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论语十则》课件[28张]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这一过程, 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 过程。就思想境界来讲,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 段:十五岁到四十岁是学习领会的阶段;五十、 六十岁是安心立命的阶段,也就是不受环境左 右的阶段;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作人的规则融 合为一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道德修养达到 了最高的境界。孔子的道德修养过程,有合理 因素:第一,他看到了人的道德修养不是一朝 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不能搞突击,要 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要有一个循序渐进 的过程。第二,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 的融合,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 做。这两点对任何人,都是适用的。
10、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 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 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 之在得。”
参考译文:
孔子说:“君子有三种事情应引以为戒: 年少的时候,血气还不成熟,要戒除对女 色的迷恋;等到身体成熟了,血气方刚, 要戒除与人争斗;等到老年,血气已经衰 弱了,要戒除贪得无厌。”
道。外在的追求会导致冲突紧张而矛盾的一生,精神的
升华却会呈现心理的平安与人生的顺遂。并不是把两方
面矛盾起来,而是把重心放平衡,人生就有无限的宽裕,
而物质的追求,实在会让生命总是紧张烦恼。
2020/3/4
汝城一中 宋训杰制作
9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
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克己复礼:克己,克制自己。复礼,使自己 的言行符合于礼的要求。
归仁:归,归顺。仁,即仁道。 目:具体的条目。目和纲相对。 事:从事,照着去做。
参考译文:
颜渊问孔子究竟什么是仁。孔子说,“克 制自己,使言语行动都符合礼,这就是仁。 有朝一日人人都能克制自己,使言行都合于 礼,那么天下就回归仁道了。(由此看来) 实践仁道要先从自己做起,难道还要靠别人 吗?”颜渊说,“请问实行仁道的具体纲 目。”孔子说,“不合乎礼的东西不看,不 合乎礼的声音不听,不合乎礼的话不说,不 合乎礼的事不做。”颜渊说,“我虽然迟钝, 请让我照着您说的这些话去做吧!”
❖ [感文]:君子可以不求食饱、食好,居住环境不追求舒
适,居住环境较好的话会有一种依赖性,会对个人修养
道德没有帮助反而使自己变得很懒惰。做事、对工作要
勤劳、敏捷、认真,而且要小心说话,俗话说得好:
“饭可以乱吃,话不可以乱说。”到有道德的人那里去
匡正自己,能让自己像那些有道德的人一样。孔子认为
好学,首先学业要精于是得勤奋,学会居安思危。这样
有:同“又”。 立:站得住的意思。 不惑:掌握了知识,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 天命:指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 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一般而言,指对那些
于己不利的意见也能正确对待。 从心所欲不逾矩:从,遵从的意思; 逾,越过;矩,规矩。
参考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 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 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 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 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 矩。”
个东方古老的国家不断渗透,国人中受其
影响甚众,但国学作为中国固有的学术和
文化,仍然是占主导地位的。
2020/3/4
汝城一中 宋训杰制作
26
❖ 近几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汉
学不断成为世界各国学术界要了解和研究的对
象,今年就有许多国家兴办了孔子学院,就是
一个很好的例子。但是自新文化运动以来,白
参考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
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 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 天上的浮云一样。”
【评析】
追求吃穿享受的一个直接的后果 就是很容易导致不义的行为。自己 私欲的极度膨胀,必然要与他人争 夺有限的物质资源,必然要想方设 法的为了满足自己私欲而大行不义 之事。但是通过不义的行为而获得 的富贵是很不稳定的。你怎么得到 的,最终也会怎么失去。
1、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 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 焉,可谓好学也已。”
❖ 重点字词:君子、敏、慎、就、正、焉
❖这句话说了哪几个方面的问题?
学习的态度、表现和要求
参考译文:
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 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 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 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 以说是好学了。”
3、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 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
❖ 重点字词:“女”通“汝” “知”通 “智” 怎样用一句话概括孔子在这句话中要 表达的意思?
学习要有谦虚的态度
参考译文:
孔子说:“由!我教给你 求知的正确态度吧!对待知识, 知道的就说知道,不知道的就 说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明智 的啊!”
【评析】
克“己复礼为仁”,这是孔子关于什么 是仁的主要解释。在这里,孔子以礼来 规定仁,依礼而行就是仁的根本要求。 所以,礼以仁为基础,以仁来维护。仁 是内在的,礼是外在的,二者紧密结合。 这里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 克己,二是复礼。克己复礼就是通过人 们的道德修养自觉地遵守礼的规定。这 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贯穿于《论语》 一书的始终。
就可以算是孔子所说的那样。这句话可谓与我们现代人
的追求是反过来的,我们的教育制度现在给大家的教育
就是读好书才能有好职业,不断拿学位才能有好的生活、
“娶美女(帅哥?)买房买车”,这也是现实的,能拿
在手里的。这可并不是孔夫子古板,而是揭示了一个重
要的道理,我们的一生,终是精神生命的一生,物质追
求和感官享受终有限,而精神的升华才是人生的最终之
主要思想,虽然今天我们不可能把儒家思想和
著作作为教育的主要部分,但至少要了解,相
202信0/3通/4 过了解,我们汝一城一定中有宋所训收杰制获作。
27
思考讨论练习一(P21)
❖ 论语里的“君子”一般是指道德修养达到 完善境界的人,即具备了“仁”的人。“君子 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强调说话要慎重,做事 须勤勉;“君子坦荡荡”,指君子因为依循于 道,内心无私,所以精神上很放松自在,小人 则相反,内心充满杂虑,所以总是忧愁不安;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要帮助人成 就好的品德,而不是去助长别人的恶,这其实 也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意思; “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强调个 人应该以修身求学为重,而不应在意能否出名。
4、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 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蔽之 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 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盍:何不;“裘”:本指皮衣;共,动词:指共同享 用
敝之:指把车马、衣裘用破,用坏。敝:使动用法。
憾:抱怨; 伐:夸耀,炫耀; 施:表白,
❖ “宋臣赵普曾经告诉宋太宗(赵匡 义)说:“臣有论语一部,以半部佐 太祖(赵匡胤)定天下,以半部佐陛 下致太平。”的确,我国两千年来, 不论立身处世以及政治社会,皆以儒 家思想为中心,而论语便是最精粹最 可靠的儒书,所谓“半部论语治天 下”,便是这个意思。
2020/3/4
汝城一中 宋训杰制作
1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子路说:“愿意听听您的志向。”
孔子说:“使老人安享晚年;使平辈的人 (朋友)信任我;年少的人得到关怀。”
5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
者不如乐之者。
参考译文
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 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孔子这句话为我们揭示了一个怎样才能取得 好的学习效果的秘密,那就是对学习的热爱。 不同的人在同样的学习环境下学习效果不一样, 自身的素质固然是一个方面,更加重要的还在 于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态度或感觉。正所谓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你对一门科目产生 了兴趣之后,自然会学得比别人好。
❖学习孔子有何意义。
现在谈《论语》有人会觉得有点“酸”
或者说有点过时了。其实不然,在两千余
年的封建社会里,儒家思想及文化,一直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而《论语》则是
孔子学说的主要经典。虽然新文化运动以
来,儒家学说成了被打倒的对象,但是儒
家某些思想仍然在我们的生活里或多或少
地影响着。尽管西方文化一直在向我们这
8、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
戚。” 《述而》
参考译文:
孔子说:“君子总是心胸宽广,小人 常是忧愁悲伤。”
【评析】 孔子认为,作为君子,应当有宽广的胸 怀,可以容忍别人,容纳各种事物,不 计较个人厉害得失。心胸狭窄,与人为 难,与己为难,时常忧愁,局促不安, 就不可能成为君子。
9、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 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 “非礼勿视,非视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
话文逐渐兴起,我们的传统文化的确是靠了边,
试问现在的年轻人,对于国学了解多少?如果
不在青年人中大力宣扬国学,中华民族的传统
文化就不可能得到有效地传承,中华文明之所
以没有象世界其他古老文明一样灭亡,就是因
为文化传承起了很大的作用。现在重提国学教
育,宣扬儒家文化,就是文化传承的一部分。
《论语》作为儒家的经典著作,代表了孔子的
6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 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参考译文:
孔子说,智者喜欢水,仁者喜欢 山;智者活跃,仁者沉静;智者快乐, 仁者长寿。
7、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 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
饭疏食,饭,这里是“吃”的意思,作动词。 疏食即粗粮。
曲肱:肱,音gōng,胳膊,由肩至肘的部位。 曲肱,即弯着胳膊。
汝城一中 宋训杰制作
4
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的思想家、
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名丘,字
仲尼。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东南)人。
被尊称为“大成至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
思想核心是“仁”,即仁爱、爱人。在政治
上主张施行“仁政”,提倡德治和教化。他
的成就主要在晚年,晚年他致力于教育,他
首创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一
视同仁),“因材施教”。
来自百度文库
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并把鲁国史
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使之成为我国第
2020/3一/4 部编年体历史汝著城作一中。宋训杰制作
5
——《论语》——
❖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书。 ❖共二十篇。 ❖是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
❖主要类型 1、语录体 2、对话体 3、叙事体
2020/3/4
汝城一中 宋训杰制作
2
学习目标:1、理解各则语录;
2、整理积累语言材料;
学习重点:读懂《论语》十则,掌 握其中的学习方法和态度等;
学习难点:读懂《论语》十则,掌
握其中的学习方法和态度等,并联
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深入感受《论
语》精髓。
2020/3/4
汝城一中 宋训杰制作
3
2020/3/4
安、信、怀:都作使动用,宾语‘之’分别指代‘老 者’、‘朋友’、‘少者’。安:安逸。怀:关怀, 爱护。
参考译文:
颜回、子路侍立在孔子身旁。孔子说: “何不各自谈谈你们的志向呢?”子路说: “(我)愿将我的车马、衣服和朋友共同享 用,用坏了也不抱怨。”
颜渊说:“(我)愿做到不夸耀自己的好 处,不宣扬自己的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