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及安全防护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及安全防护
Caring For Ourselves To Care For Our Patients
为了关爱病人,应关爱自己
主要内容
1 血源性职业暴露因素针刺伤
2 职业暴露因素防护及处理措施 3 几种常见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职业暴露
概念:
医务人员从事诊疗、实验、护理工作中意 外被乙肝、丙肝、艾滋病等病毒感染者的 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粘膜,或者是被 污染的针头及其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 病毒感染的情况。
血源性职业暴露因素 针刺伤
• 针刺伤是血源性疾病主要传播途径 • 针刺伤可传播20多种血源性传染病
• (医务人员患血源性疾病80-90%是由针刺 伤所致)
一、针刺伤的危害
在你和你同事中便会发生一次事故
每30秒 便有一名医护工作者被污染针头刺伤
每年将有近有百万次针头扎伤事故
常见血源性病原体
梅毒
几种常见的传染病传播途径
• 伤口冲洗后,用75%乙醇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 ,并包扎;被暴露的黏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 冲洗干净。
步骤2
• 报告与记录 • 及时报告主管部门 • 报告内容:
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及经过; 暴露方式和暴露的具体部位及损伤程度; 暴露源种类(培养液、血液或其他体液); 处理方法及处理经过 • 填写针刺伤报告表
• HBV(乙肝) • 乙肝两对半包括:
乙肝表面抗原HBsAg 乙肝表面抗体HBsAb 乙Baidu Nhomakorabeae抗原HBeAg 乙肝e抗体HBeAb 乙肝核心抗体HbcAb
几种常见的传染病传播途径
血液传播
HBV
性接触传播
昆虫叮咬传播
胎源性传播
生活密切接触传播
医源性传播
几种常见的传染病传播途径
性接触传播
HIV
血液传播
梅毒暴露后的预防:
• 肌肉注射长效青霉素120万单位,
•
每周1次,共2周。
步骤4
• 暴露后随访 ❖ HBV:3月、6月后检测抗-HBs ❖ HCV 暴露后4-6月内复查 anti-HCV(抗丙型肝炎病毒抗体)
和 ALT (谷丙转氨酶) ❖ HIV 暴露后4周,8周,3月,6月查抗 HIV ❖ 梅毒 停药后1个月、3个月进行血清检测USR
整个过程中 应从容不迫
如患者抵抗或慌 张,可寻求帮助
使用真空采血系统
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步骤
❖ 步骤1:局部紧急处理 ❖ 步骤2:报告与记录 ❖ 步骤3:暴露后预防 ❖ 步骤4:暴露后随访
步骤1
局部处理措施
• 皮肤或粘膜污染时,立即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 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黏膜 。
• 如有伤口,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 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 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处置 • 规范医疗废物的管理,处理医疗废物时做好个人防护 • 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
安全操作方法
使用单手盖帽
禁止双手重新盖帽
禁止将针头放置在 床边、小车顶部
禁止用手移 去注射器针头
使用后,应立即丢 入尖锐物收集箱
尖锐物收集 箱
应放在使用 处
安全操作方法
洗手戴手套
在手术室中,使用消 毒盘传递器械 - 不要 直接传递
三、针刺伤常见暴露原因
• 针刺暴露发生于:
– 注射 – 抽血 – 静脉穿刺或拔除 – 锐器处理 – 外科手术缝合
将血标本放入试管内
双手盖上针帽
收拾手术污物
在患者或其 他人员
突然移动时 注射
分离输液器时
手术中传递剪刀及 刀片
缝合中
职业暴露 防护措施
• 接触病人血液、体液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 • 有可能接触溅出的血液、体液,必须带上口罩眼罩及穿防护衣 • 手部皮肤破损,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 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 • 禁止双手套上针头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 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利器盒,或者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
步骤3
HBV暴露后预防
• HIV暴露后预防
• 开始给药时间及持续时间: – HIV暴露后预防开始用药时间越早越好,最好 不要超过 24-36小时 – 超过1-2周仍应给药: – 给药持续时间为28天
HCV暴露后的预防:
• HCV暴露后目前无推荐的PEP方案, • 暴露者应进行适当的咨询,检测和随访
为避免此类事件发生,我们医护人员应 加强安全防范意识 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措施 正确执行安全操作规范 加强免疫预防接种 职业暴露是可防、可控的
谢谢观赏
母婴传播
几种常见的传染病传播途径
梅毒
性接触传播:这是主要的传染途径 血液传播 胎盘传播 其他:接吻,哺乳;接触有传染性损害病人的日常 用品
几种常见的传染病传播途径
HCV
血源性传播 生活密切接触传播 性传播 母婴传播 昆虫叮咬传播
二、针刺伤后感染的危险程度
• 血污染针头刺伤后,不同病原体感染危险度 • HBV 感染率6%~30% • HCV 感染率1.8% • HIV 感染率 0.3% • 国外研究证实: • HBV感染率高于HIV感染率55倍,高于HCV38倍
安全处置废弃物
❖ 减少对锐器的处理 ❖ 在诊疗区放置锐器处理装置 ❖ 不要携带锐器在工作区行走 ❖ 不要人工分捡锐器 ❖ 运输废弃物的人必须戴厚质乳胶手套 ❖ 处理液体废弃物必须戴防护眼镜 ❖ 用过的针头应立即丢入利器盒 ❖ 利器盒应放置到位,便于丢弃 ❖ 不要毁损、弯曲或双手套回针帽 ❖ 应使用单手回套法 ❖ 不要将针放入过满的利器盒 ❖ 相关工作完成后,再脱手套,摘掉手套后或接触体液后立即洗手
Caring For Ourselves To Care For Our Patients
为了关爱病人,应关爱自己
主要内容
1 血源性职业暴露因素针刺伤
2 职业暴露因素防护及处理措施 3 几种常见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职业暴露
概念:
医务人员从事诊疗、实验、护理工作中意 外被乙肝、丙肝、艾滋病等病毒感染者的 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粘膜,或者是被 污染的针头及其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 病毒感染的情况。
血源性职业暴露因素 针刺伤
• 针刺伤是血源性疾病主要传播途径 • 针刺伤可传播20多种血源性传染病
• (医务人员患血源性疾病80-90%是由针刺 伤所致)
一、针刺伤的危害
在你和你同事中便会发生一次事故
每30秒 便有一名医护工作者被污染针头刺伤
每年将有近有百万次针头扎伤事故
常见血源性病原体
梅毒
几种常见的传染病传播途径
• 伤口冲洗后,用75%乙醇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 ,并包扎;被暴露的黏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 冲洗干净。
步骤2
• 报告与记录 • 及时报告主管部门 • 报告内容:
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及经过; 暴露方式和暴露的具体部位及损伤程度; 暴露源种类(培养液、血液或其他体液); 处理方法及处理经过 • 填写针刺伤报告表
• HBV(乙肝) • 乙肝两对半包括:
乙肝表面抗原HBsAg 乙肝表面抗体HBsAb 乙Baidu Nhomakorabeae抗原HBeAg 乙肝e抗体HBeAb 乙肝核心抗体HbcAb
几种常见的传染病传播途径
血液传播
HBV
性接触传播
昆虫叮咬传播
胎源性传播
生活密切接触传播
医源性传播
几种常见的传染病传播途径
性接触传播
HIV
血液传播
梅毒暴露后的预防:
• 肌肉注射长效青霉素120万单位,
•
每周1次,共2周。
步骤4
• 暴露后随访 ❖ HBV:3月、6月后检测抗-HBs ❖ HCV 暴露后4-6月内复查 anti-HCV(抗丙型肝炎病毒抗体)
和 ALT (谷丙转氨酶) ❖ HIV 暴露后4周,8周,3月,6月查抗 HIV ❖ 梅毒 停药后1个月、3个月进行血清检测USR
整个过程中 应从容不迫
如患者抵抗或慌 张,可寻求帮助
使用真空采血系统
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步骤
❖ 步骤1:局部紧急处理 ❖ 步骤2:报告与记录 ❖ 步骤3:暴露后预防 ❖ 步骤4:暴露后随访
步骤1
局部处理措施
• 皮肤或粘膜污染时,立即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 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黏膜 。
• 如有伤口,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 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 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处置 • 规范医疗废物的管理,处理医疗废物时做好个人防护 • 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
安全操作方法
使用单手盖帽
禁止双手重新盖帽
禁止将针头放置在 床边、小车顶部
禁止用手移 去注射器针头
使用后,应立即丢 入尖锐物收集箱
尖锐物收集 箱
应放在使用 处
安全操作方法
洗手戴手套
在手术室中,使用消 毒盘传递器械 - 不要 直接传递
三、针刺伤常见暴露原因
• 针刺暴露发生于:
– 注射 – 抽血 – 静脉穿刺或拔除 – 锐器处理 – 外科手术缝合
将血标本放入试管内
双手盖上针帽
收拾手术污物
在患者或其 他人员
突然移动时 注射
分离输液器时
手术中传递剪刀及 刀片
缝合中
职业暴露 防护措施
• 接触病人血液、体液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 • 有可能接触溅出的血液、体液,必须带上口罩眼罩及穿防护衣 • 手部皮肤破损,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 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 • 禁止双手套上针头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 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利器盒,或者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
步骤3
HBV暴露后预防
• HIV暴露后预防
• 开始给药时间及持续时间: – HIV暴露后预防开始用药时间越早越好,最好 不要超过 24-36小时 – 超过1-2周仍应给药: – 给药持续时间为28天
HCV暴露后的预防:
• HCV暴露后目前无推荐的PEP方案, • 暴露者应进行适当的咨询,检测和随访
为避免此类事件发生,我们医护人员应 加强安全防范意识 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措施 正确执行安全操作规范 加强免疫预防接种 职业暴露是可防、可控的
谢谢观赏
母婴传播
几种常见的传染病传播途径
梅毒
性接触传播:这是主要的传染途径 血液传播 胎盘传播 其他:接吻,哺乳;接触有传染性损害病人的日常 用品
几种常见的传染病传播途径
HCV
血源性传播 生活密切接触传播 性传播 母婴传播 昆虫叮咬传播
二、针刺伤后感染的危险程度
• 血污染针头刺伤后,不同病原体感染危险度 • HBV 感染率6%~30% • HCV 感染率1.8% • HIV 感染率 0.3% • 国外研究证实: • HBV感染率高于HIV感染率55倍,高于HCV38倍
安全处置废弃物
❖ 减少对锐器的处理 ❖ 在诊疗区放置锐器处理装置 ❖ 不要携带锐器在工作区行走 ❖ 不要人工分捡锐器 ❖ 运输废弃物的人必须戴厚质乳胶手套 ❖ 处理液体废弃物必须戴防护眼镜 ❖ 用过的针头应立即丢入利器盒 ❖ 利器盒应放置到位,便于丢弃 ❖ 不要毁损、弯曲或双手套回针帽 ❖ 应使用单手回套法 ❖ 不要将针放入过满的利器盒 ❖ 相关工作完成后,再脱手套,摘掉手套后或接触体液后立即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