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梦湖赏析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茵梦湖》
读一本好书有如品茗,初尝味淡,多多咀嚼几次便也品出那股清幽之气。

茵梦湖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正是如此。

初识此书是在文学课上,那时老师给的是德语的书名Immen See.回去搜了下,这才看见这个译名—茵梦湖。

当真如同一个年少的梦般,这个名字撞进了心里。

细细读了几遍,心中顿时生出了感悟来,这才按捺不住,提起笔,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写出来。

这是一个两小无猜的故事。

《茵梦湖》描写了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

莱因哈特和伊丽莎白相爱甚笃,但是因为母亲以及社会阶层的差异,两人虽然深爱彼此却不能相守共白头。

莱因哈特外出求学,等他回来,早已物是人非。

她已作他人妇。

他带着怅惘离开故地。

多年后,莱因哈特应邀去埃利希在茵梦湖的庄园,两人见面却是满目惆怅。

《茵梦湖》是施笃姆最为杰出以及最有影响力的代表作之一。

全文极富诗意,语言清丽雅致,读之悦目。

同时也深刻展现了其鲜明、独特、且优美动人的艺术风格。

假如你读过施笃姆,你就会知道,这不仅是他最受读者欢迎的一部作品,而且是其描写感伤爱情的经典名篇,展现德语语言魅力的典范之作。

特奥多尔·施笃姆,1817年生,1888年卒。

他是德国19世纪中叶注明的小说家和诗人。

他的风格是诗意现实主义。

他生于胡苏姆小镇。

许是从小看惯了小镇温柔细致的风情,才造就了他如此细腻动人的文风。

早些年在其父的要求下从事法律,40年代后期才开始文学创作。

茵梦湖着重描写已逝的童年的欢乐与幸福,追忆了缠绵之爱、眷念乡情。

人们读之甚为动容,着实令人扼腕不已。

相信通过我对茵梦湖的分析与感触,读者能够从中领略到这位文学泰斗的风采,并且希望我的看法与视角能够给大家耳目一新的感觉。

此文开头便从已是垂暮之年的老者开头---这位老者也就是本故事的主角莱因哈特。

他回忆自己青梅竹马的恋人伊丽莎白。

我一开始并不知道剧情,我看这篇小说时完全是手捧着字典,一个一个查不认识的单词。

看完那一节,我觉着动容。

甚至想着,不知道他思恋的究竟是何等姿色。

然而越往后读,便越是无奈。

我看到造成他们爱情悲剧的主要原因并不只在于市民社会家长制的外部阻挠,莱因哈特内心逃避与拒绝是主要原因。

莱因哈特有着文人特有的细腻敏感,时常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能自已。

有时候我甚至觉得,伊丽莎白于他而言是否真的那么重要,或者他日后的怀念只是追忆曾经年少时一种飘渺美好的感觉?
两人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莱因哈特伊丽莎白必然感情甚笃,但是莱因哈特却没有哪怕一次地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而埃利希则不同。

他对着爱情是抱着勇敢地态度的。

莱因哈特和伊丽莎白互有好感,他肯定是知道的。

但他并没有知难而退,而是勇敢的向十几年的两情相悦发起挑战,又是送这个又是送那个的。

俗话说的好,只要锄头挥得好,没有墙角挖不倒。

磨了些时日,终于守的云开,抱得美人归了不是。

我觉得这个爱情悲剧很大程度上是归结于莱因哈特自身的性格弱点上。

莱因哈特在做市民和艺术者之间徘徊的边缘人心态,他不想受到社会价值规范的约束,而是用男性审美想象去挤压女性的真实存在,而忽略了伊丽莎白的情感要求。

就比如说莱因哈特求学期间曾回来,当时他也已经发现埃利希对伊丽莎白的爱慕,心中虽有不安和不快,却也未曾有进一步行动。

只是在即将离别之际,遮遮掩掩神神秘秘地和心爱的女人说,等我两年,我回来会告诉你一个秘密。

然而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

伊丽莎白没有傻傻地为了这么一句承诺而等他。

他们再见之时,她早已入他人之怀。

我一直很不能理解的是莱因哈特。

在爱情受到如此威胁之时,为何还那么懦弱?相比之下我更欣赏勇敢的埃利希。

他对爱情的态度非常勇敢。

或者说,莱因哈特就是一个诗人的情怀,
他有太过于细腻敏感且丰富的情感,很多时候过于在乎自己。

其实我一直觉得此文若有若无站在莱因哈特的角度上讲述,很多事情上存在着对他的辩护。

对于这些辩护我本人是极不赞同的。

埃利希则是实用主义,我斗胆推测,伊丽莎白嫁给埃利希未尝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茵梦湖中作者也设定了许多象征。

比如年幼时他们去采而不得的草莓,再比如睡莲与湖水。

我们都知道,茵梦湖不是作者虚构出来的产物,茵梦湖这个景物是小说中最为核心的空间象征。

睡莲和湖水是莱因哈特情感的意象化投射。

施笃姆着重刻画了白色睡莲这个意象,这个意象纵跨现在与过去的时间阻隔,直接成为莱因哈特追忆似水华年的象征焦点。

个人私以为,水中的睡莲暗示着渴望却不可及的幸福,白色象征着纯洁,也象征着美好的女孩伊丽莎白。

水这个意象不仅承载着女性特征的元素,还暗示着人的一种精神状态。

茵梦湖幽深朦胧和水草缠绕都令莱因哈特惊惧不已,他退回了岸上。

其实这点也是一个暗示,或者说是作者为下文埋下的伏笔。

莱因哈特放弃亲近睡莲,也影射出他在心里面无法抗拒的逃避。

不仅是对现实,还是对伊丽莎白的情感需求。

我通篇读来,从开头到结局。

心中不免怅惘。

美好的结局想必是每个读者都喜闻乐见的。

不过这本由施笃姆执笔的《茵梦湖》当真唤起心里久违的想念,看着看着便不由自主地追忆起自己曾经的逝水流年。

恍叹一声,不觉中仿佛有如月睡莲仰躺湖心,歌谣静静荡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