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工程第3章 基因克隆载体(1质粒载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诱导物:IPTG
• IPTG是乳糖的类似物。能诱导lac操纵 子的启动转录,使受体菌基因组中的 lacZ 的C端部分和载体的lacZ’肽都 表达。从而互补。 • 但载体MCS上插入外源DNA后,不能 产生肽!
lacZ的肽互补
• -肽( lacZ’ 基因编码):-半乳糖苷酶N端 的一段氨基酸片断(11-41氨基酸)。 • lacZ只有在4聚体的状态下才有功能。 • pUC质粒载体上的lacZ’ 编码的肽与这个缺 失突变的-半乳糖苷酶“互补”,使它能形 成4聚体,又能分解Xgal,产生蓝色物质。
• pBR322质粒是按照标准的质粒载体命 名法则命名的。
• “p”表示它是一种质粒; • “BR”则是分别取自该质粒的两位主 要构建者F.Bo1ivar和 R.L.Rodriguez姓氏的头一个字母, • “322'’系指实验室编号,以与其他质 粒载体如pBR325,pBR327, pBR328等相区别。
合适的启动子
• 真核生物基因在原核生物中表达,改 用原核生物或病毒(噬菌体)基因的 启动子。
• 原核生物基因在真核生物中表达,仍 用原核生物基因的启动子。 • 选用外界条件诱导的启动子。
(1) 质粒克隆载体pBR322
• pBR322是经人 工改造的一种较 为理想的大肠杆 菌质粒载体,应 用广泛。现在已 经被许多更优良 的新型克隆载体 所替代。 (P40)
• (1)分子量大,拷贝数低
• 第一个用于基因克隆的天然质粒pSC101,分子 长 9.1 kb。但只有一个EcoR I切点充当克隆位点, Tetr 作为筛选标志。
(2)筛选标志不理想
• ColE1质粒的筛选标志是大肠杆菌素E1 (colicin E1)。 • colicin E1能杀死不含ColE1 质粒的菌,形 成“噬菌斑”。 • 唯一的克隆位点 EcoR I 正好位于这个基因 的内部。因此可通过插入失活筛选。但细 菌群体容易自发突变出抗colicin E1的细 胞…….
IPTG诱导的结果:蓝白斑筛选
• MCS无插入时,互补,蓝菌斑。 • MCS有插入时,不互补,白菌斑(教材P94)
通过看培养皿上的菌斑的颜色就能直接知道 是否有DNA插入。
IPTG诱导的结果:
1、具有更小的分子量和更高的拷贝数。 2、适用于组织化学方法检测重组体。
质粒克隆载体引入lacZ’互补的E.coli,在含IPTG 和X-gal 的诱导培养基中,菌落呈蓝色。 如果在MCS区插入一个外源片断,就会使lacZ’基 因失活,引入 lacZ’互补的E.coli,在含IPTG 和X- gal 的诱导培养基中,菌落呈白色。
• 质粒克隆载体引入与lacZ’互补的E.coli, 在含IPTG和X-gal的诱导培养基中,菌落 呈蓝色。 • 如果在MCS区插入一个外源片断,就会使 lacZ’基因失活,引入 lacZ’互补的E.coli, 肽不能生成,就无所谓互补,在含IPTG 和X-gal的诱导培养基中X-gal不会被降 解,菌落呈白色。
• 两种含有相似复制子结构的不同质粒, 在复制时受到同一种拷贝数控制系统 的干扰,致使两种质粒的最终拷贝数 不同,其中拷贝数多的质粒在以后的 细胞分裂周期中更具优势。
一、 质粒载体
• 质粒克隆载体是以质粒DNA分子为基础构 建而成的克隆载体。
天然质粒的缺陷
• 天然存在的野生型质粒由于分子量大、 拷贝数低、单一酶切位点少、遗传标 记不理想等缺陷,不能满足克隆载体 的要求,因此往往需要以多种野生型 质粒为基础进行人工构建。
质粒的基本生物学特征
• 生物细胞内固有的、能独立于寄主染色体 而自主复制、并稳定遗传的一类核酸分子 • 常见于原核细菌和真菌中 • 绝大多数的是DNA型(除了酵母的杀伤质 粒(killer plasmid)是一种RNA质粒外) • 绝大多数具有共价、封闭、环状的分子结 构,即cccDNA • 分子量范围:1-300kb,多数在10kb • 某些蓝藻、真菌和绿藻中也有发现
3.3 质粒克隆载体的构建 (P39)
• • • • • 选择合适的出发质粒 正确获得构建质粒克隆载体的元件 组装合适的选择标记基因 选用合适的启动子 构建过程力求简单
出发质粒含有质粒克隆载体必备的元件: 复制起始位点 克隆位点 选择标记基因 启动子和终止子
出发质粒(亲本质粒)
亲本质粒必须含有质粒克隆载体必备的元件: • 复制起始位点 • 选择标记基因 • 克隆位点 • 启动子和终止子
质粒的存在形式:
• 开环DNA分子(oc-DNA) • 线性DNA分子(l-DNA) • 超螺旋DNA分子(scDNA)
• 同一质粒尽管分子量相同,不同 的构型电泳迁移率不同: • scDNA最快、l DNA次之、 ocDNA最慢。
• 共价闭合环状DNA分子(ccc-DNA)
质粒DNA的复制
• 质粒拷贝数即一个细胞内质粒的数量与染色 体数量之比。每种质粒在相应的宿主细胞内 保持相对稳定的拷贝数。 • 根据在每个细胞中的分子数(拷贝数)多寡, 质粒可分为两大复制类型:
3.2 构建质粒克隆载体的基本策略
1. 能在受体中进行有效的复制(有复制起始位点)。
2. 含多克隆位点 3. 含有供选择克隆子的标记基因,如:常用的标记 基因:Apr,Kmr,Smr, Tcr基因等 4. DNA分子尽可能小和较高的拷贝数。 5. 根据特殊需要,组装各种“元件”,构建不同用 途的质粒克隆载体。 理想的载体应该有两种抗菌素抗性基因。
严谨型质粒:分子量大,低拷贝数,1-3拷贝
松弛型质粒:分子量小,高拷贝数,10-60拷贝 P38
质粒的不相容性(P39)
• 在没有选择压力的情况下,两种亲缘关系 密切的不同质粒,不能在同一宿主细胞内 稳定的共存。
不相容性质粒:不能共存于同一细胞内不同质粒
相容性质粒:共存于同一细胞内不同质粒
质粒的不相容性:分子机制
筛选标记-插入失活
pBR322质粒载体tetr基因的插入失活效应 2
当外源DNA片断插入Tcr 基因后,导致Tcr 基因失活,变成只对 Ap有抗性,即通过对抗生素的双抗或单抗来筛选是否有外源片 断插入。
(2) 质粒克隆载体pUC18/19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的J. Messing和J. Vieria于1978年,在pBR322的基础上改造 而成。 • pUC7、pUC8、pUC9、pUC10、pUC11、 pUC18、pUC19 (P41)
• pUC18/19与pBR322的主要差别是用乳糖操纵子的 一个DNA片断(466bp)替换了pBR322选择标记 Tcr 基因。 • 此DNA片断含有乳糖操纵子的启动子、调节因子和β -半乳糖苷酶的α-肽基因。
pUC18/19的结构
复制起点:来自pBR322质粒。 Ampr基因:来自pBR322质粒 lacZ的启动子:来自大肠杆菌 lacZ’基因 :大肠杆菌lacZ的肽链序列, 是LacZ 的氨基端 片断 5. 多克隆位点:10个连续的单酶 切位点,位于lacZ’基因的5’端。 1. 2. 3. 4.
组装合适的选择标记基因
• 绝大多数质粒载体都是用抗菌素抗性标记 • 不带有抗菌素抗性基因的受体菌不能在含有抗菌 素的培养基(选择培养基)中生长。 • 当带有抗菌素抗性基因的载体进入受体菌后,受 体菌才能生长。
氨苄青霉素抗性(Ampr) 卡那霉素抗性 四环素抗性 链霉素抗性 氯霉素抗性 (Kanr) (Tetr) (Strr) (Cmlr)
pBR322的结构
pBR322的构建过程
• 复制起始位点:源 于ColE1衍生质粒 pMB1。 • Apr基因:源于 pSF124质粒转座子 Tn3。 • Tcr:源于pSC101 质粒。
pBR322的优点
• 具有较小的分子量,4363bp,可以克 隆10kb以下的外源DNA。
• 含有松弛型质粒ColE1的复制起始位 点,可在E.coli HB101 和 E.coli C600等受体细胞进行高拷贝复制。 • 具有两种选择标记基因Ampr和Tetr。
• • • •
章鱼碱型 农杆碱型 农杆菌素型 琥珀碱型
Ti质粒分为4个功能区:
T-DNA区:是根癌农杆菌侵染植物细胞时从Ti 质粒上切割下来转移到植物细胞的一段DNA,含有 编码植物激素和冠瘿碱的基因 • Vir区: Vir 区上的基因能激活T-DNA转移,使根 癌农杆菌表现出毒性 • Con区:该区段上存在与细菌间接合转移的有关 基因,调控Ti 质粒在农杆菌之间的转移 • Ori区:Ori区上的基因调控Ti 质粒的自我复制。
-互补
• pUC质粒结构中的lacZ’基因所编码的-肽链 (编码β-半乳糖酶基因的氨基末端)可参与 -互补作用。这种载体适合于可编码β-半乳 糖苷酶C端部分序列的宿主细胞。虽然质粒 和宿主编码的片段各自均无活性,但它们共 处一个细胞中时可融为一体,形成具有酶学 活性的蛋白质。这样,LacZ基因上缺失近操 纵基因区段的突变株与带有完整近操纵基因 区段的β-半乳糖苷酶阴性的不同突变株之间 实现互补,这种互补现象叫做-互补。
(3) 农杆菌Ti质粒表达载体的构建 (P53)
• Ti( tumor-inducing plasmid )质粒:根癌农杆菌含有 一种内源质粒,当农杆菌同植物接触时,Ti质粒中有一 段DNA,称为T-DNA(transfer-DNA),能转移并整合 到植物基因组中,并导致冠瘿瘤的形成。大小因种类而异, 在200-250kb之间。
• 两种含有不同复制子结构的不同质粒,在 复制时各受自己的拷贝数控制系统的调节, 致使两种质粒的最终拷贝数恒定,因此在 经过若干复制周期和细胞分裂周期后仍能 共处于同一细胞内。 • 任何两种含有相似复制子结构的不同质粒, 不能同时存在于一个细胞中,这种现象称 为质粒的不相容性,不相容性的质粒组成 不相容性群。
选择原理
• Ampicillin 抗性和 lacZ的肽互补(蓝白 斑)相结合。 • 蓝白斑筛选
Xgal
• (5-Bromo-4-chloro-3-indolyl--Dgalactoside) • 是-半乳糖苷酶的作用底物
-半乳糖苷酶作用于Xgal显色反应
• -半乳糖苷酶能把无色的化合Xgal分解成 半乳糖和一个深蓝色的物质5-溴-4-氯靛蓝
第三章 基因克隆载体 (质粒载体)
载体 (P39)
• 概念:携带外源DNA进入宿主细胞, 并为其提供复制和功能基因表达调控系 统的工具。 • 功能 1.运送外源基因高效转入受体细胞 2.为外源基因提供复制能力或整合能力 3.为外源基因的扩增或表达提供条件
载体在基因工程中的必要性
• 目的外源DNA很难进入受体细胞 • 目的外源DNA一般不带复制子系统 • 目的外源DNA一般不具备表达的调控 系统
载体应具备的条件(P38)
• 1. 具有针对受体细胞的亲缘性或亲和性
(可转移性)
• 2. 具有与特定受体细胞相适应的复制位点或整 合位点 • 3. 具有多种单一的酶切位点(多克隆位点) 4. 具有合适的选择性标记
– 自我复制表达,外源基因的插入不影响其功能的发挥, 易于从宿主细胞分离出来
• 5. 分子量尽可能小,以提高其载装能力 目的基因能否有效导入受体,并在其中高效 表达,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用的载体。
插入失活
• 其中有7种限制酶:EcoRV, NheI, BamHI, SphI, SalI, XmaIII和NruI,它们的识别位点是位于四环 素抗性基因内部,另外有2种限制酶:ClaI和 HindIII的识别位点是存在于这个基因的启动区内, 在这9个限制位点上插入外源DNA都会导致tetr基 因的失活; • 还有3种限制酶(ScaI、PvuI和PstI)在氨苄青霉素 抗性基因(ampr)内具有单一的识别位点,在这 个位点插入外源DNA则会导致ampr基因的失活。 这种因DNA插入而导致基因失活的现象,称之为 插入失活效应。
pUC18/19的结构
pUC18/19质粒载体的优点
① 更小的分子量:如pUC18为2682bp,pUC8为 2750bp。
② 选择方便:Xgal显色、抗菌素双重直接选择。
③ 克隆便利:具有多克隆位点(MCS),使有两 个不同粘性末端的外源DNA方便地插入。 ④ 测序方便:pUC的MCS与M13噬菌体载体的 MCS完全相同,便于把外源DNA转移到M13载 体上测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