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外伤影像学诊断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 伤 后 25 天
弥漫性轴索损伤(DAI)
• 典型DAI好发生在四个部位:胼胝体、皮髓质交界区、 上部脑干和基底节
影像学表现
CT:
1、脑水肿:脑实质呈低密度,CT值<20Hu。脑室受压变 小或脑室、脑池、脑沟结构消失。
2、脑白质损伤:脑白质或灰白质交界处散在不对称小灶 性高密度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无局部占位表现。
女,38岁,外伤后头痛头晕1天
伤后2天
T2
FLAIR
T1
DWI
男,43岁,外伤后头痛头晕11天
脑内血肿影像学表现:
(1)CT表现为不规则高密度团块,有周围水肿及占位
效应,随时间延长,密度逐渐减低。
(2)MRI ①急性期:TI等或低信号、T2低信号; ②亚急性期:T1高信号,T2等、低或高信号; ③慢性期:T1低信号、T2高信号(液化),周边见
伤后1小时
伤后3天
男,48 岁,脑 外伤后 人事不 醒8小时
伤后8天
伤后21天
亚急性硬膜外血肿
T1
T2
男,55岁,颅脑外伤后18天
伤后2小时
伤后9小时
迟发性血肿:多发生于伤后24小时内
硬膜下血肿
• 血肿积聚于硬脑膜和蛛网膜之间
• 出血可来自静脉窦或窦旁桥静脉的破裂
• 血肿位于受伤同侧或对侧 • 无颅骨骨折或骨折位于受伤处 • 常合并脑挫裂伤和脑内血肿,甚至可出现脑疝 • 血肿范围广,多位于额颞部,可跨越颅缝
环形T2低、T1等或略高信号(含铁血黄素沉着)。
男,28岁,外伤后头痛、 头晕4小时
伤后第3天 急性-亚急性期
男,75,外伤后头痛头晕17天 亚急性期
脑干损伤
• 系严重的损伤,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均可引起脑组织 的冲撞或移动而致脑干损伤。MRI检查较CT更容易发现 病灶。
男,67岁,外伤后5天,人事不醒1天
• 位于皮下和帽状腱膜之间,出血受皮下纤维隔的限制 血肿较局限,血肿体积小,张力较高。 • CT表现为局限性头皮肿胀,密度增高,可均匀或不均 匀。
帽状腱膜下血肿
• 帽状腱膜下层是含有连接头皮静脉、板障静脉、静脉 窦导血管的疏松组织,当出血时破裂的血管无阻力, 沿疏松的组织层扩散,严重者范围可波及整个头部。 血肿范围广泛似帽状,呈高密度。
☆CT为最佳检查方法 ☆需注意骨折线是否通过上矢状窦、横窦及脑膜血管沟, 是否通过鼻窦、中耳,是否通过神经管或孔
粉碎性骨折
男,29岁,外伤后人事不醒2小时
凹陷性骨折
男,11岁,外伤致头痛、流血3小时
前颅窝骨折
顶骨凹陷性骨折累及矢状窦
视神经管骨折
骨折线通过耳蜗、内听道
颅骨骨折间接征象
• • • • 颅内积气 急性硬膜外血肿 头皮血肿 乳突、蝶窦、额窦积液(积血)
☆出现上述征象时,需仔细观察颅骨情况,若无发现 骨折(特别是颅内积气)需行CT薄层扫描明确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 是由于颅脑外伤导致蛛网膜下腔内的血管断裂、脑挫 裂伤的渗血以及颅内血肿的血液进入蛛网膜下腔所致。 • 在CT上显示最佳,常见在基底池、侧裂池、脑沟的铸 型高密度影,沿大脑镰分布时需要与大脑镰钙化区别, 无法鉴别需行短期复查。 • 常导致脑血管痉挛,造成脑缺血和脑梗死。
颅脑外伤
概念
• 颅脑外伤是外力作用于头部,导致头皮、颅骨、脑血 管、脑组织发生变形、破裂所形成的损伤。其发生率 占全身损伤的10%—15%,仅次于四肢损伤,占第二位, 而死亡率却居首位。
2
分类
头皮下血肿 1.头皮软组织损伤 帽状腱膜下血肿 骨膜下血肿 头皮撕裂、撕脱 硬脑膜下血肿 硬脑膜下血肿 硬膜下积液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挫裂伤 3.脑组织损伤 脑内血肿 弥漫性脑损伤
男,6岁,车祸外伤致人事不省4小时
SWI
颅脑损伤合并症和后遗症
• • • • • • 脑脊液漏(鼻腔、耳道或开放创口流出,好发于颅底骨折) 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颅神经损伤 外伤性癫痫 颅脑损伤伤后感染 其他合并症
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 外伤性动静脉瘘常发生在静脉或静脉窦附近的动脉内 分离或剥离,常因颅底骨折而致。引起汇入海绵窦的 眼静脉怒张、扭曲,同侧眼球突出,海绵窦增宽。瘘 口盗血严重者可致局部脑缺血。
男,34岁,外伤后 头痛、流血1小时
伤后4天
伤后10天
伤后40天
伤后3个月
男,6岁,车祸外伤 致人事不省4小时
伤后2天
伤后10天
伤后15天
伤后20天
伤后两个半月
脑挫裂伤
• 脑质表层或深部散在小出血灶、静脉淤血、脑水肿、 脑肿胀为挫伤。如伴有脑膜、脑或血管撕裂则为脑裂 伤。二者常合并存在,统称为脑挫裂伤。常发生在着 力或对冲部位,常伴有珠网膜下腔出血。
硬膜下血肿的MR表现:
形态同CT,信号同硬膜外血肿
男性,51岁,外伤后头痛、呕吐1天
Baidu Nhomakorabea
T1
T2 伤后13天
亚急性期
FLAIR
女,74岁,外伤致头痛3小时
大脑镰、小脑幕旁硬膜下血肿
伤后7天
FLAIR
T1
T2
DWI
慢性硬膜下血肿
• 出血来源:脑表面的小静脉、桥静脉,出血速度慢。 • 症状与诊断:此类病人年龄较大,脑损伤轻或不明显, 类似脑肿瘤,CT、MRI可确诊。
小脑幕裂孔疝的CT表现
• 环池受压变窄或消失是小脑幕裂孔疝最重要、最敏感 的征象。脑干、病变侧侧脑室受压变形,中线结构向 对侧移位,第三脑室闭塞。脑沟受压消失,四叠体池 及大脑大静脉池变形或闭塞,外侧裂池及鞍上池闭塞。 伴有原发病变的部位、范围、程度以及脑疝的继发改 变,如出血、脑梗死或脑积水等。
骨膜下血肿
• 来源于骨折或骨膜剥离,骨膜与颅骨粘连紧密,骨膜 与颅缝融合,血肿局限,张力高。梭形或新月形高密 度影紧贴于颅外板,常伴颅骨骨折。
男,16岁,头部外伤后2小时
颅骨骨折
• 按骨折是否与外界相通分为闭合性和开放性
• 按骨折的形态分为线性、凹陷性、粉碎性和穿通骨折 • 按部位分为颅盖骨折和颅底骨折
2.颅骨损伤及颅内损伤
• 影像学检查的目的:明确外伤的范围、类型、程度, 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评价预后。 • 影像学检查方法选择: 急性颅脑外伤作CT检查,往往只需要平扫即可确诊 亚急性、慢性颅脑外伤及脑干损伤应先CT平扫,诊断 或鉴别诊断有一定困难时再行MR检查
• CT为首选检查方法。
头皮下血肿
CT表现
1.颅骨内板下方梭形(双凸形)高密度影,边界清楚锐利。 2.可有占位效应。 3.多伴有邻近部位骨折。 4.血肿压迫脑血管,可出现脑水肿或脑梗死。
CT表现
☆急性血肿内低密 度区(“漩涡征”) =急性活动性出血。
MRI表现
1.形态、范围同CT。 2.急性期:TI等或低信号、T2低信号; 亚急性期:T1高信号,T2等、低或高信号; 慢性期:T1低信号、T2高信号。
硬膜下血肿的CT表现:
1.急性硬膜下血肿: 新月形高密度影,范围广,可 跨越颅缝,占位效应较明显。 2.亚急性硬膜下血肿:① 可为高密度、混杂密度或等 密度新月形影;②等密度血肿有时与脑皮质难于分辨, 注意脑回受推内移征象,有助于诊断。
硬膜下血肿的CT表现:
3.慢性硬膜下血肿: ①一般呈低密度,但血肿包膜的 毛细血管可破裂发生再出血而呈混杂密度; ②形态 可为新月形,半月形甚至双凸形,后者是因液体大 量进入而使血肿张力甚高。 ③血肿包膜呈线条状 稍高密度,时间很长的慢性血肿可见包膜钙化。
CT表现
1、病灶呈不规则片状低密度,密度不均匀,其内混有斑 片状高密度出血灶 2、若无出血灶则为脑挫伤 3、挫裂伤较严重者常因水肿较重致脑室受压变形移位 4、蛛网膜下腔出血
MRI表现
1、挫伤表现为斑片状、片状T1低、T2高信号 2、挫裂伤信号较混杂,在T1低、T2高异常信号内见散在 点状、斑片状高信号 3、晚期形成脑软化灶,T1呈低信号,T2呈高信号,边界 清,相邻部位脑萎缩
男,79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肢体乏力4天
硬膜下积液
• 当脑部受力时脑在颅腔内移动,造成脑表面、侧裂池等 处蛛网膜撕裂,脑脊液经过活瓣状的蛛网膜破口进入硬 膜下腔不能回流,当用力时脑脊液不断进入,可分为急 性、亚急性、慢性硬膜下积液。
• CT表现为新月形均匀的脑脊液密度,位于脑组织与颅 骨之间,老年人多为双侧;MRI呈T1低、T2高信号,邻 近脑组织受压。
男,21岁,外伤后2小时
头部外 伤术后1 月余, 右眼搏 动性突 出23天
外伤性脑疝
• 当颅腔内发生局灶性或弥漫性病变,引起脑组织体积 增大和颅内压增高,使部分脑组织发生移位,并从高 压处向低压处挤压,引起一系列临床综合症,称为脑 疝。
• • • • •
根据脑疝发生的部位和所疝出的组织不同,可分为: 小脑幕裂孔疝/切迹疝(颞叶钩回疝) 枕骨大孔疝(小脑扁桃体疝) 大脑镰疝 小脑幕切迹上疝等
男,69岁,外伤后人事不醒3小时
T2
FLAIR
T1
男,71岁,伤后13天
颅内血肿
硬膜外血肿 硬膜下血肿
按伤后血肿发生的时间可分为:
•急性硬膜外/下血肿(伤后3天以内) •亚急性硬膜外/下血肿(伤后3天至3周内发生)
•慢性硬膜外/下血肿(伤后3周以上)
硬膜外血肿
• 颅内出血积聚于颅骨与硬膜之间 • 损伤部位多伴有骨折 • 大多是骨折导致脑膜中动脉破裂所致,少数为静脉 窦破裂引起 • 血肿范围局限,不跨越颅缝 • 典型血肿呈双凸形(梭形) • 多不伴有脑实质损伤
谢谢!
MRI(对DAI的显示比CT优越):
1、脑水肿: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 2、脑白质损伤: 非出血性:散在不对称T1低、T2高信号 出血性: 急性期-T2低信号,T1等或低信号 亚急性期-T1高信号,T2等、低或高信号 慢性期-T1低信号,T2高信号,周边环形低信号
3、SWI见多发斑点状、结节状低信号出血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