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
简述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措施

简述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措施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措施1. 引言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由于其体积庞大、内部化学反应热释放较高,易引起温度升高和应力积累,从而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因此,采取适当的温度控制措施对于确保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和使用寿命至关重要。
2. 温度控制的目标温度控制的主要目标是确保混凝土中温度的合理控制,避免温度过高引起开裂或者温度过低导致强度下降。
具体目标包括:控制混凝土的最高温度、温度梯度和温度变化速率;控制混凝土的表面温度和环境温度;控制混凝土的降温速度和时间。
3. 温度控制措施3.1 混凝土材料的选择:选择低热释放水泥、矿渣粉等掺合料,减少混凝土的内部热释放。
同时,控制水灰比,选用合适的减水剂,以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可泵性。
3.2 施工时的温度控制: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采取以下措施控制温度:- 分段浇注:将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浇筑过程划分为若干个段,逐段进行浇筑,以减少热量的积累。
- 使用冷却管道:在混凝土中埋设冷却管道,通过水的循环流动,实现对混凝土温度的控制。
- 预冷处理:在浇筑前,可以采取喷淋水或者铺设湿布等方式对模板进行预冷处理。
3.3 后期养护中的温度控制: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采取以下措施控制温度:- 加强养护措施:及时采取覆盖物、湿润养护、避免阳光直射等措施,防止混凝土水分的蒸发过快。
- 冷却处理:可以采用降温剂进行冷却处理,有效降低混凝土的温度。
4. 监测和评估在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过程中,应进行温度监测和评估,以确保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监测方法包括使用温度计测量混凝土的温度、应力计测量混凝土的应力等。
5. 附件本所涉及的附件如下:- 附件1:混凝土温度控制计划表- 附件2: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图6. 法律名词及注释本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如下:- 混凝土结构:指使用混凝土作为主要材料的建造结构。
- 温度梯度:指混凝土中不同部位之间的温度差异。
- 水泥:指用于制备混凝土的粉状胶凝材料。
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一、背景介绍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大体积混凝土的使用越来越广泛。
然而,由于混凝土的自身性质,其在养护期间易受温度影响,从而导致裂缝、变形等问题。
因此,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的温控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二、温度对混凝土的影响1.温度变化会导致混凝土内部产生应力,从而引起裂缝。
2.高温会使得混凝土过早干燥,从而降低强度。
3.低温会使得混凝土的硬化速率变慢,从而延长养护时间。
三、大体积混凝土的温控措施1.预防性措施(1)选择合适的材料:选择早强水泥、矿物掺合料等材料可以缩短养护时间。
(2)调整配合比:通过调整水灰比、骨料粒径等参数可以改善混凝土内部结构,提高其耐久性和抗裂性。
(3)采用降温剂:在混凝土中加入降温剂可以有效降低混凝土的温度,从而减小温度应力。
(4)使用遮阳板:在混凝土表面覆盖遮阳板可以防止太阳直射,从而避免混凝土过早干燥。
2.治理性措施(1)喷水养护:在混凝土表面喷水可以降低其表面温度,从而缓解温度应力。
(2)覆盖湿布:在混凝土表面覆盖湿布可以保持其表面湿润,从而延长养护时间。
(3)加热养护:在低温环境下采用加热设备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可以提高其硬化速率。
四、具体实施步骤1.根据工程要求选择合适的预防性措施,并在施工前进行预处理。
2.采用实时监测技术对混凝土内部温度进行监测,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治理性措施。
3.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中的环境条件,如遮阳、通风等。
4.对于高重要性的工程,应采用加热养护等措施进行强化处理。
5.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措施,并对温度变化进行记录和分析,以便于后期总结经验。
五、总结大体积混凝土的温控措施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选择合适的材料、调整配合比、采用降温剂等预防性措施和喷水养护、覆盖湿布、加热养护等治理性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混凝土内部应力,避免裂缝和变形等问题的发生。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环境条件,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措施。
最终达到保证建筑质量和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控指标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控指标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温度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温度的控制不仅影响着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变形性能,还影响着混凝土的开裂和裂缝的发生。
因此,我们需要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温度进行控制。
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温度的控制1.控制混凝土的温升速率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升速率不能过快,应该控制在3℃/h以下。
如果温升速率过快,会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和变形等问题。
2.控制混凝土的最高温度大体积混凝土的最高温度一般控制在70℃以下。
如果温度过高,会导致混凝土内部的水分蒸发过快,从而引起混凝土的收缩和变形。
3.控制混凝土的温度梯度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梯度应该控制在20℃以下。
如果温度梯度过大,会导致混凝土的收缩和变形,从而引起裂缝的发生。
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温控措施1.冷却措施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可以采取冷却措施来控制温度。
例如,在混凝土的配合中添加冰块或冰水,或在混凝土表面喷水冷却等。
2.保温措施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可以采取保温措施来控制温度。
例如,在混凝土表面覆盖保温材料,或在混凝土表面喷涂保温材料等。
3.减少混凝土的体积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可以采取减少混凝土体积的措施来控制温度。
例如,分段施工,或采用小型模板施工等。
4.控制混凝土配合比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可以通过控制混凝土配合比来控制温度。
例如,通过减少水泥用量,增加细集料用量等。
三、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注意事项1.混凝土施工时要注意天气条件,避免在高温、低温和潮湿的天气条件下施工。
2.混凝土施工时要注意混凝土的浇筑方式,避免浇筑过程中出现温度差异。
3.混凝土施工时要注意混凝土的养护,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湿润。
4.混凝土施工时要注意加强施工管理,确保施工质量。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温度控制是非常重要的,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控制温度。
同时,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确保施工质量。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措施引言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温度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由于混凝土的体积较大,其内部温度分布不均匀,温度变化过大会引起混凝土的开裂和变形,从而影响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采取一系列的温度控制措施来确保混凝土的温度稳定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措施。
1. 控制混凝土浇筑温度混凝土浇筑温度是影响混凝土温度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应尽量控制混凝土的浇筑温度,避免过高温度导致混凝土快速凝固和开裂。
一般来说,混凝土的浇筑温度应控制在20℃-30℃之间。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控制混凝土原材料的温度,尽量避免过高或过低的原材料使用;•合理调整混凝土的配比,控制水泥用量和水灰比,以减少混凝土的内部温度升高;•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增加冷却水或冰块来降低混凝土温度。
2. 加强混凝土温度监测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对混凝土的温度进行持续监测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及时监测混凝土的温度变化,可以及时采取相应的温度控制措施。
常见的混凝土温度监测方法包括:•在混凝土中埋设温度计,通过实时监测混凝土的温度变化;•使用红外线测温仪来测量混凝土的表面温度;•利用无线传感器网络来监测混凝土的温度分布。
通过加强混凝土温度监测,可以及时掌握混凝土的温度变化情况,从而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来保证施工质量。
3. 采取降温措施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如果预测到混凝土温度将超过可接受范围,需要及时采取降温措施。
常见的降温措施包括:•使用冷却剂来降低混凝土的温度。
冷却剂可以通过混入混凝土中或直接喷洒在混凝土表面,以降低混凝土的温度。
•在混凝土浇筑表面覆盖湿润的保护层。
湿润的保护层可以通过喷水或铺设湿润的毛毡来防止混凝土表面过早干燥,从而降低混凝土的温度。
•使用保温隔热材料包裹混凝土。
保温隔热材料可以减少混凝土的热量损失,从而降低混凝土的温度变化。
4. 控制混凝土的固化过程混凝土的固化过程也会对混凝土的温度产生影响。
主墩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施工方案

主墩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施工方案一、工程概述本工程主墩承台尺寸较大,混凝土浇筑方量多,属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大体积混凝土由于水泥水化热的作用,在浇筑后将经历升温期、降温期和稳定期三个阶段,容易产生温度裂缝,影响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温控措施,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二、温控标准根据相关规范和工程经验,确定本工程主墩承台大体积混凝土的温控标准如下:1、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不宜超过 75℃。
2、混凝土内表温差不宜超过 25℃。
3、混凝土表面与大气温差不宜超过 20℃。
三、温控措施(一)原材料选择与优化1、水泥:选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品种,如矿渣硅酸盐水泥或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2、骨料:采用级配良好的粗、细骨料,严格控制含泥量。
粗骨料选用粒径较大的碎石,以减少水泥用量;细骨料选用中粗砂。
3、掺合料:适量掺入粉煤灰、矿渣粉等掺合料,降低水泥用量,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和耐久性。
4、外加剂:选用缓凝型高效减水剂,延长混凝土的凝结时间,降低水化热峰值。
(二)配合比设计通过优化配合比,在满足混凝土强度和工作性能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
经过试配,确定本工程主墩承台混凝土的配合比如下:水泥:_____kg/m³粉煤灰:_____kg/m³矿渣粉:_____kg/m³砂:_____kg/m³石子:_____kg/m³水:_____kg/m³外加剂:_____%(三)混凝土浇筑1、合理安排浇筑顺序,采用分层分段浇筑,每层厚度控制在 30~50cm 之间,以利于混凝土散热。
2、控制浇筑速度,避免混凝土堆积过高,造成内部温度过高。
3、加强振捣,确保混凝土密实,避免出现蜂窝、麻面等质量缺陷。
(四)冷却水管布置在主墩承台内部布置冷却水管,通过循环冷却水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
冷却水管采用直径为_____mm 的钢管,水平间距和垂直间距均为_____m。
大体积混凝土的温控施工技术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的温控施工技术措施1. 混凝土浇筑前,要对混凝土的温度、环境温度、浇筑方式和混凝土配合比进行合理设计和调整,以确保混凝土浇筑后能够控制温度的变化。
2. 采用冻土灌浆混凝土浇筑时,应在混凝土中掺加适量的冰块,以控制混凝土的温度。
3. 在夏季高温季节,可以采用夜间或清晨进行混凝土浇筑,以避免白天高温时对混凝土的影响。
4. 在严寒季节,应采取必要的保温措施,例如棚盖、加热设备等,以保证混凝土浇筑后能够充分凝固。
5. 在地下工程的混凝土浇筑中,应考虑地下水的影响,适当控制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同时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以避免混凝土出现冷缝等现象。
6. 在混凝土浇筑前应进行试块试验,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符合要求。
7. 在混凝土浇筑时,应采用慢浇淋的方法,避免局部温度过高,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8. 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及时覆盖塑料薄膜或湿布等,以控制混凝土表面的蒸发,避免过快干燥导致开裂。
9. 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应控制每次浇筑的体积,避免混凝土温度过高,导致混凝土强度、密实度不良。
10.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前,应适当减少混凝土中的冷却剂用量,以避免混凝土温度过低,造成混凝土强度下降。
11. 在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进行养护,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避免开裂、渗水等现象。
12.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配合施工人员的操作,控制混凝土的密度,避免混凝土松散,导致混凝土强度下降。
13.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采用水泥预冷处理,可以有效控制混凝土温度变化,提高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
14.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前应加装补偿器,避免因混凝土收缩导致混凝土开裂。
15. 混凝土浇筑前应采用布帘等方式保证混凝土充分凝固后,方可拆除布帘等措施,避免混凝土流失。
16. 在混凝土浇筑前应对施工场地进行必要的控制,如加盖遮阳棚等,以防止外部环境对混凝土的影响。
17.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注意加强施工质量的监督管理,确保混凝土浇筑的质量和速度。
大体积混凝土的温控方法

大体积混凝土的温控方法大体积混凝土(Mass Concrete)是指靠自身重力和内部温度控制来抵抗龟裂和温度变形的混凝土结构。
由于其较大的体积和热量积累效应,大体积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产生的温度升高会导致内部温度应力的产生,并可能引发龟裂,从而影响结构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为了解决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控制问题,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温控方法。
1.预冷技术预冷技术是通过在混凝土浇筑前对骨料和水进行冷却处理,以降低混凝土的浇筑温度,减缓混凝土的升温速度,从而控制混凝土的内部温度变化。
预冷技术可以采用冰水或冰块将骨料和水进行预冷,也可以借助冷却剂的作用来实现。
预冷技术能有效降低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升高速度,减小混凝土的温度差异,从而减少龟裂和变形的产生。
2.降温剂的应用降温剂是一种添加剂,可以通过改变混凝土内部的物理和化学反应,减少产热反应,降低混凝土的温度。
常用的降温剂包括冰冻盐水、冰冻融雪剂等。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适量添加降温剂,可以有效地降低混凝土的温度升高速度,控制内部温度差异,减少龟裂的风险。
3.隔热措施隔热措施是通过在混凝土结构的外部表面或内部设置隔热材料,减缓混凝土的热量传递速度,从而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升高。
常用的隔热材料包括聚苯板、泡沫混凝土等。
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外表面或内部适当安装隔热材料,可以有效减少外界温度对混凝土的影响,降低混凝土的温度升高速度。
4.冷却系统冷却系统是一种通过向混凝土结构中引入冷却剂或者水来降低混凝土温度的方法。
冷却系统通常由冷却管线、冷凝器和水泵等组成。
通过冷却系统,可以将冷却剂或水循环导入混凝土结构内部,降低混凝土的温度,有效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升高速度。
综上所述,大体积混凝土的温控方法包括预冷技术、降温剂的应用、隔热措施和冷却系统。
这些方法旨在减缓混凝土的温度升高速度,控制内部温度差异,降低龟裂和变形的风险。
在实际工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温控方法,并综合考虑材料成本、施工条件和项目要求等因素,以确保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测控技术规范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测控技术规范一、引言大体积混凝土在现代建筑工程中应用广泛,如大型基础、桥梁墩台、高层建筑物的地下室等。
由于其体积大,水泥水化热释放集中,内部温升快,如果控制不当,容易产生温度裂缝,影响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因此,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温度测控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措施。
二、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测控的目的和意义(一)目的通过对大体积混凝土温度的监测和控制,及时掌握混凝土内部温度变化情况,采取有效的温控措施,将混凝土内外温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防止温度裂缝的产生。
(二)意义保证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和安全,延长结构的使用寿命,减少后期维修成本。
同时,合理的温度测控还可以优化施工工艺,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工程造价。
三、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测控的基本要求(一)测温点的布置测温点的布置应具有代表性和均匀性,能反映混凝土内部温度场的分布情况。
一般应在混凝土的中心、表面、角部、边缘等部位设置测温点,间距不宜大于 500mm。
对于厚度较大的混凝土,还应在厚度方向上分层布置测温点。
(二)测温设备的选择应选用精度高、稳定性好、响应速度快的测温设备,如热电偶、热敏电阻等。
测温设备在使用前应进行校准和调试,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三)测温时间间隔在混凝土浇筑后的前 3 天,测温时间间隔不宜大于 2 小时;3 天后,测温时间间隔可适当延长,但不宜大于 6 小时。
当混凝土内部温度变化较大或接近温控指标时,应加密测温次数。
(四)温控指标大体积混凝土的温控指标一般包括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内外温差、降温速率等。
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不宜超过 75℃,内外温差不宜超过25℃,降温速率不宜大于 20℃/d。
四、大体积混凝土温度监测的方法和步骤(一)监测方法1、人工监测采用温度计等设备进行人工测量和记录温度数据。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劳动强度大,数据准确性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
2、自动监测利用自动化测温系统,通过传感器将温度信号传输至数据采集器,再由计算机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
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大体积混凝土在现代建筑工程中应用广泛,如大型基础、桥梁墩台、大坝等。
由于其体积大,水泥水化热释放集中,内部温升快,容易产生温度裂缝,影响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因此,采取有效的温控措施至关重要。
一、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产生的原因大体积混凝土在浇筑后,水泥水化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导致混凝土内部温度迅速升高。
而混凝土表面散热较快,形成较大的内外温差。
当温差超过一定限度时,混凝土内部产生压应力,表面产生拉应力。
由于混凝土早期抗拉强度较低,当表面拉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时,就会产生裂缝。
此外,混凝土在降温阶段,由于收缩受到约束,也会产生拉应力,从而导致裂缝的产生。
二、大体积混凝土温控的基本原则1、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尽量减小混凝土内外温差,一般要求不超过 25℃。
2、控制混凝土降温速率降温速率不宜大于 20℃/d,以避免温度骤降引起的裂缝。
3、延缓混凝土降温时间通过保温保湿养护等措施,延长混凝土散热时间,降低混凝土中心最高温度。
三、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1、原材料选择与优化(1)水泥选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品种,如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等。
(2)骨料选用粒径较大、级配良好的粗骨料,以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
同时,严格控制骨料的含泥量。
(3)掺合料适量掺入粉煤灰、矿渣粉等掺合料,不仅可以降低水泥用量,减少水化热,还能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和耐久性。
2、配合比设计通过优化配合比,在保证混凝土强度和工作性能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
可以采用增加骨料用量、掺入外加剂等方法来实现。
3、施工工艺控制(1)分层浇筑采用分层浇筑的方法,每层厚度不宜超过 500mm,以利于混凝土散热。
(2)振捣密实振捣过程中应避免过振或漏振,确保混凝土密实,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3)控制浇筑温度在炎热季节施工时,应采取措施降低混凝土原材料的温度,如对骨料进行遮阳、洒水降温,对拌合水加冰等,将混凝土浇筑温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及监控技术

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及监控技术前言大体积混凝土指每批混凝土的体积大于50m³,常用于建筑桥梁、水坝等大型工程。
由于混凝土的温度变化会导致强度降低、裂缝产生等问题,因此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需要采取温控措施,并进行监控。
本文将介绍大体积混凝土的温控措施及监控技术。
温控措施常规温控常规温控主要是通过加热或者冷却混凝土来控制其温度,常见的措施包括:•加热混凝土:可以采用水蒸气、电加热等方式来加热混凝土,从而加速固化进程,使其达到规定强度。
•冷却混凝土:可以采用水冷却、风冷却等方式来降低混凝土的温度,防止混凝土在高温状态下产生较大的体积收缩和裂缝。
降温措施由于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一般情况下需要对其进行降温。
降温的常见措施包括:•冷却剂:加入适量的冷却剂可以起到快速降温的作用,降低混凝土温度。
•水帘降温:利用水帘可以在混凝土的表面形成一层水雾,从而通过水蒸发带走混凝土中的热量,达到降温的效果。
•水箱降温:在混凝土周围建立水箱,通过水的冷却来降低混凝土的温度。
•其他方法:还有一些其他的降温方法,比如表示降温法、裂缝防治等。
监控技术大体积混凝土的监控主要是针对其温度的变化进行监测,使施工人员及时了解混凝土的温度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总体监控方案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的总体监控方案,可以分为以下两个方面:•在施工过程中对混凝土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在混凝土养护过程中,对其温度的变化进行记录,留存充分的数据。
温度监测技术温度监测技术主要是通过布设温度传感器对混凝土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常见的温度传感器有:•热电偶:热电偶的工作原理基于温度与电势之间的关系,可以将温度转换为电势输出,从而实现温度的监测。
•NTC热敏电阻:NTC热敏电阻的电阻值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可以通过测定其电阻值来计算混凝土的温度。
•激光测温:激光测温的原理是利用激光器将激光束照射到混凝土表面,通过反射回来的激光束来测量混凝土的表面温度。
防止大体积混凝土开裂的温控措施

防止大体积混凝土开裂的温控措施随着工程建设的不断发展,大体积混凝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在实际施工中,由于混凝土的体积较大,温度变化对其影响较大,容易导致混凝土开裂,影响结构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因此,在施工中采取一系列的温控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将从温度控制、保温措施、水泥的选择等方面介绍防止大体积混凝土开裂的温控措施。
一、温度控制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水泥水化反应的热量释放,会导致混凝土内部温度升高,而外部环境温度的变化也会影响混凝土的温度。
因此,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加强温度控制,避免混凝土温度过高或过低,从而避免混凝土开裂。
1. 控制混凝土浇筑温度混凝土浇筑温度的控制是防止混凝土开裂的关键。
在夏季高温时,混凝土温度过高容易导致开裂,因此要采取措施降低混凝土温度。
可以采用降温剂、增加水泥用量、减少混凝土搅拌时间等方法来控制混凝土的温度。
在冬季低温时,混凝土温度过低也会导致开裂,此时应该加热混凝土,可以采用加热水、加热混凝土原材料等方法。
2. 控制混凝土初始强度的提高速度混凝土初始强度的提高速度与水泥的种类、用量、水胶比、气泡率、温度等因素有关。
在浇筑混凝土时,要控制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尽量减少混凝土的收缩,从而避免混凝土开裂。
二、保温措施混凝土在浇筑后,需要进行保温,避免混凝土过快地散发热量而导致开裂。
在混凝土的保温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 选用合适的保温材料保温材料的选择应该根据混凝土的使用环境和保温要求来选择。
一般来说,可以选用聚苯板、聚氨酯板、挤塑板等材料进行保温。
2. 保温材料的施工保温材料的施工应该严格按照要求进行,确保保温效果。
保温材料的施工应该牢固不松动,保证混凝土的保温效果。
3. 合理的保温时间保温时间要根据混凝土的厚度、外部温度等因素来确定,保证混凝土内部温度趋于平衡,避免混凝土开裂。
三、水泥的选择水泥的种类、品种和用量对混凝土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在混凝土施工中,应该根据混凝土的使用要求来选择合适的水泥。
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及监控技术

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及监控技术简介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中具有以下优点:可以减少施工接缝,减少材料浪费,减少施工人员数量。
但是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热应力容易引起混凝土开裂,影响结构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
因此,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控制混凝土的温度,防止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温控措施常用的混凝土温控措施包括以下几种:1. 降低混凝土拌合物温度降低混凝土拌合物温度可以减少混凝土的初期升温速率,并使混凝土的凝结热迟迟不散发,从而降低混凝土的峰值温度和最终温度。
常用的方法包括:使用低温水或冰来调节拌合物温度,控制水灰比,采用更慢的水泥类型等。
2. 冷却混凝土通过在混凝土表面喷淋水或冷却管道冷却混凝土,可以使混凝土表面温度降低,缩短混凝土的升温时间,从而降低混凝土的峰值温度和最终温度。
3. 控制混凝土温度升高速率采用先期放置或分层浇筑等施工工艺控制混凝土的升温速率,减少混凝土生热量的堆积,从而减小混凝土的温度应力。
4. 预应力混凝土筋布置钢筋的预应力张拉对混凝土的温度应力有着明显的缓解作用。
预设的预应力张拉应继续在混凝土制品的周围形成较小的温度应力区域,使整块混凝土的温度应力最小化。
温度监控技术温度监控技术是对混凝土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和管理,可以实时反馈混凝土的温度变化情况,从而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来控制混凝土的温度。
目前,常用的混凝土温度监控技术包括以下几种:1. 温度计监控法通过在混凝土中设置温度计,实时监测混凝土的温度变化,判断混凝土的温度升高速率和温度分布状况,从而调整施工措施,控制混凝土的温度。
2. 声发射技术通过检测混凝土内部的声波变化,可以判断混凝土裂缝的出现和扩展情况,及时采取措施来控制混凝土的裂缝,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 微波检测技术微波检测技术基于混凝土的介电常数与温度的关系来实时监测混凝土的温度状态,适用于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控制和监测。
4. 激光测量技术激光测量技术可以测量混凝土内部的位移和应力状态,通过捕捉混凝土的应力变化情况,可以实时监测混凝土裂缝的出现和发展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混凝土的破坏。
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主要有( )。

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主要有( )。
范本一: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1. 前期准备阶段措施1.1 编制混凝土设计方案,确定施工步骤和温控指标。
1.2 对施工现场进行定位,选择合适的环境温度和湿度条件。
1.3 采购高质量的混凝土材料,确保施工质量。
1.4 设计合理的混凝土浇筑工艺,包括浇筑顺序、浇注方式等。
2. 混凝土配合比措施2.1 选择适当的水胶比,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2.2 添加混凝土掺合料,如矿渣粉等,以改善混凝土温度控制能力。
2.3 采用低热混凝土配合比,减少混凝土的水化热产生。
3. 建筑结构设计措施3.1 采用降温管或冰毯等措施,降低混凝土温度。
3.2 设计合理的结构通风系统,加强空气对流,促进混凝土的散热。
3.3 使用混凝土保温材料,减少混凝土温度的波动。
4. 细化措施4.1 控制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水泥水化速度,避免大温差引起的裂缝。
4.2 使用低温水或添加冰块控制混凝土的水浴温度。
4.3 定期测量和记录混凝土的温度,监控施工质量。
附件:混凝土温控监测表格。
法律名词及注释:1. 水胶比:混凝土中水和胶凝材料的质量比例。
2. 混凝土掺合料:掺入混凝土中的非胶凝材料。
3. 矿渣粉:一种常用的混凝土掺合料,由工业炉渣研磨而成。
4. 低热混凝土:控制混凝土水化反应速率,减少水化热发生的混凝土。
范本二: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主要包括:1. 混凝土配合比措施1.1 控制水胶比,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1.2 添加混凝土掺合料,改善混凝土的性能。
1.3 使用低热混凝土配合比,减少热释放。
2. 混凝土浇筑措施2.1 控制浇筑温度和环境条件。
2.2 使用保温材料覆盖混凝土表面。
2.3 采用水浴降温法降低混凝土温度。
3. 建筑结构设计措施3.1 优化结构设计,减少混凝土体积。
3.2 使用保温材料隔热。
3.3 设计合理的通风系统,加强空气对流。
4. 细化措施4.1 控制混凝土施工的水化热。
大体积混凝土的温控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的温控措施1 温控指标规定混凝土浇筑体在入模温度基础上的温升值不宜大于50℃;混凝土浇筑体的里表温差(不含混凝土收缩的当量温度)不宜大于251℃;混凝土浇筑体的降温速率不宜大于2.0℃/d。
2 温控措施除上述配合比原材料的控制方法外,还有几点需要注意:浇筑混凝土前用深井水冲洗碎石让其冷却;采用深井水作为拌合用水;在罐车、地泵管等输送工具表面包裹吸水材料并不断洒水降温。
3 混凝土测温(1)可采用温度检测仪器,但一般多采用预埋测温管和温度计配套测温的方法。
混凝土浇筑厚度均匀时,测位间距为10~15m,变截面部位可增加测位数量。
根据混凝土厚度,每个测位布置3~5个测点,分别位于混凝土的表层、中心、底层及中上、中下部位。
混凝土表层温度测点宜布置在距混凝土表面50mm处;底层的温度测点宜布置在混凝土浇筑体底面以上50~100mm处。
预埋测温管时与钢筋绑扎牢固,以免位移或损坏。
配备专职测温人员,对测温人员要进行培训和技术交底。
测温人员要认真负责,按时按孔测温,不得遗漏或弄虚作假。
测温记录要填写清楚、整洁,换班时要进行交底。
根据每次测温记录判断混凝土内温差、混凝土表面与塑料膜内温差,如不超过25℃,表示保温正常;如超过25℃,说明保温措施不满足要求,应采取再加盖一层塑料膜予以保温。
当混凝土内与混凝土面温差、混凝土面与室外温差均小于25℃,且降温趋于稳定后,停止测温。
(2)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宜采用水冷却方式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温度:经计算或实测混凝土试样的中心温度大于80℃;混凝土的厚度大于2500mm、强度等于大于C50,且混凝土入模温度大于30℃;其他需要控制混凝土的中心温度时。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洒水养护,并铺设保温层。
一般保温层由塑料薄膜和草帘组成,如有条件宜采用蓄水养护。
在四周筑起临时性的小堤,蓄水养护,水的高度维持在40~60mm,蒸发后及时补充。
大体积混凝土常见的温控措施有哪些

大体积混凝土常见的温控措施有哪些范本一:大体积混凝土常见的温控措施1. 温度控制目标1.1 温度控制的目的1.2 温度控制的重要性2. 温度控制方法2.1 预冷措施2.1.1 冷却剂的选择和使用2.1.2 冷却系统的设计及运行参数2.2 温度监测2.2.1 温度传感器的选择与布置2.2.2 温度监测系统的搭建与使用2.3 散热措施2.3.1 表面散热措施2.3.2 内部散热措施2.4 加热措施2.4.1 外加热系统的选择与使用 2.4.2 加热系统的设计及运行参数 2.5 绝热措施2.5.1 绝热材料的选择和使用2.5.2 绝热层的设计和施工3. 温度控制管理3.1 温度控制计划的编制3.2 温度控制的监督与检查3.3 温度控制的记录与分析4. 温度控制后续工作4.1 结构物的温度性能分析4.2 温度控制的效果评估4.3 温度控制的经验总结与改进附件:本文档未涉及附件。
法律名词及注释:1. 温度控制:指通过一系列措施来控制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
2. 预冷措施:在混凝土浇筑前采取的降低混凝土温度的措施,包括使用冷却剂和冷却系统等。
3. 温度监测:通过安装温度传感器监测混凝土的温度,以及监测系统的搭建和使用。
4. 散热措施:采取表面散热和内部散热的方式来降低混凝土温度。
5. 加热措施:在低温环境下采取加热措施来提高混凝土的温度。
6. 绝热措施:采用绝热材料和绝热层来减少混凝土的热量损失。
范本二:大体积混凝土常见的温控措施1. 温度控制的目标和重要性1.1 温度控制的目标1.2 温度控制的重要性2. 预冷措施2.1 冷却剂的选择和使用2.2 冷却系统的设计和运行参数3. 温度监测3.1 温度传感器的选择与布置3.2 温度监测系统的搭建和使用4. 散热措施4.1 表面散热措施4.2 内部散热措施5. 加热措施5.1 外加热系统的选择与使用5.2 加热系统的设计和运行参数6. 绝热措施6.1 绝热材料的选择和使用6.2 绝热层的设计和施工7. 温度控制管理7.1 温度控制计划的编制7.2 温度控制的监督与检查7.3 温度控制的记录与分析8. 温度控制后续工作8.1 结构物的温度性能分析8.2 温度控制的效果评估8.3 温度控制的经验总结与改进附件:本文档涉及附件:无法律名词及注释:1. 温度控制:一系列措施来控制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
简述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

简述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
范本一(技术规范型):一、引言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会因为体积较大的特点而产生温控难题。
为了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必须采取一系列的温控措施。
本文档将详细阐述大体积混凝土的温控措施。
二、温度控制目标与要求1. 温度控制目标的设定2. 温度控制要求的制定三、温度控制方案1. 材料选择与加工2. 结构设计3. 施工工艺四、温度控制措施细化1. 混凝土浇筑前的温度控制2. 浇筑过程中的温度控制3. 浇筑后的温度控制1. 温度监测方法与设备2. 温度监测频率与时机3. 温度控制效果的评估指标六、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温度监测报告、温度控制方案建议书等。
七、法律名词及注释1. 大体积混凝土:指体积大于XX立方米的混凝土工程。
2. 温度控制:指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控制温度,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八、结论通过本文档的详细阐述,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的制定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关键,并且需要从材料、结构和施工工艺等方面进行细化和监测评估。
范本二(操作手册型):一、引言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是为了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大体积混凝土的温控措施及其实施方法。
1. 温度控制目标的设定:确保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的温度保持在规定范围内。
2. 温度控制要求的制定:包括浇筑前、浇筑中和浇筑后的具体要求。
三、温度控制方案1. 材料选择与加工:选择适宜的原材料,并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例。
2. 结构设计:根据混凝土的体积和结构要求,设计合理的施工方案。
3. 施工工艺:包括浇筑前的准备工作、浇筑过程中的控制措施以及浇筑后的处理方法等。
四、温度控制措施细化1. 混凝土浇筑前的温度控制:包括料槽预冷、搅拌设备的冷却等。
2. 浇筑过程中的温度控制:包括冷却剂的使用、遮阳措施的实施等。
3. 浇筑后的温度控制:包括覆盖保温、湿度控制等。
1. 温度监测方法与设备:包括温度计的使用以及自动化监测设备的配置。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度控制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度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项目,其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温度的有效控制。
混凝土的温度对于其强度、抗裂性及耐久性等特性影响甚大。
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必须对混凝土的浇筑温度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以确保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由于混凝土的自热现象,内部温度往往高于外部环境温度。
在这过程中,水分蒸发和热量控制是最重要的因素。
温度过高,混凝土内部容易出现裂缝,而温度过低则可能导致混凝土强度的降低。
因此,针对这些问题,需有一套完整的温度控制策略。
温度监测温度监测是施工过程中的第一步,能够及时发现问题。
使用温度传感器,能够实时跟踪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变化。
通过设置警报系统,当温度达到预设的临界值时,能快速作出反应,调整施工方案。
温度监测不仅限于混凝土浇筑时的温度,同时也需要在硬化期间进行持续监测。
这个过程能够充分了解混凝土的温度变化规律,从而制定出更加科学的温控措施。
降温措施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采取降低混凝土温度的措施非常重要。
最常见的方法包括:使用冷却水:在搅拌混凝土时加入冷却水,以降低混凝土的初始温度。
水温需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避免直接影响水泥的水化过程。
添加冰块:在炎热的夏季,可以在混凝土搅拌中加入适量的冰块。
冰块在水化时融化,能够有效降低混凝土的温度。
采取遮阳措施:在高温天气中,采用遮阳布覆盖混凝土浇筑区域,以减少阳光照射。
此举能够有效降低表面温度,减缓水分蒸发速度。
合理选择浇筑时间:通常选择在气温较低的时段进行混凝土浇筑,如早晨或夜间,以降低混凝土的温度升高速度。
保温措施当施工环境气温较低时,温控策略则会有所不同。
对于低温混凝土来说,保护施工质量同样重要,以下是一些有效的保温措施:保温材料的应用:在混凝土浇筑后,利用保温材料覆盖混凝土表面。
可选择泡沫板或草席等材料,防止混凝土过快冷却。
加热搅拌材料:在搅拌混凝土时,将水和骨料加热至适当的温度,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初始温度。
大体积混凝土温控要求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2.16.6.1 温控标准混凝土温度控制的原则是:1)尽量降低混凝土的温升、延缓最高温度出现时间;2)降低降温速率;3)降低混凝土中心和表面之间、新老混凝土之间的温差以及控制混凝土表面和气温之间的差值。
温度控制的方法和制度需根据气温(季节)、混凝土内部温度、结构尺寸、约束情况、混凝土配合比等具体条件确定。
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如下温控标准:◆砼浇筑温度:锚塞体、承台及重力锚锚体混凝土浇筑温度夏季控制在30℃以内,冬季控制在20℃以内。
◆最大内表温差及相邻块温差:锚塞体、承台及重力锚锚体混凝土≤20℃◆冬季混凝土表面温度与气温之差≥20℃,混凝土表面养护水温度与混凝土表面温度之差≤15℃。
◆混凝土最大降温速率≤2.0℃/d。
2.16.6.2 现场温度控制措施在锚碇等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将从混凝土的原料材选择、配比设计以及混凝土的拌和、运输、浇筑、振捣到通水、养护、保温等全过程实行有效监控,具体措施如下:(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原材料选择为使大体积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抗侵蚀性、体积稳定性和抗裂性能,混凝土配制应遵循如下原则:A含量的◆选用低水化热和含碱性量低的水泥,避免使用早强水泥和高C3水泥;◆降低单方混凝土中胶凝材料及硅酸盐水泥的用量;◆选用坚固耐久、级配合格、粒形良好的洁净骨料;◆尽量降低拌和水用量,使用性能优良的高效减水剂;◆有抗渗要求的钢筋混凝土应采用较大掺量矿物掺和料的低水胶比混凝土。
单掺粉煤灰的掺量不宜小于25%,单掺磨细矿渣的掺量不宜小于50%,且宜使用粉煤灰加硅灰、粉煤灰加矿渣或两种以上的矿物掺和料。
(2)混凝土浇筑温度的控制降低混凝土的浇筑温度对控制混凝土裂缝非常重要。
相同混凝土,入模温度高的温升值要比入模温度低的大许多。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应视气温而调整。
在炎热气候下不应超过28℃,冬季不应低于5℃。
在混凝土浇筑之前,通过测量水泥、粉煤灰、砂、石、水的温度,可以估算浇筑温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2.16.6.1 温控标准混凝土温度控制的原则是:1)尽量降低混凝土的温升、延缓最高温度出现时间;2)降低降温速率;3)降低混凝土中心和表面之间、新老混凝土之间的温差以及控制混凝土表面和气温之间的差值。
温度控制的方法和制度需根据气温(季节)、混凝土部温度、结构尺寸、约束情况、混凝土配合比等具体条件确定。
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如下温控标准:◆砼浇筑温度:锚塞体、承台及重力锚锚体混凝土浇筑温度夏季控制在30℃以,冬季控制在20℃以。
◆最大表温差及相邻块温差:锚塞体、承台及重力锚锚体混凝土≤20℃◆冬季混凝土表面温度与气温之差≥20℃,混凝土表面养护水温度与混凝土表面温度之差≤15℃。
◆混凝土最大降温速率≤2.0℃/d。
2.16.6.2 现场温度控制措施在锚碇等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将从混凝土的原料材选择、配比设计以及混凝土的拌和、运输、浇筑、振捣到通水、养护、保温等全过程实行有效监控,具体措施如下:(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原材料选择为使大体积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抗侵蚀性、体积稳定性和抗裂性能,混凝土配制应遵循如下原则:◆选用低水化热和含碱性量低的水泥,避免使用早强水泥和高C3A含量的水泥;◆降低单方混凝土中胶凝材料及硅酸盐水泥的用量;◆选用坚固耐久、级配合格、粒形良好的洁净骨料;◆尽量降低拌和水用量,使用性能优良的高效减水剂;◆有抗渗要求的钢筋混凝土应采用较大掺量矿物掺和料的低水胶比混凝土。
单掺粉煤灰的掺量不宜小于25%,单掺磨细矿渣的掺量不宜小于50%,且宜使用粉煤灰加硅灰、粉煤灰加矿渣或两种以上的矿物掺和料。
(2)混凝土浇筑温度的控制降低混凝土的浇筑温度对控制混凝土裂缝非常重要。
相同混凝土,入模温度高的温升值要比入模温度低的大许多。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应视气温而调整。
在炎热气候下不应超过28℃,冬季不应低于5℃。
在混凝土浇筑之前,通过测量水泥、粉煤灰、砂、石、水的温度,可以估算浇筑温度。
若浇筑温度不在控制要求,则应采取相措施。
①夏季降低混凝土入仓温度的措施有:➢水泥使用前应充分冷却,确保施工时水泥温度≤50℃。
➢搭设遮阳棚,堆高骨料、底层取料、用水喷淋骨料。
➢避免模板和新浇筑混凝土受直射,入模前的模板与钢筋温度以及附近的局部气温不超过35℃。
为此,应合理安排工期,尽量采用夜间浇筑。
➢当浇筑温度超过28℃,应采用拌和水加冰措施。
➢当气温高于入仓温度时,应加快运输和入仓速度,减少混凝土在运输和浇筑过程中的温度回升。
混凝土输送管外用草袋遮阳,并经常洒水。
➢混凝土升温阶段,为降低最高温升,应对模板及混凝土表面进行冷却,如洒水降温、避免暴晒等。
②冬季施工如日平均气温低于5℃时,为防止混凝土受冻,可采取拌和水加热及运输过程的保温等措施。
(3)控制混凝土浇筑间歇期、分层厚度各层混凝土浇筑间歇期应控制在7天左右,最长不得超过10天。
为降低老混凝土的约束,需做到薄层、短间歇、连续施工。
如因故间歇期较长,应根据实际情况在充分验算的基础上对上层混凝土层厚进行调整。
官山侧锚塞体混凝土拟分8次浇筑,分层厚度综合考虑结构的特点,分层厚度示意图见附图2.16-4;承台2次浇筑,分层厚度示意图见附图2.16-5;牛轭侧重力锚块分9次浇筑,分层厚度示意见图2.16-6;牛轭侧重力锚支墩分6次浇筑,分层厚度示意见图2.16-7。
图2.16-4 官山侧锚塞体分层浇筑布置图(单位m)图2.16-5 主塔承台分层浇筑布置图(单位cm)冷却管分层线锚块区砼分层及冷却水管立面布置示意图 锚块区砼分层及冷却水管平面图2.16-6 锚块区混凝土分层布置图(单位mm)支墩区砼分层及冷却水管立面布置示意图 支墩区砼分层及冷却水管平面布置示意图 图2.16-7 支墩区混凝土分层布置图(单位mm)(4)冷却水管的埋设及控制①水管位置根据混凝土部温度分布特征,大体积混凝土中间各层布设1层冷却水管,上下较厚层布设2层冷却水管,官山侧隧道锚锚塞体共布设10层冷却水管;主塔承台布设2层冷却水管;牛轭侧重力锚锚块布设9层冷却水管;牛轭侧重力锚支墩布设6层冷却水管。
冷却水管均为φ42.5×3.25mm的黑铁管,其水平间距为0.9m,每根冷却水管长度为150-200m,冷却水管进出水口集中布置,以利于统一管理。
冷却水管布置见图2.16-8、图2.16-9、2.16-10。
图2.16-8 主塔承台冷却水管布置图冷却管分层线层及冷却水管立面布置示意图 锚块区砼分层及冷却水管平面布置示意图图2.16-9 牛轭侧重力锚锚块冷却水管布置图支墩区砼分层及冷却水管立面布置示意图图2.16-10 牛轭侧重力锚支墩冷却水管布置图②冷却水管使用及其控制◆冷却水管使用前进行压水试验,防止管道漏水、阻水;◆混凝土浇筑到各层冷却水管标高后开始通水,各层混凝土峰值过后立即停止通水,通水流量应达到32L/min;◆为防止上层混凝土浇筑后下层混凝土温度的回升,采取二次通水冷却,通水时间根据测温结果确定;◆控制进出水温度,冷却水的进水温度以8~15℃为宜;为保证冷却水的初期降温效果,项目部应与温控单位协调配合,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优化冷却水管的管路布置,合理选择水泵,并配备检修人员,以保证冷却系统正常工作。
(5)表温差控制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由于水化放热会使温度持续升高,如果气温不是过低,在升温的一段时间应加强散热,如模板洒水降温等。
当混凝土处于降温阶段则要保温覆盖以降低降温速率。
混凝土在降温阶段如气温较低或突遇寒潮,表温差大于25℃或气温低于混凝土表面温度超过20℃,必须对锚体、承台和系梁等大体积混凝土进行保温养护。
做法如下:混凝土侧面采用吊挂麻袋(土工布)外包一层彩条布保温,并适当延长拆模时间,且拆模时间应选择一天中温度较高时段。
混凝土的拆模时间不仅要考虑混凝土强度,还要考虑混凝土的温度和外温差,以免突然接触空气时降温过快而开裂。
拆模后应涂刷养护液并及时保温覆盖。
(6)养护混凝土养护包括湿度和温度两个方面。
结构表层混凝土的抗裂性和耐久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施工养护过程中的温度和湿度养护。
因为水泥只有水化到一定程度才能形成有利于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微观结构。
目前工程界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湿养护不足,对混凝土质量影响很大。
湿养护时间应视混凝土材料的不同组成和具体环境条件而定。
对于低水胶比又掺用掺和料的混凝土,潮湿养护尤其重要。
湿养护的同时,还要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变化。
根据季节不同采取保温和散热的综合措施,保证混凝土表温差及气温与混凝土表面的温差在控制围。
2.16.6.3 施工控制为确保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提高混凝土的均匀性和抗裂能力,必须加强对每一环节的施工控制,混凝土施工严格按照《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JTJ04189)执行,并特别注意以下方面:混凝土拌至配料前,各种衡器清计量部门进行计量标定,称料误差符合规要求,严格按确定的配合比拌制。
混凝土按规定厚度、顺序和方向分层浇筑,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浇筑完上层混凝土,混凝土分层布料厚度不超过50cm。
严格按规要求在承台和系梁进行各层间和各块间水平和垂直施工缝处理,各水平施工缝间铺设金属扩网,侧面混凝土表面布设防裂金属网,防止表面裂缝的产生。
2.16.6.4 现场温度监控图2.16-11 温控实施流程图为检验施工质量和温控效果,掌握温控信息,以便及时调整和改进温控措施,做到信息化施工,需对混凝土进行温度监测。
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应力发展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外界温度、湿度、施工条件、原材料变化等都会引起温度、应力的变化,只有通过温控监测,才能更准确地了解结构的质量与抗裂安全状况。
(1)温度监测在混凝土中埋入一定数量的温度传感,测量混凝土不同部位温度变化过程,检验不同时期的温度特性和温差标准。
当温控措施效果不佳,达不到温控标准时,可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当混凝土温度远低于温控标准时,则可减少温控措施,避免浪费。
(2)监控设计①监测仪器及元件仪器选择依据使用可靠和经济的原则,在满足监测要求的前提下,选择操作方便、价格适宜的仪器。
温度检测仪采用JGY—100型智能化数字多回路温度巡检仪,温度传感器为PN结温度传感器。
◆JGY—100型智能化温度巡检仪可自动、手动巡回检测128点温度,并具有数据记录和数据掉电保护、历史记录查询、实时显示和数据报表处理等功能。
该仪器测量结果可直接用计算机采集,人机界面友好,并且测温反应灵敏、迅速,测量准确,主要性能指标:①测温围:-50Ċ~+150 Ċ;②工作误差:±1 Ċ;③分辨率:0.1 Ċ;④巡检点数:64点;⑤显示方式:LCD(240*128);⑥功耗:15W;⑦外形尺寸:230*130*220;⑧重量:≦1.5kg。
温度传感器的主要技术性能:①测温围:-50℃~150℃;②工作误差:±0.5℃;③分辨率:0.1℃;④平均灵敏度:-2.1mv/℃。
◆应变计和无应力计选用DI-25型差动电阻式应变计。
传感器主要性能指标:①标距L(mm)=250,有效直径d(mm)=29 ②测量围:拉(1×10-6),压600(1×10-6)-1000,最小读数f(106/0.01%)<4③0℃时自由状态电阻比(E0)为0.9600~1.0400,温度测量为-25℃~60℃。
经数十个大型工程应用证明,以上检测仪器及元器件性能稳定、可靠,成活率主,完全能够满足工程需要。
②检测元件的布置测点的布置按照重点突出、兼顾全局的原则,在满足监测要求的前提下,以尽量少的测点获得所需的监测资料。
(3)现场观测①监测元件的埋没参照《混凝土大坝安全监测技术规》(SDJ336-89),并根据桥梁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加以改进,由具有埋设技术和经验的专业人员操作。
为保护导线和测点不受混凝土振捣的影响,用35×35角钢及减震装置进行保护,监测元件埋设示意图见图2.16-12。
图2.16-12 监测元件埋设示意图②现场监测要求各项测试项目宜在混凝土浇筑后立即进行,连续不断。
混凝土的温度监测,峰值以前每2h监测一次,峰值出现后每4h监测一次,持续5天,然后转入每天测2次,直到温度变化基本稳定。
应力监测在埋设24小时,每隔4小时观测一次,之后每天观测三次,待混凝土温度峰值出现后每天观测一次,持续10天,以后每3天观测一次,直到该部位浇完一个月,其后每周观测一次,直至基本稳定,每次观测完成后及时填写记录表。
在检测混凝土温度、应力变化的同时,还应监测气温、冷却水管进出口水温、混凝土浇筑温度等。
③温控监测流程在混凝土浇筑前完成传感器的选购及铺设工作,并将屏蔽信号线连接到测试棚,各项测试工作在砼浇筑后立即进行,连续不断。
温控监测流程图见图2.16-13。
2.16.7 隧道监控量测、超前地质预报隧道监控量测、超前地质预报见附件二,隧道监控量测超前地质预制专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