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热力环流》PPT课件

合集下载

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热力环流

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热力环流

气温高的地方 气温低的地方
近地面_下__凹___、高空_上__凸___ 近地面_上__凸___、高空_下__凹___
读图应用
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地热力因素形成的高空等压面示意图”,完成问题。(7分) (1)高空C比D的气压__高______(填“高”或“低”)。 地面A比B的气压___低_____(填“高”或“低”)。(2分) (2)A比B的温度__高______(填“高”或“低”)。(1分) (3)A、B、C、D之间的热力环流呈__顺______(填“顺” 或“逆”)时针方向流动。(1分) (4)如果A地是海洋,B地是陆地,则此时应该是__夜__晚____(填“白天”或“夜 晚”),此时A地与B地间吹__陆______风(填“海”或“陆”)。(2分) (5)A与B相比,日温差大小比较为__B_>_A____。(1分)
5.关于图中A、B气温、气压判断错误的是( B )
A.1月份:TA<TB B.1月份:PA>PB C.7月份:PA>PB D.气温年较差:ΔTA>ΔTB
解析 由材料“近地面A对应亚洲大陆,B对应太平洋,其中①为5 500米等高 面,②为1月份500 hPa等压面,③为7月份500 hPa等压面”及图示信息可知,1 月份北半球为冬季,陆上气温低于同纬度的海洋,TA<TB;同样,冬季陆地近 地面气压高于海洋,高空相反,A、B位于5 500米等高面,属于高空,故PA< PB,B错误;7月份北半球为夏季,陆地近地面气压低于海洋,高空则相反,所 以7月PA>PB;受海陆热力差异的影响,气温年较差海上低于陆地,所以气温年 较差ΔTA>ΔTB。本题要求选择错误的选项,故选B。
A.居民空调用电增加 B.居民户外活动增加 C.空气净化系统增多 D.环卫工人数量增多
C 2.花溪南部组团规划建设城市通风走廊,适宜利用的城市用地是( )

高考自然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热力环流

高考自然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热力环流
则是隆起的土堆(如下图),使地面上的风吹进洞穴,形成了“穿堂风”。利 用的原理 ?
受热快,增温块 土堆 土堆抬升气流,气压降低
高压
低压
练习:
(5)若图示区域甲为陆地,乙为海洋,则该图可显示
___黑__夜_____(白天、黑夜)或 冬季 (冬季、夏季)
的风向。
(6)若该图为城市中心区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
地理实践力:能够利用热力环流原理指导生产、生活实践 热力环流的成因、
人地协调观:通过探讨城市热岛效应理解人类活动与大气 风向及其影响
受热过程的关系
(一)热力环流的形成 气压:某地上空单位面积空气柱的重量 同一地点上方海拔高度越高,气压越小
P2
高空
1060hpa
1000m
P1
1100hpa
500m
A 地面
(3)“三个关系” ①近地面和高空的气压类型相反关系 ②温压关系:热低压、冷高压 ③风压关系:水平方向上,风总是从高压吹向低压
(4)等压面的弯曲原则:高高低低
练习: 读热力环流示意图(图8-5),回忆下列知识。 (1)在图中画上箭头,完成热力环流。
(2)甲、乙、丙、丁四地的气压高低状况是 甲>乙>丙>丁 。 (3)在垂直方向上,随海拔升高,气压 降低 ,气 温 降低 。 (4)在同一高度上,气压高,等压面向 高空 凸; 气压低,等压面向 近地面凸。
加剧城市热岛效应
减小湖陆间的温差
增大
解题思路与方法:
将湿润的大气带入城
市,使城市湿度加大, 昼夜温差减小
⑴根据图例明确风向读法,标出图中①③位置的风向。
⑵补全热力环流,根据垂直气流判断陆地和湖面的天气。
⑶湖陆风的强弱取决于湖泊和陆地的温差。

热力环流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课件47张-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热力环流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课件47张-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时11 热力环流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必备知识 基础巩固
关键能力 素养提升 情境解密 素养落实
课时训练
(2023·浙江1月卷)当空气经过较暖的下 垫面时,底部的大气增温形成比周边温度高 的“热泡”,并不断向上运动,这是一切对 流现象的基础。“热泡”超过凝结高度就会 形成云层,海面上的云层在夜间常常会发生 强烈对流,形成雷雨天气。如图为甲地下垫 面附近“热泡”上升运动示意图。据此完成 (1)~(2)题。
课时11 热力环流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必备知识 基础巩固
关键能力 素养提升
情境解密 素养落实
课时训练
2.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1)说出风形成的直接原因。 [提示] 水平气压梯度力。
课时11 热力环流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必备知识 基础巩固
关键能力 素养提升
情境解密 素养落实
课时训练
(2)填写下表,认识风的受力状况与风向。
课时11 热力环流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关键能力 素养提升
1.常见的热力环流 (1)海陆风 ①成因分析——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前提和关键
②影响与应用 海陆风使海滨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夏季气温低,空气较湿润,是避暑的好地方。
课时11 热力环流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必备知识 基础巩固
关键能力 素养提升 情境解密 素养落实
课时11 热力环流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必备知识 基础巩固
关键能力 素养提升 情境解密 素养落实
课时训练
3.风力大小的分析与描述方法
风力大小影响因素
常考分析角度
水平气压梯度力 冬季南北温差大,气压梯度力大,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
大小
力大,风力大;等压线稀疏,水平气压梯度力小,风力小

高考地理总复习专题——热力环流 (共10张ppt)

高考地理总复习专题——热力环流 (共10张ppt)

我这的近地面空气受热膨胀 上升。近地面单位面积内承 受的空气数量减少,气压降 低;高空空气数量增多,气 压升高了。
甲地
甲地 (热区)
乙地 (冷区)
我们近地面和高空的气压都发 乙地 生了不同的变化,那原本的“
等压面a”和“等压面b”又会 有怎样的变化呢?
风的形成
气压升高
气压降低
气压降低 甲地
甲地 (热区)
陆地一侧气温较低,气流以下沉为主 ,近地面气压升高;海洋一侧气温相 对较高,气流以上升为主,近地面气 压降低。
当陆面上的气压超过洋面时,两地 间的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发生改变 ,风向也由海风转为陆风。
但夜间海陆间的热力差别小,无论气 流的速度还是环流的高度,较白天都 要更小。
冷区
看来,只要搞定了温差就搞 定了热力环流。
海陆风
海风
陆风
白昼
夜晚
你注意到这个沿海地区白昼和夜 晚的两幅图有什么不一样吗?
我发现那面红旗飘扬的方 向不一样。
是的!白天这里吹的是来自海洋的 海风,红旗向陆地一侧飘扬。
嗯!夜间,这个地方吹的是陆 风,旗帜飘向海洋。
为什么这里白天和晚上风向会不 一样呢?
热力环流
气压:比一比
甲地近地面
甲地
乙地
乙地近地面
在我这单位面积内承受 了 11 的空气质量
在我这单位面积内也承受 了 11 的空气质量
那我们的气压一样啊!
和我们相同高度的其他地 方气压情况也一样吗?
现在是理想状态,同一 高度气压相同!
那我们组成联盟吧!名字 叫什么好呢?
就叫“等压面a”吧!
气压:比一比
甲地高空
乙地高空
等压面a
甲地
乙地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热力环流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热力环流
A.南北走向,西高东低 B.东西走向,北高南低 C.南北走向,东高西低 D.东西走向,南高北低
[解析] 由通过风向的主体变化可推测,山谷的大致走向为东西走向,由偏南风 与偏北风的风速比较,偏北风风速较低,推测南坡较高,在下坡运动过程中受重 力影响风速较大,故D项符合题意。
(2)因地面冷热不均,所以同一水平面上出现气压差异,进而使等压面发生弯曲。 同一水平面上,等压面向上凸处气压高,向下凸处气压低,即PC>PD,PB>PA。 (3)同一垂直方向上,近地面和高空的气压区类型相反,即近地面为高压,高空 则为低压。
2.等压面图的应用
(1)判断气压高低:如图9-20中,比较同一 地点不同高度气压值和同一水平面上不 同地点气压值可得 PB>PA>PC>PD (2)判断下垫面的性质 ①判断陆地与海洋(湖泊) a.夏季:等压面向下凸处为陆地,向上凸处为海洋(湖泊)。 b.冬季:等压面向下凸处为海洋(湖泊),向上凸处为陆地。 ②判断裸地与绿地:裸地同陆地,绿地同海洋。 ③判断城区与郊区:等压面向下凸处为城区,向上凸处为郊区。
热力环流
1. 热力环流形成过程
(1)垂直运动:热上升、冷下沉。 (2)水平运动:由高压向低压。 (3)近地面气压差异:热低压、冷高压。 (4)垂直方向气压差异:垂直方向上近 地面与高空高低压名称相反,但高空气 压值低于近地面。
等压面图的判读与应用
1.等压面图的判读技巧
(1)由于大气密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不同高度的大气所承担的空气柱高度 不同,导致在垂直方向上随着高度增加气压降低,即PA>PC,PB>PD。
(a) (b)
4.下列说法可能的是 (A)
A.a地风向为西北风
B.③地气温低于④地

高考地理复习——热力环流课件(共23张)

高考地理复习——热力环流课件(共23张)


2.礼、乐与城市文明有密切关系,这 可从什 么是文 明,文 明与城 市的关 系,以 及什么 是城市 文明的 核心内 容等角 度加以 认识与 阐释。

3.小说开头的环境描写和简单的人物 对话, 交代了 “他” 的身份 和家庭 生活状 况,也 照应结 尾,凸 显人物 品质。

4.媳妇为了“他”也来到城市,来到 工地, 找不到 合适的 进钱门 路,就 捡起了 破烂, 为此, 她常常 抱怨“ 他”无 能。
2.图中甲地山谷浓雾弥漫数日不散,主要是因为( D) A.太阳辐射较弱 B.气温较低 C.暖湿水汽充足 D.风力较弱
(2016·衡水模拟)湖泊 与湖岸之间存在着局部环 流,下图为我国某大湖(东 西宽约90 km)和周边湖岸 某时刻实测风速(m/s)垂直 剖面图,回答3~4题。
3.影响湖泊东西岸风向差异的主要因素为( D ) A.海陆位置 B.大气环流 C.季风环流 D.热力环流 4.在夏季,此时最可能为地方时( C ) A.0点 B.5点 C.15点 D.20点
大气水平 运动(风)
水平气压差异 (高空和近地)
大气运动的 根本原因
大气运动 最简单的形式 热力环流
大气垂直运动 (上升或下沉)
地面冷热不均
2、冷思热考与:垂在直垂气直流方的向关上系,:气温与气压如何变化? 热气流上升;冷气流下沉
3、垂直据气图流分与析天:气①冷热与垂直气流的关系:
② A、B两地的天气 ③PA、 PD的大小
图Ⅰ示意我国某沿海地区海陆风形成的热力环流剖面 图。图Ⅱ为该地区近地面与600米高空垂直气压差的分 布状况。读图回答6~7题。
图Ⅰ
图Ⅱ
6.有关气压分布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①地气压低于②地 B.近地面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①地比②地低 C.③地气压高于④地 D.高空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④地比③地更高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8讲+热力环流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8讲+热力环流
牧区雪灾:厚雪覆草,牲畜难食,常致掉膘,甚至大量死亡,是中国牧区 常发生的一种畜牧气象灾害。
本节思维导图
典题领悟
(2020·山东日照期中)读气压分布示意图,完成1~2题。 1.若四地形成热力环流,则流动方 向为( )A.O→P→AM→N→OB.P→O→M→N→ PC.M→N→P→O→MD.N→M→O→P→ N
热力环流的原理
1.热力环流原理关键: ①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冷热不均! ②冷热是区域间相对的温度高低; ③展图是瞬间的、是理论、是最简单的,而实际的大气环境是连续的、不 间断的、是复杂的; ④同一地点垂直方向上,恒:越往高空气压越低; ⑤图示的高压、低压是相对同一水平气压(空气密度)状态比较而言的; ⑥近地面受热区,近地面形成相对低压,高空形成相对高压;冷却区相反。 近地面低压区,气流上升,易成云致雨,昼夜温差小;近地面高压区相反。 ⑦冷热不均必然导致等压面弯曲变形,且恒表现为:高压向高空弯曲,低 压向近地面弯曲(“高高低低”)
热力环流原理的应用
热力环流原理的应用,关键在于从本质上理解: ① 常见的热力环流中,海陆风、山谷风等的风向存在着昼夜的差异, 而城市风的风向不存在这种差异(因为城市人多、车多、厂多,废热多, 近地面城市气温不论白天晚上恒大于郊区)。 ②在地理环境中的热力环流,如海陆风、城市风、山谷风、湖陆风、林 裸风……的理解中,其水平气流运动方向变化的实质不在于白天还是晚 上,而在于同一水平高度,不同下垫面环境下近地面的气温对比关系 (热胀冷缩!)。 ③本质上还取决于太阳辐射的能量传递及下垫面的能量接收能力(比 热容)。
图中高空1000米处,偏北风势力强,故 当地气压场为北高南低。风力小,则反 映气压梯度力小
常见的热力环流 大尺度的大气环流(三圈环流+季风环流) 小尺度的热力环流

2024届高三地理一轮专题复习+课件+热力环流应用

2024届高三地理一轮专题复习+课件+热力环流应用
TA>TB>TC>TD
思考3:若图示为夏季海陆间的热力 环流示意图,判断A、B下垫面的性 质。若图示为城郊间的热力环流示意 图呢?
A:陆地;B:海洋 A:城市;B:郊区
下图为北半球某地大气水平气压分 布模式图,图中甲乙丙丁四地间形成 热力环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甲地相比,乙地( A)
A.气温高,气压低 B.气温高,气压高 C.气温低,气压低 D.气温低,气压高
C.丙→乙
D.丁→丙
下图示意某热力环流中两地在垂直 方向上四点的气压分布。据此完成下 面小题。
4.下列图中能正确表示丙处垂直
方向上等值线配置的是(A )
二、大自然的热力环流
1、海陆风
二、大自然的热力环流
2、山谷风
二、大自然的热力环流
3、城市热岛环流
(2022,湖南卷)某研究小组调查发 现,在金沙江部分干热河谷的缓坡上发 育着一定厚度的黄土状物质,其下部及 附近谷底广布古堰塞湖沉积物(如下图 )。在冬春季,常见谷风裹挟着尘土从 谷底吹向谷坡。即将建成的白鹤滩水电 站位于金沙江下游。
下图为北半球某地大气水平气压分 布模式图,图中甲乙丙丁四地间形成 热力环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P处此时的风向最可能是( A)
A.南风 B.北风
C.西北风 D.东北风
下图示意某热力环流中两地在垂直 方向上四点的气压分布。据此完成下 面小题。
3.空气流动方向不正确的是( A)
A.甲→乙
B.甲→丁
9.夏季白天,穿堂风会( D ) A.降低卧室的温度
B.减少厕所的异味 C.提高厨 房的湿度
D.提高客厅舒适度
分析金沙江干热河谷段冬春季谷风势 力强的原因。
答案:①冬春季节晴天多,山谷和山坡 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山谷风环流更典型; ②冬春季节山坡地表干燥,植被稀疏, 升温更快;③冬春季节水位低,裸露坡 面范围大,谷风作用强。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热力环流》完整ppt课件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热力环流》完整ppt课件

绿洲效应
实验高中 马佳宾
.
实验高中 马佳宾
却 话 巴 山 夜
何 当 共 剪 西
巴 山 夜 雨 涨
君 问 归 期 未
李 商 隐
夜 雨 寄 北
()
雨窗秋有唐
时烛池期
。,。,
.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 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
山夜雨时
山谷风
实验高中 马佳宾
山谷或盆地地区 多夜雨
(2)近地面等压面凹下是低压,对应的地表气温比周围地区
高。 低


(高空)
B1
A1
C1

B
冷却

A
受. 热

C
(地面)
冷却
热力环流判读:


实验高中 马佳宾




B
A
C
(1)垂直方向上气压随高度升高而降低 (2)近地面等压面凹下是低压,对应的地表气温比周围地区高。 近地面等压面凸起是高压,对应的地表气温比周围地区低。 (3)近地面空气受热,气流上升,出现阴雨天气;近地面空气 冷却,气流下沉,天气晴朗。 .
谷风
山风
探究问题:巴山为什么下的是夜雨?这与它的地形有什
么样的关系呢?
.
海陆风
实验高中 马佳宾
白天:海风;晚. 上:陆风
实验高中 马佳宾
3.歌曲《军港之夜》:“军港的夜啊静悄 悄,…海风你轻轻的吹,海浪你轻轻的摇…” 根据热力环流的原理,判断歌词中的风向正 确吗?




.
实验高中 马佳宾
4.看过《三国演义》的就知道,诸葛亮 “火烧上方谷”的故事。据史料记载和考据 证实,三国时期的蜀相诸葛亮北伐曹魏,驻 军岐山五丈原,设计让司马懿进入眉县一带 的葫芦谷,利用该谷沟深谷长实施火攻,霎 时谷中方圆数里干柴燃烧,魏军伤亡惨重。 眼看着司马懿及其儿子司马师、司马昭就要 被烧死在谷中,突然天降大雨,熄灭大火, 司马父子得以生还。当时诸葛亮在五丈原大 营对天长叹:“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 强也。”难道真的是老天爷在与诸葛亮过不 去吗?还是有诸葛亮不知道的其他原因呢 ?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热力环流(共38张PPT)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热力环流(共38张PPT)

下图为北半球某平原城市冬季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回 答(1)~(2)题。
(2)市中心与郊区的气温差异导致市中心
()
A
A.降水的可能性较郊区大
B.降雪的可能性较郊区大
C.大气污染物不易扩散至郊区
D.不易受郊区燃烧秸秆烟雾的影响
(2)城市热岛效应,是热力环流的一种形式。市中心气温高,气流 上升。郊区气温低,空气下沉,降水的可能性小。气流上升处, 容易降水或加快污染扩散。城郊之间气温差异越大,热力环流越 旺盛。
C.白天盛行下沉气流,水汽不易凝结成雨
D.白天升温迅速,盛行上升气流,水汽不易凝结成
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市区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的现象,热岛强
度是用市区和郊区两个代表性观测点的气温差值来表示的。下图为
北京市四季热岛强度平均一天内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12~13题。
D 12.热岛效应最强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考点:城市热岛 效应的应用
2A、. 城近区年绿来地,面北积京显城著区增和加郊区B.温城度区差实值行在机减动小车,限主行要政原策因是(C )
C. 郊区城市化发展迅速 D. 郊区水域面积大量减少
在下图中,甲图表示的是“某滨海地区陆地和海洋表面气温日 变化的曲线图”,乙图表示的是“该地区海陆之间气流的运动图”。
域湖陆风。
低气压
高气压 基础知识
气压:单位面积上向上延伸到大气 上界的垂直空气柱的重量
1、海拔与空气密度、气压之间的关系
高气压
低气压
海拔高,空气密度小,气压低 所以气压随着海拔升高而__下__降____
冷却 受热 近地面和高空气压相反
1空受、归气热纳受的热热近力膨地环胀面流上是形成升低的,压过,程高受:空冷空的气近密地度面变是大高,压高空气压变高

热力环流课件 (共29张PPT)

热力环流课件 (共29张PPT)
C1
C2
冷却
思考:近地面热力环流特点






B
A
地面
C



(垂直方向上)
(水平方向上)
2、看图思规律:低

低 (高空)


高 (近地面)




压 ①近地面的气压 对应高空的气压
分 布 ②同一垂直方向上近地面与高空
规 ③ 等压面 律
3、简述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白天与夜晚分别吹什么 风?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由于水的比热容比陆地要大, 所以:
(1)白天陆地升温比海洋 快,海洋温度比陆地低,气 压比陆地高。
(2)夜晚陆地降温比海洋 快,海洋温度比陆地高,气 压比陆地低。
白天
冷 高压
白天吹海风
热 低压
陆地:增温快,陆地气温高于海洋气温,陆 地近地面形成热低压,高空形成高压
海洋:增温慢,海洋气温低于陆地气温,海 洋近地面形成冷高压,高空形成低压
•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4、等压线(面):大气中气压值相等的点所构成的线(面)
理想状态下: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同一海拔高度处,气压相等, 即等压面与海平面平行,大气处于稳定状态。
海拔/米
1500
高空
近地面
0
2、 气压: (1)概念:单位面积上的大气压力。 (2)特点:气压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递减 。
B A
B
A
3、高压、低压:

热力环流 高中地理必修课件ppt 人教版

热力环流 高中地理必修课件ppt 人教版
地理 年级学期:高三第一学期 课名: 高三第一轮复习热力环流
学习目标
(1)掌握热力环流的规律 (2)通过练习,培养提取信息、读图,综合分析的能力
主要知识: (1)热力环流:近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空气垂直运动(上升或下沉) 造成同一水平面存在气压差异导致空气的水平运动形成热力环流 (2)热低冷高
D.宁夏北部1月3日至4日
绿 洲
2.根据图中虚线、实线的变化特点可判断
A.虚线表示绿洲,气温日较差较小 B.虚线表示沙漠,夜间大气逆辐射强
C
C.实线表示绿洲,白天地面升温慢
D.实线表示沙漠,白天地面辐射强 3.图示日期大范围大气环流较静稳,则当地近地面大气 A.白天向绿洲辐合 B.夜晚绿洲气压较高 C.白天向沙漠辐散 D.夜间沙漠气压较低
由于大气稀薄,晚上大气逆辐射弱,大气对 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昼夜温差大
2021新高考版 全优课堂高考总复习P45对点精练
下图为晴天我国某绿洲与周围沙漠气温日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绿洲所在地区和图示日期最可能是 B
A.内蒙古东部6月22日至23日

B.甘肃中部7月2日至3日

C.新疆南部 3月21日至22日
白天:沙漠气温高于绿洲 该地
C 6:00--21:00为白天,昼长15个小 时,该地昼长大于夜长,我国是 北半球的,现在为北半球夏季 一天中气温最高为14:00,该地为 北京时间15:30为气温最高,位于 北京以西,大概东经100度附近。
小结:通过习题掌握以下知识点 (1)热力环流:近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空气垂直运动(上升或下沉) 造成同一水平面存在气压差异导致空气的水平运动形成热力环流 (2)热低冷高

矿产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①② C.①④
B.①③ D.②④
.
18
实验高中 马佳宾
1.热力环流的形成——“一个关键、四个步骤”
(1)“一个关键”是确定近地面两点的冷热。
热容量大的地球表面,白天气温较低,夜晚气温较高;热
容量小的地球表面,白天气温较高,夜晚气温较低。
(2)“四个步骤”: ①热上升、冷下沉——近地面热空气上升,近地面冷空气
的气压分别会产生什么变化?
.
5
实验高中 马佳宾
热力环流判读:(1)垂直方向上气压随高度升高而降低
(2)近地面等压面凹下是低压,对应的地表气温比周围地区
高。 低


(高空)
B1
A1
C1

B
冷却

A
受. 热

C
(地面)
冷却
6
热力环流判读:


实验高中 马佳宾




B
A
C
(1)垂直方向上气压随高度升高而降低
1000 1005 1010 1015 1020

.
24
(3)等压面的判读
以示意图来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
四地气压P甲>P乙>P丙>P丁
实验高中 马佳宾
近地面空气膨胀上 升,在高空聚积, 空气密度增大,形 成高气压,等压面 凸向高处
2
实验高中 马佳宾
(一)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
1000hpa
1005hpa
1010hpa
地面 B
空 气 密 度 减 小 , 气 压 降 低
A
C
.
3
高空空气冷却收缩下沉, 空气密度变大,形成低压
B1 低
高空
1000hpa
A 近地面空气膨
胀上升,在高空聚积, 空气密度变大,形成高
压压 A1

1005hpa
1015 1015 1015 1015 1015
1020 1020 1020 1020 102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3
实验高中 马佳宾
1000
1005 1010 1015
102 0
1005 1010 1015 1020 1025

等压面
1000 995
1005 1000 1010 1005 1015 1010
1020 1015
谷风
山风
探究问题:巴山为什么下的是夜雨?这与它的地形有什
么样的关系呢?
.
12
海陆风
实验高中 马佳宾
白天:海风;晚. 上:陆风
13
实验高中 马佳宾
3.歌曲《军港之夜》:“军港的夜啊静悄 悄,…海风你轻轻的吹,海浪你轻轻的摇…” 根据热力环流的原理,判断歌词中的风向正 确吗?



.

14
实验高中 马佳宾
绿洲效应
实验高中 马佳宾
.
10
实验高中 马佳宾
却 话 巴 山 夜
何 当 共 剪 西
巴 山 夜 雨 涨
君 问 归 期 未
李 商 隐
夜 雨 寄 北
()
雨窗秋有唐
时烛池期
。,。,
.
11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 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
山夜雨时
山谷风
实验高中 马佳宾
山谷或盆地地区 多夜雨
(2)近地面等压面凹下是低压,对应的地表气温比周围地区高。
近地面等压面凸起是高压,对应的地表气温比周围地区低。
(3)近地面空气受热,气流上升,出现阴雨天气;近地面空气
冷却,气流下沉,天气晴朗。 .
7
热力环流形成原理:
(根本原因)














热力环流
实验高中 马佳宾
(直接原因)
差同

去吗?还是有诸葛亮不知道的其他原因呢 ?
.
15
实验高中 马佳宾
5.你能用热力环流的原理解释孔明灯的上升吗?
.
16
实验高中 马佳宾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一种形式,结 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题。 1.下面四幅图表示的热力环流中,错误的是 ()
.
17
实验高中 马佳宾
2.地面受热不均会引起上空等压面的变化。 下图所示等压面变化正确的是( )
A
.
21
实验高中 马佳宾
把空间气压值相同的各点组合而成的面 叫等压面。

F



气 压 降 低
B
H
D
A
C
.
22
实验高中 马佳宾
把空间气压值相同的各点组合而成的面
叫等压面。
等压面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5 1005 1005 1005 1005
1010 1010 1010 1010 1010
异一












.
8
实验高中 马佳宾
(2)常见的热力环流(城市风)
城 郊 之 间 的 热 力 环 流
问题1:什么是”热岛效应”?产生的原因?
城市人口集中、工业发达,居民生活、工业生产和汽车 等交通工具每天消耗大量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释 放出大量热量,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使城市犹如9一
下沉。
.
19
实验高中 马佳宾
②热低压、冷高压——近地面冷的地方形成高压,近地面
热的地方形成低压。
③近地面和高空气压性质相反——近地面为高压,其高
空为低压;近地面为低压,其高空为高压。
④水平气流从高压流向低压。
.
20
实验高中 马佳宾
气压 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大气柱的重量
高空 近地面
H
海 拔 升 高
气 压 降 低
4.看过《三国演义》的就知道,诸葛亮 “火烧上方谷”的故事。据史料记载和考据 证实,三国时期的蜀相诸葛亮北伐曹魏,驻 军岐山五丈原,设计让司马懿进入眉县一带 的葫芦谷,利用该谷沟深谷长实施火攻,霎 时谷中方圆数里干柴燃烧,魏军伤亡惨重。 眼看着司马懿及其儿子司马师、司马昭就要 被烧死在谷中,突然天降大雨,熄灭大火, 司马父子得以生还。当时诸葛亮在五丈原大 营对天长叹:“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 强也。”难道真的是老天爷在与诸葛亮过不
1010hpa 高
地面
冷却
B

受热
A地受A热,空气流出,
上升,使近. 地面形成低 压
C1

空 气 密 度 逐 渐 减 小
,



降 低
冷却
C
B\C 近地面空气冷却 下沉,形成高压
4
实验高中 马佳宾
(一)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
冷 热 不 均 引 起 热 力 环 流
思考:一般情况下,受热地区近地面的气压和高空
实验高中 马佳宾
三、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一)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
一、教学目标 ①掌握热力环流的定义,熟练阅读热力环流示意图, 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②通过绘制热力环流图,培养学生的绘图能力和理解 问题的能力。 ③能够利用热力环流原理解答生产、生活中的局地环 流问题。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及应用
难点: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1
实验高中 马佳宾
(一)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 1.形成主要原因: 地面受热,冷热不均
空间气压值相同的
气海 各点组合而成的面
压拔 越越
叫做等压面。
低高
1000(百帕)
等压面
1005
1010 在无其它因素的影响下,理论上同纬度海拔相同的地方, 气压值也相同。
冷热不均引起. 的热力环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