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专业英语实际应用能力
双语教学管理规定(3篇)
![双语教学管理规定(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df7af55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6b.png)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我校双语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我校开设的双语课程,包括公共课程、专业课程和选修课程。
第三条双语教学应遵循以下原则:1. 目标导向:以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为目标,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2. 内容适宜:课程内容应与专业相关,注重学科前沿性和实用性。
3. 方法多样: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4. 质量为本:确保教学质量和课程效果,不断提升双语教学水平。
第二章组织与管理第四条学校设立双语教学领导小组,负责统筹规划、协调管理双语教学工作。
第五条双语教学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包括:1. 制定双语教学计划;2. 组织双语教师培训和教学研讨;3. 监督双语教学质量;4. 收集反馈意见,不断改进教学。
第六条各学院设立双语教学管理小组,负责本院双语教学的具体实施。
第三章教师管理第七条双语教师应具备以下条件:1. 具有良好的师德师风,热爱教育事业;2. 具有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能够熟练使用英语进行教学;3. 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4. 具有良好的教学方法和沟通能力。
第八条学校对双语教师进行定期培训和考核,提高其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
第九条双语教师应积极参加教学研讨和学术交流活动,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第四章课程设置与管理第十条双语课程设置应遵循以下原则:1. 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大纲要求;2. 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前沿性;3. 适应学生英语水平和学习需求。
第十一条双语课程设置应包括以下类型:1. 公共课程:英语、英语写作、英语口语等;2. 专业课程:专业英语、跨文化交际等;3. 选修课程:商务英语、旅游英语等。
第十二条双语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应根据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进行调整。
第五章教学实施第十三条双语教学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1. 案例教学:通过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2. 讨论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3. 项目式教学:通过项目实施,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双语教学实践模式(3篇)
![双语教学实践模式(3篇)](https://img.taocdn.com/s3/m/63bdfab4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6e.png)
第1篇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双语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我国教育界的关注。
双语教学旨在通过使用两种语言(通常是母语和英语)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本文将探讨双语教学实践模式,分析其理论基础、实施策略以及面临的挑战。
一、双语教学的理论基础双语教学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二语习得理论:二语习得理论认为,语言习得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学习者可以通过接触和使用目标语言来习得语言。
在双语教学中,教师应创造一个自然、真实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然地接触和使用两种语言。
2. 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智能优势,语言智能是其中之一。
双语教学可以满足不同智能优势的学生需求,使他们在语言学习上得到全面发展。
3. 跨文化交际理论:跨文化交际理论强调在语言教学中注重文化差异,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双语教学通过对比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
二、双语教学实践模式1. 课程设置:- 语言课程:包括基础英语、高级英语、英语口语、英语写作等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 学科课程:将英语作为教学语言,教授数学、科学、历史等学科知识,实现学科知识与语言学习的结合。
2.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真实、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 任务型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完成具体的任务来学习语言,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 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之间进行合作学习,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提高语言交际能力。
3. 评价方式:- 形成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 终结性评价:通过考试、论文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综合评价。
三、双语教学实践中的挑战1. 师资力量:双语教师需具备扎实的双语教学能力,包括语言知识、学科知识和教学技能。
目前,我国双语教师数量不足,质量参差不齐。
2. 教学资源:双语教学需要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教辅资料、网络资源等。
浅谈双语教学中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以机械类专业为例
![浅谈双语教学中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以机械类专业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6447eb8b83d049649b665861.png)
浅谈双语教学中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以机械类专业为例【摘要】文章分析了双语教学对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重要意义,并结合对国家示范高职机械类专业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探讨了机械类专业双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原则与方法。
【关键词】双语教学;机械专业英语;英语应用能力双语教学是指以汉语以外的一门外语(多指英语)作为课堂主要用语,进行非语言学科的教学。
双语教学使学生在学习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加强和提高英语水平。
根据《双语制度与双语教育百科全书》介绍,目前澳大利亚、日本等单语国家实施双语教育与中国实施双语教育的直接原因完全相同,都是源于对外语教学质量的不满。
仅仅开设基础外语科目,只能使学生掌握有限的外语,很难达到精通的程度,因而双语教学被普遍认为是提高英语应用能力的卓有成效的路径之一。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高等教育的发展正趋向于教育方式的国际化和人才培养的综合化。
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对高等院校推广与普及双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那么在双语教学中,应怎样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呢?文章就如何在机械类专业的双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作以下几点研究和探讨。
一、在双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重要性(一)学科发展的需要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日益深化,机械行业的涉外活动越来越多。
同时,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也越来越大,机械行业的许多企业展开国际化经营。
因此,机械行业特别需要大量具备良好英语应用能力的专门人才进行市场开拓、产品营销、产品维护等任务。
这就要求高等职业教育要加快培养出一批具有国际适应性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从而满足国内外市场的人才需求。
(二)英语教学发展的需要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大纲对学生的英语能力要求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从而能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有关英语业务资料,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并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英语交际能力打下基础”。
大学关于双语教学的暂行规定
![大学关于双语教学的暂行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6c3b7120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8e.png)
XXXX大学关于双语教学的暂行规定为了切实贯彻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适应经济化的需要,提高学生外语实际应用能力,积极推动我校的双语教学,努力培养高素质人才,特制订本规定。
第一条双语教学课程的认定所谓双语教学,是指在教材使用、课堂讲授、考试等教学环节英语和汉语并用,以英语为主要教学语言的教学活动。
外语专业课程和专业英语课程不列入双语教学范围。
我校双语教学课程应达到下述要求:1.教材原则上是近3年出版的英文原版书,教学参考资料可以是中文图书;2.在课堂讲授和讨论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英语和汉语并用,而以英语为主要教学语言,其中英语授课课时应达到该课程总课时的50%以上(含50%);3.期末考试用英语命题。
除某些论述题(不超过总分的20%)可以用汉语答题外,其它试题要求学生必须用英语作答。
第二条双语教学课程的开设1.各专业应按教育部要求及本专业的实际情况开设双语教学课程,其中高新技术领域的生命技术、信息技术类专业以及经济类、法学类专业,要积极创造条件达到教育部关于双语课程占所开设课程10%的规定。
2.为保证课程质量,一名教师一学期只能讲授一门双语教学课程,每个专业在同一学期不得同时开设两门以上(不含两门)双语教学课程。
3.双语教学课程原则上从二年级开始开设。
第三条双语教学课程授课教师资格1.具有较为深厚的外语语言学习功底,口语较为流利;2.具有讲师及以上的专业技术职称;3.教学经验比较丰富,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教学效果良好;4.鼓励从国外留学归来的博士、硕士承担双语教学任务。
第四条双语教学课程的工作量对于经教务处认定符合要求的双语教学课程,其工作量按翻倍计算。
第五条双语教学课程的管理1.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使用外国教材管理的通知》(教高厅〔20XX〕5号)文件精神,学校须认真执行《著作权法》,凡使用的外国教材,必须是原版或授权的国内版教材。
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权利人授权许可,都不得擅自复制、使用外国教材。
关于双语教学在专业课程中应用的几点思考
![关于双语教学在专业课程中应用的几点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cd941f627e21af45b307a8d8.png)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中国科教创新导刊I 2008N O .33C hi na Educa t i on I nnov at i on H er al d 科教论坛1双语教学的内涵双语教学在英语中称为“B i l i ngua l Tea chi ng ”英国《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中的解释是:能在学校中使用第二种语言或外语进行各门学科的教学(The us e of a second or f or e i gn l anguage i n school f or t he t eachi ng of cont ent subj ect s)。
我国双语教学一般是指除汉语外,用英语作为课堂主要语言进行学科专业的教学。
在国外实行的双语教学的目的大都是使这些拥有众多移民的国家能更好地体现其文化的多元化。
而我国双语教学的目则主要是通过教学与环境,给学生提供对外交流的主要平台。
2我国双语教学的现状及问题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双语教学这种新的教学理念已经在高校内得到了推广。
我国的许多大学,尤其是重点院校纷纷开设相关的课程,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
但在其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
2.1对双语教学的认识不清这主要体现在对其内涵、目的、适用范围认识不明确。
如上所述,我国的双语教学目的是为学生提供第二语言的交流工具,而非一种文化去学习。
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能进行一定的专业交流即可。
双语教学这种授课模式也仅适用高等教育,对于提高高等院校毕业生的专业交流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在以中文为主体语言的环境下,学习本国传统文化也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将双语教学推广至中、小学,乃至幼儿园的作法是不适宜的。
2.2在高等院校实施双语教学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大量采用国外的教材,但笔者认为这种措施并不妥当。
国外的一些专业教材是为以英语为母语的学生编写的,对于初次接触双语教学的中国学生来说未必能读得懂,也未必感兴趣。
其次就是缺乏能够进行双语教学的高等教师。
双语教学策略培养学生双语能力的教学方法分享
![双语教学策略培养学生双语能力的教学方法分享](https://img.taocdn.com/s3/m/bd341bb3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73.png)
双语教学策略培养学生双语能力的教学方法分享双语教育在如今的全球化时代中变得越来越受到重视。
与传统的单一语言教学相比,双语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双语能力,使他们在跨文化交流和全球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
本文将分享一些有效的双语教学策略,帮助教师培养学生的双语能力。
首先,创造沉浸式语言环境是培养学生双语能力的关键。
学生需要在使用第二语言的真实情境中进行交流和表达。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沉浸式语言环境:1. 语言角色扮演: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情境,要求学生以第二语言进行对话,如模拟购物、参观景点或者角色扮演,这样能够激发学生使用目标语言的积极性。
2. 增加第二语言输入量:教师可以提供更多的以目标语言为主的教学材料,包括课堂讲义、阅读材料和听力练习等。
同时,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使用目标语言。
其次,采用双语对比教学法也是培养学生双语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对比两种语言的差异,并且将其融入到教学中,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第二语言。
以下是一些双语对比教学的实施方法:1. 词汇对比:教师可以将两种语言的相似或相对应的词汇列在一起进行对比,让学生通过比较记忆和应用。
2. 语法对比:通过对比两种语言的语法结构和用法,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第二语言的语法规则。
例如,对比英语的现在进行时和汉语的现在进行时,指出它们在形式和用法上的异同,加深学生的理解。
此外,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也是双语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以下是一些提高学生听说能力的双语教学策略:1. 听力练习: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听力练习活动,如听录音填空、听对话回答问题等,鼓励学生通过听力实践来增强理解能力。
2. 口语交流:教师可以开展一些对话练习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并及时纠正他们的语言错误。
最后,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使用第二语言是培养学生双语能力的关键。
自主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培养他们独立学习和使用目标语言的能力。
高职院校双语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
![高职院校双语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https://img.taocdn.com/s3/m/d55e9809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25.png)
高职院校双语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提纲:一、双语教学课程体系的重要性1. 双语教学的定义和特点2. 双语教学对高职院校的意义二、高职院校双语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1. 课程设置与规划2. 教学团队建设3. 教学资源保障4. 教学评估机制三、双语教学课程体系的优化与发展1. 针对性强化课程建设2. 培养双语教学师资队伍3. 与企业合作,实践性课程的开发四、结语---双语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双语教学已经成为当前世界教育领域的一项热门话题。
在高职院校,双语教学有助于学生提高英语水平,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双语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两种语言进行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双语应用能力。
在高职院校,双语教学的意义更加突出。
高职院校双语教学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如今,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良好的英语水平已经成为很多行业和企业对求职者的基本要求。
高职院校的双语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势在必行。
1. 课程设置与规划高职院校的双语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首先需要对课程进行全面的规划和设置。
这需要教育管理者和专业教师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和专业特点,确定双语教学的课程设置和计划。
这涉及到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资源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和探讨,以使课程设置和规划更加科学合理。
2. 教学团队建设高职院校双语教学课程体系的建设需要具备一支由专业教育人员和双语教学专家组成的教学团队。
这样的教学团队需要具备丰富的双语教学经验和教学实践能力,以确保教学质量和效果。
教学团队的建设也需要不断加强团队协作和沟通,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3. 教学资源保障为了确保高职院校双语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顺利进行,同时还需要充分保障教学资源。
这包括教学用书、教学设备、教学场地等。
特别是对于相关的教学工具和材料,需要确保其在数量和质量上的充足和合理。
4. 教学评估机制高职院校双语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需要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估机制。
这些评估机制可以包括学生学习情况的跟踪评估,教师教学效果的考核评估等。
双语教育在中学外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双语教育在中学外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fea32e8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9a.png)
双语教育在中学外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在当今日益全球化的社会中,掌握一门外语已经成为必备的能力。
对于中学生来说,外语教育成为了他们学习和发展的重要一环。
在传统的中学外语教学中,以英语为代表的外语课程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学者们开始探索新的教育方式,其中双语教育应用于中学外语教学中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
一、双语教育概述双语教育是一种使用两种语言进行教学的教育模式。
在中学外语教育中,双语教育主要以英语和母语进行教学。
这种教育模式旨在培养学生的双语能力,使他们能够流利地运用两种语言进行交流和学习。
双语教育通常由母语教师和外语教师共同教授,使学生能够充分接触和练习两种语言。
二、双语教育的优势双语教育在中学外语教学中有许多优势。
首先,双语教育有助于学生的语言发展。
通过双语教育,学生可以同时学习两种语言,这有助于他们掌握更多的语言知识和语法规则。
此外,双语教育也提供了更多的语言输入和练习机会,加速了学生的语言学习进程。
其次,双语教育有助于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
在双语教育中,学生会接触到不同的语言和文化背景,这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尊重其他文化。
这种跨文化交流能力对于学生的个人成长和未来的职业发展都非常重要。
另外,双语教育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术成绩。
通过双语教育,学生在学习外语的同时也能够巩固母语知识,从而提高整体学习能力。
同时,双语教育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使他们不仅仅具有语言能力,还具备了解决问题和思考的能力。
三、双语教育的实施在中学外语教学中,双语教育的实施需要准备充分的教学资源和教师团队。
首先,学校需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例如提供多媒体设备、图书馆等资源,以便学生在课堂以外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
此外,学校还可以邀请外籍教师或具备外语教学经验的教师加入教师队伍,提供专业的外语教学指导。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例如,可以结合课堂讲解、组织小组讨论、进行角色扮演等方式进行教学,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双语教学实践心得体会(3篇)
![双语教学实践心得体会(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71db90b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3f.png)
第1篇一、引言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双语教学在我国教育领域逐渐受到重视。
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双语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具备双语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近年来,我有幸参与了一所中学的双语教学实践,以下是我对双语教学的一些心得体会。
二、双语教学的优势1. 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双语教学以两种语言为教学媒介,有助于学生提高英语水平。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运用英语进行讲解、讨论和互动,使学生沉浸在英语环境中,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双语教学有助于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通过学习不同国家的文化、历史、风俗等,学生可以拓宽视野,增强国际竞争力。
3. 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双语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两种语言进行思考,这有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双语教学要求学生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学习环境。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学会如何寻找学习资源、制定学习计划、评估学习效果等,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三、双语教学实践中的挑战1. 教师的专业素养双语教师需要具备扎实的英语功底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熟练运用英语进行教学,同时关注学生的汉语水平,确保教学效果。
2. 学生接受能力的不一致由于学生的英语基础不同,接受能力也存在差异。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进度。
3. 课程设置与教材选择双语教学课程设置和教材选择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实际需求。
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目标,选择适合学生的教材,确保教学内容丰富、生动。
4. 教学方法的创新双语教学要求教师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游戏、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四、双语教学实践心得1. 注重教师培训为了提高双语教学质量,学校应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确保教师具备扎实的双语教学能力。
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方案
![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4f1ad5a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8dc4473.png)
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方案自从接触教育行业以来,我就深知双语教学的重要性。
它不仅能够让学生在掌握母语的基础上,更好地学习外语,还能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下面,我就结合自己十年方案写作的经验,为大家详细阐述一下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方案。
一、课程目标1.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使其能够在日常生活和专业领域中熟练运用英语。
2.提高学生的中文水平,使其能够准确、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
3.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使其能够适应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流环境。
4.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其能够在没有老师指导的情况下,独立完成学习任务。
二、课程设置1.课程内容:以学科知识为主线,结合实际案例,将英语和中文教学有机融合。
2.课程结构:分为理论教学、实践操作、课后作业三个部分。
3.教学方法:采用互动式、启发式、任务驱动式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4.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三、课程实施1.课堂组织:以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教学评价: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3.教师培训: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双语教学培训,提高教师的双语教学能力。
4.学生支持:为学习困难的学生提供辅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进度。
四、课程建设1.教材开发:结合学校特点和学科要求,编写适合双语教学的教材。
2.课程资源:整合校内外资源,建设丰富的课程资源库。
4.校际合作:与国内外高校开展合作,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五、课程成果1.学果:学生在课程结束后,能够具备一定的英语水平,能够在不同场合熟练运用英语和中文进行交流。
2.教师成果:教师在课程建设中,不断提升自身教学水平,形成独特的双语教学风格。
3.学校成果:学校在双语教学方面取得显著成果,成为区域内双语教学的示范学校。
4.社会成果:培养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人才,为社会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提高双语教学成效以加强大学生专业外语能力的培养
![提高双语教学成效以加强大学生专业外语能力的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23efb3dec1c708a1284a4496.png)
琳 。牛 晓 曦 ,
东营 2 76 5 专业外语 知识 , 熟练运用语 言进 行交流 , 有利于直 接掌握本 学科前沿知 识和最新研 究成
果、 更高效 的学 习国外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 、 更广泛地参 与国际分工和合作 。 目前 , 双语教 学仍 然是提 高大学生专业 外语 实际能力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关 键 词 : 双语教 学; 专业外语 ; 高等学校 ; 复合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4 G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02 28 (09 6 1 9 2 1 0- 59 20 )2 一O —0 9
进入 2 世纪 以来 , 1 全球经 济一 体化 、 学技术 国际化 科 正成为新的时代特征 。 面对科技 日新月异 、 知识更新速度加 快、 国际交流 E趋频繁的新形势 , l 国家需 要大批 了解世 界各 国科技文化 , 具有坚实理论基 础 , 始终站在学术 与实践前 沿
数高等院校外 文资料都难以满足双语 教学需要 。 ( ) 三 教学方法有效性有待提高 长期 以来 , 受应试教 育 的影 响 , 教育还 存在未 清除 的 遗 留问题 :一是 还未彻底 改变教 学 中以教 师为 中心 的观 念 , 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 高 ; 学 二是 “ 翻译式 ” “ 、 灌输式” 教学方式 仍然存在 , 三是外语 实践 的量 少 、 内容死 、 窄 , 面 学生的语 言交 际能力得不到应有 的提高。 二、 改进双语教学 , 加强大学生科 技外语能力的培养 针对双语教学特点 和当前存在的问题 , 为更好地配合 专业外语 教学 , 加强 大学生科 技外语 能力 的培养 , 笔者提 出系统推进双语教学的举措。 ( ) 一 转变观念 转变传统观念是双语教 学的先导 。传 统上许多人认 为, 外语只是一种语言交 际工具 , 忽略了它的丰富内涵。 事 实上 , 既是一种语言交 际工具 , 外语 也是一种 信息 一 知识 、 观念 、 思维方式 、 历史 、 文化 、 技等 的重要载体 。毋容质 科 疑 , 语作 为世界性 语言 , 目前最为 重要 的语 言交 际工 英 是 具和语言信息载体 。要从政治 、 军事 、 文化 、 思维方式 和价 值 观念 等方 面全 方位 、 深层 次地 把握外 国 , 到 “ 己知 做 知 彼” 均 需要充分 挖掘英语 的丰 富 内涵 , , 而要 做到这点 , 单 纯依靠基础英语教学 显然是远远不够 的 , 当开展双语教 应 学、 加强专业 英语学 习 , 着力解 决从深层 次学好 专业知识
对双语教学的心得体会
![对双语教学的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64ae65b2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88.png)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语言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
在我国,双语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逐渐被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所认可。
作为一名双语教师,我有幸参与了这项教学实践,并在其中收获颇丰。
以下是我对双语教学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双语教学的优势1.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双语教学使学生能够在掌握本国语言的同时,提高英语水平,拓宽国际视野,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2.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双语教学要求学生在课堂内外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
双语教学通过引入不同国家的文化元素,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 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双语教师需要具备较强的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这促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学习和提高。
二、双语教学的挑战1. 教学资源的不足。
目前,我国双语教学资源相对匮乏,如教材、教学设备等,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一定困难。
2. 教师的专业素质。
双语教师需要具备较强的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这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3. 学生接受能力的不均衡。
由于家庭背景、地区差异等因素,学生在双语教学中的接受能力存在一定差异,这对教学效果产生一定影响。
4. 教学评价体系的滞后。
目前,我国双语教学评价体系尚不完善,难以全面评估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应对挑战的策略1. 加强教学资源建设。
政府、学校和社会应共同努力,加大对双语教学资源的投入,提高教学效果。
2. 提升教师专业素质。
通过培训、交流等方式,提高双语教师的专业素质,使其具备更强的教学能力。
3.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教学方案,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
4. 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建立科学、全面的教学评价体系,对学生的综合素养进行全面评估。
总之,双语教学在我国教育改革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一名双语教师,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人才贡献力量。
普通高校中双语教学的意义与方法
![普通高校中双语教学的意义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f47f90116fc700abb68fc84.png)
一般的理解,双语教学比较重视口头双语,即英语的“听”、“说”能
力。这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并且造成一部分学生和教师
的“畏难”情绪。刘晓慈和张福恒认为书书面英语的机会普遍要大于口头英语。
双语教学不是出国留学预备班,不是口语强化班。主要内容应该是大多
3.1 企业发展初期的二次创新模式 在企业刚刚起步阶段,其规模较小,整体实力较差,资金相对短缺, 因此很难进入以少数大企业为核心的垄断竞争市场,进入的壁垒较高。 这种情况下,企业可采取跟随战略,在引进新技术消化吸收的基础上进 行二次创新,从而获取自身的专利技术,形成核心竞争力。 二次创新,也称为跟踪创新,是企业直接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核心技 术和设备,在此基础上消化吸收,并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进行再次创新。 二次创新是一个“引进—— —吸收—— —再创新”的过程。 由于二次创新是基于原始技术的模拟和改进,因此具有针对性,不 需要企业从头摸索,只要在引进的基础上适当加以创新,便可进入生产 过程,大大降低了技术创新过程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同时,由于二次 创新推出的产品大多是在消费者已经对同类产品有所认识的基础上 的,较容易被消费者接受,这样既可以大大节省宣传费用,又避免了市 场风险。这种模式适合于企业发展初期或规模较小的企业的自主创新。 3.2 企业发展中期的合作创新模式 合作创新是指企业与企业、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之间合作开展技 术创新活动的行为,通常以资源共享或优势互补为前提,以合作伙伴的 共同利益为基础,有明确的合作目标和合作规则,合作双方在技术创新 过程中共同投入、共担风险、共享收益。合作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以 资金、人才、成果形式合作的产学研方式,也可以资金入股形式合作的 战略伙伴关系等等。 合作创新有利于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最终使合作各方共同获益。对于发展中期、整体实力一般的企业通过该 模式可借助于外力来增强其竞争力,同时为其分担创新成本并分散创
在新世纪双语教学中发展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以旅游管理专业双语教学为例
![在新世纪双语教学中发展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以旅游管理专业双语教学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4bb3fe7cf46527d3240ce06c.png)
的双语教育指 的是一种教育模式 , 狭义的双语教育则指 的是一种教学方法。 目前国内普遍采用著名的双语教育 研究专家、 东师范大学“ 华 双语教育研究中心 ” 主任王斌 华教授 的提法 ,广义 的双语教育指的是学校中使用两种 “ 语言的教育 ; 狭义的双语教育指的是 , 学校中使用第二种 语言或外语教授数学 、 物理 、 化学 、 历史等学科 内容的教 育 。[比较 而言 , 国 目前开展的双语教学基本符合狭 -1 2 我 义 的双语教育 的界定 。我国的双语教学是指“ 学校 中全 部地或部分地采用外语( 英语 ) 传授数学 、 物理 、 化学 、 历
史 、 理 等非 语 言 学 科 的教 学 。n 地 ” 而 言 , 国正 在 提 由此 我 倡 和探 索 的双语 教 学主 要是 指 用英 语进 行 非语 言类 课 程 教学 , 并使外语与学科 王斌华教授认为 “ 根据我 国 的 国情, 国实施 双 语教 学 最直 接 的 、 主要 的出发 点 , 我 最 是提高英语水平, 培养双语人才, 国家 、 满足 地方和学生未 来发展的需要 。[ ”1 4 而在高等教育 中开展双语教学, 主要是
一
、
双 语教 学 的界定
学术界 出现有 “ 双语教学 ” 双语教育” 和“ 两个概念 , 有 时 常 常将 两者 混 淆 为一 。实 际上 ,双语 教学 ” “ 语 “ 与 双 教 育 ” 不 同 地 域 的 两 个 同 质 性 概 念 。 中 国 采 用 是 “ inul eci ”双 语 教 学 ) 一 提法 , Bl gaT ahn ( i g 这 国外 一 般采 用 “inul dct n , bl ga eua o” 称之为双语教育, i i 指国外许多 国家 普遍实施过 的一种 比较特殊 的教育体系 、 教育制度或教 育教学方法 。双语 教育在英 国著名的《 郎曼应用语言学 词 典 》 所 给 的 定 义 是 : in a euao f sote 中 Bl g l dctnr e iu i e rt h
浅谈双语教学中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以机械类专业为例
![浅谈双语教学中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以机械类专业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1bc2ad61af1ffc4fff47ac00.png)
( ) 英 语 教 学 发 展 的 需 要 二
6 教师中英文授课的比重 6 %英语 + 7 % 0 0 0 8 %英语+ 0 2 % 2 % 0 4 %中文 0 中文 7 学生的课 堂交 流中英 6 %英语 + 7 % 0 0 2 8 %英语+ O 2 % 2 % 2 文语 言 比重 4 %中 文 0 中 文
【 键 词 】双 语 教 学 ;机 械 专 业 英 语 ; 英 语 应 用 能 力 关
双 语 教 学 是指 以汉 语 以 外 的一 门外 语 ( 多指 英 语 )
作 为 课 堂 主 要 用 语 , 进 行 非 语 言 学 科 的 教 学 。 双 语 教 学 使 学 生 在学 习 掌握 学 科 知 识 的 同 时 ,加 强 和 提 高 英
开 国 际 化 经 营 。 因 此 , 机 械 行 业 特 别 需 要 大 量 具 备 良
双语 教学的 目的 培养学 生的英 1 培养学生学 习 1 % 8 % 5 语 应 用 能力 方 法 4 双语教学对专业课程 有很 大帮助 4 % 有较大帮助 3 % 9 2
的 学 习影 响
好英 语 应 用 能力 的专 门人 才进 行 市 场 开拓 、产 品 营 销 、
5
课程教材选用 原版英 文教材 l 英 文+ 6 % 中文教材 2 3 %
产 品 维 护 等 任 务 。这 就 要 求 高 等职 业 教 育要 加 快 培 养
在双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专业英语实际应用能力
![在双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专业英语实际应用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3a687913c5da50e2524d7f4e.png)
.
在 双 语 教 学 中 培 养 学 生 的 专 业 英 语 实 际 应 用 能 力
高 明波 阿 古达 木2 刘 秋 1
( 1 大 连 民 族学 院 生 命 科 学 学 院 ; 2 大连 民族 学 院 网 络 与 信息 技术 中心 , 辽 宁 大 连 1 1 6 6 0 0 ) 摘 要 : 双 语 教 学是 教 育 国 际 化 与 国 际化 人 才 培 养 的 重 要体现 . 高校 双 语 教 学 已成 为 当前 高校 教 学 改 革 的 热 点之 一 。 针 对 以往 双 语 教 学在 培 养 学 生 实 际英 语 应 用 能 力 方 面 欠 缺 的 问题 . 作 者 提 出 以下 解 决 策 略 : 切 实 有 效提 高 学 生专 业 英 文 文 献 阅读 和 翻 译 能 力 ; 提 高学 生 全 英 文 专业 图表 的理 解 能 力 ; 提 高 学 生 英 文 实验 报 告 及 英 文 论 文 的 书 写 能 力 : 善 于利 用 网络 双语 资 源 : 课 后作业 方式灵活 。 增 加 双 语 内容 ; 组建双语 学 习
兴趣 小组 。
关键词 : 双 语教 学 国 际化 人 才 专业 英 语 应 用 能 力
2 0 0 1 年教育部颁布 的 《 关 于 加 强 高 等 学 校 本科 教学 工 作 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提出 , 要 在 生 物 技术 等 国 家发 展 急 需 的专 业 开 展 双 语 教 学 ,这 是 教 育 部 从 国 家发 展 战 略 的 高度 首 次 提 到 双 语 教 学 的 意 义 和 目标 。据 统 计 , 全世界有关医学 、 生 命 科 学 的文 献 和 专 著 中使 用 英 文 的 占8 6 % ,生 物 工 程 专 业 英 语 双 语 教 学 的重 要 意 义 由此 可 见 一 斑 。很 多 学校 都在 生物 工 程 专 业 的双 语 教 学 方 面 做 出 了积 极 的探 索 和改 革 [ 1 - 3 3 。2 0 0 5 年, 教 育 部在 《 关 于 进 一 步 加 强 高 等 学 校 本 科 教 学 工 作 提 高教 学质量 的若干意见》 中提 出“ 要 提 高 双 语 教 学 课 程 的质 量 , 继 续 扩 大 双 语 教 学 课 程 的数 量 ” 。 我 国高 校 纷 纷 响 应 教 育部 的政 策精神 , 积 极 推 动 双语 课 程 教 学 的发 展 。 目前 , 我 国高 校 双语 教 学 已形 成 相 当 规 模 。高 校 双 语 教 学 已成 为 当前 高 校 教 学 改 革的热点之一。 综 述 十 多 年 来 双 语 教 学 的 研 究 文 章 。主 要 探 讨 了 以下 九 个 方 面 的 问 题 : 1 . 双语 教 学 概 念 。2 . 海 外 双 语 教 学 的启 示 。3 . 双 语 师 资培 养 。 4 . 大 学 基础 英 语 与 双 语 教 学 的衔 接 。 5 . 双 语 教 学模式。 6 . 双语 教学 质量 监 控 或 评 价 模 式 。 7 . 双语教学的媒介。 8 . 双 语 教 学 理 论 研 究 。9 . 学 生 外 语 水 平 与 双 语 教 学 效 果 的 关 系。 高 校 双 语 教 学 与研 究 十 多年 来 受 到 了重 视 , 并 取 得 了一 定 成绩 。 但 因双 语 教 学 实 践 开 展 时 间 较 短 , 还 存 在 不 少 问题 : 1 . 目前双 语 教 学 的 实施 对 有 关 教 学 变 量 的 关 注 不 够 , 比如 没 有 充 分考 虑 学 生 的需 求 差 异 、 学 生 的外 语 基 础 差 异 等 。2 . 有 关 双 语 教 学 主 体 的研 究 很 欠 缺 , 包括教学 主体 ( 教师 ) 和学 习 主 体 ( 学生 ) 。3 . 关于双语教学效果 , 没 有 一 个 很 好 的 评价 标 准 。尤 有 教 师 在 课 堂 教 学 过 程 中将 存 在 此 种 差 异 的 原 因分 析 清 楚 . 才 能避 免 学 生 在 今 后 和 外 国人 的交 流过 程 中犯 同样 的错 误 。 三. 文 化 因素 引入 的 方 法 1 . 融合法 : 融 合 法 是 指 将 文 化 因 素 的 导 人 与 对 材 料 的 语 法 讲 解 融 合 到 一 起 的方 法 。教 师 在 对 材 料 中 出 现 的语 法 现 象 及 词 汇 进 行 讲 解 时 。也 应 同时 介 绍 一 些 相关 的 目标语 的 文 化 传统 、 历史事实等 。 这种 方 法 能 够 使 语 言 知 识 的 学 习 和 文 化 知 识 的学 习 交 叉 进 行 , 并且产生潜移默 化的影响 . 也 有利 于加 强 学 生 对 目标 语 文 化 的喜 爱 。 2 . 实践 法 : 实践 法 是 指 多 给 学 生创 造 一 些 机 会 , 让 学 生 通 过 具 体 的语 言 实 践 . 如听 、 说、 读 等 方 式 了 解 目标 语 言 的社 会 文化知识。 实 践 法 中值 得 一 提 的 是看 电影 , 以及 目标语 文学 作 品 的 阅 读 两 种 方 式 。 电影 是 展 现 一 个 国家 社 会 文 化 知 识 的最 直观手段 , 而 文 学 作 品则 是 一 个 民族 文 化 的精 华 部 分 。 但 是 教 师 在 选 择 电 影 和 文 学 作 品 方 面 则要 注 意 .既 要 和 该 国 的社 会 文 化 传 统 息 息 相 关 ,又 要 考 虑 到 学 生 的 语 言 水 平 和理 解 接 受 能力。
教师双语教学心得体会
![教师双语教学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3491314e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ba.png)
一、引言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英语在国际交流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在我国,双语教学作为一种培养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重视。
作为一名从事双语教学的教师,我深刻体会到双语教学的重要性和挑战。
本文将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我对双语教学的心得体会。
二、双语教学的优势1. 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双语教学将英语与专业知识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英语进行交流。
这有助于学生提高英语听说读写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2.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双语教学有助于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从而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3. 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双语教学要求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这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4. 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双语教学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英语教学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这促使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学服务。
三、双语教学的挑战1. 教师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由于我国各地区英语教学水平存在差异,部分教师英语水平不高,难以胜任双语教学任务。
2. 学生英语基础薄弱部分学生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英语基础薄弱,难以适应双语教学。
3. 教学资源不足双语教学需要丰富的教学资源,如教材、课件、网络资源等。
然而,部分学校教学资源匮乏,难以满足双语教学需求。
4. 评价体系不完善目前,我国双语教学评价体系尚不完善,难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四、双语教学心得体会1. 提高自身英语水平作为一名双语教师,我深知提高自身英语水平的重要性。
为此,我积极参加各类英语培训,努力提高自己的听说读写能力,以便更好地为学生提供双语教学服务。
2. 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在双语教学中,我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英语基础和学习能力,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
3. 创设真实语境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我在教学中创设真实语境,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运用英语进行交流,从而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双语教育工作计划与实施
![双语教育工作计划与实施](https://img.taocdn.com/s3/m/159c26dc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aa.png)
双语教育工作计划与实施本次工作计划介绍:为了实现我校双语教育目标,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特制定本计划。
计划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工作目标:1.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能力,使学生在毕业时达到国家英语四级水平。
2.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
3.增强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二、工作内容:1.优化英语课程设置,增加听说课程比例,提高课堂互动性。
2.举办各类英语活动,如英语角、英语演讲比赛等,为学生实践机会。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4.引进优质英语教学资源,如国外优秀教材、在线课程等。
5.加强校园英语环境建设,营造良好语言氛围。
三、数据分析:1.通过对学生英语成绩的跟踪分析,评估教学效果。
2.调查学生英语学习兴趣、需求,为教学改革依据。
3.对比分析我校与其他学校双语教育成果,查找差距,制定改进措施。
四、实施策略:1.加强与国外学校的交流合作,借鉴先进教学理念和方法。
2.建立学生英语水平评价体系,定期进行评估和反馈。
3.鼓励教师参加国内外英语教学研讨会,提升自身教学能力。
4.加强学生英语社团建设,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通过本计划的实施,努力提高我校双语教育质量,为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人才奠定基础。
以下是详细内容:一、工作背景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英语在国际交流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我国教育部门高度重视英语教育,并提出了一系列政策要求,如《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等。
我校作为一所地处城乡结合部的中学,面临着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学习兴趣不足等问题。
为了提高我校学生英语水平,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特制定本计划。
二、工作内容1.英语课程改革:优化课程设置,增加听说课程比例,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2.英语活动丰富:举办各类英语活动,如英语角、英语演讲比赛、英语戏剧表演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教师培训,引进优秀英语教师,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论双语人才培养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论双语人才培养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https://img.taocdn.com/s3/m/d9925042e518964bcf847c7a.png)
论双语人才培养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摘要]双语人才的培养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面,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应考虑与双语教学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最终达到双赢的目的。
[关键词]双语人才培养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从单语教育到双语教育是当今世界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潮流。
欧美许多国家都在实施双语教育,亚洲一些国家与地区还把双语教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我国教育部在有关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系列文件(教高[2001]4号、[2005]1号和[2007]2号文件)中也都提出了要求高校开展双语教学的意见。
以此为契机,我国许多高校纷纷开展双语教学,加快培养适应全球化和信息化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双语人才。
但目前我国许多普通高校倡导的双语教学还停留于以中文为主或一半外语一半中文的双语教学模式。
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所培养出来的人才难以胜任国际化工作的新要求。
此外,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也在探索如何改变“费时低效”的现状,如果把这两门在培养学生外语能力方面有着相同目标的课程结合起来,就可以减少教学资源的浪费,提高教学质量,最终实现双赢。
一、我国双语人才的培养目标和现状双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对人才的培养。
对双语人才内涵的理解是明确培养目标的关键。
双语人才的英文是bilingual,意即操双语者,根据《朗文语言教学及应用语言学辞典》的解释,就是掌握并使用两种语言的人。
随着我国双语教学的不断推进,人们对双语人才赋予了更多的内涵。
一般来说,我们认为双语人才所具备的素质至少包括三个方面:专业学科知识、外语能力和国际交往能力。
他们不仅能运用英语进行日常的一般性交际,而且还能把英语语言知识与实际工作或学术交流结合起来,具备实用性英语的使用能力。
通过实施双语教学培养学生同时驾驭汉语和英语的能力,尤其是利用英语获取学科知识,进行思维与交流,具有国际合作意识、国际交流与竞争能力的复合型、外向型、创新型高级人才。
理想的双语人才应该能同时用母语和英语进行思维,能在两种语言之间根据交际对象和工作环境的需要进行自由的切换。
通过双语教学培养学生使用英语进行专业交流
![通过双语教学培养学生使用英语进行专业交流](https://img.taocdn.com/s3/m/305d4e0ceff9aef8941e0671.png)
。
和 在 工 作 岗 位 上 这一 能 力都 是 雇 主 极 为 看
重 的 。 样 学 生 对 于 这 一 能 力 的 培 养 才 有 这
想法与需求 , 另一 方 面 要 传达 自己 的信 息 。 前 一 个 方 面 通 过 听 和 读 来 完 成 , 一 个 方 后 人 际 交 流 能 力 和 专 业 交 流 能 力 , 者 主 要 后 指 一 个 人 对 他从 事 的专 业 所 包 含 的 知 识 与 力 。 个 人 能 否 具 备 良 好 的 交 流 能 力 既 受 一 到 个 性 因 素 的 制 约 , 受 到 所 处 环 境 以 及 又 力 的 培 养 在 学 生 和 任 职 人 员 中 间 都 很 热
语 进行专业知识的交流 。 双 语 专 业 课 可 以 给 学 生 提 供 一 个 很 好
我 们 知 道 交 流 能 力是 一 个 人 日常 生 活 越 来 越 普 遍 , 交 流 能 力 的 要 求 就 提 升 为 的 时 候 就 要 让 学 生 了 解交 流 能 力 在 学 习 与 对 交 流 是双 方 面 的 。 一方 面要 了解 他 人 的
科教 论 坛
n el U —viHa■ nan 量暄 ot r ■ o d
通 过 双 语 教 学培 养 学 生 使 用 英语 进 行 专 业 交 流
任 春 秋 ( 南大学 外国语 与国 际教 育学 院 长 沙 湖 4 0 2) 1 8 0
摘 要: 专业课双 语教 学能 够培 养和 训练 学生使 用英语 进行 专业知识 的交流 。 这种 交流能 力在 国际化 的 学习与工作环境 中不 可或缺 。 本 文 强调指 出培 养英文 交流能 力, 特别是 专业 交流 能 力的重要性 , 并通过 分析双语教 学的主 要构成 因素 , 出培 养与训练 的方法和建议 。 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双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专业英语实际应用能力
摘要:双语教学是教育国际化与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重要体现,高校双语教学已成为当前高校教学改革的热点之一。
针对以往双语教学在培养学生实际英语应用能力方面欠缺的问题,作者提出以下解决策略:切实有效提高学生专业英文文献阅读和翻译能力;提高学生全英文专业图表的理解能力;提高学生英文实验报告及英文论文的书写能力;善于利用网络双语资源;课后作业方式灵活,增加双语内容;组建双语学习兴趣小组。
关键词:双语教学国际化人才专业英语应用能力
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在生物技术等国家发展急需的专业开展双语教学,这是教育部从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首次提到双语教学的意义和目标。
据统计,全世界有关医学、生命科学的文献和专著中使用英文的占86%,生物工程专业英语双语教学的重要意义由此可见一斑。
很多学校都在生物工程专业的双语教学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和改革[1-3]。
2005年,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提高双语教学课程的质量,继续扩大双语教学课程的数量”。
我国高校纷纷响应教育部的政策精神,积极推动双语课程教学的发展。
目前,我国高校双语教学已形成相当规模,高校双语教学已成为当前高校教学改革的热点之一。
综述十多年来双语教学的研究文章,主要探讨了以下九个方面的
问题[4]:1.双语教学概念。
2.海外双语教学的启示。
3.双语师资培养。
4.大学基础英语与双语教学的衔接。
5.双语教学模式。
6.双语教学质量监控或评价模式。
7.双语教学的媒介。
8.双语教学理论研究。
9.学生外语水平与双语教学效果的关系。
高校双语教学与研究十多年来受到了重视,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因双语教学实践开展时间较短,还存在不少问题:1.目前双语教学的实施对有关教学变量的关注不够,比如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差异、学生的外语基础差异等。
2.有关双语教学主体的研究很欠缺,包括教学主体(教师)和学习主体(学生)。
3.关于双语教学效果,没有一个很好的评价标准。
尤其是双语教学究竟是否提高了学生在专业方面的实际应用能力有待考察。
从我校生物工程专业十余年来双语教学的实施效果来看,双语教学经历了从渗透式双语教学到语码转换式双语教学的发展过程,在提高学生的学科英语能力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有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1.学生的专业英语词汇量虽然有了较明显的增加,但因缺乏应用环节,学生遗忘得也很快。
2.双语课程的课容量明显小很多,尤其全英文授课层次,会略去很多重要内容,满足不了学生考研的要求。
3.学生仍然普遍存在阅读专业文献困难、不会写英文论文甚至摘要的问题。
鉴于以往的双语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实际英语应用能力方面还很欠缺,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联合颁布的《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提出“推动双语教学课程建设,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切实提高大学生
的专业英语水平和直接使用英语从事科研的能力”的意见。
很有必要着重考虑学生双语学习的需求差异和基础差异,以培养学生的实际英语应用能力为目标,探索适合生物工程专业的有效双语教学方法和模式。
现在正是深入开展双语教学改革的大好时机。
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首次提出“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
双语教学正是教育国际化与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重要体现[5]。
调查表明,100%的学生认为双语教学有助于个人专业英语学习,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双语教双语教学主要是增加专业词汇量。
这其实只是双语教学最基本、最浅表的功能。
双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应该是通过语言工具学习学科知识。
我们在生物工程专业双语教学中进行了如下改革探索。
1.切实有效提高学生专业英文文献阅读和翻译能力
1.1在专业教学中保留原《专业英语》课程的部分实用性内容。
在开展双语教学前,曾开设《专业英语》课程。
在专业英语课取消后,可考虑将其中生物化工词汇的系统命名(nomenclature)、常用词根、前缀等内容整合到专业课教学中,提高学生英文文献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1.2指导学生有针对性地阅读和翻译专业英文文献。
《科技英语译丛》是我校为提高学生专业英文文献阅读和翻译能力而创办的内部刊物。
可根据学生不同英文基础选择适合的文献,
指导有兴趣的学生把阅读和翻译文献作为日常作业来做。
可从综述性文章开始逐步过渡到研究性论文。
指导学生学会处理长句子翻译,提高发表在《科技英语译丛》上的译文质量,做到“信”、“达”、“雅”。
2.提高学生全英文专业图表的理解能力
英文原版教材和课件的一个优点是图表多,说明问题更直观形象。
目前在专业课课件制作中普遍大量引用原版图表,应重视加强对学生图表解读能力的培养。
以往我国传统教材文字多,图片相对少,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不强。
对于课件中的全英文图片,可引导学生先看图,再结合旁边的英文注释读懂含义,不直接用汉语讲解。
这个过程开始慢,因为学生的读图和英语阅读能力不强,但锻炼多次后就会好很多。
这个环节可提问多名学生,引导学生讨论,不轻易说出正确答案。
这对于帮助学生专注思考很有帮助。
这个环节的训练将大大提高学生阅读研究性专业英文文献的能力,敦促学生在英文论文写作中学会使用规范的图表。
3.提高学生英文实验报告及英文论文的书写能力
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从写英文实验报告开始培养切实可行。
实验报告有固有的书写程序,可积极鼓励英文基础较好的学生尝试书写全英文实验报告,着重学习如何客观、科学、准确地描述实验步骤,讨论和分析实验结果。
可自编英文实验讲义,对不同水平的英文实验报告,进行分层次辅导,效果更好。
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用英文写作。
可以分几步来做:第一步,
进行中文文献的英文翻译,这比英文文献翻译成中文更进一步。
可以从综述类文章开始,从翻译摘要、几个段落到翻译全文。
第二步,鼓励学生将参加各级挑战杯、标本大赛、创新创业大赛等的申请书在已经提交的中文报告或申请书基础上,加以凝练,结合参赛体会,写出英文论文。
也可鼓励学生将课程设计写成英文报告。
第三步,鼓励学生将做实验助手或毕业设计过程中得到的实验数据写成英
文论文或专利。
这将为学生将来读硕博时写sci或ei英文论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4.善于利用网络双语资源
网易和新浪近年上了很多公开课,有国外著名大学的,也有国内很多精品课,网上淘课已经成为一种时尚。
这些宝贵的视频资源既包括专业课,又包括人文课程。
应积极鼓励学生课后观看学习,提高专业素养,提升人文精神。
科学是一把双刃剑,理科生需要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才能做真正对社会有意义的事和正确的事。
因此,特别要注意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和网上学习广泛涉猎,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
另外,bbc拍摄了很多优秀的生命科学纪录片,如earth (地球),the private life of plants(植物的私生活)等,这些英文资源可以非常好地辅助专业课教学。
5.课后作业方式灵活,增加双语内容
由于课时有限,很多好的英文学习资源不可能在课堂上向学生一一介绍,可留作课后作业。
比如,2009年英国为纪念达尔文200周年诞辰,拍了一部电影creation(造物弄人),bbc也拍了一个纪
录片did darwin kill god?(达尔文杀死上帝了吗?),在《现代生物学》讲到进化这一部分,可把这两个片子留作课后作业,让大家对比观看,之后开展讨论。
事实证明,这种作业形式让学生兴味盎然,极大深化了对于达尔文的进化论和宗教的认识。
在此基础上,可建议大家去图书馆借阅达尔文的原著the origin of species(物种起源)。
课外学习极大地强化了进化论这部分的教学效果。
6.组建双语学习兴趣小组
6.1成立科技英语翻译协会,提高学生论文翻译质量。
在上面工作的基础上,组织对双语学习有兴趣的学生成立双语学习兴趣小组。
可将兴趣小组发展为科技英语翻译协会,定期召开seminar,加强交流,既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又可以保持学习兴趣。
6.2开展生命科学模拟国际学术会议,开阔学生视野。
通过模拟国际学术会议的组织结构、会议主题、会议日程、报告形成等,让学生熟悉国际会议流程,提高学生英语表达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开阔学生的国际视野。
双语教学任重而道远,在国家和学校对双语教学的大力支持下,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通过师生共同努力,学生的专业英语应用能力必将得到切实提高。
参考文献:
[1]杨宇,夏金兰,柳建设,等.双语教学方式在生物工程专业基础课中的探索[j].药学教育,2006,22(6):21-23.
[2]杜翠红,邱晓燕,曹敏杰.生化工程双语教学改革探索[j].微
生物学通报,2011,38(7):1117-1120.
[3]刘静雯,曹敏杰,朱艳冰,等.生物工程专业课程双语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 集美大学学报,2011,12(4):110-112.
[4]郑大湖,戴炜华.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研究十年:回顾与展望[j].外语界,2013,1:54-61.
[5]郑穗平,潘力,林影.加强双语教学,培养国际化的高素质生物工程专业拔尖人才[j].高教探索,2007,6:197-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