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
二○一四年四月
目录
第一部分规划导引
一、建设背景
二、重要意义
三、指导思想与基本方针
四、编制依据与规划性质
第二部分闽南历史文化与文化生态
一、闽南区域与地理位置
二、闽南文化发展历史
三、闽南文化的表现形式与特征
四、闽南文化传播区和文化生态保护区
五、闽南文化生态评估
第三部分总体思路、工作原则、建设目标
一、总体思路
二、工作原则
三、建设目标
第四部分保护范围与保护对象、内容
一、保护范围
二、保护对象、内容
第五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一、全面深入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
二、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
三、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保护
四、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中心建设
五、支持群众举行积极有益的民俗活动
六、加强海峡两岸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
七、支持学校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
八、加强理论研究与经验交流
九、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字化建设
第六部分重点区域的整体性保护
一、重点区域选择的基本条件
二、重点区域的划分
三、重点区域的管理和保护方法
第七部分生产性保护与合理利用
一、生产性保护
二、传统表演艺术的传承发展
三、与旅游结合的合理利用
第八部分营造有利于文化遗产保存、生存和发展的环境
一、营造有利于文化遗产保存、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环境
二、发挥人民群众文化遗产保护的主体作用
三、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基础设施建设
四、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人才
第九部分实施方案
一、近期(2011—2015)
二、中期(2016—2020)
三、远期(2021—2025)
第十部分保障措施
一、工作机制保障
二、政策法规保障
三、经费保障
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连结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形式相关的事物和场所。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共同承载着人类社会的文明,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仅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需要,也是国际社会文明对话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大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得到有效保护。

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文化生态正在发生巨大变化,文化遗产及其保存、生存的环境受到严重威胁,一些依靠口传心授和行为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不少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古建筑、古遗址及风景名胜区的整体风貌遭到破坏;在传统文化遗存相对丰富的地区,民族或区域文化特色也在不断消褪。

为了更好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及其保存、生存的环境进行整体性保护,国家设立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是指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对历史文化积淀丰厚、存续状态良好,具有重要价值和鲜明特色的文化形态进行整体性保护,并经文化部批准设立的特定区域。

文化生态保护区的设立,标志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由静态的、单项的保护进入动态的、整体性保护新阶段。

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是于2007年6月经文化部批准设立的第一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为更好地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2009)、《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2011)提出的“加快推进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建设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的战略部署,按照《文化部关于加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编制《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第一部分规划导引
一、建设背景
20世纪以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倡导和推动下,世界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自然生态的保护成了世界性共识和行动。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1972)、《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3)、《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2005)、《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1972)、《生物多样性公约》(1992)等一系列有关文件,有力促进了世界各国对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世界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生态学、文化生态学等学科的兴起,为文化生态保护积累了实际经验和打下理论基础。

我国是《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等文件的缔约国,在文化遗产保护、自然遗产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我国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数量居世界第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数量居世界前列。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出台了一系列文化遗产保护的政策法规和措施,全社会保护意识不断提高,多数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

在文化遗产、自然遗产保护取得成效的基础上,我国在世界上率先提出建设文化生态保护区。

目前,我国已建立了12个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各级政府、广大群众高度重视、热心投入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2009),将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纳入“建设两岸文化交流重要基地”的战略部署。

福建省在《福建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2009)、《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等重要文件中,多次提到要保护闽南文化,加快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促进两岸文化交流。

泉州、漳州、厦门三市政府积极行动,各自已编制了《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规划》,人民群众也积极投入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之中。

二、重要意义
(一)对于保护、传承和发展闽南文化,维护文化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闽南文化以中华文化为主体,融合了闽越文化、闽南本土文化,吸收了异域有益文化,既保留了闽越文化、中原汉文化的浓厚色彩,又具有东南沿海的海洋文化特色。

闽南文化既是独特的地域文化,也是中华文化在闽南地区的具体表现。

建设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对于保护、传承和发展闽南文化,维护文化多样性,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二)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闽南地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建设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对于继承闽南文化的优秀传统、激活闽南文化创造力,发挥闽南文化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促进闽南地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对于加强两岸文化交流,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具有重要作用。

福建省与台湾地区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具有对台交往的独特优势。

台湾是闽南文化重要的传播区,1700万闽南人在传承闽南文化。

闽南文化对加强闽台两岸文化交流,促进民族文化认同,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维护两岸和平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具有重要作用。

三、指导思想、基本方针
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深化改革,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构建科学有效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提高全社会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充分发挥文化遗产在传承中华文化,提高人民群众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基本方针: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坚持保护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坚持依法和科学保护,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分步实施。

四、编制依据与规划性质
《规划》根据以下相关的主要文件编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3)、《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2005)、《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2005)、《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2006)、《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2009)、《福建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2009)、《文化部关于加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指导意见》(2010)、《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2011)、《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201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1)、《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2)、《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2012)等,以及《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规划纲要》(2007),泉州市、漳州市、厦门市《闽南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建设规划》。

《规划》属于区域性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保护的核心对象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规划范围为闽南泉州、漳州、厦门三市行政区,规划期为2011年至2025年。

《规划》主要阐述规划期内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指导方针、建设目标、保护范围、保护对象、保护方法、保护措施和保障措施,是政府引导和推进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制定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相关政策和安排重点项目投资建设的重要依据。

各级政府要将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第二部分闽南历史文化与文化生态
闽南文化的产生与形成,与闽南地处东南沿海的地理环境和移民社会历史、航海贸易活动等各种经济社会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一、闽南区域与地理位置
福建古称“闽”,闽南是福建南部地区。

现今闽南地区指的是泉州市、漳州市、厦门市,三市共辖十二区四市(县级市)十三县(含金门县)。

泉州市辖鲤城、丰泽、洛江、泉港四区,晋江、石狮、南安三市(县级市),惠安、安溪、永春、德化、金门(待统一)五县;漳州市辖芗城、龙文二区,龙海市(县级市)、漳浦、云霄、东山、诏安、南靖、平和、长泰、华安八县;厦门市辖思明、湖里、集美、海沧、同安、翔安六区。

三市常住人口约1647万人,居民以汉族为主,还有回、满、壮、畲、苗、高山等多个少数民族,全区通行闽南方言。

闽南陆地总面积约2.5万平方公里。

西北多山,东南濒海,地势从西北向东南倾斜,地形多样,山地、丘陵、平原、河流俱全。

在晋江、九龙江中下游,形成了福建两大著名的三角洲平原——泉州平原和漳州平原,有着比较良好的农业生产环境。

闽南海域面积约3万平方公里,海岸线总长度约1400公里。

沿海岛屿星罗棋布,拥有大小港湾数十个,主要有湄洲湾、大港湾、泉州湾、深沪湾、围头湾、安海湾、厦门湾、旧镇湾、东山湾、诏安湾等。

自古以来,沿海闽南人过着“以海为田”的生产生活方式。

北部的戴云山、南部的博平岭以及东临的台湾海峡大体构成闽南区域范围。

戴云山脉主峰在泉州市德化县,呈东南走向,从德化延伸到惠安县西北部临海;博平岭山脉起于漳平南部,呈东北——西南走向,沿龙岩与漳州两地市交界处延伸至广东省境内。

两条山脉走向将闽南与闽中、闽西、广东天然区隔。

区域内晋江、九龙江蜿蜒而过,直入大海,成为闽南地区物质能量循环的两大动脉。

两江串联着两岸众多的河谷盆地,成为闽南区域文化发展的物质依托。

历史上闽南的州、府、县大都散布于这些河谷盆地之中。

“三面环山、两江入海”的地理环境,是闽南文化生成、发展的舞台。

(图1 闽南泉州、漳州、厦门三市行政区划图)
(图2 闽南泉州、漳州、厦门三市地理位置图)
二、闽南文化发展历史
闽南文化经历了先秦时期闽越文化的融合、汉晋至唐末五代时期的形成、宋元时期的发展、明清时期的曲折前进等历史发展阶段。

福建地处东南沿海,《山海经》称“闽在海中”。

考古发现,福建在距今18万年以前就有人类活动。

闽南地区的人类活动,可以追溯到以漳州莲花池山遗址(距今约7万-5万年)为代表的旧石器文化时期。

新石器文化的遗存有东山大帽山遗址(距今约5千-4千年)、惠安蚁山遗址(距今约4千-3千年)等。

新石器的贝丘遗址显示出闽南先民以渔猎和捕捞为主、农业为辅的经济生活形态。

“闽在海中”的地理环境影响着闽南文化的生成。

(一)先秦时期——闽、越文化的融合
先秦时期的闽南先民,属于《周礼·夏官》中所记载的“七闽”,是“百越”的南方土著,即闽族。

战国晚期,于越族大批入闽,与“七闽”土著逐渐融合,形成了闽越族。

秦设立闽中郡,闽越王被降为君长,都东冶(今福州)。

汉高祖复立无诸为闽越王。

但因闽越国多次反叛,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出兵剿灭闽越国,闽越先民多数被迁往江淮地区,闽中由是成为蛮荒之地。

于越族的迁入给闽人带来了纺织、冶炼等技术,特别是越人“以船为车,以楫为马”造船驾驶技术的传入,促进了闽越国造船航海技术的发展。

(二)汉晋至五代——闽南文化的形成
从汉武帝灭闽越国,至三国东吴于建安元年(196)开始对福建的开发,福建经济文化停滞约300年。

三国时代,吴国在闽中设“典船都尉”、“温麻船屯”。

闽之所造的温麻船,是晋代中国第一名船。

吴永安三年(260),于今泉州南安市丰州镇置东安县治,闽南地区开始得到开发。

汉晋至五代,中原汉人多次入闽,主要有西晋末永嘉之乱的“衣冠南下”、唐初陈政父子率兵开发漳州、唐末王潮兄弟率部入闽的三次大规模移民。

西晋末年,北方战乱,汉人陆续入闽避难,特别是永嘉之乱,晋人大批进入泉州,他们沿江而居,晋江由此得名。

这是中原文化与闽南土著文化的一次大融合。

中原汉人所带来的先进农耕技术和文化,对土著文化产生了决定性影响,促进了晋江流域农业经济的发展。

同时,东南沿海的海洋地理环境,以及当地土著航海工具制作、海洋捕捞、海洋物产等文化的特殊性,也使中原文化因素产生变化。

中原文化与当地文化的涵化产生了新的文化因子。

自西晋到唐末,泉州的建制不断扩大。

南朝梁天监年间(502-519)于今泉州南安市设置南安郡。

唐武德五年(622)于南安郡地置丰州(州治在今南安市丰州镇),下领南安(今泉州市)、莆田(今莆田市)、龙溪(今漳州市龙海、华安、长泰及漳浦的一部分)三县。

唐嗣圣元年(684)改为武荣州(州治在今南安市丰州镇)。

唐景云二年(711)武荣州改称泉州。

唐代末年,泉州由中州升为上州。

漳州汉初以梁山为界,北属闽越国,南属南海国。

汉始元二年(前85),北属会稽郡冶县,南属南海郡揭阳县。

晋至南北朝,北属南安郡龙溪县、兰水县,南属义安郡绥安县。

至隋开皇十二年(592)并兰水、绥安入龙溪,今漳州境域才结束分属两郡状况。

唐总章二
年(669),陈政奉朝廷之命总领岭南军事,与其子陈元光率府兵来漳州平定“獠蛮啸聚”,随后开发漳州。

唐垂拱二年(686),朝廷从陈元光所请,在潮、泉二州之间设置漳州,州署在西林(今云霄县境内)。

唐贞元二年(786)州治又从漳浦迁至龙溪(今漳州市区),辖地相当于今漳浦、云霄、诏安、东山、南靖、平和及龙海的一部分。

陈元光开发漳州,发展农业、兴修水利,兴办教育,传播汉文化,促进了土著与汉族的融合,使漳江、九龙江流域成为富庶安乐之土。

唐末黄巢起义,光州固始县王潮三兄弟率士兵五千与吏民南下,由闽西直取漳州,光启元年(885)入泉州,在漳州、泉州驻扎五年,后攻下福州,建立闽王国。

这是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中原汉人移民浪潮,其人数之多、规模之大,超过历史上的任何一次。

中原文化与当地文化相比,处于交流的优势地位;王氏在闽建立了闽王国,其政治也处于支配地位。

闽王国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开明政策,重视文教、传播佛教,开放港口、鼓励海外贸易,促进闽南地区经济文化发展,为宋元期间中外经济文化大交流奠定坚实的基础。

行政区域的稳定是文化形成的标志之一。

唐中后期,泉州由中州升为上州。

五代,泉州领今之晋江(含惠安)、南安、莆田、仙游(莆田和仙游于宋初从泉州划出置兴化军)、同安、安溪、永春、德化、长泰九县地,其范围超出今之辖地。

漳州唐中后期的辖地相当于今漳浦、云霄、诏安、东山、南靖、平和及龙海的部分地区,五代时不断扩大。

闽南方言在古闽越语、吴楚语的基础上,多次与中原汉语融合,在唐末五代形成较为稳定的地方语言。

唐末五代大规模的中原移民入闽,促使闽南语有别于其他方言而成为汉语的另一种大方言。

现在,闽南语底层还保留着部分古越语、吴楚语,文读层保留着部分上古和中古汉语语音、词汇,被称为“河洛语”。

唐代,闽南开始重视文教。

唐初,漳州设立州学、创办了松洲书院;唐开元年间,泉州兴建了孔庙,闽南教育初步兴起。

五代泉州“文风大盛”,聚集了北方南下的一批诗人文学家,促进了闽南地区文学发展。

唐代泉州歌舞音乐兴盛,五代时更多的中原歌舞音乐也在泉州落地,后来逐渐演化为南音等地方音乐、歌舞。

中原宗教信仰在闽南扎根。

西晋太康年间,晋江已有道教玄妙观、南安有佛教延福寺等。

唐、五代时,闽南佛教兴盛,代表性佛寺有泉州开元寺、承天寺和漳州南山寺、三平寺等,还出现了本土的义存禅师等数位高僧。

本土民间信仰也开始兴起。

唐初开发漳州的将领陈政、陈元光(开漳圣王)、唐代的李元溥(福佑帝君)、五代将领张悃(青山王)等以及五代牧童郭忠福(广泽尊王)等被当地民众奉为神祇而祭;至宋代,闽南民间信仰更进一步发展,创造了诸多本土神祇。

农业、手工业等有较大发展。

农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精耕细作、筑塘筑陂、开辟梯田、围海造田等方面,扩大了泉州、漳州平原。

矿冶业在唐代已相当成熟,五代时泉州是闽国的铸钱场;闽南在魏晋南北朝时已能生产青瓷,五代时还出现了白瓷。

陶瓷铜铁等成了闽南海外贸易的主要商品。

海外贸易不断发展。

公元6世纪泉州港已开辟了到马来半岛、印度的航线,南朝时印度高僧拘那罗陀两次乘船来泉州。

唐代,泉州是福建造船中心之一。

唐中后期,海外贸易不断发展,泉州港已成为“云山百越路,市井十洲人”的南方重要大港口。

五代闽王国王审知“宁为开门节度使,不作闭门天子”的开放胸怀与民间“大舟有深利,沧海无浅波”的冒险拼搏精神,共同构成了闽南地区素朴的海洋意识。

(三)宋元时期——闽南文化的发展
宋代,中原文化再次南移。

北宋在泉州设置市舶司,南宋“南外宗正司”迁入泉州。

宋元时期,闽南掀起了中外文化大交流、大融合的第一波浪潮。

刺桐港与埃及的亚历山大港并称为“世界最大的贸易港”,同世界上约百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贸易往来。

泉州成为闻名世界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之一。

航海技术领先于世界。

宋代,泉州、漳州成为造船业的重要基地,闽南人掌握了水密隔舱技术,这是世界造船技术的一次大革命。

闽南海商率先运用了指南针航海,突破了“循岸梯航”的传统方法,进入了远洋航行时代。

宋元时期刺桐港的海上交通路线主要有泉州至菲律宾、泉州至印度尼西亚、泉州至亚丁湾和东非沿岸的航线,以及至朝鲜和日本航线。

海洋商业意识和海洋习俗日趋成熟。

宋代,闽南人“多以海商为业”,而且到了“浮海之商,以死易货”的程度,出现了许多拥有自己船队的富商。

随着航海业的发展,海上保护神福佑帝君、妈祖信仰以及九日山祈风等习俗也应运而生。

泉州汇合了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印度教、摩尼教、天主教等多元宗教文化,至今还保留着中国最早的伊斯兰教清真寺、世界仅存的摩尼教佛像石刻,以及千年古刹开元寺、中国最大的道教石雕老君岩等文物建筑等,被誉为“世界宗教博物馆”、“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

民间还创造了妈祖、清水祖师、保生大帝等信仰,这些本土神祇随着闽南人的海外移民而传播到台湾地区和世界各地。

各种营造、制作技艺发达。

宋代寺庙数量最多、规模最大,建筑营造技艺较前大有精进。

现存国内最高最大的两座楼阁式仿木结构石塔——开元寺镇国塔、仁寿塔,我国古代第一座海港大桥——洛阳桥,以及长度最长的安平桥等,都是闽南建筑的杰作。

唐代闽南开始制茶,五代安溪成为重要的茶叶场地。

宋代泉州各县在崇山峻岭间开辟茶园、普遍种茶,能制作出色、香、味俱佳的茶叶。

宋代闽南能制出黑、青、白三种瓷器,北宋时期德化白瓷已进入艺术化阶段,元代德化白瓷成为朝廷贡品。

闽南地区文教兴盛于两宋。

两宋期间,泉州约有进士一千四百人,漳州约有进士二百八十人。

朱熹在闽南讲学,传播理学。

他称泉州“满街都是圣人”,是形容理学对普通百姓教化的程度。

此时闽南出现了理学家陈淳、真德秀、曾公亮,还有史学家梁克家、科学家苏颂等一批文化名人。

而“海滨邹鲁”的赞誉,则意味海洋文明与大陆文明的融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