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作业计划与生产控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车间级作业计划与生产控制
第一部分车间作业计划
目录
一、车间作业计划的概念
二、制定作业计划应遵循的准则
三、作业排序与优先准则
四、案例:公司摩托车有限公司涂装部(车间)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
一、车间作业计划的概念
车间作业计划是以厂级计划、下工序(车间)需求计划为依据,结合本车间的人员状况、设备状况、工装夹具配置、瓶颈工序产能以及各种生产技术准备情况,把车间生产任务落实到具体的班组、具体的设备乃至具体的操作者,还要规定出各项生产任务的具体投入时间和产出进度。之所以叫做作业计划,就是因为它内容详尽而具体,可以指导操作者的日常生产作业活动。
二、制定作业计划应遵循下列几个准则:
1.确保实现已经确定的交货期。
一般来说,下达到车间的生产任务都有不同的交货期要求,管理人员要通过精心策划和安排满足所有任务的交货期要求。
2.减少或消除工件和设备的等待时间。
工件等待时间是指一个工件在某道工序完成之后,执行下一道工序的设备还在加工其它工件,工件要等待一段时间才能被加工。
设备等待时间是指一台机器已经完成对某个工件的加工,但随后的工件尚未到达,使设备空闲的那段时间。
这两种等待时间都会给企业带来损失,应尽量避免发生。
3.工件在车间的流程时间最短。
工件在车间的流程时间,又可称为工件的停留时间,是指从工件到达车间起,直到被加工完毕离开车间为止的全部时间,一般包括到达车间后等待时间(如果有的话)和工件在机器上的加工时间。假设工件的加工时间是给定的已知值,则它在车间的等待时间越短,那么它在车间的流程时间也就越短。
4.车间在制品的数量最少、停放时间最短。
在制品是对从投料到成品入库过程中尚未完工的所有毛坯、零件、部件、产品的总称。在制品是生产流动资金的物化形态。在制品数量越多、在车间内的停留时间越长,
流动资金的周转速度越慢,企业损失越大。因此,在作业的安排上要考虑在制品的影响。
三、作业排序与优先准则
㈠、作业排序的概念:
安排工件在作业计划中的加工顺序为作业排序。
作业排序是制定作业计划的一个中心环节,但它不等于作业计划。排序只能确定各个工件在设备上加工的先后顺序,在此基础上再给定每一个工件的加工开始和结束时间,才构成一个完整的作业计划。
作业排序实际上就是赋予在等待队伍中的工件以不同的优先权:谁的优先权高,谁就先加工,谁的优先权低,谁就后加工。给工件赋予优先权时所遵循的准则称为优先准则。因此,作业排序就转化为按照一定的优先准则赋予工件优先权的问题。
㈡、较为常见的优先准则:
1.先到先服务准则。按工件到达车间的先后顺序安排加工。
2.最短加工时间优先准则。加工时间最短的工件优先安排,然后是次短的,……,依此排列,一直到加工时间最长的那个工件。
3.交货期最早优先准则。即要求交货期早的工件优先安排,而交货期要晚一些的工件则排到后面加工。
4.剩余缓冲时间最小准则。剩余缓冲时间等于从当前时间起距交货期的剩余时间减去工件剩余的加工时间。按剩余缓冲时间的长短,从短到长安排作业顺序。
5.临界比最小准则。临界比CRi的计算方法为:
工件I交货期-生产日历当前日期
CRI=
完成工件I所需加工时间
式中:CRI是工件I的临界比,分母表示完成工件i还需要多长时间,分子表示当前日期距工件I的交货期的时间差。该准则是先计算出每个工件的临界比SCR,然后按临界比的大小,从小到大安排作业顺序。
6.后到先服务准则。对这个准则的直观解释是:后运到车间的工件往往就放在工件堆的最上面,操作者总是从最上面拿起一个工件进行加工,所以称之为后到先服务。
7.随机安排准则。管理人员或操作者随机地选择一个工件。
这几个准则各有不同特点。先到先服务准则对工件比较公平,最短加工时间优先准则可使工件平均流程时间最短,从而减少在制品量,交货期最早优先准则可使工件最大延误时间最小,剩余缓冲时间最小准则、临界比最小准则也是保证工件延误最小的准则,
等等。管理人员应该根据不同的目标选择恰当的排序准则。
四、案例:公司摩托车有限公司涂装部(车间)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
公司摩托车有限公司涂装部负责全公司自制车架、油箱的涂装以及外观塑料涂装件的涂装任务,各种花色品种零部件达600多种。但涂装部只有一条车架线、一条油箱线、两条塑涂线,库房周转面积又小,只能维持1 天整车生产的使用量。很显然,为了满足公司的《XXX旬整车生产日进度计划》的需求,必须采取多品种多批次少批量的生产组织方式,塑涂线还需尽可能采取成套性塑件涂装。同时,由于我们公司采用的是下工序拉动式生产组织方式,在编制生产作业计划时,还需向上工序(制造部门或原材料、零部件供应部门)提出需求计划。
㈠、编制的依据
1. 公司下发的《XXX旬整车生产日进度计划》。
整车生产日进度计划,确定了各花色品种零部件的交货日期。
2. 综合产能的分析
车架线、油箱线、塑涂线的人员状况分析
人员的数量、培训及熟练的程度
设备状况分析
设备的运行状况,设备产能能否满足
瓶颈工序产能分析
车间的瓶颈工序分析(瓶颈工序因产品结构变化而变化)、是否需要委外
各种生产技术准备情况分析
生产技术文件的准备情况
工装夹具的准备情况
3. 与上工序(车间)之间每旬的生产综合协调会议
保证上工序(车间)之间的生产衔接性
4. 运用剩余缓冲时间最小优先准则,确定作业排序,一方面保证交货期,另一方面减
少在制品。
5. 生产的均衡性原则
㈡、形成的作业计划
1.《涂装部XXX旬车架线生产日进度作业计划》
2.《涂装部XXX旬油箱线生产日进度作业计划》
3.《涂装部XXX旬塑涂线生产日进度作业计划》
4.《涂装部XXX旬金属小件生产日进度作业计划》
5.《涂装部XXX旬油箱线XXX班组生产日进度看板作业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