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隔离程序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半污染区:指有可能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 域。如医护办公室,病区内走廊,检验室等。
(3)污染区:指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如病 房,病人洗手间,病区外走廊。
.
隔离区域的清洁消毒
隔离的基础知识
1、清洁区:对可能被污染的物品,必须先消毒 处理。
2、半污染区:应经常消毒保持清洁。
3、污染区:此区域要做好随时及终末消毒工作 。
.
医疗物品分类及消毒、灭菌的方法
2、中度危险性物品 是直接或间接与黏膜 相接触,而不进人无菌的组织内器材。例 如,呼吸机管道、胃肠道内镜、气管镜、 结肠镜、麻醉机管道、避孕环、压舌板、 喉镜、体温表(口温/肛温计)、肛门直 肠压力测量导管等。中度危险性物品,应 达到中水平消毒以上效果的消毒方法。
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涂满手部,对其表面进行强而有力的短暂揉 搓,然后用流动水冲洗,去除手部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
.
重大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回顾 3
河南新安县人民医院患者透析感染丙肝事件
2011年8月,河南新安县人民医院血液透 析致多人感染丙肝,目前已确认6位患者是在该院 进行透析治疗时感染丙肝,另有8位抗体阳性患者 正在做进一步的流行病学调查确认。原因:新安县 人民医院未严格执行《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管理规 范》。处理:该院院长被停职,业务副院长被免职, 其他责任人也受到相应处理。新安县作出决定,对 所有血液透析相关的丙肝患者进行免费治疗,并按 相关规定予以补偿,但这些患者遭受的精神和身体 损害已再难弥补。
消毒隔离知识培训
.
重大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回顾1
安徽宿洲市立医院“眼球事件”
2005年12月,该 院白内障超声乳化 手术10例患者发生 医院感染(绿脓杆 菌),致9名患者单 眼球摘除,1名患者 玻璃晶体切除。原 因:医院与不具有 服务资质的器械厂 家违规合作,医院 感染管理混乱。
.
重大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回顾2
。
.
常用的化学消毒剂
根据消毒的效力: 1、高效:戊二醛,福尔马林,环氧乙
烷,过氧乙酸,过氧化氢,含氯消毒剂 。 2、中效:乙醇,碘酊,碘伏,安尔碘 。 3、低效:氯已定(洗必泰),新洁尔 灭。
.
医疗物品分类及消毒、灭菌的方法
1、高度危险性物品 是进入正常无菌组织 、脉管系统或有无菌体液(如血液)流过 ,一旦被微生物污染将导致极高感染危险 的器材。例如:注射针、穿刺针、针灸针 、外科手术器械、植入物、输血器材、输 液器材、血液和血制品、注射的药物和液 体、透析器、气管插管、导尿管、膀胱镜 、腹腔镜、移植器官、心脏导管、非一次 性的阴道窥器等。高度危险性物品,应采 用灭菌方法处理。
3、飞沫传播:带有病原微生物的飞沫核( >5um),在空气中短距离(1m内)移 动到易感人群的口、鼻黏膜或眼结膜等导 致的传播。
.
隔离的基础知识
相关疾病的传播途径
经接触传播——肠道感染、多重耐药菌感染、 皮肤感染等。 经飞沫传播——百日咳、白喉、病毒性腮腺炎、 流行性脑脊髓灰质炎、冠状病毒相关的SARS等 疾病。 经空气传播——肺结核、水痘、麻疹。
2、用过的医疗器械和物品,应先去污染,彻底 清洗干净,再消毒灭菌;其中感染病人用过的医 疗器械和物品,应先消毒,彻底清洗干净,再消 毒或灭菌。所有医疗器械在检修前应先经消毒或 灭菌处理。
.
消毒的基本知识
3、根据物品的性能选用物理和化学方法进行消毒 灭菌。耐热、耐湿物品灭菌首选物理灭菌法;手术 器械及物品等首选压力蒸汽灭菌法。油剂、粉剂、 膏剂等首选干热灭菌。不耐热物品以及精密仪器等 可选用环氧乙烷或低温消毒或化学灭菌法。(消毒 首选物理方法,不能用物理方法的方选化学方法)
传播; ▪ 强调双向防护,既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又防
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至病人; ▪ 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
1.针对患者?? 2.针对医务工作者??
.
消毒隔离概念
医院消毒:杀灭或清除医院环境中和媒介 物上污染的病原微生物的过程。
媒介物:指人们生活和工作环境中污染了 病原微生物的固体、气体和液体物质,也 包括污染的人体体表和表浅体腔。
.
1.针对患者?? 2.针对医务工作者??
.
医院感染的控制对策
——手卫生:洗手和手消毒;
注意:戴手套
不能替代洗手!
——戴手套:医务人员进行每一次可能导致污染物的接触时
都必须戴手套;
——衣服或面部可能污染时应当穿隔离衣、带口罩和眼罩;
——锐器的正确处理;
——被感染性物质污染后的医疗器具的正确处理等。
.
2003年非典
截至2014年8月26日,埃博拉已在塞拉 利昂、利比亚和几内亚造成1427人死亡 。这其中包括100多位医护人员,他们在 救治埃博拉感染病患者时被传染而殉职。
中东呼吸综合征、禽流感、甲流、乙流等
职业暴露
多重耐药菌
.
反思: 1、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悲剧重复上演? 2、有什么方法可以避免悲剧的发生? 3、我应该怎么做来保护自己?
终末消毒:传染源离开疫源地后进行的彻 底消毒。例如医院内感染症病人出院、转 院或死亡后对其住过的病室及污染物品进 行的消毒。
.
消毒隔离概念
预防性消毒:对可能受到病原微生物污染的 物品场所进行消毒。
清洁:用清洁剂洗净物品上的一切污垢。 消毒: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或消除病原微
生物和繁殖体。 灭菌: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彻底杀灭物品上的
.
接触隔离措施
1、蓝色隔离标识 2、患者应安置在单人隔离房间,无条件时同种病原体
感染的患者可安置于一室。隔离病室应有隔离标识,并 限制人员出入。 3、限制患者活动范围,减少转运;如需转运时应采取 有效措施,减少对其他患者、医务人员和环境表面的污 染。 4 、医务人员接触管理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 泄物等物质时应戴手套;离开隔离病室前,接触污染物 品后应摘除手套,洗手和手消毒。 5、医务人员进入管理病室从事可能污染工作服的操作 时,应穿隔离衣;离开病室前,脱下隔离衣,按要求悬 挂,或使用一次性隔离衣,用后按医疗废物管理要求进 行处置。
.
医院感染的控制对策
You've got the whole world in your hands...
10月15日为“全球洗手日”
研究证明: 洗手是控制医院感染的最简单, 最有效, 最方便, 最经济的方
法,严格实施正确的洗手规则可减少20-30%医院感染。
.
医院感染的控制对策
3.1 洗手的概念:
.
医院感染的控制对策
3.手卫生
我国每年有400万病人发生医 院感染,直接导致的经济损失达 到 160 亿 ---240 亿 。 如 何 有 效 地 控制医院感染已成为非常迫切和 重要的问题。由于经手接触传播 是导致病原微生物在医患之间交 叉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而通过 正确的手部清洗可显著的减少手 上携带的潜在病原体,有效的控 制医院感染。手卫生已成为降低 医院感染最可行和最重要的措施。
隔离病室应有隔离标识并限制人员的出入。
传染病患者或可疑传染病患者应安置在单人 隔离房间。(受限制的,至少同种病原体感 染的患者可安置于一室)。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隔离的基础知识
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
.
1、接触传播:病原体通过手、媒介物直接 或间接导致的传播。
2、空气传播:带有病原微生物的微粒子( ≤5um)通过空气流动导致的疾病传播。
.
医院感染对医务人员的危害
▪ 诺尔曼·白求恩(Norman Bethune)(1890—1939), 加拿大共产党员,国际共产主义 战士,著名胸外科医师。
▪ 1939年10月下旬,在涞源县摩 天岭战斗中抢救伤员时左手中指 被手术刀割破,后来给一个外科 伤员做手术时受感染,终因伤势 恶化,转为败血症,医治无效, 于11月12日凌晨在河北省唐县 黄石口村逝世。
西安交大医院8名新生儿死亡系院内感染事故
2008年9月,西安交大一附院新生儿科先后 有8名早产新生儿患者陆续死亡。联合专家组 调查认定,8名早产新生儿死亡系院内感染所 致。处理:医院被卫生部通报批评,院长行政 记过处分、主管医务的副院长行政警告处分。 新生儿科主任、护士长被撤职;医务部部长、 控制感染中心主任、医务部质量控制办公室主 任、护理部主任、护理部副主任、总护士长等 责任人均被免职。新生儿科死亡患儿主治以上 主管医生,主管责任护士暂停工作。
一切致病和非致病微生物、繁殖体和芽胞。
.
消毒目的
在医疗机构通过消毒、灭菌方法杀灭或清 除外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切断医院感染 传播途径,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
感染链
易感宿主 感染源
传播途径
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必须切实做到:
控制感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宿主
.
消毒
消毒的基本知识
是指用物理和化学的方法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 的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重要性:是切断传播途径的重要措施
.
消毒的基本知识
消毒的方法分类:
◆物理消毒灭菌法:热力消毒灭菌法,光照消毒法 ,电离辐射灭菌法,微波消毒灭菌法,机械除菌 。
◆化学消毒灭菌法:浸泡法,擦拭法,喷雾法,干 粉法。
.
消毒的基本知识
根据医院消毒管理规范要求:
1、医务人员必须遵守消毒灭菌原则,进入人体 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器械必须灭菌;接触皮肤 黏膜的器具和用品必须消毒。
.
医疗物品分类及消毒、灭菌的方法
3、低度危险性物品 是仅与完整皮肤接触, 而不与黏膜接触的器材。虽有微生物污染, 但一般情况下无害。只有当受到一定量病原 菌污染时才造成危害的物品。例如血压计袖 带、听诊器、止血带、腋表、痰盂(杯)、 便器、病床围栏、床面以及床头柜、被褥、 墙面、地面、固定电话等。低度危险性物品 ,宜采用低水平消毒方法,或作清洁处理。
不同的防护用品,离开时按要求摘脱,并正确处理使用后 物品;与患者近距离(1米以内)接触,应戴帽子、医用 防护口罩;进行可能产生喷溅的诊疗操作时,应戴防护镜 或防护面罩,穿隔离衣或防护服;当接触患者及其血液、 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应戴手套。
.
空气隔离措施
1、隔离标识黄色 2 、应将患者安置在负压病房。没有负压病房时
.
隔离要求:
隔离的基础知识
污染区的物品未经消毒处理,不得带到他 处;工作人员进入污染区时,必须穿隔离 衣,戴口罩、帽子,必要时换隔离鞋;离 开前脱离衣鞋,并消毒双手。
.
隔离原则
隔离的基础知识
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疾病的传播途径 ,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隔离和 预防措施。
一种疾病可能有多种传播途径时,应在标准 预防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隔离与预防措施 。
.
标准预防(standard precaution) 标准预防的定义: 针对所有病人的预防性措施,视所 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损伤的 皮肤、粘膜和被这些物质污染的物品具 有潜在感染而采取的标准水平的消毒、 隔离等预防措施。
.
标准预防的特点: ▪ 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
.
隔离的基础知识
隔离
是指将病人或病原携带者妥善的安排在指 定的隔离区域,暂时与人群隔离,积极进行治疗、 护理,并对具有传染性的分泌物、排泄物、用具等 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防止病原体向外扩散的医疗 措施。
重要性:是控制传染病流行和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 措施。
.
隔离的基础知识
隔离区域的划分
(1)清洁区:指未被病原菌生物污染的区域。如 治疗室、配餐室、更衣室、值班室、库房等场所 及病区以外的地区,如食堂,药房,营养室等。
,隔离病房室内两病床之间距离不少于1.1米, 单间隔离,,严格空气消毒,各区配备符合手卫 生要求的手卫生设施。 3、无条件收治时,应尽快转到有条件收治呼吸 道传染病的医疗机构,并注意转运过程中医务人 员的防护。 4、当患者的病情容许时,应戴外科口罩,并限 制活动范围。 5、医务人员应严格执行区域流程,在不同的区 域,穿戴不同的防护用品,戴防护口罩,离开时 按要求摘脱,并正确处理使用后物品。
.
飞沫隔离措施
1、粉色的隔离标识 2、患者或可疑者安置在单人隔离病房,无条件时,相同
病原体感染的患者可安置于一室。 3、应限制患者活动范围,减少转运;当需要转运时,医
务人员应注意防护;患者病情允许时,应戴外科口罩。 4、可能的情况下,患者之间、患者与探视者之间相隔距
离应保持在1m以上。 5、加强通风。 6、医务人员应严格执行区域流程,在不同的区域,穿戴
(3)污染区:指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如病 房,病人洗手间,病区外走廊。
.
隔离区域的清洁消毒
隔离的基础知识
1、清洁区:对可能被污染的物品,必须先消毒 处理。
2、半污染区:应经常消毒保持清洁。
3、污染区:此区域要做好随时及终末消毒工作 。
.
医疗物品分类及消毒、灭菌的方法
2、中度危险性物品 是直接或间接与黏膜 相接触,而不进人无菌的组织内器材。例 如,呼吸机管道、胃肠道内镜、气管镜、 结肠镜、麻醉机管道、避孕环、压舌板、 喉镜、体温表(口温/肛温计)、肛门直 肠压力测量导管等。中度危险性物品,应 达到中水平消毒以上效果的消毒方法。
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涂满手部,对其表面进行强而有力的短暂揉 搓,然后用流动水冲洗,去除手部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
.
重大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回顾 3
河南新安县人民医院患者透析感染丙肝事件
2011年8月,河南新安县人民医院血液透 析致多人感染丙肝,目前已确认6位患者是在该院 进行透析治疗时感染丙肝,另有8位抗体阳性患者 正在做进一步的流行病学调查确认。原因:新安县 人民医院未严格执行《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管理规 范》。处理:该院院长被停职,业务副院长被免职, 其他责任人也受到相应处理。新安县作出决定,对 所有血液透析相关的丙肝患者进行免费治疗,并按 相关规定予以补偿,但这些患者遭受的精神和身体 损害已再难弥补。
消毒隔离知识培训
.
重大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回顾1
安徽宿洲市立医院“眼球事件”
2005年12月,该 院白内障超声乳化 手术10例患者发生 医院感染(绿脓杆 菌),致9名患者单 眼球摘除,1名患者 玻璃晶体切除。原 因:医院与不具有 服务资质的器械厂 家违规合作,医院 感染管理混乱。
.
重大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回顾2
。
.
常用的化学消毒剂
根据消毒的效力: 1、高效:戊二醛,福尔马林,环氧乙
烷,过氧乙酸,过氧化氢,含氯消毒剂 。 2、中效:乙醇,碘酊,碘伏,安尔碘 。 3、低效:氯已定(洗必泰),新洁尔 灭。
.
医疗物品分类及消毒、灭菌的方法
1、高度危险性物品 是进入正常无菌组织 、脉管系统或有无菌体液(如血液)流过 ,一旦被微生物污染将导致极高感染危险 的器材。例如:注射针、穿刺针、针灸针 、外科手术器械、植入物、输血器材、输 液器材、血液和血制品、注射的药物和液 体、透析器、气管插管、导尿管、膀胱镜 、腹腔镜、移植器官、心脏导管、非一次 性的阴道窥器等。高度危险性物品,应采 用灭菌方法处理。
3、飞沫传播:带有病原微生物的飞沫核( >5um),在空气中短距离(1m内)移 动到易感人群的口、鼻黏膜或眼结膜等导 致的传播。
.
隔离的基础知识
相关疾病的传播途径
经接触传播——肠道感染、多重耐药菌感染、 皮肤感染等。 经飞沫传播——百日咳、白喉、病毒性腮腺炎、 流行性脑脊髓灰质炎、冠状病毒相关的SARS等 疾病。 经空气传播——肺结核、水痘、麻疹。
2、用过的医疗器械和物品,应先去污染,彻底 清洗干净,再消毒灭菌;其中感染病人用过的医 疗器械和物品,应先消毒,彻底清洗干净,再消 毒或灭菌。所有医疗器械在检修前应先经消毒或 灭菌处理。
.
消毒的基本知识
3、根据物品的性能选用物理和化学方法进行消毒 灭菌。耐热、耐湿物品灭菌首选物理灭菌法;手术 器械及物品等首选压力蒸汽灭菌法。油剂、粉剂、 膏剂等首选干热灭菌。不耐热物品以及精密仪器等 可选用环氧乙烷或低温消毒或化学灭菌法。(消毒 首选物理方法,不能用物理方法的方选化学方法)
传播; ▪ 强调双向防护,既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又防
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至病人; ▪ 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
1.针对患者?? 2.针对医务工作者??
.
消毒隔离概念
医院消毒:杀灭或清除医院环境中和媒介 物上污染的病原微生物的过程。
媒介物:指人们生活和工作环境中污染了 病原微生物的固体、气体和液体物质,也 包括污染的人体体表和表浅体腔。
.
1.针对患者?? 2.针对医务工作者??
.
医院感染的控制对策
——手卫生:洗手和手消毒;
注意:戴手套
不能替代洗手!
——戴手套:医务人员进行每一次可能导致污染物的接触时
都必须戴手套;
——衣服或面部可能污染时应当穿隔离衣、带口罩和眼罩;
——锐器的正确处理;
——被感染性物质污染后的医疗器具的正确处理等。
.
2003年非典
截至2014年8月26日,埃博拉已在塞拉 利昂、利比亚和几内亚造成1427人死亡 。这其中包括100多位医护人员,他们在 救治埃博拉感染病患者时被传染而殉职。
中东呼吸综合征、禽流感、甲流、乙流等
职业暴露
多重耐药菌
.
反思: 1、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悲剧重复上演? 2、有什么方法可以避免悲剧的发生? 3、我应该怎么做来保护自己?
终末消毒:传染源离开疫源地后进行的彻 底消毒。例如医院内感染症病人出院、转 院或死亡后对其住过的病室及污染物品进 行的消毒。
.
消毒隔离概念
预防性消毒:对可能受到病原微生物污染的 物品场所进行消毒。
清洁:用清洁剂洗净物品上的一切污垢。 消毒: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或消除病原微
生物和繁殖体。 灭菌: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彻底杀灭物品上的
.
接触隔离措施
1、蓝色隔离标识 2、患者应安置在单人隔离房间,无条件时同种病原体
感染的患者可安置于一室。隔离病室应有隔离标识,并 限制人员出入。 3、限制患者活动范围,减少转运;如需转运时应采取 有效措施,减少对其他患者、医务人员和环境表面的污 染。 4 、医务人员接触管理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 泄物等物质时应戴手套;离开隔离病室前,接触污染物 品后应摘除手套,洗手和手消毒。 5、医务人员进入管理病室从事可能污染工作服的操作 时,应穿隔离衣;离开病室前,脱下隔离衣,按要求悬 挂,或使用一次性隔离衣,用后按医疗废物管理要求进 行处置。
.
医院感染的控制对策
You've got the whole world in your hands...
10月15日为“全球洗手日”
研究证明: 洗手是控制医院感染的最简单, 最有效, 最方便, 最经济的方
法,严格实施正确的洗手规则可减少20-30%医院感染。
.
医院感染的控制对策
3.1 洗手的概念:
.
医院感染的控制对策
3.手卫生
我国每年有400万病人发生医 院感染,直接导致的经济损失达 到 160 亿 ---240 亿 。 如 何 有 效 地 控制医院感染已成为非常迫切和 重要的问题。由于经手接触传播 是导致病原微生物在医患之间交 叉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而通过 正确的手部清洗可显著的减少手 上携带的潜在病原体,有效的控 制医院感染。手卫生已成为降低 医院感染最可行和最重要的措施。
隔离病室应有隔离标识并限制人员的出入。
传染病患者或可疑传染病患者应安置在单人 隔离房间。(受限制的,至少同种病原体感 染的患者可安置于一室)。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隔离的基础知识
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
.
1、接触传播:病原体通过手、媒介物直接 或间接导致的传播。
2、空气传播:带有病原微生物的微粒子( ≤5um)通过空气流动导致的疾病传播。
.
医院感染对医务人员的危害
▪ 诺尔曼·白求恩(Norman Bethune)(1890—1939), 加拿大共产党员,国际共产主义 战士,著名胸外科医师。
▪ 1939年10月下旬,在涞源县摩 天岭战斗中抢救伤员时左手中指 被手术刀割破,后来给一个外科 伤员做手术时受感染,终因伤势 恶化,转为败血症,医治无效, 于11月12日凌晨在河北省唐县 黄石口村逝世。
西安交大医院8名新生儿死亡系院内感染事故
2008年9月,西安交大一附院新生儿科先后 有8名早产新生儿患者陆续死亡。联合专家组 调查认定,8名早产新生儿死亡系院内感染所 致。处理:医院被卫生部通报批评,院长行政 记过处分、主管医务的副院长行政警告处分。 新生儿科主任、护士长被撤职;医务部部长、 控制感染中心主任、医务部质量控制办公室主 任、护理部主任、护理部副主任、总护士长等 责任人均被免职。新生儿科死亡患儿主治以上 主管医生,主管责任护士暂停工作。
一切致病和非致病微生物、繁殖体和芽胞。
.
消毒目的
在医疗机构通过消毒、灭菌方法杀灭或清 除外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切断医院感染 传播途径,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
感染链
易感宿主 感染源
传播途径
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必须切实做到:
控制感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宿主
.
消毒
消毒的基本知识
是指用物理和化学的方法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 的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重要性:是切断传播途径的重要措施
.
消毒的基本知识
消毒的方法分类:
◆物理消毒灭菌法:热力消毒灭菌法,光照消毒法 ,电离辐射灭菌法,微波消毒灭菌法,机械除菌 。
◆化学消毒灭菌法:浸泡法,擦拭法,喷雾法,干 粉法。
.
消毒的基本知识
根据医院消毒管理规范要求:
1、医务人员必须遵守消毒灭菌原则,进入人体 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器械必须灭菌;接触皮肤 黏膜的器具和用品必须消毒。
.
医疗物品分类及消毒、灭菌的方法
3、低度危险性物品 是仅与完整皮肤接触, 而不与黏膜接触的器材。虽有微生物污染, 但一般情况下无害。只有当受到一定量病原 菌污染时才造成危害的物品。例如血压计袖 带、听诊器、止血带、腋表、痰盂(杯)、 便器、病床围栏、床面以及床头柜、被褥、 墙面、地面、固定电话等。低度危险性物品 ,宜采用低水平消毒方法,或作清洁处理。
不同的防护用品,离开时按要求摘脱,并正确处理使用后 物品;与患者近距离(1米以内)接触,应戴帽子、医用 防护口罩;进行可能产生喷溅的诊疗操作时,应戴防护镜 或防护面罩,穿隔离衣或防护服;当接触患者及其血液、 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应戴手套。
.
空气隔离措施
1、隔离标识黄色 2 、应将患者安置在负压病房。没有负压病房时
.
隔离要求:
隔离的基础知识
污染区的物品未经消毒处理,不得带到他 处;工作人员进入污染区时,必须穿隔离 衣,戴口罩、帽子,必要时换隔离鞋;离 开前脱离衣鞋,并消毒双手。
.
隔离原则
隔离的基础知识
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疾病的传播途径 ,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隔离和 预防措施。
一种疾病可能有多种传播途径时,应在标准 预防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隔离与预防措施 。
.
标准预防(standard precaution) 标准预防的定义: 针对所有病人的预防性措施,视所 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损伤的 皮肤、粘膜和被这些物质污染的物品具 有潜在感染而采取的标准水平的消毒、 隔离等预防措施。
.
标准预防的特点: ▪ 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
.
隔离的基础知识
隔离
是指将病人或病原携带者妥善的安排在指 定的隔离区域,暂时与人群隔离,积极进行治疗、 护理,并对具有传染性的分泌物、排泄物、用具等 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防止病原体向外扩散的医疗 措施。
重要性:是控制传染病流行和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 措施。
.
隔离的基础知识
隔离区域的划分
(1)清洁区:指未被病原菌生物污染的区域。如 治疗室、配餐室、更衣室、值班室、库房等场所 及病区以外的地区,如食堂,药房,营养室等。
,隔离病房室内两病床之间距离不少于1.1米, 单间隔离,,严格空气消毒,各区配备符合手卫 生要求的手卫生设施。 3、无条件收治时,应尽快转到有条件收治呼吸 道传染病的医疗机构,并注意转运过程中医务人 员的防护。 4、当患者的病情容许时,应戴外科口罩,并限 制活动范围。 5、医务人员应严格执行区域流程,在不同的区 域,穿戴不同的防护用品,戴防护口罩,离开时 按要求摘脱,并正确处理使用后物品。
.
飞沫隔离措施
1、粉色的隔离标识 2、患者或可疑者安置在单人隔离病房,无条件时,相同
病原体感染的患者可安置于一室。 3、应限制患者活动范围,减少转运;当需要转运时,医
务人员应注意防护;患者病情允许时,应戴外科口罩。 4、可能的情况下,患者之间、患者与探视者之间相隔距
离应保持在1m以上。 5、加强通风。 6、医务人员应严格执行区域流程,在不同的区域,穿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