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kV大截面电缆结构设计

220kV大截面电缆结构设计
220kV大截面电缆结构设计

220kV大截面电缆结构设计

摘要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力电缆作为城市电网中的重要设备,发展速度极快,平均年增长量达到百分之三十五。近几十年来,电能需求量的不断增长,远离工业中心的大型水电站的开发,更需远距离输送电能,使输电电压水平迅速上升。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以其合理的工艺结构,优良的电气性能和安全可靠的运行特点,近年来在国内外获得了迅猛的发展。尤其在高压输电领域更取得了巨大的发展。超高压、大长度、大截面和高可靠性已成为当今电力电缆技术发展热点。在这里介绍了高压大截面电缆的用处,高压大截面电缆的在国内外的应用,并举出了实例,描述了高压大截面电缆的发展前景。对220kV2500mm2的电缆进行了设计,2500mm2截面的电缆线芯采用的是分割导体,详细的计算了电缆的绝缘厚度、缓冲带、纵向阻水层、绝缘屏蔽、金属护套和外护套的外径厚度尺寸。并计算了电缆的电气参数,其中有导电线芯直流电阻的计算,电缆交流电阻的计算,电缆绝缘电阻的计算,电缆电容的计算,电缆电感的计算,绝缘介质损耗的计算,金属护套损耗的计算,电缆各部分热阻的计算,电缆连续允许载流量的计算以及电缆允许短路电流的计算。

关键词220kV;大截面;电缆;应用;设计

220kV large cross-section cable structure design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City modernization level unceasing enhancement, power cable in the grid as a city of important equipments, the speed of development fast, average annual growth reached thirty-five percent. In recent decades, the growing demand for electricity, away from the center of the industry development of large hydropower station, need more to long-distance transmission of electricity, make the transmission voltage level up rapidly. Crosslinked polyethylene insulated power cables with its reasonable technical structure, excellent electrical properties, safe and reliable operation characteristics, in recent years at home and abroad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obtained rapidly. Especially in the high voltage electricity field in more made great development. High pressure, big length, large cross-section and high reliability has become the power cabl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hot spots. Here introduces the high voltage large cross-section cable use and the high pressure large cross-section cable in the application of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and the examples,describe the high pressure large cross-section cable development prospects.In 220 kV2500mm2cable to carry on the design, 2500 was the section cable core USES is the segmentation conductor,

Keywords 220kV; Large cross-section; cable;application;design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 II

第1章绪论 (1)

1.1 课题背景 (1)

1.2 大截面电缆在国内外的应用 (1)

1.3 设计内容 (2)

第2章 220kV2500mm2电缆结构 (3)

2.1 分割导体的股块构成。 (4)

2.1.1 2500mm2五芯分割导体结构设计及制作 (5)

2.1.2分割导体关键参数的选取和设定 (5)

2.1.3填充系数的选取和成缆外径的设定: (5)

(6)

2.1.4计算单个股块的截面积S

A

2.1.5单线直径选取。 (6)

2.2 绝缘厚度的确定 (7)

2.2.1 按照冲击场强计算绝缘厚度 (7)

2.2.2 按工频场强计算绝缘厚度 (8)

2.3 缓冲带和纵向阻水层结构确定 (9)

2.4 绝缘屏蔽层 (10)

2.5 金属护套的选择 (10)

2.5.1 金属护套的种类 (10)

2.6 金属护套选用的一般原则 (11)

2.7 外护套选择 (12)

2.8 基本参数 (12)

第3章 220kV2500mm2电缆各参数的计算 (14)

3.1 导电线芯的直流电阻 (14)

3.2 电缆的交流电阻 (14)

3.3 电缆的绝缘电阻 (15)

3.4 电缆电容 (15)

3.5 电缆的电感 (16)

3.6 绝缘介质损耗 (17)

3.7 金属护套损耗 (17)

3.8 电缆各部分热阻计算 (18)

(18)

3.8.1 绝缘热阻T

1

3.8.2 外护套的热阻T

(18)

3

(19)

3.8.3 土地中的热阻T

4

3.9 电缆连续允许载流量的计算 (19)

3.10 电缆允许短路电流的计算 (19)

3.11 电缆电气参数 (20)

结论 (21)

致谢 (22)

参考文献 (23)

附录 (24)

绪论

课题背景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力电缆作为城市电网中的重要设备,发展速度极快,平均年增长量达到百分之三十五。中国生产及运行的高压电缆以交联聚乙烯电缆为主,因为与充油电缆相比,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它的辅助设备少,安装与维护方便以及在一定防护条件下火灾危险较少,所以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成为了大城市大容量电能传输进入城市负荷中心的地下输电系统的首选产品[3]。发电厂把机械和热等形式的能量转换成电能,电能经过变压器和输电线路输送并分配给用户,再通过各种用电设备转换成适合用户需要的各种形式的能量。这些生产、输送、分配和消费电能的各种电器设备连接在一起组成的整体称为电力系统。电力系统中输送和分配电能的部分称为电力网。它包括升降变压器和各种电压的输电线路。为了降低发电成本和保证供电的可靠性,现代的电力系统都是将分散的电力系统并网联成一个大的电力系统整体运行。在80年代初,世界各国几乎90%的电厂容量集中的国家大力电力系统中,甚至建立巨大的国家间联合电力系统。大系统的远距离输电必须使用较高的电压。架空的交流输电线路传输的功率大致碎系统运行电压的二次方成正比增加。近几十年来,电能需求量的不断增长,远离工业中心的大型水电站的开发,更需远距离输送电能,使输电电压水平迅速上升。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以其合理的工艺结构,优良的电气性能和安全可靠的运行特点,近年来在国内外获得了迅猛的发展。尤其在高压输电领域更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敷设安装方便运行维护简单,没有油的流淌问题,较之充油电缆有着巨大的优越性[8]。

大截面电缆在国内外的应用

目前日本已开发750kV级交联聚乙烯剧院电力电缆,俄罗斯220kV级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已稳定运行10年左右。目前我国交流输电系统额定电压最高仅达500kV,而入国外如俄罗斯输电电压已达1150kV,并开始对1500-2500kV输电建设的技术进行开发研究,美国在1985-1995年间就采用1000/1100kV高压输电。随着城市供电量的增长,各电压等级的主变容量亦在不断提高,因此电缆的输送容量亦需不断提高。为了迎合日益增长的输送容量的需求,中、低电压等级最常用的方法就是使用双拼电缆。从电缆成本角度来讲,双拼电缆约为单根大截面电缆的1.2倍。并且前者终端及接头是后者的二倍。敷设及安装费用也是后者的二倍。同时,由于双

拼电缆敷设占用的空间也是单根的二倍,相应的土建费用也需增加。对运行维护来说复杂程度增加一倍,安全性相对降低。而双线并联的开关及变压器比单套的开关及变压器复杂系数增加,成本相应增加。国外开发高电压等级大截面电缆的主要原因正是由于采用双拼电缆成本太高。在日本,为了对应架空线的大容量化进行研究,开发了2500mm2~3000mm2的大截面电力电缆。1986年开始相继使用66kV~275kV的大截面电缆。如向东京都中心城区输电的275kV地下电缆采用的大截面电缆初期建成的输送容量约为900MW,后期建成的设有冷却系统的电缆其容量已能达到1360MW。面日本古河电缆公司在1981~1999年期间向日本供应的2500mm2大截面电缆总长就有210.745km。上海作为全国最发达城市之一,大截面电缆的使用已提到议事日程上,220kV浦建站4回进线因受外部因素影响,均采用2500mm2大截面电缆,电缆单相长度1.2km。该项目电缆线路投运于2006年6月,是国内首条2500mm2大截面电缆线路。目前上海地区500kV世博变电站和500kV虹杨变电站的500kV大截面电缆进线也正在设计阶段[4]。

设计内容

本文设计的是220kV截面2500mm2的电缆。

对220kV截面2500mm2的电缆的结构进行了设计,包括分割导体截面的计算,绝缘厚度的确定,缓冲带阻水层结构的确定,绝缘屏蔽层的确定,金属护套的选择,外护套的确定。并且计算了220kV截面2500mm2电缆的各种电气参数。包括导电线芯的直流电阻,电缆的绝缘电阻,电缆的电容,电缆的电感,绝缘介质损耗,金属护套损耗,电缆各部分热阻的计算,电缆允许载流量以及电缆允许短路电流的计算。

220kV2500mm 2电缆结构

电缆就是用以传输电磁能信息和实现电磁能转换的线材产品。电力的传输,实则为电测能的传播。电磁能流动传播的矢量成为坡印亭矢量s ,其和电场强度()S 及磁场强度()E 的关系为H E S ?=它的切向分量H E S n t ?=标志着有电磁能量沿导线传输。它的法线分量H E S n n ?=标志着还有电磁能量由导线表面穿入到内部化为热能散失。由于导体传输电流的容量并不是随着导体截面的增加而线性增加,这种现象是由于导体在传输交流电流的过程中“集肤效应”(所谓集肤效应又称趋肤效应,当交变电流通过导体时,电流将集中在导体表面流过,这种现象叫集肤效应。是电流或电压以频率较高的电子在导体中传导时,会聚集于总导体表层,而非平均分布于整个导体的截面积中)和“邻近效应”造成的[3]。最高工作温度下,单位长度导电线芯的交流电阻由下式计算

)1('p s y y R R ++= (2-1)

式中'R 为最高工作温度下,导电线芯的单位长度直流电阻,单位为Ω/m ;s y 为集肤效应因数;p y 为临近效应因数。集肤效应因数即由于集肤效应使电

阻增加的百分数,可由下式求得

448.0192S

s s X X y += (2-2) 式中s S k R

f X 7'2108-?=π其中f 为电源频率,工频为50Hz ;'R 为单位长度电缆导体闲心直流电阻,单位Ω/m ;s k 为分割道题取0.435外均取1。临近效应因数p y ,即由于临近效应是电阻增加的百分数,可用下式表示

??????????????+++??? ????? ??+=27.08.019218.1312.08.019244244p p C c p p p X X s D s D X X y (2-3) 式中,p p k R

f X 7'2108-?=π,其中'R 、f 与上面相同,p k 除分割道题取0.37外。其他形式线芯取0.8-1;c D 为线芯外径,对于扇形线芯电缆,等于截面积相同的圆形芯的直径,如A 为线芯截面,则扇形等效园的直径为

πA D c 4=

(2-4)

s 为线芯中心轴间距离,对于扇形多心电缆?+=c D s ,?危险新间绝缘层厚度,其临近效应因数p y 为计算值乘2/3。随着导体截面的增大,这种现象

会越来越显著,因此110---220kV 交联聚乙烯绝缘高压及超高压电力电缆标准中,明确规定了截面在;800mm 2以上的电缆导体必须采用分割导体,以减小“集肤效应”和“邻近效应”引起电缆的导体电阻增加对传输能量的影响。一种大截面铜芯五分割导体,包括五个大小和截面形状均相同的铜芯股块,由该五个铜芯股块按一定方向扭合成缆,所述的大截面铜芯五分割导体还包括设置在该铜芯股块之间、将各股块隔离开来的绝缘皱纹纸,以及包裹在该铜芯股块外围的半导电尼龙带、包裹在最外层的无纺布保护层。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大截面铜芯导线化整为零,将原来的铜芯截面均匀分割成五个相互隔离的股块,从而将“集肤效应”和“临近效应”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限度,大大提高了导线的传输容量。分割导体的结构设计分割导体是由分割股块、隔离绝缘皱纹纸、扎带、半导电尼龙带、导体填充等部分组成,其中,每个股块外要纵包隔离绝缘皱纹纸,股块成缆后在分割导体外首先要用扎带捆紧,再绕包半导电尼龙带,最后缠绕无纺布保护层。另外,分割导体中心采用导体填充。分割导体实际截面积的计算。在GB/T1017-2002[1]及GB/Z18890-2002[2]中规定了2500mm 2的导体电阻值。由此可以推算出导体的最小截面积。

分割导体的股块构成。

目前实际生产中,分割导体一般有四芯、五芯、六芯分割等几种类型。分割股块的形状有扇形、瓦愣形中间加圆形等形状。分割导体中股块越少,在生产时绞合、紧压、成缆等工艺上比较容易实现,但从结构稳定性和耐弯曲性能及避免产生“集肤效应”和“邻近效应”的作用上,多股块分割导体更优越一些,因此,采用五芯结构。

1)分割导体的直径及单个股块的截面积的计算。依据分割导体的实际截面积,计算在实芯状态时分割导体的最小直径。然后选择适当的填充系数,确定分割导体的直径(应考虑到分割导体的股块成缆时的反弹)。根据所确定的扇形股块的芯数,计算单个股块的截面积。

2)设计每个股块的形状,确定每个股块的单线组成及排列。并依据所选择的填充系数,计算出单丝直径的大小。

3)设计分割导体的结构尺寸及单个分割股块的外形尺寸。

4)分割导体的制造

分割导体的制造主要分为股块的绞制和股块的成缆两部分。在股块绞制过程中,包括工艺参数设定,线盘装载,分层穿线、排线,绞制,压型,牵引、收线等部分。依据工艺规定,在绞合设备上设定好该产品的工艺参数,包括每层绞线的节距、绞向、预扭节距等。依据每个股块的单丝结构

及排列,进行分层穿线、排线。在绞合好线芯后,分层压型时,仔细调整压型模具,并测量所压制的股块尺寸,使之符合工艺要求;调整好压型模之间的预扭角,测量所形成的预扭节距,是否符合工艺规定。成缆过程分为设备工艺参数设定,股块线芯的放线,分线板的角度控制,并线模的安装,股块的成缆,绝缘皱纹纸的纵包,包带的绕包,牵引,收线等部分。在成缆过程中,注意股块的预扭节距和成缆节距之间的配合是否合适,不能有股块翻身现象出现。在穿过成缆并线模时,细心调整并线模直径大小,仔细测量成缆后分割导体的直径,使之符合工艺规定。成缆后的分割导体,应扎紧,不能松散,最外面还应绕包防护层,防止半导电带破损。 2500mm 2五芯分割导体结构设计及制作

计算2500mm 2分割导体的实际截面积

有关标准规定了2500mm 2导体在20摄氏度时导体直流电阻应不大于

0.0073,同时规定了2500mm 2导体结构最少根数不小于265根,由此可计算出最少根数的分割导体实际截面积

123k k k s r

ρ???= (2-5) 式中,1k 为导体系数,取为1.02(与导电线芯组成的单线直径、金属种类有关);2k 为绞合系数,按本厂经验取为1.03(与导电线芯绞合方式有关,考虑到导线在绞制及紧压时单丝变细变硬所引起的电阻变化)3k 为成缆系数,

按本厂经验取为1.01(与股块线芯成缆状况有关);ρ为导体电阻率,0.017241ρ=Ω·mm 2/m;R 为分割导体20摄氏度时的直流电阻,按标准的规定,2500mm 2截面导体0.0073R =Ω/km 。将上述有关参数代入式(2-5)可得:

1232506.09k k k s R

ρ???==mm 2

2.1.2分割导体关键参数的选取和设定

计算2506.09mm 2截面在实芯时的分割导体直径A D

4/51.19A D S π=?=mm

2.1.3填充系数的选取和成缆外径的设定:

根据文献[3]可知,采用分层紧压方法由圆单线构成的扇形线芯填充系数η可提高到88%--92%本设计采用五分割扇形股块成缆构成的分割导体,经验选取其填充系数0.90η=,则: ()()4/42506.09/0.953.94B D S πηπ=??=??=mm

考虑到绞合扇形股块在成缆时的反弹,成缆后外径设定为54mm

2.1.4计算单个股块的截面积S A

/5501.4A S S ==mm 2

2.1.5单线直径选取。

由于2500mm 2导体不少于265根,因此五芯分割导体每个扇形股块的最少根数为53根。设计扇形股块单线排列,拟取常规绞合,即16121824++++结构比较稳定,每个股块单线根数为61根。绞线中的单线经紧压后产生塑性和弹性变形,影响了紧压绞线填充系数η和单线延伸率λ,一般均采用经验数据和公式,在工艺试验基础上,作适当地调整,使之达到良好的工艺效果。单线直径可由以下经验公式求得: ()()41/A A d S n λπ=??+ (2-6)

式中,n 为每个股块单线根数()61n =;λ为单线延伸率。图1展示了紧压绞线填充系数与单线延伸率的关系。从图1可知:

图1 紧压绞线填充系数η与单线延伸率λ的关系 当η取为0.90时,0.10λ=,代入式(2-6)可得: ()()41/ 3.39A A d S n λπ=??+=mm

当η取为0.91时,0.13λ=,代入式(2-6)可得: ()()41/ 3.43A A d S n λπ=??+=mm

综合实际生产情况,选取 3.39mm

绝缘厚度的确定

电缆绝缘层厚度的确定,是电力电缆设计的核心。电力电缆绝缘的质量和绝缘水平,决定了电缆的使用寿命。设计绝缘厚度,应承多方面进行分析。首先要分析电缆绝缘内的电厂分布,一般以最大场强作为设计的依据。然后要考虑电力电缆在运行中所承受的各种电压及绝缘材料击穿的统计规律,还要考虑绝缘的机械强度和工艺性能等。综合分析,对于低压小截面电缆,如500kV 以下的小截面橡塑绝缘和1000kV 及以下的浸渍纸绝缘,其厚度往往由工艺规定的最小厚度决定。橡塑哦绝缘最小厚度规定为0.3mm ,油纸绝缘层最少不低于5--10层等,防止可能出现穿透的空袭和导电点重合。最小厚度的确定也考虑从工艺实现的可能性。而对于低压大截面电缆,其绝缘厚度主要根据机械性能确定。主要考虑电缆再生产和安装时所受到的拉、压、弯、扭、剪切等机械应力。因为电缆工作电压低,对于能满足承受可能的接卸损伤的绝缘厚度,均能满足电气击穿强度的要求。对于热带、寒带、船用及矿用等特殊场合所用电缆,须承受很大的机械应力。这类电缆的绝缘结构设计,往往是根据制造和运行惊艳或机械试验来选定其厚度,然后再进行电气核算。只有工作电压高至10kV 以上时,绝缘的击穿场强才逐渐成为决定绝缘层厚度的主要因素。电缆绝缘结构在设计使用期限内应能安全承受各种形式的电压。此时绝缘厚度的确定主要是根据电缆绝缘内的最大场强等于其击穿场强的原理来设计的。按照典型的平均场强分布,分别计算出工频场强和冲击场强下的绝缘厚度,然后取其较大值[8]。

按照冲击场强计算绝缘厚度

电缆绝缘的击穿强度,是电力电缆绝缘的主要电气参数之一。它是决定绝缘厚度的主要依据。击穿强度受材料组分、杂质、几何尺寸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所以,它是一个具有统计性的数值,应按统计理论对其进行分析和确定。目前,世界上较为科学和准确的是按威伯尔分布函数对击穿强度进行试验和确定。

213imp

imp L BIL K K K t E ???= (2-7) 式中BIL ?基本冲击绝缘水平。按GB9326的规定取1050kV

1K ?温度系数取1.25

2K ?老化系数取1.10

3K ?裕度系数取1.10

imp L E ?交联聚乙烯绝缘最小冲击击穿强度,取为70kV/mm

1050 1.25 1.10 1.1022.6870

imp t ???==mm 按工频场强计算绝缘厚度

()123

/3t

t t nc ac U K K K t Ei ???= (2-8)

式中1t

K -?温度系数取1.10

2t

K -?老化系数取4.0

3t

K -?裕度系数取1.10

ac Ei ?交联聚乙烯绝缘最小工频击穿强度,取25kV/mm

()220/3 1.104 1.124.5925

ac t ???==mm

根据以上结果,取最大值并对其取整,故取25.0t =mm.多芯电缆的绝缘电阻对于扇形芯电缆F G n

R i i 12πρ=式中,F 为扇形校正因数,亦可从图中查得电缆在交流下的电阻为工作电阻(交流泄露电阻)

i g g g c r U Ct U U Ct U U t I U I U R ωδωδωδ2

22===== 即等于绝缘层承受的电压的二次方与介质损耗之比。要比直流电阻值小。电缆常用绝缘材料在c 20下的绝缘电阻率概值如表所示 表1电缆常用绝缘材料在c 20的绝缘电阻率

材料名称 绝缘电阻率/Ω·m 20c ?

浸渍纸绝缘 15131010-

橡皮 13111010-

聚氯乙烯 12111010-

聚乙烯 15141010-

交联聚乙烯 15141010-

220kV 高压电力电缆的绝缘材料一般使用交联聚乙烯,通过和其他材料的对比可以体现出它的优点。

1橡皮绝缘

普通的合成橡胶有丁苯橡胶,丁基橡胶,氯丁橡胶和氯磺化聚乙烯等。但其分子结构中含有双键,故耐臭氧差,在电晕作用下会发生开裂,击穿

场强较低,所以不能用于高的电压等级,只能用于低压配电系统和经常移动的场合。

2聚氯乙烯绝缘

聚氯乙烯塑料是以聚氯乙烯树脂为基础,配以增塑剂,稳定剂,防老剂等多组份的混合材料。它具有一定的优点:加工简单,生产率高,成本低,耐油,耐腐蚀,化学稳定性好。但由于它是极性材料,介质损耗大,耐热性低(最高允许工作温度为70℃);耐电强度低,燃烧时产生HCL 有毒气体,所以限制了它的使用和发展。

3聚乙烯树脂

聚乙烯的介电系数和介质损耗因数较低,并且它是非极性材料,电气性能良好。但是它的耐热性低,力学性能较差,在环境应力作用下易形成开裂。因为它的分子结构是结晶相和屋顶形相两相并存,在生产和运行中由于温度和应力的变化容易在界面上产生气隙而引发树枝化放电。目前在我国聚乙烯塑料仅用来做电缆的护套使用。

4交联聚乙烯

为了克服聚乙烯的缺点,主要采用交联的方法使聚乙烯的线型分子结构变成三维空间的网状结构,即通过物理方法或者化学方法将聚乙烯进行交联,可以极大的提高其击穿强度和耐热性能,而保持了聚乙烯原有的优点。

(1)物理方法主要是利用高能射线将C-H 键断开使聚乙烯生产游离基,游离基相互结合形成C-C 键而形成交联聚乙烯。

(2)化学方法是通过交联剂(如过氧化二异丙苯DCP )夺取分子中的氢原子使之游离基进而进行交联。其交联生产方式主要是通过惰性气体保护,电加热和惰性气体保护冷却,即所谓“全干式”交联,最大限度的在生产过程中防止水分进入绝缘以免生成水树枝。

缓冲带和纵向阻水层结构确定

在绝缘半导电屏蔽层外应有缓冲层,可采用半导电弹性材料或具有纵向阻水功能的半导电阻水膨胀带绕包而成。对电缆的金属套内间隙有纵向阻水要求时,绝缘屏蔽与金属套间应有纵向阻水结构。纵向阻水结构应由半导电阻水膨胀带绕包而成,半导电阻水带应绕包紧密、平整、无擦伤。如对电缆导体亦有纵向阻水要求时,导体绞合时应绞入阻水绳等材料。绕包要求平整、紧实、无皱褶。此前,经对220kV 交联电缆试制验证,铝套电缆用两层0.6mm 厚的半导电阻水带作为纵向阻水层,其阻水效果良好,完全能达到纵向阻水的规定。

根据交联电缆热膨胀量计量,交联料的线胀率η为:

()

2/311T ηβ=+- (2-9)

绝缘径向膨胀量t ?为:

()1/2

22221121R R t R T R βηη??-?=+--??+??

(2-10) 式中β?交联料的体膨胀系数,31110C β--=?

T ?交联聚乙烯绝缘的平均温升,取50T C =

t ??绝缘径向膨胀量,

1R ?导体半径,取125.595R =mm 2R ?绝缘屏蔽半径,取298R =mm

由此,将各个参数带入式(2-9) (2-10)中得0.033η=

0.748t ?=

试验证明,两层0.6mm 厚的半导电阻水带在一定压力作用下厚度可压缩0.4mm ,加之铅套与阻水带之间有一定的问隙,在电缆受热膨胀过程中能起到较好的缓冲作用。所以我们采用两层0.6mm 厚的半导电阻水带作为铅套电缆的纵向阻水层,同时也作为缓冲层。

绝缘屏蔽层

绝缘屏蔽为挤包半导电层,其厚度为 1.0mm ,绝缘屏蔽应与导体挤包屏蔽层和绝缘层一起三层共挤。绝缘屏蔽应均匀地包覆在绝缘表面,并牢固的粘附在绝缘层上。在绝缘屏蔽的表面以及与绝缘层的交界面上应光滑,无尖角,颗粒,烧焦或者擦伤的痕迹。绝缘屏蔽层的作用主要是静电屏蔽。电缆敷设时通过绝缘屏蔽层接地使其电位为零。在单芯或者分相屏蔽电缆绝缘内的电场径向分布,消除了切向分量。可防止绝缘表面产生滑闪放电。绝缘屏蔽层也可以作为部分短路电流的回路

金属护套的选择

金属护套的种类

金属护套应具有3 大性能:1)防水。防止XLPE 绝缘接触到水分产生水树效应,使电缆主绝缘水平下降,即作为电缆的径向阻水层。2)承受短路电流热稳定性能好。应能满足电力系统要求的最大短路电流和短路持续时间的要求。3)对绝缘线芯起保护作用。避免外力对绝缘线芯的损伤。金属护套按生产工艺可分为3大类:无缝金属护套、纵向焊缝金属护套和综合护套等。采用的材料有铅、铝、铜和不锈钢等。目前国内最常用的金属护套有:无缝铅护套、无缝波纹铝护套、焊缝波纹铝护套、铝塑综合护套等4种。

1无缝铅护套1)优点铅护套内壁无需设计间隙,内部结构紧密, 因而纵向防水性能比任何一种波纹金属护套电缆都好。铅的化学稳定性及耐腐性好。

铅护套XLPE绝缘电力电缆的敷设比铝护套XLPE绝缘电力电缆柔软,铅护套XLP)电缆在接头作业中可直接搪铅比较方便。2)缺点:20℃时,铅电阻率约为铝电阻率的7.5倍,铅的比重是铝的4.2倍,要满足相同条件下的短路热稳定要求,铅护套的截面必须比铝护套的大得多。同规格的高压铅护套电缆比铝护套电缆重得多,一般来说要重60%至90%。铅护套的成本要比铝护套大的多。铅护套的机械性能不高,这与其结晶的结构有关。此外,铅护套的耐振性能不高,电缆的铅护套可能在机械振动的作用下损坏。为了改善铅护套的机械强度和抗振性能,现在一般采用铅合金来做电缆的铅护套,我国目前基本上都采用铅锑铜合金( 含0.4%~0.8%的锑和0.02%~0.06%的铜)做为铅护套的材料,也可采用性能与此相同或更好的其它铅合金。

2无缝波纹铝护套1)优点:波纹铝护套XLPE电力电缆最大的优点是重量轻和短路热稳定容量大。在短路电流持续时间稍长的系统中,一般标准厚度铝护套即能满足要求,如计算中热稳定条件不满足时可将铝护套稍加厚即能满足技术要求, 无需采用增加铜丝屏蔽的措施,比铅护套简单。用连续压铝机挤包的铝护套机械性能与密封性都很好,是良好的电缆径向防水层。铝护套电缆重量比铅护套电缆轻得多,在敷设中比铅护套电缆省力,颇受敷设工人的欢迎。2)缺点:铝是化学性能很活泼的金属,若在运行中遇到外力损伤了外护层,铝护套很快会被腐蚀穿孔而造成进水。铝护套电缆在安装中柔软性不如铅护套。在敷设过程中电缆经过弯曲处理后铝护套电缆不易自行变直,在转弯处不如铅护套电缆顺畅。在安装各类附件中铝护套上不能直接搪铅,搪底铅操作对工人的工艺水平要求较高,稍有不慎会造成电缆进水。

3焊缝波纹铝护套1)优点:焊缝铝护套由铝板卷包后用氩弧焊机焊成形,焊缝铝护套XLPE 电力电缆的生产成本低是它最大的特点。另外,焊缝铝护套是一种有效的径向防水层,但其内在质量及成本与无缝铝护套不能等同。2)缺点:铝的熔融加工温度约700~750℃,在焊接过程中,由于电弧温度极高,导致铝的金属结构发生变化,使铝护套的机械性能在圆周上不均匀,在敷设牵引中受力后会产生集中变形。敷设前分段计算张力及侧压力并采用适当措施,是选用此种电缆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4铝塑综合护套1)优点:铝塑综合护套XLPE 电力电缆具有重量轻、尺寸小和造价低的特点,其护套内的铝箔是有效的阻水层。2)缺点:只能在短路容量不大的系统中使用.

金属护套选用的一般原则

海底电力电缆必须选用铅护套。另外,在地下水水位高,且地下水腐蚀性较强的地区,要着重考虑电缆的防水及耐腐性能,一般应优先选用铅护套。除上述情况外均可选用价格相对较低的波纹铝护套。对高压XLPE 绝缘电力电缆而言,无缝铝护套比有焊缝铝护套好,连续挤压的比非连续挤压的好,圆

电缆结构设计与物料用量计算

电缆结构设计与物料用量计算 电缆结构设计是把线材各组成部分参数书面化.在设计过程中,主要是根据线材的有关标准,结合本厂的生产能力,尽量满足客户要求.并把结果以书面形式表达出来,为生产提供依据. 物料用量计算是根据设计线材时选用的材料及结构参数,计算出各种材料的用量,为会计部计算成本及仓储发料提供依据. 导体部分有关设计与计算: 导体在结构上有实心及绞线两种,而其成份方面有纯金属.合金.镀层及漆包线等.在设计过程中,对于不同的线材选用这些导体材料时,基于下面几个方面: 1.线材的使用场所及后序加工方式. 2.导体材料的性能:导电率,耐热性.抗张强度.加工性.弹性系数等. 1.导体绞合节距设计: 绞线中绞合节距大小一般根据绞合导体线规选取(主要针对UL电子线系列, 电源线,UL444系列,CSA TR-4系列对导体的节距有要求,需根据标准设计),有时为了改善某种性能可选其它的节距.如通信线材为了降衰减选用小节距,为了提供好的弯曲性能选用较小的节距.下面的节距表选择表是针对UL电子线. 美制线规对应截面积及绞线节距 2.多根绞合导体绞合外径计算: 导体绞合采用束绞方式进行,绞合外径采用下面两种方法计算: 方法1: 方法2: d----单根导体的直径 D---绞合后绞合导体外径 N---导体根数 上述两种方法中,方法2比较适合束绞方式导体绞合外径计算: 3.导体用量计算:

1.单根导体 2.绞合导体 d----单根导体直径 ρ—导体密度 N---导体绞合根数 λ---导体绞入系数 注:用量计算为单芯时导体用量,当多芯时须考虑芯线绞合时的绞入系数. 4.导体防氧化. 为防止导体氧化, 可在导体绞合时, 加BAT或DOP油(如电源线,透明线)。 押出部分有关的设计与计算: 押出部分包括绝缘押出.内被押出及外被押出,在押出过程中,因对线材要求不同采用押出方式不同.一般情况下,绝缘押出采用挤压式,内护层与外护层采用半挤管式.有时为了满足性能要求采用挤管式.其具体选择方法,参照押出技术. 1.押出料的选择: 设计过程中押出料的选择主要根据胶料的用途、耐温等级、光泽性、软硬度、可塑剂耐迁移性、无毒性能等来选择. 2.押出外径: D2=D+2*T D------押出前外径 D2----押出后外径 T------押出厚度 押出厚度(T)主要根据线材有关标准,结合厂内设备生产能力尽量满足客户要求. 3.胶料用量: 采用不同的押出方式,押出胶料用量计算公式也有不同. 挤管式 挤压式 W=(S成品截面-S缆芯内容物)*ρ ρ-----胶料密度. 考虑到线材的公差, 现期线缆企业一般采用下面计算方法. W=3,14159*1.05*T*(2*D+T)* ρ 芯线绞合有关设计与计算: 芯线绞合国内称为成缆,是大多数多芯电缆生产的重要工序之一。由若干绝缘线芯或单元组绞合成缆芯的过程称芯线绞合。其原理类似如导体绞合,芯线绞合的一般工艺参数计算及线芯在绞合过程中的变形与绞线相似。芯线绞合根据绞合绝缘线芯直径是否相同分为对称绞合和不对称绞合。因为芯线在绞合过程中有弯曲变形,有些较粗绝缘芯线在绞合过程采用退扭。如UL2919、CAT.5、IEEE1394、DVI芯线及其它高发泡绝缘芯线。以下分几个方面叙述芯线绞合的工艺参数计算: 1.对绞:

电缆设计

设计资料 目录 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结构设计与物料用量计算---------2 (一).导体部分 --------------------------------2 (二).押出部分 --------------------------------4 (三).芯线绞合 --------------------------------5 (四).斜包部分 --------------------------------7 (五).编织部分 --------------------------------9 (六).其它部分 -------------------------------10 第二部分:电气性能计算部分-----------------13 (一).等效介电常数-------------------------13 (二).对称电缆 -------------------------------14 1.一次传输参数-----------------------14 2.二次传输参数-----------------------17 (三).同轴电缆 --------------------------------20 1.一次传输参数-----------------------20 2.二次传输参数-----------------------21

设计资料 前言部分 前言 此数据主要是把一些有关产品设计的技术数据加以集总归纳,作为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参考数据,为设计者提供方便.也可作为设计人员的培训资料. 数据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讲述电缆各组成部分的结构设计及各组成部分的物料用量.第二部分电气性能计算部分,主要是讲述通信线材的主要电气性能与各结构参数之间的关系.并在数据的最后列出设计过程中常用的表格.

电线电缆结构重量常用计算方法

前言 为了搞好我公司的成本核算、定额基础工作,使公司电线电缆结构重量计算具有准确性、统一性,特编订本文件。凡在进行电线电缆结构重量计算时必须按本文件规定执行。 计算时,结构重量的所有计算值应修约到小数点后一位有效数字。

电线电缆结构重量常用计算方法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规定了电线电缆结构重量的常用计算方法。 本计算方法适用于本公司电力电缆、控制电缆、计算机电线电缆的结构重量计算。 2 参考资料 电线电缆手册。 3 导电线芯 3.1 单根导电线芯 3.1.1圆单线的重量 L d W ?= ρπ 24 kg/km 式中:d —圆单线直径, mm ; ρ—材料密度, g/cm 3。 L —长度, km 3.1.2镀锡圆铜单线重量 L 4 2?= ρπ d W kg/km 式中:d —镀锡铜线外径,mm ; ρ—铜密度, g/cm 3。 L —长度, km 3.1.3锡层重量 W =W 铜×k ×L kg/km 式中:W 铜—镀锡铜单线重量 kg/km ; k —镀锡重量系数,见表1所示。 L —长度,km 3.2.1 普通绞线重量(非紧压含R 系列导体)

ρπ m Zk d W 24 = kg/km 式中:d —单线直径,mm ; Z —单线总根数; k m —绞线的平均绞入系数; ρ—材料密度,g/cm 3; k m 取值:硬导体非紧压时取1.015,紧压导体用工艺规定截面中间值*密度 普通软导体(R )系列束丝取1.02,束丝带复绞时取1.023 特殊软导体(绞合节径比小),其束丝系数,复绞系数按照上表选取。 3.3 紧压线芯重量 W =ρ·S 式中:W---导体重量 kg/km ρ---导体材料密度铜取8.89 g/cm3;铝取2.7 g/cm3 S ---导体截面取工艺控制截面的平均值 mm 2 3.4 多芯电缆导体重量 W =W 单·N ·k 式中:W 单—单芯电缆导体重量,kg/km ,参考3.1,3.2,3.3求得; N —电缆芯数; k —成缆绞入系数,见下表3 注:c-对于单组计算机电缆只需取1.012或1.019 c-对于8组及以下电缆成缆系数取1.024(硬结构)或1.038(软结构) 对于10组及以上电缆成缆系数取1.02(硬结构)或1.03(软结构) 4 绝缘层 挤包型绝缘层厚度按1.05倍的绝缘标称厚度进行计算。 4.1 单根实心圆形导体绝缘层重量 W =π(d +t+0.1)*(t+0.1)*ρ绝缘厚度较薄时,如为0.6以下时,0.1可换成0.07 式中:d —导体直径,mm ; t —绝缘层标称厚度,mm ; ρ—材料密度, g/cm 3。 4.2 单根绞合导体挤包绝缘 4.2.1挤管方式绝缘层重量按4.1求得。 4.2.2 挤压方式绝缘层重量 4.2.2.1 导体外不绕包带垫层 W =π(D +t+0.1)*(t+0.1)*1.1*ρ kg/km 式中:D —线芯直径,mm ; t —绝缘层标称厚度,mm ; 4.2.2.2 导体外绕包带垫层时按4.1计算 4.2.3 扇形、瓦形紧压线芯挤包绝缘层重量 W =π(D 相+t)*t*1.05*ρ kg/km 式中:D 相—相当圆直径mm , 扇形线芯及半圆线芯相当圆直径为紧压圆形线芯直径的1.13倍,瓦形线芯相当圆直径为紧压圆形线芯直径的1.3倍。

电线电缆施工要求规范

电线电缆技术要求(施工规范) (一)高压电缆 1.总则 1.1 本技术规范书适用于 10kV 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它提出了该电缆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2 需方在本规范书中提出了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规定所有的技术要求和适用的标准,未对一切技术细则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供方应提供一套满足本规范书和现行有关标准要求的高质量产品及其相应服务。 1.3 如果供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规范书的条款提出异议,则意味着供方提供的设备(或系统)完全满足本规范书的要求。如有异议,不管是多么微小,都应在投标书附表一“技术差异表”中加以详细描述。 1.4 本技术规范书经需供双方确认后作为订货合同的技术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1.5 供方须执行现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应遵循的主要现行标准如下: GB/T12706-2008有矛盾时,按现行的技术要求较高的标准执行。 1.6 本技术规范书未尽事宜,由需供双方协商确定。

1.7 供方应获得 ISO9000 ( GB/T 19001 )资格认证书或具备等同质量认证证书,产品应在相同或更恶劣的运行条件下持续运行三年以上的成功经验。提供的产品应有两部鉴定文件或等同有效的证明文件。对于新产品,必须经过挂网试运行,并通过产品鉴定。 2.使用环境条件 2.1 运行条件 2.1.1 系统标称电压和频率: 10kV , 50Hz 。 2.1.2 系统最高运行电压: 12 kV 2.1.3 系统接地方式: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时允许持续运行 8h 。 2.2 环境条件 环境温度:-10~+40℃; 海拔高度:1860m; 污秽等级:Ⅱ级(外绝缘爬电比距:22mm/kv); 相对湿度:85%; 地震烈度:8级; 设备安装场所:户外。 相对湿度:月平均相对湿度不大于90%

电线电缆结构设计资料精

谢枧生第 1 页 4/8/2000 电缆结构设计与物料用量计算 电缆结构设计是把线材各组成部分参数书面化.在设计过程中,主要是根据线材的有关标准,结合本厂的生产能力,尽量满足客户要求.并把结果以书面形式表达出来,为生产提供依据. 物料用量计算是根据设计线材时选用的材料及结构参数,计算出各种材料的用量,为会计部计算成本及仓储发料提供依据. 导体部分有关设计与计算: 导体在结构上有实心及绞线两种,而其成份方面有纯金属.合金.镀层及漆包线等.在设计过程中,对于不同的线材选用这些导体材料时,基于下面几个方面: 1.线材的使用场所及后序加工方式. 2.导体材料的性能:导电率,耐热性.抗张强度.加工性.弹性系数等. 1.导体绞合节距设计: 绞线中绞合节距大小一般根据绞合导体线规选取(主要针对UL电子线系列, 电源线,UL444系列,CSA TR-4系列对导体的节距有要求,需根据标准设计),有时为了改善某种性能可选其它的节距.如通信线材为了降衰减选用小节距,为了提供好的弯曲性能选用较小的节距.下面的节距表选择表是针对UL电子线. 美制线规对应截面积及绞线节距 美制线规标称截面积最小截面积节距 30 0.0507 0.0497 6~8 28 0.0804 0.0790 9~11 26 0.1280 0.1260 11~13 24 0.2050 0.1990 14~16 22 0.3240 0.3140 16~19 20 0.5190 0.5090 21~24 18 0.8230 0.8070 27~32 16 1.3100 1.2700 32~38 14 2.0800 2.0200 39~47 2.多根绞合导体绞合外径计算: 导体绞合采用束绞方式进行,绞合外径采用下面两种方法计算: 方法1: 方法2: d----单根导体的直径 D---绞合后绞合导体外径 N---导体根数 上述两种方法中,方法2比较适合束绞方式导体绞合外径计算: 3.导体用量计算: 1.单根导体

电缆的分类

电缆的分类 电缆的型号由八部分组成:一、用途代码-不标为电力电缆,K为控制缆,P为信号缆;二、绝缘代码-Z油浸纸,X橡胶,V聚氯乙稀,YJ交联聚乙烯三、导体材料代码-不标为铜,L为铝;四、内护层代码-Q铅包,L铝包,H橡套,V聚氯乙稀护套五、派生代码-D不滴流,P干绝缘;六、外护层代码七、特殊产品代码-TH湿热带,TA干热带; 八、额定电压-单位KV 有关电缆型号的问题 SYWV(Y)、SYKV 有线电视、宽带网专用电缆结构:(同轴电缆)单根无氧圆铜线+物理发泡聚乙烯(绝缘)+(锡丝+铝)+聚氯乙烯(聚乙烯) 2、信号控制电缆(RVV护套线、RVVP屏蔽线)适用于楼宇对讲、防盗报警、消防、自动抄表等工程 3、RVVP铜芯聚氯乙烯绝缘屏蔽聚氯乙烯护套软电缆电压300V/300V 2-24芯 用途:仪器、仪表、对讲、监控、控制安装 4、KVVP:聚氯乙烯护套编织屏蔽电缆用途:电器、仪表、配电装置的信号传输、控制、测量 5、RVV(227IEC52/53)聚氯乙烯绝缘软电缆用途:家用电器、小型电动工具、仪表及动力照明 6、RV聚氯乙烯绝缘电缆 7、RVS、RVB 适用于家用电器、小型电动工具、仪器、仪表及动力照明连接用电缆 8、BV、BVR 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用途:适用于电器仪表设备及动力照明固定布线用 9、KVV 聚氯乙烯绝缘控制电缆用途:电器、仪表、配电装置信号传输、控制、测量 RVV 与KVV RVVP 与KVVP 区别:RVV 和RVVP 里面采用的线为多股细铜丝组成的软线,即RV线组成。 KVV 和KVVP 里面采用的线为单股粗铜丝组成的硬线,即BV线组成。 AVVR 与RVVP区别:东西一样,只是内部截面小于0.75平方毫米的名称为AVVR 大于等于0.75平方毫米的名称为RVVP. SYV 与SYWV 区别:SYV是视频传输线用聚乙烯绝缘。SYWV是射频传输线,物理发泡绝缘。用于有线电视。 RVS 与RVV 2芯区别:RVS为双芯RV线绞合而成,没有外护套,用于广播连接。 RVV 2芯线直放成缆,有外护套,用于电源,控制信号等方面 R-连接用软电缆(电线),软结构。V-绝缘聚氯乙烯。V-聚氯乙烯绝缘V -聚氯乙烯护套B-平型(扁形)。S-双绞型。A-镀锡或镀银。F-耐高温P-编织屏蔽

电缆结构设计与物料用量计算

? ?电缆结构设计与物料用量计算 电缆结构设计与物料用量计算 电缆结构设计是把线材各组成部分参数书面化.在设计过程中,主要是根据线材的有关标准,结合本厂的生产能力,尽量满足客户要求.并把结果以书面形式表达出来,为生产提供依据. 物料用量计算是根据设计线材时选用的材料及结构参数,计算出各种材料的用量,为会计部计算成本及仓储发料提供依据. 导体部分有关设计与计算: 导体在结构上有实心及绞线两种,而其成份方面有纯金属.合金.镀层及漆包线等.在设计过程中,对于不同的线材选用这些导体材料时,基于下面几个方面: 1.线材的使用场所及后序加工方式. 2.导体材料的性能:导电率,耐热性.抗强度.加工性.弹性系数等. 1.导体绞合节距设计: 绞线中绞合节距大小一般根据绞合导体线规选取主要针对UL电子线系列, 电源线,UL444系列,CSA TR-4系列对导体的节距有要求,需根据标准设计,有时为了改善某种性能可选其它的节距.如通信线材为了降衰减选用小节距,为了提供好的弯曲性能选用较小的节距.下面的节距表选择表是针对UL电子线. 美制线规对应截面积及绞线节距 美制线规标称截面积最小截面积节距 30 0.0507 0.0497 6~8 28 0.0804 0.0790 9~11 26 0.1280 0.1260 11~13 24 0.2050 0.1990 14~16 22 0.3240 0.3140 16~19 20 0.5190 0.5090 21~24 18 0.8230 0.8070 27~32 16 1.3100 1.2700 32~38 14 2.0800 2.0200 39~47 2.多根绞合导体绞合外径计算: 导体绞合采用束绞方式进行,绞合外径采用下面两种方法计算: 方法1: 方法2: d----单根导体的直径 D---绞合后绞合导体外径 N---导体根数 上述两种方法中,方法2比较适合束绞方式导体绞合外径计算: 3.导体用量计算: 1.单根导体

电线电缆结构尺寸计算公式

GB/T12706-2008电缆假定直径的计算公式 1、导体假定直径d L 不考虑形状和紧压程度如何,每一标称截面积导体的假定直径(d L)由下表 C *无半导电屏蔽的电缆线芯:D C= d L+2t i *有半导电屏蔽的电缆线芯:D C=d L+2t i+3.0ti-绝缘的标称厚度mm 3、成缆线芯假定直径D f *所有导体标称截面积相同的电缆 D f=K*D C K-成缆系数K(见下表1) *有一根小截面的四芯电缆 D f=2.42(3D C1+ D C2)/4 *有一根小截面的五芯电缆 D f=2.7(4D C1+ D C2)/5 *有二根小截面的五芯电缆 D f=2.7(3D C1+ D C2+ D C3)/5 其中:DC1-包括金属屏蔽层的每相绝缘线芯的假定直径mm DC2、DC3-包括绝缘层的每相小截面绝缘线芯的假定直径mm

注:带*号的为绝缘线芯在同层成缆。 4、内衬层的假定直径D B D B= D f +2t B 其中:电缆芯的假定直径D f为40mm及以下者,tB=0.4mm; 电缆芯的假定直径D f为40mm以上者,tB=0.6mm; tB的假定直径应用于:a)多芯电缆:---无论有无内衬层, ---无论内衬层为挤包还是绕包。 b)单芯电缆:---无论有挤包还是绕包的内衬层。 5、同心导体和金属屏蔽

M=n t×t t×ωt(mm2) 其中:n t-金属带根数 t t-单根金属带的标称厚度mm; ωt-单根金属带的标称宽度mm; 当屏蔽总厚度小于0.15mm时,直径增加值为零。 * 一层金属带重叠绕包或两层金属带搭盖绕包,屏蔽总厚度为金属带厚度的两倍。 *金属带纵包屏蔽:如果搭盖率小于30%,屏蔽总厚度为金属带的厚度。如果搭盖率达到或超过30%,屏蔽总厚度为金属带厚度的两倍。 **金属屏蔽丝的截面积(包括一反向扎带) M={(n W×d W2×∏)/4}+n h×t h×Wh(mm2) 其中:n W-金属丝根数 d W -单根金属丝的标称直径mm; n h–反向扎带根数; t h –厚度大于0.3mm的反向扎带的厚度mm; Wh -反向扎带的宽度mm; 6、铅套的假定直径D p b D p b=D g+2t pb 其中:D g-铅套前的假定直径mm; t pb-铅套的标称厚度mm; *所有单芯电缆或缆芯:t pb=0.03D g+0.8 *所有扇形导体电缆:t pb=0.03D g+0.6 *其它电缆:t pb=0.03D g+0.7 所有情况下,最小标称厚度应为0.2mm。 7、隔离套的假定直径D s D s=D u+2t s 其中:D u-隔离套前的假定直径mm; t s-隔离套的标称厚度mm; *挤包隔离套的标称厚度:t s=0.02D u+0.6 非铅套电缆的隔离套最小标称厚度应不小于 1.2mm,直接挤包在铅套上的应不小于1.0 mm。 8、包带垫层的假定直径D Lb D Lb=D uLb+2t Lb 其中:D uLb-包带前的假定直径mm; t Lb-包带垫层的标称厚度mm,在铠装后的总厚度近似值为1.5mm。 9、金属带铠装电缆的附加垫层(加在内衬层外) 表3:因附加垫层引起的直径增加量

各类电线电缆结构图

3.1 额定电压1 kV及以下架空绝缘电缆: JKL YJ型 1 2 图例: 1—L Y8或L Y9型紧压硬铝导体;2—10 kV级及以下用耐侯型硅烷交联聚乙烯绝缘料。 3.额定电压10 kV架空绝缘电缆产品结构示意图: JKLYJ型JKLGYJ型 1 2 3 4 5 2 3 图例: 1—L Y8或L Y9型紧压硬铝导体;2—半导电内屏蔽料; 3—35 kV级及以下用耐侯型交联聚乙烯绝缘料;4—G1A型绞合钢丝; 5—绞合在钢芯外的L Y9型硬铝导体。 附三. 产品结构示意图(截面):架空导线185

5.2 YC 450/750 V 重型橡套软电缆: 图例: 5 1—无氧纯铜束合导体或复合绞束合导体: 2—橡皮绝缘层; 3—橡皮条或纤维绳填充; 4—成缆绕包包带; 5—橡皮护套层。 说明:若非镀锡铜单丝,则导体外加包带。 5.7 本安电缆: 图例: 1—无氧纯铜单根实心导体; 2—阻燃聚氯乙烯绝缘层; 3—填充或挤塑内护层; 4—涂塑铝箔复合包带; 5—阻燃聚氯乙烯护套。 VY 0.6/1 kV 铜芯聚氯乙烯绝缘聚乙烯护套电力电缆: 1 2 3 4 5 图例: 1—无氧纯铜单根导体; 2—聚氯乙烯绝缘层; 3—成缆填充; 4—成缆绕包包带; 5—黑色聚乙烯护套。

450/750 V BFYJ 辐照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线: 1 2 图例: 1—无氧纯铜绞合导体; 2—辐照交联聚乙烯绝缘层。 YFD-ZR-YJV 0.6/1 kV 铜芯阻燃交联聚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预制分支电力电缆; 1 2 3 4 1 2 3 图例: 1—无氧纯铜紧压导体; 2—硅烷交联聚乙烯绝缘层; 3—阻燃900C聚氯乙烯护套; 4—分支接头封头料。 AWM 1015 1050C/600 V VW-1 UL导线: 图例: 1—无氧纯铜单线束合导体; 2—1050C阻燃聚氯乙烯绝缘层。

高温加热电缆结构设计

1 、高温加热电缆的需求分析 加热电缆除用于一般家庭供暖外,还用于输油输水管道、罐体及设备的保温防冻;生活热水系统的保温伴热;室外设施如道路、屋顶的化雪除冰;土壤(草坪、绿地、花房)保温加热、文物古迹保护等。一般家庭采暖用加热电缆的要求,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主编的《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程》规定发热电缆的线功率不宜大于20W/m,电缆铺设间距不大于300mm,这样工作温度较低的加热电缆即可满足要求。电缆工作温度一般在30~60℃,传统的绝缘材料聚氯乙烯(PVC)、聚乙烯(PE)长期允许工作温度为70℃,交联聚乙烯(XLPE)长期允许工作温度为9O℃,均可满足要求,这些绝缘材料的加工使用在电线电缆生产中已非常成熟,电缆质量也容易得到保证。 在一些特殊场合使用的加热电缆,如生活热水系统的保温伴热,电缆要在近IO0℃条件下工作,就不能采用普通的加热电缆;用于铺装面积小而房间温度要求高的特殊房间采暖,输油管道加热、室外化雪除冰等就要用到在高温下工作或大功率的加热电缆。如有试验指出,在北京地区进行道路融雪试验,要求电缆的线功率为35W/m,工作时电缆表面温度120℃,这种电缆就要采用耐高温绝缘材料,并要对电缆进行特殊的结构设计。 本论文将对高温加热电缆的材料选择和结构设计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拟解决一些电缆使用和选型的关键问题,使所设计的电缆能够满足客户及市场需求。 2 、电缆结构设计及材料选用 发热电缆的设计要满足以下要求:发热效率高;安全性好,无电磁污染;有一定的机械强度。而高温加热电缆的工作温度区间比普通加热电缆更宽,工作温度更高,除满足以上要求外,还要做到:发热元件在工作温度范围内发热功率稳定,绝缘、护套材料在高温下分解率低,各项电、机械物理性能变化小,保证电缆的长寿命;护层要考虑在高温使用环境下电缆内部结构的稳定。 2. 1 电缆结构根据以上要求,对电缆结构确定如下(见图1):中心为发热元件,外包耐高温绝缘层,采用单芯或二芯结构,若采用二芯结构,两绝缘线芯应进行绞合,以保证电缆的柔软。绝缘层外为电缆的保护层,包括屏蔽层和内、外护套。 2.2 电缆材料选择 根据电缆各组成部分功用不同,材料选择如下: 2.2.1 发热元件(导体) 加热电缆的导体是用于导通电流,将电能转化为热能的元件,根据电缆发热功率要求不同,应选用不同电阻值的金属丝。要满足在高温环境下工作,还要求发热元件在常温至工作温度这一较宽的温度范围内其电阻率变化小,具有稳定的发热特性。在高温下化学性质稳定,不发生氧化,以保证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电缆沟设计说明书

. . 天辰路综合管廊 基坑支护工程方案设计 市勘察测绘研究院JINAN 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AND SVRVEYING INSTITVTE 二〇一六年八月

. 天辰路综合管廊 基坑支护工程 方案设计 工程编号:1699040 院长: 审定: 审核: 设计: 基坑工程设计总说明目录 1、设计依据 2、基坑工程设计指导思想、基本原则 3、工程概况 4、场地工程环境 5、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条件 6、基坑设计方案与详细说明 7、施工与检测 8、应急措施 9、其它说明 设计图件清单目录 市勘察测绘研究院 JINA N G EOTECH NICA L INVESTIGAT IONA ND SV RV EYING INST ITVTE 二〇一六年八月

1、设计依据 1.1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设计文件: 1.1.1 《中央商务区市政道路基础设施项目(三纵三横)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市勘察测绘研究院,2016.2; 1.1.2 天辰路综合管廊工程相关设计图纸(电子版): (1)天辰路综合管廊工程平面图; (2)天辰路综合管廊工程结构图; (3)天辰路综合管廊纵断图。 1.2 规、标准 (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GB50007-2011; (3)《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GB50025-2004; (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GB50010-2010; (5)《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GB50497-2009; (6)《建筑边坡与基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标准》DBJ/T14-081-2011; 1.3 天辰路综合管廊工程其它设计依据性文件和资料。 2、基坑工程设计指导思想、基本原则 2.1 设计指导思想 在充分掌握场地现状、地层岩土力学特性、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和分布,以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使基坑工程结构具有针对性和适用性,以合理的投入获得理想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2.2 设计基本原则 遵循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技术可行和环境友好的原则,确保基坑工程结构稳定,基础施工顺利,周边环境安全。 3、工程概况 市城市建设投资拟在工业南路以南、解放东路以北、奥体西路以西新建中央商务区市政道路基础设施项目(三纵三横)。拟建天辰路管廊工程位于茂岭二号路以东,茂岭三号路以西的天辰路段。该管廊工程分热力舱、动力舱、综合舱,拟开挖基坑要素见下表: 4、场地工程环境 拟开挖基坑位于茂岭二号路以东,茂岭三号路以西之间的天辰路上。拟建道路沿线为拆迁场地、果园、厂区等,局部为弃土堆,建议施工前将土堆清除。 5、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条件 5.1 地形地貌及水文地质条件 拟建场地第四系地貌单元属山前冲洪积平原上部。地形总体上东南高西北低,局部有起伏。 场区主要属小清河水系,主要河流为场地东侧的大辛河。大辛河为小清河一级支流,源于龙洞庄以南诸山谷,向北经孟家庄、石河岭、十里河庄,至大辛庄西向北入小清河,长22公里,是一条季节性的泄洪河流。场区中部偏西为南北向的丁家庄沟,现已成为排污沟,沟宽2~10米,南侧从解放东路三箭平安苑小区东侧出地表,向北流经第二钢铁厂,从二钢北门向北约90米处进入地下,水量较小,水质差,散发臭味。 场区地下水位测量及调查场地及周边地下水资料,拟建道路沿线地下水类型为第四系孔隙水及灰岩岩溶裂隙水。 工业南路附近第四系下部为相对隔水的辉长岩,地下水类型为孔隙潜水及风化基岩裂隙水,含水层主要为第四系碎石土、辉长岩风化带,主要由大气降水和地下渗流补给,局部勘察钻孔测得地下水静止水位埋深7.50~9.70米,相应标高53.99~59.11米。场地季节性水位变化幅度约2.0~3.0米。 以南的区域第四系下部为灰岩,地下水类型为灰岩岩溶裂隙水,由于水位埋藏较深,未观测到地下水位。雨季可能在灰岩表面及碎石层中形成暂时性流水。 5.2 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勘探资料,与基坑设计有关地层简述如下: ⑴填土(Q42ml):以杂填土为主,局部分布素填土、碎石素填土。 ①杂填土:杂色,松散~稍密,主要成分为碎石、砖块、灰渣、混凝土块等。 ①1素填土:褐黄色、黄褐色,可~硬塑,稍密,稍湿,以粘性土为主,含少量砖屑、煤屑、碎石、植物根等。

变频电缆结构设计

变频电缆的结构设计 变频装置的节能效果十分明显,在大功率电机中采用变频调速电机,整个发电机通用型硅整流充电机GCA-10A/12-24V,组可节电30%。并且使用变频调速后,实现了电机的软启动,使电机工作平稳,电机轴承磨损减小,延长了电机使用寿命和维护周期。因此,变频调速技术在石油、冶金、发电、铁路、矿山等工业方面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1.电缆对称性设计 对于1.8/3KW及以下变频电机专用电缆,和对称3+1芯和4芯电缆仅可用于主电源的输入缆,但最好使用对称结构电缆。变频器E2系列简单变频器E2-403-H3与变频电机间电缆均需采用对称电缆结构,对称电缆结构有3芯和3+3芯两种, 3+3芯电缆结构是将三大一小四芯绝缘线芯中第四芯(中性线芯)分解为三个截面较小的绝缘线芯,把三大三小线芯对称成缆,对于6/10kV变频电机专用电缆,该电缆结构与6/10kV普通电力电缆橡套扁平软电缆YBF 7.5×2 有所不同,普通电力电缆是将三根绝缘线芯采用铜带屏蔽后成缆,而变频电机专用电缆是由铜丝铜带屏蔽后挤包分相护套,然后对称成缆,对称电缆结构由于导线的互换性,有更好的电磁相容性,对抑制电磁干扰起到一定的作用,能抵消高次谐彼中的奇次频率,提高变频电机专用电缆的抗干扰性,减少了整个系统中的电磁辐射。 2.屏蔽结构的设计 1.8/3kV及以下变频电机专用电缆的屏蔽一般采用总屏蔽, 6/10kv变频电机专用电缆屏蔽由分相屏蔽和总屏蔽构成,分相屏蔽一般可采用铜带屏蔽或铜丝铜带组合屏蔽。总屏蔽结构可采用铜丝铜带组合屏蔽、铜丝编织屏蔽、铜带屏蔽、铜丝编织铜带屏蔽等,屏蔽层截面与主线芯截面按一定比例。此结构的屏蔽电缆可抗电磁感应、接地不良和电源线传导干扰,减小电感,防止感应电动势过大。屏蔽层既起到抑制电磁波对外发射的作用,又可作为短路电流的通道,能起到中性线芯的保护作用。6/10kV变频电机专用电缆,考虑到电缆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受到径向外力作用,在电缆屏蔽层外增加镀锌钢带销装层(在屏蔽层和钢带销装层之间加隔离套)。钢带销装主要是作为电缆的径向机械保护层,同时它也起到附加性总屏蔽作用,特别是钢带铠装和铜丝、铜带屏蔽,是采用了两种不同屏蔽材料,在电磁波屏蔽上起到一定的互补作用,屏蔽效果将更好。 3.电缆电气性能设计

电缆结构图

电力电缆1、非铠装类YJV、YJY、VV、WDZC-YJY、WDZB-YJY、WDZA-YJY、 单芯两等芯(70mm2及以上)两等芯(70mm2以下)三等芯(70mm2以下) 导体 绝缘层 填充 绕包带 绝缘层 外护套 导体 绝缘层 外护套 绕包带 填充三等芯(70mm2及以上)四等芯(70mm2以下)四等芯(70mm2及以上)3+1芯(70mm2以下) 导体 绝缘层 外护套 绕包带 填充 外护套 绕包带 填充 导体 绝缘层 导体

3+1芯(70mm2及以上)3+1芯大零线(70mm2及以上)五等芯(70mm2以下)4+1芯(70mm2以下) 绝缘层 绝缘层 3+2芯(70mm2以下)4+1芯(70mm2及以上)3+2(70mm2及以上)

2、铠装类VV22、VV2 3、YJV23 、YJV22、WDZC-YJY23、WDZB-YJY23、WDZA-YJY23 单芯两等芯(70mm2以下)两等芯(70mm2及以上) 导体 三等芯(70mm2以下)三等芯(70mm2及以上)四等芯(70mm2以下)四等芯(70mm2及以上) 导体 绝缘层 内衬层 钢带铠装 外护套 外护套 钢带铠装 绝缘层 内衬层 填充 外护套 钢带铠装 绝缘层 内衬层 填充 外护套 钢带铠装 填充 外护套

3+1芯(70mm2以下)3+1芯大零线(70mm2及以上)五等芯(70mm2以下)4+1芯(70mm2以下) 外护套导体 绝缘层 内衬层 填充 外护套 钢带铠装 内衬层 填充 外护套 钢带铠装 3+2芯(70mm2以下)4+1芯(70mm2及以上)3+2(70mm2及以上)3+1芯(70mm2及以上)

电线电缆常见结构及各结构元件作用

电线电缆常见结构及各结构元件作用 一、电缆电缆定义 在我国,电线电缆是这样定义的:电缆电缆即用以传输电能、信息和实现电磁能转换的线材产品。也可以定义为是由一根或多根线芯以及它们各有自具有的绝缘层、保护层、屏蔽层、护套层等构件组成的用以传输电能、信息和实现电磁能转换的集合体(裸电线类除外)。 二、电线电缆构成 从电线电缆定义来看,一根电线(或电缆)不仅仅只是一根长长金属构成。通常是由导体线芯、绝缘层、屏蔽和护层这四部分组成,它们可以称为电线电缆组成结构元件或构件。特殊要求的电线电线需还要有填充料、抗拉元件等构件。电线电缆不同组成构件具有着不同的作用,它们相辅相成,不可或缺。 三、电线电缆各组成构件作用 导体构件——电线电缆导体也称导线是导电线芯的简称,是电线电缆的主体构件。电线电缆主要功能是用来传电流及电磁波信息,而电流及电磁波信息只能通过导体来输送。导体是产品进行电流或电磁波信息传输功能的最基本的必不可少的主要构件。光缆则以传输光波的光导纤维作为导体。常见的电线电缆导体构件材料有:铜、铝、铜包钢、铜包铝、光导纤维等 绝缘构件——是包覆在导线外围四周起着电绝缘作用的构件。是构成电线电缆产品中必须具备的两个基本构件。电缆电缆绝缘层即能确保传输的电流或电磁波、光波只沿着导线行进而不流向外面,导体上具有的电位(即对周围物体形成的电位差、即电压)能被隔绝,即既要保证导线的正常传输功能,又要确保外界物体和人身的安全。绝缘构件主要材料:PVC、PE、XLPE、聚丙烯PP、氟塑料F,橡胶,纸,云母带等。 屏蔽构件——是一种将线缆产品中电磁场与外界的电磁场进行隔离的构件。很长一断时间,线缆行业习惯把屏蔽层当用护层的一部分。其实他是可以做为单独一部分。屏蔽层除了电磁隔离——保证传递的息不外泄、不对外界仪器仪表线路产生干扰;外界电磁波也

电力电缆的结构设计

第1章电力电缆的结构设计 2.1导电线芯与电缆结构的选择 以YJLW02-Z 127/220 kV 1*1000 电力电缆为例。 2.1.1选择导电线芯结构,绝缘层结构与护层结构。 导电线芯采用铜单线紧压绞合圆形线芯结构。从技术上讲,要求线芯材料导电率高和加工性能好。线芯的作用是传输电流,高导电系数可以减小线芯损耗;加工性能好便于线芯拉制和绞合加工。 从填充系数和稳定性考虑,中心为一根导线的规则绞合结构最佳,绞合后应给予紧压,使结构紧凑,线芯表面光滑,减小多导丝效应。 2.1.2绝缘结构的选择 绝缘的主要作用是承受电压。因此绝缘结构的选择至关重要。 2.1.2.1导体屏蔽、绝缘、绝缘屏蔽 标称截面大于5002 mm的电缆导体屏蔽应由半导电包带和挤包半导电层组 成;绝缘料为交联聚乙烯,代号为XLPE,要求做到“超净”,严防杂质和水分进入;绝缘屏蔽层应为挤包半导电层。半导电材料为可交联型的,由聚乙烯和碳黑组成。 2.1.2.2缓冲层和纵向阻水结构 采用半导电弹性材料和半导电阻水膨胀带。 2.1.3金属套 铅套应采用复合JB5268.2规定的铅合金。铅套厚度应符合GB/Z18890.1-2002中要求。当不能满足用户地短路容量的要求时,应采用增加金属套厚度或在金属套下增加疏绕铜丝(在疏绕铜丝外用反向绕包的铜丝或钢带扎紧)等措施。2.1.4外护套 在金属套表面应有电缆沥青(或熟溶胶)防腐层。采用聚氟乙烯(PVC)材料做外批层,为了对外披层测试方便,表面应有石墨导电涂层。 2.2拟定电缆各部分的预定尺寸 1.线芯尺寸: 根据要求和材料,对线芯结构做如下选择: 取单线根数Z: 217绞合层n:7 标称截面积为10002 mm设单线直径为d;由 2 4 znd A= 得: 2.43 d==取紧压系数为0.88

电线电缆三维立体3D结构图

1.导体:镀锡软铜导体。 2.绝缘:辐照交联低烟无卤绝缘料。结构 1.导体:镀锡软铜导体。 2.绝缘:辐照交联低烟无卤绝缘料。 3.隔离层:包带。 4.护套:辐照交联低烟无卤护套料。结构 1.导体:镀锡软铜导体。 2.绝缘:辐照交联低烟无卤绝缘料。 3.屏蔽:镀锡铜丝屏蔽层。 4.隔离层:包带(可选)。 5.护套:辐照交联低烟无卤护套料。

1.导体:镀锡软铜导体。 2.绝缘1:辐照交联低烟无卤绝缘料1。 3.绝缘2:辐照交联低烟无卤绝缘料2。结构 1.导体:镀锡软铜导体。 2.绝缘1:辐照交联低烟无卤绝缘料1。 3.绝缘2:辐照交联低烟无卤绝缘料2。 4.隔离层:包带。 5.护套:辐照交联低烟无卤护套料。结构 1.导体:镀锡软铜导体。 2.绝缘1:辐照交联低烟无卤绝缘料1。 3.绝缘2:辐照交联低烟无卤绝缘料2。 4.屏蔽:镀锡铜丝屏蔽层。 5.隔离层:包带(可选)。 6.护套:辐照交联低烟无卤护套料。

1.导体:镀锡软铜导体。 2.绝缘:辐照交联低烟无卤绝缘料。结构 1.导体:镀锡软铜导体。 2.绝缘:辐照交联低烟无卤绝缘料。 3.隔离层:包带。 4.护套:辐照交联低烟无卤护套料。结构 1.导体:镀锡软铜导体。 2.绝缘:辐照交联低烟无卤绝缘料。 3.屏蔽:镀锡铜丝屏蔽层。 4.隔离层:包带(可选)。 5.护套:辐照交联低烟无卤护套料。结构

1.导体:镀锡软铜导体。 2.绝缘1:辐照交联低烟无卤绝缘料1。 3.绝缘2:辐照交联低烟无卤绝缘料2。结构 1.导体:镀锡软铜导体。 2.绝缘1:辐照交联低烟无卤绝缘料1。 3.绝缘2:辐照交联低烟无卤绝缘料2。 4.屏蔽:镀锡铜丝屏蔽层。 5.护套:辐照交联低烟无卤护套料。结构 1.导体:镀锡软铜导体。 2.绝缘1:辐照交联低烟无卤绝缘料1。 3.绝缘2:辐照交联低烟无卤绝缘料2。 4.屏蔽:镀锡铜丝屏蔽层。 5.隔离层:包带(可选) 6.护套:辐照交联低烟无卤护套料。结构 1.导体:镀锡软铜导体。 2.绝缘1:辐照交联低烟无卤绝缘料1。 3.绝缘2:辐照交联低烟无卤绝缘料2。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中电线电缆的选型及敷设要求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中电线电缆的选型及敷设要求 发布日期:2015-04-29 来源:《电气&智能建筑》作者:张晓萍张渊张哲 核心提示:文章梳理了住宅建筑电气设计中电线电缆的选型,简述除住宅外其它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中电线电缆的选型;并探讨配电线路的敷设要求。 1 前言 电线电缆作为建筑电气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的运用范围极其广泛。随着建筑物内电气负荷的日益增长,线缆燃烧造成的电气火灾也频繁发生。同时,一旦火灾发生,消防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也需要电线电缆的保障。因此,建筑电气中电线电缆的选用,不仅关系到用电设备的正常使用,关系到建筑电气的工程造价,更重要的是关系到电气使用的安全性,甚至建筑内人员的人身安全。本文更多的从消防的角度结合工程经验,根据《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国家规范和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民用建筑电线电缆防火设计规程》的规定,按普通、消防负荷两部分,从消防供电干线、应急照明和火灾自动报警等三方面,梳理了各级别民用建筑应选用的电线电缆型式及其敷设方式。 2 常用电力电缆类型 在目前的建筑电气设计中,常用的线缆可分为以下几类:普通线缆、阻燃线缆、耐火线缆、无卤低烟线缆和矿物绝缘电缆。对应上述的各类线缆,不同的厂家有不同的产品,但基本的要求和定义是一致的。本文仅列举笔者设计中常用的线缆类型。 (1)普通线缆 主要指聚氯乙烯绝缘电线BV线和交联聚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绝缘电力电缆YJV. (2)阻燃线缆 难以着火并具有阻止或延缓火焰蔓延能力的电线电缆。该线缆通常指能通过GB/T183 80.3(等同IEC60332-3)试验合格的电线电缆。包括具有阻燃性的聚氯乙烯绝缘电线ZRB V线和具有阻燃性的交联聚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绝缘电力电缆ZRYJV. (3)耐火线缆 在规定温度和时间的火焰燃烧下,仍能保持线路完整性的电线电缆。通常指通过GB/T12666.6(等效IEC60331)试验合格的电线电缆。包括具有耐火性的聚氯乙烯绝缘电线N HBV线和具有耐火性的交联聚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绝缘电力电缆NHYJV. (4)无卤低烟线缆 无卤低烟阻燃线缆WDZ-BYJ/YJY:材料不含卤素,燃烧时产生的烟尘较少并且具有阻止或延缓火焰蔓延的电线电缆。通常把能通过GB/T 17650.2(等同IEC60754-2)、GB/

电缆结构图

广州供电局10kV电缆终端头制作资质考核 理论复习题库 一、选择题: 1、将配电变电所至用户接户线之间的网络称为()。B (A)电力网(B)配电网(C)输电网 2、电力电缆绝缘层的作用是将()与大地以及不同相的线芯间的电气上彼此隔离。C (A)铠装层(B)屏蔽层(C)线芯 3、交流单相电力电缆的金属护层必须()接地。A (A)直接(B)经电阻(C)经电抗 4、电力电缆停电工作应填写()。B (A)任意工作票(B)第一种工作票(C)第二种工作票 5、10KV冷缩电缆终端安装的两大步骤是电缆预处理和()。A (A)安装冷缩终端(B)读懂安装图纸(C)准备好安装所需的工具6、切除电缆外半导电屏蔽层时,如不慎在主绝缘上留下刀痕,可以()。C (A)用刀片轻轻刮除(B)不用处理(C)用砂纸细细打磨掉。 7、()是电缆终端和接头中为改善金属护套末端电场分布、降低金属护套边缘处电场强 度的措施之一。A ( A ) 应力锥( B ) 梯步( C ) 反应力锥( D ) 铅笔头 8、交联电缆的热收缩型终端头制作中,用于改善电场分布的是()。C ( A ) 绝缘管( B ) 手套( C ) 应力控制管( D ) 密封胶 9、检查XLPE绝缘电缆导体应注意导体表面光泽、无油垢、无损伤屏蔽绝缘的毛刺、锐边、(),导体应采用绞合圆形紧压线芯。A ( A ) 无凸起或断裂的单线( B ) 无相色( C ) 满足所需的承载能力 ( D ) 导体应承载能力 10、10kV冷缩电缆终端安装的两大步骤是()和安装冷缩终端。A (A)电缆预处理(B)读懂安装图纸(C)准备好安装所需的工具。 11、冷缩电缆终端安装前的准备工作是:(a)检查电缆是否受潮进水;(b)防潮、防尘;(c) 确认附件的配置齐全,并与要安装的电缆匹配;(d)();(e)保证安装环境符合安装要求;(f ) 擦净校直被安装部分电缆。B (A)电缆预处理(B)读懂安装图纸(C)开线

电缆结构设计与物料用量计算

电缆结构设计与物料用量计算

电缆结构设计与物料用量计算 电缆结构设计与物料用量计算 电缆结构设计是把线材各组成部分参数书面化.在设计过程中,主要是根据线材的有关标准,结合本厂的生产能力 尽量满足客户要求.并把结果以书面形式表达岀来,为生产提供依据.物料用量计算是根据设计线材时选用的材料及结构参数 计算岀各种材料的用量,为会计部计算成本及仓储发料提供依据. 导体部分有关设计与计算: 导体在结构上有实心及绞线两种,而其成份方面有纯金属.合金.镀层及漆包线等.在设计过程中,对于不同的线材选用这 些导体材料时,基于下面几个方面: 1.线材的使用场所及后序加工方式. 2.导体材料的性能:导电率,耐热性.抗张强度.加工性.弹性系数等. 1.导体绞合节距设计: 绞线中绞合节距大小一般根据绞合导体线规选取(主要针对UL电子线系列,电源线,UL444系列,CSA TR-4系列对导 体的节距有要求,需根据标准设计),有时为了改善某种性能可选其它的节距.如通信线材为了降衰减选用小节距,为了提供好的弯曲性能选用较小的节距.下面的节距表选择表是针对UL电子线.

2.多根绞合导体绞合外径计算: 导体绞合采用束绞方式进行,绞合外径采用下面两种方法计算 方法1: D二丽.1沁 方法2: 4W-1 “------------- * 9 3 d----单根导体的直径 D---绞合后绞合导体外径 N---导体根数上述两种方法中,方法2比较适合束绞方式导体绞合外径计算: 3.导体用量计算: 1.单根导体 2.绞合导体 d----单根导体直径 P —导体密度 N---导体绞合根数 入…导体绞入系数 注:用量计算为单芯时导体用量,当多芯时须考虑芯线绞合时的绞入系数. 4.导体防氧化. 为防止导体氧化,可在导体绞合时,加BAT或DOP油(如电源线,透明线) 押出部分有关的设计与计算: 押出部分包括绝缘押出.内被押出及外被押出,在押出过程中,因对线材要求不同采用押出方式不同.一般情况下,绝缘押出采用挤压式,内护层与外护层采用半挤管式.有时为了满足性能要求采用挤管式.其具体选择方法,参照押岀技术. 1.押岀料的选择: 设计过程中押岀料的选择主要根据胶料的用途、耐温等级、光泽性、软硬度、可塑剂耐迁移性、无毒性能等来选择. 2.押出外径: D2=D+2*T D——押出前外径 D2----押出后外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