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压力研究_国内二十年的回顾与评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作压力研究:国内二十年的回顾与评析*
舒晓兵1 孙健敏1 史茜2
(1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北京 100872 2华中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武汉 430079)
摘要:工作压力的研究在西方已经进行一百多年了,特别是从20世纪初开始工作压力研究
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
作为一个后发型的工业化国家,我国开展对工作压力的研究只有二
十多年的时间。
通过对国内近20年来有关工作压力研究进行梳理和分析,将不同学科的研
究归纳为测量工具的编制和开发、不同的职业群体的工作压力状况和特征、工作压力源及工
作压力管理等四个研究主题,对每一主题的研究进行回顾和评析。
澄清工作压力概念、建立
理论和构造模型以及完善中国背景下的测量工具是国内未来工作压力研究的重要关注点。
关键词:中国工作压力压力源压力管理
Work Stress Research :A Review of 20 Years
of Research in China
Shu Xiaobin1 Sun Jianmin1 Shi qian2
(1School of Labor Relations and Human Resources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Beijing,100872,2School of Management, Huazhong Normal University,Wuhan,430079)
Abstract:The research on work stress as carried out over a century ago in Western world, and
has entered into a period of accelerated development since early 20th century. As a newer entrant into industrialization, China has studied this subject for merely 20 years. This paper designs to analysis the study results of work stress in China and comment on the content and scope of each of the four
research subjects it summarizes, which are described as the development of measurement, the work strain and characters of population in different occupations, the research of work stressors, the work stress management. At the mean time, it also designs to point out the major attention leading current research to clarify the conception of work stress, theorize and construct models, develop the measurement under Chinese background, as well as bring forward future direction of the research.
Keywords:China Work stress Stressor Stress management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09BJY008)和中国博士后基金(编号:2009004500488)的资助
1.引言
工业化、城市化和全球化步伐的急剧加速,世界范围的工作压力研究从20世纪初至今已经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
已有文献研究表明,西方国家对工作压力的研究在近20 年中增加了50倍,特别是20 世纪90年代初的三年里,仅仅在心理学学科方面关于工作压力研究的文章是整个1970 年代的8倍之多。
中国是一个后发型的工业化国家,正经历着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从乡村社会到城市社会的深刻转型,工业化、现代化和城市化已经成为了社会发展的主题,而由工作压力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正成为中国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这一现象的产生引起和促进了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以及生物医学等多个学科对工作压力的关注和探讨,形成了既关系到广大雇员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同时也关系到组织的工作绩效的重要研究领域。
在系统回顾了国内近二十年来关于工作压力的研究状况的基础上,对国内工作压力研究中几个关键问题进行了梳理和评述,藉以为促进这一领域的研究提供必要的参考和借鉴。
2.二十年来国内工作压力研究概况
根据对中国知网《中国全文期刊数据库》中的重要期刊进行统计,自1988年到2008年7月间,国内学术期刊上关于工作压力研究的论文共229篇。
下面是对历年发表的研究论文的统计结果:
表1工作压力研究文献的学科分布
学科篇数百分比(%) 累计百分比(%) 管理学57 24.8 24.8
心理学53 23.1 47.9
教育学56 24.4 72.3
医学39 17.0 89.3
经济学12 5.2 94.5
其它12 5.2 100
合计229 100 100
从学科分布上看,管理学、心理学和教育学这三大学科对工作压力的研究成果最多,全
部论文中的2/3都来源于这三个学科的研究。
形成这一状况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工作压力问题本身就是管理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研究范畴,而且这几个学科的研究成果对实际的工作有比较大的指导价值。
表2不同年份发表的工作压力论文数
年份 篇数 百分比(%) 累计百分比(%) 年份 篇数 百分比(%) 累计百分比(%) 1988 1 0.4 0.4 1999 3 1.3 17.8 1989 2 0.8 1.2 2000 3 1.3 19.1 1990 1 0.4 1.6 2001 9 3.9 23.0 1991 2 0.8 2.4 2002 9 3.9 26.9 1992 1 0.4 2.8 2003 16 6.9 33.8 1993 3 1.3 4.1 2004 18 7.8 41.6 1994 3 1.3 5.4 2005 35 15.2 56.8 1995 5 2.1 7.5 2006 36 15.7 72.5 1996 6 2.6 10.1 2007 45 19.6 92.1 1997 7 3.0 13.1 2008 16 6.9 100 1998 8 3.4 16.5 合计 229 10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1990199219941996199820002002200420062008
图1 不同年代发表的工作压力论文数
从表2和图1可以看出,在数量上,国内二十年来对工作压力的研究大体上可以划分为
三个主要阶段。
第一,1988年至2000年为研究的起步时期。
这个时期历时十二年,所发表的论文数只占全部论文的19.1%,平均每年发表的论文仅为3.7篇。
第二,2001年至2004年为研究的发展时期。
这个时期跨度为四年,所发表的论文占全部论文数的22.7%,平均每年发表论文13篇,比起步时期增加了3倍多,是一个大幅度增涨的时期。
第三,2005年到2008年为超常发展时期。
这个时期所发表的论文数占全部论文的57.6%,平均每年发表的论文33篇,是起步时期所发表论文数的9倍多,是国内工作压力研究成果急剧增涨的时期,这一现象说明工作压力研究越来越受到国内理论界的高度关注和重要探讨的问题。
表3 不同研究主题的论文分布
测量工具的职业群体工作压力状况工作压力源研究工作压力管理研究其它
编制和开发及对变量的影响
篇数15 90 22 52 50
百分比(%) 6.5 39.3 9.5 22.7 21.8
从表3 可以看出,国内关于工作压力研究主要涉及五大主题。
从时间上来看,2000年以前,主要是介绍国外关于工作压力研究的成果,并对工作压力概念进行甄别,同时对如何进行工作压力研究的框架进行了探讨。
2000年至今,研究更多地是借鉴国外的分析工具,研究中国背景下不同职业群体的工作压力状况和特征、工作压力源、工作压力管理、以及工作压力对工作满意度、离职意愿、工作绩效等结果变量的影响等问题。
全文以33篇有代表性的文献作为综述,近五年来的文献共22篇,占全部文献的66%。
3.研究的主题和主要结论
3.1.测量工具的编制和开发
对于工作压力源的测量和评估则是工作压力研究中重点关注的方面,国外对于工作压力源的测量评估常用的工具包括:Mclean等的工作压力问卷(Mclean’s Work Stress Questionnaire, MWSQ)、Karasek的工作特质量表(job content questionnaire, JCQ)、Siegrist的ERI量表等。
国内对于工作压力的研究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从对国外工作压力理论模型和测量工具进行应用和修订,也开始开发和设计适合中国环境的测量工具。
周跃萍和周莲英(2004)在宁波地区进行了不同职业人员工作压力源及压力反应的比较研究,自编了《工作生活压力源量表》,共37个项目,包括经济收支、工作压力、人身安全、人际关系、家庭生活时间、生活环境、子女学习及知识技能更新等,其内部一致性系数(α系数)达到了0.92。
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职业人员主要的工作生活压力源因素是工作压力及经济收支,而且不同职业群体在这个因素上差异极显著。
封丹珺和石林(2005)编制了《公
务员工作压力源问卷》,在访谈的基础上,初步编制了73个压力源项目,采用Likert四点计分。
对432名公务员进行了问卷试测,并根据试测结果进行了项目筛选,最后对问卷的信效度进行了检验,7个维度累积解释总方差的52.4%,分半信度α为0.78。
量表最后确定了公务员工作压力源的7因素结构,即上级领导、工作责任、人际关系、工作任务、工作性质、完美倾向和职业前景。
孟晓斌和许小东(2008)编制了《管理者工作压力量表》,量表由六个压力维度构成,分别是角色冲突与角色模糊压力、工作特征压力、人际关系与团队氛围压力、期望压力、组织支持压力、自身因素压力,共31个项目,采用Likert五点计分。
对问卷的信效度检验发现,Cronbach内部一致性系数(α系数)大于0.77。
用因素分析法检验问卷的构思效度,KMO测度值在0.70以上。
对调查结果进行相关分析发现,管理者内源、外源压力分别呈现良、劣压力属性。
通过对已有的研究文献来看,国内学者对于工作压力源量表的开发表现出的主要特点:(1)在开发量表的时候,主观性较强,缺乏一定的理论支持。
(2)对于工作压力源的分析主要集中于个人和组织角度,而从社会环境的影响的角度的关注比较少。
(3)开发的量表没有经过大量的实证研究的验证,而且有些量表在探索性研究阶段对于信效度的检验就不够完善,所以需要后续研究的进一步修订以及对于比较实证研究的拓展。
3.2.不同职业群体的工作压力状况及对相关变量的影响
现有关于不同职业群体工作压力研究主要分为两类:一种是探讨各类职业群体的工作压力状况和特征;另一种是探讨工作压力对工作满意度、离职意愿等因素的影响。
李生兰(2000)通过对上海市幼儿教师的工作压力研究发现,幼儿教师普遍感到在工作中承受着较大的心理压力,而且,不同年龄、教龄、学历、职称、获奖级别、市郊区域的教师所感受的工作压力大小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李小妹和刘彦君(2000)通过对西安市教学医院床护士的调查发现,工作高度疲惫感的护士占59.1%,工作压力源与工作疲惫感之间呈显著性正相关关系。
刘玉新(2005)调查了参加清华大学高级职业经理班的高层管理者,结果发现高层管理者的工作压力均处于“轻度”和“中度”之间,而年龄、学历、所有制性质对工作压力和社会支持均有显著的主效应。
主观支持对工作压力有显著的直接效应,而组织支持和客观支持对工作压力有间接效应。
赵然和方晓义(2005)研究发现医院护士的工作压力分为专业性压力、工作量压力、护理技术要求压力、护患关系压力、护理管理及医护关系压力。
而工作压力、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水平等方面存在人口学差异,工作压力和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水平有不同程度的预测作用。
卢长娥和王勇(2008)对幼儿教师研究发现,有76.2%的教师感觉自己承受着较高的工作压力,而且合理化、幻想、客观支持、支持的利用度等对工作压力具有明显的预测作用。
舒晓兵(2006)通过对国有和民营企业管理人员工作压力比较研究发现,两类企业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源各自呈现二维模式,国有企业为组织结构与倾向、工作条件和要求,
而私营企业则为职业发展、组织中的角色。
民营企业管理人员承受的工作压力明显高于国有企业管理人员,但是两类企业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都没有达到“临界值”,仍然处于低度的工作压力状态,而这种低度的工作压力限制了管理人员最大限度地发挥工作效率。
关于工作压力对职业倦怠、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和离职意愿的影响。
徐富明(2003)采用自编中小学教师工作压力调查表和职业倦怠问卷对367名中小学教师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压力和职业倦怠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不同来源的工作压力对职业倦怠的三个亚成分具有不同的预测作用。
其中,人际关系压力和聘任压力对情绪耗竭具有正向预测作用;人际关系压力对职业效能和去人性化具有正向预测作用;职业声望压力对去人性化具有负向预测作用。
蒋奖等(2004)以银行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结果显示不同来源的工作压力对于职业倦怠具有不同的预测作用。
其中,工作符合对情绪衰竭具有正向预测作用;角色模糊、人际关系对去人性化具有正向预测作用;角色模糊、角色冲突对职业效能具有正向预测作用,日常烦扰、管理角色对职业效能具有负向预测作用。
李兆良等(2006)对医护人员的职业倦怠状况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医疗事故、医患关系、工作符合压力、聘任压力、职业发展压力与情绪衰竭呈正相关关系;工作符合压力、医患关系与去个性化呈正相关关系。
潘文峰(2008)以重庆市高校医院的医护人员为研究样本,结果显示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的情感耗竭、去人性化2个维度呈正相关,尤其是工作压力可以很好地预测情感耗竭。
舒晓兵和廖建桥(2003)以国有企业管理人员为研究样本,结果显示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源对工作满意度有显著影响,其中组织的结构与倾向、职业发展、工作条件和要求是影响管理人员工作满意度的主要因素。
许小东(2004)通过探讨了知识型员工的工作压力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认为工作内源压力与工作满意感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工作外源压力与工作满意度之间则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蒋莹(2006)通过对高科技公司企业员工的调查发现,工作压力与工作满意度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即工作压力低者工作满意度较高,而工作压力高者工作满意度较低。
而个体控制点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有一部分是通过中介变量工作压力实现的。
柳显军(2008)以浙江省国有企业管理人员为研究对象,研究发现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工作内源压力与工作本身和职业发展满意度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工作外源压力对同事、管理者满意度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吴欣娟等(2000)对北京协和医院的临床护士的调查发现,护理人员工作压力属中等程度,而工作压力与离职意愿呈现正相关。
汤超颖和辛蕾(2007)对北京市IT行业员工的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IT行业员工的工作压力与离职意愿呈现出显著的相关关系,在工作要求、工作回报、工作超载、工作角色、人际关系五个维度中,除了工作要求与离职意向呈负相关外,其他四类压力与离职意向均呈正相关。
综上所述,国内学者对于不同职业群体的工作压力问题的实证研究存在主要特点:(1) 在研究对象上,主要集中在商业、教育和医疗等领域,以文化层次较高的知识型员工为主。
职业涉及到护士、管理人员、教师、科技人员、公务员等。
这些研究基本上都是以人口统计学特征为标准,对不同职业群体的工作压力状况和特征进行研究,较少考虑到中国文化背景的影响,基本上没有进行跨文化的比较研究。
(2)关于工作压力对职业倦怠、工作满意度和离职意愿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人口学变量的差异探讨被试的工作压力状况,以描述式的居多。
而理论深度较强的研究非常少,大多数研究还没有建立一个完整的理论模型。
(3)实证研究主要集中于工作压力对于个人和组织的影响,较少涉及到对于社会因素的影响,如工作家庭冲突、生活圈地位的影响,而国外在这些方面都有比较深入的研究。
(4)研究的内容主要表现为对于个体和组织的消极影响,而没有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关注工作压力的正面影响。
特别是个体角度,相对于工作倦怠,未来的研究可以从人们在工作表现出精神饱满、乐于风险、积极投入的角度展开研究,形成职业倦怠整合的研究内容,可以多方位多角度地扩充工作压力影响的研究内容。
3.3.工作压力源研究
学术界对于工作压力源的结构和分类存在不同的观点,从目前的研究情况来看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七因素说。
舒晓兵(2005)探讨了国有和私营企业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源的特征,研究结果显示两类企业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源包括工作本身的因素、组织中的角色、工作中的关系、职业发展、组织结构和组织倾向、社会支持、管理事务七个因素,研究进一步得出两类企业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源呈现出二维变异模式,即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工作压力源为组织结构与倾向和工作条件与要求,而私营企业管理人员工作压力源则为职业发展和组织中的角色。
而封丹珺和石林(2005)通过编制公务员工作压力源问卷,也确定了工作压力源为七个因素,即上级领导、工作责任、人际关系、工作任务、工作性质、完美倾向和职业前景。
(2)五因素说。
陈志霞和廖建桥(2005)通过对武汉市企事业单位知识员工工作压力源进行实证研究,认为知识员工工作压力源分为工作任务、职业生涯发展、组织管理、人际关系与能力、时间紧迫和工作环境等五个方面,而且知识员工工作压力源对工作压力感的影响是层次递进的,随着压力强度和持续时间的增加,知识员工工作压力感不仅体现在心理体验和情绪反应上,也会影响员工的生理反应和身体健康。
来源于工作任务本身的压力导致生理疲劳,来源于管理和人际关系的压力则带来对员工心理方面的影响。
李虹(2005)研究认为大学教师工作压力源应该包括工作保障因素、教学保障因素、人际关系因素、工作负荷因素、工作乐趣因素等五个方面。
赵然(2005)对于护士压力源量表的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
表明护士压力源共分为五个方面,即护理专业及工作性质、护理工作量及时间分配、工作环境及资源、护理管理及医护人际关系。
(3)四因素说。
马可一(2000)通过对企业管理人员工作情景中认知资源与职业锚关系的研究,将工作压力源分为任务压力、竞争压力、人际压力和环境压力四个方面,并揭示出在人际压力环境下,管理锚个体的智力与工作绩效呈现负相关,安全锚个体的智力与工作绩效呈现正相关。
总的来说,国内关于工作压力源研究存在着不同的观点,这主要是因为:(1)不同的研究者在进行研究的时候选择的样本不同,这些样本在职业、人口统计学特征上都存在很大的差别,从而使得研究者对于压力源进行辨析带有样本特征;(2)分类的方法不同也导致研究者对于压力源的分类结果不同,分类方法的差异主要是由于研究者依据不同的工作压力理论模型造成的,如依据JDC模型,对于样本群体的工作压力源进行辨析的研究者就会从工作对于员工的要求的角度出发。
(3)研究主题的差异也导致研究者对于工作压力源的分类不同。
3.4.工作压力管理研究
对于工作压力的管理,国内学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第一,个体和组织的角度。
马可一(2001)提出的工作压力管理的策略包括个体的自我管理(情景性自我管理技能、更新性自我管理技能、防范性自我管理技能)和组织层面的管理(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压力源管理和适应性培训)。
许小东和孟晓斌(2004)认为工作压力管理应该在组织层面上确立工作压力源调查与管理体系、工作压力调查量表体系,工作压力预警机制、工作压力应对培训机制和工作压力保障机制等一系列制度体系。
组织一旦出现工作压力问题,必须对工作压力源、影响变量、工作压力后果等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地对员工提供个性化帮助。
陈捷(2005)认为对工作压力管理应该在个体调控层面上降低员工的期望、提高员工的适应性、改变员工的认知;而组织层面上应对组织结构进行重组与工作再设计、改变工作量和完成时间、消除组织中不确定因素、增加沟通渠道并提供社会支持、改变有形的工作环境、高内聚力和组织认同感。
江历明(2006)认为组织的有效管理诸如工作再设计、设置目标、加强有效组织沟通、弹性工作制、实施“员工帮助计划”、改善员工工作环境、塑造优秀的企业文化以及员工个体的管理措施包括改变观念调整心态、有效时间管理、适度缓解压力、坚持运动是管理工作压力的有效途径。
舒晓兵(2007)通过对企业管理人员工作压力研究指出,传统的工作压力管理策略是基于工作压力过大的前提下设计的,而对于目前我国企业管理人员工作压力还比较小的情况下,这些方法和措施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因此,对企业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管理应该实施的是基于情景的管理方法和策略,对于过大的工作压力应该实施减压,而对于较小或者根本无工作压力的员工要增加其工作量和责任。
第二,自我效能、领导
方式和社会支持的角度。
裴晨和刘秋颖(2004)认为通过员工自我效能知觉水平的差异,组织应该进行工作目标设置来减轻员工的角色压力,而通过职业生涯管理来减轻和消除员工的职业发展压力。
杨梅和石林(2006)认为混合式的领导方式对个体积极压力反应最高,所以每位直接领导者都应该把变革型领导行为和交易型领导行为结合起来,才能最大限度地消除员工的消极压力。
卢长娥和王勇(2008)认为幼儿教师的工作压力与社会支持有着显著的相关关系,良好的社会支持有助于缓解幼儿教师工作压力。
第三,压力暴露训练、自我干预和工作设计的角度。
张勇(2002)认为中小学教师工作压力管理策略应该是控制工作压力源、从工作中获得成就感、鼓励教师进行自我管理、修正认知观念并寻求社会支持和帮助。
付冷冷(2003)探讨了知识员工是承受工作压力较大的一个群体,对他们的工作压力的管理应该建立沟通机制、创造条件帮助完成工作、工作再设计、创造合作上进的公司文化、建立压力咨询机制和员工身心健康项目等。
谢冬梅和谢晓非(2004)提出了压力暴露培训模式, 认为实施压力暴露培训主要有学习动机和提供预备信息、学习技能、运用和练习三个阶段。
李冲和尹良明(2005)对工作压力的自我干预策略进行了探析,认为行之有效的自我干预策略应包括构建理性的认知评价模式、锻造韧性的心理承受能力、培养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氛围。
张亚明(2006)认为税务公务员的工作压力管理策略主要包括面向工作任务和岗位的压力调试、面向工作计划和目标的压力调试、面向职务晋升的工作压力调试、面向个体的工作压力调试、组织的健康计划。
可以看出,国内学者对于工作压力管理的研究存在以下特点:(1)研究从个体和组织的视角进行压力管理的探索外,很多研究关注到了工作压力作用机制中的中介变量和缓冲变量的影响,这是对工作压力研究的深入和发展。
但是,如何在这个领域进行专业化整合,形成系统性的理论模型,还是后续研究中要进一步强调的重点工作。
(2)从着眼于对工作压力的主观抵御,逐渐转向探索压力作用机制从而寻求对工作压力的减缓方法和策略。
而且,还考虑到将不同群体的压力状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压力管理,使得不同的压力来源与不同的应对策略之间匹配。
4.对现有研究的评价和思考
4.1.工作压力的状况和特征
从现有研究对于不同职业群体的工作压力现状我们可以看到,在工商企业、教育、医疗等领域的知识员工群体的工作压力水平普遍较高,这些员工还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现象。
研究发现工作压力对工作满意度、离职意愿以及职业倦怠等结果变量有着较大的影响。
同时,研究也发现有少数样本群体表现出工作压力较小,从而带来员工的工作效率较低的问题。
所以,以后国内对工作压力研究更加关注工作压力源对不同职业群体人员所造成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