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概论》(第八章)——大众传媒与社会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 大众传媒与社会
目录
第一节 大众传媒与社会系统
第二节 大众传媒与政治 第三节 大众传媒与经济 第四节 大众传媒与文化 第五节 大众传媒与国际关系
第一节 大众传媒与社会系统
媒介生态环境的定义: 媒介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一种社会系统, 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与其他子系统存 在着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的总和就是媒 介的生存环境。
三、影响吸引外资 三、影响吸引外资 通过媒介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报道,形成 人们对该国经济运行环境、经济制度、法律秩序、 政权稳定状况、投资环境、经济发展潜力、基础 设施等各方面的综合判断和评价,从而影响国家 在国际市场吸纳资金,吸引外资。
第五节 大众传媒与国际关系
四、影响对外贸易 四、影响对外贸易 随着信息社会的来临和全球一体化过程的加快, 人们比任何时候都注重媒介的信息传播作用对了 解国际局势、他国状况的重要性,媒介传播已成 为人们正确判断国际事务的重要信息源,政府和 企业把媒介信息看作重要的决策参考因素。
2、实现社会系统总目标 媒介系统作为社会系统,必经为社会总目标服务: (1)媒介系统是现存社会制度的一部分,它是维护既 有社会秩序的,这实际上时媒介系统存在的一个前提条 件,媒介可能对社会制度的局部形成冲击或提出质疑, 但不可能工卡对抗整个社会制度。 (2)媒介系统维护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从总体而言, 媒介的观念及活动,不可能脱离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与 制约。总体上说,大众传媒是一种主流好攒眉,起主导 作用的必然是主流意识形态。 (3)促进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
一、大众传媒是大众文化的最佳载体 1、大众媒介和大众文化的对象完全一致 大众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最根本的特点在于它的对 象再也不是局限在某一狭窄的社会阶层中,而是基本失 去了阶层差别的大众。大众媒介的革命性成就表现在它 完全冲破了传媒领域内的垄断局面,废除了传播活动中 长期存在的等级制度、使大众能自由地享用大众媒介。 2、大众媒介的特性契合了大众文化的内容要求 大众文化通俗易懂,追求快速更迭,不讲求经典性,其 生命力和活跃性主要表现在不断变化花样,求新求变, 其根本特征是易于普及、及时消费,这正是大众传媒的 特点。 3、大众文化的形式多追求感官刺激,这正是大众传媒 的所强
一、媒介生态环境对媒介发展的意义: 1、决定媒介制度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媒介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受制 于媒介所处的社会环境 2、决定媒介发展水平 3、决定媒介的改革方向和改革力度 4、决定新闻媒介的运作模式和操作方式 5、决定媒介的行业规范,职业理念和运作方式 如对新闻价值的认识
媒介的发展水平: 观念方面:大众具有民主自由平等的思想 是媒介现在运行的前提保证; 物质方面: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制约了媒介 的整体规模与媒介产品的质量。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媒介整体水平都是与社 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文明程度高,民主 制度健全,经济发达,综合国力强,媒介 的整体发展水平必然较高。
一、现代经济对大众传媒的决定性影响 1、经济体制影响着大众传媒功能的发挥 计划经济年代,中国的媒介基本只发挥单一的 宣传功能,90年代初,传播信息是大众传媒的 宣传功能,90年代初,传播信息是大众传媒的 第一功能达成共识。 2、经济体制决定着大众传媒的运作方式 以传者为中心 以受者为中心 3、经济发展推动大众传媒快速扩张 4、经济发展为大众传媒的发展提供雄厚的物质 力量
大众传媒在国家发展中的主要作用包括 : A 媒介可以提供有关国家发展的信息 B 媒介的报道和反馈功能,使大众有机会参 与国家决策 C 媒介能传授国家发展的技能 因此,媒介是促进现代化的必要工具之一、 媒介系统既维持现有社会秩序,也促成社 会变迁,媒介既有保守的一面,有时也体 现出革命性。
3、实现个人的社会化 社会总目标是由不同层面的目标集合而成 的,包括:个人目标,群体目标,组织目 标社会其他系统的目标等等,个人在社会 生活中三种主要目标是:理解(自身与社 会)、确定(行动及互动)方向,并获得 娱乐(单独和社交) 。
每个人作为社会的一员,必须学习了解以 往社会积累中的经验,知识、技能、规范 等,适应不同时期社会的变化,发展自己 的社会性,即实现个人的社会化,媒介在 个人社会化的作用方面体现在: 理解:自我和社会 导向:行动导向、互动导向 娱乐:单独、社交娱乐
4、促进社会整合 社会必须通过某些中介机构将社会各个部分联 系在一起,协调它们之间的权益关系,使得它 们在同一社会系统之中共处,以维持先行模式。 社会工作的极端细致,一方面使社会各部分彼 此依赖,另一方面又导致社会离心力的增强。 传统的中介机构(如家庭)日益衰弱,大众媒 介成为强有力的中介机构,发挥着日益重要的 整合作用。
媒介系统: 媒介作为新闻传播工具,属于信息系统, 这是媒介系统在总系统中基本定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其主 要资源是信息,主要功能是收集,处理和 传播信息。
二、媒介系统在社会系统中的作用 1、开发和利用社会信息资源 (1)收集信息 基本要旨是全面、准确 (2)制作信息 加工、处理、生产出信息 制成品,供媒介传播使用,信息的制作集 中体现了媒介主持者和从业者的主观意图, 其要旨是真实和客观。 (3)发布信息 前两步是生产环节,此为 流通环节,其要旨是迅速和有效
三、大众传媒中的文化现象 符号化:大部分商品的文化内涵,观念性 的意蕴都不是商品本身固有的,而是认为 添加进去的,媒介通过传播赋予商品的某 种意义,这既是将商品符号化了,商品由 此成为某种观念的实物替代品,接着又引 导消费者进行解码。即你只要消费了这种 商品,就意味着获得了某种形象。 偶像崇拜 明星制
除此之外,一些非制度化,非常规性的政治活动 也可能对媒介产生重大影响。如官员个人与媒介 的交往,如历届美国政府对媒介的不同影响。 总之,政治活动对新闻传播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政界(主要是政府部门)通过持续不断的新闻发 布活动,使自己成为媒介最重要的新闻来源之一, 政府将媒介作为向公众传达自身观念和主张的工 具,政府通过操纵媒介引导和控制社会舆论。
大众传播对社会政治作用,主要体现在 : 1、维护政治权利的合法性 2、参与政治决策 两种方式:沟通信息和影响舆论。 3、进行舆论监督 对权利的监督包括:权利的产生过程、运行状 况和权利运用的结果。其次,权利执掌者 是中心环节,大众媒介在实施舆论监督时扮演 中介的角色,同时媒介是有相当大的能动性
第三节 大众传媒与经济
二、大众传媒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1、收集与发布经济信息,引导生产与消费 2、监督市场秩序、反映社会舆论,纠正经 济生活中的不公正现象和其他偏差 3、刊载商业广告、激活和满足消费需求。 4、大众传媒作为一种信息产业,其本身就 是国民经济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为本 国创造大量利税,提供大量就业机会。
第四节 大众传媒与文化
二、大众传媒是文化产业的关键环节 商品化:文化的商品化不仅指文化制品通过市场流通,更 意味着文化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市场导向,市场导向对文化 的影响是前所未有的。一方面,大众的文化需求得到了最 充分的满足;另一方面,过度追求普及导致了文化水准的 下降。 技术性:大众媒介、大众文化都对技术手段有强烈的依赖, 人文理性遭到了科技理性的严重挑战。 组织化:传媒的组织化使得文化特征发生了以下变化:一 是生产者与消费者分离;二是受到组织规范的制约,文化 创造再也不是纯粹个人性情的表露,而是依据组织程序群 体运作的结果。 机械复制: 标准化:标准化室机械复制的直接结果,标准化表现在两 个方面:一是内容的模式化,二是语言的相似性。
第五节 大众传媒与国际关系
二、影响对外政策 二、影响对外政策 这种影响贯穿于对外政策制定和执行的全 过程。传媒通过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使 某些国际事务凸显出来,引起公众注意, 从而影响政府外交政策。因此政府在制定 和执行政策时,尽量取得媒介的支持,避 免对立,以造成不利的舆论压力。
第五节 大众传媒与国际关系
大众传媒的大众化的特征,使它成为社会 整合的最佳工具之一,它能最有效地进行 政府与民众之间的沟通, 现代社会,大众传媒整合作用表现在:
提供全社会共享的价值观念 协调社会各个利益集团、以求平衡
三、当代社会媒介生态环境的特征 现代化 开放化 市场化
第二节 大大众传媒与政治
政府的政治活动对大众媒介的利用主要包 括: 发布政治信息 宣传政治主张 进行舆论导向
四、大众传媒对文化的消极影响 1、限制了受众选择文化享受的自由 大众文化传播的极度自由,导致了大众在接触其他形式文 化方面的不自由。媒介的特征使得它成为大众最易接触, 最为廉价的媒介。 2、削弱了文化的社会功能 传统文化必须包含不与现存社会秩序妥协的异端因素,文 化的这种否定性功能,随着大众文化的产生而逐渐削弱乃 至消失了。 3、影响并控制大众的需求 需要和欲知——人生需求的两个层次。欲求是永无止境的, 需要和欲知——人生需求的两个层次。欲求是永无止境的, 消费不再是手段而成为一种 目的,消费带给人们更多的是欲求的实现而非需要的满足。 马尔库塞:虚假的欲求 商品广告推销形象而非具体商品 4、文化帝国主义的现象也是值得忧虑的现象
第五节 大众传媒与国际关系
新闻媒介的国际传播内容:一是对外报道本 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状况,输出 价值观念;二是对本国公众报道他国的政 治、经济等方面的情况,以及带有综合性 的国际间重大的变动等。 一、塑造国家形象 一、塑造国家形象 是新闻传媒对外报道中最重要和长期的目 标。国家形象在一定意义上是由大众传媒 有意无意、客观或非客观地“雕塑” 有意无意、客观或非客观地“雕塑”出来 的。国家形象塑造受到政治、经济、文化 各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目录
第一节 大众传媒与社会系统
第二节 大众传媒与政治 第三节 大众传媒与经济 第四节 大众传媒与文化 第五节 大众传媒与国际关系
第一节 大众传媒与社会系统
媒介生态环境的定义: 媒介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一种社会系统, 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与其他子系统存 在着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的总和就是媒 介的生存环境。
三、影响吸引外资 三、影响吸引外资 通过媒介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报道,形成 人们对该国经济运行环境、经济制度、法律秩序、 政权稳定状况、投资环境、经济发展潜力、基础 设施等各方面的综合判断和评价,从而影响国家 在国际市场吸纳资金,吸引外资。
第五节 大众传媒与国际关系
四、影响对外贸易 四、影响对外贸易 随着信息社会的来临和全球一体化过程的加快, 人们比任何时候都注重媒介的信息传播作用对了 解国际局势、他国状况的重要性,媒介传播已成 为人们正确判断国际事务的重要信息源,政府和 企业把媒介信息看作重要的决策参考因素。
2、实现社会系统总目标 媒介系统作为社会系统,必经为社会总目标服务: (1)媒介系统是现存社会制度的一部分,它是维护既 有社会秩序的,这实际上时媒介系统存在的一个前提条 件,媒介可能对社会制度的局部形成冲击或提出质疑, 但不可能工卡对抗整个社会制度。 (2)媒介系统维护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从总体而言, 媒介的观念及活动,不可能脱离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与 制约。总体上说,大众传媒是一种主流好攒眉,起主导 作用的必然是主流意识形态。 (3)促进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
一、大众传媒是大众文化的最佳载体 1、大众媒介和大众文化的对象完全一致 大众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最根本的特点在于它的对 象再也不是局限在某一狭窄的社会阶层中,而是基本失 去了阶层差别的大众。大众媒介的革命性成就表现在它 完全冲破了传媒领域内的垄断局面,废除了传播活动中 长期存在的等级制度、使大众能自由地享用大众媒介。 2、大众媒介的特性契合了大众文化的内容要求 大众文化通俗易懂,追求快速更迭,不讲求经典性,其 生命力和活跃性主要表现在不断变化花样,求新求变, 其根本特征是易于普及、及时消费,这正是大众传媒的 特点。 3、大众文化的形式多追求感官刺激,这正是大众传媒 的所强
一、媒介生态环境对媒介发展的意义: 1、决定媒介制度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媒介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受制 于媒介所处的社会环境 2、决定媒介发展水平 3、决定媒介的改革方向和改革力度 4、决定新闻媒介的运作模式和操作方式 5、决定媒介的行业规范,职业理念和运作方式 如对新闻价值的认识
媒介的发展水平: 观念方面:大众具有民主自由平等的思想 是媒介现在运行的前提保证; 物质方面: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制约了媒介 的整体规模与媒介产品的质量。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媒介整体水平都是与社 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文明程度高,民主 制度健全,经济发达,综合国力强,媒介 的整体发展水平必然较高。
一、现代经济对大众传媒的决定性影响 1、经济体制影响着大众传媒功能的发挥 计划经济年代,中国的媒介基本只发挥单一的 宣传功能,90年代初,传播信息是大众传媒的 宣传功能,90年代初,传播信息是大众传媒的 第一功能达成共识。 2、经济体制决定着大众传媒的运作方式 以传者为中心 以受者为中心 3、经济发展推动大众传媒快速扩张 4、经济发展为大众传媒的发展提供雄厚的物质 力量
大众传媒在国家发展中的主要作用包括 : A 媒介可以提供有关国家发展的信息 B 媒介的报道和反馈功能,使大众有机会参 与国家决策 C 媒介能传授国家发展的技能 因此,媒介是促进现代化的必要工具之一、 媒介系统既维持现有社会秩序,也促成社 会变迁,媒介既有保守的一面,有时也体 现出革命性。
3、实现个人的社会化 社会总目标是由不同层面的目标集合而成 的,包括:个人目标,群体目标,组织目 标社会其他系统的目标等等,个人在社会 生活中三种主要目标是:理解(自身与社 会)、确定(行动及互动)方向,并获得 娱乐(单独和社交) 。
每个人作为社会的一员,必须学习了解以 往社会积累中的经验,知识、技能、规范 等,适应不同时期社会的变化,发展自己 的社会性,即实现个人的社会化,媒介在 个人社会化的作用方面体现在: 理解:自我和社会 导向:行动导向、互动导向 娱乐:单独、社交娱乐
4、促进社会整合 社会必须通过某些中介机构将社会各个部分联 系在一起,协调它们之间的权益关系,使得它 们在同一社会系统之中共处,以维持先行模式。 社会工作的极端细致,一方面使社会各部分彼 此依赖,另一方面又导致社会离心力的增强。 传统的中介机构(如家庭)日益衰弱,大众媒 介成为强有力的中介机构,发挥着日益重要的 整合作用。
媒介系统: 媒介作为新闻传播工具,属于信息系统, 这是媒介系统在总系统中基本定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其主 要资源是信息,主要功能是收集,处理和 传播信息。
二、媒介系统在社会系统中的作用 1、开发和利用社会信息资源 (1)收集信息 基本要旨是全面、准确 (2)制作信息 加工、处理、生产出信息 制成品,供媒介传播使用,信息的制作集 中体现了媒介主持者和从业者的主观意图, 其要旨是真实和客观。 (3)发布信息 前两步是生产环节,此为 流通环节,其要旨是迅速和有效
三、大众传媒中的文化现象 符号化:大部分商品的文化内涵,观念性 的意蕴都不是商品本身固有的,而是认为 添加进去的,媒介通过传播赋予商品的某 种意义,这既是将商品符号化了,商品由 此成为某种观念的实物替代品,接着又引 导消费者进行解码。即你只要消费了这种 商品,就意味着获得了某种形象。 偶像崇拜 明星制
除此之外,一些非制度化,非常规性的政治活动 也可能对媒介产生重大影响。如官员个人与媒介 的交往,如历届美国政府对媒介的不同影响。 总之,政治活动对新闻传播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政界(主要是政府部门)通过持续不断的新闻发 布活动,使自己成为媒介最重要的新闻来源之一, 政府将媒介作为向公众传达自身观念和主张的工 具,政府通过操纵媒介引导和控制社会舆论。
大众传播对社会政治作用,主要体现在 : 1、维护政治权利的合法性 2、参与政治决策 两种方式:沟通信息和影响舆论。 3、进行舆论监督 对权利的监督包括:权利的产生过程、运行状 况和权利运用的结果。其次,权利执掌者 是中心环节,大众媒介在实施舆论监督时扮演 中介的角色,同时媒介是有相当大的能动性
第三节 大众传媒与经济
二、大众传媒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1、收集与发布经济信息,引导生产与消费 2、监督市场秩序、反映社会舆论,纠正经 济生活中的不公正现象和其他偏差 3、刊载商业广告、激活和满足消费需求。 4、大众传媒作为一种信息产业,其本身就 是国民经济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为本 国创造大量利税,提供大量就业机会。
第四节 大众传媒与文化
二、大众传媒是文化产业的关键环节 商品化:文化的商品化不仅指文化制品通过市场流通,更 意味着文化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市场导向,市场导向对文化 的影响是前所未有的。一方面,大众的文化需求得到了最 充分的满足;另一方面,过度追求普及导致了文化水准的 下降。 技术性:大众媒介、大众文化都对技术手段有强烈的依赖, 人文理性遭到了科技理性的严重挑战。 组织化:传媒的组织化使得文化特征发生了以下变化:一 是生产者与消费者分离;二是受到组织规范的制约,文化 创造再也不是纯粹个人性情的表露,而是依据组织程序群 体运作的结果。 机械复制: 标准化:标准化室机械复制的直接结果,标准化表现在两 个方面:一是内容的模式化,二是语言的相似性。
第五节 大众传媒与国际关系
二、影响对外政策 二、影响对外政策 这种影响贯穿于对外政策制定和执行的全 过程。传媒通过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使 某些国际事务凸显出来,引起公众注意, 从而影响政府外交政策。因此政府在制定 和执行政策时,尽量取得媒介的支持,避 免对立,以造成不利的舆论压力。
第五节 大众传媒与国际关系
大众传媒的大众化的特征,使它成为社会 整合的最佳工具之一,它能最有效地进行 政府与民众之间的沟通, 现代社会,大众传媒整合作用表现在:
提供全社会共享的价值观念 协调社会各个利益集团、以求平衡
三、当代社会媒介生态环境的特征 现代化 开放化 市场化
第二节 大大众传媒与政治
政府的政治活动对大众媒介的利用主要包 括: 发布政治信息 宣传政治主张 进行舆论导向
四、大众传媒对文化的消极影响 1、限制了受众选择文化享受的自由 大众文化传播的极度自由,导致了大众在接触其他形式文 化方面的不自由。媒介的特征使得它成为大众最易接触, 最为廉价的媒介。 2、削弱了文化的社会功能 传统文化必须包含不与现存社会秩序妥协的异端因素,文 化的这种否定性功能,随着大众文化的产生而逐渐削弱乃 至消失了。 3、影响并控制大众的需求 需要和欲知——人生需求的两个层次。欲求是永无止境的, 需要和欲知——人生需求的两个层次。欲求是永无止境的, 消费不再是手段而成为一种 目的,消费带给人们更多的是欲求的实现而非需要的满足。 马尔库塞:虚假的欲求 商品广告推销形象而非具体商品 4、文化帝国主义的现象也是值得忧虑的现象
第五节 大众传媒与国际关系
新闻媒介的国际传播内容:一是对外报道本 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状况,输出 价值观念;二是对本国公众报道他国的政 治、经济等方面的情况,以及带有综合性 的国际间重大的变动等。 一、塑造国家形象 一、塑造国家形象 是新闻传媒对外报道中最重要和长期的目 标。国家形象在一定意义上是由大众传媒 有意无意、客观或非客观地“雕塑” 有意无意、客观或非客观地“雕塑”出来 的。国家形象塑造受到政治、经济、文化 各因素的制约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