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生平思想与现实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董仲舒生平思想与现实意义
魏文华
董仲舒,西汉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和经学大师。景帝时任博士,讲授《公羊春秋》。董仲舒在著名的《举贤良对策》中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汉武帝所采纳。他以《公羊春秋》为依据,将宗教天道观、阴阳、五行学说结合起来,吸收法家、道家、阴阳家等思想,建立了一个新的儒学思想体系。从历史上看,孔子、董仲舒、朱熹是中国古代三大思想家。孔子是儒学创始人,董仲舒是经学大师,朱熹是理学大师。经学是汉代的儒学,理学是宋明时代的儒学。这三位大师的思想体系,是不同时期的儒学代表,是儒学发展的三个里程碑。儒学在发展中适应了时代的需要,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主干,在汉代乃至其后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中起到主导地位。董仲舒使儒学由诸子而成独尊,由一家融汇百家,
起到了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他的学说思想影响极为深刻而久远。
一、董仲舒生平
董仲舒于公元前191年,生于广川(今河北省景县广川镇)。董仲舒一生经历了文景之治,汉武盛世,那是西汉王朝极盛时期,当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力强盛,人民安居乐业。在思想文化方面,汉初社会也宽舒自如。孝惠帝除"挟书之律",置写书之官;武帝时又广开献书之路。很多因秦始皇焚书坑儒而秘藏起来的儒家典籍,纷纷再现于世间;很多退避于草野的儒学之士,也渐渐走出了山林。民安于太平,士乐于学业,于是讲学通经之士,再聚徒众,复兴儒业,儒学阵营,陡然大具。经师们为了经世致用,取悦当道,解经说义,绘声绘色。家有家风,师有师法,形形色色,粲然明备。董仲舒,就是在这样一个社会安定,学术自由的背景下,走上仕学之路的。董仲舒的老家--广川,东南两面,邻近齐鲁,北靠燕代,西界
三晋。自古齐鲁多儒生,燕代出方士,三晋产法家,仲舒自幼便在多种文化熏陶中成长,与其将来形成多内涵的思想体系不无关系。史载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三年不窥园",是当时颇有影响的教育家。据《史记》记载,西汉初年,传习五经的硕儒共有八人:传《春秋》,于齐鲁有胡毋生,于赵(大河南北)是董仲舒。传《诗》,于鲁(今山东西部)有申培公,于齐(山东东部)为辕固生,于燕(今北京)则韩太傅(婴);传《书》,为济南伏生;传《礼》,则鲁之高堂生;传《易》,则淄川(在齐)田生。董仲舒和韩婴来自燕赵,其余出自齐鲁大地。与那些专家之才相比,董仲舒可谓鹤立鸡群,形若天渊,无惭"通才""鸿儒"之喻。董仲舒思想和学说著作,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和伦理道德的发展,有着极其广泛深远的影响,在世界文化史上也占有一席之地。
董仲舒在汉景帝时为博士,被推为"儒者宗"。
汉武帝刘彻于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即位。他下诏书"招贤良文学之士"。在三次殿试中,董仲舒获贤良对策第一。汉武帝本想重用,但皇太后崇尚黄老之学,无为而治思想。对董仲舒倡导的儒学不感兴趣,武帝刚继位不久,不敢得罪太后,只好任命董仲舒为江都相,去辅佐他的哥哥易王。> 易王刘非,本性勇猛,骄横跋扈,但对廉洁正直的董仲舒很尊重。任江都相后,董仲舒又以"仁人者,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谏王。易王说:"善。"
汉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汉高祖的陵园两次火灾,引起满朝文武官员忧心忡忡。但董仲舒挥笔写就《灾异之记》一文,以这两次灾变为依据,抨击朝政,其主旨说,火灾的起因是与朝廷没把儒学定为"独尊地位",与不用"礼义教化"有关。因此上天不满,降灾予以警戒。文章被嫉妒他的主父偃偷去,上奏皇帝。汉武帝阅后,便召集群臣讨论。群臣中纷纷指责他诽谤朝廷。董仲舒的学生吕步舒不知道是他老师写的文章,也认为是太愚蠢了。汉武帝下命,董仲舒被判死罪。后汉武帝念他名望高,惟恐杀了他与已不利,便赦免他的死罪,降为中大夫。
董仲舒为人廉洁正直,抨击公孙弘阿谀奉承,引起公的不满。又因其研究《春秋》不如董仲舒,可他办事迎合世俗,位至公卿。公孙弘乘皇帝的哥哥胶西王放纵恣睢,多次迫害朝廷命官,向皇上举荐说;"唯有董仲舒可派去做胶西王的相"。汉武帝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董仲舒便从江都相徙胶西相。胶西王刘端听说董仲舒是当代大儒,故以礼相待。胶西王刘端,尤为骄横、放纵。董仲舒惟恐日久获罪,不久便称病辞官,免职家居。
董仲舒两国为相,侍奉是骄横的诸侯王,但自洁其身,所在之处,均得整治。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 年),董仲舒辞官归家时,已是70岁高龄。从此居家不再复出,朝中如有大事,均派使臣和廷尉张汤到他家中请教,均得到指点,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董仲舒归居后,终不问家产业,以著书为事。董仲舒在家居作《春秋决狱》二百三十二事。今流传于世的只有《春秋繁露》一书,成为历代推崇的儒学大百科全书。他对国策、民生有所建议,便"上疏条教"。
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董仲舒年寿终正寝,享年八十五岁。葬于长安下马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董仲舒死后,其子及孙皆以学至大官。
二、董仲舒思想
董仲舒思想是极其丰富的。他的思想体系包括了整个宇宙,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从社会的人际关系到个人的道德修养,都涉及到。下面简要论述董仲舒主要的三个哲学思想。
(一)大一统
汉初实行黄老之学,无为而治。经济发展很快,出现了文景盛世。但在景帝时代出现了吴楚七国之乱。统一的国家将面临着分裂的危险。景帝时任博士的董仲舒认为,重要的问题是要巩固集中统一的政权,防止分裂割据的局面出现。董仲舒从儒学经传中寻找统一的理由,他从《公羊春秋》中找到了"大一统"。董仲舒就根据《公羊春秋》的记载,提出了"大一统"论。他在《天人三策》中
说:"《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大一统"既然是宇宙间最一般的法则,那么封建王朝当然要遵循。这就是董仲舒所要设立的政治哲学的核心。他根据'大一统"的普遍法则,提出了思想也要"大一统"的论点。董仲舒在《天人三策》中说:"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只有思想统一才能有统一的法度,百姓才有行为的准则,这样才能维护与巩固政治的统一。用思想统一来巩固政治统一,思想应该统一于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上,百姓也知道该遵循什么,怎么做了。只有政治统一才能长治久安,当时汉代的政治是统一了,但不稳固。统一思想成了大一统的关键。于是,董仲舒多次强调要用孔子儒学统一天下的思想。
> 在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思想要大一统的建议之后,施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在汉代思想界树起了儒学的权威,产生了中国特有的经学以及经学传统。汉代立五经博士,明经取士,形成经学思潮,董仲舒被视为"儒者宗"。
(二)天人感应
董仲舒"天人感应"论,是以社会、政治来说的。他在《天人三策》中说:"臣谨案《春秋》之中,视前世已行之事,以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他把《春秋》中所记载的自然现象,都用来解释社会政治衰败的结症。他认为,人君为政应 "法天"行"德政","为政而宜于民";否则,"天"就会降下种种"灾异"以"谴告"人君。如果这时人君仍不知悔改,"天"就会使人君失去天下。
通过秦末农民大起义,董仲舒认识到农民阶级的政治力量可决定一个封建王朝的兴亡。董仲舒在这里所说的"天",是指秦末农民起义的武装力量。他要借用这一象征农民阶级政治力量的"天",来戒惧皇帝,使之自敛。用 "天"来限制他。
当时董仲舒为什么要采用"天人感应"的形式来戒惧皇帝呢?原因是:西汉时期社会科学水平低,天命论在人们思想中的影响极深。董仲舒就采用了"天"来限制皇帝个人的私欲,制约他至高无上的权力。并把秦始皇权力不受制约,引发农民起义,速亡国的惨痛教训,变成皇帝的精神枷锁,来限制皇帝的权力。从这方面看,董仲舒"天人感应"的思想限制了皇帝的私欲和权力,为整个封建社会的长治久安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其意义是深远的。
(三)以德治国
西汉王朝统治人民虽然奉行黄老的"无为而治"的思想,实质上仍因袭秦制,以严刑峻法统治人民。武帝好法术、刑名,重用酷吏,以严刑峻法来加强统治,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和痛苦。为了社会秩序的稳定,为了封建统治的长治久安,董仲舒认为要缩小贫富差别,协调各种社会矛盾,提出"调均"的主张。上疏汉武帝"限民名(占)田",限制豪强兼并土地,不许官吏与民争利,"盐铁皆归于民","去奴婢,除专杀之威";"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这些主张,首先,打击豪强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