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麦产量的土肥管理技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高小麦产量的土肥管理技术
张华
(安徽省定远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安徽定远233200)
摘要从土壤条件和肥料条件2个方面对提高小麦产量的土肥管理技术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小麦;产量;土壤;肥料;管理中图分类号S512.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8421(2012)04-409-01
作者简介
张华(1971-),女,安徽定远人,从事土壤肥料技术推广
工作。

收稿日期2012-03-071土壤条件
1.1
土地平整,土层深厚,结构良好
种植作物的土壤具有
明显的耕作层、
犁底层、心土层及底土层结构。

适宜小麦生长的土壤要求:①地理位置优越。

地势平坦,
微有倾斜,水源充足,灌溉条件完善,旱能浇,涝能排,轮灌周期短;②土层深厚,土体构型良好。

小麦根系发达,入土深度可达1 2m ,在耕层较深、土体较厚的情况下,根系下扎较深,主要分布在0 50cm 的土层内,在耕作层浅、土体薄的情况下,根系多集中在0 15cm 的土层内。

因而小麦高产要求土体深度大于1.5m ,并无障碍层次,耕作层大于20cm ,质地适中,上松下实,保肥供肥性能强。

其中耕作层是目前人类耕作施肥所能影响的土层,
其深度约20cm ,具有较高的养分含量和较好的理化性质,
小麦的根系70%以上集中在这一层,是小麦水分养分的主要供应基地。

若逐渐加深耕作,可以显著促进根系发育,扩大根系营养吸收面积,从而提高小麦产量。

1.2
土增肥沃,养分协调
肥沃的土壤具有丰富的有机质
及各种有效养分以及大量有益的微生物。

其中,有机质含量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标志。

有机质中的胡敏酸类可以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

有机质还具有改良土壤物理性质,增强土壤保水保肥性能,
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有利于土壤养分转化的作用。

小麦一生吸收的养分有60%以上来自土壤,30% 40%直接来自当季施肥。

据测定,在高肥力条件下小麦植株吸收的土壤氮素占75.5% 77.7%,
肥料氮素占22.3% 24.5%,因此小麦播种前麦田的整地应做到:早、深、松、碎、净、平。

“早”即前茬收获后及早整地;“深”即适当加深耕作层;“松”即表面疏松通气不板结;“碎”即土渣细小;“净”即及时灭茬,表土无作物根蔸;“平”即地面平整,厢平沟直。

2肥料条件
2.1
小麦的需肥特点
因农作物的不同,所需肥料也不尽
相同。

小麦是一种需肥较多的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需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硫、铁及一些微量元素。

冬小麦一生对氮、磷、钾3种的需用量受品种、生产条件及栽培技术水平的影响很大。

2.1.1
小麦对氮、磷、钾吸收。

氮素在小麦籽粒中占干重
2.2%,是构成细胞原生质的重要成分。

磷素在小麦籽粒中占干重0.7% 0.9%,是核蛋白的组成成分。

钾素在小麦籽粒中占干重0.5% 0.6%,促进碳水化合物合成和运转。

2.1.2
小麦对氮、磷、钾的吸收数量(生产100kg 小麦)。


氮:2.75 3.23kg ,折碳铵23.40 27.45kg ;五氧化二磷:0.88 1.39kg ,折过磷酸钙5.30 8.35kg ;氧化钾:2.4 4.0kg ,折氯化钾7.20 12.00kg 。

2.1.3
小麦与微量元素。

小麦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吸收
锰、锌、铜、硼、钼等微量元素。

缺锰:小麦叶片柔软下披,有时出现灰色斑点。

缺锌:影响小麦分蘖,降低成穗率。

缺硼:雄蕊发育不良,花粉少而差,降低结实率。

缺钼:小麦植株矮小、穗小、粒少、产量低。

2.2
底肥施用量的确定
根据小麦生育特点及需肥规律,
必须施足底肥,配方施肥。

基肥以腐熟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

据试验,氮肥基施可占总施肥量的40% 60%,质地较重的黏土可施60%,
质地较轻的土壤一般30% 40%,壤土可基追各1/2,
高产田可低于40%提倡磷肥基施60% 80%,拔节期追施二铵;钾肥可全部基施。

返青、起身、拔节、挑旗等小麦生育关键时期,根据地力基础和苗情长势,及时确定肥水时间和数量。

在足施有机肥的基础上,
必须进行配方施肥、合理施肥。

配方施肥确定施肥数量和比例;合理施肥确定施肥时间,
根据苗情长势,科学运筹肥料,以期达到高产、高效、低耗的目的。

多年来试验示范推广结果表明,配方施肥比习惯施肥增产10% 15%。

一般设定小麦的产量指标为7500kg /hm 2
,需要纯氮225kg /hm 2、纯磷112.5kg /hm 2、纯钾225kg /hm 2
,因土壤中
的养分残留和肥料的当季利用率可以相互抵消,
可以忽略不计。

所以,施肥量应折合尿素(N ≥46%)489kg /hm 2、磷酸二铵(P 2O 5≥46%、N ≥18%)244.5kg /hm 2、氯化钾375kg /hm
2
(K 2O ≥60%)。

但是,考虑到磷肥的当季利用率偏低,一般适当增加30% 50%施用;磷、
钾肥在土壤中的移动性小,一般全部底施;而氮肥的移动性大,一般分期使用为好;由于小麦苗期需要一定的氮素营养,
且玉米秸秆还田地块的秸秆氨化腐烂需要一定的氮素养分,所以要适当施用一定的尿素(底肥施用磷酸二铵可以同时提供一定的纯氮养分)。

综合以上因素,小麦一般底施尿素150kg /hm 2
、磷酸二铵300 375kg /hm 2、氯化钾或硫酸钾300 450kg /hm 2
(盐
碱地改用K 2O ≥45%的硫酸钾),合计总有效养分含量450kg /hm 2左右。

2.3
小麦春肥施用方法
麦苗开始返青时追肥,能巩固小
麦冬前分蘖,增进春季分蘖,相应增加单位面积穗数,并能增大中部叶片,
促进小花分化。

生产上大面积瘦地、晚麦、弱苗,往往造成群体偏小,穗数不足,这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应早施返青肥,促进春发。

一般追施磷铵450kg /hm
2
(下转第412页)
农技服务,2012,29(4):409,412责任编辑胡先祥责任校对胡先祥
表2喷施金福隆菌肥对桑树产叶量的影响
处理

产叶量
kg/100株
比对
照ʃ
%
梯土
产叶量
kg/100株
比对
照ʃ
%
坡顶
产叶量
kg/100株
比对
照ʃ
%
平均
产叶量
kg/100株
比对
照ʃ
%
试验区110.510.8105.612.695.613.3103.912.2对照区99.7-93.8-84.4-92.6-
2.3根外喷施金福隆菌肥对桑树单叶重的影响从表3可以看出,各种地形桑园根外喷施金福隆菌肥,试验区单叶重比对照区均有显著增加,尤其是保水保肥较差的梯土和坡顶更加明显,单叶重增幅达14.0%以上,水肥条件较好的田内桑园增长幅度适当偏低,为12.1%。

说明,在常规管理水平下,喷施金福隆菌肥能够显著提高桑叶的单叶重。

单叶重的提高既是单位面积产叶量提高的表现,也是桑叶有机物质含量和品质提高的表现,是生产优质蚕茧,提高栽桑养蚕经济效益的物质基础和有力保障。

表3喷施金福隆菌肥对桑叶单叶重的影响
处理

单叶重
g
比对
照ʃ
%
梯土
单叶重
g
比对
照ʃ
%
坡顶
单叶重
g
比对
照ʃ
%
平均
单叶重
g
比对
照ʃ
%
试验区9.2612.18.0615.87.0514.88.1214.0
对照区8.26-6.96-6.14-7.12-
2.4根外喷施金福隆菌肥对桑树枝条下部叶开始老化时间的影响表4结果说明,从开叶到枝条下部叶开始硬化时间各种地形桑园试验区均比对照区推迟,平均延迟14.0d,这说明桑树喷施金福隆菌肥有推迟桑叶老化(硬化)的良好效果,有效地避免了因桑叶过早硬化而不能养蚕所导致的浪费,提高了桑叶的利用率,为生产中分批次养蚕争取了时间,延长了用叶周期。

表4喷施金福隆菌肥对桑树枝条下部叶从开叶到枝条下部叶开始硬化时间的影响d 处理田梯土坡顶平均
试验区70686768.3
对照区56535454.3
3小结与讨论
(1)试验结果表明,金福隆菌肥对桑叶的增产效果是通过促进枝条生长、条长增长、叶片着生数增加、单叶重提高、推迟桑叶硬化时间等几方面综合作用实现的,其中以提高单叶重为主,有效地提高了单位面积的产叶量。

(2)试验结果表明,金福隆菌肥是一种值得在桑树上推广应用的较好的叶面肥,桑树喷施该菌肥后,枝条长和叶片数、单叶重明显增加,枝条下部叶硬化时间推迟,并且喷施该菌肥后桑叶叶色嫩绿、叶肉肥厚,叶质柔软,能为养蚕生产提供优质桑叶饲料,对提高蚕茧单产和质量奠定了物质基础。

(3)桑树喷施金福隆菌肥,具有用量小,投资少,使用方便,增产效果明显,桑叶利用率高等特点,值得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4)施用方法:将原液用清水稀释成350倍液在桑树旺盛生长期喷施叶面与叶背;喷雾程度掌握在桑叶叶面或叶背上液珠将滴未滴为宜;喷施时间以非雨天的傍晚喷施效果最好,其次是早晨露水干后喷施,喷施后6h以内如下雨要补喷[14];喷施次数为每一喷用周期以3 5次为宜,一般间隔7 10d喷施1次。

参考文献
[1]黄君霆,朱万民,夏建国,等.中国蚕丝大全[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289-292.
[2]韩世玉,姜虹,罗朝斌,等.桑树春季产叶量与主要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贵州农业科学,2010,38(10):55-57.
[3]陈明雄.喷施“傲绿牌”植物营养素对桑叶产量变化初探[J].四川蚕业,2005(4):9-13.
[4]曾平.提高桑叶产量和质量的措施[J].蚕学通讯,2000,20(4):41-42.[5]杨建设.抓好夏秋桑管理、提高桑叶产量质量[J].云南农业科技,2003(3):26-27.
[6]杨建设,朱树桢,罗智明.云南山地桑树栽培技术[J].云南农业科技,2011(2):33-34.
[7]周耀.强化叶面施肥,提高桑叶产量[EB/OL].(2011-05-11)[2012-04-16]http://www.xhlm.gov.cn/html/zyjs/cs/795.html.
[8]王泽林.叶面施用不同浓度尿素对桑叶产量的影响[J].蚕学通讯,2011,31(3):11-13.
[9]韩世玉.黔北蚕区黄壤土高产桑园的群体结构及其培育技术[J].贵州农业科学,2006,34(1):88-89.
[10]浙江省嘉兴地区农业学校.栽桑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79:69-284.
[11]王怀昕,余常水.金福隆植物生态营养剂(液肥)对优质水稻滇屯502产量及性状的影响[J].遵义科技,2002(3):43-45.
[12]钟永先,余常水.金福隆植物生态营养剂对油研7号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J].耕作与栽培,2003(2):30-31.
[13]韩世玉.春伐桑春季采叶程度对桑树生产性能的影响[J].广西蚕业,2000,37(1):18-20.
[14]蒋猷龙,夏建国.中国蚕桑技术手册[M].北京:农业出版社,
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
1993.
(上接第409页)
或尿素225kg/hm2。

拔节肥施小麦拔节肥,兼有促花和保花的作用,可显著减少退化小穗和退化小花数,是提高每穗子粒数的关键肥料。

这样还能巩固有效分蘖,促进上位次生根生长和茎秆粗壮,使穗下节间伸长,增强和延长上3叶的功能期,施尿素75kg/hm2,有利籽粒形成和灌浆。

追施拔节肥的时间要看苗确定,一般在群体叶色退淡,分蘖高峰已过,基部第一节间定长时施用;若群体苗数不足,拔节前叶色已落黄时,应适当提高施肥。

补施好中后期肥水在小麦孕穗期以后补施少量肥料,既对减少花期退化、增加穗粒数有一定的作用,又可使籽粒蛋白质含量增加,并可提高面筋数量和质量。

在小麦生育中后期,应在挑旗孕穗期至抽穗扬花期结合浇水补施尿素75 105kg/hm2,也可在开花期叶面喷施2% 3%的尿素溶液加0.3% 0.5%磷酸二氢钾溶液750 900kg/hm2。

参考文献
[1]谭飞泉,任正隆.盆西平原麦区小麦早播早熟与超高产的气候生态条件分析[J].麦类作物学报,2009(4):696-700.
[2]张思文,李忠娴.试论小麦高产的基础条件[J].江西农业科技,1983(10):1-28.
[3]赵新平,宋昌惠.小麦高产稳产土肥水条件分析[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4):164-165.
[4]孙丽丽.小麦麦高产稳产土肥水条件分析[J].今日科苑,2009(10):146.
[5]刘天运.渭南发展一村一品问题研究[J].陕西农业科学,2008,54(1):181-183.
[6]朱洪国.土肥技术推广中应解决的几个问题[J].现代化农业,2006(7):20-21.
214农技服务2012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