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尔伯格道德两难故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尔伯格道德两难故事
科尔伯格1958年在芝加哥大学拿到了博士学位,1959年去耶鲁大学任助教,1962——1968年任教于芝加哥大学;从1968起转任哈佛大学教授、哈佛大学道德发展与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他是认知结构主义学派代表人物,他提出:学校道德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

他根据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阶段性提出了;道德两难法;,在儿童思想道德教育中产生了很大影响。

道德两难法;即道德两难故事问答讨论法,就是在道德两难故事讨论中,启发儿童积极思考道德问题,从道德冲突中寻找正确的答案,以有效地发展儿童的道德判断力。

欧洲有个妇女患了癌症,生命垂危。

医生认为只有本城有个药剂师新研制的药能治好她。

配制这种药的成本为200元,但销售价却要2000元。

病妇的丈夫汉斯到处借钱,可最终只凑得了1000元。

汉斯恳求药剂师,他妻子快要死了,能否将药便宜点卖给他,或者允许他赊帐。

药剂师不仅没答应,还说:“我研制这种药,就是为了赚钱。


汉斯别无它法,利用晚上撬开药剂师的仓库门,把药偷走了。

这是一个虚构的故事,当这样一个道德两难故事呈现给孩子们之后,科尔伯格围绕这个故事提出了一系列问题,让儿童讨论,以此来研究儿童道德判断所依据的准则及其道德发展水平。

1、汉斯应该偷药吗?为什么?
2、他偷药是对的还是错的?为什么?
3、汉斯有责任或义务去偷药吗?为什么?
4、人们竭尽所能去挽救另一个人的生命是不是很重要?为什么?
5、汉斯偷药是违法的。

他偷药在道义上是否错误? 为什么?
6、仔细回想故事中的困境,你认为汉斯最负责任的行为应该是做什么?为什么? 科尔伯格提出了道德发展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的模式(如下表所示):
关于“海因茨两难”的道德推理
道德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模式给我们勾画出:道德发展是连续的按照不变的顺序由低到高逐步展开的过程,更高层次和阶段的道德推理兼容更低层次和阶段的道德推理方式,反之,则不能;各阶段的时间长短不等,个体的道德发展水平也有较大差异,有些人可能只停留在前习俗水平或习俗水平,而永远达不到后习俗水平的阶段。

水平1:前习俗水平
该水平的特点是:个体还没有内在的道德标准,而是取决于外在的要求。

他们用来作为道德判断的基准取决于人物行为的具体结果及其与自身的利害关系。

阶段1:惩罚与服从为定向。

个体以行为对自身所产生的后果来决定这种行为的好坏,而不管这种后果对人有什么意义和价值。

以为任何一件事只要被惩罚了,不管其理由是什么,那一定是错的。

避免惩罚和无条件地屈服力量本身就是价值。

如,他们说海因茨偷药合理,因为不偷药,妻子会病死,他要受到谴责。

也有的说海因茨不该偷药,因为被抓住会坐牢、受罚的。

阶段2:相对功利为定向。

个体以行为的功用和相互满足需要为准则,开始知道了人们之间的关系是根据像市场地位那样的关系来判断的,知道了公平、互换和平等分配,但是他们总是以物质上的或实用的方式来解释这些价值的。

交换就是“你帮我抓痒,我也帮你抓痒”,而不是根据忠义、感恩或公平来进行的。

如,赞成偷药的行为者认为妻子过去替海因茨做饭洗衣,现在病了,该去偷。

也有的认为,药店老板发明药就是为了赚钱,所以老板是对的。

水平2:习俗水平
该水平的特点是:个体能按照家庭、集体或国家的期望和要求去行事,认为这本身就是有价值的,而不大理会这些行为的直接后果。

这时他们能够从社会成员的角度来思考道德问题,了解、认识社会行为规范,并遵守执行这些规范。

阶段3:以“好孩子”为定向。

个体以人际关系和谐为导向,认为凡是讨人喜欢或帮助别人而为他们称赞的行为就是好行为。

在进行道德评价时,总是考虑到他人和社会对“好孩子”的期望和要求,并尽量按照这种要求去做。

对行为的是非善恶,开始从行为的动机入手来进行判断。

如认为海因茨偷药的动机虽然不坏,但是这种行为是违法的,不该这么做。

这一阶段的学生道德判断是以个人的行为是否被允许为衡量标准。

阶段4:遵从权威与维护社会秩序为定向。

这时个体所作判断的根据是相信规则和法律维护着社会秩序,因此,个人应当遵循权威和有关规范去行动的义务。

由于情、法、理三者有时难以兼顾,这一阶段的学生判断善恶常会出现相互矛盾的现象。

如对海因茨偷药为救治妻子,这合乎情理。

但偷窃行为又为法律所禁止,因此偷药又是不应该的。

这阶段学生要求履行自己的义务,并要求别人也去遵守。

水平3:后习俗水平,又称为原则水平
该水平的主要特点是:个体努力在脱离掌握原则的集团或个人的权威,并不把自己和这种集团视为一体,而是以普遍的道德原则和良心为行为的基本准则。

想到人类的正义和个人的尊严,其道德判断超出世俗的法律与权威的标准。

阶段5:社会契约为定向。

个体开始认识到,法律或习俗的道德规范仅仅是一种社会契约,是由大家商定的,也可以因大多数人的要求而改变。

在判断好坏时,认为只有兼爱的行为者才是道德的,错误的行为可以根据其动机是好的而减轻对其责难的程度。

但并不因为动机良好而将其错误的行为也看成是正确的。

如他对海因茨的行为表示同情,并愿出庭为其辩护,请求减刑。

有的发问:法律允许老板不顾人的死活赚钱,对吗?他们认为自己对社会负有某种道义职责,对于社会上的其他成员也同样负有道义上的责任。

阶段6:以普遍的伦理原则为定向。

以人生的价值观念为导向,对是非善恶的判断标准超越现实道德规范的约束,以正义、公正、平等、尊严等等这些人类最一般的伦理原则为标准进行思考。

并根据自己所选定的原则进行某些活动,行为完全自律。

如,他们对海因茨的行为表示赞许,以为这是对允许药店老板牟取暴利的一种反抗。

人的生命比财产更宝贵,为了救人危难,甘愿蒙受屈辱和惩罚的行为是高尚的。

这种认识突破了既存的规章制度,不是从具体的道德准则,而是从道德的本质上去进行思考与判断。

编辑本段评价
科尔伯格根据自己的大量研究,得出结论:0--9岁儿童属前世俗水平;9--15岁,多属习俗水平;16岁以后,一部分人向后习俗水平发展,但达到的人数很少。

科尔伯格认为,这种发展的顺序是由低级阶段依次向高级阶段发展的,这种顺序既不会超越,更不会逆转。

个体在某个发展阶段,主要使用某个阶段的推理,而同时使用其他几个阶段的推理。

但在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科尔伯格所做的许多实验研究发现,该阶段理论与儿童道德判断的实际情况并不完全相符,如只有少数成人(甚至大学生)达到阶段5,达到阶段6的更是少见,在儿童道德判断中存在着某些回归现象等等。

因此,在70年代未80年代初科尔伯格对其理论进行了修正,增加了一些"过渡阶段",如阶段1和阶段2之间存在过渡阶段1/2,阶段2和阶段3之间存在过渡阶段2/3等等。

但从整体上看,他的基本阶段模型没有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