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消费状况及特点的调查研究

大学生消费状况及特点的调查研究
大学生消费状况及特点的调查研究

大学生消费状况及特点的调查研究

——以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为例

摘要

消费是经济生活、文化生活与社会生活的连接点,消费过程既体现着商品的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实现,也体现着商品的社会生命和文化生命的形成、运动、转换和消解的过程。消费在物理意义上消解客体的同时,也在社会和文化的意义上塑造着主体。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现阶段年轻人的消费特点。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的消费方式及消费状况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社会消费观念的转变和周围环境会影响他们的消费观念和行为。对于大学生高消费的现象,有关专家分析说,很大程度上是互相攀比的心理作祟,而这种攀比又将消费节节抬高,有些家境不佳的学生,既不忍心向父母伸手,又没有能力赚外快,会产生强烈的自卑感甚至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和行为问题。客观地讲,大学生消费的主流是合理的、科学的、理性的,但不可否认其中也不乏一些不健康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观,而且大有上扬趋势。本文通过问卷,对中山学院大学生在校期间的消费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从不同学生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来源、性别等角度对他们的消费状况做了多重比较,并对调查对象的消费进行了分析,发现我国大学校现阶段消费存在问题并提出改进的措施。

关键词:消费;大学生;特点;研究

College students consumption

situation and characteristic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 Taking Zhongshan Institute as an example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college students' consumption patterns and consumer situation caused the attention of social all circles, social consumption idea transformation and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will affect their consumption idea and behavior. On College Students' high consumption phenomenon, experts say, is largely rivalries psychological cause trouble, and this kind of competition and consumer 's elevation, some students from less affluent backgrounds, neither bear to reach parents, and no ability to make money, will have a strong sense of inferiority and even the emergence of a variety of psychological and behavior problem. Objectively speaking, the mainstream of college students consumption is reasonable, scientific, rational, but there is no denying that there are also some unhealthy consumption psychology and consumption concept, but also a rising trend. 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questionnaire, to Zhongshan college students consumption were investigated, from different students' family social economic status, sources, gender perspective on their consumption condition to make the

multiple comparisons, and the survey object consumption were analyzed, found that China's large schools at present consumption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improvement measures.

Key words: consumer; college student; characteristics

目录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6)

二大学生消费的基本状况 (7)

(一)消费状况 (7)

(二)消费结构 (7)

1、基本消费 (8)

2、休闲娱乐消费 (9)

3、交际消费 (9)

4、学习投资消费 (9)

5、其他消费 (10)

三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及特点 (11)

(一)消极心理 (11)

(二)积极心理 (11)

四大学生消费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2)

(一)大学生消费存在的问题 (12)

1、经济独立意识较差 (12)

2、两级分化的消费差距 (12)

3、饮食消费比率偏低 (12)

4、攀比心理的存在,过分追求时尚和名牌 (13)

5、恋爱支出过度 (13)

(二)大学生消费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3)

1、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 (13)

2、父母消费观念对孩子的误导 (14)

3、学校宣传力度不够 (15)

五有关大学生消费的几点建议 (16)

(一)大学生要树立合理的消费观念,理智消费 (16)

1、理性消费观 (16)

2、发展性消费观 (16)

3、适度性的消费观 (16)

4、文明消费观 (17)

(二)父母要注重培养孩子正确的消费观念 (17)

(三)学校要注重健全奖学金和贷款等方面的管理制度 (17)

(四)在社会上规范大学生消费市场秩序 (19)

六总结 (20)

参考文献 (21)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的前身为1986年10月成立的中山大学孙文学院,1995年学院独立建制,更名为中山学院,实行省市共管,以市为主的管理体制。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人数1.3万人,生源来自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设有电子信息学院、计算机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艺术设计学院8个二级学院32个本科专业,初步形成了以电子信息技术为重点,理、工、文、经、管、法多学科共同发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办学格局。成立了应用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研究与开发、区域经济、孙中山思想、岭南与香山文化等11个研究所。建立了2个市级公共实验室和2个省级研究基地。在嵌入式系统、高分子材料、香山文化和孙中山研究等方面颇具特色。

为了提高调查问卷的效度,本调查的问卷在正式调查之前进行了预调查,预调查共发放问卷50份,收回有效问卷44份。根据预调查,对问卷进行了修改,同时对与本问卷的研究内容相关不大的题项进行了删减,使得此调查问卷更加完善。正式调查抽取了中山学院的各个学院中的200名在校大学生。在调查收回的167份问卷中,有效问卷165份。其中人文社会科学学院74人,经管学院63人,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7人,艺术设计学院20人。在性别方面,男生92人,女生73人。

二大学生消费的基本状况

(一)消费状况

从总体上看,中山学院大学生消费水平在静态上可以划分为高消费、中层消费和低消费三个档次。根据以往的调查将消费水平做如下区分:高消费为每月1300元以上、中层消费为每月700~1300元、低消费为每月700元以下,如表1所示。

表1 大学生消费水平统计表

学生人数百分比

高消费28 16.9

中层消费123 74.7

低消费14 8.4

总计165 100.0 调查表明,每月消费在1300元以上,所占比例16.9%;消费在700~1300元,比例74.7%;消费在700元以下,占8.4%。大部分学生的消费水平属于中等消费。需要说明的是,在高消费的学生群体中已经出现了每月上千元消费的学生,而在低档消费型学生中也有每月在700元以下的,数量是14个,占到调查人数的8.4%。

(二)消费结构

在中山学院的大学生消费结构中,消费方式是研究课题的一个重要内容,我们结合中山学院学生消费的实际情况,重点考察了以下几个方面:饮食、服装支出、手机花费支出以及谈恋爱支出等。

表2统计表明,有66.7%的学生每月在饮食方面的花费在400~600元之间,有7.2%的学生每月在饮食方面的花费在400元以下。

表2 饮食支出统计表

学生人数百分比(%)400以下12 7.2

400~600元110 66.7

600以上43 26.1

总计165 100.0 通常情况下,饮食的花费在大学生的消费中占有较大的比例,本调查同时调查了他们饮食以外的其他花费,表3反映了学生除饮食的消费外,哪种花费会占较大的比例。

表3 除饮食外的其他花费统计表

学生人数百分比(%)交际60 36.3

学习11 6.7

购物76 46.0

上网18 11.0

总计165 100.0 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和行为更多的靠他们自己规范和适当的约束,当代大学生的消费来源更多的来自于家庭,就如表4所示,在所调查的学生中,有81.4%的学生靠父母供养,占到所调查学生很大的比例。

表4 大学生的消费来源统计表

学生人数百分比(%)

父母供养143 86.7 部分靠家庭部分,靠兼职或勤工俭学12 7.2

靠自己的能力支付10 6.1

总计165 100.0

具体来说,他们的消费项目具体去向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五个方面:

1、基本消费

现阶段的大学生的消费支出主要是指衣、食、住、行四个方面,其中占据的比例最大的是买衣服和吃饭。根据调查问卷可以看出,在食物支出方面,一般学生每月消费500 - 700元,在每月总支出上,吃饭大约占全部消费的71.5%。另外,购买服饰也是中山学院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内容。大学生处于青春阶段,追求外表时尚,害怕被潮流所抛弃。经调查,中山学院的学生已经只是满足于衣服的

舒适合身,而是进一步讲究衣服的款式、品牌。例如李宁、耐克等国际名牌在中山学院的学生的衣服上随处可见。在美容打扮方面,女生的平均消费水平要高于男生。现在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基本上每个女生的床头都放有不同品牌的国际档次的化妆品,甚至有些富二代还定期去美容院做专业护理。

2、休闲娱乐消费

大学生的娱乐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也是建立在高昂的物质条件下,中山学院每当寝室或者同学有过生日或班级聚会等,就会去KTV唱歌,迪厅跳舞,酒吧等消费场所。随着洋节日在中国的盛行,大学生们在平安夜、圣诞节、情人节,这些节日里的学生们是非常开心的,难免要互赠礼物,在节日当天还要相聚一堂,开怀畅饮,唱歌跳舞的来庆祝。此外,休闲娱乐消费的最大板块就是上网的费用,可以说现阶段的大学生是网络市场的最忠实消费者,虽然寝室有网线,但是有的同学嫌网速过慢,就不得不去网吧玩游戏。据调查,普通网吧每小时费用1元到2元不等,中山学院大学生每月上网的花费大约30-80元,更有甚者给游戏冲人民币,那样每月消费则高达几百元。其次是外出观光旅行。宁静的校园无法满足年轻人的活动需要,特别是黄金周等节假日期间,很多大学生都选择到外面休闲放松。

3、交际消费

中山学院的学生在上大学时,很多学生已经开始去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如今的大学校园里,手机对于大学生来说是非常普遍的,甚至有的学生有两部手机。通过调查,中山学院大学生一个月的手机费少则30到50元,多达100元以上,尤其是大三、大四的一些学生,为了实习和找工作,给各个公司打电话,递简历,消费更是惊人。此外,恋爱消费也是大学生的主要消费之一,这种消费主要男孩付出沉重的代价。大学生谈恋爱,自然是经常去咖啡馆和电影院等场所,自然而然的增加了学生的每月生活费的金额。

4、学习投资消费

教育投入是占较大比例的。中山学院的每个学生每年的学费,书费,考取一些资格证书的费用,杂费等加起来就有七八千甚至上万。剩下的主要集中在购买专业书籍和学习用具等方面,这些消费大约占整个月全部消费的9.6%。其原因

是由于我国人才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中山学院的学生为了拥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几乎每一个高校学生每年都要投资500——1 000元在额外的培训课上。

5、其他消费

在其他消费方面,首先是医药费占的较多,现在大学生的人体素质还不是很好,难免会头痛感冒,这样一般每月少则5 - 20元,多则上百元。此外,有的学生会发生一些突然的问题,例如阑尾炎等。其次是其他负面消费,如烟酒费等,这些消费约占总消费的很小的比例。随着通讯行业和PT产业的飞速发展,手机和电脑对于时尚的大学生来说,越来越成为必不可少的用品,它正以惊人的速度飞人大学生的校园生活。虽然手机、电脑等的购买支出是另算的,不占日常消费,而这些消费也应该算人大学生消费的范畴。

大学生消费除了以上的费用,还包括学费、书籍费和住宿费等。目前大学生的消费已经给家庭造成了很大的压力,特别是一些贫困家庭,生活都难以保障,更不用说这近万元的费用了。

三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及特点

(一)消极心理

通常产生攀比心理的个体与被选作为参照的个体之间往往具有极大的相似性,导致自身被尊重的需要过分夸大,虚荣动机增强,甚至产生极端的心里障碍和行为。现阶段普遍存在这样的情况,如果在工作学习或者文体比赛活动中不如其他人,可能会产生其他虚荣心理想得到平衡,转而从外表穿衣方面开始狠下功夫,希望能在这些表面上吸引他人注意,寻求心理平衡。虚荣心是一种被扭曲了的自尊心,是自尊心的过分表现,是一种追求虚表的性格缺陷,是人们为了取得荣誉和引起普遍注意而表现出来的一种不正常的社会情感。还有很多学生不知道每学期花了多少钱,不考虑钱的去向,只要钱不够了就会向家里要钱。另一表现则是有钱就大手大脚地花,开学的时候,家里会把几个月的生活费一起带着,这样有的学生就把本是几个月的生活费一气花掉。这种消费上的盲目性表现出大学生消费上的放任心理。

(二)积极心理

我国大学生是纯消费者的原因是目前我国大学生的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但是也有个别的同学通过兼职或者做点小生意,但是有中山学院有86.7%的学生还是没有收入的,这就导致了他们每月可支配的钱是固定的,比较普遍的都是大约在700-1300元之间,家境好的一般也不超过2000元,由于消费能力有限,所以大学生们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他们会尽量搜索那些价廉物美的商品。很多大学生有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能够根据各自家庭的经济条件合理、适度地消费。

随着世界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经济的不断进步,我国大学生的消费也逐渐倾向多元化,和以前的学生相比,90后的大学生已经不能满足宿舍、教室、食堂“三点一线”的单调生活,娱乐、运动、手机、电脑以及新型的TT产品自然而然的成为了现阶段大学生消费的热点。此外,现在的女同学都喜欢在淘宝等网店进行购物,这大大增加了学生的每月生活的支出,大学生的消费内容多、消费范围广、消费多元化已呈现明显的趋势。

四大学生消费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大学生消费存在的问题

1、经济独立意识较差

一般来说大学生从高中跨入大学的校门,从父母眼前到离家百里千里,基本上都是第一次拥有费用支配的权利,由于没有经验,还都不会理财,不知道该如何根据自己的日常花销来安排消费。每当一学期结束了,很多学生都说自己花费超支了,甚至回家的路费都要向其他同学来借,就算有的学生手里还有些剩余,也想着要把余下的钱花完,可能只有个别的学生能有意识存储些钱。现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独立的理财能力成为大学生在社会上立足的重点。所谓理财并不是说金钱的加减乘除即可,也不是简单的平衡收支,需要长久的理财意识。目前大学生的理财能力需要加强和培养,大学生普遍存在强烈的物质欲望,个人盲目冲动不是独立,而是年少任性的表现。

2、两级分化的消费差距

在现在大学生内部消费水平方面存在着两极分化的差距。有调查表明,家庭条件差的学生每月仅有四五百元的生活费。学校里有的家庭条件好的学生,消费水平极高,每月通讯费、网络费、娱乐休闲费、恋爱投资费等每月消费高达千元之多,各种高科技产品比如笔记本电脑、苹果手机等样样都有。在大学的校园里,有的学生花钱无所顾忌、大手大脚,家庭贫困的学生却要靠四处打工来维持日常生活。大学生之间的消费差距比较大,两极分化分明,这与我国目前经济过渡的社会大背景对于大学生之间的消费差距有一定的影响。

3、饮食消费比率偏低

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大学生的生活消费有一个共同的方面,也就是消费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生活饮食、生活用品费用和购买学习资料。在生活费用当中,饮食费用可以说是重中之重,估计学生在校每天的基本饮食消费在20元左右来算,学生每个月单纯地饮食费用大概需要600元。在调查的96名女生中有大部分都没有达到这个数字,大约占到78. 5%,有的学生是为了想减肥保持苗条控制自己的饮食,还有的学生是为了节约开支选择一些廉价的用餐饭菜不顾营养。这种饮

食消费偏低也属于大学生消费状况不合理的表现之一。

4、攀比心理的存在,过分追求时尚和名牌

不少大学生把钱用在平时的吃喝玩乐上,单纯地追求物质享受。有很多学生宁可节衣缩食只是为了想拥有一款新衣服或者换上一款最流行的手机,因而减少其他必要的开支。经调查发现,一些男同学为了买一双名牌的运动鞋,有的女学生为了买一套名牌化妆品或买一件名牌衣服,不得已向其他人借钱更有甚者偷钱,反映出这些学生不懂得量力而行,在虚荣心的驱动很容易造成无止境的攀比心理。

5、恋爱支出过度

在大学校园里两两相依的学生情侣是学校里一道浪漫的风景。但是浪漫要有花费的,浪费的情结就需要物质来铺垫,需要玫瑰和钻石的装饰。现在的大学生情侣,认识不到一星期就送个手机,过个情人节动辄需要上百元的礼物。节日越来越多,生日、七夕节、元旦、国庆节、圣诞节哪个节日都需要送礼物的。在调查资料中显示,一些大学生每月谈恋爱的费用大约需要支出400-500元,最少的也有200元左右,最高的恋爱投资达到2000元。这些大学生大多认为追求情感就需要投入足够低物质投人,经常缺乏合理适度的消费。

(二)大学生消费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大学校园里的学生在消费上产生盲目消费、消费结构不合理、虚荣攀比、奢侈浪费、恋爱支出过度等一系列问题,这些虽然有社会上的负面影响,但也与家庭、学校正确引导的缺失有密切关系。

1、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

整个社会存在较强的透支消费意识。在很多城市,普通市民都已经接受了“信用与借贷消费可以成为主要的消费方式”这种思想,正是这样地消费思想与消费方式才对大学生群体产生深刻影响。在调查中,很多大学生保持着“花明天的钱,实现今天的愿望”这样的想法,认为这是符合时代的思想。其次,“透支”、“借贷”消费,一些事保持群体归属意识,还有一些是为了实际支出需要。观察大学生的消费状况来看,城市生活消费水平的偏高和学习开支使一部分学生不得不依靠助学贷款来维持学业;还有一些人想和集体中的其他同学保持一直水平,自愿

或着被迫进行透支借贷消费,只为了购买他们认为够时尚、够新潮的产品与服务,应付人际交往。

调查表明,每月消费在1300元以上,所占比例16.9%;消费在700~1300元,比例74.7%;消费在700元以下,占8.4%。大部分学生的消费水平属于中等消费。需要说明的是,在高消费的学生群体中已经出现了每月上千元消费的学生,而在低档消费型学生中也有每月在700元以下的,数量是14个,占到调查人数的8.4%。说明中山学院学生的消费普遍较高。现在的大学生生活在“没有围墙”无忧无虑的校园里,与社会接触广泛,当某些大学生受到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奢侈浪费等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时,如果缺乏老师和父母及时的正确引导,就很容易倾向于形成心理趋同的现象,如果家庭消费条件高可以在经济上得到满足,在学生的消费行为上就会充分体现这些思想。特别是一些家庭条件好的学生,花起钱来无所顾忌,他们的消费行为会使贫困学生产生一定压力。因为那些家庭条件不富裕的学生如果要和他们交往就肯定会多花钱,造成了不愿意和他们来往,这在一定程度上就会产生隔阂。时间长了,一些学生的心理及个性也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更严重地是,有的家庭经济条件不允许,那些学生为了满足自己的消费欲望,会不惜做出一些损人利己或者丧失人格、法理不容的犯罪行为。

2、父母消费观念对孩子的误导

如表4所示,在所调查的学生中,有81.4%的学生靠父母供养,占到所调查学生很大的比例。这就说明有大多数的父母给孩子产生错误的消费观念。有些家长很清楚自己的孩子在学校的消费状况,也知道孩子有些钱肯定是浪费了,但是担心孩子在学校受苦遭到其他同学嘲笑,也只好默认这些行为;甚至是有的家长宁愿自己省吃俭用,也一定让自己的孩子穿好吃好,以致于助长了孩子大手大脚的浪费恶习,他们这种消费观念错误地引导了孩子的消费观念。一些父母喜欢说:钱是我挣的,爱怎么花就怎么花,不碍别人的事。这句话无异于告诉我们,消费可随性而为,无需顾忌。只要孩子要,家长都不会拒绝,完全是由着性子来,跟着感觉走,没有方向,没有计划。于是,“社会流行什么我就要有什么”的从众消费,“别人有什么我也要有什么”的攀比消费,“别人没有的我也要有”的求异消费等不当消费习惯,逐渐在大学生身上养成。此外还有一些家长说:就是我再穷,也不能让孩子在别人面前抬不起头。一些西方人的教育观念为“再富不能富

孩子”,和我们许多家庭的“再苦不能苦孩子”教育理念形成鲜明对照。无论家庭经济是否能够承担,无论社会的风气是否恰当,无论孩子的需要是否合理,家长一律咬紧牙关、勒紧腰带,以满足孩子为己任,其实却是死要面子活受罪。“父母的行为是伟大的,结局却是可怜的。”因为这种失去理性指导的思维,无意中纵容了孩子盲目从众、虚荣攀比的心理欲望。

3、学校宣传力度不够

学校教育方面,理财内容的缺失也是造成大学生的消费没有计划的重要原因。在我国的教育中,勤俭节约一向是我国教育的优良传统,但是作为具有时代特征的“理财教育”,在学校品德教育中却很少涉及。中山学院未将理财教育纳入教学范围,究其原因,最主要是大部分教育工作者很少了解理财的相关知识,在理财教育方面存在理解错误,还有得教师觉得理财教育并不在自己的教育范围。这就难免导致理财教育在实施德育教育中出现严重失衡,因缺少对孩子的钱财规划、钱财管理、钱财投资的教育,孩子缺少正确的金钱意识,更是没有学会一些花钱的艺术和挣钱的方法。在家庭影响和学校教育相关内容缺失的双重作用下,大学生应该怎样消费、怎么样去合理计划消费表现的盲目。

五有关大学生消费的几点建议

对大学生消费存在的问题,从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四个方面提出几点建议。

(一)大学生要树立合理的消费观念,理智消费

作为一个纯消费者,大学生经济来源主要是家庭,所以消费要考虑到家庭的经济状况和父母的承受能力。要有自制能力,不能盲目地陷人感性消费的误区。为此,应该从以下方面进行树立消费概念。

1、理性消费观

如今在校的大学生年龄多在17—22 岁之间,生理和心理还不够成熟,特别重要的是,他们成长是处于思想多元化的社会转型期,在消费方面也出现了盲目攀比。对此,社会的各个方面,尤其是大学应更强调理性的消费和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做好思想的指导和教育的管理工作。更重要的是大学生自己应该树立合理、理性的消费观念。

2、发展性消费观

当代大学生的消费不仅包括基本的生活费用,还有一些比较庞大的的交往、娱乐、学习用品和其他费用比如交通费、通讯费、烟酒和化妆品等。大学生在经济上还属于不独立群体.我们应引导他们理性的消费行为,帮助他们建立合理的消费结构,鼓励他们在自身条件允许的基础上,着重发展性消费以用于促进自身素质的提高,,尽可能地减少纯娱乐性、消遣性的消费,提升消费的教育价值,实现最优最大化的消费边际效应。

3、适度性的消费观

适度消费取决于家庭或个人的支付能力。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也不断提高,支付能力不断加强,适度消费的水平也会随之增长。但对于大学生们来说没有固定的收入来源,超过其支付能力的超前消费、过度消费是极为

不可取的。为此,应教育广大学生消费要量入为出、节俭节制,要注重提高学习生活质量,提倡规划性、合理性的适度消费,反对提前消费和过度消费。

4、文明消费观

目前一些大学生由于受到社会上消费行为的不良影响,而产生了享乐主义的错误消费观念,针对这样的现象应该坚决批判并杜绝一切不文明、不健康的消费形式。

(二)父母要注重培养孩子正确的消费观念

首先,父母本身的消费观念要正确,为孩子们起到表率作用,从而指导他们健康消费。其次,父母应该注重孩子自立能力的培养,使他们适应大学这个小社会环境,为以后走上真正的社会扎实基础。再者,家长要全面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消费状况,不能随意放纵他们。在这方面,家长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家长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学会正确、理智地爱孩子。许多事实说明,大手大脚、铺张浪费是孩子逐步学会的;消费欲望强烈的孩子,是因为他们的家长在钱物对孩子心太好和心太软”造成的。因此,家长对孩子和各种要求不应该无条件满足,而应当有所节制。对孩子的爱不能变成溺爱、偏爱;对孩子的各种需求要作分析,不合理的要给予教育;对孩子的无理要求而闹决不能心太软。只有父母把握好爱的尺度,学会理智地爱孩子,才能使孩子养成健康正确的消费观。

此外家长应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艰苦朴素、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往今来,许多家庭都将其视为教育子女的传家宝。虽然现在的生活条件大大改善了,但传统美德还是不能丢。由于孩子们的道德认知水平有限,家长的消费习惯和态度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和熏陶他们,所以,家长应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在生活和工作中应保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勤俭持家的习惯和作风,不追求时尚消费,不追求名牌,注意衣着干净、整齐、得体,倡导仪表、举止端庄、大方。只要父母长期注意言传身教,孩子一定会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养成艰苦朴素的好作风。

(三)学校要注重健全奖学金和贷款等方面的管理制度

大学生消费占家庭收人的很大部分,对于农村或城市贫困的家庭而言,收人不足以满足一个大学生的消费。所以,学校应该完善奖学金制度和大学生贷款制

度,对于一些家庭贫困的学生合理地减免一些费用,并组织各类勤工助学活动,以减轻大学生的经济负担。

1、推动和谐发展,提升社会效率的奖学金制度的选择

倘若奖学金评定只注重学生的学业成绩,忽视学生思想品德及其他各项能力,就会不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不利于和谐校园建设。按照激励理论,科学地设立和评定高校奖学金。从完善奖学金评审指标体系来看,在注重学业成绩的同时,应引入其它的测评机制,如品德分、荣誉分、智育分、创新学分等,对学生的思想和学业实行综合考评,全面体现学生的成长和进步,科学地测评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水平。加强奖学金评定的宣传教育,培养学生的知恩感知恩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非常重要的心理环节。通过评奖,让学生增加报效祖国的责任感,引导学生认识奖学金的性质、意义和人民对大学生全面成才的关心和期待;通过社会资助的专项奖学金,了解社会对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使奖学金的评定成为鼓舞和激励学生勤奋学习的动力。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与协作意识

作为21世纪培养人才的基地,高校把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创新精神和能力作为一种教学理念十分紧迫和必要,高校奖学金制度的设立正是要引入适度竞争的理念。首先,要让学生扎实提升自己的实力和能力;其次,掌握公平竞争的原则,在竞争中培养学生诚实进取的精神;再次,把握合作与竞争之间的关系。推动利益和谐,促进分配公平的奖学金制度的选择在各类奖学金的评定过程中,必然有一个量化和权重的问题。例如德育分比例太大,对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就起不到应有的主导作用;反之,那些获得德育分的学生又会认为不公平。因此,选择分配公平的奖学金制度,对营造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建立科学、公正的奖学金评审指标体系的同时,应当完善奖学金申报制度,重点奖励有创新能力的学生。我们可以学习国外大学的做法,由每个学院的学生依据自己的成绩和条件申请奖学金,申请报告要准确、详实,包括成绩单、简历、科研成果、任课教师的推荐信等。候选人可以依靠创新成果演讲、公开竞争等方式获取额外的高额奖。

(四)在社会上规范大学生消费市场秩序

要积极拓展大学生的消费市场,在产品的样式、价格、服务等多方面满足不同条件下大学生的经济需求,而且要使市场秩序规范性,为大学生的消费提供一个公正、公平的市场环境。在各个方面来看,大学生的消费市场已经是继续建立的了,大学生的消费也会调动高校周围地区经济的发展,进到一定会带动本地区的经济发展。

六总结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近年来一直是市场关注的热点。通过对中山学院大学生消费状况的调查,可以看出,他们的基本生活消费总的来说能算得上是现实的、合理的,但也存在不少问题,这主要是由于家庭情况的不同和消费习惯的差异造成的。我认为应该从大学生要树立合理的消费观念,理智消费、父母注重培养孩子正确的消费观念、学校注重健全奖学金和贷款等方面的管理制度以及社会规范大学生消费市场秩序等方面来改善我国大学生消费的现状。

从论文选题到搜集资料,从写稿到反复修改,期间经历了喜悦、聒噪、痛苦和彷徨,在写作论文的过程中心情是如此复杂。四年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我们的校园生活就要划上句号,心中充满无限不舍和留恋。走出校园,对我的人生来说,将是踏上一个新的征程,要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大学生消费观念的调研报告

大学生消费观念的调研报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的消费观念也在不断的转变,那么应该如何进行相关的调研呢?下面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大学生消费观念的调研报告,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调查目的: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们大学生作为社会特殊的经济消费群体,消费观念的塑造和培养直接影响我们的世界观,因此对我们产生重要得影响。关注大学生的消费状况,把握大学生生活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影响,在当前就成为我们当代大学生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关注其消费状况,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消费观念,使大学生健康成长。 二、调查对象: 湘南学院各个年级的在校大学生。 三、调查内容: 1、在校大学生的基本生活消费:生活费用、衣着费用、化妆品及护肤品费用、日常用品费用、零食费用、其他消费。 2、在校大学生的学习消费:购买书籍的费用、参加课外培训费用、文具用品的消费、其它消费。 3、在校大学生休闲娱乐消费:参加课余活动费用、运动健身费用、娱乐费用、其它消费。 4、在校大学生的人情消费:生日聚会费用、同学老乡聚会费用、男女朋友间的情侣消费、受人恩惠答谢他人所用

费用、其它费用。 5、在校大学生的电子产品消费:通讯费、费、其它费用。 6、其它方面的消费。 四、调查方式及方法: 采取随机抽样的调查方法,以全院学生为总体,在一、二、三年级中按2:2:1比例分层抽样,用样本调查推断总体,具体情况如下: 性别:男25人女25人 大一:20人大二:20人大三:10人 五、调查数据统计与分析 1、在校大学生一个月生活费用在150—300元之间居多,大一学生占了80%,大二学生占了10%,大三学生占了50%。由此可见,我们学院的大学生在伙食方面的消费还算合理,在化妆品、衣服、日常用品消费方面,消费额在0—60元大约在80%,对此也比较合理。 2、在校大学生学习消费方面:购买书籍费用在20元以内约占66%,而50元以上仅有15%,购买学习用品平均每月费用在5—10元的占70%左右,5元以内或10元以上所占比例相当,而对于参加课外培训的费用各不等。作为一名大学生,学习就是其天职。大学生在学习方面的消费还应该提高一点,让自己充实起来,很多在校大学生放映自己很迷茫、

大学生消费情况调研报告

大学生消费情况调研报告 大学生消费情况调研报告第一篇: 调研目的:在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大学生的消费支出逐年增加,且增幅越来越大,大学生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特殊消费群体。本次调研主要是了解目前我校大学生消费状况及消费心理,分析学生的消费构成,引导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调研对象:在校大学生 调研内容:学生收支情况,学习支出情况,一是消费情况,电子通讯情况,电子通讯消费情况,消费观念。 调研方法:采用问卷调研形式,针对在校大学生可能出现的消费现象设计问卷调研内容,并对调研的结果进行分析。 调研结果与分析: 1、月消费总额有一定的差距。目前在校大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城市占比重较小,大学生总体的月消费额主要集中在400元~500元和500元~800元这一幅度,少于400元或多于1200元的两极分化现象比较少。而备案贫困生的消费额基本是少于400元。贫困生的生活标准与消费能力与普通学生差距较大。 2、饮食方面开销大。饮食开支在消费总额中占了绝大部分,这是符合健康的消费构成的。调研发现,大学生中还兴起一股外出聚餐和请同学吃饭的热潮,这方面的开支虽然不算

大,但也是造成大学生消费高的一个原因,这说明大学生已经逐渐有了社会交际方面的消费。 3、平常购买学习资料的钱。在校大学生每学期购买学习资料的钱,10元以下的占41.5%,10元~50元占49.5%,50元~100元占6%,100元以上占3%。可见大学生平时买书的并不多,除了一部分考研、考各种资格证的学生外,一般不买教科书以外的书。 4、通讯网络费用过高。被调研人群中,对手机的拥有率为100%,MP3使用率70%以上,调研发现,大部分同学每月的手机费用集中在30元~80元,也有14%的同学每月的手机费用高达100元以上。电脑的普及率在学校中也是较高大概在30%左右,按照学校网费预算,每月收取网费20元,没有电脑的同学每月的上网费用也差不多20元以上。 5、当手中有余钱时最愿意选择的消费项目。吃喝,旅游,穿着打扮占比重最大,30%选择储蓄,5%选择买书,1%选择其他。可见民以食为天,吃喝还是主流。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大学生们也重视自己的穿着打扮,追求时尚成为部分学生的副业。女生中购买化妆品衣服的比重较大,男生用在交际娱乐方面占比重偏高些。 6、在校大学生在购买衣物,生活用品方面,品牌意识有所增强,更多的学生愿意购买品牌较好的用品,特别是女生对衣饰化妆品方面。这也表明大学生的消费水平整体上有所提

大学生消费水平调查报告

大学生消费水平调查报告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人们的消费观念、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都有了很大变化。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特殊消费群体,他们的消费在社会大背景的影响下日益多样化、超前化、现代化。下面有整理的大学生消费水平调查报告,欢迎阅读! [篇一:大学生消费水平调查报告]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我国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问题显得尤为重要。伴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从1998到xx年,短短几年,中国大学生仅总数就从108万激增到xx多万。大学生人数大幅度增加,愈加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出现。同时大学生在同龄人中是文化知识水平较高、思想道德素质相对较好的群体,具有表率和示范的作用。他们既具有青年前期的年轻人消费观的新变化,又具有不同于同龄人的消费观。重视大学生消费的新变化,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消费观,不仅有益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将会对社会消费的正确引导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因此全面细致地了解大学生的消费状况已成为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正确引导大学生的消费观则成为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大学生的重点。

上述数据说明了作为大学生,作为即将步入社会的成年人,他们更加注重自己的外在形象。在这方面,女生的消费水平要高于男生。被调查同学中,对手机的拥有率为100%,。调查发现,大部分同学每月的手机费用集中在50元~100元,也有29%的同学每月的手机费用达100元以上。随着旅游的概念进入现代消费,大学生也逐渐有了这方面的花费。 当代大学生不仅消费能力在提高,而且在消费结构方面呈现多元化的趋势,除了基本的生活消费、学习消费外,当代大学生会选择将越来越多的支出用于网络通信、交际、恋爱等诸多方面。针对在校大学生消费较高的现象,太原师范学院教育系副教授相力对他所教的niit052班的43个学生做了一项“在校大学生月生活费多少”的调查,调查发现,月费用 1000元以上的人占20%,月费用500-1000元的人,占50左右%,月费用500元以下的人,占30%左右。在他们班的学生当中,超过35%的学生拥有电脑、约60%的大学生拥有手机,因此网络与通信费用支出较以往在大学生的消费支出中占据了更大的份额。 调查表示,在中国,一向都是“再穷也不能穷孩子”,孩子考上大学了,就要钱给钱,要物买物,这不仅导致部分家庭财政透支,还容易使孩子养成大手大脚花钱、贪图享乐的坏习惯。他的研究发现:大学生消费中的趋同心理、攀比

《关于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实践报告》

《关于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实践报告》

《关于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实践报告》 一、参加者: 二、实践主题: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状况,把握大学生生活消费状态,促进大学生养 成合理的消费习惯。 三、时间:2013年2~3月 四、地点: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大学生消费的特点 大学生作为社会消费的一个特殊群体,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据调查,我们可以清醒的看出大学生消费存在着以下特点。 1、消费观念复杂,感性消费占优势 大学生没有经济来源,经济独立性差,消费没有基础,经济的非独立性决定了大学生自主消费经验少,不能理性地对消费价值与成本进行衡量。大学生没有形成完整的,稳定的消费观念,自控能力不强,多数消费都是受媒体宣传诱导或是受身边同学影响而产生的随机消费,冲动消费。这也正是大学生消费示范效应的结果。据调查目前在校大学生中有30%拥有手机但对手机的消费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拥有手机的大学生中,一部分有通信的需要,且家庭经济条件允许;另一部分有通信需要,但是家庭经济条件负担不起的情况下“趋前”消费;还有一部分是既无通信需要又无家庭经济条件负担的“奢侈”消费。而“奢侈”消费则是由大学生消费的示范效应,攀比心理导致的。 2、大学生对品牌的忠诚度很高 大学生消费在一定程度上会相信自己的真实体验,如果使用某种品牌产品产生好的体验,就会坚持使用,从而逐步形成固定偏好,最终形成使用习惯,保持对此产品良好的忠诚度。比如洗发水,感性认识上的气味清香,质量好,效果明显,都会促使他们继续使用下去。 3、消费倾向多样化 21世纪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日益丰富的时代,当代的大学生们已不再满足于宿舍、教室、图书馆三点一线的单调生活。娱乐、运动、手机、电脑以及新型的IT产品都成了大学生消费的热点。大学生的消费已呈现明显的多元化趋势。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大部分学生会去旅游,去歌厅、酒吧消费,或是购买电脑,手机、MP3,反映出大学生具有走出校园、融入社会、拥有高质量生活的渴望。 (二)、大学生消费的结构 大学生的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通过调查发现,在生活费来源方面, 有大多数的同学依靠父母,部分同学依靠国家或学校补助,部分同学获得了奖学金,少部分同学通过打工补贴日常开销,另有极少数的同学还需减免学费。由此可见, 同学们主要的经济来源是仍是父母,但来源趋向于多元化。而在社会上大学生基本上还是以一个纯消费者的身份出现在社会的舞台上。 对于大学生的消费去向问题,调查表明大学生的主要消费用于衣食住行,大部分用于吃饭,但不乏一部分消费用于大学生的自身娱乐消费。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虽然吃穿问题占大学生的生活费的绝大多数,但是日常娱乐消费的比重也越来越高,尤其在以手机为主的IT电子产品和课余时间的网吧娱乐费用。 手机已成为当代社会必不可少的通信工具,尤其在大学校园里,使用手机的比重更几乎达到百分之百,因此大学生在手机上也需要大量花费。大学生的手机价格一般在300元~2000

关于大学生消费观念的调查报告范本

Record the situation and lessons learned, find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form future countermeasures.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关于大学生消费观念的调查报 告

编号:FS-DY-20769 关于大学生消费观念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们大学生作为社会特殊的经济消费群体,消费观念的塑造和培养直接影响我们的世界观,因此对我们产生重要得影响。关注大学生的消费状况,把握大学生生活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影响,在当前就成为我们当代大学生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关注其消费状况,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消费观念,使大学生健康成长。 二、调查对象: 湘南学院各个年级的在校大学生。 三、调查内容: 1、在校大学生的基本生活消费:生活费用、衣着费用、化妆品及护肤品费用、日常用品费用、零食费用、其他消费。 2、在校大学生的学习消费:购买书籍的费用、参加课外培训费用、文具用品的消费、其它消费。

3、在校大学生休闲娱乐消费:参加课余活动费用、运动健身费用、娱乐费用、其它消费。 4、在校大学生的人情消费:生日聚会费用、同学老乡聚会费用、男女朋友间的情侣消费、受人恩惠答谢他人所用费用、其它费用。 5、在校大学生的电子产品消费:通讯费、网费、其它费用。 6、其它方面的消费。 四、调查方式及方法: 采取随机抽样的调查方法,以全院学生为总体,在一、二、三年级中按2:2:1比例分层抽样,用样本调查推断总体,具体情况如下: 性别:男25人女25人 大一:20人大二:20人大三:10人 五、调查数据统计与分析 1、在校大学生一个月生活费用在150—300元之间居多,大一学生占了80%,大二学生占了10%,大三学生占了50%。由此可见,我们学院的大学生在伙食方面的消费还算合理,

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报告

关于在校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报告 一、前言 1.调查背景 消费,分为生产消费和个人消费。前者指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的生产资料和生活劳动的使用和消耗。后者是指人们把生产出来的物质资料和精神产品用于满足个人生活需要的行为特色消费和过程。通常讲的消费,是指个人消费。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也随之发生着变化,消费问题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在当前的消费市场中,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且巨大的消费群体,更是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备受人们的关注。由于大学生年龄较轻,群体较特别,他们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一方面,他们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他们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实力的滞后,都对他们的消费有很大影响。特殊群体自然有自己特殊的特点,同时难免存在一些非理性的消费问题,这不仅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巨大影响,还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造成一定影响。调查大学生非理性消费问题,寻找原因和解决方式,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是有必要的。 二、调查目的 1.为了进一步了解大学生的消费情况,发现一些大学生的非理性消费行为,寻找解决方式。 2.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保持理性消费和形成正确的消费方式。 3.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三、调查对象 洛阳理工学院全体在校大学生 四、调查内容:大学生的消费收支情况、消费结构、消费方式、消费对象、消费观念。 五、调查地点和方法 对洛阳理工学院一年级到四年级的同学随机进行线上问卷调查;我们共发送116份调查问卷,每份问卷共有题目20道,收回116份问卷,并对116份问卷数据进行统计,通过EXCEL 汇总整理和分析,做成图表,形象地对调查数据做了描述与显示。 六、调查结果与分析 1.月消费总额有一定差距。目前在校大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城市占比重较小,大学生总体的月消费额主要集中在600元-1000元和1000元-1500元这一幅度,1500元-2000元或多于2000元的现象比较少。大学生平均月消费总额存在一定差距。 2.各类消费支出占总支出比重。饮食开支主要包括校内食堂就餐费用和零食及校外饮食费用,校内食堂就餐费用主要集中在300元-600元和600元-1000元;零食及校外饮食费用主要集中在100元-200元,200元-500元占比27.59%,这说明饮食开支在消费总额中占了绝大部分,这是符合健康的消费构成的。大学生每月购置生活用品及衣物的费用集中在100元-500元,消费金额相对合理。大学生每学期在化妆品或护肤品方面的花费较多大学生没有花费、200元以下或者200元-500元,这说明使用化妆品或护肤品对大学生月消费总额的多少有一定的影响。大学生与同学或朋友间聚餐大多为一月一次或两次,这方面的开支虽然不算大,但也是造成大学生消费高的一个原因,这说明大学生已经逐渐有了社会交际方面的消费。有一半以上的大学生会主动给父母购买衣物食品,虽然是为了孝顺父母,但同样也是造成大学生消费高的一个原因。大学生每学期用于购买学习资料、课外读物的费用多集中在1元-50元,50元-200元,占消费总额的比重较少,说明大学生消费能力有限,消费水平不高。可见大学生平时买书的并不多,除了一部分考研、考各种资格证的学生外,一般

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范文

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范文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大学生的消费支出逐年递增,并且增幅越来越大,大学生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特殊消费群体。以下是三篇有关大学生消费观念的调查报告,仅供参考: 1 一、调查背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花钱更容易了,足不出户也能消费,人们每个月的开销也越来越大。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新兴力量群体,在消费过程中,一定程度上代表着社会前卫的潮流方向。因此,本次对在校大学生消费进行了一次调查,旨在了解大学生的消费观念,以进一步了解大学生群体的生活方式及行为习惯。 二、调查目的 本次调查总的目的是为了了大学生的消费方式及消费观念 三、调查地点 网络问卷调查 四、调查时间 2017年11月15日至2017年11月22日 五、调查范围 1.地理范围:在校大学生 2.时间范围:2017年11月15日至11月22日 3.调查对象: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在校大学生

六、调查方法 网络问卷发布调查 七、调查结果 根据本次调研的目的和调查内容,本次网络调研活动对在校学生展开了调查,向他们发出了网络调查问卷,一共回收了38份有效问卷。依据调查的主要目的对调查的结果进行了归类分析,并得出了相应的结论。具体分析结果如下: (一)普遍大学生平时的主要开销都花费在伙食上 普遍大学生平时的主要开销都花费在饮食上,只有极少数大学生将主要的花销花费在数码产品上。由图一可知,有%的在校大学生将花销花费在了伙食上,仅有%左右的大学生将主要开销花费在数码产品上。由此可见,当代的大学生们的生活费主要还是花在饮食上,服饰和日用品所占的百分比也较高分别为%和%,数码产品这种价位较大的产品购买的人数极少,可以看出大学生的花费主要为生活必需品。 (二) 大部分大学生们在购物时最注重的是价格因素 由图二可知,大学生在购物时最主要会考虑到产品的价格,价格因素占了%,品牌因素只占了%。因此,大部分大学生的消费还是比价理性的,不过也比较看重产品的实用性和外观,这两个因素所占百分比相同,都为%。 (三) 过半数的大学生在遇到钱不够的情况都会选择放弃购买 有%的大学生想买某样东西却发现钱不够的情况下都会选择暂时先不买,只有%的大学生会想做兼职挣钱再去购买,仅有%的人选

大学生消费观调查报告 (思修作业)

大学生消费观调查报告 当前的消费市场中,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正受到越来越大的关注。由于大学生年龄较轻,群体较特别,我们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一方面,我们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我们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实力的滞后,都对我们的消费有很大影响。特殊群体自然有自己特殊的特点,同时难免存在一些非理性的消费甚至一些消费的问题。为了调查清楚大学生的消费问题,我们决定在身边的同学中进行一次消费观的调查,弄清楚大学生要花多少钱,花在什么地方,花在什么地方,花 的是否合理,不合理应该怎样改进。 一、问卷情况 二、数据统计和分析 1.总消费额统计结果表明,月消费额主要集中在350——500(26.9%)和500——800(53.8%)之间,对于一个基本上的纯消费群体,我们觉得这个结果比较正常。我们认为,合适的人数分布峰值应该出现在500——800区间,其他区间应该符合正态分布,两种极限情况A(350以下)和E(1200以上)的选择较少,符合正态分布规律。

2.恩格尔系数由表中数据可看出,饮食方面支出居于250——350元的人数最多,“吃饭消费”占总消费的比例较高,因此,大学生这一群体的恩格尔系数较高,这可能是这一群体的特点。虽然考虑到,这一数据受限于我们学校的物价水平,并且与个人饭量的关系较大,但还是可以反映我校大学生消费支出的大概情况。 3、通讯开支随机问卷得到的结果,拥有手机的同学几乎占到被调查总人数的百分之百,可见大学校园手机的普及率之高。然后,在拥有手机的群体中,月花费介于20——50元的占到57.7%,已经超过一半。还有一部分人在手机消费方面,不理性、高开销的情况还是存在而且较为严重的。相比之下电话卡的开支就比较小了 以我们的感觉,似乎大一的时候电话方面支出较多,而大二除了个别人外似乎这方面的支出锐减,而我们的数据也基本反映了这个特点,月支出在20——50元和20元以下的分别达到65%,接近七成的同学每月都很少打电话,或每个电话时间较短。即使考虑到目前的手机普及率,大家这方面的消费还是比较的合理,这可能与在校生平时时间紧张有关。 4.打工目的方面最高的选项是增长社会经验,可以看出,大部分人做兼职的目的不在于经济方面,而只是为增加社会阅历,由这点也可以看出大家普遍的经济状况较好,有足够的资金应付日常支出。但是,我们也应该考虑一下这些资金的来源,于是我们设计了下一个问题。 5.生活资金来源及家庭收入其实出这个问题之前,答案就在我们意料之中了,不过所有的被调查者资金主要是由父母或家庭提供这个数据还是说明了一切,这种情况是当代中国大学生的普遍情况,很多社会因素我们无法改变。在有打工经历的同学中,仅有19.2%的同学是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只有15.4%的同学是为尽早经济独立,大家经济独立意识之差可见一斑。 大部分同学的家庭月收入都比较高,因此,再回头看前面大额的、惊人的月支出,就也可以理解了。但是,我们还要问一个问题,是不是赚得多了,就可以毫无顾忌的大手大脚的花钱?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一半(53.8%)的同学对自己的家庭收入不详,这一结果出乎我们的意料。这一现象表明一大部分同学在无限制消费的时候没有考虑过自己的消费对家庭的影响。 6.自我评价结果显示,61.5%的被调查者认为花销较大,与自己的预期不符。可是,大家又一直保持着这种花费势头,这也算是大学生消费心理脆弱的一定表现。 三.更进一步的思考 综合以上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已经过去,中国的大学学子目前正受到市场经济的强力冲击。在同一屋檐下的大学生群

2018大学生消费调查报告

2018大学生消费调查报告 第1篇:大学生消费情况的调查报告 随着经济社会的纵深发展,我们大学生作为社会特殊的消费群体,我们 的消费观念的塑造和培养更为突出而直接地影响我们世界观的形成与发展, 进而对我们一生的品德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关注大学生消费状况, 把握大学生生活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培养和提高我们的“财商”,在当代成为我们当代大学生共同关注的课题。 关键词:大学生消费心理方法行为 2018年05月8日至12日,本人通过对郑州轻工业学院的学生进行调查和收集数据,从消费意向、消费意识和消费心理上一定程度解读了目前大学 生们的消费现状和消费趋势。此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50份,收回有效问卷50份,调查学生人数总50人;男生25人,女生25人,男女比例约为1∶1。 吃饭穿衣花钱最多 相关数据:大学生的消费支出中,食物支出占41%,衣物支出占13.1% 调查和数据结果显示:当前大学生的消费构成主要集中在基本生活费(衣、食、住、行),学习消费(学费、书籍杂费、考证费、电脑等),休闲娱乐消费(休闲、健身、旅游、娱乐等)以及人际交往消费(人情往来、恋爱)等四大方面。其中,在昆明理工大学大学生的消费内容主要集中在食物支出和衣物支出两大方面,其中食物支出占41%,衣物支出占13.1%。其他方面,休闲娱乐占6.1%, 与学习相关的各方面支出占4.3%。尽管食物支出仍是当前在校大学生的主要支出之一——约47.7%的被访者的食物支出约占总生活费的四成,约24.1%

的被访者的食物支出约占总生活费的五成——但另一方面,大学生们走出校园食堂到外面聚餐的费用也在与日俱增,麦当劳、肯德基以及一些价格不菲的特色小吃已成为当前大学生尤其是校园情侣们经常光顾的地方。根据结果分析,作为大学生,作为即将步入社会的成年人,他们更加注重自己的外在形象。在这方面,女生的消费水平要高于男生,在被调查的女生中,近三成拥有价格在300元以上的品牌服装。 恋爱花费每月百元 相关语录:馒头就咸菜,省钱谈恋爱。如今,“馒头就咸菜,省钱谈恋爱”已成为不少校园爱情男主角的忠实信条。“尽管我们俩出去玩都十分节省,每个月还是要花费100多元钱的。”某一名大二男生说,他和女朋友都是农村的,而且是初中同学,尽管经济不宽裕,但两人要是出去玩,买个糖葫芦、冰淇淋还是经常的。 “其实,有很多大学生都在谈恋爱,只不过有的人不愿意承认而已。”另一大学生说,有些学生之所以“保密”工作做得好,主要是担心万一走不到一起,会遭到同学笑话或非议。据调查结果显示,仅有不到两成(19%)的学生承认有男(女)朋友,其中有30%的“男主角”每月在女友身上的投入约有200元。据调查结果显示,对于恋爱费用的来源,有的是由“家里特别提供”的,有的是来自“勤工俭学”,更多的是从“生活费中支付”的。 聚会聚餐最高数千 相关语录:同学过生日、考试得高分、当了学生干部、入了党、评上奖学金、比赛获奖等都要请客,要不人家会说你不够交情、不上路人情消费因为其形式多样和不确定性而相对难以统计。据统计结果显示,近六成大学生

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分析报告

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分析报告 摘要:本问卷以调查高校大学生消费状况为出发点,从390 份调查问卷入手,通过数据分析,对大学生在校的消费形式特点状况等问题进行总结和归纳,探讨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从而为大学生的消费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消费水平特点观念规划行为分析;问题探析 1.研究的背景目的及对象 背景: 自中国实行改革30多年以来,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带动着高等教育的普及与发展,大学生的数量快速上升,以2017 年为例,中国高校在校大学生已达2695.8 多万人,日益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潜在的巨大的社会群体,并且随着当今网络交通文化的联通,网贷平和信用消费等消费形式的不断涌现,消费的多元性与群体性也日益突出,在新形势下,大学生逐渐的发展成为消费的新生力量,其中产生了许多问题,这就要求对大学生的消费现状给予更多的关注。 目的: 我国作为一个巨大的消费型社会,消费的供给侧改革和消费的转型升级不断加快,大学生的消费状况与以前相比也有了巨大的差异,因此通过研究大学生的消费状况,进行总结分析和调查大学生的消费特点形式等问题,对于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具有一个更直观的了解。 研究对象: 以重庆市高校大学生为主,兼有其他部分省市的大学生。 研究方法: 采取问卷调查和总体数据交叉方法对大学生的消费问题进行分析,并辅之以统计分法进行验 证。

2 研究方面: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查,并进行综合分析 1.消费水平(高低,影响) 2.消费特点(主要方面) 3.消费理念(思想认识) 4.消费规划(具体模糊) 3.调查数 据:大学生消费水平数据统计

X\Y high 高 medium 中等 low 较低 小计 800元以下 2(5.88%) 7(20.59%) 25(73.53%) 34 800—1300 左右 5(2.51%) 167(83.92%) 27(13.57%) 199 1300—1800 左右 9(9.18%) 86(87.76%) 3(3.06%) 98 1800以上 20(33.90%) 34(57.63%) 5(8.47%) 59 由表一大学生消费水平数据统计来看,以 MEDIUM 中等分析,大学生消费集中在 800- --1800RMB 左右,其中 167(87.76%)占比最高,这说明大学生总体消费水平趋于合理。但高水 平消费占比不容忽视,1800 元以上占比达 57.63%,这从一方面显现出大学生消费多层次,分化 消 费呈现多层次化。大学生月消费达到 800 元 以上的占 90.8%,低于 800 元的占 9.2%, 70%的学生 月消费在 800--1300 元之间,20%的 学生月消费额控制 在 1300 元到 1800 元之间, 10%左右的学生月消费额 在 1800 以上,可见, 大学生的消费层次分化比较分明, 中间层次的 比重占绝对多数,既反映了我国当前剧烈转型 的社会大背景,也说明了大学生的消费主体是 1.2 可见, 85%的大多数学生的经济来源主要是 父母供给, 5%的学生靠奖学金,大学生贷款,虽然 10% 的学生自己兼 职,但是比例不高,并且从调查来看,兼职所获收入并不高,并以(家 教,服务员)为主。因此大学生基本上还是以一个纯消费者的身份出现 在社会的舞 台上。 在对消费水平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我们对大学生消费对家庭的影响做了分析,大学生的钱 “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其消费水平会对家庭产生什么影响?,有调查分析显示,大学生四年消 费最低可达 5 万元, 大学生消费直接影响着家庭。作为一个纯消费者,平均每年约一万元的费 用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是比较高的了。虽然由于经济的发展,农村和城市居民的收入都得到了相 应的提高,生活水平得到改善,但物价的上涨,学业支出培养费用的增加,家庭用于大学生消费 的比重虽普遍下降,但下降缓慢且比重之依然较高。一个大学生的消费占到城市家庭收入的 45% 左右,特别是农村,可占到 80%~90%。无疑,目前大学生的消费已经给学生及其家庭造成了比 较大的经济压力,特别一些贫困家庭,在调查中,高校有 10%的同学需要通过申请助学贷款来完 成大学四年的学业。 的情况。 趋向理性的。由右侧表

当代大学生消费观调查报告

当代大学生消费观调查报告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民收入与国民支出的不断增加,当代大学生作为一群特殊的消费群体,有着特殊的消费心理。体现出消费观超前和消费实力滞后的问题,这是因为一方面他们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他们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受到了很大的制约。特殊群体自然有特殊的特点,同时也难免存在一些非理性消费的问题。 一、基本调查情况 (一)调查时间:2011年8月3日至8月12日; (二)调查地点:XX民族师范学院; (三)调查对象:对政法系10级本科班、汉语系09级(2)班本科、音乐舞蹈系10专科(1)班学生共计128人的每月生活费进行实践调查。 (四)调查目的:当前的消费市场中,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正受到越来越大的关注。由于大学生年龄较轻,群体较特别,他们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一方面,他们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他们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实力的滞后,都对他们的消费有很大影响。特殊群体自然有自己特殊的特点,同时难免存在一些非理性的消费甚至一些消费的问题。为了调查清楚大学生的消费问题,我们决定在身边的同学中进行一次消费的调研,弄清楚大学生要花多少钱,花在了什么地方,花的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怎样改进…… 二、调查中发现的问题 基本月均消费状况 每月消费总额 300元— 500元 500元— 800元 800元— 1000元 1000元 以上或特殊 情况的 人数 22 70 2412 所占比 例 17% 55% 19% 9%通过实践调查发现大部分大学生的消费水平都处于一个较高的平

台,对其消费途径 进行调查,主要包括一下几点: (1)购买衣服:大学生消费在一定程度上会相信自己的真实体验,如果对名牌衣服等逐渐形成一种固定的偏好,于是保持良好的忠诚度。而且对衣服的购买有着感性的认识,于是促使他们继续购买(名牌)。 (2)恋爱消费:在调查中发现,谈恋爱的大学生每月大约多支出100—300元左右,最少的也在50元,多则达到1000元以上(比如送名贵礼物给对方)。他们大多承认为了 追求情感需要物质投入,经常难以理性把握适度消费的原则。 (3)上网消费:作为一种新媒体,网络以其交互性、虚拟性、全球性为人类创造崭新的文化形态,那就是网络文化。网络文化消费是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和数字化传媒体的普及而出现的一种新型消费类型。从本次调查的结果分析来看,对于上网方式,有19.5%的学生配有私人电脑,在网吧或 公共机房上网者占79.5%。 (4)手机等通讯消费:据调查72.7%的学生月均发短信超过300条,每人通话时间可达230小时。13%的学生月均发短信在200条左右 ,通话时间约150小时。只有14.3%的学生月均发短信在100条以内,通话时间在100小时以下。 三、对大学生消费影响的因素 (1)社会的影响 把大学生放到校园里,他的角色就是一名学生。同样把他放到社会中去,他又是社会的一份子。其消费观不可避免的受整个社会的影响。学校为了扩大办学规模,不断降低入学门槛,许多家长也抱着混文凭的态度将孩子送入学校,不论孩子是否能够顺利完成其学业。结果一部分学生虽然挂上了大学生的头衔,而实际中由于自身不具备完成学业的能力,思想和学校的负担过重,由于缺乏坚强意志,随着时间的流逝变得越来越堕落 ,变得成天无所事是,既而大量的空闲时间用在了各方面

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报告(完整详细版)

内蒙古财经大学职业学院社会实践报告(毕业设计) 关于呼和浩特在校大学生消费情况的调查报告 作者云鹏 系别市场营销系 专业公共关系 年级14公共关系 学号143161433 指导教师李晓东 教师职称

一 、调查背景 消费是一种集经济、心理、文化和社会现象与一身的综合性现象。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二、调查对象及方法 (一)调查对象:本次调查对象全院在校学生(不分专业)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主要采用调查问卷为主,个人访谈为辅的形式。问卷调查主要通过在网上发放问卷的形式,通过自己所加学生社团部门与同学的关系,利用QQ 群发放调查问卷份,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学生系城镇户口较多,农村户口较少,国民的生活已基本上达到小康, 但距离全面小康还是有一定的距离。其中,城乡居民收入还是有明显的差距,生活水平相差还是比较大。接受调查的同学中,76%的同学来自城市, 24%的同学来自农村,很显然,城镇户口的同学占了本调查同学当中的大多数。因此可以初步推论,来自城市的同学要比来自农村的同学更富裕; 在生活水平上应该要比来自农村 的同学更优越一些。 (二)关于月生活费的统计分析 本调查问卷根据学生的月生活费状况设置了5个不同梯度。的据右图调查结果显示,月生活费支出基本处于合理,但月消费总额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结果显示,月生活费消费在800元以下的占总调查人数的10.22%,800-1000 元范围内的占11%, 1000-1200元范围内的 占22%,1200-1500元 范围内的占36.78%, 1500以上的占20%。 但是,生活费支出水平仍有较大差距,最高月消费额是最低月消费额的2倍多接近3倍, 这原因跟之前问卷设置的来自城市或者农村有一定的关系,父母的月收入的多少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月生活费的的高低。另外,生活费的高低除了与父母收入高低有关之外,也与其他因素有关,比如说学生自己做兼职等有关,这个问题在接下来的报告中会做进一步的分析。

大学生消费情况的调查报告

大学生消费情况的 调查报告

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报告 一.选题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大学生的消费结构和消费习惯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她们的消费结构和习惯,对未来主要社会消费群体的消费情况有着直接的影响和反射作用,因此关注当前大学生的消费情况是很必要的。 二、调研概述 (一)调研对象 本次社会调研的对象是西安财经学院大一至大四共110名同学 (二)调研内容 大学生日常消费水平、消费方式、消费项目及消费心理 (三)调研方法与方式 问卷调查法:经过网络发放问卷,并及时回收分析情况 (四)调研目的 为了把握大学生生活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并帮助培养大学生健康的消费意识,引导她们建立合理的消费结构和形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三、调研分析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此次调查问卷主要对大学生的消费水平、消费方式、消费项目、消费心理等问题进行调查。调查经过网络发放问卷,有西安财经学院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的学生。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 110份,实际收回有效问卷104份,有效率为 94.54% 其中男生比例为 52.88%,女生比例为

47.12%。 二、调查结果分析 1、关于每月的平均生活费 根据收集到的问卷,我们发现整体而言,大学生每月平均生活费还是比较合理的。经过统计,调查结果如下: 1500元以上8 7.69﹪ 2、生活费的主要来源 从调查问卷能够看出,同学们主要的经济来源是父母,然而也有部分同学经过勤工俭学或者做家教的方式自己赚取生活费。

3、每月的主要消费项目 21世纪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日益丰富的时代,当代的大学生们已不再满足于宿舍、教室、图书馆三点一线的单调生活。从调查问卷能够看出大学生的消费已呈现明显的多元化趋势。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娱乐、交际消费将成为学生每月消费的很大一部分,反映出大学生具有走出校园、融入社会、拥有高质量生活的渴望。 其它12 11.54% 4、理财的情况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有部分同学拿到生活费后先进行一定时期内的预

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报告

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报告 一、前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纵深发展,在大众传媒影响力日益扩展的背景下,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中一个比较特殊的消费群体,具有比较特殊的消费心理。他们既是当前消费主体之一,有着独立的消费意识和消费特点,也是未来中国消费的主力和消费潮流的引导者, 他们的消费观念更为直接的受到名人/影视作品等的影响。大学生针对奢侈品的消费特征通常被认为具有双重性:一方面,他们在占用社会资源方面居于劣势,经济能力尚未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另一方面,又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和相对超前的消费观念。这两方面的矛盾使得他们的消费行为存在不少问题。大学生的奢侈品消费状况、消费观念与消费模式,对未来我国经济的发展,奢侈品消费文化的构建都会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为真实了解当代大学生奢侈品的消费水平、状况,把握大学生奢侈品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培养大学生形成科学、理性、文明、责任的新消费理念,促使他们成为新消费运动的践行者、推动者,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调查目的 大学生消费问题正逐年为高校及国人所重视,作为收入很少的学生群体其购买力却在逐年增加,奢靡攀比之风日益增长,其消费结构和消费能力是否合理发人深省,我既是以此为出发点,以问卷调查及采访等形式确定高校大学生奢侈品消费情况调查与分析为课题的社会实践,其意义和目的在于通过对部分高校的实地调研及调查、研究、分析。

三、采访概况及分析 为了对大学生奢侈品消费情况有比较全面准确地了解,我们开展了研究。并对商丘工学院在校大学生进行了奢侈品消费情况的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5份,收回有效问卷45 份,有效率为100%。其中男性大学生占53%,女性大学生占47%。 调查问题主要包括客观选择题,设计费的经济来源、月消费状况、消费支出情况及其消费观等多个方面。旨在让同学们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理财。本次调查虽然抽样比例较小,但我们可以窥一斑而知全貌。现将我们对商丘工学院的大学生消费的基本状况调查总结如下。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在关于在校大学生月平均花销状况一栏的调查中,600元以下的有12人;600-1000元的有13人;1000-1500元的有12人;1500元以上的有4人。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差距增大,两极分化也比较分明,这在我国当前剧烈转型的社会大背景下有一定的必然性,但我们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这些问题必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 通过上表看出,在支配生活费方面,有7人认为自己很节俭;16人认为自己刚好;15人认为自己有些浪费;而4人认为自己严重超支。在购买奢侈品资金来源方面,有16人是自己挣钱购买;9人家长购买;8人有活动奖励经历;12人属于其他来源。据了解,在购买商品时,大学生们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和质量。这是因为中国的大学生与国外的不同,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的资助,自己兼职挣钱的不多,这使我们每月可支配的钱是固定

关于大学生消费观念的调查报告(完整版)

报告编号:YT-FS-5618-89 关于大学生消费观念的调查报告(完整版) 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 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

关于大学生消费观念的调查报告(完 整版) 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一、调查目的: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们大学生作为社会特殊的经济消费群体,消费观念的塑造和培养直接影响我们的世界观,因此对我们产生重要得影响。关注大学生的消费状况,把握大学生生活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影响,在当前就成为我们当代大学生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关注其消费状况,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消费观念,使大学生健康成长。 二、调查对象: 湘南学院各个年级的在校大学生。 三、调查内容: 1、在校大学生的基本生活消费:生活费用、衣

着费用、化妆品及护肤品费用、日常用品费用、零食费用、其他消费。 2、在校大学生的学习消费:购买书籍的费用、参加课外培训费用、文具用品的消费、其它消费。 3、在校大学生休闲娱乐消费:参加课余活动费用、运动健身费用、娱乐费用、其它消费。 4、在校大学生的人情消费:生日聚会费用、同学老乡聚会费用、男女朋友间的情侣消费、受人恩惠答谢他人所用费用、其它费用。 5、在校大学生的电子产品消费:通讯费、网费、其它费用。 6、其它方面的消费。 四、调查方式及方法: 采取随机抽样的调查方法,以全院学生为总体,在一、二、三年级中按2:2:1比例分层抽样,用样本调查推断总体,具体情况如下: 性别:男25人女25人 大一:20人大二:20人大三:10人

大学生消费调查分析报告

大学生消费调查报告

————————————————————————————————作者:————————————————————————————————日期: 2

主题:面对大学生消费群体的调查报告系别:理学与信息科学系 班级:08级物理学 姓名: 性别:男 学号:0840820041

面对大学生消费群体的调查报告 ●调查背景 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我们大学生作为社会特殊的消费群体,大学生的消费动向反映当代社会、国情的阶段状况,我们的消费观念的塑造和培养更为突出而直接地影响我们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形成与发展,进而对我们一生的品德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关注大学生消费状况,把握大学生生活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培养和提高我们的财商、情商,在当前就成为我们当代大学生共同关注的课题。然而,在我们的认知中,年前的“次贷危机”所引起的“金融危机”的余波尚未平息,大学生的消费支出却一直以平稳正增长的速率提高。这也成为这个特殊消费群体的象征之一。另外,作为中国的国情,当代人民币将会主导世界经济导向,中国大学生的消费观将影响深远,故大学生消费情况甚至可以成为经济发展的“晴雨表”。 ●调查对象 理学与信息科学系08物本、09物本及09信息在读大学生(共计164人) ●调查时间 2009年11月28日 ●调查人员 08物本曾焱及两名助手 ●调查方式 1.抽样调查,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并在调查的同时有针对性的对被调查人进行提问。 (问卷为附注1) 2.在网上搜寻有关问卷调查的信息对本人的信息进行综合、对比。并在网络上了解当 代大学生的主流消费、消费观及发展方向。 3.对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文字分析,并对我院大学生消费情况和全国各地的大学生消 费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得出结论。 4.在文字分析过程中采取“以图引文”的方式,且可以达到图文并茂的效果。 ●调查数据统计及分析 一、被调查人的月消费总额分析 300元以下 300-500元 500-800元 800-1000元 1000元以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