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物教学中德育渗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生物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生物科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及其本质的科学,生命运动的本身及生物科学的发展都充满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

生物教学应该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教学中,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唯物辩证法教育,还应根据当今时代的要求,加强生态学教育、合作精神教育等,这些对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都极为重要。

一、科学世界观的教育
1.生命的物质性观点
恩格斯曾说过:我们周围的世界,除了物质的运动和运动的物质之外,什么都没有。

这是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生物科学无论从宏观领域的生态学到微观领域的分子,实质都是不同形态的物质运动。

2.辩证法的观点
①对立统一的观点。

辩证法的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

自然界的各种生物现象都是既对立又统一的体现。

②内因和外因的相互关系。

无论是生物的个体发育、系统发育,还是生物的进化,都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③共性与个性的观点。

辩证法认为,各种事物的矛盾是各不相同的,各有自己的特殊性,即个性;但各种矛盾又有它们普遍具有的共同性,即共性。

所以任何事物却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3.进化的观点
生物都是发展进化的,各种生物结构、生理活动都有或近或远的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注重用发展进化的观点传授知识,强调遗传变异是进化的主要基础,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另一方面又不能把复杂的进化观公式化、简单化、绝对化。

在教学中,还要注重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把日益发展的前沿知识介绍给学生,从而使他们对生物进化有更全面的认识。

二、价值观的教育
生物科学的研究成果越来越深刻而广泛地影响着人类生活和生
产的各个方面。

为什么要学习生物学,应该确立什么样的生物科学的价值观是生物教学中德育渗透的一个重要内容。

学习生物学,不仅是提高全民文化科学素质所必需的,也是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因此,生物教学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生物学基础知识,培养他们的基本技能和技巧,形成正确的生物学观点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要努力造就一批为经济建设服务的生物科学的专门人才,为祖国建设做出贡献。

三、爱国主义教育
时代的发展赋予爱国主义教育更为深刻的内涵。

通过生物教学,不仅要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丰富动植物资源的自豪感,更要培养学生关心祖国命运、前途的责任感和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使命感。

1.爱国,首先要爱乡土
每个人都有自己诞生的乡土,每一片乡土都是祖国的一角。

因此,
在生物教学中,要结合乡土教材,让学生了解本乡的生物资源及其保护、开发和利用。

关心乡土环境保护,家乡人民的健康发展。

2.爱国,要保护祖国的生物资源
过去,我们一直强调“地大物博,生物资源极其丰富”,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我国生物资源还在不断遭到破坏,水土还在不断流失。

因此,在生物教学中,一方面要向学生介绍我国珍贵的动植物资源,另一方面也要让学生了解有许多动植物资源已经灭绝或濒临灭绝,亟待保护和发展,以唤起学生强烈的危机感。

3.爱国,要让学生了解我国居世界前列的生物科技
从古至今,我国生物科学为世界生物学的发展做出过杰出贡献。

例如,1965年结晶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1981年丙氨酸转运核榶核酸的合成;本世纪的太空育种技术、杂交水稻的大面积推广等等。

同时,还要让学生知道我们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实事求是地分析说明前进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紧迫感,激发更深的爱国情感。

随着时代的发展,必将赋予生物教学中的德育以更加丰富的内涵。

这就要求我们在这一领域中不断探索新规律,发掘新内容,更好地寓德育于生物教学中。

(作者单位江苏省睢宁县王集中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