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语》存疑句考辨一例——兼论古籍校勘中的语言学方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语》存疑句考辨一例——兼论古籍校勘中的语言学方法
[摘要]古籍整理通常是结合版本目录校勘之学来开展的,传统的“小学”即文字、音韵、训诂也为古籍训释校勘提供了理论方法支撑。

传统的学科存在着些许弊端,如传统训诂学王力先生就指出其最大弊病乃是崇古,纂集派述而不作,杂引古训,不问是非,以讲述故训为目的,忽视系统和理论探讨。

随着现代语言学理论及研究方法的不断发展,将其应用于跨学科研究越来越多。

本文从语言系统内部选取例证,注重语言的时代性、社会性和规律性,在定量与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现代语言学理论来解决《国语》中存疑句一例,这一研究方法是运用现代语言学理论解决古籍校勘问题的一次科学尝试,而并非单纯的引用史料记载、风俗习惯,进行上下文猜测,或附会意识形态等语言外的证据得出的缺乏说服力的研究结论。

[关键词]“不可以……”结构;普通语言学;古籍校勘新方法
《国语》是我国第一部的国别体断代史,横跨春秋战国时期五百多年的历史(约公元前1000年~公元前440年),以记言为主的《国语》与记事为主的《左传》都是先秦时期重要的文献典籍。

《国语》作为战国时期典型的言语作品和记言的名篇,它上承古汉语上古前期下起中后期,相当具有研究价值和语料价值,此外《国语》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对于了解和研究先秦社会史、思想史具有重要意义。

自东汉以来为其做注者甚繁,唯留下三国吴韦昭《国语解》,成
为最早的传世注本。

清代学者及近人都曾对其注释进行过疏证补缺,时人的专著研究也浩如烟海,然而仍存在颇有争议的疑难句,研究者给出的解释不一,给阅读研究《国语》造成了诸多不便,我们将运用语言学相关理论,借助计算机语料库搜集同时代同结构的书证,对“不可以封(国)”一句进行具体论证,尽力解决仍存在争论的存疑句,进行具体论证以求得到较为科学精审的解释。

《国语·晋语三》中存在存疑句——不可以封(国),明道本、公序本作各本“封”下有“国”。

韦昭注曰“不可以守封国也”。

俞樾则认为“国”字衍文也,不可以封,即不可以国,并且引《国语·晋语四》“耻门不闭,不可以封”及《国语·楚语》“其生不殖,不可以封”,并作出推测“盖一本作封,一本作国,而传写误合之也,古书往往有此”。

徐元诰《国语集解》则从俞说。

时人俞志慧《国语韦昭注辨正》则认为韦氏是正解,俞樾为非。

我们认为意见分歧的关键点在于“封”,其词性、意义及封的使用状况:韦昭将“封”释为名词,而俞樾、徐元诰则都将其释为动词,词义比较宽泛而不好确定,就从句法入手,通过分析句法结构来限定其词性,有确定的词性进而给出其在这个结构中词义。

胡明扬先生在《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中论述到“语法形式总是和一定的语言成分相结合的,也就是依附于一定的语言成分”(《胡明扬语言论文集》商务印书馆,2003年,P204 ),这些语言成分能够表达出一定语法意义,且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都依附于一定的语汇意
义。

在此理论支撑下,我们考察“不可以”这一语法形式后接语言成分的特征。

语言学定量研究方法认为,事物的质与量是有着密切关系的,质存在于量之中,量反映质,重要的语言现象都会以较多的量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也是语言的社会性所决定的。

将存疑词句中语言现象有关特征进行量化搜集,对符合条件的同时期同结构的书证统计学处理,这是语言研究的科学方法,与“例不十,法不立”汉语言学界特有的求实之风是相一致的。

因此,我们遍搜《国语》中“不可以……”句式共计出现39例,同时期的语料在《左传》中有67例、《论语》中8例,且归纳分析得出以下共同特征:
1.不可以+V
君弱,不可以怠。

(《左传·文公》)
王其不可以弃之。

(《国语·周语中》)
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论语·雍也第六》)
2.不可以+Adv.+V
不可以远征(《左传·定公》)
不可以厚诬君子(《左传·成公》)
不可以再辱国君(《左传·成公》)
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论语·里仁第四》)
以上两种情况,无论是“不可以”后直接接动词,还是后接副词再接动词,都必不可少的有核心成分动词出现。

需要指出的还有在《左传》出现两例“不可以+数词/数量短语”的语料:
必易晋而不抚其民矣,不可以五稔。

(《左传·僖公》)
它必将轻视晋国而不安抚自己的人民,它过不了五年。

然君异于器,不可以二。

(《左传·哀公》)
然而国君与器具不同,不能有两个。

这两例中虽然是“不可以”直接接数词或数量短语,但是已经活用为动词使用,这更加说明了其后接动词的不争事实。

3.双重否定时,有以下三种情况:
1)不可以+无+N
君之疆也,不可以无主(《国语·晋语一》)
不可以无主(《左传·庄公》)
2)不可以+不/弗+V
从政者不可以不戒,亡无日矣(《国语·晋语一》)
齐犹未也,不可以不惧。

(《左传·襄公》)
士不可以不弘毅(《论语·泰伯第八》)
3)不可以+莫+之+V
闻免父之命,不可以莫之奔也(不可以莫奔之也)(《左传·昭公》)亲戚为戮,不可以莫之报也。

(不可以莫报之也)(《左传·昭公》)在双重否定句式中,比较前两种形式会发现“不可以”后接否定词“不”“弗”时后接的是动词;而当“不可以”后接核心成分为名词时,则使用的动词“无”,并非同具有否定意义的否定副词“不”“弗”。

在第三句式“不可以+莫+之+V”中,否定副词“莫”的出现则使指示代词“之”在作动词宾语时前置。

综上所述,“不可以”在实际语言使用中,后接成分必须要有动词出现。

由“不可以”在语料中后接成分中必不可少的是动词,可知“封国”二字中至少有一个为动词。

在考察它们词性之前,我们先考证“封”“国”两字连用的情况。

“封国”《左传》《论语》《孟子》均为0例,在《国语》则除本存疑句外,还有1例:
重耳若获集德而归载,使主晋民,成封国,其何实不从。

(《国语·晋语四》)
这里的“封国”前有动词“成”,与上句“主”相对,因此与“晋民”一致同为动词宾语,即“封”与“国”两个名词组合成偏义复词“封国”,两者连用时是作名词使用的。

而在同时期的语料中使用状况极少,我们扩大搜索范围将较早时期的文献《周易》《诗经》《尚书》等均未查到“封”“国”连用的情况。

此外,在《国语》中存在4例“封疆”这一“名+名”联合式复音词。

由此可见,“封国”一词在《国语》首见,且在组合时也是作为名词使用,因此我们认为,“封”“国”组合成为名词复音词,且在《国语》中使用频率极低,但是在“不可以”后接动词的句式特征是不符合语法搭配的,也即“不可以封国”是不会出现的。

针对俞樾在对这一衍字的推测“盖一本作封,一本作国。

而传写误合之也,古书往往有此”可得这个句子还有“不可以封”和“不可以国”两种情况。

具体到是否会有词两种情况出现,我们依据“不可以”后接动词的句法规则来考察“封”和“国”在当时语言中词性及使用状况。

“国”在《国语》、《左传》、《论语》、《孟子》分别出现471例、939例、10例、125例,逐一考察,得出,除在《左传》中仅仅1例“国”用如动词外,其余全部作名词。

这一例为《左传·文公十二年》“不有君子,其能国乎?”,“国”在能愿动词“能”后,而能愿动词不能直接带体词性宾语,此时“国”作“治理国家”讲。

在1545条语料中只存在这一例“国”作动词的语料,且其是受能愿动词后使用的特殊情况,由
此我们可以将其概率极低的偶然情况忽略,认为“国”在这一时期是作名词使用的。

我们由“国”字在当时语言中常作名词使用的状况可以得出结论“不可以国”的使用是不会出现的,此外,在《国语》中另外出现的两次“不可以封”,“耻门不闭,不可以封”(《国语·晋语四》)“其生不殖,不可以封”(《国语·楚语下》)也是很好的例证,至此可以断定“国”为衍字,“不可以封国”当为“不可以封”。

王宁先生在《训诂学原理》也论述到传统训诂学科自身内容杂糅,经验性的东西太多,理论不系统不透彻,如果不跳出经学附庸的框框,变尊经崇古的宗旨为以探求语词发展的内部规律为目的,训诂学就不可能获得新的生命力,“没有科学的语言理论指导,就不可能有科学的训诂史,只可能有历代的训诂材料和训诂现象的按年代罗列和堆积。

”而我们这一研究是将语言学知识运用于古籍整理也是杨逢彬先生倡导的传统小学与现代语言学相结合的方法,并且在其许多著作中谈及语言学理论应用于古籍训释的有效性及必要性,其专著《殷墟甲骨刻辞词类研究》、研究论文《<老子>群诂献疑》、《<论语>词语考释五则》、《<庄子·内篇>陈注指瑕》等等为我们展示了古籍整理的全新的思路和方法。

该方法具体为针对有争议的词句,选取恰当的研究切入点,结合现代计算机搜索软件、语料库技术及统计学的一些基本方法,遵循“同时代同结构”的原则,即在同时代的语料中查找同结构的语料,将搜索到的语料需要逐一筛选甄别,最终确定有
价值的书证,并结合普通语言学、汉语史、汉语语法学、汉语词汇学等相关理论对其使用及搭配情况进行分析。

希冀这一研究方法为古籍整理和校勘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参考文献】
[1]左丘明.国语[M].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2]俞樾.群经平议[M].上海书店,1988.
[3]徐元浩.国语集解[M].中华书局,2002.
[4]王力.汉语史稿[M].中华书局,2004.
[5]杨逢彬.征实捣虛学步编[M].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
[6]王宁.训诂学原理[M].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6.
[7]俞志慧.《国语》韦昭注辨正[M].中华书局,200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