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体西用”思想综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年来“中体西用”思想研究综述

摘要:本文通过概括总结近年来“中体西用”思想在学界的研究情况,阐释了“中体西用”思想的实质内涵,客观评价“中体西用”思想的历史影响和意义,为“中体西用”思想的研究和深入展开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体西用内涵意义评价

对“中体西用”思想的研究是个复杂的课题。随着史学界的不断解放,对其思想的研究越来越多,并且突破了固定僵化的格局,近年来,该研究走向繁荣,研究的角度不断拓展,视野更加开阔,新的论点及研究成果层出不穷。本文在此将近年以来“中体西用”思想主要研究观点综述如下,希望有助于这个领域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和探索。

1,“中体西用”是谁最早提出的问题

王兆祥认为:中体西用的渊源可以追溯到魏源,他在《海国图志》一书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这一观点后来被维新派代表冯桂芬所发展,并提出著名的“四不如夷”,而中体西用的集大成者张之洞主持制定了我国第一个正式颁行近代学制“癸卯学制”。表明“中体西用”在文化教育近代化上所起的作用。”①李绍先教授认为:“19世纪60年代以后,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开明的地主阶级政治家和思想家们从理论上将中西文化结合起来加以研究,借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体用、道器、本末等范畴,出了中体西用概念。冯桂芬是第一个明确表述中体西用观点的人。”他所著《校邠庐抗议》一书云:“如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不更善之善者哉!”便是最好的体现。②李细珠则认为:《劝学篇》面世以后,不断被人翻刻,并由传教士译成外文,“中体西用”的思想更是借助皇权之势被广泛流传,虽然“中体西用”不是张之洞的最初发明,也不是张之洞的独家思想,但是他是这种思想的典型发言人或典型的代表人物则毋庸置疑。《劝学篇》已经收到“劝学”的效应。”③

①王兆祥:《“中体西用”再论》[J].广州社会科学,2008,第8期

②李绍先:《“中体西用”文化别论》[J].中华文化论坛,2007,第2期

③李细珠:《张之洞与清末新政研究》[M].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7月第1版,72页

从时间上看,1895年4月,沈康寿在《万国公报》发表文章首提“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之后,孙家鼐筹议京师大学堂,张之洞改革两湖书院,梁启超起草大学堂章程,都使用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概念。然而,系统深入地进行阐释,集“中体西用”理论之大成者,还得数张之洞。因此邓海成,高峰则认为:肇始于19世纪60年代的“中体西用”思想,在中西学的功能地位上始终强调“体与用”、“本与末”以及“主与辅”的关系,它是一个动态的中西文化观,它贯串于洋务运动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并一直影响着后来的维新运动的发展和“新政”改革的进行。”①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发现虽然对中体西用的思想谁最先提出,学者们意见不一。但对于张之洞将中体西用思想推向成熟这一问题学术界一致达成了统一,“中体西用”虽不是张之洞首发,但作为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为了更好的实践,将其思想推向成熟的无疑是洋务派后期代表人物张之洞。而且他对这一思想的精神实质及中学与西学的关系阐述的最为精确系统。

2,“中体西用思想”的实质和内涵问题

清末的“中体西用”继承了传统文化体用观的这种含义,以中国的封建社会的基本制度、纲常名教为不变之“体”,以西方科学技术为应世之“用”,以“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方克立先生指出:“中体西用”论对传统文化体用观有一个重要的偏离,那就是割裂了文化之“体”与“用”的统一。传统文化体用观是在一种文化内部区分体用、内外之学,现在变成了两种文化之间讲(中、西)体用关系。”②持相似观点的匡雅楠认为,“中学为体”实质和内涵是强调以“孔孟”为体,而不是指中国的半殖民地封建的社会制度。不论是统治地主阶级还是改良派,他们都恪守封建伦理,坚持纲常名教是中国文化的主体部分,所以不能动摇统治的根本。至于“西学为用”是指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即所谓的“求富”,一心想通过引进西方技术的器物学习提高国力,虽然想法固然不错,但治标不治本,因为器物的学习并没有触及到西方先进技术的核心”③于择也认为:“中体西用的实质内涵在于力图突破旧有的‘夷夏之辨’的束缚,打开对西方文化

①邓海成,高峰:《“中体西用”思想及其历史启示》[J].人民论坛,2014年7月

②谢青松:“马魂、中体、西用”说研究综述,云南行政学院学报[J].2014年第3期

③匡雅楠:《浅析“中体西用”思想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及其当代价值》[J].法制与社会,2010年5月

深闭固拒的大门,建立一种以学习西方、接纳西方为指向的中西文化结合的新型关系。选用‘体用’模式,既有对传统‘道器’‘本末’观的沿袭,也有对中国根本价值观念的惯性依赖和对西学尚属简单肤浅的理解。所以,以‘体用’来结合‘中西’本意是以一种恰当的形式消除中西学之间旧有的严重的对立,而使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形式在维护中学,实质在接纳西学,将‘西学’为我所用。”①而汤菊平、吴巨培则认为“中体西用”的实质是对封建文化观的理论性修补,在他们所撰写的《“中体西用”的科学哲学解释》一文中,通过运用英国科学哲学家卡尔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原理,证明了以下观点:“‘中体西用’思想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西方资本主义新事物在中国的出现,显示其强大的生命力和优越性,是封建文化相形见绌。这一残酷的事实摆在中国知识分子面前,使得他们不得不抛弃虚妄的自尊,寻求改弦更张的方法。”②

另外李颖认为:近代以来“中体西用”实质并未被抛弃,而是更多地根据当时的国情,做了适应国情的理解并予以实施。“第一时期,即封建主义现代化时期,“中体西用”完全是按照它本来的含义存在的,体是体制,是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的,是不能撼动的。第二时期,即资本主义现代化时期,“中体西用”也有所体现,但是此时的重点是在西用,资产阶级更多的是考虑怎样把西学直接套用在中国。而“中体”已经失去它原有的意思,我们可以这样认为,“中学为体”是以中华民族的精髓作为基础,体即是基础。第三时期,即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我们处于并将长期处于这个阶段。这一阶段所崇尚的“中学”更多的是思想,是政治制度。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中体”在此时,应该是以我国国情为体、以社会主义制度为体、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体、以无产阶级的利益为体呢?体也做基础的意思。而“西用”更多的是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结合中国国情,研究出适合中国发展的“学”③

总之,晚清时期提出的“中体西用”思想,我认为它的实质和内涵应该根据时代的变化而赋予新的含义。就像黄力之先生说的那样;“‘中体西用’”提出至今已经有一百多年,在此期间,中国的面貌由内到外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最显著的

①于择:《浅议“中体西用”论》[J].法制与社会,2010年,3月

②汤菊平、吴巨培:《“中体西用”的科学哲学解释》[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06,第4期

③李颖:《“中体西用”对中国现代化的现实意义》[J]..科教文汇,2010年9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