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数学思想》读书笔记(五)

《古今数学思想》读书笔记(五)
《古今数学思想》读书笔记(五)

《古今数学思想》读书笔记(五)《古今数学思想》读书笔记(五)

第三章:古典希腊数学的产生。本篇记录柏拉图的学院(Academy)派。

柏拉图学派

北非昔兰尼(Cyrene)地方的特奥多鲁斯(Theodorus,生于公元前470年左右)和意大利南部太兰吐姆的阿基塔斯是毕达哥拉斯派学者,并且都教过柏拉图。他们的教导可能使整个柏拉图学派受到毕达哥拉斯派的强烈影响。

“柏拉图出生于名门,早年有政治抱负。但苏格拉底的命运使他深信有良心的人不能搞政治。”按:柏拉图的导师苏格拉底被雅典群众民主地判了死刑,这使古往今来的许多精英对民主心存疑虑。

“公元前387年左右他在雅典成立学院,它在好多方面像现代的大学。学院有场地、房屋、学生,并有柏拉图及其助手讲授的正式课程。在古希腊时期,数学和哲学是学院里所喜爱的学科。数学的主要活动中心虽在公元前300年左右移到亚历山大,但在整个亚历山大时代学院派仍旧领导哲学界。学院维持了九百年之久,直到529年因它传授‘异端邪说’被信奉基督教的罗马王查士丁尼(Justinian)查封。”按:柏拉图对教育的贡献堪比孔子,伟哉~据说欧几里得就是柏拉图学院教育出来的。基督教和东罗马皇帝查士丁尼是文化的罪人。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

“柏拉图和他的后继者无疑是把数学概念看作抽象物的。”柏拉图《理想国》(Republic)中苏格拉底对格劳孔(Glaucon)的一段话:“哲学家必须跳出茫如大海的万变现象而抓住真正的实质,所以他必须是个算术家……这是使灵魂从暂存过渡到真理和永存的捷径……算术有很伟大和崇高的作用,它迫使灵魂用抽象的数来进行推

理,而厌弃在辩论中引入可见和可捉摸的对象……”按:这是一个重要的进步,从此以后就可以不断从数学对象中发现新结构,从新结构中又提炼出新的数学对象,循环上升不已。从加减乘除到令普通人瞠目的微积分、群论,这中间有多大的跨度~柏拉图把数学思想当作进入哲学的阶梯。“数学家所处理的抽象观念跟其它的抽象观念,比如善良和公正,是同一类的,而了解这两者乃是柏拉图哲学的目标。数学是认识理想世界的准备工具。……他们设想理想的社会和完善的国家。……唯有理想世界以及理想间的关系才是永恒的,不受时代影响的,不朽的,而且是普遍的。物理世界是理想世界的不完善的体现,因而它是会枯朽的,所以只有理想世界才值得进行研究。”按:这是对物理世界的根本误解,数学概念跟善良、公正也完全不是同一类。现代的自然科学家正好反过来,把物理世界作为最高的研究对象,判断理论正误最终是看是否符合实验。柏拉图学派的这个错误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只承认从概念到概念的演绎法,不承认对自然现象的归纳、

观察和实验,在上千年的时间里阻碍了自然科学的发展。但它对数学的促进作用还是应该肯定的。

“普罗克洛斯和第欧根尼(Diogenes Laertius,3世纪)把两类方法论归功于柏拉图学派。第一类是分析方法,用这方法时,我们把待证的事项作为已知,然后由此推导出一些结论,直到得出一个已知的真理或得到矛盾。若得出矛盾,则待证的结论谬误。若得出一个已知真理,则(如若可能)便把推理步骤倒过来,于是就作出证明。第二类是归谬法或间接法。”按:还记得中学课堂上数学老师讲这两种证明方法吗,

柏拉图在《理想国》(第VI篇,510节)中论演绎结构:“你们知道几何、算术和有关科学的学生,在他们的各科分支里,假定奇数和偶数、图形以及三种类型的角等是已知的;这些是他们的假设,是大家认为他们以及所有人都知道的事,因而

认为是无需向他们自己或向别人再作任何交代的;但他们是从这些事实出发的,并以前后一贯的方式往下推,直到得出结论。”

“柏拉图的学院里曾提出过这样的疑问,即根据已知的事实和问题中给定的假设,所给问题究竟是否可解。”按:解的存在性~别的文明有没有研究过, 为什么希腊人只用演绎法,而排斥归纳、观察和实验,一方面是哲学家只关心真理,而归纳不能给出确定无疑的结果。另一个原因可能是古希腊享受教育的阶级轻视实际事务。“雅典虽是商业中心,但从事商业和医药之类行业的是奴隶阶级。柏拉图坚决主张自由民搞买卖应看作是犯罪而要受到惩罚,亚里士多德也说在完善的国家里公民(相对于奴隶而言)不应该搞机械行业,对于这种社会里的思想家来说,实验和观察就成为陌生的事。”按:跟中国古代相似~

公元前6和5世纪时,希腊人曾把数学应用于实际技术。泰勒斯曾用他的数学知识来改进航海技术。梭伦(Solon)给予匠人以荣誉并宠崇发明者。“Sophia这个希腊字通常用来表示明智和抽象思维,而在当时的意思却是专业技能。据普罗克洛斯说,把‘数学变成自由学科’(即是说,教给自由民的学问而不是传给奴隶的技巧)的正是毕达哥拉斯派人。”按:这样看来,希腊早期的态度是质朴而健康的,晚期却变得精致而脆弱。这是许多文明的共同历程,过于精致意味着完全成熟和到达顶峰,要开始衰败和走下坡路了。中国从先秦诸子、唐诗到《红楼梦》,就是如此。

普鲁塔克(Plutachus)在马塞勒斯(Marcellus)的传记里写出了人们对机械工具的态度是怎样改变的:“欧多克索斯和阿基塔斯……用机械工具来巧妙地说明几何真理……但由于柏拉图对此表示愤慨,并由于他对此大加谴责,说它只不过是搞坏和消灭了几何学的一个优点,使其如此可耻地不顾纯理智的抽象对象,而回复到感性,并求助(这种帮助非得卑躬屈膝丧尽尊严才能获得)于物质。由于这种谴责,……机械学和数学分了家,并由于它被哲学家所蔑弃和忽视,它就

只在军事技术上占有地位了。”按:简直可以看到柏拉图如何愤愤地指斥“奇技淫巧”~

柏拉图学派推动了对立体几何的研究。《理想国》第七篇528节说,由于天文学是同运动着的立体打交道的,故在研究天文学以前需要懂得这种立体的科学。他抱怨国家没有支持研究立体图形的人。他们研究了棱柱、棱锥、圆柱和圆锥,而且他们知道正多面体最多只有五种。按:真了不起~即使是现在,又有多少人知道正多面体只有五种,肯定是少数~其他文明对正多面体的研究是什么水平, 柏拉图派最重要的发现是圆锥曲线。倍立方问题可归结为求x和y,使a/x = x/y = y/2a,即x^2 = ay,y^2 = 2ax,xy = 2a^2。因此x和y就是两抛物线的交点或一抛物线与一双曲线的交点的坐标。梅内克缪斯利用直角、锐角、钝角的三种圆锥,再用垂直于锥面一母线的平面来割每个锥面,得到了三种圆锥曲线。

昔兰尼的特奥多鲁斯证明了3、5、7和其它一些数的平方根是无理数。特埃特图斯考察了其它一些属于更高类型的无理数,并将其分类,见欧几里得《几何原本》第十篇。这些不可公度比能用几何方法作为长度画出。按:用现代的语言说,是不是古希腊发现的无理数仅限于代数数,即整系数多项式的根,而不包括真正大部分的超越数,

一年级的读书笔记上课讲义

一年级的读书笔记 第一篇:《心平气和的一年级》 《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书心得 这不是晦涩高深的专著,也不是简单空洞的实际案例,而是一位活生生的老师在我们面前展示着关于一年级学生学习的点点滴滴,读来感觉受益匪浅。 心平气和的一年级,顾名思义。这样的书名就吸引了我,回想这短短的一个月的教学时间,我每天都在急躁和不安中读过。急躁孩子们还不知道怎么做一年级的小学生,急躁他们在各项常规的表现,不安于日子一天天度过孩子们对拼音的掌握程度又如何。《心平气和的一年级》此时就成了我最想拜读的书。 一、体中感悟点滴 薛老师的日记我非常感兴趣,无论从哪一页翻开都能继续往下读去。她的语言诙谐生动,读得轻松又能带来思考。其中她的不少观念、做法都是值得我借鉴的,如“至少利用半个学期的时间,利用一切机会一切手段,强化一个观念:安静。”“大家记住了,不光老师讲课大家要安心听,同学的时候,也要安心听。不肯听别说话的人,老师是不会让他发

言的。凭什么你不听我们的,却让我们听你?”等等。这些问题我常常在为这些问题而烦恼,如今看到薛老师的做法感觉茅塞顿开,确实,这就是一本“实战宝典”。教学中的点点滴滴在薛老师的日记中都有记录,细细品味,我的知识背囊也渐渐充实。 而日记体的另一优点就是将日期与内容都能让人一目了然。将现在的日期对照着薛老师的日记,薛老师在短短的一个月的时间便将拼音教学完了,更是抓紧了国庆假期进行拼读训练。而我的教学进度还停留在薛老师的三分之二,虽然我是一名新教师,在这方面无法赶上薛老师,但是她的这种稳打稳扎教学方式还是值得我学习。 二、给家长的信中反思自己 薛老师是用“信”的形式与家长进行沟通,一封封信细细品读。薛老师不仅注重孩子的学习,更是注重学习习惯的养成、强调阅读训练。而自己一名初出茅庐的新教师,只是一味追求着完成教学进度,根本没有重视起孩子的学习习惯的养成,甚至自己都没有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现在与家长交流的方式多样,有七彩桥,有飞信,有短信,有电话。可是我们都忽略了最真诚最有效的方式-----给家长的一封信。薛老师的信还是连续的,一封信只讲一个内容,并附有具体方法,不是简简单单的笼统而言。就坚持这样的方式与家长沟

理想国读书笔记

《理想国》读书笔记 前言: 阅读了商务印书馆1986年8月第一版的《理想国》和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年6月出版的《理想国》,以第一本书为主。译书分为十卷。全文通过苏格拉底与格劳孔、克法洛斯等人对话的形式展开。 译序: 通篇大义,在于介绍苏格拉底一生学术发展的简单过程和理想国对后世的深远影响。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苏格拉底壮志雄心的幻灭时期,这个期间对他影响最大的是苏格拉底之死,在这个时期他对民主政体产生了极大的厌恶。第二个部分是苏格拉底创建雅典学园时期,在这个时期,苏格拉底重新建立了自己的政治信念,并且写出《理想国》这样的巨著。第三个部分是讲述理想国的深远影响,理想国出笼后即被翻译成20多种语言,很多国家乃至城邦的统治者视其为瑰宝,被后人誉为震古烁今之书。 第一卷: 色拉叙马霍斯认为“正义不是别的,就是强者的利益。”“不正义比正义更有利,更能够在现实社会中如鱼得水,”所以说正义是为强者的利益服务的,而不正义对一个人自己有好处、有利益。“不正义的人掠夺人们的钱财、剥夺人民的身体和自由,给别人带来恐惧。”而苏格拉底认为正义应该由道德原则来审定,法律是要整合社会各阶级的利益,将正义最大化。色的观点是现实社会的写照,但是色拉叙马霍斯把正义和利益牵扯到一起,是不可能使人信服的,苏格拉底的观点则是理想国中的正统的正义。第二卷: 格劳孔认为“善”有三种,第一种是本身好,不去考虑结果;第二种是过程和结果都好,第三种则是过程不好,结果好。一般人把正义归为第三种,他们图正义带来的名利,可是讨厌正义本身。阿德曼托斯认为,人们赞颂正义,并不是因为正义本身好,而是因为正义带来的名和利;人们谴责不正义者,是惧怕因果报应。苏格拉底认为的正义是第二种,不但过程好,结果也好。 从个人正义过渡到城邦正义,在城邦在各个组成成分中,苏格拉底重点谈到的是护卫者,他将卫士与狗作比喻,认为”两者都应该有敏锐的感觉…昂扬的精神斗志…对敌人凶横,对朋友温和。”这些强调的是他们的天赋品质。 苏格拉底注重教育,主张禁止宣扬神的秽迹,禁止将神说成是变化不定的幻像。总之,神代表正义,任何亵渎神的文字都不应该成为对城邦守护者的教育素材。 然而,苏格拉底过分关注对城邦里的居民造成不良影响的事物,采取净化这种极端的措施,强迫改变居民的精神世界与思想认知。这种净化的措施与秦始皇焚书坑儒无异,会极大地限制居民的创造性,不利于城邦的持续发展。 第三卷: 开篇谈到死亡与地狱,苏格拉底认为不应该渲染对地狱的恐惧,不应该渲染英雄的悲哀,应该使教育素材中英雄们有节制的美德。史诗之中,关于纵欲的描写都应该被删除。苏格拉底对于欲望的说法,

理想国读后感

《理想国》是柏拉图的传世名作,亦被称为“关于正义的学说”。《理想国》真正奠定了西方正义学说的基础,书中把正义范畴作为讨论的中心,并通过归谬的方法,先提出正义的不确切定义,然后归纳抽象来寻找正义的真正含义,这也就是所谓苏格拉底真理“助产术”的来源。现在我们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这个问题要辨证的看待,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吸取前人的精华,从而使自己站在更高的高度,要批判的吸收,合理的借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有人称“精神恋爱”为“柏拉图式的爱情”;他是苏格拉底的学生、亚里士多德的老师,仅此而已。前几天,刚刚读了《理想国》的内容,粗略的看完了全书。由于柏拉图所处时代与现今大不相同,该书中又充满了理性的玄冥、逻辑的曲折和言辞的诡秘,说彻底读懂了这本书谈不上,只是有一些杂乱的读后感想,就拿出来跟大家分享一下。 柏拉图在这本震古烁今的书里谈及了道德问题、教育问题、专政问题、民主问题、独裁问题、共产问题、文艺问题、宗教问题以及男女参军、男女参政、男女平权等等问题,涉面之广、言论之深,无不让人拍掌叫好。如果说亚里士多德的学问是分科性的,那么柏拉图的学说便是综合性的。这里,仅想通过《理想国》中的几卷文字,谈谈“正义”。 “什么是正义?”《理想国》一开头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第一卷里,柏拉图和格劳孔、西蒙尼德、玻勒马霍斯、色拉叙马霍斯等人先后讨论了“欠债还债就是正义”,“正义就是给每个人以适如其份的报答”,“正义就是把善给予友人,把恶给予敌人”,“正义就是强者的利

益”等观点。从第二卷起,柏拉图开始讨论城邦的正义,并认为正义是理想城邦的原则,好的城邦应当具备勇敢、智慧和节制。“每个人必须在国家里执行一种最适合他天性的职务”,也就是各守本分、各司其职。当其城邦的三个阶层(统治者、守卫者和劳动者)各守其责、互不僭越、和谐分工、互助合作的时候,这个城邦才具备了“正义”的美德。然后,他从城邦的正义类比地推出个人的正义,认为那是“大”与“小”或“外”与“内”的关系。个人的正义就是“正义的人不许可自己灵魂里的各个部分互相干涉,起别的部分的作用。他应当安排好真正自己的事情,首先达到自己主宰自己,自己内秩序井然,对自己友善。”同时,“在挣钱、照料身体方面”或“在某种政治事务或私人事务方面”,保持符合协调的和谐状态的行为,就是正义的好的行为。正义的人是快乐的,不正义的人是痛苦的。 政体中王政或贵族政体最好,寡头政体、民主政体和僭主政体都不如哲学王做统治者的智慧王政体更符合正义。所以从第五卷起,讨论中涉及到了儿童教育、教育的立法和妇女儿童如何共有的问题,而且颇具戏剧性。 既然在建议的可行性上达成一致,那么这个建议是否是最好的呢?一个国家里能够造就出类拔萃的女人和男人,他们去守卫城邦,没有什么事情比这个更好的了。所以,苏格拉底说,这个建议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有益的。 在第六、第七两卷中,柏拉图提出了他的理念论和认识论学说,讨论了哲学王与城邦的关系和哲学王的形成。在一个正义的城邦里,

一年级读书笔记格式

WORD格式 一年级读书笔记格式 第周一、我喜欢的好词(6个):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我喜欢的好句(2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喜欢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喜欢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好段摘抄(1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资料整理

理想国第九卷读书笔记

理想国第九卷读书笔记 控制1301 汪哲培 3130104562 苏格拉底接着上一卷开始讨论僭主式个人。在这之前,苏格拉底在之前讨论民主式个人时所区分的必要欲望和非必要欲望之上再将其细分为合法的和非法的。非法的欲望是指“那些人们睡眠时活跃起来的欲望”,而合法的欲望则是除此之外的欲望。细分完欲望之后,苏格拉底再次考察了民主式个人的性格,并由此阐述了僭主式个人从中发展过来的原因。接着,苏格拉底描述了僭主式个人的生活:“他们是醒着时能干出睡梦中那种事情的人”。在考察了各种国家以及对应的个人在美德上的对应关系后,苏格拉底开始考察幸福和快乐方面。他认为僭主式国家是一个充满奴役和不自由的国家,对应的僭主式个人的灵魂里也充满着奴役:理性被恶所奴役。苏格拉底还以私人奴隶主为例,并证明了真正的僭主是最悲惨的。他由此对五种人的幸福程度排序:王者型、贪图荣誉型、寡头型、民主型和僭主型。同时这也是由至善到至恶的排列,由此论证了“最善和最正义者是最幸福的人”。苏格拉底再一次从结构方面说明哲学家最快乐。苏格拉底认为理智、激情和欲望分别对应着三种快乐、三种欲望和统治。第一个是“爱智”,第二部分是“爱敬”,第三部分是“爱利”部分。因此人分为三种:哲学家、爱胜者和爱利者。苏格拉底认为,有智慧的人最快乐,因为他们能认识到真实,因此有最真实的快乐。接着苏格拉底讨论身体充实的快乐和心灵的快乐哪个更实在,而他认为只有心灵的快乐才能永恒,因此只有心理的爱利和爱敬部分被爱智部分领导才能够追求真正的快乐。苏格拉底由此又证明了哲学家最快乐。 对于“不正义对于一个行为不正义却又有着正义之名的人是有利的”这个说法,苏格拉底认为主张不正义有利就像主张对人的激情和欲望的放纵,而正义才能使统治二者使内部协调。因此,只有当理性统治了激情和欲望才能够有最大意义上的快乐。

柏拉图《理想国》读书笔记

理想国 柏拉图不仅是古希腊哲学家,也是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 柏拉图的《理想国》是通过苏格拉底与他人丰富多彩、环环相扣的对话,给后人展现了一个完美优越的城邦。这个城邦是历史上大大小小“乌托邦”的开山鼻祖。 该书是柏拉图中期思想的总结,其语言华丽,逻辑缜密,想象丰富,阐述精彩,在历史上颇具影响力。 理想国的宗旨是缔造一个秩序井然至善至美的正义国家。围绕这个宗旨,柏拉图开篇不久就开始讨论什么是正义的国家,而不是什么是正义的人,他从城邦至公民、从上往下、从大往小地理想化地安排了城邦公民的一切,生活、工作、教育及一切。 所谓理想国,是柏拉图推理出的一个充满正义和美德的国家,这个国家由立法统治者,国家护卫军,普通劳动民三个阶级组成。该书的核心思想是哲学家应该为政治家,政治家应该为哲学家。哲学家不应该是躲在象牙塔里死读书而百无一用的书呆子,应该学以致用,去努力实践,去夺取政权。政治家应该对哲学充满向往,并不断的追求自己在哲学上的进步,并用哲学思想来管理民众。而这些所要体现的东西在他的《理想国》开始时候并没有直接提出来,他是利用了正义二字逐渐将其拓展并且引申出来的。正义是一种好的表现,然而什么是正义呢,面对这个看似很好理解的词语,柏拉图首先对它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拉图的《理想国》里面不仅有着他对理想国的阐述,也包含着一种朴素的辨证主义观点和应变的思想,他自始至终没有明确给出正义的定义,也暗示着人们,这里没有什么正确的定义,还需要继续的探索研究,只不过他的想法是让人们去利用这个探索研究构造他那种柏拉图式的理想国柏拉图的《理想国》向我们描绘出了一幅理想的乌托邦的画面,柏拉图认为,国家应当由哲学家来统治。柏拉图的理想国中的公民划分为卫国者、士兵和普通人民三个阶级。卫国者是少部分管理国家的精英。他们可以被继承,但是其他阶级的优秀儿童也可以被培养成卫国者,而卫国者中的后代也有可能被降到普通人民的阶级。卫国者的任务是监督法典的制定和执行情况。为达到该目的柏拉图有一整套完整的理论。他的理想国要求每一个人在社会上都有其特殊功能,以满足社会的整体需要。但是在这个国家中,女人和男人有着同样的权利,存在着完全的性平等。政府可以在为了公众利益时撒谎。每一个人应该去做自己份内的事而不应该打扰到别人。在今天看来,柏拉图描绘的理想国是一个可怕的极权主义国家。但是“理想国其实是用正确的方式管理国家的科学家的观点”,柏拉图本人并没有试图实现理想国中的国家机器。 柏拉图生于雅典城邦衰落的时期,那时疫疠流行,大政治家伯利克里染疾去世后,群龙无首,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危机四伏。柏拉图出自名门,其社会关系乃至阶级感情显然在奴隶主贵族方面。柏拉图书札第七②有这样一段自白:我年轻时,总想一旦能独立工作,就要投身政界。后来政局突然变动,影响了我的计划。那时民主政权为一般人所厌恶,革命发生了。领导这次革命的有五十一人,其中十一人在城区,十人在比雷埃夫斯港。这两个委员会管理两区的市场及行政。上面还有一个三十人的最高委员会,最高委员会里有些成员是我的亲戚故旧;他们邀我参加,以为一定会得到我的赞助。我当时年少天真,总以为新政权将以正义取代不正义,我极端注意他们先是怎么说的,后来又是怎么做的。这些绅士们的一举一动,一下子把他们所毁坏的民主政权反而变得象黄金时代了!他们居然命令我的师而兼友的苏格拉底去非法逮捕他们的政敌。苏格拉底严词拒绝,宁死不屈。我敢肯定说苏格拉底是当代最正直的人啊!《理想国》(古希腊)柏拉图著商务印书馆1957年版 《悲剧的诞生》(德)尼采著作家出版社 1986年版

理想国读书笔记20篇

理想国读书笔记20篇 梦想国读书笔记(一): 《梦想国》传达了作者的政治梦想。柏拉图心目中的梦想国实质应当是封建贵族专制的奴隶制国家。这个国家必须是智慧的、勇敢的、节制的和正义的。在这个梦想的城邦中,人被分为三等:掌握哲学思想的贵族统治者、掌握武力的武士阶层,还有奴隶身份的广大平民。柏拉图认为国家权力应掌握在哲学家的手中,哲学家必须是有护卫国家的智慧和本事的人,同时也是一些真正关心国家利益的人,仅有这样才有利于城邦的正义。 而代表勇敢的武士应努力维护城邦的安全,并维护统治者的任何决定。同时,他认为掌权者和被统治者间应坚持和谐、团结的关系,被统治者要服从统治者的所有政策,这样,才做到了节制和正义。柏拉图描绘的这一梦想蓝图,满怀着憧憬,被之后的空想主义者所向往。 而读到这部分,我却觉得很多说法都似曾相识,早在中国的夏商周时期,就有用系统的礼制来约束臣民的做法,分封制要求奴隶服从统治,诸侯享有封地上一切努力的劳动所有,但有义务向君主定期朝贡、纳税,君王号召时要集合军队保护君主。而在中国传承了千年的儒家文化,也与柏拉图的许多主张有着相似之处。君主对全国的思想专制、用道德和礼仪约束人民行为、武力全部收归中央掌权者所有……经过一系列的比较和思考,我明白了:这一切,都是为了维护

封建的专制统治的需要,这一系列的教育灌输、道德约束、假借神意,最终目的都仅有一个,那就是维护封建统治,愚弄人民。 所以,经过书中的政治辩论,我发现了很多我并不认同的柏拉图的观点。例如:为维护统治,掌权者能够用假话欺骗民众,甚至编造所谓的腓尼基人的传说,假借神意来证明人生来就有贵贱之分,老天铸造他们的时候,在有些人的身上加入了黄金,这些人因而是最可宝贵的,是统治者。 在辅助者(军人)的身上加入了白银。在农民以及其他技工身上加入了铁和铜。这些都体现了柏拉图所倡导的梦想国的实质封建贵族专职的奴隶制国家,特权横行、等级森严,压迫沉重,人与人之间严重不平等。我认为,柏拉图生在那样一个时代,他已经是具有创新意识、目光深远、有改革思考的智者。可是,因为时代的局限性以及阶级的局限性,柏拉图代表的是封建贵族的利益,这决定了他的政策主张都是为封建贵族服务的,他的思想在必须程度上失去了客观性和公正性,有很多的主张都不见得是正确的,他的主张也不见得是真正正义的。 梦想国读书笔记(二): 这本书的好处,从拿到手里的那一刻就能够体会到,一个字轻。虽然全书370余页,看上去很厚的一本书,拿在手里却不见重量,这主要是得益于制书的纸张。很适合把它放在书包里随身携带,有空的时候就拿出来翻翻,颇为随意。 本书是英汉对照。背页上有这样一段话《梦想国》这本著作对西

小学一年级读书笔记大全

小学一年级读书笔记大全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篇一】 大意:白雪公主一出生没多久,母后便去世了,国王只好再娶一位新皇后来照顾白雪公主,新皇后有一面魔镜,能知道天下所有的事情。有一天,魔镜对后母说,“世界最美丽的人,就是白雪公主。”爱忌妒的后母一听,便把白雪公主感到森林里去,到了森林白雪公主遇见了7矮人,一天后母扮成老婆婆,送一颗含有毒要的苹果给白雪公主吃,公主一吃,变昏迷不醒,7矮人知道这件事后,都痛哭不已,只好将白雪公主放在一个玻璃箱内,等待好心的王子出现,过一个多星期,一位邻国的王子出来打猎看见白雪公主,“哇!好美的公主。”王子亲了白雪公主一下白雪公主就醒来了,从此白雪公主和王子就过着幸福快热的日子了。 心得:我的心得是如果我是白雪公主的话我不会拿别人的东西,因为爸爸妈妈常跟我说不能拿别人的东西,如果拿了还要再给他东西。 【篇二】 大意: 丑小鸭一生出来就跟其他兄弟姐妹们长得不一样。所以一直被哥哥姐姐们嘲笑,并让丑小鸭感到伤心,它便离家出走。在它离家出走。在它离家出走的日子里,它也常常被其他的动物取笑。一转眼,时间悄悄的溜走,冬天来了,雪下个不停,丑小鸭只能躲在一个小山洞,度过冬天。春天到了,它看见一只雪白的天鹅,深怕自己吓着美丽的

天鹅而不敢下去跟天鹅说话。后来一只天鹅请丑小鸭跟它玩。他才发现自己已经变成了一只高雅的天鹅了! 心得: 人不能只注重外表的美与丑,而是你的心,如果人美心不美,也没有用。而有些人长的普普通通而心地善良,才是真正的美!就像我们小学生,只注重成绩,不注重品格,也没有用的。因为,不注重品格,就算有在好的成绩,也不会让人喜欢。不分美与丑、不分胖与瘦,也不分高与矮。大家都是好朋友,所以不要嘲笑别人长得怎样,不说别人坏话,不管你长的怎样,永远都会是、最美的人。 【篇三】 书名:儿子的大玩偶 作者:黄春明 出版社:联合文学出版有限公司 嘉言金句: 1、阳光仍然热得可以靠番薯,下车的旅客匆忙地穿过空地,一下子就钻近货运公司这边的走廊。 2、他无意地把小胡子也摘下来,眼巴巴地站在那哩,那模样就像不能说话的怪异人型。 内容大纲: 儿子的大玩偶中的坤树,是一位为了家中身计,努力打拚的广告人。每每总要上妆在街头巷尾游走,总是以小丑般地面貌与孩子玩耍的他是孩子最亲密的朋友。

《理想国》读书笔记(分卷合计1万字)

第一卷 概要:本卷对当时流行的正义观作了逐一的分析和批判。 开卷以苏格拉底的提问开始,被问者是玻勒马霍斯的父亲克法洛斯——一个爱上机智的清淡、清心寡欲的受人尊敬老者。他认为,一个人即使忍受贫困和年老,但做人要是遵循“中庸适度,心平气和,做到内心的满足与宁静就是幸福的”。谈话中,他们谈到了正义,他倾向于把正义等同于讲真话和欠债还债。苏格拉底打个比方反驳了他,即“譬如说,你有个朋友在头脑清醒时曾把武器交给你;假如后来他疯了,再跟你要回去,任何人都会说不能还给他。如果还给他,那倒是不正义的。把整个真实情况告诉疯子也是不正义的”。因此,“有话实说,拿了人家东西照还这不是正义的定义”。接着,克法洛斯的儿子玻勒马霍斯起为其父的意见辩护,认为正义就是“把善给友人,把恶给敌人”。对于这一点,苏格拉底指出,“朋友”和“敌人”的标准时难以定义的,况且如果“朋友”是坏人,而“敌人”是好人的话,那么,帮助朋友去伤害敌人就是不正义的。 这时,色拉叙马霍斯插上话,认为正义不是别的,就是强者的利益。“在任何国家里,正义就是已经建立起来的,当时正在掌权的政府的利益”。苏格拉底不同意。他认为色拉叙马霍斯的观点换句话说就是“服从统治者是正义的”。但是,各国统治者难免会犯错误,难免会制定一些错误的法律;这些错误的法律对他们是不利的。认为服从统治者就是正义,照此说法,不但做对强者有利的事是正义,而且做对强者不利的事也是正义了,那么,“正义是强者的利益,也可能是对强者的损害”。因此,所谓强者的利益事实上是“强者自认为对己有利的事;而弱者必须做这些事”。更进一步说,“任何技艺都不是为它本身的,而是为它的对象服务的。”例如,“骑术不是为了骑术本身的利益,而是为了马的利益;医术寻求的不是医术自己的利益,而是对人体的利益;一个统治者,当他统治的时候,他不能只顾自己的利益而不顾属下老百姓的利益。”接着,色拉叙马霍斯话锋一转,认为“正义的人跟不正义的人交往,总是吃亏,不正义的人总是处处沾光,为非作歹,窃国篡政,过着快乐的生活”。苏格拉底反驳到:正义是心灵的美德,不正义是心灵的邪恶,所以正义的人生活好,不正义的人生活得坏。即便如此,苏格拉底还是没有阐明究竟什么是正义。 第二卷 概要:本卷在于谈论“什么是城邦的正义,并提出建立一个城邦需要哪些人”。 第二卷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格劳孔和他的弟弟阿德曼托斯接过色拉叙马霍斯的话题,论述种种不正义比正义更加优越的现象;第二个部分是苏格拉底和他们试图从源头来构建一个城邦,主要谈了教育问题。接上一卷的谈话,格劳孔从三个方面说明一般人对于正义的否定态度。首先是从正义的本质和起源来看。格劳孔的观点是人性有天生的利己性,因为“人人为恶”会导致社会无法存在下去。所以人们形成社会契约,把“守法践约”成为正义。所以从正义的起源和本质来看,并不是所有人天生有正义的根基,倒是因为一种生存策略,才出现了法律和正义。这种观点在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中得到更加全面的扩展。其次是“正义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如果人的行为不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那么人都会选择去作恶而不会去行善,这一点的理论基础和上一点一样——“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最后一个观点是“不正义的人日子要比正义的人的日子好过多了”。不正义的人满嘴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日子过得逍遥自在;正义的人,鞠躬殉道,死而后已,大多最后不得好死。这段话看起来很像北岛那句著名的诗句:“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格劳孔的观点最后归结为一句话,不正义的人的日子过得比正义的人滋润多了。 到此,阿得曼托斯又插了一句,“博得一个正义的好名声往往能得到很多好处,即使当事人并不是正义的”。到底正义是什么呢?问题似乎还是有疑惑。苏格拉底建议先考察城邦里正义是什么,然后再在个人身上考察它,这叫由大见小。人们之所以要建立一个城邦,是

理想国第一卷读书笔记

《理想国》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Plato 公元前427-公元前347年)重要的对话体著作之一。一般认为属于柏拉图的中期对话,本书分为十卷。在柏拉图的著作中,不仅篇幅最长,而且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其哲学的各个方面,尤其对他的政治哲学,认识论等有详细的讨论。 《理想国》是西方政治思想传统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通过苏格拉底与他人的对话,给后人展现了一个完美优越的城邦。 柏拉图把国家分为三个阶层:受过严格哲学教育的统治阶层、保卫国家的武士阶层、平民阶层。他鄙视个人幸福,无限地强调城邦整体、强调他一己以为的“正义”。在柏拉图眼中,第三阶层的人民是低下的,可以欺骗的。他赋予了统治者无上的权力,甚至统治者“为了国家利益可以用撒谎来对付敌人或者公民”。 第一卷 首先是苏格拉底和老人克法洛斯聊天,问他跨进“老人之门”之后,晚境是痛苦还是怎么样的?克法洛斯觉得人在晚年心平气和、宁静寡欲,是因为有钱可以让人不用去作假或者骗人了。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也因此人内心宁静。 于是由此引起关于正义的讨论。老人退场,其儿子,玻勒马霍斯介入,他认认同诗人西蒙尼所说的“欠债还债就是正义”。苏格拉底举了一个例子,如果债主头脑不正常,还要把代管的无论什么东西都给他吗?玻勒马霍斯认为不一定,如果对债主有害,那就不算还债。苏格拉底认为西蒙尼最终表达的意思是“正义就是给每个人以恰如其分的报答”(P7) 苏格拉底继续追问,什么是“正义所给的恰如其分的报答呢?给予什么人?”玻勒马霍斯认为“正义就是‘把善给予友人,把恶给予敌人’(P8)。苏举例说,医生在人生病的时候就是这样子,当船在风急浪险的时候,舵手是这样的,因此自然得出,正义的人在战争中联友而攻敌。但苏接下来就说,那看来,医生在人不害病的时候毫无用处,舵手在不航海的时候也没用,不打仗的话,正义的人也没有用处。但玻勒马霍斯不同意,他觉得正义在平时也有用,种田有用是为了收获庄稼,做鞋术有用是为了做成鞋子,而正义在订立合同契约这些事情上有用,尤其是指合伙关系。苏于是举例子来继续深入,比如下棋的时候,一个好而有用的伙伴是下棋能手,而不是正义者。砌砖盖瓦的时候,瓦匠比正义者更好,奏乐的时候,琴师比正义者更好。这个时候,又一转,在金钱的关系上,正义者似乎比其他人更好。当你需要为他人保管钱物的时候,正义比较重要,当你不用钱,而要存储钱的时候,正义的人才是一个较好的伙伴。也就是说,当金钱没用的时候,正义才有用。当人保管修枝刀的时候,正义更有用,但是当你使用修枝刀来修剪枝叶的时候,花匠的技艺就更有用了。同理,当人保管盾和琴的时候,正义是有用的,但是利用它们的时候,军人和琴师的技术就更有用了。最后得出一个结论性的疑问——“它们有用,正义就无用,它们无用,正义就有用了?(P11),苏接着说,“如果正义仅仅对于无用的东西才是有用的,那么正义也没有什么了不起了。”(P11) 于是苏建议换个路子来讨论这个问题,他提问,打架的时候,是不是最善于攻击的人也最善于防守?答案是肯定的,于是继续得出,善于预防疾病的人也最善于造成疾病,善于防守阵地的人也善于偷袭敌人,那看来,一个正义的人,既善于管钱,也善于偷钱。最后得出,正义的人,可能还是个小偷呢?于是得出的是荒谬的结论,由此可见,之前的认为正义是一种技艺的观点是错误的,或者说是荒谬的。(归谬法:结论错误,说明前提有问题)第一层意思是,如果正义是一种技艺的话,那正义也没有什么用。第二层意思是,技艺是中性的,正义的人可以干不正义的事,好事坏事都干。不管从哪个路子来讨论,最后的结论都是错误的。苏在此打败了玻,把他弄得晕头转向。 但玻始终认为,帮助朋友,伤害敌人是正义的。苏继续追问,那所谓的朋友是指看上去好的人,还是实际上真正好的人呢?玻认为一个人总是爱他认为好的人,苏于是接着说,也

一年级读书笔记

我喜欢多萝西 上个星期我读了《绿野仙踪》,我最喜欢的人物是多萝西。因为她聪明勇敢,用一盆水就打败了邪恶的西方女巫;她意志坚定,一路上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她都始终想着要回家;她充满爱心,和稻草人、铁皮伐木工、胆小的狮子成了最亲密的朋友,互相帮助战胜困难,最后当他们要分别的时候,个个都伤心的哭了。 我要向安妮学习 我喜欢安妮,因为她非常有想象力。她看到山 坡上生长着盛开的樱花树和挺拔的白桦树,就把它想象成穿着婚纱的新娘;把巴里的水池取名“闪光 的小湖”,我还喜欢她刻苦学习,她学习非常认真,考上了中学,又考上了最好的大学,还获得了奖学金,后来成了一名优要秀的教师。我要是和她做同 学就好了,我向她学习。

不能伤害别人的自尊心 最近我看了《绿山墙的安妮》,里面有个小姑娘叫安妮,因为她满头都是红色的头发,所以小男孩吉尔伯特总是嘲笑她的头发是“胡萝卜”安妮很伤心,所以后来吉尔伯特向她道歉,她也没有原谅他。我觉得他这么做是不对的,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尊心。我最怕别人说我邋遢,因为这是我最大的缺点,我正在努力改正,希望你们不要随便说哦。

这是一本有趣的书 妈妈给我买了《一年级的小朵朵》,我最喜欢的故事有“可爱的外号”。江明明给班上的所有同学都取了外号:猪、牛、羊、黄鼠狼,小朵朵叫“蟑螂”,小朵朵很生气,江明明竟然叫自己“鼻涕虫”!我们班上也有外号:羊肉串、青菜、猪,我有两个外号,男生叫我“狗狗”,因为我总是扎着两个小辫子搭在耳朵边,像狗的 耳朵;女生叫我“绵羊”,因为我学绵羊叫很像。我喜欢“绵羊”乖乖的,可是妈妈喜欢“狗狗”。还有一个故事叫“不许过界”,小朵朵和江明明为了一个小纸片就用粉笔在地上划了个界,谁的东西过界就没收,结果 江明明把胳膊肘、脚、鼻涕纸都伸过了界!我和同桌也 划过界,谁的东西过界就没收三天。 我觉得这本书非常有趣

理想国读书笔记

经典的影响力,不在于天马行空的文句,也不在于振聋发聩的论断,而在于它给世人幽暗闭塞的观念世界以一道耀眼的闪光。它提出一个命题,它给出一个假设,这些根本的有关最古老悠久的意识形态的疑问,使得后来的思想家有了发挥的空间,也为后世提供了无数社会体制的可能性。不管它是一位绝对权威,还是一个极端恶魔,对它的肯定抑或反对构成了我们在思想上赖以前进的基石。 柏拉图不朽的著作《理想国》既是一本这样的经典。在形式上,这位伟人运用他最擅长的对话体,以苏格拉底为世人称道的精神助产术,为我们层层剖析正义、政府、教育、伦理、知识论、形而上学等等的本质;在内容上,它主要涉及柏拉图的政治理念与治国理想,同时还涉及到理念论的形而上学和认识论学说。 曾经以为智者哲人如柏拉图者,其著作势必是艰深、睿智、充满智慧的火花因而很容易使阅读能力与理解能力如我者迷了眼,如坠云端而不知所踪。从来认为像《理想国》这样的西方哲学史上有着如此虚无缥缈的书名的煌煌巨制一定也写得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使人没有读下去的勇气。曾经因为看莎士比亚文集,对几乎是纯对话的文体心存恐惧,觉得这样的作品会因为情节的缺乏而造成兴趣的缺乏,看着太累。 现在不知道是因为我长大了,对情节没有过去那样依赖,还是译者的水平,还是柏拉图语言中所达到的妇孺可知,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最高境界,还是我自己的愚昧无知欢乐多,读同样是对话体的理想国,第一卷下来我竟丝毫不感到乏味和疲劳。虽然几乎没有情节和场面的描写,但从柏拉图(尽管书中的主要谈话者以苏格拉底的名义出现,但由于柏拉图是《理想国》的作者,我愿意将他当作柏拉图。或者说,到底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谈话中的思想。有些俏皮但充满思辨智慧的语言中,我却仿佛看到柏拉图和他的挑战者们的唇枪舌剑的场景,看到柏拉图一层层地将对手驳倒,看到一群哑口无言的人不甘心的眼神、面红耳赤的模样和柏拉图有点坏坏的笑容,看到了他们的一笑一颦,一惊一怒。我居然很享受他们这样的一种思维的碰撞,语言的交锋。我愿意在柏拉图和他的挑战者的对话中思考,愿意在柏拉图讲述的一个个故事中联想,仿佛我的脑子是在转动着,尽管时不时地因为不理解而需要倒着转几次,但因为引导我的人是如此有魅力和说服力而使我乐于处在这样的状态中,感受一种许久没有过的阅读的快感。 作为西方乃至世界上影响力最大的哲学家之一,柏拉图一生立著无数,而《理想国》无疑是其中最能表现其政治思想的作品,其中哲学家与王的辩证关系也一直为后人称道。通过苏格拉底与他人丰富多彩、环环相扣的对话,给后人展现了一个完美优越的城邦。这个城邦是历史上大大小小“乌托邦”的开山鼻祖。理想国的宗旨是缔造一个秩序井然至善至美的正义国家。围绕这个宗旨,柏拉图开篇不久就开始讨论什么是正义的国家,而不是什么是正义的人,他从城邦至公民、从上往下、从大往小地理想化地安排了城邦公民的一切,生活、工作、教育及一切。该书是柏拉图中期思想的总结,其语言华丽,逻辑缜密,想象丰富,阐述精彩,在历史上颇具影响力。 罗素先生评价柏拉图的《理想国》时说,这篇作品有一个蓝本,是斯巴达和它的立法者莱库格斯。无数青年读了这类著作,燃烧起雄心,要做一个莱库格斯或者哲人王。

理想国第四卷读书笔记

理想国第四卷读书笔记 理想国第四卷读书笔记 浩瀚的地中海孕育了辉煌灿烂的古希腊文明。柏拉图,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其著作《理想国》为世人勾勒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乌托邦。著作里蕴含的正义、至善的思想,具有超越时间、空间、历史的永恒价值。 一、全书基本框架 全书以柏拉图的恩师苏格拉底为主角,借苏格拉底同格劳孔、玻勒马霍斯等人的辩论的方式,实际上展示了柏拉图自己对一个理想国家的建构,以及柏拉图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思想。这部“哲学大全”融合了哲学、政治学、伦理学、教育学、美学等等各方面领域,涉及到家庭问题、民主问题、独裁问题、教育问题、文艺问题、男女平等问题,学究天人,震古烁今;个中智慧,需要我们细细品鉴。 全书共十卷。第一卷到第四卷谈论何为正义。苏老在与年轻人的辩论中采用“以大见小”的逻辑,从城邦的正义中寻找个人的正义。第五卷到第七卷讨论哲学王的问题。苏老认为只有哲学家才能真正承担起治理国家的责任。第八卷到第十卷论证哲学王统治的贵族政体相比于其他政体的优越性,并号召人们勇于追求正义和智慧。 全书勾勒出这样一个理想国:聪明的、理性的、具有自制能力的、爱好智慧的哲学家作为统治者,他们与灵魂里的

“理性”部分相符合;具有冒险精神的、勇敢而强壮的公民作为护卫者,他们与灵魂里的“勇气”部分相符合;一般的劳动者如木匠、水管工、石匠、农夫、农场工人等等作为生产者,他们与灵魂的“欲望”部分相符合。每个人各司其职,这就是正义。二、重大理论贡献 《理想国》是柏拉图最著名的代表作,是西方哲学家公认的“哲学大全”。整本书有许多充满智慧的洞见,这里只介绍三个:正义、哲学王、洞穴人假设。 正义 如上文所言,苏老在辩论中采用“以大见小”的逻辑方法,暂且不论这种逻辑是否合理,苏老认为讨论什么是一个人的正义是困难的,但是讨论一个城邦的正义却是相对容易的,于是苏老着手探讨城邦的正义。在大体上理想国已经构建的前提下,苏老认为它一定是“善”的;是“善”就一定是智慧的、勇敢的、节制的、正义的。苏老使用排除法,先在理想国中找到了前三种,那么剩下的就是正义了。虽说有点牵强,但是苏老却得出了一个几乎完美的正义的定义:每个人必须在国家中执行一种最适合他天性的职务,每个人都作为一个人干他自己份内的事而不干涉别人的事。推而广之广而推之,每个人都得到他应该得到的,这才符合正义的标准。 同时,根据城邦的正义,推出个人的正义:每个人自身

一年级读书笔记大全

一年级读书笔记大全 《我遇见幸福》读书笔记贾斯伯是一只在寻找幸福的狗,他找遍了家里的每个角落,他到了银行,他的朋友到阿拉斯加寻找幸福,原来他的幸福在阿拉斯加啊!但是它会回来吗?他试了所有它想的到的方法,但是仍然没有找到幸福。他难过的接受了这件事。 薇拉也是一只寻找幸福的狗,他翻遍了整个家,到了精品屋买了一堆饰品,吃了香草口味的冰淇淋,问过了他的朋友—幸福专家,也到了医院检查,但是,他还是找不到幸福。他失望又沮丧,因此不想再听到任何有关幸福的事了。 失望透顶的贾斯伯和薇拉,不约而同的到公园散步。他们坐在长椅上,因此认识了对方,他们在公园一起玩,成为了最要好的朋友,他们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 看完了这本书,我很高兴贾斯伯和薇拉终于找了自己的幸福。其实他们需要的都只是友情。 世界上有许多人都像他们一样,正在寻找幸福。每个人的幸福都不一样,有人认为好好的吃一顿大餐就是幸福;也有人认为只要能有一个完美的家庭就是幸福。有很多人认为自己不幸福,可是,我觉得幸福就在我们的四周,只要用心去体会、感受,相信每一个人一定都可以找幸福! 《梦世界的入场券》读书笔记善良的小朋友救了一

条鲤鱼,鲤鱼送给小朋友一株碧绿色的水草,那是进入梦世界的入场券。魔法水草的光芒可以穿梭梦境,他带领小朋友进入爸爸的梦乡,知道爸爸为了家庭努力的上班,压力大到做恶梦,于是他把恶梦赶走,变出很多钱,让爸爸笑呵呵。他也进入妈妈的梦里,看到妈妈辛苦的工作,所以他变出康乃馨,让妈妈舒服的躺在软绵绵的花床里休息。他还进入自己的梦中,和许多小朋友一起快乐的游玩,让大家都做一个美好的梦。 读后心得: 作者在梦中看到爸爸妈妈因为压力太大而睡不好,因此贴心的把恶梦变成好梦,让他的父母及自己能快乐的进入甜美的梦乡。我觉得鲤鱼及小男孩有一个共通点:他们都懂得知恩图报,值得我们学习。 每个人都希望睡一个好觉,那是一件令人开心的事。但是我的妈妈却做不到,为了照顾早产的小妹妹,妈妈每天精神紧绷,常常睡不好。我希望也有梦世界的入场券,这样我就可以像小男孩一样,变出一张软绵绵的花床给辛苦的妈妈,让妈妈和小妹妹舒舒服服的进入又香又甜的梦乡。 我不喜欢做恶梦,恶梦很可怕,常常把我吓醒,希望大家天天都有甜美的梦,度过每一个夜晚。

理想国读书笔记

年级: 2011级 专业:课程与教学论 姓名:杨帆(1108121009)课程名称:教育思想流派与中外名著选读任课教师:罗平 成绩: 批改日期:

《理想国》读书笔记 杨帆 作者简介: 柏拉图(Plato,Πλ?των,约公元前427年-前347年),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他和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大哲学家。柏拉图原名阿里斯托勒斯(Aristocles),阿里斯托勒斯自幼身体强壮,胸宽肩阔。因此体育老师就替他取了“柏拉图”一名,“柏拉图”希腊语意为“宽阔”。后来,柏拉图的名字被延用下来,流行至今。柏拉图出身于雅典贵族(他的母亲是雅典立法者梭伦的后裔),青年时师从苏格拉底。苏格拉底死后,他游历四方,曾到埃及、小亚细亚和意大利南部从事政治活动,企图实现他的贵族政治理想。公元前387年活动失败后逃回雅典,在一所称为阿卡德米(Academy)的体育馆附近建立了一所学园,此后执教40年,直至逝世。他一生著述颇丰,其教学思想主要集中在《理想国》(The Republic)(又译作《国家篇》)和《法律篇》中。 主要作品: 柏拉图的著作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早期阶段,“苏格拉底”的对话; 2.成熟期的对话,包括《理想国》; 3.后期的对话,包括《法律篇》。 以他的名义流传下来的著作有40多篇,另有13封书信。柏拉图的主要哲学思想都是通过对话的形式记载下来的。在柏拉图的对话中,有很多是以苏格拉底之名进行的谈话,因此人们很难区分哪些是苏格拉底的思想,哪些是柏拉图的思想。经过后世一代代学者艰苦细致的考证,其中有24篇和4封书信被确定为真品,主要有: I、《伊壁鸠鲁篇》、《苏格拉底的申辩》、《克力同篇》、《斐多篇》; II、《克堤拉斯篇》、《泰阿泰德篇》、《智士篇》、《政治家篇》; III、《巴曼尼得斯篇》、《菲力帕斯篇》、《飨宴篇》、《斐德罗篇》; IV、《阿奇拜得篇之一》、《阿奇拜得篇之二》、《高尔吉亚篇》; V、《智者篇》、《政治家篇》、《斐利布斯篇》、《法律篇》、《理想国》、《苏格拉底之死》。 柏拉图伪作也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以下著作被认为是后世伪托的作品:《米诺斯》(Minos)《欧律克西亚斯》(Eryxias)《泰戈斯》(Theages)《克里托芬》(Cleitophon)《爱人》(Lovers)。 主要思想: 柏拉图认为任何一种哲学要能具有普遍性,必须包括一个关于自然和宇宙的学说在内。柏拉图试图掌握有关个人和大自然永恒不变的真理,因此发展一种适合并从属于他的政治见解和神学见解的自然哲学。 柏拉图认为,我们对那些变换的、流动的事物不可能有真正的认识,我们对它们只有意见或看法,我们唯一能够真正了解的,只有那些我们能够运用我们的理智来了解的“形式”或者“理念”。因此柏拉图认为,知识是固定的和肯定的,不可能有错误的知识。但是意见是有可能错误的。 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有一个著名的洞穴比喻来解释理念论:有一群囚犯在一个洞穴中,他们手脚都被捆绑,身体也无法转身,只能背对着洞口。他们面前有一堵白墙,他们身后燃烧着一堆火。在那面白墙上他们看到了自己以及身后到火堆之间事物的影子,由于他们看不到任何其他东西,这群囚犯会以为影子就是真实的东西。最后,一个人挣脱了枷锁,并且摸索出了洞口。他第一次看到了真实的事物。他返回洞穴并试图向其他人解释,那些影子其实只是虚幻的事物,并向他们指明光明的道路。但是对于那些囚犯来说,那个人似乎比他逃出去之前更加愚蠢,并向他宣称,除了墙上的影子之外,世界上没有其他东西了。 柏拉图利用这个故事来告诉我们,“形式”其实就是那阳光照耀下的实物,而我们的感官世界所能感受到的不过是那白墙上的影子而已。我们的大自然比起鲜明的理性世界来说,是黑暗而单调的。不懂哲学的人能看到的只是那些影子,而哲学家则在真理的阳光下看到外部事物。但是另一方面,柏拉图把太阳比作正义和真理,强调我们所看见的阳光只是太阳的“形式”,而不是实质;正如真正的哲学道理、正义一样,是只可见其外在表现,而其实质是不可言说的。 创作背景: 《理想国》、《政治家篇》、《法律篇》是柏拉图集中阐释其政治思想的三篇著作,其中《理想国》最为著名。《理想国》的核心是正义,全书围绕正义问题展开。哲学王统治则是实现柏拉图正义理想的关键,离开哲学王统治,正义的实现也就成了一句空话。因此,为了实现正义理想,哲学王统治是必要的。同样,

柏拉图《理想国》标准读书笔记

柏拉图《理想国》标准读书笔记

一、柏拉图生平简介 柏拉图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同时是苏格拉底的学生和亚里士多德的老师。柏拉图出身于名门望族,其父是雅典最后一名君主克德鲁斯的后裔,母亲则是雅典著名改革家梭伦的后裔。柏拉图父亲早逝,母亲改嫁于其叔父并育有一子——安提丰。柏拉图还有两个哥哥分别是阿德曼托斯和格劳孔,常见与其对话篇之中。长兄阿德曼托斯是柏拉图幼年时期的监护人,二哥格劳孔是一位早熟青年,色诺芬在《回忆录》中说他不满20岁就试图发表参政演说,在《理想国》中则被描述为“见义勇为”、“好胜心强”、赋有“荣誉政体”性格的青年。其姐姐之子斯彪西波继承了其所创建的柏拉图学园。 柏拉图出生于雅典城邦的衰落时期,刚刚结束伯利克里统治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雅典是全希腊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转而进入雅典与斯巴达之间旷日持久的伯罗奔尼撒战争时期,因此柏拉图的青少年时期就是在这场长期、酷烈的战争中度过的,并亲眼目睹了雅典和希腊各城邦的危机与衰落。20岁之前的柏拉图是一个热爱诗歌的文艺青年,20岁以后的八年与苏格拉

底的相识真正奠定了他的哲学取向和政治志向。在此期间雅典的政体经历了民主政体和僭主政体的反复更迭,最终随着老师苏格拉底被民主政体处死而彻底改变了柏拉图对民主政体的看法。“三十僭主”政体的暴政统治和民主政体的蜕化变质,使柏拉图的内心深受震撼并深深体察到希腊城邦制度的危机。随后28岁的柏拉图开始了长达12年的游历生涯。他离开雅典,周游地中海地区,包括小亚细亚燕燕的伊奥尼亚一带,及意大利南部的若干希腊殖民地城邦,到过北非洲、埃及、西西里岛等地。曾因在西西里大肆批判当时的僭主戴奥尼修的统治而被卖为奴隶,后在好友的帮助下返回雅典。 返回雅典后,在好友的帮助下,创办了欧洲历史上第一所综合性学校——阿卡德米学园。同时也开启了柏拉图的创作生涯。《理想国》的创作就完成于这一时期。 柏拉图受到导师苏格拉底的启蒙,并目睹了雅典政权的不断更迭和民主政治的弊端,加之他在游历各国后对各种政治制度的反思,所有这些经历都成为他创作《理想国》的智识之源。在《理想国》中,柏拉图力图构建出一种理想的政治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