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苏武传》说课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武传》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班固的《苏武传》(板书),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等方面对本课的设计进行说明。

由于本文篇幅较长,本课总共安排3个课时完成,现在我说课的是第一课时内容。

第一方面教材分析
《苏武传》(手势)选自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4第4单元讲读课文。

这是汉代史学家班固的作品,他通过记述苏武出使匈奴,面对威胁利诱,坚守节操,历经艰辛而不傉使命的事迹,塑造了他“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爱国志士的光辉形象。

(气势)
对于高二的学生而言,经过了之前文言文的学习,积累了一定的文言知识,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这为学习这篇文章奠定了良好基础。

因此,本文的学习,不仅有助于学生提高的文言文阅读能力,而且有助于他们树立爱国主义精神。

根据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以及结合《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阅读文言文,要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积累一定的文言知识,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并学会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内容和思想倾向。

”因此,我将本文的三维教学目标确立如下: 1、了解作者生平和作品相关文体知识及本文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2、掌握文中重要实虚词意义和用法,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文言语法现象,并翻译全文。

3、理清故事发展的情节,初步鉴赏苏武形象
根据本文的教学目标及本文的特点,本文教学重点: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语法现象,翻译全文。

难点:理清故事发展的情节,初步鉴赏苏武形象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点拨法、启发法来推进教学,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法来学习。

在“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理念指导下,本文的教学过程分三步走
一、新课导入,激发兴趣 5min
我们每个人心中都一个中国梦”,中国梦的实现不仅是每一位中国人的责任,更是我们每一位青少年的责任。

中国梦的实现不仅需要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更需要坚贞不屈的爱国主义精神。

古往今来我国涌现出了无数的爱国志士,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苏武传》,去认识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以及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提前告诉了学生本堂课将以知识竞赛的方式展开,并给他们布置了学习任务,请他们借助工具书认真预习课文,理解文中重要实虚词的意义,找出文中的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文言语法现象。


为了更好开展知识竞赛,我根据座位将全班同学分为四组,并告诉了他们本次竞赛三个环节的内容。

第一环节,必答环节
首先,请每组代表与大家分享交流收集的有关作家、作品的信息,其他每组加以补充,教师在此加以总结。

通过这一环节学生就大致了解作家作品相关信息,这为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鉴赏苏武形象奠定良好的基础。

其次,我将用多媒体展示文中生字词的正确读音,请同学们正音,之后再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初步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第二环节自由抢答
以第一段为例,我将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出第一段中包含有重要文言现象的句子,由每组成员自由抢答。

抢答到的同学进行回答,回答正确则进入下一题的抢答;回答错误则重新进行抢答。

最后我再用课件展示本段的翻译,以便学生进行对照和巩固。

其他几段的学习也以同样的方式进行。

期间,对学生容易理解错的文言现象,我将引导他们运用推敲法、还原法、联想法来理解文言现象。

1、比如说:(板书)虞常果引张胜引:招供
首先,让学生联系所学知识,回答“引“有哪几层含义,大部分学生回答到“引用”、“引出”这层含义,我让他们把自己所知道的含义放到原文中理解,推敲是不是原文所表达的含义。

然后我引导学生运用还原法来理解引字,引,左边是把弓,右边是箭,弓和箭合在一
起就是拉弓的意思,自然而言还原出“拉”的本义,然后学生回顾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引相如去”,“引车避匿”中的引的含义。

在理解引字本义的基础上,再理解这句“引出,招供”意思就不难了。

然后我再出新例子让学生来判断其中的意思。

如:
1、《归去来兮辞》中引壶觞以自酌端起
2、《魏公子列传》公子引侯生坐上坐延请
3、《出师表》中“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

援引
通过上述讲解和练习,学生不仅牢固地记住了“引”的多重含义,而且复习巩固了旧知识,拓展了新知识。

同时我将用多媒体归纳总结出本文易理解错的文言语法现象。

1、皆为陛下成就古义:提拔今义:业绩
2、空以身膏草野使……肥沃
3、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通假字收藏ju三声(举)
经过第二环节的激烈角逐,学生不仅掌握文中的重要文言语法现象,翻译了全文,也对课文内容和主要人物有了初步了解。

第三环节,自由回答
在翻译完课文之后,请学生快速阅读全文,边读边思考以下问题:
1、苏武出使匈奴的故事是怎样进展的?结果怎样?
2、苏武出使匈奴过程中遭遇了什么,表现了苏武怎样的精神品质。

学生通过思考上述问题,明白了苏武奉命出使匈奴,因受副使张胜的牵连而被扣,面对匈奴首领单于饿其体肤的考验以及卫律、李陵
威逼利诱的劝降,他都宁死不屈。

而在他被扣的十九年里,他被关押在地窖里,被放到冰天雪地的北海去牧羊,即使过着茹毛饮血的日子,他都没有屈服投降,而是坚守那根象征着汉民族的旄(mao)节。

我引导学生从这些细节中品读出他“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爱国主义精神。

”这既帮助了学生整体把握了课文内容,理清了本文故事情节,也让学生初步感知了苏武的形象。

最后,请一名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讲述本文的故事,进一步加深对本文的理解,为下一节课鉴赏苏武的人物形象做好铺垫。

三、归纳总结、布置作业
本文通过记述苏武出使匈奴,面对威胁利诱,坚守节操,历经艰辛而不傉使命的事迹,生动刻画了一个“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爱国志士的光辉形象。

因此,我将作业布置为:请查找另一位民族英雄岳飞的作品《满江红》,将苏武和岳飞进行对比,谈谈他们之间的异同点。

最后说一说我的板书设计,在黑板右边呈现的是文中易理解错的实虚词,左边呈现的是故事发展的情节以及苏武的形象,上方板书课题和作者,这样的板书设计既把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又突出了文章的重难点。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我深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谢谢大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