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东方风来满眼春(改后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背景:1992年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关头, 思想领域在大做反和平演变的文章,不断提醒 国人应该如何认真吸取前苏联的教训,努力避 免重蹈覆辙。在改革开放的具体行动上,由于 受姓“资”姓“社”问题的束缚,每出台一个 新举措都显得步履维艰。先行尝试进行经济运 作的深圳在这方面遇到的阻力就更大了。不少 人甚至对开放的前途表担忧。在这样的背景下, 邓小平同志亲临深圳再巡视察,并以他一贯坚 持的实事求是的态度有的放矢地发表了一系列 讲话,理清了人们思想上姓“资”还是姓“社” 的模糊的观念。
阅读全文思考——自学指导二
3.本文是以什么为顺序,以什么为线索记叙 小平同志的深圳考察? 以时间为顺序,以小平同志的行踪为线索。
4.找出这篇通讯的导语、主体和结尾。(见课文) 5.导语部分交代了什么?有何特色?请将它换成 “一句话导语”。 ①导语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和意义。 ②写得简明扼要、形象生动、文情并茂。 ③92年春,邓小平同志到深圳特区考察。 6.结尾部分点出了什么?属于何种形式的结尾? ①点明小平同志二次深圳之行的伟大意义。 ②分析式、展望式
特 区 姓 社 不 姓 资
8. 分组概括一至五部分中,邓小平发表了哪 些重要讲话,意义何在。
时间
一 1月19日
行程
主要谈话内容
二 1月20日
深圳市 特区姓“社”不姓“资”;两个文明建 区游览 设都要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 国贸中 义。 改革开放要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 心大厦 本点”;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华侨城
10、“谈话”灵活地体现 了小平同志的哪些性格?
乐观开朗、亲切 自信、敢想敢做 思维敏捷、严密、 细致 英明果断、高瞻 远瞩
写作特色: 1.按时间顺序剪裁、刻画人物。
作者只选取和报道他与深圳改革开放和中国社会主 义建设有关的场景和谈话来写,写场景是为了表现改革开 放的成就,表现人们对他的爱戴;写谈话是为了表现他的 政治思想和政治气魄,以及他对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 义建设所描画的宏伟蓝图。
陈锡添,64岁,广东新会人。1966年毕业于中
国人民大学新闻系 。原深圳特区报业集团总编 辑,现任《香港商报》总编辑。1992年,邓小 平南巡深圳时,他被深圳市指派为唯一的文字 记者;当年3月26日,他发表长篇通讯《东方风 来满眼春》,轰动一时。 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 。原深圳特区报 业集团总编辑,现任《香港商报》总编辑。
zhì ) kǎn ) ) cuò ) jiǒng
小结
1、本堂课,主要是回顾了新闻的有关知识,整 体感知了课文,学习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2、 作业:熟读课文,思考练习四。
第二课时
目的: 1、学习本文在选材、组材等方面的特色。 2、理解小平同志深圳谈话的意义。 3、学习改写——将本文改写为消息。 4、当堂练习。
阅读思考——自学指导一 1、本文属于新闻的哪种文体?事件通讯 2、文章的标题有何特点?
①主题借用唐代诗人李贺诗句,一语双关,形象生动,为
全文定下了欢呼雀跃的基调。 ②既符合时间、环境:使人仿佛感受到一月南国的生机勃 勃、春意盎然。 ③又巧妙的暗合通讯主题、社会背景:“东方”也指神州 大地,“风”就是改革开放的春风,“满眼春”用比喻的 修辞手法说明改革开放使中华大地生机勃勃,又借此歌颂 邓小平二次南巡讲话给深圳乃至全国带来了进一步改革开 放的春风。 ④副题则简洁明了地交代了文体和内容。 ⑤一般来说,主标题要才思飘逸、妙笔生花,宜以虚为主, 幅标题则宜实。
通 讯
通讯是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将具
有新闻价值的人物或事件及时、具体、生动地给 予报道的新闻体裁。(是比消息更详细、更生动 地报道典型人物、典型事件的新闻体裁。)
通讯的类别:
——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 通讯的特点: 生动性、完整性、评论性。
东方风来满眼春(节选)
——邓小平同志在深圳纪实
作者介绍
解释:A项中的“被”应删除,“挨打”就带有被 的意思。B项删除“的好坏”。C项“建国前三十年 有歧义。
Fra bibliotek3、下列文段与选项衔接最恰当的是: C 好的散文家是旅人,他只是如实地记下自 己的人生境遇和感触。 , , 然而 , 。 A、这境遇也许很平凡 这感触也许很普通 他舍不得丢失 这是他自己的 B、这感触也许很普通 这境遇也许很平凡 这是他自己的 他舍不得丢失 C、这境遇也许很平凡 这感触也许很普通 这是他自己的 他舍不得丢失 D、这感触也许很普通 这境遇也许很平凡 他舍不得丢失 这是他自己的
9、邓小平同志深圳谈话的意义何在? (提示:联系背景与歌曲) 小平同志的谈话紧紧围绕着坚持改革开放,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中心 而展开,谈话涉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 设的性质、方向、道路等问题,讲得深刻, 精辟。如温暖的“东风”吹散了几年来笼 罩在人们心头的迷雾,坚定了人们深化改 革的信心,为我国的改革开放指明了方向。
走社会主义道路,就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三 1月21日
四 1月22日 (会议室 ) 五
1月23 日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 不搞争论,允许看
前往珠 改革开放不怕犯错误,有错误及时改 海特区 正,“要搞快点”
课堂练习:
1、给下列加色字注音: 俯瞰(kàn )面颊( jiá)鳞次栉比( quàn n 证券( )东莞( guǎ)侃侃而谈( 转载( zǎi )轮廓( kuò )厝火积薪( 范畴( chó )攒钱( u zǎn)炯炯有神(
4 东方风来满眼春(节选)
陈锡添
以《春天的故事》导入新课
第一课时
目标: 1、复习有关新闻的知识。 2、了解时代背景及作者; 3、整体感知全文,找出标题、导语、主体、 结语等内容。 4、鉴赏导语
一、新
闻
1.新闻就是对新近发生的或发现的有价值的事实 的报道。 狭义的新闻指消息 ,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 通讯、访谈、述评、报告文学及其所属品种。 2.新闻的特点是真实性、时效性、准确性。 新闻写作的要求是真、鲜、快、短、活、准、。 3.新闻六要素是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 因、何果 。(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 经过、结果) 4.结构:一般由标题、导语、正文、背景和结尾 组成。
作业:
1、找出文中描写突出小平同志改革开放总 设计师形象的语句和表现小平同志性格的 语句。 2、把这篇通讯改写为消息。 要求:(1)改写的消息包括 标题、导语、 主体、结语四部分;(2)200字左右。 3、自选题材,写一篇校园通讯。
备课人
备课人:冯县花 备课时间:2016年10月2日
用“生机勃勃”形容楼群不妥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D
A、无数历史经验证明,落后就要被挨打。 B、汽车本身质量的好坏,也是保证行车安全 的一个很重要的条件。 C、建国前三十年最大失误是没有搞好计划生 育,任何错误都可以补救和纠正,人一下子多 出好几亿,谁有本事予以“纠正”呢? D、同生命和人类起源一样,宇宙起源一直是 一个令人关注的科学前沿问题。
7.主体分为五个小部分,请抓住六大要素,以一句 话新闻形式概括各部分的主要内容。自学指导
以 事 件 发 生 的 时 间 为 主 线 通讯导语:简洁交代 第一部分:参观市容 第二部分:考察国贸 第三部分:在华侨城 第四部分:亲切座谈 第五部分:前往珠海 自然和社会环境 区别姓资与姓社 谈中心与基本点 构想出共同富裕 坚持本质大胆闯 不怕错误搞快点 以 通 讯 表 达 的 主 题 为 核 心
邓小平同志的深圳之行,可写的内容 自主 思考 很多,作者在通讯报道中是怎样选择与安 排材料的?
①、总的思路是以小平在深圳参观浏览不同地点的先 后顺序为线索来选择和安排材料。 ②、所选的题材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小平对于姓 资姓社的看法,对如何发展经济使国家富强起来的展 望与规划就属于这一类) ③、所选题材具有很强生活气息和个性特色,使课文 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如小平在华侨城的诸细节) ④、只选取了小平与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有关的场景 和谈话来写。(小平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他一贯的原则和立场,本文的 选材也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
2.用多种手法表现人物性格,再现伟人形象。
记叙、描写和说明主要用于记录邓小平视察深圳这一 事件,强调了事件的真实性,体现了新闻客观性的一面; 议论、抒情主要表达作者的立场和态度,体现了通讯具有 倾向性的一面。
课堂作业: 1、下列成语使用错误的一句是:C
A、他,身体十分健康,炯炯的眼神,慈祥的笑 脸,身着深灰色的夹克、黑色西裤,神采奕奕 地步出车门。 B、千里迢迢,舟车劳顿,市负责人劝他老人家 好好休息。 C、他看到高楼林立,鳞次栉比,一派生机勃勃 的景色十分高兴。 D、深圳人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不移, 并且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