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食物中毒案例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菌性食物中毒案例分析(一):一起沙门氏菌食物中毒
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金少华
学习目的:
1. 了解常见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中毒潜伏期及主要临床表现;
2. 掌握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理原则;
3. 掌握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调查步骤和分析方法;
4. 提出细菌性食物中毒预防控制措施及撰写调查报告。
培训时间:4课时
培训方法:讲解、演练、讨论
参考文献
1. GB14938-1994《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
2. WS/T13-1996《沙门氏菌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3.卫生部第8号部长令(1999.12.24):《食物中毒事故处理办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2009.6.1)
5.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条例》(2003.5.9)
6.《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2006.1.1)
第一部分复习基本概念
第二部分事件的发现与报告
第三部分现场控制与处理
第四部分卫生学和流行病学调查
第五部分现场调查的实验室支持
第六部分结果分析与评价
第七部分结案处理与措施建议
附件
·《食物中毒事故个案调查登记表》
·《食物中毒事故调查报告表》
第一部分复习基本概念
教学建议:阅读15分钟,讨论问题10~30分钟,主要是复习食物中毒及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基本概念,能够简述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中毒潜伏期及主要临床表现。
食物中毒(foodpoisoning),是指食用了被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食品或者食用了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后出现的非传染性(不属于传染病)急性、亚急性食源性疾病。按照中毒致病因素分类可分为微生物性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和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
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指人们吃了细菌或细菌毒素污染的食品而引起的食物中毒。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有:副溶血性弧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蜡样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溶血性链球菌,我省以沙门氏菌食物中毒为主。
第二部分事件的发现与报告
教学建议:阅读10分钟,讨论问题10~30分钟,主要是简述事件发生的过程经过,了解食物中毒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级和报告程序,提出问题。
《食品卫生法》规定国家实行食品卫生监督制度,食物中毒事件是食品卫生监督管理重要内容;同时,《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条例》规定:对重大食物中毒事件,政府需要作出应急处置。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四级) :特别重大(I级)、重大(II级)、较大(III 级)、一般(IV级)。注意: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确认、分级均由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实施,事件分级一经确认,必须在2小时内通过网络直报系统上报。
二、食物中毒事件只涉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三个级别,无特别重大(I级),即:
·重大(II级):一次中毒人数超过100人并出现死亡病例;或出现10例及以上死亡病例。
·较大(III级):一次中毒人数超过100人,或出现死亡病例;(中毒30—99人,并有9例及以下死亡)。
·一般(IV级):一次中毒人数30--100人,无死亡病例。
三、食物中毒事件的报告:
1. 报告人:发生中毒事件的生产经营单位、收治中毒病人的医疗单位
2. 受报告单位:卫生行政部门、卫生监督机构、疾病控制机构
3. 报告内容:
·事件发生单位、地址、时间、中毒人数、主要中毒症状、可疑食物等,(目前的处置情况)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报告---初次报告、进程报告、结案报告
4.报告时限:
4.1 《食物中毒事故处理办法》的要求:
⑪非紧急报告制度:常规报告
·疾病控制机构填写:《食物中毒事故个案调查登记表》和《食物中毒事故调查报告表》
·卫生监督机构填写:《食品卫生事件报告卡》(卫统14表)
⑫紧急报告制度:
6小时内报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卫生行政部门
·中毒人数超过30人,(IV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中毒人数超过100人,或死亡1人以上,(III级或II级);
·中毒事件发生在学校、地区性或全国性重要活动期间。
4.2 《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要求:
2小时内报地方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专业机构(电话、传真、网络直报)
4.3 《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三种适用情况:
·一次中毒人数30人及以上,或死亡1人及以上;
·学校、幼儿园、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中毒,一次中毒人数5人及以上,或死亡1人及以上;
·地区性或全国性重要活动期间发生中毒,一次中毒人数5人及以上,或死亡1 人及以上。
案例资料(一):
2005年7月10日,接省政府转某县政府报告:“7月7—8日,该县某乡发生一起40余名农民集体食物中毒事件,少数病人昏迷,并不断有新病例出现”。省卫生厅责成省疾控中心立即组织有关专业人员赴现场调查处理。
第三部分现场处置与控制
教学建议:阅读10分钟,讨论问题30左右分钟,主要是针对事件处理过程,讨论处置的效果和组织程序,引导同学如果遇到此类事件,结合当时时间情况,明确各部门的职责,提出最佳处置方案。
依据“报告信息”,与报告单位(人)联系,进一步了解、核实事件情况(事件的严重程度、波及范围、控制情况、可能的病因物质),可能的话,提出初步处置建议;
案例资料(二):
2005年7月9日下午4点,与该县疾控中心防疫科王科长联系,了解到该起事件是由某乡的一村民因家父去世,于7日和8日举办丧宴引起,7日当天就有人发病,截止9日,已有48例中毒患者,以消化道症状伴发热为主,临床以抗感染和补液治疗为主,无死亡病例。
据此情况,省疾控中心调查组初步判断可能是一起细菌性食物中毒,其事件级别已达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建议:①县疾控中心征得县卫生局同意后立即实施网报;②组织流调队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③尽快取得剩余食物样品和中毒病人的生物样品,重点开展食源性致病菌的实验室检测;④撰写一份初步调查报告,等待省疾控中心专业人员到达后,作为疫情会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