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ashen输入假说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Krashen输入假说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英语课堂几乎是学生学习和表达自己的唯一的产所,所以一个良好的英语课堂对学习者而言是至关重要的。

无论是学生和j 教师都应要充分把握课堂的时间,之于学生,应该充分吸收课堂中教师的语言输出,内化为自己的一种交际能力;而对于教师,应该要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可理解性输入,让学生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升。

而这些正式Krashen输入假说中重要的内容。

[关键词]英语课堂;可理解性输入;输入假说
一、背景
(一)Krashen 的输入假说理论概述
美国学者Krashen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了著名的监察理论(Monitoring Theory)模式,这一模式的核心理论是语言习得和语言习得理论(acquisition and learning)、监察理论、自然习得顺序假说、可理解性输入假说和情感过滤假说等五大基本假说,其中可理解性假说是这一模式的核心内容,它主要阐述了语言输入与语言习得之间的关系,它对外语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该假说的核心指出学习者所接受的输入语言必须要满足下列四个条件,这样语言习得才有可能发生:第一是可理解性输入,就是指学习者听到可以理解的语言材料的难度应该稍微高于学习者目前掌握的语言知识,即“i+1”(i为目前已经掌握的知识,“+1”为略高于“i”的那部分知识)。

第二,输入必须是
有趣的、密切相关的,也就是说准备要输入的语言材料应该是有趣性,这样才能调动学习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第三,输入不是以语法为大纲的。

第四输入必须有足够的输入量,这样学习者就自动的获得必要的语法和下一个语言结构。

也就是说,语言教师的最大职责是让学生接受尽可能多的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入。

Krashen还认为,输入是语言习得的第一步,但是对于学习者来说,仅仅只是接触输入数据是不够的,输入假说更加注重的是可理解性数据的输入,即可理解性输入。

Krashen坚信,在学习者自身的学习机制发生作用前,SLA主要依赖于可理解性输入。

而Krashen就以输入假说(input hypothesis)来说明可理解性输入,他认为,为了SLA 得以发生,学习者需要的输入中应当包含有语言形式的范例,这些语言形式是根据自然习得的顺序的下一步习得的,正如前面提到的一样,学习者自身的能力应该是“i”,而输入中必须要包含略高于学习者本身的可理解性输入即I+1。

Krashen在书中写到:从“i”阶段到“i+1”阶段的一个必要但不充分条件,是学习者懂得包含有“i+1”的输入,在这里懂得的意思是学习者集中于信息的意义而非形式”。

(二)学习与习得
Krashen认为在二语习得的过程中,有两种方法被学习者用来提高二语掌握的水平。

一种是习得,还有一种是学习。

在学习生活中很多人会将这两者混淆而言,其实不然。

习得只要是指以获取信息或者以语言交际为目的的活动,习得够成学习者一种交际的能力,同时在
这一过程中,学习者关注的是“意义”而不是“语言形式”。

相反的,学习是指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即语言形式。

因此学习关注的是语言形式和规则,它的作用是为了知道习得所产生的交际活动。

而这一特点在高中教学中尤为重要。

二、输入假说的研究状况
(一)国内研究现状
“输入假说”被提出后,在二语习得研究中引起的轩然大波。

在二十年内国内的学者对“输入假说”做了大量的研究,大致可以把研究内容分为针对理论的述评与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两种。

首先,对于“输入假说”的理论述评,大家对它的褒贬不一,有的学者充分肯定了“输入假说”的理论意义,但是有些学者则认为“输入假说”过分的注重自然环境下的输入,完全忽略了学习者的自主能动性,以及输出的作用。

还有一些学者运用“输入假说”来做一些相关思想的对比分析。

其次,在实际中的应用的篇幅占大多数,很多学者将“输入假说”原理运用在学习者的阅读,口语,听说等等上。

认为学习者在接受新知识时候,对知识的要求非常严格。

首先不仅仅要有很大的知识输入量,同时输入的知识必须要是可理解性的知识,同时输入者必须要出于自然环境中,这样才能最后的习得新知识,从而达到I+1的程度。

此外,有部分学者还将“输入假说”和“互动论”以及“输出”相互结合来做研究。

总之“输入假说”在国内的研究在实际中的应用占
大多数,但是对于“输入假说”的态度,大家褒贬不一。

(二)国外研究现状
输入假说的提出在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产生的巨大的影响,国外的很多学者都将输入假说与教学相挂钩,一方面他们肯定输入假说的实践意义,另一方面对输入假说的研究提出了很大的质疑。

例如:Long (1985),认为当交际问题出现的时候,他更强调交互性的输入对于协调的话语的意义。

换言之,他更强调的交互性输入比非交互性输入更为重要,可理解性输入须同交互性输入相结合等。

三、输入假说对教师课堂教学的启示
(一)创造可理解性教师话语输出
教师的话语输出是课堂上学生最主要的输入资料来源,话语的功能犹如一座桥梁,在学习者无法从外界获得输入时,通过这种可理解性的“输出”可以帮助促进二语的习得。

它是学习目的语的一种重要输入。

一般来讲,教师的话语具有丰富的特征,例如它的信息含量很高,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同时它还具有简练的特点,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吸收新的知识,Robert O’Neil 曾经提出一位优秀的教师,在他的话语中就应该具有以下几种特征:话语内可分意群;简洁自然;有规律地停顿或者诸如此类以鼓励学习者插入,评论以及提问;教师应该使用“可理解性”语言,不让学生觉得不知所谓。

换句话说,即使学生不能够明白每一句话,也能够理解“整体概况”等等。

这些话语的特征在学习者的输入过程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可理解”的语言信息在Krashen认为,它就是学习者习得语言的必要条件。

他强调只有可理解性的输入才能够被学习者所内化。

因此英语教师在话语输出的时候应该要循序渐进,换句话说,所使用的词汇不应该超出学生的水平,让学生对外语产生一种恐惧。

同时在上课之前应该要相应的介绍背景,帮助学生理解,在遇到生僻的词的时候,教师可以放慢语速或者将单词告知学生,这样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话语的意思。

此外,教师的话语输出跳跃性不应该太难,在上课之前要充分的衡量学生的能力,即他们原有的“i”的能力,如果大大超出“i+1”,那么根据“输入假说”,学生就会很难习得。

值得注意的是,在外语课堂上,教师可以用母语帮助学生理解,但是要尽量使用英语,适当利用母语。

(二)输入必须是有趣的、密切相关的
在英语课堂上,我们不难发现的是,很多时候课堂上会出现很尴尬的一幕。

就是只有教师一人在不断的说,下面的学生完全不理会老师,或者每当要上英语课,学生就会产生一种排斥的心理。

因为在学生看来老师讲的东西对他们而言没有任何的吸引力,因此Krashen提出了,输入必须是有趣的、密切相关的。

换句话说,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应该采用一些有趣的教材,或者有趣的方式来进行。

例如,在学习语法的时候,应该相应的结合一些阅读,或者将语法放入一个简短的故事中去或者如果上的是表示方位词的课,不要单一的讲词的意思,
而应该放入实践中。

同时,在上英语课的时候,课堂应该是连续性的,即话题是密切相关的,不要有很大的跳跃性。

(三)足够的输入量
我们都知道,教师的话语输入量和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

因此仅仅靠课堂上的输入量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应该要充分发挥能动性,例如,在老师上课之前可以先把课文的背景知识了解等。

同时在课余的时间,应该多看英语书籍,多听英语广播。

甚至可以多和外教或者多去英语角等,都可以帮助我们增加输入量。

此外,教师也可以相应的布置听说读写的练习,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起到监督性的作用。

四、输入假说的局限性
“输入假说”虽然在二语习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它仍然存在着局限性。

首先,Krashen“输入假说”的提出是基于母语学习上,而二语和母语之间存在着差别。

母语的习得是因为学习者时刻处于自然的环境下,不断地有大量的输入进入,所以习得自然变得容易。

然而对外语习得而言,尤其是中国,我们没有处于一种自然的语言环境中,因此只能够通过学习语法规则才能去习得外语,然而,Krashen 强调的却只是习得的作用。

同时“输入假说”强调的是自然情况下的输入,并没有涉及非自然环境的输入的作用。

此外,“输入假说”忽略的学习者自身的能动性,他认为学习者是出于被动的接受知识的状态
中。

Krashen过分强调对知识的输入,并没有重视学习者的交际能力。

其次,在“输入假说”中“I”指的是学习者现有的水平,但是一旦学习者出于一个集体或者班级中是”I”的程度就会参差不齐的情况,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按部就班的按照这一理论,就无法确立教学方案,为教学增加难度。

五、结语
不可否认,输入假说虽然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它对二语学习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

在二语教学时候,教师可以适当的利用输入假说这一理论,充分安排自己的教材和话语。

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也不能够忽视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出于核心的角色,学生几乎是出于被动的状态,但是我们应该要客服输入假说的局限性,提倡互动性的可理解输入。

原因在于我们的语言环境并不是出于一种自然的环境中,课堂是学生唯一能开口说的地方,也是检验学生是否习得“可理解输入”的地方,因此互动的环境是至关重要。

总之输入假说有他可取之处,也有他的局限性,教师在应用的时候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参考文献】
[1]Jeremy Harmer,沈利.克拉申的输入假设与英语作为外语教学[J].国外外语教学,1984(3).
[2]江园.克拉申的两大假设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J].晋中学院学报,2006(1).
[3]李晓鸿.克拉申的输入假设与文化教学[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3).
[4]郑亚娟.克拉申理论与英语听力教学[J].中国市场,2006(31).
[5]周序林.“输入假设”对民族高校外语教学的启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