究问题四 商朝为何是我国进入“信史”时代的开始?
材料九 卜辞记载战争的史实相当多,卜问内容包括战事的时间、地点、将 领、吉凶祸福等。 此甲骨记载有二类不同的内容。一段为殷(商)王将征伐, 卜问哪位将领合适。另外一段记录殷王牙齿有病,卜问是否来自祖先作祟,能 否痊愈。
材料五 龙山时代(新石器时代晚期),……这个时期各地的墓葬,绝大部分 是一贫如洗的小墓。例如在山西襄汾陶寺、下靳等这个时期的墓地所见,约 87%的墓葬是大小仅容一人,全无随葬器物的小型墓葬。……但在同一座墓地 里,也有少量规模中等和有随葬器物的墓葬,表现着墓主人身份的特殊。而 这个时期最高等级的墓葬,根本不埋在这种墓地里。
——《中华文明史》第一卷
探究问题五 商与西周的政治、经济制度
材料十 西周的土地所有制是土地国有制,周天子作为天下“共主”,名义上占有 全国的土地和臣民,正如《诗经·小雅·北山》所说:“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 滨,莫非王臣”,它的主要形态是井田制。
国王是土地的最高所有者,凭借政治上的统治权力, 把土地层层分封给诸侯、卿大夫士等各级贵族作为禄田。 各级贵族是封国和采邑土地以及臣民的实际占有者。夏商 西周的土地所有制关系都是属于国家土地所有制性质,那 时土地还不属于个别贵族私有,土地(包括房基地)不能随 便买卖、转让,叫做“田里不鬻”。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存在的困难问题及对策建议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存在的困难问题及对策建议

标题:深度探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存在的困难问题及对策建议导语: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一直是历史学界和文化研究者关注的焦点。

然而,在探索的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

本文将针对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存在的困难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权威资料缺失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其历史悠久,但在历史文献、考古资料等方面存在着严重不足。

对于远古时期的考古遗址、文献资料等的缺失,给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带来了不小的困难。

针对这一困难,首先应该加大对早期文献的挖掘和整理工作。

同时还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遥感技术、探地雷达等,来辅助发掘历史遗址和文物。

还需要加大对学术研究的资金支持,鼓励更多的专家学者参与到文明探源工程中来。

二、解读难度大中华文明源于遥远的古代,其文字、符号等存在着解读的难度。

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字形式、书写方式等变化,给研究带来了诸多困难。

针对这一困难,可以加强对古文字的研究与解读工作,提高研究者的语言水平和考古专业知识。

借助跨学科研究的力量,集中各方面专家的智慧,共同探讨解读古代文献的方法和途径。

三、历史重建难度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使得在历史重建方面面临诸多困难。

古代文明的发展、演变,以及与其他文明的交流影响等,需要深入研究和全面考证。

对于这一困难,可以借鉴国际上的历史重建经验,吸取各国学者的研究方法和成果。

还需要不断推动历史考古的发展,加大历史遗址的保护和挖掘力度,为历史重建提供更多的实物依据。

四、跨学科研究难度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需要涉及考古、历史、语言学、人类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而跨学科研究本身也存在不少困难。

各学科之间的交流合作、理论方法的整合等需要不断探索。

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建立跨学科研究团队,打破学科壁垒,促进学科之间的沟通与合作。

也可以鼓励学术期刊、学术会议等跨学科评台的建设与交流,促进多学科的融合发展。

结语: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是一项充满挑战和机遇的伟大事业。

在克服种种困难和挑战的也将为人类认识自身历史文化、推动文明交流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古代史问题集锦

中国古代史问题集锦

中国古代史问题集锦中国古代历史悠久而丰富多彩,涉及的问题也非常广泛。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您介绍一些关于中国古代史的常见问题,希望能够帮助您更深入地了解这段历史。

1. 中国古代的三皇五帝是谁?他们的地位如何?中国古代的三皇五帝是指一些传说中的古代统治者。

三皇包括:伏羲、神农和黄帝,五帝包括:轩辕、颛顼、帝喾、尧和舜。

这些传说中的古代统治者被认为是中国人的祖先,具有很高的地位和权威。

2. 中国古代最早的文明是哪个?中国古代最早的文明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1世纪左右的夏朝。

夏朝是中国史书上的第一个传说中的王朝,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

3.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什么?中国古代有四个重要的发明被列为“四大发明”,它们分别是: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活字印刷术。

这些发明对全球的科技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 王朝更迭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中,王朝更迭是一个重要的现象。

每当一个王朝崛起或灭亡,都会带来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的重大变化。

王朝更迭也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节点,被用来划分不同的历史时期。

5.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他的统一政策有哪些?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他采取了一系列的统一政策,以巩固统治。

他废除了封建制度,实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和文字,修建了万里长城;统一法律和货币,并统一文字,修建了兵马俑等。

6. 古代的丝绸之路是什么?古代的丝绸之路是一条重要的贸易路线,连接了中国与欧亚大陆的各个地区。

这条路线上不仅运输了丝绸,还传播了文化、技术和宗教。

丝绸之路对于中国和欧亚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7. 唐朝是中国的一个重要王朝,它的特点有哪些?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繁华和强盛的王朝。

这个时期的中国经济繁荣,文化交流频繁。

唐朝还开创了科举制度,推动了文学、艺术和科技的发展。

唐朝也是中国历史上政治比较稳定和国力最强盛的时期之一。

8.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由外族统治的王朝,它的历史地位如何?元朝是蒙古族统治的一个王朝,建立者是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

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发展中国是世界上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之一,其古代文明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本文将从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发展过程以及对人类文明的重要贡献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约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

当时,中国的一些地区已经出现了农业社会的苗头,人们开始种植水稻、小麦等作物,养殖猪、牛、羊等家畜,掌握了火的运用等基本生产技术。

与此同时,人类社会也开始出现了一些初步的组织形态,社会分工逐渐明确,人们开始居住在定居点,形成了最早的村落社会。

随着农业社会的兴起,中国古代文明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逐渐发展起来。

人们开始制作陶器、编织布料,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工艺品和文化特点。

例如,仰韶文化、良渚文化等都是中国古代文明发展的重要代表。

二、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过程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其中最重要的包括夏、商、周等朝代的兴衰。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王朝,成立于约公元前2070年。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古代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国家制度得到发展,社会秩序逐渐稳固。

夏朝时期,出现了最早的文字——甲骨文,人们开始记录文字信息。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大一统王朝,成立于公元前1600年左右,继续发扬了夏朝的文明。

商朝时期,商代的统治者实行世袭制,社会各阶层的发展不平衡,但也在经济、军事和文化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

商朝时期出现的青铜器和商代甲骨文对后世的文明贡献深远。

周朝是中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一个朝代,自公元前1046年建立,一直延续到公元前256年。

周朝时期,中国古代文明达到了巅峰,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等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

周朝还进行了一系列地理、政治和军事改革,并制定了一套完整的礼仪制度,这些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中国古代文明对人类文明的重要贡献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发展为人类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

首先,中国古代文明发展得到的农业技术和生产手段方面的进步,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农产品和一定的社会保障。

中国古代史研究热点问题

中国古代史研究热点问题

中国古代史研究热点问题中国古代史研究热点问题一、秦汉简牍学研究:新史料的出现是推动历史研究纵深发展的动力之一,尤其是秦汉史的研究,传世的文献资料比较少,制约了史学研究的发展。

本世纪初,在西北的新疆、甘肃等地,陆续出土了不少汉简,一些学者开始利用这些资料对秦汉社会进行研究。

建国以后特别是八十年代以来,考古成果似乎十分垂青秦汉历史,秦汉简牍大量的出土。

主要有1975年云梦秦简、1990-1992年敦煌悬泉置汉简、1993年连云港尹湾汉简、2001年张家山汉简、2002年江西里耶秦简、2002年长沙东牌楼汉简等等,大量简牍的出土,为秦汉史的研究注入了新鲜的血液,研究者们利用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物相结合的方法,在秦汉官僚制度、地方行政制度、法律制度、民族关系、社会史等方面的研究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云梦出土了一千多支竹简,主要是秦代的法律制度,还有反应当时社会风俗的《日书》。

1996年里耶出土的秦简达三万多枚,主要是地方的官方档案文书,10多万字的文字资料大大充实了少得可怜的秦史资料。

这批简牍是秦时县一级政府的部分档案资料,内容包括政令、各级政府之间的往来公文、司法文书、吏员簿、物资(含罚没财产)登记和转运、里程书等。

运用简牍这批简牍,学者们对秦朝的行政管理制度、文书制度、邮驿制度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张家山汉简主要有《二年律令》是汉初的法律条文。

学者们不仅对汉初的法律、行政制度有了深入的研究。

利用这些制度资料,研究汉初国家对社会关系的整合情况,推动了社会史研究的深入。

尹湾汉简的出土,为研究汉代地方郡县机构中官吏组成,官吏的的升迁、职能等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同时推动了汉代行政制度研究的深入发展。

另外,简牍的整理、文字的识读、简牍文书的特点规律等都成为研究热点。

借助于新史料,不仅发表了大量的相关论文,还出版有《简帛研究》等专业期刊、以及简帛网站等。

还出版了一些有分量的学术著作《汉代官文书研究》、《简牍文书学》等等。

中国古代国家的起源(一)

中国古代国家的起源(一)

中国古代国家的起源(一)一研究中的棘手问题。

实际上,我们几乎没有可靠的证据,以真正重现世界上任何地方政治权威的中央集权化和固定结构的源起。

文字书写要晚于国家的出现,然而,在最理想的情况下,只有文字固定了以后,才能提供历史学赖以依据的基础。

文字的晚出使得历史记载的年代总是太晚。

从部落组织发展到政治组织的过程也就必然笼罩在相对黑暗之中,只有凭借考古学或人类学上的推测才有可能稍示端倪。

在这种情况下,可信程度参差不一的假说也就连翩而起了。

在近期的研究论着中,人口增长、商业机会、司法发展乃至精神上的个人化,都被提出来充作解决国家起源问题的万能钥匙。

不过,历史唯物主义仍然是最具想象力、影响力的解释范式。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国家起源于原始社会分化为阶级;而这种源自劳动日渐复杂的社会分工的分化本身,乃是以生产力的技术(或组织)进步为基础的。

这种解释的关键概念是对剩余产品的看法。

也就是说,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者认为,正是社会物质财富的生产超过了生活的基本必需,导致了占有这些剩余产品的剥削阶级的出现,从而损害了绝大多数生产者的利益。

正如恩格斯所说,这种论点的核心就是在文明开始的时候,社会中剩余产品还太少,不敷进行平均分配,倘若跨过了这道门槛,剩余产品足够丰富了,但却又集中在一小部分人手里,那么人类历史和文化就发生了决定性的变化。

一旦生产力达到了一定的发展阶段,少数人与多数人之间就出现了残暴的分裂,以此为基础就出现了包括城市、文字、国家在内的一系列发展。

这种对国家起源的古典看法至今仍然有其力量。

但是,长期以来大家一直注意到,马克思的范式有一个根本性的逻辑弱点,即社会剩余产品的分配无疑是国家出现的必要条件,然而,它是不是充分条件呢?剩余产品也许会诱使潜在的剥削者对之加以垄断,那么,是什么保证他们如愿以偿呢?大多数联合起来的生产者为什么不断然拒绝这种企图,从他们那里将自己辛苦劳作的成果没收回来呢?平均分配日益增长的社会产品不会引致统治阶级独占闲暇和权力这样的文明进步,然而,却显然会响应庞大人口的立即需要,至少在同样产出的情况下,适度地缩短劳动时间。

中国学者关于国家起源与形成问题的研究概要

中国学者关于国家起源与形成问题的研究概要

高校社科动态2007年第5期中国学者关于国家起源与形成问题的研究概要杨 博(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91)摘 要:本文从探讨文明起源和国家起源的关系入手,简要分析了文明起源与形成同国家起源与形成这几个概念的异同,着力于介绍我国学者对于国际学术界关于这一问题研究的借鉴与看法,探讨了国家起源的动力因素、国家起源的基本途径等问题,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关于中国国家起源与形成的研究情况,分析了中国国家起源与形成问题的研究趋势、存在问题及对未来的研究展望。

关键词:国家起源与形成;酋邦;早期国家;中国学者;研究概要 文明和国家起源问题是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问题,当今,这一课题不仅有哲学家、历史学家、社会学家的始终关注,现当代考古学家、人类学家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使之成为国际学术界跨学科的研究热点。

一、关于文明起源同国家起源的关系11何谓“文明”?何谓“国家”?二者关系又是怎样的?关于“文明”,陈昌远认为:文明的定义与标志应如何理解?有的认为:有了人类就有了人类文明。

陈淳说:“人工制作的生产工具、用火、绘画艺术、埋葬习俗及图腾崇拜都是文明的表现。

因此,原始社会就有了人类文明”[1]。

这应是广义的文明含义,我们所谈的文明应是狭义的文明。

正如夏鼐先生所说:“现今史学界一般把‘文明’一词用来指一个社会已由氏族制度解体而进入了国家组织的阶级社会的阶段”[2]。

也就是邹衡先生所说的:“在一般情况下,文明的出现,也就意味着原始氏族制的解体和国家的产生”[3]。

其标志是什么?不同意一般将文字、城市和青铜器的出现作为文明的具体标志,而应按恩格斯所说的“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概括”[4]国家的诞生就标志着文明的开端。

应把文明社会的形成与国家的出现联系在一起。

我们在探讨先秦社会性质及其国家形态时,实际上就是探索古代文明社会国家产生于何时[5]。

王震中在《中国文明起源研究的现状与思考》中认为:“文明”一词,最早见于《易・文言》中“天下文明”,《尚书・尧典》也有“睿哲文明”之语,都是指光明、有文采的意思。

重难点01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教师版)

重难点01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教师版)

重难点01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专题概括1.中国广袤的大地,曾孕育早期的人类,北京人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从北京人遗址的考古发掘中,我们可以看出早期人类的生产、生活情况,以及他们在进化过程中的特点。

2.大约在一万年前,中国境内的人类逐渐懂得了耕种农作物、饲养家畜、磨制石器和烧制陶器,开始了定居生活。

3.距今约五六千年时,一些部落逐渐结成联盟,并推出首领,传说中的炎帝和黄帝就是这一时期的杰出代表,被后人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4.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辽河流域的考古发现,证实中华文明的起源及发展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

5.夏朝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国家,建立于公元前21世纪。

夏朝开创的王位世袭制,为以后历代王朝所承袭。

6.随后的商朝,创造了以青铜器、甲骨文为代表的早期文明。

到了西周时期,统治者实行分封制,通过各级贵族维系国家的统治。

7.而在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的争斗日益激烈,周天子的统治权威衰落,整个社会处于动荡与巨变之中,兼并战争、制度变革和思想学术的繁荣,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

阶段特征本阶段时间界限为距今约170万年前到公元前221年,主要包括七部分内容: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原始农耕生活;远古的传说;夏商周的更替;青铜器与甲骨文;动荡的春秋时期;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和百家争鸣。

1.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知道北京人的特征,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的起源的主要证据。

2.原始农耕生活:1000多年前,中华大地进入新石器时代,先祖开始了定居生活,于是农业、畜牧业、手工业逐渐产生和发展。

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成为这一时期的典型代表。

3.远古的传说:距今约五六千年前,人类进入到部落进而到部族社会,这一时期存在许多关于炎帝黄帝的传说,其后有许多部族,尧、舜、禹通过禅让制依次成为部族首领,他们拥有共同语言、共同利害关系、共同信仰,是早期国家的的雏形。

4.夏商周时期:(1)政治上: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诞生。

中国古代史核心问题

中国古代史核心问题

中国古代史核心知识第二分册1.中国原始农耕产生于何时?分布格局有何特点?产生于距今1万年前后的新石器时代。

分布格局特点:稻作农业与旱地农业同时出现、南北并立格局,既南稻北粟。

2.简述农业起源对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方面产生的影响。

生产方式:农耕生产方式,从事栽培谷物、驯养牲畜等生产性经济活动,不再单纯依靠采集渔猎。

生活方式:聚族定居,形成农业聚落。

3.距今5000年前,中国文明曙光初现,请用中国新石器时代后期的考古资料加以说明。

①新石器时代后期遗址,普遍存在大量玉器,墓地和随葬品差别明显,表明原始平等关系已被破坏,出现贵贱有别、高下有序的等级分化。

②古城、祭坛遗址和成套玉制礼器出土,表明早期国家已产生。

4.中国文明起源具有哪些特点?①满天星斗、八方雄起,多源起源;②黄河中游中原地区因部族迁徙、分合、冲突最为集中而成为中华文明融合、诞生核心地区。

5.请从文献材料和考古资料的二重证据法论证夏朝已具备了国家的基本特征。

文献记载:①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礼记·礼运》说夏建立前是“天下为公”的“大同之世”,即原始社会,夏建立后是“天下为家”的“小康之世”,即国家产生。

②启杀伯益夺取权位,“天下为公”的禅让制渐为“大人世及以为礼”的世袭制替代。

③夏设官分职,设有各种专职文武官员;有一定数量军队,设置监狱,制定刑法。

考古材料:二里头文化遗址①文献记载,夏朝的起讫时间为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6世纪、统治中心在晋南豫西,二里头文化遗址在时间和地域上与夏最吻合。

②发掘出宫殿式建筑遗址,说明当时社会分化很明显,王权可能出现。

③发掘出铲、镰等石制、骨制农具和猪、狗等家畜遗骸,说明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

④出土的青铜器和玉器多属于礼器和祭器,与《礼记·礼运》记载的“礼仪以为纪”吻合。

7.商代中国青铜文化发达,请用具体史实加以说明。

①青铜器。

青铜冶炼和铸造工艺日趋成熟。

青铜器数量多、种类繁、用途广,制作精良,造型独特,纹饰瑰丽。

中国古代国家起源与形成问题的几点思考

中国古代国家起源与形成问题的几点思考

中国古代国家起源与形成问题的几点思考关于中国古代国家的起源与形成问题,长时间以来,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然而问题至今未得解决。

原因何在?笔者以为,只要我们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中国历史的实际出发,问题总是可以得到解决的。

下面就此问题谈几点具体意见。

度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65页),这就与我国进入国家状态后氏族制度仍被长期保留的实际不相合。

而在近年的研究中,夏商周三代社会的这种结构已得到大多数学者的认同,因此,我们应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按照早期国家的一般特征去考虑我国古代国家的起源与形成诸问题。

我们注意到,目前中外学者对于“早期国家”的概念虽然还存在着差异,但在将中国划归早期国家而将古希腊罗马归入非早期国家或社会发展的下一个阶段出现的国家这一点上的态度基本上是一致的。

例如人们常常提到的前苏联学者a·m·哈赞罗夫为国际学术界组织编写的《早期国家》一书所写的带有总结性的文章中就表明了这样一种认识(《关于早期国家研究的一些理论问题》,载《古代世界城邦问题译文集》,时事出版社,1985年)。

因而,从国际学术界范围来考虑问题,我们也应当分清这两种不同的国家形式。

迟,的萌芽”。

“这些机构,作为整个集体的共同利益的代表,在对每个单个的公社的关系上已经处于特别的、在一定情况下甚至是对立的地位,他们很快就变为更加独立的了。

”这些作为公社集合体的代表们要在更大的范围内行使更为集中的权力,由此发生了对于公社集合体的“独立化”倾向,到后来,社会职位的世袭制也出现了,终于促使他们由起先的“社会公仆”演变为“社会的主人”,并最终集结成一个统治阶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218—219页)。

在恩格斯后来所写的一封致友人的信中,更明确说到,由于这种统治与奴役关系的建立,“于是就出现了国家”(《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482页)。

恩格斯指出,上述统治与奴役关系的建立,同古希腊罗马奴隶制国家统治与奴役关系的发生,是并行不悖的“两条道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218页)。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含答案解析)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含答案解析)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一、单选题1.某学者指出,公元前四千年中国存在的区域文化带有内蒙古长城带、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大溪文化、太湖长江三角洲文化、大坌坑文化等,这些文化彼此相互作用。

这表明A. 不同文明的交融互动最终促成了国家的形成B. 中华文明的起源呈现多元一体的格局C. 地理的复杂性与分层性奠定中华文明的基础D. 中华文明由黄河流域向周边逐渐扩展2.历史悠久的汉语言文字不仅是中华文化的载体,而且本身就是一种灿烂的文化。

若寻找这一文化的源头,最早可以追溯到A. 夏朝B. 商朝C. 西周D. 东周3.“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以中原6处大型聚落遗址作为主要参照点,证实“多元起源的文明火种,在公元前2500年到公元前1500年之间已汇聚中原,成为中华文明长盛不衰的母体”。

这一时期,构成中华文明母体的内涵之一是A. 周王权力高度集中B. 官僚政治取代血缘政治C. 礼乐制度崩坏D. 早期政治制度开始萌发4.良渚遗址包括约30万平方米的宫城、300万平方米的内城、630万平方米的外城,以及十数座高、低水坝等,规模之宏大前所未见。

此外,该遗址中制作大量珍贵玉、漆、象牙、陶器等所需的专业人员数量也很庞大。

这主要反映出当时具备A. 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B. 先进的手工业技术C. 强大的社会组织能力D. 发达的社会生产力5.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进步的过程。

在原始社会,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的根本原因是A. 女子在家庭中的地位衰落B. 男性的力量超过女性D. 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6.印度电影《流浪者》里有句经典台词:“法官的儿子永远是法官,小偷的儿子永远是小偷。

”这句话有明显的阶级歧视。

这种阶级歧视最有可能源自以下哪一制度A. 种姓制度B. 禅让制度C. 分封制D. 分化制度7.就文献记载来看,与从“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到“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不相对应的是()A. 从“大同之世”到“小康之世”B. 从禅让制到世袭制C. 从“公天下”到“家天下”D. 从神话传说到文明起源8.商朝建立内外服制,商王直接控制内服王畿地区,王畿四周是外服。

有关国家起源的几个理论问题再思考_2

有关国家起源的几个理论问题再思考_2

---------------------------------------------------------------最新资料推荐------------------------------------------------------ 有关国家起源的几个理论问题再思考有关国家起源的几个理论问题再思考有关国家起源的几个理论问题再思考重读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札记大家知道,恩格斯晚年发表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至今已经近一百二十年了。

每当我们重读这篇名著时,都会有一些新的体会和认识。

这里,我想围绕着有关国家起源的几个理论问题,作一点再思考。

无须讳言,我国的史前社会研究,特别是有关国家起源或者说文明起源的研究,自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来,基本上遵循着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所提出的理论模式,从而构建中国古代国家形成的历史。

但是,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一种困惑,即如何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古史实际相结合。

显然,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本以欧洲古史为例,就路易斯亨摩尔根的研究成果而作,诚如第一版序言所说的那样,以下各章,在某种程度上是执行遗言。

不是别人,正是卡尔马克思曾打算联系他的在某种限度内我可以说是我们两个的唯物主义的历史研究所得出的结论来阐述摩尔根的研究成果,并且只是这样来阐明这些成果的全部意义。

①因此,我们的研究工作,也应该从中国古史实际出发,走1/ 15出固有的理论模式。

首先,我们觉得,有必要正确认识奴隶社会两种形态,这是我们讨论问题的前提条件;也许人们还记得, 1859 年 1 月,马克思在其《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序言》中,第一次提出了亚细亚生产方式的概念,并与古代的并列,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作是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②。

对于这段话的理解,是否可以用两分法,把亚细亚的和古代的视为古代文明世界奴隶社会的两种形态,虽然还在继续讨论之中。

初中历史中的古代文明问题(经典题型归纳)

初中历史中的古代文明问题(经典题型归纳)

初中历史中的古代文明问题(经典题型归纳)一、埃及文明问题1. 埃及文明的发源地是哪里?2. 埃及人为什么会选择在尼罗河流域定居?3. 埃及文明中的法老是指什么?4. 埃及的金字塔是如何建造的?5. 埃及人什么宗教?二、中国古代文明问题1. 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在哪个河流流域?2. 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是什么?3. 先秦时期的思想家有哪些?4. 中国古代文明中的封建制度是什么样的?5. 中国古代文明中的科技发展有哪些突破?三、古希腊文明问题1. 古希腊文明的发源地是哪里?2. 古希腊文明中的民主制度是什么样的?3. 古希腊文明的艺术和哲学有何特点?4. 古希腊城邦的社会结构是怎样的?5. 古希腊文明对西方文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四、古罗马文明问题1. 古罗马文明的发源地是哪里?2. 古罗马文明中的共和制度和帝国制度有何区别?3. 古罗马文明的法律体系是怎样的?4. 古罗马的建筑和工程有哪些特点?5. 古罗马对欧洲的影响有哪些?五、印度种姓制度问题1. 印度的种姓制度是什么样的?2. 印度的种姓制度对社会有何影响?3. 和种姓制度有何关系?4. 印度的种姓制度是否还存在?5. 印度的种姓制度是否具有公平性?六、阿兹特克文明问题1. 阿兹特克文明的发源地是哪里?2. 阿兹特克帝国是如何建立的?3. 阿兹特克文明中的宗教有哪些特点?4. 阿兹特克文明的农业和手工业发展如何?5. 阿兹特克文明为什么最终衰落?这些题目是初中历史中的一些经典题型,涵盖了古代各个文明的关键问题。

通过学习和解答这些问题,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文明的特点和影响。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存在的困难问题及对策建议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存在的困难问题及对策建议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存在的困难问题及对策建议一、引言中华文明作为世界上最悠久、最丰富的文明之一,对于文化学者和历史爱好者来说,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为了深入挖掘中华文明的源流和发展历程,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应运而生。

然而,随着项目的推进,一些困难问题也逐渐浮现出来,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困难问题的存在1. 资料收集的困难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相关的历史资料非常庞杂且分散。

这使得在进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时,寻找、整理和筛选有效的资料变得异常繁琐。

尤其是在缺乏统一的分类体系和大规模数字化的情况下,研究者很难快速获取到真实可靠的资料源。

2. 跨学科研究的挑战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需要结合历史学、考古学、人类学和语言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进行探索和分析。

然而,不同学科之间存在着术语和方法论的差异,导致研究者之间理解的障碍。

需要建立一个跨学科的交流平台来促进知识和经验的共享。

3. 跨地域研究的难题中华文明的源头涉及到大片的土地和众多的文化遗址。

这就要求研究者需要深入到各个地域进行实地考察和现场研究。

然而,由于地域环境的复杂性,交通、通讯和住宿等方面的困难给研究者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4. 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平衡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目标既包括了对中华文明源头的深入研究,也涉及到对文化传承和保护的问题。

然而,在科研过程中,保护文化遗产的原则与深入探索的需求之间常常存在着矛盾。

如何在尊重历史和文化的基础上,实现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对策建议1. 建立综合的资料库为了解决资料收集的问题,应建立一个综合的中华文明资料库,以统一分类体系进行整理和管理。

同时,推动历史文献的数字化进程,将大量的历史文献转化为可检索和可利用的电子文档,提高研究者获取资料的效率与准确性。

2. 加强跨学科合作鉴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跨学科特性,应该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可以通过组织学术研讨会、制定学科术语统一标准等方式,促进研究者之间的学术对话和合作,提高工作效率和成果质量。

中国文明起源与形成研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中国文明起源与形成研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中国文明起源与形成研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李伯谦内容提要:中国文明起源与形成研究,既是构建中国古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涉及相关的理论与方法。

本文就以往研究中存在的诸如考古材料与文献材料的结合,如何处理相关学科之间的关系,怎样对待前辈学者的学术成果以及正确看待国外的理论与方法等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文明起源 中国古史 考古李伯谦,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北京市,100871中国文明起源与形成研究,从上世纪20年代开始提出以来,迄今已有80多年的历史。

回顾这一过程,可谓硕果累累,成绩卓著。

但我感到,在研究过程中,在诸如课题的提出、采用何种理论做指导、如何运用考古材料与文献材料、如何对待国外的理论与方法、如何处理相关学科之间的关系、如何对待前辈学者的成果等问题上,多多少少都存在着不同的认识。

这些不同的认识,有些经过讨论,接近了,统一了,有些至今仍然存在着。

我认为,存在不同认识是正常现象,并不可怕。

通过开诚布公的讨论及时解决,对于推进课题的深入开展,更具积极意义。

现谨就以下几个问题略述管见,请批评指正。

一 关于该课题的提出中国文明起源与形成研究课题的提出,最早要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

在此之前,“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大一统传统古史观,笼罩学术界长达两千多年。

上世纪20年代初,经过新文化运动洗礼的以顾颉刚为首的北京大学学生,在学术界掀起了古史辨运动,他们疑古史、疑古书、疑古人,顾颉刚提出的以往的古史是“层累的造成的古史”的论断,像重磅炸弹一样将绵延两千多年的古史体系炸得粉碎,为李玄伯提出的走考古学之路重建中国上古史扫清了道路。

顾颉刚是旧史学体系的破坏者,也是新史学体系建设的倡导者。

他在1923年7月1日《读书杂志》第11期上发表的《答刘、胡两先生书》中提出的“打破民族出于一元的观念”、“打破地域向来一统的观念”、“打破古史人化的观念”、“打破古代为黄金世界的观念”建设信史的四项标准,对于现在的古史研究,对于中国文明起源与形成研究,仍具有指导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文明和国家起源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先秦文献;酋邦;社会分层;聚落形态;邦国;王国近年来新出土的《容成氏》等战国竹书,在增加和扩充史料的同时,我们也应意识到它们依然是有其局限性的,重建上古史还得靠以考古学为基础的多学科的结合。

而考古学本身也有自己的局限性,它也需要借鉴人类学的理论以及技术的、经济的、环境的、人口学的等等知识。

将酋邦理论、社会分层理论与聚落形态学理论相结合是研究的趋势和方向,但理论贵在创新。

因而,结合中国考古新发现,从中国的材料出发,创建出符合中国历史实际的理论,才是最上乘的文明和国家起源研究。

依据近年来对山西襄汾陶寺和河南新密古城寨的考古发现,将早期文明与初始国家出现的时间,划定在龙山文化时代,应该说是有着充分事实依据的。

与此相关,将中国古代的国家形态划分为邦国—王国—帝国,要比称之为古国—方国—帝国,更约定俗成更合理一些。

Some Issues in the Research on the Origin of Ancient Chinese Civilization and StateKey Words: pre-Qin docurments; chiefdom;social strata;gathering morphology;state;kingdomAbstract: The newly unearthed bamboo slips such as Rongcheng Family of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may extend and enrich our historical materials, but they have limitations as well. Reconstructing ancient history must have solid archaeological basis, while archaeology must borrow kownledge from anthropology, economy, environment, etc. Combining the theories of tribe, social strata and gathering morphology is the trend and direction of research. We should create our own theory on the basis of materials to study the origin of civilization and state. In view of the recent archaeological discoveries in Shanxi and Henan, it is reasonable to locate the time when early civilization and state appeared in the period of Longshan Culture. Accordingly we can redefine the ancient state morphology in China as from tribe to kindom to empire.一新出土的先秦文献资料的价值与局限研究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起源问题,在资料上主要可分为两大类:一是物质文化资料,即通过考古发掘所获得的遗迹、遗物、遗址之类的资料;另一是文献资料。

文献资料中,又可分为传世的古籍文献资料与出土的竹简帛书、铜器铭文之类的出土文字资料。

应该说,无论是考古资料还是文献资料,都有其重要价值,也都有其各自的局限性。

近年来,新出土了一些文献资料,如20世纪90年代,从战国时代楚墓出土的《唐虞之道》、《子羔》、《容成氏》三种竹书材料,以及属于西周中期的青铜器“☆公盨”的铭文,都提供一些古史传说方面的资料。

《唐虞之道》是湖北省荆门市博物馆1993年清理被盗掘的郭店一号楚墓时所获大批竹书中的一篇,通篇讲尧舜禅让之道。

《子羔》和《容成氏》是上海博物馆1994年从香港古玩市场上收购来的大批楚国竹书中的两篇。

《子羔》篇采用子羔与孔子一问一答的形式,借孔子之口叙述了禹、契、后稷“三王”降生的神话以及尚贤、禅让的传说等内容。

《容成氏》篇幅较长,它是战国人所写的一篇比较有系统的上古史,从渺茫难稽的容成氏、尊卢氏、赫胥氏等远古“王天下”者讲起,历述尧、舜、禹之时的社会状况,一直说到武王伐纣,篇中也有一些尚贤和禅让的内容。

《☆公盨铭》是北京的保利博物馆2002年收购的一件西周中期的青铜器,器内铸有98个字的铭文,铭文开头就说天命禹平治水土,铭文中也讲到“为政以德”方面的内容。

上述这些新出土的文献资料都可以与传世的先秦文献对照起来,加以解读和研究。

例如裘锡圭先生的《新出土先秦文献与古史传说》一文,就使用上述四种出土文献,对“古史辨”派主将顾颉刚先生在禹的传说、各族是否同源的古帝王世系和禅让传说这三个方面的有关见解进行了检验,对顾先生一些具体观点的得失进行了实事求是的分析,是一篇难得的佳作。

也有学者将上述新出土资料与传世文献结合起来,对远古部落社会的特征、社会的演变、社会复杂化的进程以及早期国家与文明的起源等问题,进行了各自的研究。

这些研究都是必要的,对学术的发展也都有积极的推进作用。

通过有关的研究,这些新出土文献的价值也得以充分地展现。

史料的新发现或史料的扩充,每每带来研究的新进展。

然而,我们可否仅以这些出土文献(或者将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相结合为主干脉络,来重新构筑我国的远古历史,来重写中国的早期国家与文明起源的历史?在回答这一问题之前,还是先让我们看一下作为文献(不论是出土文献还是传世文献的局限性。

《容成氏》、《唐虞之道》、《子羔》既然是战国竹简,它们与同为战国时成书的《尚书·尧典》等的性质也差不多。

也就是说,可以把《容成氏》、《尧典》等看成战国时期关于上古史所流传的不同“版本”的传说,与传世文献相比,是一种大同小异。

只是,《尧典》等传世文献,经过战国末乃至秦汉时期的进一步整理,使得文字和用词更规范一些而已。

但不论是《尧典》还是《容成氏》,它们都既包含战国时的思想、观念、制度等等,也包含从战国之前传下来的内容。

《☆公盨铭》也有同样的问题。

“☆公盨”是西周中期的铜器,它把史书对于大禹治水的传说的记载至少提前到了西周中期,但它毕竟不是大禹或夏代时的记载,在《☆公盨铭》中也应含有西周时期的思想、观念、制度等。

问题的关键是现在学术界还没有一个好的办法和标准来分辨,其中哪些内容是在写成这些时受当时制度、观念、思想影响而新出现的,哪些内容是由更古老时期传下来的。

当然,也许有人认为根本不需要做这类分辨工作。

可是,不作辨析,就会形成用战国人的史观来描绘今日的所谓古代国家起源问题。

这样研究问题,自以为是信史,可别人不一定认为就是信史。

实际上我们对于古史传说多处于既信又不能全信的境界。

此外,也有一些学者由于受《尚书·尧典》、《大戴礼记》中的《五帝德》、《帝系》以及《史记·五帝本纪》中的大一统史学观念的影响,每每把尧、舜、禹、皋陶、伯夷、四岳、共工、商契、后稷等描述或论述成一个朝廷中的不同的职掌,即他们都曾同朝为官。

而早在八十年前,顾颉刚先生就提出“打破民族出于一元的观念,打破地域向来一统的观念”。

现在的民族学和考古学研究也表明,夏代以前的远古社会是族落林立,并不存在类似统一朝廷的政治实体。

诚然,在一些学者的用词和表述中,并未使用“朝廷”、“王朝”这样的词汇和概念,使用的是“部落联盟”这样的词汇和概念;但把尧、舜、禹、皋陶、伯夷、四岳、共工、商契、后稷等描述或论述成“同朝为官”的情形,给人的还是大一统王朝的感觉。

面对上述局限,当前利用先秦文献(既包括出土文献也包括传世文献研究上古历史文化的学者中,较为严谨的做法是:一方面相信其中的一些素材确实是上古流传下来的,但同时也不能不考虑其中所含有的战国时的思想、制度、组织结构等因素,甚至不能不注意到《尧典》等文献把原本属于不同系的部族民族组合安排在一个朝廷的情形——大一统的古史体系,所以利用时每每要做出相应的分析和取舍。

现在的难度是取舍的标准是什么?这在学术界还没有一定的看法,甚至还有些混乱。

我们反对在传说史料的运用上采取合己则取不合则隐的态度,我们也反对只是根据自己文章中的观点的需要,说《容成氏》或《尧典》中的某一条材料符合社会发展史的什么原理,就把它作为取舍的标准。

殊不知,所谓社会发展史原理也是根据某些民族的情况归纳出来的,并非绝对的、一成不变的,更何况我们要说明的是具体的中国上古的历史文化而非一般的社会发展史。

所以,一般的做法是把《容成氏》、《尧典》之类的史料与其他书中的史料相互印证、相互配合使用。

尽管这样,也只是相对好一些。

因为仅仅依赖文献,其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

这里就涉及到考古与文献结合的问题。

在将二者结合时,也应该是在对文献和考古材料分别有一个系统研究、系统梳理基础上的结合。

而且,这种结合也只能是以考古学为骨干,以文献为血肉、为辅助。

骨干建立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是最根本性的东西;血肉使具体的历史丰富多彩,是辅助性的东西。

总之,历史学的发展,使得要想重建上古社会的历史,它至少需要与考古学、人类学、自然科学等多学科相结合才有可能完成这一重任。

今天若单纯以文献(不论是出土文献还是传世文献来建立上古史体系,已远远落后于时代的要求,商代以前的上古史研究的基础应该说主要是考古学。

所以,对于文明起源的研究,考古学的实践是最基本性的。

也正因为如此,夏鼐先生在讲到中国文明起源时,也是根据考古学的发现,从小屯的殷墟文化讲起,通过郑州二里岗商文化、偃师二里头文化,一直上溯到新石器文化。

二酋邦理论、分层理论与聚落形态学理论相结合与理论创新是研究的趋势和方向考古学是通过古代人类的实物遗存来进行研究的,所以它是有确凿根据的,也不受历史记载的约束。

而且,考古学的文化编年是以地层的先后叠压或打破关系为基础的。

所以,考古学所反映的社会文化方面的变化,是可以寻找出其逻辑与历史的统一的。

然而,考古学又是阐释性的,遗迹遗物本身是不会说话的,它需要人们利用技术的、经济的、环境的、人口学的等等知识对人类生存活动的方式作出符合上古实际的解释。

所以,考古学也是有局限性的。

对于考古学在研究国家起源这一课题上的局限性,德国原总统罗曼·赫尔佐克(Roman Herzog在其《古代国家——起源和统治形式》一书中曾指出:国家的早期阶段,特别是其萌芽状态,只能求之于考古遗存。

但是,考古学“这门科学可以引出关于早期历史上各民族的文化发展、迁徙、关于各种贸易关系、各居民点的建立和扩大等方面的结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